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意义1. 词的本义就像是一颗种子呀,是它最原始的模样呢!比如“走”这个字,本义就是跑呀。
而引申义就如同种子长出的繁茂枝叶,“走”后来还可以表示离开、行走等意思呢。
这多有意思呀,不是吗?2. 你想想看呀,词的本义是根本,就像大树的根一样重要呢!比如“兵”本义是兵器,后来引申为士兵。
这就像从兵器这个根上长出了士兵这个含义的枝叶,多神奇呀!3.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意义可大啦!比如说“向”,本义是朝北的窗户,后来引申为朝着、方向等意思。
这就像是给一个简单的概念赋予了更多丰富的内涵,难道不是吗?4. 哎呀呀,词的本义是起点呀,像“木”就是树木的意思。
而引申义则是从这个起点延伸出去的各种含义呀,“木”还可以表示质朴呢,这变化多奇妙呀!5.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就如同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呢!比如“本”,本义是树根,引申为根本、基础。
这不就像是一个事物从最开始发展出更重要的意义吗,多了不起呀!6. 嘿,词的本义是基础呀,像“口”就是嘴巴。
那引申义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搭建起来的各种意义呀,“口”还可以表示人口呢,这多有意思呀!7.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意义重大着呢!比如“书”,本义是书写,后来不也引申为书籍了嘛。
这就像一条路不断延伸拓展,是不是很神奇呀?8. 哇塞,词的本义就是原点呀,像“火”就是火焰。
而引申义就是从这个原点散发出去的多样意义呀,“火”还能表示热烈呢,这变化真让人惊叹呀!9.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就好像是一座宝藏呀!比如“见”,本义是看见,后来还引申为出现等意思。
这不就是在原本的基础上挖掘出更多宝贝嘛,多棒呀!10.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意义真的超级重要呀!像“水”本义就是那种流动的液体,而引申义可以表示柔和等。
这就像是给一个简单的东西赋予了灵魂,不是吗?总之,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让语言变得丰富多彩,充满魅力呀!它们就像是语言大厦的基石和支柱,没有它们,语言哪会这么生动有趣呢!。
一、词的本义(一)怎样理解“本义”所谓本义就是一个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相对。
说明:本义应该是最早的原始意义。
但是汉语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汉字出现以前,汉语就已存在,可那时汉语的许多词的意义我们已无法考知。
因此较合适的说法是:本义大都是指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可资参证的初始意义。
或:由汉字和汉字记录的古代书面语体现出来的词的本来意义。
(二)怎样寻求本义具体方法是:根据字形探求,辅以文献证据。
在字形上难以看出本义时,更需要文献证据的帮助。
根据字形分析和用文献证据证明,这两种手段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元”、“本”、“牢”、“秉”的本义是什么?先看字形:元□ 象一个人的脑袋本□ 表示树根牢□ 表示牲畜的圈秉□ 表示手里拿着的一把禾再求诸文献:1)狄人归其元。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其元:晋将军先轸的头)2)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
(《左传·成公二年》)(系:拴、绑;系桑木焉,以徇齐垒:把桑树根拖在车后面,在齐军的营垒前面驱车示威。
)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4)彼有遗秉,此有滞穗。
(《诗经·小雅·大田》)(遗秉:收割后剩在田里的禾把)“斯”的本义是什么?先看字形,这是个形声字,义符是“斤”,“斤”乃斧子一类的工具,至此,我们仍然难以确知“斯”的本义。
于是求诸文献: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诗·陈·墓门》)通过文献的语境,我们知道了“斯”的意义是“用斧子砍”,这便是文献资料中显示出的“斯”的本义。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献资料在探求词的本义的过程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又如:“廉”,观其义符是“广(yan)”,知与房屋有关。
再看贾谊《陈政事疏》“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其意义就更加具体了:“陛”指台阶,“廉”则指厅堂的边缘。
根据汉字的形体探求,辅以文献证明,这种综合的方法是探求词的本义时最常用的。
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举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 本义:指一个词的最初、最基本的意义。
通常可以从字形、结构等方面来推断。
2. 引申义:从本义出发,通过比喻、联想等方式衍生出来的意义。
举例:
*“道”的本义与引申义
+本义:“道”最初是指道路,即供人们行走的地方。
+引申义:后来,“道”的含义逐渐扩大,可以表示方法、道理、道德等,例如“人生道路”、“做事方法”、“道义”。
“月”的本义与引申义
本义:“月”最初是指月亮,即地球的卫星。
+引申义:后来,“月”可以表示时间,如“月末”、“月初”;还可以表示形状,如“月牙”。
“书”的本义与引申义
本义:“书”最初是指写字的载体,即竹简或木简。
引申义:后来,“书”可以表示写好的书、信件、文件等,例如“一本书”、“写信”、“会议记录”。
词语含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语境1. 本义是指一个词语最基本、最原始的意思,是其最原始的含义。
如“水”的本义是液体形态的H2O分子。
2. 比喻义是指一个词语在特定语境中引申出来的新意义,通过类比或隐喻来表达。
如“鲜花”可以比喻为美丽的事物。
3. 引申义是指一个词语通过语境扩展出的更广泛的意义。
如“纸”最初指的是纸张材料,引申义可以是指证据或文书。
4. 语境是指词语所出现的具体环境和背景,包括文本、对话、地域、文化等。
在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词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5. 古诗中常出现的“桃花”一词,本义指桃树上的花朵,比喻义可以表示美好的爱情,引申义可以表示美丽的事物。
6. 在生活中,“鸟人”一词的本义是指会飞的人,比喻义可以表示某人很聪明或热爱自由,引申义可以指艺术家或文化人。
7. 在旅行中,“走失”一词的本义是指失去联系或离开正确的道路,比喻义可以表示丢失了东西或事情进展不顺利,引申义可以指探索未知领域。
8. 读书中,“抄袭”一词的本义是指抄写他人的作品,比喻义可以表示模仿或剽窃他人的思想,引申义可以指盗用他人的创造品。
9. 在体育比赛中,“输赢”一词的本义是指胜利或失败,比喻义可以表示成功或失败,引申义可以指一场争斗或竞争的结果。
10. 职场中,“晋升”一词的本义是指升迁到更高的职位,比喻义可以表示进步或提升,引申义可以指事物的发展或进化。
11. 在社交场合,“冷漠”一词的本义是指冷淡的态度或无情的表现,比喻义可以表示不关心或不重视,引申义可以指缺乏热情或温暖。
12. 在食品中,“辛辣”一词的本义是指味道辣的食物,比喻义可以表示坚持不懈,引申义可以指事情的艰辛或艰苦。
13. 在心理学中,“恐惧”一词的本义是指害怕或担心,比喻义可以表示对某事感到厌恶或不喜欢,引申义可以指心理上的障碍或威胁。
14. 在天文学中,“黑洞”一词的本义是指具有极强重力的物体,比喻义可以表示陷入困境或不可逃脱的局面,引申义可以指混乱或无序。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作业(二)
一、填空
1、词的本义是词的本来的意义,引申义是本义引申出来的,更正确地说,是从本义发展出来的。
2、文字学家主要是凭字形来辨析本义。
许慎《说文解字》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词的本义。
二、下面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有别,试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孟子•告子上》(热水)
2、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左传•僖公四年》(护城河)
3、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左传•庄公十年》(诉讼)
4、一兔走.,百人逐之。
《商君书•定分》(逃跑)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左传•僖公三十年》(外交使节)
6、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张俞《蚕妇》)(城,城市;市,买卖)
7、云髻半偏新睡觉
..。
(白居易《长恨歌》)(睡醒)
三、翻译句中加“•”的词,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左传•隐公元年》(兵器,本义)
2、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僖公四年》(城墙,本义)
3、子犯清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左传•僖公三年》(达到,
引申义)
4、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左传•僖公三十年》(灭亡,引申义)
5、君子引.而不发。
《孟子《左传•僖公四年》尽心下》(开弓,本义)
五、给下列句子中的“信”释义,并指出哪是本义,哪是直接引申,哪是间接引申,哪是假借义?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
(对人真诚、不虚伪。
直接引申)
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论语•公冶长》
(相信。
直接引申)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八十一章》
(言语真实。
本义)
4、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左传•襄公三十年》
(的确。
间接引申)
5、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
《孟子•告子上》(通“伸”。
伸直。
假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