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第一章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朽

(一)政治差距

1政治分野在于政府的有效程度(比民主与专制国家的差别更大)

2政治差距在不断扩大

3二战后的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政治上不发达,表现为政治秩序下降,政府的权威性有效性和合法性遭到破坏,政治衰朽(造成原因:社会急剧变革,政治参与的平等提高过快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步伐缓慢:政治制度化落后于社会和经济变革)

4美国忽视上述问题的原因:其一美国人坚持的信念是先发展经济在进行社会改革这两部完成了,政治稳定也就可以达到了,并且将这一信念法律化,其二在自己的历史中从来就不知道创造什么政治秩序(政府建立在公正平等的选举之上:作者认为选举本身不是问题处在文体中心的是组织,这个可能就是指秩序)5作者观点认为: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是两个不同的目标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社会改革与政治稳定之间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6作者观点认为:共产党能够建立有效的政治秩序提供了有效的权威(虽然不能给与自由)

(二)政治制度:共同体和政治秩序

社会势力和政治制度

1一个社会所达到的政治共同体书评反映着其政治制度好古城这种政治制度的社会势力之间的关系

社会势力:种族宗教低于紧急或者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集团。(社会势力集聚化:力量矿大多样化)

政治组织政治程序(政治制度):对维持秩序解决争端选拔领袖从而从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社会势力得以形成共同体的一种安排。

2关系:一个社会成分各种集团纵横交错,其政治共同体的行程和维持就越依赖与政治制度的功效。

政治发展水平体现在政治机构的多寡(在社会中若要该社会成为一个共同体,每一个集团的权力需要通过政治机构来行使,可以调整权力使处于支配的社会势力与其他社会势力想适应)究其原因是因为社会势力之间存在社会冲突,

3共同体:基础:共同的利益

纽带:义务(某种原则传统神话目的和行为准则)包括道德和谐和互惠互利还有制度化

维系共同体方法:建立反映义务原则的政治机构

4社会共同体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其自身政治机构的力量和广度

作者认为:简单社会中没有政治,简单政治共同体可以可以存在但是对于复杂共同体政治行为早就共同体,政治机构维系共同体

5产生政治机构的原因就是,社会力量的多样化以及频繁相互作用(先决条件)

6现实:政治机构并没有适应社会势力的发展

政治之制度化标准

1政治共同体依赖于社会政治组织和政治程序的力量,而组织和长须的的力量依赖于支持的广度(政治组织和程序包含的社会活动的范围)和制度(稳定的收震中的和周期性发生的行为模式)化的程度(组织和程序与其制度化成正比)

2制度化衡量标准:适应性—刻板性:组织与程序的适应性越强制度化越高越刻板制度化水平越低。适应性是指适应环境挑战的能力和存活能力。组织存在长久(组织的适应力衡量三种方法第一年龄存在越久制度化越高第二种方法是领导人替换的次数来衡量领导层越更新其制度化程度越高第三种方法职能衡量职能适应性即适应职能的变化越多制度化越高)

复杂性—简单性组织越复杂其制度化程度越高

复杂性的含义:有数量庞大的下属组织其次不同累心的下属组织个具有高度专门化水平,稳定性

来自复杂性。

自主性—从属性政治组织和程序独立于其他社会团体和行为方式而生存的程度。

内聚力—不团结内聚力与制度化成正比

政治制度与公共利益

1没有政治制度就缺乏实现共同利益的手段,床间政治制度的能力就是创建公共利益的能力。

2探索公共利益的三种方法:一与价值标准和规范联系起来,二和个别人物的特殊利益联系在一起三把它和个人之间的竞争过程或集团之间的竞争过程的结果联系在一起

3作者认为公共利益是:是公共机构的利益,是政府组织制度化创造的东西。

城乡差距:城市突破和绿色起义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从古至今,能人志士都常怀一颗平和治世之心,但单就西方历史而言,在文艺复兴时期以前,和平大多体现在饱受战乱的百姓所怀的朴素愿望或部分哲学家、思想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家出于某种学说或目的进行的倡议和说教,但缺乏实践的可能性与可操作性。进入启蒙运动,卢梭、伏尔泰等人开始将社会本身和社会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进入到了科学研究的视野中来,而其研究成果也对社会运转与发展真正开始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一科学领域逐渐积累学术成果并稳步发展的结果是,在二战之后,出现了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从全新的政治学角度来研究社会冲突问题。这本书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一次飞跃性提升,对世界各国学者,特别是我国相关研究者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对社会冲突与发展的分析与看法产生了巨大的启发作用。 这部著作出版于1968年,对当时学术界流行的现代化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进行了重新研究探索。本书反对“在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改造具有优先地位”的观点,他结合于二战后后第三世界各国政治动荡,更迭和变革的现状,据此提出强大政府的观点,因为亨廷顿认为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形式就是克服社会动荡和防止政治衰朽,因而,建立强大政权被视作根除国家动荡衰败的必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观点否认了西方学术界在此之前一贯坚持的自由世界与民主社会思想,即以意识形态来划分国家和国家集团的观点,亨廷顿这种传统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各国的政治区分体现在政府有效程度而非政府形式”,他认为,只要是能够有效履行义务行使权力发挥职能,确保国家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现代化过渡进程平稳的政体,无论其类型和种类,都是有效的政体。例如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广大亚非拉国家虽然暂时缺乏政治共同体和权威的统治方式,但其现实有效性和不断改进的发展方向证明在政治上并不是失败的,因此他认为不应该存在片面的民主还是集权的问题,国家的关键在于政府的有效性、实质性而不是象征性、名义性。所以亨廷顿选取了美国和苏联这一对冷战中两大对立正营的领头羊,两个意识形态激烈斗争的超级大国来进行同一层面的类比,研究方式忽视其民主或者独裁的区别而强调国家机器的效能高低,这对冷战形势下的对立双方都是一种颠覆性的启发。这种理论的提出和这部著作的出版对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以意识形态划分一切的时代能够由见识和胆识提出这样的观点是这本书和作者亨廷顿能够享誉世界的主要原因,也是其价值所在。纵观政治秩序论,将政局稳定作为了政治的核心,对政治稳定的追求是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书中这样阐述了亨廷顿的这种追求:“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而为了实现这一追求和目标,作者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操作方式。 一.加强政治制度化建设。政治制度是政治稳定的保护框架,一定程度上讲也是政府存在的前提和政治稳定的根本保证。政治制度的建立需要政治制度化的推进,而政治制度化是政治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政治制度化包括适应能力,复杂程度,自治能力和内部协调能力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的水平越高,则整个政治制度化的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实现政治稳定,就必须保证在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好,合理的政策能够适应自身发展和时局的变化以及应对突发情况和外来势力的挑战;完善的下层组织和自身结构分化为政权带来能够脱离个人和某一机构的不稳定性的收益;独立、中立的政治程序能够保证政治制度自身的立场和价值,提高其生存能力;而一切政治都是人与法的混合物,一个好的政治制度不但需要好的条文,更需要的好的执行者,强大的内部协调能力才能保证执行者免受私心的腐化和内部纷争的牵制,保证合理制度的实现能力和长期延续,说到底,内部协调能力是由制度产生并服务于制度的个人道德和组织道德的集合,正如“树立道德需要责任,信任必须具备可预测性,而可预测性又要求有规律的、制度化的行为模式。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制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完整版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塞缪尔.P.亨延顿(美) / Huntington, S. P. 著,王冠华、刘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的作者塞缪尔.P.亨延顿系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家政治理论家,常被视为持有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该书视角创新,成为继正统现代化论和现代化修正论的之后第三派学说,在全世界反响巨大,成亨氏理论的奠基之作,也确立了亨廷顿作为他同时代人中最杰出政治学说家之一的崇高声誉。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建立在第三世界国家近现代化历史和现状的观察评估之上,作者着眼于这些国家在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政治秩序问题。本书以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为理论分析主线,并据此提出了普力夺政体的概念,将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大致分为传统君主制政体、军人左右时局的普力夺政体以及革命政体,并对这几种政体在进行现代化的改革过程中如何克服各种苦难并利用独特的条件逐一进行了深入详尽的分析,然后又对政治秩序的变迁和建设过程中革命和改革里各社会团体所起到的各种效应进行了剖析,最后附加地阐述了政党和现代化中政治稳定的关系,为我们展示了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变迁的宏大图景,是一次构筑政治变迁构架理论的认真努力。我们可以说,《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审视了新兴国家可行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对政治现代化分析作出了重大而持久的贡献。 此书共七章,笔者以为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如下: 第一部分即行文的第一章,提出概念,构建强大政府理论枝干。作者指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有效能的政体和衰微的政体造成政治差距,比独裁和民主政体之间的差距更大。政治差距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关,而与政治制度化程度有关。所谓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有四组衡量指标:适应性-刻板性;复杂性-简单性;自主性-从属性;内聚力-不团结。制度化程度低的政体政府力量薄弱,缺乏权威,这会导致信任的缺乏,增加社会成员的交易成本进而导致公共利益的减少。并得出三组社会稳乱的公式如下: 社会动员经济发展 =社会颓废;社会颓废经济发展=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读这本书的时候一边读一边会浮现书中的各个关键词:政治秩序,政治衰朽。共同体,政治制度。政治参与度,现代化,现代性,公民政体,普力夺政体等等,不断在脑子里梳理各个词之间的关系。 本书以“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他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他们的政府有效程度”这句话开始全书的论述,指出拥有政治共同体的国家政治制度比较稳定。作者赞成李普曼的观点“最大的必需品莫过于被统治”,我也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好,这句话强调了政治制度的有效性,只有拥有有效能的,有权威的,合法的政府才能更好的,虽然我们强调自由民主,但有时候被统治比全民自治更更稳定社会,发展政治。 文中说道,暴乱和动荡是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在我看来这应该这就是政治的供需不平衡吧:社会满足不了大众参与政治的需求,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落后于经济基础。 书上有些观点对我原来的观念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比如说作者认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目标,在二者的进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管是以往的自我感受,或者是高中政治课本教给我的都是经济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的良好发展促进政治稳定,政治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亦然。阅读作者举的例子,我还是不要赞同他的观点,还是觉得政治与经济有关系,两者能够相辅相成。再比如“政府的建设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这句话给我很大触动的,可能生活的时代环境有关系,中国政治的现状:政府权威大,权力集中,让我们一直着眼于如何通过限制权威,分散权力来稳定社会,而忽略了要在现代化国家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的大前提必须是先存在权威,如果缺少了权威,政府办事就会受制于人,不能很好的运用国家机器为公民谋取公共利益了。 政治共同体的形成和维持依赖于政治制度的功效。书中介绍了政治制度化的几个判断识别条件:适应性-刻板性(算年龄、组织领导人换代的次数、职能);复杂性-简单性、自主性-从属性、内聚力-不团结。按照作者的标准,我对照中国,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化进行分析,觉得中国政治制度化具有适应性:组织存在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THE BOOK REPORT Of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二○一○年十一月

摘要 本文分析了《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的逻辑架构,简要介绍了该书所论述的现代化过程中有关政治秩序、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之间的关系、政党等政治组织在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革命的不同类型和作用、改革的不同策略等主要观点。浅谈了该书对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若干启示和对该书的一点批判。 关键词:现代化政治秩序政治制度化改革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初版于1968年,一经推出就引起极大反响。当时籍籍无名的亨廷顿凭此饮誉学界。正如书名所示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传统国家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政治发展,而作者关注的焦点是政治秩序。本书紧扣现代化这条主线(蔡建波等,1999)以政治制度化水平和政治参与程度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理论分析框架(亨廷顿,1968),为我们展示了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变迁的宏大图景,是一次构筑政治变迁大构架理论的认真努力(福山,1968)。 本书共有七章,逻辑架构如下:第一章引入核心概念、阐释主要观点,构建并提出本书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章运用第一章的理论框架剖析了美国和欧洲政治现代化的不同方式,即使读者进一步熟悉作者的分析理路,也为之后的第三章至第七章传统国家的现代化分析提供了参照实例。第三章至第六章详尽地分析了传统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变迁的不同阶段和方式,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可视为一个整体,也是本书的重点。第七章也即最后一章强调了政党在现代化过程中在建立政治秩序和实现政治稳定上的重要作用。下面分章论述本书的主要观点。 第一章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朽。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亨廷顿,1968)。有效能的政体和衰微的政体造成政治差距,比独裁和民主政体之间的差距更大。政治差距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关,而与政治制度化程度有关。所谓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有四组衡量指标:适应性-刻板性;复杂性-简单性;自主性-从属性;内聚力-不团结。制度化程度低的政体政府力量薄弱,缺乏权威,这会导致信任的缺乏,增加社会成员的交易成本进而导致公共利益的减少。因此作者认为公共利益是政府组织制度

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最近拜读的是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但目前为止只读了前几章,而且不能说完全读懂其中的内涵,所以仅就目前为止在阅读过程中所引发思考也是自己感兴趣的两个点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是关于美国现代化模式的思考。 亨廷顿在书中,把现代化的模式分为三种:欧洲大陆模式、英国模式和美国模式。对于美国模式而言,我认为其有几个方面的特殊性。首先从美国的历史来看,众所周知,美国的历史很短,从1620年的“五月花号”登陆北美,之后北美地区几乎成为英国属地;再从1776年的《独立宣言》的发表,到目前为止,美国建国的历史也只有239年。即使在追溯至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目前为止的历史也不过500多年。可以说美国的历史是建立在一个全新大陆之上,没有封建的历史过程,没有封建君主、封建阶级、封建的文化和思想,也就没有封建体系所带来的桎梏。而我国则不然,我国号称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灿烂星河,源远流长。因此比较而言,美国人更具有未来观,而我们更加是一种历史观。 其次是从人口来看。美国是基本是不提民族的说法,未曾听过美国官方提出过美利坚民族的称谓。美国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但是追本溯源,印第安人也并非是美洲大陆上繁衍出来的原生民族,他们的祖先源于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的人种,越过白令海峡之后到达了美洲大陆。即便是把印第安人当做美国的原生民族,但是在外来人群到达北美之后,特别是在最初的开拓和之后的西进运动中,对印第安人进行了十分残暴的掠杀,导致目前印第安人的人数所占美国人口比例极低,而占人口比重最多的还是白人、黑人,基本都是来自于欧洲、非洲和中南美洲。并且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之后全球各国的移民风潮,特别是亚洲各国移民美国热度的高涨,致使美国人口人种的多元化。相比较而言,我们国家更加重视的是民族观念,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国歌里面也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民族和国家还是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国家至少在民国以前是没有国家的概念,民国始后,国家进去水深火热的时期,到了救亡图存的关键时刻,孙中山他们所倡导和号召的口号也是说要拯救中华民族。所以美国人会更加具有公民的观念,有很强的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对于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于自由民主的追求和主动积极性是非常强烈的。 而说到美国的现代化模式,就想到了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族》。当时十九世纪托克维尔亲自到美国进行长期并且深入的考察,而当时的背景是欧洲大陆动荡不安,革命冲突不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之所以以这本书作为我的重点阅读书目,不仅仅是因为老师曾经推荐的原因,更在于我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也拜读了作者的《民主的危机》,作者关于民主社会现状的思考以及解决之道都是让我觉得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是民主过剩的思考,更是对民主热潮的一次大泼冷水,所以基于进一步了解的意向,我阅读了这部作品,希望能对作者的思想有更深的入的了解。 书的主题如题所见,即如何在处于现代化中的社会实现政治秩序。 作者开头先批判了以往的一揽子现代化思想,认为政治的现代化并不能自然而然地随着经济的、文化的。。。现代化而实现,甚至前者有可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与后者产生矛盾,期中最大的矛盾是: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一群现代精英集中掌握权威和权力,而要维护政治、社会的稳定则必须扩大政治参与、制度化多元的社会势力。 什么是政治秩序?作者认为,不同于依靠血缘等而形成的自然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的形成和维系除开需要共同体成员相互之间的利益互惠和道德认同之外,还需要一套有效的政治体制。此种政治体制由多元化的社会势力制度化的参与政治形成。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出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在打破自然共同体的同时,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政治体制,从而产生新的政治共同体,因此使得国家陷入政治混乱中,政变,暴动,革命跌宕。亨廷顿把此种状况称为政治衰朽。 西方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现代化经验。政治现代化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权威的合理化(建立合法的中央权威),结构的分离(政治组织的专业化、科学化)、政治参与的扩大。 西方的政治现代化,留下了两张十分不同的模式、经验: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欧洲由于拥有强大的教会、封建地主等社会势力,所以其政治现代化的第一步通常是实现中央集权,利用强大而集中的权力扫除教会、封建地主等阻碍现代化的社会势力,最显著的代表当属法国。在中央集权的同时致力于政治制度、组织的构建。最后才有序地扩大政治参与。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些依靠中央集权来进行现代化的欧洲国家来说,扩大政治参与必定是困难、而长期的。美国的经验则与欧洲全然相反,先是广泛的政治动员、参与,再是制度的建设,最后及至联邦权威的树立。美国何以能够以这种与欧洲截然相反的次序来进行政治现代化呢?主要是由于美国特殊的历史、国情。她没有强大的教会、地主势力,无需依靠中央集权来推行现代化;而且她是在一场独立战争中诞生的,战争必然意味着最广泛的政治动员。这样的美国有资本从政治动员开始政治现代化;同时,她的发达的地方自治组织也能够承担得起广泛的政治参与。而当今出于现代化的国家中并不具备美国那样的条件,所以也不应当借鉴美国的经验,而是应当效法欧洲。 另,欧美政治环境的差异,也决定了为何主权(拥有绝对权威、权力的实体)理论兴盛于欧洲;而曾盛行于现代化之前欧洲的自然法、基本法思想却在美国成为立国之本。美国是新社会旧政体。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一、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朽 (一)政治差距 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有的国家政通人和,具有合法性、组织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另一些国家在政治上则缺乏这些素质;这两类国家之间的差异比民主国家和独裁国家之间的差异更大。 和经济上一样,发达的政治体制和不发达的政治体制之间,文明政治和腐朽政治之间的差距也已扩大了。 20世纪50和60年代,急剧增加的政治骚扰和暴力事件席卷全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本书对此所持的基本论点是: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德·托克维尔认为:“在统治人类社会的法则中,有一条最明确清晰的法则:如果人们要想保持其文明或希望变得文明的话,那么,他们必须提高和改善的速度必须和提高地位平等的速度相同。”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的政治不稳定的发生正是由于没有满足这一条件:政治参与的平等提高过快,其速度远远超过了“相互处理关系的艺术”的发展速度。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的扩大日新月异,而政治上的组织化和制度化却步履蹒跚。结果,必然发生政治动荡和骚乱。政治上的首要问题就是政治制度化的发展落后于社会和经济变革。 二战结束后的20年,美国对外政策未能抓住这一问题。在美国制定对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政策时,他们的信念是:先发展经济,再进行社会改革,这两步成功了,政治稳定便会水到渠成。美国人脑海里的因果链条是:经济援助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促进政治稳定。实际上,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目标,在二者的进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例子证明,经济发展计划能够促进政治稳定,但另一些例子则表明,它反而会破坏这种稳定。同样,有些形式的政治稳定会促进经济增长,而另一些形式却会阻止经济增长。社会改革和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与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是相似的。 对于许多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来说,这个公式是无济于事的。进行有意义选举的前提是要有一定水准的政治组织。问题不在于选举,而在于建立组织。在许多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选举只会加强那些闹分裂的并且常常又是反动的社会势力,瓦解公共权威的结构。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到限制权威。 (二)政治制度:共同体和政治秩序 1.社会势力和政治制度 一个社会所达到的政治共同体水平反映着其政治制度和构成这种政治制度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读《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有感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政治的动物”。个人与政治形影不离,这就铸造了仁人志士都怀着一颗治世的心。中国有古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在西方历史中,在文艺复兴以前,和平大多体现在饱受战乱的百姓所怀的朴素愿望或者部分哲学家、思想家、社会家和政治家处于某种学说或目的进行的倡议和说教。 亨廷顿撰写本书的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旧殖民体系彻底瓦解,亚非拉地区相继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独立国家。这些新兴国家获得独立以后,面临着如何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社会科学界开始把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研究这些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现代化问题成了热门的研究课题。到了60年代中期,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立体系的政治发展了理论。本书就是于这个时间问世。 亨廷顿是有一个保守主义者,他利用比较历史研究法,通过比较,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分成若干阶段,或根据不同的领导方式划分出不同的政治发展类型。在本书中,他不强调理论的完善,更相信实证的力量。他只用了很少的笔墨阐述“政治发展”的一般理论,在其余大部分篇幅中都娴熟地运用比较历史的方法,力图在各国具体的历史过程中把握“政治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他善于用大量数据和个案分析来阐述问题,颇具说服力。

本书的主旨是政治发展中的稳定和秩序。在阐述发展中国家普遍发生动乱的原因中,亨廷顿提出了一个命题“现代性产生稳定,而现代化却会引起不稳定”。这些国家之所以动荡不安,不是由于它们贫穷落后,而是由于它们力图实现现代化。他认为,高度传统的社会和高度现代化的社会都是十分安定的,恰恰是那种处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的社会最容易发生动乱。为此他用了三个公示来说明这个问题: (1)社会动员/经济发展 = 社会挫败感 (2)社会挫败感/社会流动机会 = 政治参与 (3)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 = 政治不稳定 亨廷顿在书中阐述了自己这样的追求:“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而为了实现这一追求和目标,他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操作方式:(一)加强政治制度化建设。一个社会所达到的政治共同体水平反映着其政治制度和构成这种政治制度的社会势力之间的关系。所谓的社会势力指的是种族、宗教、地域、经济或者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集团。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社会上各种社会势力的集聚化和多样化。另一方面,某种政治组织或政治程序,也就是对维持秩序、解决争端,选拔领袖从而促进两个或两个以上社会势力得以形成一共同体的一种安排。一个社会政治发展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政治活动家隶属和认同各种政治机构的多寡。在任何一个社会势力复杂且其利害关系纵横交错的社会里,如果不能创设与各派社会势力既有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读书笔记 超赞

怀着无限憧憬的心情,阅读了《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读完这本书后,我才真正理解“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亨廷顿在这本书中的观点令我耳目一新,顿时有一种醍湖灌顶之感。对于书中的大部分观点,我都予以认可,一小部分不理解,另一小小部分持反对意见。下面我就发表一些对这本书第五章----革命和政治秩序中部分章节的浅陋看法。 浅谈一:现代化之革命手段及东西方革命之比较对于革命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纵观中国历史,农民革命这个词出现的频 率最高。因为我国历史上大部分的王朝都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然后农民又变成新的统治阶级,一段时间后便会出现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等现象。于是又有新的农民革命,如此循环,社会政治停滞不前。但我们今天要谈的“革命”并非此“农民革命”。这个革命是指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权、政府活动和政策以及主要价值观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革命是一种历史的前进,是一种现代化的手段。而“农民革命”充其量也只能算的是起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明治维新、法国大革命等可以被定义为革命。我们必须把革命和起义、反叛、暴动、政变、独立战争等名词严格区分开来。 革命是现代化所特有的,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现代化。记得高三的一本历史资料上写的是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是1566--1581年的尼德兰革命,但后来老师讲课时只是简单提了一下,他说这个没代表性。今天我们就按作者的观点,现代革命的先驱是17世纪的英国革命。这场革命以1689年的《权利法案》颁布为最终胜利。这场革命的最终目标和影响从根本上来说是现代化的。因为它要推翻封建专制王朝,通过立法活动重新构建社会,建立资产阶级现代化国家。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发展的,于是美国独立战争(一般的独立战争不算革命,但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制度,成为现代化国家,因此我认为应是革命)、法国大革命、德意志帝国等众多革命就陆陆续续出现了。 革命不会随随便便发生,它需要一种特定的历史的环境。革命最容易发生在经历了一定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但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却落后于社会和经济变革的社会之中,也就是说政治落后于经济。政治现代化是指让新兴的社会集团获得政治意识并参与政治活动。政治发展指建立一个灵活、复杂、自主和凝聚的政治制度,让新兴集团来参与。革命有时就是一种极端性的“政治参与爆炸”。然而,一场彻底的政治革命还应包括:建立新的政治秩序。 一场新的革命包括推翻现存的政治制度,动员新型集团参与政治活动和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在西方性型的社会中,先是旧政体的崩溃,然后是动员新兴集团参与,最后才是建立新政治秩序。而东方型社会则是先动员新兴集团参与政治,然后是建立新型政治制度,最后是推翻传统政治制度。如中国的辛亥革命,先是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最后推翻了封建王朝。 西方型社会中,旧政体的崩溃(革命的开始)有一个确切的时间,如1789、7、14攻占巴士底监狱。而在东方中则是革命的结束有一个特定的时间,如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在西方,革命军是以首都为中心向外进军来控制周围城市,农村。而东方型革命则是农村包围城市。我想这个原因可能是西方封建势力弱,东方封建势力强:①东西方经济结构不同:西方商品经济更发达,社会流动活跃,资产阶级力量较大,而东方以自然经济为主,社会阶层僵化,资产阶级力量小。②东西方的社会成员结构不同:在西方以商品交换的商品经济发达,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大批先前的殖民地摆脱了宗主国的统治而独立,并跃跃欲试地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所谓的第三世界新兴国家或者说是发展中国家出现,这些新近独立的国家怀有极大的现代化并赶上原殖民主义母国的强烈渴望。对此,西方学者逐步形成了“现代化学”,而本书《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作者塞缪尔·亨廷顿从独特的角度出发,针对早期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新的政治发展观,即强大政府论,并从宏观上论述不同类型的新兴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的专著。 西方学者早期提出的现代化理论,倾向于认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处于优先地位,亨廷顿则立足于二战后实际发生于第三世界国家政治舞台上动荡不安、矛盾频发、极剧变革的现状,作出了一个总体估价:即这些新兴国家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就是一个克服社会动荡和防止政治腐朽的历史阶段,据此提出了强大政府论,这些国家必须树立起强大的政府,这就依赖于强而有力的政党的出现。 因此,这本书首先从第三世界新兴国家在进行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常”的动荡不安入手,分析这种难题产生的原因,再以“强大政府论”的观点去提出解决办法。 一.分析了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动荡的主要原因 在大部分学者都将关注重心放在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国际现实的时候,亨廷顿注意到文明政治与腐朽政治的差距也扩大了,他提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并不像传统的那些西方学者去划分现代化国家和传统国家、民主国家和独裁国家等,亨廷顿从政治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强大的政府,国家的关键就在于政府的有效性和实质性,而并非那些只具有象征意义的政府类型划分。 基于此,亨廷顿提出了一个独到的见解“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中却滋生着动乱”。尽管一般来看,那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会比相对较低现代化水平的国家更为稳定,社会动员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看起来更加太平,

学习版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docx

..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译者序言中这样评价这本书:《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就是亨廷顿在哈佛大学执教时从宏观上论述不同类型的新兴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所遇种种问题的专著。该书的出版实际上标志着美国学者对第三世界国家便是求治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因此立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此书后深有感触的正是作者对发展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论述。 书中认为发展中国家政治现代化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重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共同体的认同,政权的合法性,政治秩序的稳定,政治制度化与政治参与,政权的公正分配,革命与改革两种现代化方式,政党对政治稳定的意义。 政治参与与政治制度化 亨廷顿认为政治参与与政治制度化之间只有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保证政治稳定,他用政治制度化÷政治参与=政治稳定公式表示。他认为教育、城市化、工业化、媒介传播等会在不同程度扩大社会的政治参与,这意味着社会成员政治意识的扩大,政治机构将会面对更多来自新生团体的政治需求。而政治机构能否通过合理的途径处理这些社会需求关键依靠的是它的政治制度化水平。这包括两方面:一是政治动员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围,这直接影响政治参与的需求;二是政治组织必须设置一定的渠道接纳新动员的团体,这是避免政治反抗的有效方式。 正如书中引用的托克维尔的话,:“在统治人类社会的法则中有一条最明显清晰地法则:如果人们想保持其文明或希望保持文明的话,那么他们必须提高并改善处理相互关系的艺术,而这种提高和改善的速度必须和提高地位的速度平等”。“处理相互关系”从某种意义上类似与政治权力的许诺,这种许诺若要取得实际成效必须伴随着政治权力的保障。很明显当期待不能够被满足时并不如没有期待时更能实现共同体的政治稳定,甚至社会的有序性。因此,政治参与扩大的速度必须与政治制度化的速度保持一致。 但这一点是很难实现的,“政治上的首要问题就是政治制度化的发展落后于社会和经济变革”。这个逻辑是这样的,经济和社会变革造成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组合,必然需要动员社会成员对其进行最大化的利用,后果是产生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掌握社会资源的新阶层必然会提出政治上的需求和期待,凭借政治权力来保障自己的既得利益并将其扩大化。政治程序固有的稳定性使其感应到这些需求进而更改规则去接受回应这些新阶层无疑是有困难的。因为涉及到对原初权力结构的挑战,即是利益的争夺。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改革会被改革自身打败。另外,社会动员使成员的要求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理应能增加社会满足那些需求的能力,从而趋于缓解社会的不满和随之产生的政治动乱。但经济发展此时却明显也受到政治制度化滞后性的限制,自顾不暇。 “政治参与”在普遍意义上,是指政治共同体的成员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策以及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并以满足自身利益要求和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的政治行为。现代政治认为政治参与的范围是国家民主的基础,但亨廷顿提出政治参与的合理限度。这个合理限度的标准是:政治组织的容量与政治程序的救济。政治参与过大就会导致政治机构的无限膨胀与政治决策的失效。政治程序的救济指的是政治遴选设计的公正性,以及政治组织本身设置所带来的内聚性。政治参与另一方面影响的是政治独立性,一旦程序设置不合法,就会给社会各种力量进入政府并影响其决策的机会。后果是排挤本应进入政府的其他知识与技术人才。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读《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摘要: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研究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问题,提出了他的政治秩序论,为战后西方兴起的现代化理论增添了新内容。围绕如何实现政治稳定,文中从加强政治制度化,建立强有力的政党,组织好农民政治参与三个方面予以阐述。最后以中国的党政制度如何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字:第三世界;政治参与;政治稳定;政治秩序论;政治参与;和谐社会 正文: 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是一代又一代善良人士的理想,但是,在以往时代,特别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前,和平理想大多是百姓的朴素愿望或一些思想家、政治家的渗透了自己价值观的道德说教,而鲜见进行实证性分析的科学著作。从马基亚弗里、卢梭等近世学者开始,社会稳定或冲突问题进入了科学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开始对社会发展产生真正的影响。二战以后,在政治学领域,亨廷顿关于社会冲突问题的研究颇受人们关注,并特别对中国学者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部著作凝聚了他关于社会发展与冲突的重要学术见解,读来让人颇受启示。 亨廷顿在一九六八年出版了他的成名巨着《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重新探讨了当时流行的现代化理论。亨廷顿反对认为在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

化的改造具有优先地位的观点,他立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际发生于第三世界国家政治舞台上的现状,提出了强大政府的观点,他认为,“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就是一个克服社会动荡和防止政治衰朽的历史阶段”,故而,欲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这些国家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看法,是他否认了西方政界和媒体一直坚持以所谓“自由世界”和“民主社会”的意识形态来划分世界各个国家和国家集团的观点,十分尖锐地指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不论何种政体,只要它有效地行使职能,维持稳定促进向现代化的平稳过渡,就是有效的政体。广大亚非拉现代化中国家缺少政治共同体和有效有权威的统治方式,所以政治上是失败的。他认为从这个角度看,没有什么民主或集权的问题,一个国家的关键在于政府要有效能,要能够正常地维持一个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的秩序。所以,他将美国和苏联这一对当时正处于意识形态斗争的国家放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类比,并不认为其区别是所谓的民主或独裁,而只是强调其国家机器的效能。这在当时冷战的形势下,无异于是晴天的一声霹雳,使整个世界的政界和学术界都为之震惊。亨廷顿这部着作的出版,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理论的发展,显示他对现代化之中的社会变化有着实事求是的深刻见解。在一个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年代里,能具有这种敏锐眼光和胆识的学者是不多的,这也正是他后来能获得世界级声誉的重要原因之一。 纵观亨廷顿的政治秩序论,政治稳定是核心。亨廷顿在书中把对政治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公管1101 1110020102 朱嘉赞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读这本书的时候一边读一边会浮现书中的各个关键词:政治秩序,政治衰朽。共同体,政治制度。政治参与度,现代化,现代性,公民政体,普力夺政体等等,不断在脑子里梳理各个词之间的关系。 本书以“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他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他们的政府有效程度”这句话开始全书的论述,指出拥有政治共同体的国家政治制度比较稳定。作者赞成李普曼的观点“最大的必需品莫过于被统治”,我也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好,这句话强调了政治制度的有效性,只有拥有有效能的,有权威的,合法的政府才能更好的,虽然我们强调自由民主,但有时候被统治比全民自治更更稳定社会,发展政治。 文中说道,暴乱和动荡是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在我看来这应该这就是政治的供需不平衡吧:社会满足不了大众参与政治的需求,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落后于经济基础。 书上有些观点对我原来的观念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比如说作者认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目标,在二者的进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管是以往的自我感受,或者是高中政治课本教给我的都是经济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的良好发展促进政治稳定,政治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亦然。阅读作者举的例子,我还是不要赞同他的观点,还是觉得政治与经济有关系,两者能够相辅相成。再比如“政府的建设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这句话给我很大触动的,可能生活的时代环境有关系,中国政治的现状:政府权威大,权力集中,让我们一直着眼于如何通过限制权威,分散权力来稳定社会,而忽略了要在现代化国家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的大前提必须是先存在权威,如果缺少了权威,政府办事就会受制于人,不能很好的运用国家机器为公民谋取公共利益了。 政治共同体的形成和维持依赖于政治制度的功效。书中介绍了政治制度化的几个判断识别条件:适应性-刻板性(算年龄、组织领导人换代的次数、职能);复杂性-简单性、自主性-从属性、内聚力-不团结。按照作者的标准,我对照中国,

亨廷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读后感

1.“在一个完全不存在社会冲突的社会里,政治机构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那么中国实现共产主义之后,还需要政府吗?不需要了!马克思说,历史进程的终点,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共同体,到时候政治就会变成多余。这是一种返祖。 2.政府的作用:维系一个共同体。有三个要素:道德和谐、互利互惠、政治机构(政府), 政治机构起到了了人与集团(社会势力)之间桥梁的作用。 3.国家和社会是一组相对的名词。国家指的是政治机构(政府)、公共权威和政党;社会 指的是社会势力。20世纪落后国家就是因为国家的发展落后于社会的演变。 4.政治机构的力量取决于两点:获得支持的广度和制度化。适应性越强,制度化越高,但 是刻板性也越高。虽然如此,适应性(让政体从一开始存活下来是最重要的)仍然是越重要的,适应性可以用组织的寿命来衡量(简单寿命、领导层更新换代的稳定性、开发新功能的能力)。 5.适应性要战胜刻板性:适应新功能的能力决定了组织能否在新环境中生存下去。 6.稳定来自于复杂性,最好融民主和寡头于一体。 7.政治机构要有自主性,而不是从属于某个特定的利益团体。同时,要有自我保护的机制, “最高领导层是政治体系的核心,而次要的官职、边际组织和半政治性组织则形成一个漏斗,意欲进入核心的人必须首先通过它的筛选,这样政治体系便可在不损害一根毫毛的情况下,同化新的从政人士。在没有这层保护措施的政治体系中,新人员、新观点、新社会势力在体系核心内相互替换的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但是这道漏斗也形成了一道屏障,导致社会流动没有那么便捷了。 8.要有内聚力,组织越大,越损耗内聚力。 9.政府的道德:“道德需要有信赖,信赖包含着预测性,而预测性又要求存在规范化和制 度化的行为方式”。 10.政府行为的合法性来自于它对人民意志的体现。公共意志、公共利益,或是体现在一种 最高精神中,或是体现在君主中,或是体现在自由竞争的关系之中,总是需要有所体现。 而政府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具体来讲,白宫的利益、国会的利益和最高法院的利益的近似值就是美国人民的利益。 11.社会文化和政治机构。共同体,意思就是信任的制度化。信任在一个国家中是很重要的。 没有信任,每个人没有安全感,追求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的物质利益,而不管公共利益。 12.政治现代化到底是什么意思?首先:权威合理化,由人来统治而不是自然或者上帝,而 且有一个高于人的存在——法律;其次:职能专业化、分工更细,出现官僚制、阶层制; 第三,民众参与政治、动员程度提升。要注意的是,对于“政治现代化”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传统体制过渡到现代体制,是一种由此即彼的过程,是一种设立了目标并向之演化的过程,另一种指的是一种随着时间发展呈现出来的现实状况——可能就是混乱。 似乎只有“动员”和“参政”这两点是全世界的政治现代化共有的。 13.政治现代化的乱象:传统的长老式大家族消失,代之以一个个弱小的核心家庭,个体对 社会的对抗感更加强烈,在社会心理上产生涣散和沉沦颓废,久而久之,有形成重新聚合的需求——新的阶级产生。传统社会中有很多组织,有些组织能够满足新的需求,就扩大成了全国性的利益团体,这为政治现代化做了贡献(效忠对象范围的扩大),但是原本团体间的矛盾又阻碍了政治现代化。 14.传统的观念:现代性的国家暴力少,其实是错误的国家内部产生的暴力和混乱,其实是 为现代性而做出的努力(论据:传统的社会虽然落后,但却是稳定的)“现代性意味着稳定而现代化意味着动乱!”很新颖的观点:现代化速度越快,在一定时期内暴乱越严重,开始致力于教育之后国家反而更加动乱,因为加强了学生的参与和动员却没办法规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初读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略有不易,因此我在大致读完全本的基础上,再细读每一章节,学习中国人民大学毛寿龙教授的读书方式,试着给本书的每一章节写读书笔记。 从整本书来看,亨廷顿认为,在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是稳定的政治秩序,其政治秩序模型的建构逻辑是:社会变迁是根源,稳定政治秩序是目标,权威与制度化是保障。 一.政治差距 这一小节,亨廷顿提出,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经济差距,经济发展所和政治不稳定,只是从表面上的因果。而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政治差距,即一个政府的权威和效能。 20世纪50年代,世界向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前进,特别是亚非拉国家纷纷进行了民族独立运动,但是在现代化过程中这些国家却遭受着动乱与不稳定。亨廷顿认为造成这些国家动乱的原因不仅仅需要关注这些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还需要关注其政治差距。而一个政府有无效能是区分国家之间的政治差距,仅仅以经济差距来解释这些国家的政治不稳定或者来判断这些国家的政治发展是不合时宜的。亨廷顿指出: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并不总是正相关的,亚非拉国际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随着现代化而发展,而是衰朽。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趋势?亨廷顿指出:“在很大的

程度上,这是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p4)即随着经济的发展,政治参与会不断的扩大,但若政治趋势制度远远落后于政治参与,其结果必会造成政治社会的不稳定。 为了阻止政治衰朽,一个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更应注重建立政治权威的重要性,而不是政治自由。亨廷顿认为,在强大的政治权威建立之前,政治自由例如选举只会造成政治社会的分裂,瓦解公共权威。 二、政治制度 在政治社会的发展中,政治制度很重要,在辞海中:“政治制度”一词解释为“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广义包括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 亨廷顿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如何将这些社会团体链接起来,形成一个政治共同体,这就需要政治制度在其中发挥作用。对于一个政治共同体来说,一个好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政治共同体的发展水平依赖于该社会政治组织和程度获得支持的广度及其制度化的程度。 所谓制度化,即制度所蕴涵的价值取向和角色期望实际结合进人格系统并按照制度所提供的价值取向和角色期望行动的过程。“政治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 (P10)而衡量一个社会政治组织和机构制度化的标准则从适应新,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译者序言中这样评价这本书:《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就是亨廷顿在哈佛大学执教时从宏观上论述不同类型的新兴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所遇种种问题的专著。该书的出版实际上标志着美国学者对第三世界国家便是求治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因此立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此书后深有感触的正是作者对发展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论述。 书中认为发展中国家政治现代化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重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共同体的认同,政权的合法性,政治秩序的稳定,政治制度化与政治参与,政权的公正分配,革命与改革两种现代化方式,政党对政治稳定的意义。 政治参与与政治制度化 亨廷顿认为政治参与与政治制度化之间只有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保证政治稳定,他用政治制度化÷政治参与=政治稳定公式表示。他认为教育、城市化、工业化、媒介传播等会在不同程度扩大社会的政治参与,这意味着社会成员政治意识的扩大,政治机构将会面对更多来自新生团体的政治需求。而政治机构能否通过合理的途径处理这些社会需求关键依靠的是它的政治制度化水平。这包括两方面:一是政治动员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围,这直接影响政治参与的需求;二是政治组织必须设置一定的渠道接纳新动员的团体,这是避免政治反抗的有效方式。 正如书中引用的托克维尔的话,:“在统治人类社会的法则中有一条最明显清晰地法则:如果人们想保持其文明或希望保持文明的话,那么他们必须提高并改善处理相互关系的艺术,而这种提高和改善的速度必须和提高地位的速度平等”。“处理相互关系”从某种意义上类似与政治权力的许诺,这种许诺若要取得实际成效必须伴随着政治权力的保障。很明显当期待不能够被满足时并不如没有期待时更能实现共同体的政治稳定,甚至社会的有序性。因此,政治参与扩大的速度必须与政治制度化的速度保持一致。 但这一点是很难实现的,“政治上的首要问题就是政治制度化的发展落后于社会和经济变革”。这个逻辑是这样的,经济和社会变革造成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组合,必然需要动员社会成员对其进行最大化的利用,后果是产生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掌握社会资源的新阶层必然会提出政治上的需求和期待,凭借政治权力来保障自己的既得利益并将其扩大化。政治程序固有的稳定性使其感应到这些需求进而更改规则去接受回应这些新阶层无疑是有困难的。因为涉及到对原初权力结构的挑战,即是利益的争夺。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改革会被改革自身打败。另外,社会动员使成员的要求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理应能增加社会满足那些需求的能力,从而趋于缓解社会的不满和随之产生的政治动乱。但经济发展此时却明显也受到政治制度化滞后性的限制,自顾不暇。 “政治参与”在普遍意义上,是指政治共同体的成员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策以及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并以满足自身利益要求和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的政治行为。现代政治认为政治参与的范围是国家民主的基础,但亨廷顿提出政治参与的合理限度。这个合理限度的标准是:政治组织的容量与政治程序的救济。政治参与过大就会导致政治机构的无限膨胀与政治决策的失效。政治程序的救济指的是政治遴选设计的公正性,以及政治组织本身设置所带来的内聚性。政治参与另一方面影响的是政治独立性,一旦程序设置不合法,就会给社会各种力量进入政府并影响其决策的机会。后果是排挤本应进入政府的其他知识与技术人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