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中国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中国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中国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及弹性分析据相关预测,中国正在向第二大汽车生产国迈进中国汽车市场将释放出500万辆以上的消费潜能。2004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第四大汽车生产国;2006年变成世界第三;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630万辆;2013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北京、天津、上海等高收入地区前期积累的汽车购买力已达150~200万辆,而家庭汽车消费第二梯队城市的规模更为庞大。目前,中国人均年收入在1000~2000美元的省份有11个,这些地区将成为2005—2015年汽车消费的主力军。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各方面因素的积极推动,原先可望而不可及的私人用车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遥远,近年来我国乘用车市场交易节节攀升,前景喜人,但是途中有时又会出现一些峰回路转的现象,下面就来分析下:

1.居民收入水平—需求的收入弹性分析

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除了满足了基本的生活必需消费之外,居民已经有能力承担更高层级的消费活动了。

收入弹性总体上都是>1的,而且很多都是比1要大很多,需求收入弹性很高,说明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对汽车的需求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汽车行业就目前来说在经济发展中有着很好的机会。

2.能源约束—油价—强交叉弹性

相对于购买力等因素,能源、交通等外部约束将逐渐演变成汽车业的致命约束,而长期的高油价也必将灼伤汽车业。一般的汽车,没有了汽油柴油之类是运转不起来的,汽车跟汽油是形影不离的互补商品,两者之间交叉弹性很大,汽油价格的变动势必对汽车的需求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经验表明,世界汽车业有史以来的两次衰退,主导因素都是石油危机。油价对车市的负面作用最大的首当其冲的是那些经济型轿车销售。由于收入水平的不同,油价变化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消费者通常并不会因油价变化而改变汽车购买习惯,因为既然买得起车,就不会太在乎多出来那点儿油钱。

而一些对油价变化敏感的消费者往往是打算购买档次较低的私家车,油价频繁上涨将会推迟甚至打消他们的购车计划。目前,在我国汽车市场上,购买中低档轿车的私人消费者已经占到60%以上的比例,这些消费者原本是指望买辆价格实惠的车作为家庭用车,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但越来越高的油价逼迫他们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有经济条件相

对较好一些的往往会将购车的档次往下降,更多的人甚至会推迟或打消近期购车的念头。因此,面对高昂的油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有可能制约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将有所趋缓,不排除一方面汽车生产厂家不断降价,而消费者依旧持币待购的现象出现。

3.汽车价格—需求的价格弹性

价格无疑是制约更多人去购买汽车的一道瓶颈,价格太高,消费者买不起,需求不高,价格太低了,厂商又会亏损,一个合理的定价和价格策略至关重要,而这跟价格弹性密切相关。目前面向中低端市场的国内汽车有很多如:比亚迪,长安、吉利一系列品牌、铃木、五菱、金杯、起亚、日产部分品牌、现代部分等在中国有着广阔的消费人群,在这一领域里,它的需求价格弹性会很高。

目前面向国内高端市场的汽车有宝马,奔驰,吉利的沃尔沃,丰田,凯迪拉克,奥迪,部分通用汽车,部分日产汽车以及现代等,而这些汽车并不是一般中低收入家庭所能承受的,相对于中低市场高。端市场的需求弹性E的绝对值肯定是大于1的。

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

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

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进一步向实体经济扩散,对国内经济发展主要产生四个方面的影响:外资投资减少、国内投资者信心降低、出口贸易受阻及国内消费者信心不足,特别对后者影响深远。在这样的全球积极萧条大环境下,国家颁布了: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为我国汽车工业创造了较好的发展环境。接下来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状 一.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最根本的是收入水平的影响,根据马斯洛的需要五个层次理论,只有人们在获得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较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欲望。尽管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了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但对我国消费者而言,按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还是买不起轿车的,就算是买得起轿车也用不起。且由于竞争激烈,车市行情不稳定,降价趋势明显,导致消费者持续保持观望态度,持币待购心理增强,纷纷延缓购车计划。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我国有相当多的消费者要买车只能是想想而已,购车欲望并不会很强烈。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影响。国内部分汽车消费者还存在落后的消费观念:一是把消费汽车放在身份的位置上,把消费汽车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二是把消费汽车看成是“超前消费”或是一种“时尚”。这种观念并没有考虑他们出自何种目的买车,当中从众心理起着较大的作用。就是由于这些落后的消费观念,导致有部分消费者有较强的消费汽车的欲望,尽管他们还没有足够的钱买车。 目前城市家庭购买汽车的价格档次比例最大的是10~13万元这一档车,其次是10~20万元的这一档次。除了买车的款项,还要考虑到油价、汽车维修保养、保险、各项税费等支出。依照目前我国居民已有的收入水平,如果要购

2020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0年xx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 汽车产业正在“磁吸”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前有互联网,后有房地产,众多行业都把造车当作新突破口。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家电业在打败日韩品牌后曾经一度冲击造车,却纷纷铩羽而归。此次再度厉兵秣马,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家电业拥有的强大制造实力和研发水平能否成为其成功突围的利器,值得业界关注。 1、家电业再度冲浪“造车” 2003年前后,中国家电业曾涌起过一股狂热的造车“冲动”,当时春兰、美的、奥克斯、波导、夏新、小鸭等一大批家电企业进入汽车业。不过,由于低估了造车的难度,加上汽车业的游戏规则和家电业有着巨大的差别,家电厂商造车遭遇寒流。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家电企业一度熄灭了的汽车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产业大潮下重新涌现。 ——家电业再度“上车” 一起价值7.4亿元的收购,引发了业界对美的再度跨界“造车”的猜想。 近日,美的发布了《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康新能”)的控股权,收购总价为 7.4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美的暖通将拥有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美的集团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间接控股股东,而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实际控制人。 对于这起收购,美的表示,“合康新能的核心业务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高、低压变频器有助于加速美的大型中央空调的变频化进程,提升对传统定频产品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业务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集团在新业务、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 弹性分析

弹性的相关概念 弹性系数点弹性弧弹性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一、单项选择题 1、贵夫人对一般的美容化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0 ; D、以上都有可能。 2、如果某产业许多厂商生产同一种标准化产品,则其中任一厂商的产品的需求: A、完全无弹性; B、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3、假定生产某种产品的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产品的: A、需求曲线左移; B、需求曲线右移; C、供给曲线左移; D、供给曲线右移。 4、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则意味着价格一定程度的下跌将会导致: A、卖者总收益增加; B、买者需求量减少; C、买者总支出减少; D、买者需求增加。 5、如果价格上升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2%,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具有单位弹性; D、完全无弹性。 6、厂商在工资率下降时,一般倾向于增雇工人,假如对工人的需求缺乏弹性,工资率的下降将导致工资总额: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无法确定。 7、如果小麦市场是缺乏弹性的,小麦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由于气候原因使小麦产量下降20%,则: A、小麦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小麦产量下降20%; B、小麦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小麦的价格上升低于20%; C、小麦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小麦的价格上升超过20%; D、以上都不对。 8、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元,假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可以预期价格上升: A、多于5元; B、少于5元; C、等于5元; D、以上都不对。 9、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决定对销售者征税,如果政府希望全部税收都由买者承担,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量,则应具备的条件是: 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0小于无穷大; B、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0小于无穷大,供给弹性为0; C、供给弹性大于0小于无穷大,需求价格弹性等于0; D、以上都有可能。 10、劣等品足球的收入弹性: A、等于0; B、大于0; C、小于0; D、大于1。 11、商品的供给曲线为过原点一条直线,则该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 A、等于1; B、等于该供给曲线的斜率; C、不确定; D、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12、对一斜率为正且在原点的左端与数量轴(横坐标)相交的线性供给曲线,其价格弹性: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分析

通过对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历程及目前营销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参考国外汽车市场营销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我们认为国内汽车市场营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从解放初引进苏联技术到改革开放后引进欧美生产线,从八十年代初大量依赖进口到九十年末国产车成为市场主流,前后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时间。1999年年底,我国汽车生产能力超过250万辆,汽车产量从1980年22万辆快速增长到1999年的183.2万辆,居世界第9位,到2005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累计570.77万辆。 与汽车产量快速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汽车市场营销的相对滞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汽车作为特殊物资,销售被国家控制,销售渠道单一,基本不存在事实意义上的营销,直接造成了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发展的先天不足。 一、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历程 在1994 年以前,汽车作为国家重要的“一类物资”之一,与钢材、粮食等一起,按国家的既定计划进行生产、调拨规格和数量完全由国家来定;中汽贸、中汽销两个主要的汽车销售渠道也完全由政府控制,汽车生产和消费在严格的数字约束下进行;当时政府官员对来年汽车产销量的‘预测’发言总是及其准确,因为产销量是早就在规划定好的,根本不是由市场决定。所以,这个阶段根本谈不上营销。 在1984、1985 年间,国家实行计划、市场双轨制,允许企业超产部分汽车自销。此时,‘中间人’出现了。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以计划价格购进,再以很高的市场价卖出,把价格炒到最高。“中间人”们利用权利掌控资源,在“倒买倒卖”中赚取高额利润并带动了汽车投资热,造成了畸形的“市场繁荣”;与此相反,“汽车市场营销”的萌芽被遏制。 中国汽车销售体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在1994 年,国务院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在“销售与价格政策”中明确指出“鼓励汽车工业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原则和模式自行建立产品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1996 年开始,汽车市场基本放开,汽车价格开始下跌,红旗、桑塔纳大幅降价,给整个车坛带来强烈震荡,第一次价格战开始。 汽车市场营销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1998 年通用、本田等公司带来了品牌专卖的模式。在此以前,上汽大众厂家、商家共同出资,按照4S 店的标准建立品牌专卖店,但是这个模式下厂家的投资太大,而且基本没有代理的概念,所以推行不下去。 此后,汽车生产企业的自主的销售体系逐渐壮大,并成为中国汽车销售的主渠道。2001 年以后,品牌专卖成了主流,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搞4S店,一些简单的销售服务、营销策略开始应用和发展。直到2002年全国轿车产产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全年轿车产销量持续高增长,几乎没有淡旺季之分,汽车销售形势似乎一片大好,近一两年来年,汽车市场产品极大丰富、降价史无前例,但车市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火暴起来,多数消费者对购车仍报以观望的态度。车市陷入低迷状态。2006年中国汽车需求将增长15%-20%,产能将增长20%,预计汽车业产能过剩状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2006年仍将属于买方市场,巨大市场需求背后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工业品和大件消费品,其营销也有更多的变化,更加复杂。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6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 ;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企业与国外企业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升到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争取在下一轮竞争完全到来之前,赶超国外一线企业。 关键词;一,现状分析 <1>优势 <2>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发展建议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变化,整个十年的消费需求特征我们用一个价值观来概括就是进取。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属于动态向上不断改变的。反应在汽车消费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精英消费,而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达到千万辆的时候,我们不要为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要看到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问题。只有在有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有扎扎实实的心态。中国汽车工业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的优势:

汽车电器零部件技术成本分析

汽车电器零部件技术成本分析 摘要本文针对汽车零部件采购领域介绍技术经济分析在汽车电器件成本测算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汽车电器成本控制技术经济分析 1.前言 中国汽车市场经过2002年和2003年的“井喷”后,整车销售利润开始急剧缩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汽车整车销售利润率在由2003年的9.11%急剧下降到2004年的6.85%之后,2005年又下降到4%,低于国内整个制造业4.46%的平均水平。2006年汽车整车利润有所上升,但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前3个月汽车市场价格继续保持下降态势。近年来,汽车行业利润率明显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汽车的销售价格逐年下降,汽车企业的利润面临着愈发严峻的挑战。 在整车利润急速下滑的背景下,神龙公司提出了成本领先战略,在零部件采购领域和新项目建设领域及公司管理上进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实践表明,在零部件采购领域要实现公司年度成本目标,必须寻求新的方式来深入分析零部件供应商的销售价格,将仍然存在较大利润空间的部分让利给神龙公司。同时,要对各个新项目的投资进行全面的经济分析。 随着汽车结构的不断改进和性能的不断提高,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汽车上装备的各种电器零部件数量日益增加,在整车成本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做好电器零部件的采购成本控制。 下面从汽车电器概述、技术经济分析介绍、汽车电器件的技术成本测算、汽车电器的发展趋势四个方面来介绍技术经济分析在汽车电器零部件成本测算中的具体应用。 2.汽车电器概述 现代汽车上所装电器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各异,按其功能可分为电源系统和用电设备两大类。 2.1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包括蓄电池、发电机、调节器。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铅蓄电池。当发动机启动时,蓄电池向起动机和点火系供电;在发电机不发电或电压较低时向用电设备供电;当用电设备同时接入较多,发电机超载时,协助发电机供电;当蓄电池存电不足,而发电机负载又较少时,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 发电机是汽车电器的主要电源,它在正常工作时,对除起动机以外的所有用电设备供电,还向蓄电池充电。 调节器的作用是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保持恒定。 2.2用电设备 2.2.1启动系统 主要包括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装置(即起动机总成)。 2.2.2点火系统 传统的点火系主要由电源、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总成、火花塞等组成,其作用是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汽油机发动机汽缸内的混合气,并能按发动机工作要求自动调节点火时间。 随着汽车电器的电子化发展,传统点火装置已无法适应现代高速发动机的点火需求,进而向微机控制的电子自动点火系发展。电子点火装置是利用点火信号发生器来代替触点触发和控制点火系统工作的。 2.2.3照明与信号系统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成本分析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成本 分析

中国汽车成本分析 在消费者和生产者、经销者的搏弈中,价格作为最直接的指标,表现得最为活跃和充分。 作为消费者,自然非常想知道壹辆汽车成本到底有多少。比如我去买壹件衣服,我会见布料,见款式,见做工,大致算出材料费,人工费,如果是名牌,那无形在就会翻上几番。可是我也会认同,相同档次品牌的衣服,也会有壹个大概的价位档次。 汽车虽然也是这么生产出来,也是通过壹定的行销过程到了消费者手中,可是,由于汽车毕竟是大件,不是我们壹般人就能凭生活经验能核算出大致成本的东西,所以,关于汽车的价格,就比如是美女芳龄,不敢问,不能问,问也白问。厂家更是讳莫如深,哪个记者去问这事,是壹定会得到不识相不识趣的名声,且被报以白眼的。不是打入内部财务核心的人士休想搞得明白。虽然我们能够大致搞清成本的构成,但在计算方法、计算时间上也是千差万别的。 汽车成本 汽车的成本,严格地说,应该划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俩大块。 壹、生产成本 在生产成本中,含有平常意义上的材料费,人工费,就比如是我们买壹件衣服时眼睛能见到的布料,能算出的做工人工费,机械费等等。而我凭常识就能算出来的这些,却只是生产成本的壹部分,仍有隐含在其中的许多环节,更多的费用,却不是我们局外人能算出来的,每个厂子都有壹个庞大的财会部门,严密地壹丝不苟地天天时时核算着、控制着成本和费用。 拿合资企业来说,壹辆车的成本包括设备、产权的均摊成本、进口零部件的成本、国产化部分的制造成本、工时和管理成本、纳税成本五大块。我们通常所说的成本壹般指的是进口零部件和国内的制造成本。这俩块占了成本的绝大部分,但在最终售价中占多大比例就说不清楚了。工时、管理和纳税成本基本是固定的,而人力成本在我国相对更廉价。各个企业相差比较大的是设备、产权的均摊成本,新引进的,产量又小的,均摊成本就大,而像“老三样”生产时间最少的也都10年了,均摊成本基本能够忽略不计。 人力成本: 近年来,关天我国的人力成本是否真的如想象的那样便宜,已经有诸多学者在研究和核算。由于管理上的原因,体制上的原因,我国的人力成本虽然比欧美国家见起来要便宜十来倍,可是也不会永远占有优势。从技术上说,也许花壹亿美元购进壹条自动化生产线要比雇壹千个工人贵,可生产效率是没法比的。你能够通过增加装配线和工人的数量来弥补,但也意味着更多资金投入。就算自动化生产线的产品成本高,但它能够通过高产量来抵销你低成本的优势,而且质量比你人工装配的高。 由于汽车在几年内热了起来,所以行业工资也水涨船高。而且,汽车属于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大量的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差不多都集中在了主机厂。这部分人的工资,和国际上相比可能算不高,但跟国内相比,也算是高工资的壹群。何况数量多,工时上的开资也就显得非常可怕。每壹个人的劳动价值,就包含在辆辆从生产线上亮闪闪驶下的汽车身上。 设备和产权均摊成本 企业的设备在每台车的成本上所占比例,新建设的厂子相对高些;而改造、滚动发展的厂子,相对就会低些。所以不少企业沾沾自喜的就是自己是“滚动发展”。广本应该是个得益的厂子,从原来的广州标致转过来之后,许多厂房和设备都是改造后再投入使用。 仍有模具的卡具。模具和卡具就比如是印刷业中的版权,如果版板是10000元,那么印得越多,每壹本书就越便宜,印得再少,那10000元的版权也得承担。在汽车生产中,车型越成功,做得卖得越多,模具和卡具在每壹辆车上的分摊费用就越低,而刚开始批量生产的车型,模卡具的费用就显得格外沉重。 产权和商标使用权上,企业采取的有分包和总包俩种形式。所谓的分包,就是这块费用换算到每台车上,按生产和销出的数量分摊;总包就是把这块费用壹次性给予合资企业,如果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生产的汽车台数越多,那么每壹台车上分摊的成本就会少,比如广本就壹直采用的是总包这种形式,由于广本这些年运营得很好,车卖得不错,所以每台车上分摊的成本就会少,具备

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现状及其分析

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现状及其分析 苏晖 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行业以及汽车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究竟该怎样看待这些成就和前景,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值得我们关注、分析和研究。 一、从数据看中国汽车市场 据相关预测,中国正在向第二大汽车生产国迈进,未来三年中国汽车市场将释放出500万辆以上的消费潜能。2004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第四大汽车生产国;2006年将变成世界第三;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630万辆;2013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北京、天津、上海等高收入地区前期积累的汽车购买力已达150~200万辆,而家庭汽车消费第二梯队城市的规模更为庞大。目前,中国人均年收入在1000~2000美元的省份有11个,这些地区将成为2005—2015年汽车消费的主力军。 目前,汽车“投资热”问题十分明显。在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旺盛的刺激下,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投资急剧扩张。许多部门、地方和企业都把汽车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已有数千亿元投资于汽车产业,各地经济发展趋同。全国已有23个省市生产轿车。全国123家汽车整车生产厂家中,年产量逾50万辆的仅有两家,有70家企业年产量不足1000辆。 二、汽车消费者购车的基本情况 从消费心理上分析,购车者主要分为攀比型、从众型、冲动型和理智型四种类型。 从消费心态上分析,购车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望梅止渴型,此类消费者非常渴望拥有汽车,但由于收入、停车位、消费环境、税费等问题的限制而消费能力不足,这类消费者占消费群体的绝大多数;第二种持币待购型,此类消费者有基本的购买能力,但考虑到品牌太多、变化太快,导致眼花缭乱,不敢轻意下决心,持观望态度;第三种迫不及待型,此类消费者有购买能力,注重考虑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产品的功能和服务等,这类消费者心态比较成熟;第四种财大气粗型,此类消费者有很强的购买能力,但偏向于购买高档车和进口车,如奥迪、广本、别克、大吉普等高级合资车,或是高排量、高价格的进口汽车;第五种盲目跟风型,此类消费者听风就是雨,盲目轻信,如传言北京将要出台控制汽车总量、购车需交牌照费的政策,就形成了2003年9~11月份的抢购现象,

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成本方面的分析

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成本方面的分析 【摘要】加快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同时也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然而有很多因素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其中成本问题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本研究就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成本方面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力求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有所贡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成本控制对策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如我国在2009年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及2010年出台的《关于扩大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都是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有利支持。 以2009年和2010年为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分别为9800辆和1万辆左右,而新能源汽车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公共交通系统。数据显示的结果表明,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中,今后的主要领域还是公共服务领域,对于私人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我国也实施了一些补贴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私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拉动,但是,总体上的推广速度不会很快。而混合动力汽车与充电式电动车并行发展将会是今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模式,应用的主要领域仍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公交客车和出租车。 二、新能源汽车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成本问题。 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但是也滋生出了许多其他的问题,比如成本的增加,这大大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汽车的售价过高已经成为架在新能源汽车上的一把钢刀,而动力电池则是新能源车价格高昂的根本原因。 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两中新能源汽车,而这两种新能源汽车价格比一般汽车售价要高的事实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是因为采用混合动力或纯电的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电机以及控制系统的成本上都大大的提高了。并且对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来说,也许在几年之内就必须对原先的蓄电池组或单体电池进行更换,而更换的成本是相当大的,此外,消费者一般都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存在怀疑,加上其昂贵的价格就大大的阻碍了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产业化发展。 (二)价格补贴在新能源汽车成本控制中应用。

国内汽车后市场经营现状分析

国内汽车后市场经营现状分析 一、何为汽车后市场? 所谓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也就是说,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这是近年来比较权威的解释。笔者认为从发展角度看,这样解释是不全面的。举例来说,汽保行业、汽车IT 行业在汽车销售之前就必须到位。当汽车4S经销商还没有进行汽车销售时就要将汽车维修厂建好,相应的汽保设备、电脑及软件都要安装到位,并经过汽车生产厂家的验收才可以进行新车的销售。从这个角度来讲,汽车后市场的很多项目及内容在新车销售之前就已经开始运作或必须运作完成。另外,随着汽车文化产业的发展,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对象有很多是不曾拥有汽车的广大群众或目标客户。而且汽车后市场的服务将有一部分是不发生交易就可以完成的。同时,这些服务也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所以笔者认为,准确的汽车后市场解释(定义)应是:在汽车销售前后,一切围绕汽车、汽车使用者以及相应的社会公民所产生的服务行为总称为汽车后市场。 20世纪30年代初,汽车美容、养护业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起步,汽车后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复苏使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同时,也使汽车美容、养护业日益壮大,汽车已经不再采用“大拆大卸”的维修方式,而是采用以维护为主,视情维修的方式,推行免拆维护。汽车后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汽车美容、养护业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轿车拥有量特别是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汽车美容、养护业开始被有车族所熟知,“七分养,三分修”,以养代修的爱车新理念逐步被广大有车族所接受。发展至今,我国的汽车后市场已初具规模,从业人员达240万人,年维修产值300亿元。但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后市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new)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为什么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变化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大到跨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博弈,小到日常生活的针头线脑买卖,任何存在商品和交易的地方,就有经济学的影子。我们的生活就是在经济学的各种规律的指导下进行,任何有趣的现象,都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相应的解释。下面来分析日常生活一个有趣的现象,用经济学的原理对它进行合理的解释。 2009年新闻中经常会报道的两类新闻。新闻一就是某某天猪肉价格又上涨了。记者在菜市场中采访猪肉档主的时候,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档主在抱怨,肉价涨了,买肉的人少了,以往一天能卖两头猪的,现在只能卖一头。而采访买菜的居民的时候,居民们都说,猪肉涨了,那就少吃点猪肉了,多吃点鸡蛋什么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猪肉价格涨了,人们就买的少了呢? 新闻二就是某某天国内食用油集体调价了,结果人们一方面怨声载道,另一方面又赶快买点屯在家里,预防后面再涨。记者采访的时候,居民的反应就是,涨价都没办法了,也要买的了。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食用油价格涨了,人们却没有减少购买呢? 其实,这两个现象反应就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所谓的需求弹性就是指:影响需求量的某些因素(自变量)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那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指:价格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在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常用Ep来表示。 Ep=(△q/Q)/(△p/P)。 Q:需求量(Quantity)P:价格(Price); Ep的值可为正数、负数、等于0或者等于1。这依赖于两个变量是同方向变化,还是反方向变化。而通常经济学中用绝对值的大小来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中国汽车成本分析共14页

中国汽车成本分 析 在消费者和生产者、经销者的搏弈中,价格作为最直辄的指标,表 现得最为活跃和充分。 作为消费者,自然非常想知道一辆汽车成本到底有多少。比如我去买一件衣服,我会看布料,看款式,看做工,大致算出材料费,人工费,如果是名牌,那无形在就会翻上几番。但是我也会认同,相同档次品牌的衣服,也会有一个大概的价位档次。 汽车虽然也是这么生产出来,也是通过一定的行销过程到了消费者手中,但是,由于汽车毕竟是大件,不是我们一般人就能凭生活经验能核算出大致成本的东西,所以,关于汽车的价格,就比如是美女芳龄,不敢问,不能问,问也白问。厂家更是讳莫如深,哪个记者去问这事,是一定会得到不识相不识趣的名声,且被报以白眼的。不是打入内部财务核心的人士怰想搞得明白。虽然我们可以大致搞清成本的构成,但在计算方法、计算时间上也是千差万别的。 汽车的成本,严格地说,应该划分为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两大块 一、生产成本在生产成本中,含有平常意义上的材料费,人工费,就比如 是我们 第 1 页

而我凭常识就能算出来的这些,却只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还有隐含在 其中的许多环辋,更多的费用,却不是我们局外人能算出来的,每个厂子都有一个庞大的财会部门,严密地一丝不苟地天天时时核算着、控制着成本与费用。 拿合资企业来说,一辆车的成本包括设备、产权的均摊成本、辩口零部件的成本、国产化部分的制造成本、工时和管理成本、纳税成本五大块。我们通常所说的成本一般指的是辩口零部件和国内的制造成本。这两块占了成本的绝大部分,但在最终售价中占多大比例就说不清楚了。工时、管理和纳税成本基本是固定的,而人力成本在我国相对更廉价。各个企业相差比辀大的是设备、产权的均摊成本,新引辩的,产量又小的,均摊成本就大,而像“老三样”生产时间最少的也都 10 年了,均摊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人力成本 近年来,关天我国的人力成本是否真的如想象的那样便宜,已经有 诸多学者在研究和核算。由于管理上的原因,体制上的原因,我国的人力成本虽然比欧美国家看起来要便宜十来倍,但是也不会永远占有优 第 2 页

中国汽车市场营销现状分析(一)

中国汽车市场营销现状分析(一) 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从解放初引进苏联技术到改革开放后引进欧美生产线,从八十年代初大量依赖进口到九十年末国产车成为市场主流,前后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时间。1999年年底,我国汽车生产能力超过250万辆,汽车产量从1980年22万辆快速增长到1999年的183.2万辆,居世界第9位,到2005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累计570.77万辆。 与汽车产量快速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汽车市场营销的相对滞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汽车作为特殊物资,销售被国家控制,销售渠道单一,基本不存在事实意义上的营销,直接造成了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发展的先天不足。 一、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发展历程 在1994年以前,汽车作为国家重要的“一类物资”之一,与钢材、粮食等一起,按国家的既定计划进行生产、调拨规格和数量完全由国家来定;中汽贸、中汽销两个主要的汽车销售渠道也完全由政府控制,汽车生产和消费在严格的数字约束下进行;当时政府官员对来年汽车产销量的‘预测’发言总是及其准确,因为产销量是早就在规划定好的,根

本不是由市场决定。所以,这个阶段根本谈不上营销。 在1984、1985年间,国家实行计划、市场双轨制,允许企业超产部分汽车自销。此时,‘中间人’出现了。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以计划价格购进,再以很高的市场价卖出,把价格炒到最高。“中间人”们利用权利掌控资源,在“倒买倒卖”中赚取高额利润并带动了汽车投资热,造成了畸形的“市场繁荣”;与此相反,“汽车市场营销”的萌芽被遏制。 中国汽车销售体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在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在“销售与价格政策”中明确指出“鼓励汽车工业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原则和模式自行建立产品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1996年开始,汽车市场基本放开,汽车价格开始下跌,红旗、桑塔纳大幅降价,给整个车坛带来强烈震荡,第一次价格战开始。 汽车市场营销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1998年通用、本田等公司带来了品牌专卖的模式。在此以前,上汽大众厂家、商家共同出资,按照4S店的标准建立品牌专卖店,但是这个模式下厂家的投资太大,而且基本没有代理的概念,所以推行不下去。 此后,汽车生产企业的自主的销售体系逐渐壮大,并成为中国汽车销售的主渠道。2001年以后,品牌专卖成了主流,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搞

从微观经济学案例看传媒的需求价格弹性

从微观经济学案例看传媒的需求价格弹性 内容提要:本文先对微观经济学中的两个经济学现象:“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进行了需求价格弹性的经济学分析,然后结合分析结果又对报纸发行和电视广告的需求价格弹性进行重点阐述。笔者认为,在分析特定的传媒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时,要针对其特殊性作具体分析,才符合传媒经济规律。 关键词:谷贱伤农;薄利多销;媒介产品;需求价格弹性 一、“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分析 粮食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这就决定了粮食的可替代性非常差。同时,一般人们会先留出购买粮食的钱再做其他消费规划。即使粮价降低,也不太可能刺激消费,同样,粮价上涨也很难削减需求。何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更小了。这些基本上决定了粮食是一种缺乏弹性的商品,粮价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不大。 所以当粮食价格下降、需求量又没有相应增加时,以卖粮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民就会面临收入降低的问题。而且,由于粮食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农民很难通过减少种植来及时控制供给,利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抬高粮食价格,这时就会产生“谷贱伤农”的问题。 二、“薄利多销”的经济学分析 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粮食不同。一方面,高档消费品的可替代性强,与中低档消费品一般可以相互替代,对消费者来说,高档消费品并不是必需

的。而且,高档消费品的价格普遍较高,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这些共同决定了高档消费品的需求对价格是富有弹性的。因此,当高档消费品降价时,其需求量会大幅上升,引起销售总收入的增长,出现“薄利多销”的情况。 但现实中也有反面的例证。例如,钢笔中的贵族“派克”向来以优异的质量和昂贵的价格跻身高档消费品之列,1982年,为了回避与克罗斯公司的正面竞争,派克公司决定转而经营3美元以下的钢笔。公司总经理詹姆斯·彼特森预测这样一定会极大地带动市场需求,刺激消费者购买。然而,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派克钢笔的销量不断下滑,最后降到了对手克罗斯公司销量的50%,并最终导致百年老店派克公司被吉列特(Gillette)文具集团收购。 派克公司经历滑铁卢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对消费者来说,派克钢笔还代表了一种身份和地位,代表了一种让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它的大幅降价不但不能有效地提高销量,反而会损害品牌形象和价值,从而影响长期销售。 三、报纸发行的需求价格弹性 美国学者克拉克曾以10年为期,研究价格变动对239家报纸的流通效果的影响,并认为报纸价格不具有弹性,甚至发现在订阅费和零售价均上扬的情况下,报纸发行量仍然增加。同样,在1982年到1991年的近10年间,英国全国性大报采取了持续涨价的手段,但发行量依然上升了14%。 根据美国一个“短期和长期需求价格”的统计表,报刊杂志的长期弹性为0.52,是缺乏弹性的。这就表示,对于报刊发行来说,如果降低价格,那么不但不会“薄利多销”,反而会造成“谷贱伤农”的恶果。但事实上,不管是国内还是

汽车行业成本核算及控制研究

摘要 成本会计是协助管理及控制公司的经营、制定长期性或策略性的决策,并且建立有利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成本与改良品质。成本的经济实质决定了成本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汽车工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汽车产销量大幅度增长证明了中国汽车工业新一轮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并且,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已进入中国市场,因此,汽车行业的发展也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汽车行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也至关重要。 关键词:成本核算控制研究成本管理

目录 第1章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的基本概念 (1) 1.1 成本核算 (1) 1.2 成本的控制研究 (2) 第2章汽车行业的成本核算及控制研究的分析 (2) 2.1 国产主要汽车公司简介 (3) 2.2 国产主要汽车公司成本核算 (3) 2.3 汽车行业的成本控制 (5) 第3章解决对策 (5) 第4章总结 (6) 参考文献 (7)

汽车行业成本核算及控制研究 第1章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的基本概念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成本的控制研究是对于还未发生和已经发生会计业务的管理。两者缺一不可,一个企业需要准确的成本核算和有力的控制,才能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 1.1 成本核算 1.1.1 成本核算的定义 成本核算是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 1.1.2 成本核算的要求 成本核算要求“算管结合,算为管用”,“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成本核算要做到分清主次、区别对待、主要从细、次要从简、简而有理、细而有用。 1.1.3 成本核算的程序

国产六款中高档轿车使用成本调查分析报告文件

国产六款中高档轿车使用成本调查报告 就在中国汽车市场快速进展的这两年,原本一直针对公务车市场的中高档轿车也迅速扩大市场范围,随着它们的性价比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使原先对中高档轿车可望不可及的私家车主们趋之若鹜。尤其是在2003年上半年,中高档轿车市场差不多形成卖方市场,个不车型甚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需要等候几个月甚至半年后车主才能提到车。 只是,随着消费者的购买力得到释放,尽管个不车型依旧紧俏,但消费者们差不多不再凭一时的热情去购买所需车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车趋于理性化。他们买车除了考虑价格之外,还会考虑到品牌及售后服务便利性等。关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讲,要想猎取各种车型的车价和配置还比较容易,但讲到车辆的使用费用,尤其是涉及到保养方面的成本,那就并非他们力所能及了。因此,我刊特不制作了这次中高档轿车使用成本调查报告。 由于国内中高档车型品牌并不算多,我们选择了帕萨特、新雅阁、君威、索纳塔、蒙迪欧以及马自达6等6款车型作为调查对象,在北京地区各品牌特约服务站进行了相关调查。我们以行驶5万km作为一个界限,将各款车从购买开始到行驶至5万km

时的使用成本做一个统计分析(不包括养路费、保险、年审和车船使用税等固定支出,以及过路桥费、停车费、洗车费以及美容装饰等不固定支出),使消费者能够在购车前能够对各车型的使用成本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购买成本参考 一段时刻以来,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轿车的档次代表着人的身份和地位。中高档轿车高昂的价格,不是一般消费者所能承受得起的。近几年,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飞速进展,汽车的价格较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许多家庭差不多有能力购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轿车。只是,关于大部分车主来讲,买车所花费的往往是他们数年的积蓄,能够讲是他们除买房之外最大的开支。 在我们开展此次调查之时,国内中高档轿车市场正陷入动荡期,有些车型固守价格底线,而有些车型却一降再降,大伙儿都在以最直接的方式吸引消费者,这其中不乏经销商的行为。不管如何讲,为了使这6款车型能够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我们依旧以厂家公布的价格为准。由于新雅阁、蒙迪欧和马自达6只有自动挡车型,而君威2.0只有手动挡车型,因此在选择对比车型

管理经济学需求弹性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介绍: 某房地产公司要制定一个住房的长远规划,根据研究资料,租房的需求收入弹性是之间,买房的需求收入弹性在之间,估计今后10年内每人每年平均可增加收入2%-3%,需要掌握的是10年后居民住房需求(租房、买房)的增长数量。 二、案例分析目标: 由于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城镇住房的生产与消费快速步入“市场导向”时代,作为房地产企业只有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政策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积极把握民众的住房需求变化,才能制定出相应的短、中、长期规划,应对市场竞争,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此次案例分析,我组主要是根据“住房需求的收入弹性是住房消费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居民住房(购房和租房)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这一关键因素,通过对济南市(假定城市)住房需求情况、租房需求收入弹性、买房需求收入弹性、收入增加比例等因素的分析,为某房地产公司制定一个住房的长远规划。 三、案例分析: 名称数值 租房需求收入弹性 买房需求收入弹性 收入增长比率2%-3%

购房需求量(提供)780万㎡ 租房需求量(提供)520万㎡ 26-30岁住房需求人数占同龄人数比率(提供)32% 30-45岁住房需求人数占同龄人数比率(提供)76% 45岁以上住房需求人数占同龄人数比率(提供)22% (一) = = 也就是说10年后居民收入增加了%%。 (二) 根据£=(ΔQ/Q)/(ΔI/I),故ΔQ/Q=£(ΔI/I) (1)租房 *%=% *%=% (2)买房 *%=% *%=% (三) 假设案例时间为2011年,同时10年内其它因素影响不大: (1)租房 ΔQ1=520*%=万平方米 ΔQ2=520*%=万平方米 即ΔQ租房的区间为(,) (2)买房 ΔQ1=780*%=万平方米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求助编辑 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简称为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需求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目录 编辑本段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即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实际上是负数;也就是说,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因此,需求量和价格的相对变化量符号相反,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由于他的符号始终不变,为了简单起见,习惯上将需求看做为一个正数,因为我们知道它是个负数。 编辑本段基本类型 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 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编辑本段因素 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商品的重要性; 商品用途的多少; 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编辑本段关系 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与销售者的收入有着密切联系: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那么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这就是企业实行薄利多销策略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实行薄利多销策略的一般是富有弹性的商品,因为该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增加。

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及弹性分析

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及弹性分析 王志宇刘旭洪吴秋林阮大伟 中国汽车的现状: 1,从数据看中国汽车市场 据相关预测,中国正在向第二大汽车生产国迈进,中国汽车市场将释放出500万辆以上的消费潜能。2004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第四大汽车生产国;2006年变成世界第三;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630万辆;2013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北京、天津、上海等高收入地区前期积累的汽车购买力已达150~200万辆,而家庭汽车消费第二梯队城市的规模更为庞大。 1,居民收入水平—需求的收入弹性分析 下面为2001年到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增长率的图表,由图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每年都在增加,收入增长率也保持在一个高位上。

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除了满足了基本的生活必需消费之外,居民已经有能力承担更高层级的消费活动了,在这里,我们结合汽车需求的收入弹性的知识,来分析一下,居民收入水平的改变到底对汽车需求量会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下图为我国历年来的汽车总销量和增长率图表、乘用车销量和增长率图表:

结合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增长率图表,得出以下的需求收入弹性分析表: 收入弹性总体上都是>1的,而且很多都是比1要大很多,需求收入弹性很高,说明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对汽车的需求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汽车行业就目前来说在经济发展中有着很好的机会。 2,能源约束—油价—强交叉弹性 相对于购买力等因素,能源、交通等外部约束将逐渐演变成汽车业的致命约束,而长期的高油价也必将灼伤汽车业。一般的汽车,没有了汽油柴油之类是运转不起来的,汽车跟汽油是形影不离的互补商品,两者之间交叉弹性很大,汽油价格的变动势必对汽车的需求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经验表明,世界汽车业有史以来的两次衰退,主导因素都是石油危机。油价对车市的负面作用最大的首当其冲的是那些经济型轿车销售。由于收入水平的不同,油价变化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消费者通常并不会因油价变化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