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4课 最后一分钟(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 最后一分钟(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 最后一分钟(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 最后一分钟(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4课最后一分钟

开心回顾

1.趣味故事:

太阳的话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1)诗中的“你们”指____________,“我”指____________。

(2)诗的第二小节用________句式写出了太阳所给予人们的美好事物,这些都是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其中________可以滋润万物,________和________能使人神清气爽,________能让人感受到光明,________可以为人驱除寒冷。

(3)用“____”画出诗中的比喻句。

(4)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上“√”。

①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太阳人的语言和思想。()

②“让我进去,让我进去”是祈使句,要读出命令的语气。()

③作者写这首诗,其实是借太阳之口,表达热爱光明、追求新生活的心声。

【答案】

(1)人们阳光

(2)排比露水花束和香气亮光温暖

(3)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4)①√③√

【解析】

(1)对文本内容理解掌握情况的考查。从文章题目“太阳的话”可以看出,这首小诗是以太阳的语气在说话,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答案。

(2)对修辞手法及文本内容理解掌握情况的考查。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认真阅读文本,不难得出后面的答案。

(3)对比喻修辞手法掌握情况的考查。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比喻一般包括三个部分:本体(被比的事物或情境);喻体(作比的事物或情境);喻词(标明比喻关系的词)。

(4)对文本内容综合理解能力的考查。

②句是错误的,这是祈使句,但不是命令的语气。

祈使句是表示要对方做或不做某事、带有祈使语气的句子。

根据祈使句的语用意义和语气的强弱,祈使句可以分为四类:

A.表示命令的祈使句

表示命令的祈使句都带有强制性,要求对方必须服从,言辞肯定,态度严肃。

B.表示请求的祈使句

与表示命令的祈使句相比,表示请求的祈使句的语气要舒缓一些,可以使用语气词“吧、啊”,主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C.表示禁止的祈使句

表示禁止的祈使句明确表示禁止对方做什么事情,言辞强硬,态度坚决,不用语气词。

D.表示劝阻的祈使句

表示劝阻的祈使句语调比较平缓,常用语气词“吧、啊”。

2.某公司招聘经理用五个读音相同的gōng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

促进公司发展。

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字;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字;

书写漂亮突出一个gōng()字;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字;

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ōng()字。

【答案】恭公工攻功

【解析】对同音不同字掌握情况的考查。正确书写汉字,建立在对字义词义正确理解的基础上。

课前导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作者以诗歌的形式向我们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着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2.词语的解释:

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

脊梁: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一样的物质。诗中“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3.句子的解析:

①“午夜。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写出了所有人都急切地盼望香港回归祖国。

②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写出人们欢迎香港回归的激动的自豪之情。

③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

写出了人们此时此刻内心的欢乐,深刻的爱国之情。

作业设计

1.多音字组词。

fèi ténɡ qízhìliú tǎnɡ

()()()

zuǐ chún jǐ liánɡ xiānɡ ɡǎnɡ

()()()

【答案】沸腾旗帜流淌嘴唇脊梁香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能够正确、规范书写课本生字表要求掌握的生字。读准拼音,是正确书写生字的前提。书写的基本要求有两个:1.使用正楷书写。2.书写格式要规范,字型整齐、结构合理、部件正确、笔画标准。此外不能出现错别字,也是非常重要。

2.我能给加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刹车(shā chà)悄然(qiǎo qiāo)散尽(sàn sǎn)

脊梁(jǐjí)刹那(shàchà)颤抖(chàn zhàn)

【答案】shā qiǎo sàn jǐ chà chàn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脊梁的脊读音为jǐ,易错。此外还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的正确选择。

散:

[ sàn ]

①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

②分布,分给:~布。~发(fā)。天女~花。

③排遣:~心。~闷(mèn)。

④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

[sǎn ]

①没有约束,松开:松~。~漫。懒~。~曲。~记。~板。~文。披~头发。

②分开的,分离的:~居。~乱。~座。~兵游勇。

③零碎的:~碎。~装。~页。

④中医称药末:~剂。丸~膏丹。

悄:

[ qiǎo ]

①忧愁:~切。~怆。~然落泪。忧心~~。

②寂静无声:~然无声。~寂。~静。~声。

[ qiāo ]

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不让人知道:深夜静~~。

3.比一比,再组词。

巷()顷()杀()

港()倾()刹()

俏()随()斩()

硝()髓()崭()

【答案】

小巷顷刻杀伤

香港倾城刹那

俏丽随意斩断

硝烟骨髓崭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别能力。形近字区别方法:(1)从字音上区别。(2)从字形上区别。(3)从字义上区别。(4)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中国汉字都很形象,偏旁往往就代表字的含义。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崭新——()欢腾——()颤抖——()

反义词:痛苦——()崭新——()寂静——()

【答案】

簇新欢跃颤动

欢乐破旧嘈杂

【解析】对近义词反义词正确运用的考查。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①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如:欢腾——欢跃。②从词的意义上去找,即先弄清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想一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如:崭新,是指非常新;簇新。

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的方

法:①抓词素的反义。如:“前进”同学们可以分别找出它每个词素的反义词素,即“前”的反义是“后”、“进”的反义是“退”,因此,“前进”的反义词是“后退”。②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如:“慷慨”的反义词就是“不慷慨”,表示“不慷慨”的词就是“吝啬”,因此,“慷慨”的反义词是“吝啬”。③从具体语境中,找反义词。有些词不止一个反义词,如“老”的反义词就有“少”、“幼”、“嫩”、“新”……因此,对这类词就不能用简单否定的方法去找它的反义词,而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确定反义词。

5.我能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销烟一()泪珠一()条约

一()霞光一()红日一()红旗

【答案】

一(缕)销烟一(颗)泪珠一(纸)条约

一(道)霞光一(轮)红日一(面)红旗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如头、匹、条等。表示事物的计量单位。例如“条、根、枝、张、颗、粒、个、双、对、斗、公斤、公里、亩”等。以上所举的都是专用量词。有些名量词是从名词借来的,例如“缸(一缸水)、碟儿(一碟儿花生米)、箱子(一箱子书)”等,这种量词叫“借用量词”。

6.选词填空。

寂静安静平静幽静

(1)一阵大风过后,湖面上又恢复了()。

(2)上课铃响了,校园里十分()。

(3)到了深夜时,整个村子格外()。

(4)贝多芬走在()的小路上,听见茅屋里传来了琴声。

【答案】(1)平静(2)安静(3)寂静(4)幽静

【解析】对近义词区别运用能力的考查。

平静:①安宁;没有骚扰动荡②心情平和安静。

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寂静:没有声音;安静。

幽静:清幽寂静。

根据词意,进行正确的选择。

7.按要求写句子。

(1)他不是个坏学生。(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众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位穿着蓝色背心的10号运动员。(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邱少云一动不动地趴在火堆里。(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是个好学生。

这世界上糟糕的诗已经够多了呀!

(2)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不得不投降了。

(3)目光投向运动员。

(4)天空中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5)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地趴在火堆里。

【解析】对句式转换运用能力的考查。

(1)否定句变肯定句。对事物作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否定句又分为单纯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单纯否定句,是指否定句中只有一个否定词。常用的否定词有:没、不、非、否、无、莫、勿……双重否定句,很显然,双重否定即否定两次的意思,就是说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语意。肯定句与否定句是可以互换的,互换的原则是不改变句子的原意,方法如下:①肯定句变成单纯否定句,可按照“否定词+原词的反义词”的形式来换。②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要在关键词前加上两个连用的否定词。

(2)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

①表示判断。“是”用“谁也不能否认”去换。

②表示非常肯定。“一定”“必须”改为“非……不可”“不能不”。

③表示不情愿、不得已。“只能”“只好”“只得”用“不得不”去换。

④表示全部。“全”“全都”“全部”用“没有……不”“无不”等去换。

⑤表示推测。“会”“可能”“能”“应该”用“不可能不”“不会不”去换。

8.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通顺。(填序号)

()小脸蛋鼓鼓的,像嘴里含着里两个核桃。

()身上穿着大翻领西装和蓝色直筒裤。

()我的“小顽童”真逗人喜爱。

()脚穿一双特大号皮鞋。

()眉毛下两只眼睛,仿佛在转动。

()他头上戴着一顶红白相间的西瓜帽。

【答案】 4 5 1 6 3 2

【解析】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能训练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有条理表达能力和构段能力。首先是反复阅读,不要急于求成,只有在读懂的情况下才可以弄明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一般段落排列顺序:时间的顺序;方位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参观的顺序或地点转换的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顺序,再进行排序就比较容易了。

本文段按照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进行排序。

9.快乐阅读,我能行: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最后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1)第一节中“让我拉住你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规程”。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风雨归程”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诗中说“刹那的寂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的“谁”又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最后一小节中说:“香港,让我紧紧握住你的手吧,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在情感上“紧紧”一词表达了___________的心情。最后的“倾听……风雨归程”与首段呼

应,起到了__________的作用。那“扎根在深深的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中的“土地上”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香港回家的路上有风风雨雨。

(2)中国人激动安静的等待企盼香港回归的每一位中国人。

(3)激动首尾呼应香港来到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

【解析】

(1)考查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及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一项重要能力,高年级学生要培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的能力。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拆拼法:把词拆开来,先解释每个字,再把每个字的意思组合起来表示词语的意思。②近义换词法:用近义词对要解释的词语进行解释的方法。③反义词否定法:利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不”来解释词语的方法。④联系生活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词语的方法。⑤分析综合法:分析综合法是在“拆拼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先分开解释词语中的每个字或词,再把每个字义或词义综合起来解释词语的方法。

(2)对文本内容理解中心掌握能力的考查。联系上下文内容,“最后一分钟”可以知道中国人都在安静地等待着那激动的一刻。

(3)对文本内容理解及对中心思想把握能力的考查。

首尾呼应:写作手法的一种,就是文章前后是说明一个意思,或者说是铺盖,覆盖上首,互相照应。所以,又称对照。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也就是说,在文章开头提到一次相应内容,结尾时再呼应一次。首尾呼应的作用: 可使结构更加紧密,严谨,内容更加完整.强调主题,加深印象,引起共鸣。好处:结构严谨,自然明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