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答题汇总

简答题汇总

简答题汇总
简答题汇总

简答题汇总

1. 什么是学前儿童音乐?学前儿童音乐有什么特点?

学前儿童音乐,指的是学前儿童所进行的音乐艺术活动,它反映了学前儿童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也表现了学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情感,具体包括歌唱活动、律动舞蹈、音乐欣赏活动、音乐游戏活动、节奏活动等。

特点:(1)愉悦性;(2)教育性;(3)个体性。

2. 学前儿童音乐感知能力遵循怎样的发展规律?

婴儿从出生开始对音响就可以产生反应,两个月左右有了高低音的反应,四五个月有了音响的记忆力,4-18个月婴儿咿呀学语,关心各种声音,12个月以后开始模仿声音,一岁半时幼儿开始学唱旋律,2-3岁开始有节奏的旋律。3-4岁开始能够记住歌词,歌唱与动作的结合,4-5岁能借助词语描绘对音乐的情绪体验,5-6岁学会音乐与舞蹈的配合。

3.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1)陶冶性情,与美育相互融合;

(2)寓教于乐,与德育相互渗透;

(3)启迪智慧,与智育相辅相成;

(4)以美促健,与体育相得益彰。

4. 常用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方法有哪些?

1)教师为主体发起的音乐活动指导方法

(1)直观演示法

(2)示范法

(3)演示法

(4)语言法:讲解、提问、反馈

(5)变换角色法:参与、退出

2)儿童为主体参与的音乐活动学习方法

(1)模仿操作法

(2)预知学习法

(3)整体感知法

(4)多感官参与法

5. 影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目标制定的因素有哪些?

答:(1)学前儿童音乐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社会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要求。

(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学科本身的特性。

(4)学习心理学理论。

(5)音乐教育哲学。

6. 如何理解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的结构以及行为目标与表现目标的关系。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有其可分析的结构,可以从纵向、横向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答:从纵向来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可以分为音乐教育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四个层次。

从横向来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是有序互异的,体现出不同的分类和组合构成。一般而言,我们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目标进行分类。

(1)从心理活动的不同领域来分。结合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我们可以心理活动的不同领域为分类出发点,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氛围分为三个方面,即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操作技能目标。

(2)从音乐活动的不同内容来分。音乐活动的不同内容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目标的另一个分类依据,可分为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和音乐欣赏四个方面。这种以内容为依据的横向划分有助于教师更加直接地把握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音乐教育活动的材料和模式,从而更好地组织和指导学前儿童的音乐活动。

(3)从儿童活动的互动对象来分。从儿童活动的互动对象来分,可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分为以人为对象的目标和以物为对象的目标两类。以人为对象的目标是指以自己为对象、以他人为对象或以集体为对象的目标;以物为对象的目标是指以音乐作品、音乐语汇、乐器或其他相关道具、物品、场地、设备等环境为对象的目标。

7. 简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结构的设计。

答:在设计音乐教育活动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的发展性;

(2)目标的系统性;

(3)目标的系列化;

(4)目标的行为化。

在设计和考虑活动的结构时,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把握。从宏观上把握音乐活动组织形式的结构功能,这种结构功能一般可以分为适应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

在设计和考虑活动的结构时,在微观上调整活动过程的影响因素。

(1)从活动目标着手考虑活动的结构;

(2)从活动的方法和模式着手设计活动的结构;

(4)从活动的具体执行进程着手调整活动的结构;

8.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评价的作用、原则、内容及方法有哪些?

答: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评价的作用:反馈作用、诊断作用、促进作用。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评价的原则:计划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客观性原则。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评价工作,具体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对学前儿童发展方面,即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评价;第二是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评价,包括对音乐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过程等方面的具体评价;第三是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工作的整体评价。

进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评价,方法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教师、儿童、家长、领导、同行等多方面全面地搜集信息,作为评价的有效依据,以对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做出客观而科学的评价。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评价的基本方法一般有: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测试法及综合等级评定法等等。

9. 简述小班、中班、大班各年龄段幼儿的歌唱能力。

歌唱能力要从歌词、音域、旋律、节奏、呼吸、协调一致这六个方面来体现的。也就是三岁、四岁、五岁这三个阶段的综合能力。

10.你怎样理解学前儿童每一年龄段的音域?

(1)0~3岁儿童音域方面的发展。音域的概念使用在儿童身上,基本要从他们两岁以后才开始。两岁以后的儿童一般可以唱出3~4个音域,是在小字一组c到小字一组g范围之内的音,以后又逐渐发展到能唱音域稍宽的歌曲。

(2)小班幼儿音域方面的发展。这一阶段儿童的音域一般为小字一组c到小字一组a,其中唱起来最轻松的是小字一组d到小字一组g,但不同的儿童音域也有所不同,音域偏窄的儿童仅能唱出3个音左右。

(3)中班幼儿音域方面的发展。大部分儿童此时的音域较上一阶段有了扩展,一般可以达到小字一组c到小字一组b,但是表现在具体的歌曲及个别儿童身上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4)大班幼儿音域方面的发展。这一阶段儿童的音域基本上可以达到小字一组c到小字二组c,即一个八度,个别儿童的音域甚至更宽。

11. 学前儿童各年龄段的旋律歌唱能力如何?

(1)0~3岁儿童旋律方面的发展。3岁前的儿童歌唱被称为“近似歌唱”,即他们的音准较差,所唱出的旋律大致接近原来曲调的旋律。

(2)小班幼儿旋律方面的发展。此阶段儿童在旋律感知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不精确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走音现象。有部分儿童往往唱歌如同说歌,特别是在没有乐器伴奏的情况下,或者是在独立歌唱时,走调、没调的情况更严重。

(3)中班幼儿旋律方面的发展。中班幼儿对旋律的感知能力已逐步提高,对音准的把握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一般在乐器伴奏下或在成人的带领下,大多数儿童都能基本唱准旋律适宜的歌曲。

(4)大班幼儿旋律方面的发展。大班幼儿的旋律感发展,特别是音准方面,进步很大,他们不但能够比较准确地唱出旋律的音高递进,而且对唱三度或四五度跳音也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困难。

12. 学前儿童各年龄段的节奏能力如何?

(1)0~3岁儿童节奏方面的发展。这一阶段儿童的歌唱已经初步显现了节奏的意识,但这种意识还很模糊,而且大多数与歌词中的节奏有关。

(2)小班幼儿节奏方面的发展。这一阶段的儿童歌曲,节奏比较简单,多为二分、四分、八分音符构成。这种节奏会与儿童自身的生理活动和身体动作相一致。比如,心跳、呼吸、走步、跑步,等等。因此,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基本能做到比较合拍的歌唱。

(3)中班幼儿节奏方面的发展。中班幼儿不仅掌握了四分、八分音符的歌曲节奏,还能够比较准确地再现二分音符的节奏,甚至带切分的节奏。

(4)大班幼儿节奏方面的发展。大班幼儿已经能够演唱旋律和节奏更为多样化的歌曲,不但能准确地表现2/4拍和4/4拍的歌曲节奏,同时对三拍子的歌曲节奏及弱起节奏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够较好地掌握带附点和切分音节奏歌曲的演唱。

13. 如何理解学前儿童各年龄段的呼吸能力?

(1)0~3岁儿童呼吸方面的发展

0~3岁儿童的肺活量很小,呼吸比较短促,往往一句歌词没有唱完就要换气,个别儿童甚至会一字一换气、一字一顿地歌唱。

(2)小班幼儿呼吸方面的发展。小班的幼儿能够逐步学会使用较长的气息,而且常常会根据自己使用气息的情况来换气,因此,有的儿童会因为换气而中断句子或中断词义,一字一换气、一字一顿的情况会逐步地消失。

(3)中班幼儿呼吸方面的发展。中班幼儿对气息的控制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一般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按乐句和情绪的要求换气,任意中断句子、中断词义的换气现象有明显的改进,对前奏、间奏已有所注意。

(4)大班幼儿呼吸方面的发展。大班幼儿对气息的控制能力较中班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能够按乐曲的情绪要求较自然地换气。

14. 如何理解学前儿童各年龄段协调一致的能力?

(1) 0~3岁儿童协调一致方面的发展。3岁以前的儿童因为缺乏协调一致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他们在与成人共同唱歌时,多数都是成人有意识地与他们相一致。在集体歌唱时,3岁以前的儿童还不会相互配合。

(2

唱时同时开始和结束,初步体会到集体歌唱活动中协调一致的快乐。

(3中班幼儿协调一致方面的发展。中班幼儿歌唱时,协调能力有所提高,能懂得在速度、力度等方面与集体协调一致,并能协调地进行分唱、齐唱等。

(4

够在速度、力度等方面与集体协调一致,在音色方面也能够做到与集体协调一致;对各种演唱形式产生兴趣,创造性唱歌表现意识明显增强。

15. 教师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歌唱技能?

歌词、音域、旋律、节奏、呼吸、协调一致

16. 简述韵律活动的含义。

韵律活动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以协调性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活动。

17. 简述各年龄段学前儿童韵律活动能力的发展。

0~3岁儿童的韵律活动能力的发展:动作是婴儿对生活的第一个反应。早在儿童出生之前,就开始了动作,而婴儿期更是动作迅速发展的时期。婴儿期动作的发展是一个从整体到具体、从粗糙到精细的过程。

3~4岁儿童的韵律活动能力的发展:三岁以后,儿童的动作逐步进入了初步繁华的阶段。如:拍手、摆臂、跺脚,等。

4~5岁儿童动作的协调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能根据节奏特点进行简单动作。

5~6岁儿童的动作进一步分化且更精细:身体、躯干等,动作的自控能力更强。随乐行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18. 韵律活动有哪些类型?

(1)韵律及组合(基本动作、模仿动作、舞蹈动作、身体节奏动作组合、模仿动作组合、舞蹈动作组合);

(2)舞蹈及表现形式(集体舞、邀请舞、双人舞、表演舞、独舞、自编舞);

(3)音乐游戏。

19. 教师在组织韵律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1)幼儿动作的协调性:(1)创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2)选择循序渐进的动作学系程序;(3)采用儿童最舒适的进度,因为过快过慢的速度都将造成幼儿园的动作难以协调。(4)要从幼儿的自然动作开始过渡。

2)幼儿动作的随意性:(1)让幼儿边唱边做;(2)让幼儿有机会跟随比较熟悉的音乐作动作;(3)动作组合总体上应该是简单多重复的,既有整体美感,又便于儿童记忆和表现。

3)幼儿动作的表现性:(1)让幼儿有机会看见更多由幼儿和教师提供的动作表现范例。(2)让幼儿有机会观察和用动作模仿各种事物及其运动状态。(3)让幼儿有机会在美术、文学作品的激发下进行动作的表现。

4)教师态度的认真:(1)音乐的选择;(2)动作的选择。

5)教师言语的合理性:(1)口头语言;(2)肢体语言

20. 请运用本单元内容设计一个韵律活动并注明运用的是哪种导入模式。

《猫和老鼠》导入模式故事导入。

(1)教师先向幼儿简述猫和老鼠的故事。

(2)随后根据故事进行角色分配,在设计相应动作。

(3)利用道具完成动作。

(4)角色分组讨论练习。

(5)最后和音乐协调配合。

21. 3~4岁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3~4岁的儿童开始进入启蒙教育阶段,对事物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尤其是对音乐艺术自身也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刚刚进入幼儿园,开始接受音乐启蒙教育,有机会接触到正规的打击乐教学活动,这也进一步地满足了他们对打击乐欣赏和演奏的兴趣,满足了他们对打击乐艺术的好奇心。

但是,对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来说,他们动手演奏的能力还很弱,所以演奏出来的音乐在节奏和音响方面很难形成和谐的音乐效果。由于儿童的学习能力较弱,对于打击乐的演奏经验掌握不足,再加上这一年龄段儿童的音乐表演力欠缺,所以,这一时期儿童的打击乐演奏活动并非实际意义上的专业艺术演奏,并不能完全符合打击乐演奏的艺术要求。显然,3~4岁儿童的打击乐演奏活动,更多地体现在了自我陶醉和自我体验这一层面上。因而,这一时期儿童对打击乐演奏的技巧掌握明显不足,但在打击乐演奏的艺术体验中,儿童已经能够初步地展现出音乐创作的潜质。

22. 简述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活动的材料选择。

答:3~4岁的儿童可以选择一些铃鼓、沙球、碰铃等打击乐器,操作起来比较简单,非常适合这一阶段的儿童演奏。4~5岁的儿童可以选择木鱼、小钹、小铙等打击乐器。这些乐器对儿童的手腕力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力度的变化有效地控制音色;同时,也有效地加强了儿童的手和眼的配合。5~6岁的儿童可以选择三角铁、双响筒等打击乐器。这一时期儿童的打击乐演奏内容,较之前期在教学难度上有所提升,对儿童的肢体力量、手眼协调也有了较高的要求。此外,在打击乐演奏的方法上也有了更丰富的变化,加入了捏奏法、擦奏法等更为复杂的演奏方法。

除此之外,教师作为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教学活动的开展者,还要具备一定的乐器管理知识,这样可以尽可能地优化打击乐器的教学资源。比如,教师根据幼儿园的班级数量及学生人数进行教学工具的分配。在打击乐教学开展中,配备多少打击乐器、什么种类的打击乐器可以更丰富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这都是需要教师考虑的问题。

同时,教师还要负责将铃鼓、串铃、响板、碰铃、大鼓、吊钹、双响筒、木鱼、三角铁等打击乐器进行科学的分类及整理置放工作。开展教学需要领取教学工具的班级要进行登记,每次教学活动完成之后要按数、完好地将打击乐器归还到乐器组,进行妥善的保管。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儿童保护和珍惜教学工具,在教学演奏过程中适度使用,严禁故意损坏乐器,演奏活动结束之后要小心摆放乐器,轻拿轻放,有目的地帮助儿童养成爱护公共教学工具的良好习惯。

23. 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活动的教学内容包括哪些?

答:1)基础知识技能:

(1)关于乐器演奏方面的基础知识技能培养;

(2)关于配器方面的基础知识技能培养;

(3)关于指挥方面的基础知识技能培养

2)演奏常规部署

结合儿童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儿童的集体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常规部署包含以下内容:

(1)开始和结束的常规部署;

(2)进行过程中的常规部署;

24. 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活动设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在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活动中,教师要对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开展步骤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儿童的学习情况及个人掌握情况对打击乐教学计划做出科学、细致和有层次的规划,能够在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开展实践中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有效地完成

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在儿童的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创新地加入其他的艺术形式。教师较常采用的是加入伴唱或者伴奏的形式。在此教学活动的开展环节,教师要把握伴奏和伴唱与打击乐器速度、节奏的匹配度和适宜性。此外,还要根据伴唱、伴奏的内容和情感来变换打击乐器不同的演奏方法,从而促进和激励更丰富的音乐表现。

(3)儿童的打击乐教学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在教学开展中要引导儿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打击乐演奏实践中,开拓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演奏能力。

(4)在打击乐演奏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要注重对儿童音乐天赋的挖掘和拓展。由于每个人的音乐天赋不同,对打击乐的演奏能力和表现力各不相同,因而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也要注重儿童原有的演奏经验的拓展,在此基础上展开科学、专业的打击乐演奏教学。

(5)在演奏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语言和形体语言,通过具有引导性和启发式的语言,以及具有操作性、规范性、辅助性的形体姿态,利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儿童对打击乐的演奏方法和艺术内涵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6)指挥者在打击乐演奏活动的组织开展中非常关键,所以儿童的演奏必须要与指挥者的节奏相一致,这样才能使演奏活动有序、和谐地开展。基于此,在对儿童打击乐演奏的指挥中,要组织好教学语言,使用引导性的手势和动作,从而激发儿童的艺术表现欲,使儿童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打击乐演奏所带来的身心快乐。

(7)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演奏习惯,将整体性、配合性的原则融入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且能够积极配合指挥者的艺术指导,聆听同伴的演奏效果,进行打击乐的二度艺术创作。

25. 如何组织开展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活动?

答:在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活动的组织开展中,从总体布局入手的开展模式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最适用于儿童打击乐教学开展的教学途径。它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1)教师在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开展中要结合儿童的兴趣和爱好,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开展教学,引导儿童进入音乐主题,启发儿童主动探究,激发兴趣。

(2)教师组织儿童对打击乐作品进行欣赏,引导和启发儿童对打击乐展开丰富的艺术联想,从理性思维方面分析音乐形式的音乐构成和节奏的行进,从感性思维方面体验所传递的情感内涵。

(3)教师善于利用教学语言,启发学生对曲谱进行分析和观察,摸索正确的演奏方法,帮助儿童建立一套完善的打击乐演奏方案,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配乐尝试。

(4)教师采用分层教学,将儿童分成若干个打击乐练习小组,组织儿童展开对不同声部的配乐练习。

(5)教师在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开展中进行指挥,一边激发儿童的表演欲,一边引导儿童随着音乐的节拍进行打击乐演奏练习。

(6)在教师或者儿童的指挥下,全体儿童都参与到打击乐的演奏中,对打击乐作品进行完整的艺术处理。

26. 简述3~6岁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3~6岁是儿童音乐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对音高、音色的感知和发展处于“黄金期”,而且固定音高的形成在这一阶段进行训练也会比较容易获得。错过了这一关键期,有些能力将很难再获得。3~4岁儿童能够感知旋律轮廓,4~5岁儿童能辨识音高、音区,这些都是音乐感受力的表现。家庭音乐教育为儿童提供音乐欣赏和音乐活动的机会,能够有效促进学

前儿童的音乐感受力发展。3~6岁儿童应以欣赏他们能理解的歌曲为主,适当听一些有标题或无标题的作品,如《狐狸和兔子》《幼儿园的一天》《四小天鹅》《牧童短笛》等器乐曲,以及一些如《摇篮曲》《打击乐曲》《儿童歌舞曲》等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器乐曲。

27. 结合小班音乐欣赏活动目标设计一则音乐欣赏活动。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小鸟回家》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的快慢变化,做出相应的小鸟动作。

2、喜欢玩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鸟妈妈的头饰。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走路:

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站立不动。

游戏反复数遍。

2、听音乐找座位:

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迅速找到任意一个座位坐下。

游戏反复数遍。

3、幼儿学做音乐游戏:

教师戴头饰扮演鸟妈妈,幼儿扮演小鸟,妈妈带娃娃出去玩。

幼儿听"鸟飞"音乐,做鸟飞动作,音乐停止,提醒有热找到家(座位)。

教师变化音乐的快慢速度:

"音乐有什么变化?""音乐快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么?"(小鸟很快乐,自由自在地在飞翔)"音乐慢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么?"(小鸟在捉虫、休息)"音乐停止了,小鸟就干什么?"(找家)游戏反复数遍。

【活动延伸】

在学会做"小鸟找家"游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其他小动物的音乐,如小兔、小猫等,让幼儿听音乐做"小兔找家"、"小猫找家"的游戏。

28. 结合本单元内容谈谈你对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理解。

29. 请举例说明组织音乐欣赏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音乐欣赏的主题性。音乐欣赏活动要有主题贯穿其中,但又不能因主题而过于死板、束缚幼儿的思想,要围绕主题进行灵活的引导,从而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和创造能力。

(2)音乐欣赏的层次性。好的音乐欣赏活动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在符合大目标的情况下,每一次的欣赏都要符合大目标的小目标,这样便于幼儿有目的、有层次地去欣赏。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入手,到对比,再到亲身体验,最后提升到情绪情感方面,从而达到真正的感情升华。

(3)音乐欣赏的重复性。音乐欣赏要重复进行,便于孩子更深刻地去体验和感受作品,切记重复不仅仅是单一地去倾听,而是在倾听的基础上,每一次的欣赏都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即要用不同的形式去欣赏,这样既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还能使幼儿更进一步地理解作品。

(4)音乐欣赏的不断巩固性。音乐欣赏要注意反复欣赏,使幼儿所欣赏的音乐形象在幼儿脑中得以巩固。

(5)音乐欣赏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可以采用谈话、故事讲述、教具、肢体动作、动画片等形式配合欣赏的内容进行,采用倾听、肢体感受、打击乐配合,以及到后面的创编活动

都可以应用。

30. 简述学前儿童音乐游戏能力的发展。

答:0~3岁对不同的声音有较敏感的反应;

3~4岁想唱好歌曲,知道记歌词,有情绪反应;

4~5岁能借助一些歌词描述自己对音乐情绪的体验;

5~6岁能准确的唱一些简单的歌曲。

31. 请为小班幼儿设计一则音乐游戏。

答:

《开心熊与小蜜蜂》

一、随乐进场,初步感知。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做游戏吧!

二、借助故事、课件,理解乐曲A部分。

师:有一群可爱的小熊想吃蜂蜜糖,他们走啊走啊,突然看见了蜂蜜糖,开心得大口吃起来了,喊出了一句话,听听小熊喊了一句什么话?

三、感受理解乐曲A部分

1. 倾听乐曲,感知理解“库乞乞”乐句,并用动作表现。

(1)倾听乐曲,借助课件,学说“库乞乞”节奏。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些小熊。

(2)倾听乐曲,用动作表现喊“库乞乞”时开心的情境。

师:你开心地时候会做些什么动作。会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开心呢?

(3)欣赏乐曲A部分,随乐开心地表现“库乞乞”乐句。

师:我们跟着音乐开心地喊一喊“库乞乞”吧!

2. 倾听乐曲,感受理解“吃蜂蜜糖”乐句,并用声音、动作表现。

(1)倾听乐曲,借助课件,感受“吃蜂蜜糖”乐句。

师:小熊为什么会开心地喊“库乞乞”?

(2)用声音、动作随乐表现“吃蜂蜜糖”。(拍手)

师:这么大的“蜂蜜糖”要怎么吃呢?

师:对了,张大嘴巴“嗷”地一口吃一个。吃几颗?(4颗)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吃魔法糖吧。

3. 借助课件,随乐完整表现乐曲A部分。

师:我们一起学一学小熊,去找蜂蜜糖吃吧!

四、借助课件,感受理解乐曲B部分。

师:蜂蜜糖好吃吗?玩得开心吗?可是正当小熊们玩得很开心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我们一起听一听。

师:发生了什么事?有可能是谁来了?

五、完整欣赏音乐A、B部分,随乐完整游戏。

1、借助课件,完整欣赏乐曲。

2、讨论游戏玩法和规则。

师抛出问题,幼儿讨论解决。

①蜜蜂来了怎么办?

②往哪里逃?

③如果被蜜蜂抓住了怎么办?

3、随乐分角色完整游戏。

①集体游戏,配班老师扮演蜜蜂。

②分角色游戏。

32. 结合本单元内容谈谈你对学前儿童音乐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理解。

答:音乐课作为幼儿园艺术领域类普及课程之一,其目的不是让幼儿掌握精深的音乐理论知识和精湛的音乐“技巧”,而在于激发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能在趣味盎然的音乐课堂中积累一定的音乐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感知、想象、创造能力。而对音乐的感受力是培养幼儿音乐素质的基础,现在提出音乐与游戏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新模式,采用游戏化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实践、综合、比较可以发现这一教学新模式确实能激发小朋友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音乐能力和素养,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例如,在进行音乐活动《小白兔和狐狸》时,让幼儿分别扮演小白兔和狐狸的角色,而音乐是分为两部分的,第一部分是小白兔出场,通过活泼可爱的形象来理解音乐欢快、活泼的节奏;第二部分狐狸出场,音乐是缓慢而低沉的,这与狐狸狡猾的性格特点相吻合。还可以尽情地蹦蹦跳跳,用幼儿活泼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韵律之美,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表演,丰富音乐活动内容和形式,从而更好地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有效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再好的教材,教学过程也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要激发并保持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就要使“趣味”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而音乐的趣味性是通过音乐游戏来表现的,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让孩子们从游戏中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游戏中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殿堂,在游戏过程中去学习音乐知识。当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认识后,及时加以鼓励,发展他们的智慧,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游戏既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途径,也是音乐教育的方法。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游戏是幼儿学习初步音乐知识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应充分运用游戏这一手段,力求使游戏进入音乐活动的各个内容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求知欲望得到发展。

33. 请举例说明组织音乐游戏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组织音乐游戏活动对增进幼儿身心健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对幼儿园教师来说,似无需赘述。下面谈谈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音乐游戏活动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集体活动和自由活动相结合。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这两种活动形式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有的老师,为了安全起见,往往强调集体活动、统一行动,很少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对此,幼儿是不满足的。教师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后,一定要安排时间让幼儿自由结伴活动。这样,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情况,选择玩的内容,调节活动量,享受自由玩耍的乐趣。同时,也可培养幼儿之间的结伴、交往能力。

34. 柯达伊教学法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柯达伊教学法由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佐尔坦·柯达伊创建。该体系以集体歌唱为主要教学形式,教材大多取材于匈牙利民歌或本民族的多声部合唱,以五声音阶为教学的支柱,采用首调唱名法及柯尔文手势等教学法,有着高度严谨的结构和系统性。

柯达伊虽然是著名的作曲家,但是他却把音乐教育放在首位。他提出了“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口号,一生都在为改变匈牙利儿童和青年音盲,推动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努力。柯达伊倡导以歌唱为主的灵活多样的音乐教育,他认为儿童只有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审美体验,获得真正的音乐文化;他还指出歌喉是每个人都有的乐器,歌唱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艺术活动,是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又有效的途径。合唱对于促进合作意识,

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音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合唱中,人们会学会倾听、配合、理解默契,会走出封闭狭窄,培养人际间的合作态度,培养社会人格。他选用的音乐教材一般是真正的民族音乐、童谣和优秀作曲家根据民族音调创作的作品。

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开始。幼儿园能够为儿童提供一个集体创造音乐的环境,使儿童获得音乐体验,发展儿童音乐听觉。他提出,把民间歌曲和歌唱游戏曲作为幼儿园的主要音乐材料。因为歌唱联系着动作和活动,符合儿童的天性,也培养了儿童的集体感和社交能力。它可以使儿童消除紧张和不安情绪,体验到游戏带来的欢乐,还可以引导儿童通过听、唱歌曲,体验、感受音乐,唤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帮助儿童形成音乐的兴趣和审美感。

35. 柯尔文手势对音准有怎样的帮助?

答: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19世纪70年代由约翰·柯尔文(John Curwen,1816—1880)首创的。柯尔文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它是教师和儿童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交流的一种身体语言形式,能帮助儿童识谱,提高儿童的视唱能力。

36. 如何把柯达伊教学法与音乐活动结合起来?

答:(1)母语和民歌在音乐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

(2)以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

(3)以儿童自然发展法作为课程安排的主要依据;

(4)以首调唱名法、节奏唱名法和柯尔文手势为基本教学工具。

37.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创作。

38. 怎样把体态律动与音乐更好地结合起来?并举例尝试。

答:律动语汇、歌唱、即兴。

39. 选择一首儿童歌曲,尝试设计合适的体态律动。

请同学们即兴选择与创作,教师加以指导。

40. 奥尔夫教学法的教育理念包括哪些内容?

答: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音乐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音乐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音乐。

(1)综合性;

(2)即兴创造性;

(3)参与性;

(4)适合所有人。

41. 请阐述奥尔夫教学法的内涵。

答:奥尔夫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人类性、原本性、实践性、艺术性、系统性,挖掘人潜在的音乐性;在教学内容上,从朗诵、声势、节奏、歌唱、形体、读谱、作曲、乐器、欣赏、戏剧等诸方面进行训练。在教学形式上,通过元素的、原本的、综合的、探索的、即兴的、创造的等各种手段实现其教育理念。

音乐教育必须是通过自己实际唱、奏来体验音乐并表现音乐感受。体验与尝试,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奥尔夫教学法提供了具有创新的、独特的,充分考虑发展个性的、高度重视创造力培养的学习氛围,提供了帮助儿童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方法。特别是引导儿童自己去探索音乐,创造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方式;引导儿童自己去创造对音乐感受及再现音乐的方法。

42. 在幼儿园里,如何把奥尔夫的思想与课堂活动结合起来?

答:说白、唱歌、声势、打击乐器、舞蹈、音乐与美术、游戏、创作、戏剧、欣赏。

43. 为小班幼儿设计一个奥尔夫音乐活动。

答:请同学们即兴选择与创作,教师加以指导。

44. 了解铃木镇一有关儿童音乐教育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

答:铃木教学法的主张是出生即适龄。也就是说,音乐教育进行得越早越好,从出生开始就可以进行音乐教育了。要给予孩子更好的环境来进行音乐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要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方法,让他们树立愉快的音乐目标,在快乐中学习。要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训练,设计的每一项训练一定要从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入手,把训练和兴趣结合起来。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鼓励孩子。整个过程一定要有家人的参与,在提高孩子各项素质的同时,父母首先要成长起来。

45. 尝试以铃木教学法为例,进行一次实践活动。

答:请同学们即兴选择与创作,教师加以指导。

近代史纲要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2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 .仿效欧美政体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延续反动统治 D .缓和阶级矛盾 3.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4.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着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6.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

A.浙皖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10.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 A .资产阶级维新派 B .资产阶级保皇派 C .资产阶级立宪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1.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12.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4月1日 13.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4.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A.黄兴 B.段祺瑞 C.蔡锷 D.孙中山 15.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6.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承认外蒙自治

资产评估历年真题简答题汇总

历年真题简答题汇总 第一章总论 如何理解市场价值 答:1-12.对于市场价值的理解,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把握: (1)公开和公平的市场条件。即所指市场是在公开和公平的市场条件下形成的,市 场条件不局限于某事件的发生或者某人发生,同时,当事人是在信息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做出的。公开市场是指一个竞争的市场,交易各方进行交易的唯一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利益,交易各方掌握必要的市场信息,具备较为充裕的时间,对被评估资产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交易条件公开并且不具有排他性. (2)当事人是理性的。当事人充分掌握信息,不受任何压力,理性条件下做出的选择. (3)市场价值是价值估计数额。 简述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在资产评估业务中的作用。 答案:1-10. 价值类型是指评估价值的含义,是评估价值质的规定。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在资产评估业务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1)价值类型是影响和决定资产价值的重要因素;(2)价值类型制约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3)明确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可以更清楚地表达评估结果,可以避免报告使用者误用评估结果。 简述资产评估的咨询性特点。 答案:1-3.咨询性是指资产评估结论是为资产业务提供专业化估价意见,这个意见本身并无强制执行的效力,评估者只对结论本身合乎职业规范要求负责,而不对资产业务定价决策负责。事实上,资产评估为资产交易提供的估价往往由当事人作为要价和出价的参考,最终的成交价取决于讨价还价的本领。咨询性除具有上述有限法律责任这一含义以外,还有另一含义,即资产评估是职业化专家活动,其表现是一定数量结构的专家组成专业评估机构,形成专业化的社会分工,评估活动专业化、市场化。这种专门化、市场化的评估业,拥有大量的资产市场信息, 能够更好地为资产业务的优化和实现服务。 资产评估程序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21.(1)资产评估程序是规定资产评估行为、提高资产评估业务质量和维护资产评估服务公信力的重要保证。(3 分) (2)资产评估程序是相关当事方评价自查评估服务的重要依据。(2 分)(3)恰当执行资产评估程序是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防范执业风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合理抗辩的重要手段之一。(2 分) 第二章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简述市场法的含义及其应用的前提条件。 答:2-30.市场法也称市场价格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被评估资产与最近售出类似资产的异同,并将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市场法应用的前提条件:(1)需要一个充分发育、活跃的

近代史简答题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最新医学影像设备学重点简答题

DR&CR性能比较有哪些优点?1.辐射剂量地,X线量子检测(DQE)高;2.空间分辨力可达3.6Lp/mm;3.工作效率高,省去了屏-胶系统更换胶片的繁琐程序;4.应用DR系统的后处理功能,可获得优异的图像质量。DSA的时间减影方式有哪几种?1.常规方式;2.脉冲方式PI;3.超脉冲方式SPI;4.连续方式;5.时间间隔差方式;6.路标方式;7.心电触发脉冲式ECG。MRI成像基本原理:当处于磁场中的物质受到射频电磁波的激励时,如果RF电磁波的频率与磁场强度的关系满足拉莫尔方程,则组成物质的一些原子核会发生共振(MR),此时原子核吸收了RF电磁波的能量,当RF电磁波停止激励时,吸收了能量的原子核又会把这部分能量释放出来,即发射MR信号,通过测量和分析此MR信号,可得到物质结构中的许多物理和化学信息。MRI设备的缺点:①扫描速度慢;②易出现运动、流动伪影;③定量诊断困难;④对钙化灶和骨皮质病灶不够敏感;⑤禁忌证多。磁体的作用、分类及场强的选择:作用:长生一个均匀的静磁场,使处于该磁场中的人体内氢原子和被磁化而形成磁化强度矢量;分类:永磁体,常导磁体,超导磁体;场强的选择:磁体场强有低、中、高、超高场四大类。应用型MRI设备:低中场;应用兼研究型MRI设备:高场;研究性MRI设备:超高场。场强的选择一般应以能完成任务所要求的最低场强为原则。三个梯度场的关系:Gx使样品X方向各点信号的频率与x有关,因此Gx叫做频率编码梯度磁场;Gy使样品Y方向上信号的相位与y有关,因此Gy叫做相位编码梯度磁场;Gz使样品Z方向信号的频率与z有关,在Gz和一定带宽的RF磁场共同作用下,样品中只有与Z轴垂直的一定厚度截层上的磁化强度才能产生MR信号,因此Gz叫做选层梯度磁场。简述X线产生原理:X线的发生程序是接通电源,经过降压变压器,供X线管灯丝加热,产生自由电子并云集在阴极附近。当升压变压器向X线管两级提供高压电时,阴极与阳极间的电势差陡增,处于活跃状态的自由电子,受强有力的吸引,使成束的电子以高速由阴极向阳极行进,撞击阳极钨靶原子结构。此时发生了能量转换,其中约1%以下能量形成X线,其余99%以上则转换为热能。前者主要由X线管窗口发射,后者由散热设施散发。简述IP的读出原理:需采用激光扫描系统,随着高精度电动机带动IP匀速移动,激光束由摆动式反光镜或旋转多面体反光镜进行反射,对IP整体进行精确而均匀地逐行扫描。受激光激发而产生的PSL荧光被高效导光器

管理心理学(00163)历年简答题汇总

1.简述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 答:人的意志行动有以下四个特征:(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意志行动主要体现在人的意识对活动的调节支配过程,使人的行动能按自觉的目的去能动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4)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它是和自动化的习惯动作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行动。2.简述人的气质对于组织管理、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答:气质对人的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了解人的气质类型及其特征,对于组织管理、思想教育等都有重要意义。(1)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合理匹配,提高工作效率;(2)注意互补,协调关系;(3)认识差异,关注健康;(4)因人而异,管理教育。3.简述提升工作满意度的主要方法和策略。 答:提升工作满意度的主要方法和策略有如下几种:(1 )从领导者、管理者及员工自身进行自主选择,使工作变动有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2)给予公平的激励报酬、福利和晋升的机会;(3)从兴趣、技术与能力的角度将人和工作进行有效匹配,能够扬长避短,发挥特长,促进成长与发展;(4)鼓励员工参与设计工作,使工作环境、条件、工作关系、工作本身变得有吸引力和创造性,进而使员工得到更高的兴奋和满意度。 4.简述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 答:促使组织变革的起因主要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1)组织变革的外在压力:①社会政治压力;②技术进步压力;③市场压力(2)组织变革的内在动力:①企业战略;②组织成员特征;③组织成长。5.简述选拔领导人才必须克服的心理障碍。 答:选拔领导人才必须克服的心理障碍:(1)以貌取人;(2)强调经验、学历或性别,忽视态度和信念;(3)凭直觉仓促做出判断;(4)任人唯熟,任人唯亲;(5)从众效应。6.试述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理论 应注意的事项。 答:应以正强化方式为主。在企业中 设置鼓舞人心的安全生产目标,是一 种正强化方法,但要注意将企业的 整体目标和职工个人目标、最终目标 和阶段目标等相结合,并对在完成个 人目标或阶段目标中做出明显绩效 或贡献者,给予及时的物质和精神奖 励(强化物),以求充分发挥强化作 用。(1) 采用负强化(尤其是惩罚) 手段要慎重。负强化应用得当会促进 安全生产,应用不当则会带来一些 消极影响,可能使人由于不愉快的 感受而出现悲观、恐惧等心理反应, 甚至发生对抗性消极行为。因此, 在运用负强化时,应尊重事实,讲究 方式方法,处罚依据准确公正,这样 可尽量消除其副作用。(2) 注意强 化的时效性。采用强化的时间对于强 化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一般而论, 强化应及时,及时强化可提高安全 行为的强化反应程度,但须注意及时 强化并不意味着随时都要进行强 化。不定期的非预料的间断性强化, 往往可取得更好的效果。(3) 因人 制宜,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由于人 的个性特征及其需要层次不尽相同, 不同的强化机制和强化物所产生的 效应会因人而异。因此,在运用强化 手段时,应采用有效的。强化方式, 并随对象和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4) 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的效果。 信息反馈是强化人的行为的一种重 要手段,尤其是在应用安全目标进 行强化时,定期反馈可使员工了解 自己参加安全生产活动的绩效及其 结果,既可使员工得到鼓励,增强信 心,又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 因,修正行为。 7.联系实际说明CIS战略系统与组 织文化建设的关系,阐述CIS战略系 统设计导入的步骤与环节。 答:(1)CIS设计是组织文化建设的 重要内容:①CIS设计制定了目标组 织文化模式;②CIS的内部实施过 程是组织文化的建设过程;③CIS 的对外实施是组织文化辐射作用的 体现。 (2)CIS设计与导入的步骤:①提 出CIS计划。这是导入CIS的前提, 无论是谁(企业领导者、企业顾问或 其它人士)提出,最终都要使得企业 最高领导者对CIS有所了解并对企业 内外环境有正确的认识。②调査与 分析。通过调査研究,找到企业问题 的关键所在,是成功实施CIS的保证。 调查内容主要是企业现状和企业形 象两方面。③确定企业理念。在 分析调查结果以后,立足企业历史、 现实和未来发展方向,确定企业的 目标、哲学、宗旨、精神、道德、 作风等。④行为与视觉设计。在 企业理念指导下,设计相应企业行为 识别要素与视觉识别要素。⑤发布 CIS。就是将已制订成熟的CIS方案 向内部员工、新闻界和社会公众公 开。⑥CIS实施。如果不能坚决地 贯彻实施,再好的CIS方案和计划也 无济于事。在实施过程中,关键在 于企业领导者是否有坚定的信念、是 否自觉从我做起。 8.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主要包括 哪些? 答:(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 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 实际的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 相结合的原则。 9.简述需要的定义及特征。 答:一、需要的定义:需要是“有 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满 足和维持个体与社会生存、发展的必 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通常以 缺乏感和丰富感被人们体验。二、 需要的特征:(1)需要内容与对象 的多样性与复杂性。(2)需要与个体 生存发展的相关性。(3)人类需要 的共性与个别差异性。(4)人类需要 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10.简述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答:(1)空间距离与交往频率。(2) 相似性与同质。(3)需要、性格、气 质的互补作用。(4)能力与专长。(5) 仪表。 1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简答题 1、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 (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自始至终得到邓小平等的全力支持。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十三大上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的部署、思路和政策是什么? (1)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的具体思想和政策●“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每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阐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努力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 3、邓小平在1980年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1)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政治体制改革遵循的性质和指导原则: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3)政治体制改革的底线: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基本思路,其主要内容写入了十三大报告。

医学影像学简答题(全)

一、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 1.病变多位于白质。 2.Ⅰ级肿瘤平扫多呈低密度灶,边界清楚,占位效应轻,增强检查无或轻度强化。 3.Ⅱ~Ⅳ级肿瘤平扫多呈高、低或混杂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明显,增强检查多呈不规则花环样强化或附壁结节强化。 二、脑膜瘤的好发人群、好发部位、CT、MRI、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1.好发人群:中年女性。 2.好发部位:多位于脑外(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大脑镰、小脑幕)。 3.CT表现:平扫肿块呈等或稍高密度,类圆形,边界清楚,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瘤周水肿轻或无,增强检查病变多呈均匀明显强化。 4.MRI:平扫肿块在T1WI和T2WI上均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T1WI 肿块呈均匀明显强化,邻近脑膜增厚并强化而形成脑膜尾征。 5.鉴别:星形细胞瘤,脑转移瘤,脑脓肿。 三、硬膜外血肿的CT表现。(非常重要) 1.颅板下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 2.常伴有骨折。 3.血肿围局限,不跨越骨缝。 4.占位效应较轻。 四、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非常重要) 1.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 2.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血肿。 3.脑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 五、脑梗死的分型及各自的CT表现。(熟悉)

缺血性梗死: 1.低密度梗死灶,部位和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 2.皮髓质同时受累。 3.占位效应较轻。 4.增强扫描可见脑回状强化。 出血性梗死: 1.低密度的梗死灶可见高密度的出血灶。 2.占位效应明显。 腔隙性梗死: 1.低密度梗死灶。 2.无占位效应。 六、鼻咽癌的CT表现。(非常重要) 1.平扫表现为患侧咽隐窝变浅、消失或隆起。 2.咽顶、后、侧壁肿块突向鼻咽腔。 3.颈深淋巴结肿大。 4.增强检查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七、癌性空洞、结核空洞和脓肿空洞的鉴别。(一般重要) 1、癌性空洞: 多见于老年患者。 多位于肺上叶前段和下叶基底段。 多为厚壁偏心空洞。 壁不光整,可有壁结节,外壁可有分叶征及毛刺征。 常伴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 2、结核空洞: 多位于上叶尖段、后段和下叶背段。

近代史简答题和论述题(有答案)

1、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是什么? (1)近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近代史简答题

简答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什么?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1840-1919年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5次大规模军事战争是什么?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1856—1860年,英法联动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4. 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是什么?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5.列举5位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 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赫梦龄,张自忠,左权,孙立人 赵一曼吉鸿昌 冯玉祥 杨靖宇 李宗仁 6.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哪三大改造? 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

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7.1921-1949年中国存在的3种主要的政治力量是什么? 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8.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辨析题 先辨别正确与否是否认可这种说法 1/3 的分数 说明认为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什么 2/3的分 1.军事侵略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主要手段。 正确,他们一张先进的俗气和军事结束,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内政,升值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甚至企图瓜分全中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反映农民要求的非常切合实际的社会改造方案。 错,天朝田亩制度 是当时天平天国的一种幻想但是的确变现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的需求但是不切实际

近代史试题简答(1)

1、简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依据。从1840年开始,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首先,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中国半殖民地化了。其次,从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角度看,中国半封建化了。这是(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了。 2、为什么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1)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孙中山临时大总统。陆军、外交等重要部的总长和所有各部的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会员也占多数。(2)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3、试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以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4)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辛亥革命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路 4、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 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中喊出"救亡"的口号。《天演论》 3、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5、简述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的意义。。(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此后,无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6、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从时代特点和条件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2)从领导力量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从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3)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看,在五四时期,已涌现出一批拥护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左翼和领导力量。

法理学历年试题简答题汇总

简单题: 09.7 4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答:(1)法是为主体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 (2)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 (3)法是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主要依据的社会规范; (4)法是普遍的、明确的、肯定的社会规范; (5)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规范。 42.如何理解立法的科学原则? 答:立法的科学原则问题,也就是立法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问题。 (1)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有助于产生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所需要的高质量的良法,有益于尊重立法规律,克服立法中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也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错误和失误,降低成本,提高立法效益。 (2)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需要实现立法观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3)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需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4)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更具有直接意义的是要解决方法,策略和其他技术问题。 43.简述法律责任的构成。 答:法律责任的构成是指构成法律责任所必备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1)行为。有行为才有责任,这是现代法制社会的一般原则。引起法律责任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包括直接侵害行为和间接侵害行为。 (2)心理状态。是指行为主体的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通称主观过错。 (3)损害事实。即受到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对人身、财产和精神的损失和伤害。损害必须具有确定性。 (4)因果关系。要确定法律责任的存在及其限度,必须指明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为损害直接原因的行为要承担责任,而作为间接原因的行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才承担法律责任。 44.英国政治思想家戴雪对法治原则的概括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英国政治思想家戴雪对法治原则的概括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法律具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2)任何人的权利和义务都必须由普通法院来审决; (3)不是宪法赋予个人权利和自由,而是个人权利产生宪法。 09.4 41.简述法理学的构成要素。 答:法理学的三大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内容性、方法性、渊源性。 其可以有多种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基本表现形式之一是全面涵括形式,即在同一著作中较为完整的涵括法理学的三大构成要素。 (2)在各种单项的法理学专门著作中涵括法理学三大要素。

医学影像学简答题集锦资料

医学影像学简答题集锦 1.简述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X线之所以能使人体组织结构形成影像,除了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外,还基于人体组织结构之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密度和厚度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到达荧屏或胶片上的X线量出现差异,即产生了对比,在荧屏或X线片上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2.简述人体组织器官声学类型 反射类型二维超声图像表现组织器官 无反射型液性暗区无回声尿、胆汁、囊肿液、血液等液性物质 少反射型低亮度低回声心、肝、胰、脾等实质器官 多反射型高亮度高回声血管壁、心瓣膜、脏器包膜、组织纤维化 全反射型极高亮度强回声,后方有声影骨骼、钙斑、结石、含气肺、含气肠 3.简述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 ①软组织肿胀:发病后2周内,肌间隙模糊或消失,皮下组织与肌间的分界模糊 ②骨质破坏:发病2周后,干骺端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并形成骨质破坏区,边缘模糊,其内骨小梁模糊消失 ③骨皮质周围出现骨膜增生 ④死骨形成:骨皮质因血供障碍出现骨质坏死形成死骨,可引起病理性骨折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破坏周围有骨质增生硬化现象,皮质增厚,髓腔变窄闭塞,死骨和骨瘘管尚存】【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关节囊肿胀、关节间隙增宽;进展期关节软骨破坏引起关节间隙狭窄,继而发生关节软骨下骨质破坏,严重时可引起干骺端的骨髓炎;愈合期病变区骨质增生硬化,骨质疏松消失,严重时可形成骨性强直】 4.简述干骺端结核的主要X线表现 ①病变早期,患骨可见骨质疏松现象 ②骨松质中出现一局限性类圆形、边缘较清楚的骨质破坏区 ③在骨质破坏区有时可见“泥沙状”死骨 ④骨膜反应少见 ⑤病变发展易破坏骺而侵入关节,形成关节结核 ⑥干骺端结核很少向骨干发展,但病灶可破坏骨皮质和骨膜,此时可出现骨质增生和骨膜增生 5.简述脊椎结核的X线表现 ①脊椎结核以腰椎多见,病变常累及相邻两个椎体,附件较少受累 ②主要引起骨松质破坏 ③椎体因承重而塌陷变扁呈楔形,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致椎体互相嵌入,受累脊柱节段常后突变形 ④脊柱周围软组织中形成冷性脓肿 【骨性关节结核:在干骺端关节结核的基础上,关节软组织总肿胀,关节间隙狭窄和骨质破坏。滑膜型关节结核(首先累及承重轻,非接触面地边缘部分):关节囊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 6.简述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点 良性恶性 生长情况生长缓慢,无转移生长迅速,可有转移 局部骨变化呈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锐利,与正常骨界限清晰,骨皮质变薄膨胀,保持其连续性呈浸润性骨破坏,边缘不整,与正常骨界限不清,累及骨皮质,造成不规则破坏与缺损 骨膜新生骨一般无骨膜新生骨,病理骨折后可有少量,无Codman三角可出现不同形式的骨膜新生骨,并可见Codman 三角 周围软组织变化不侵及邻近组织,但可引起压迫移位,多无软 组织肿胀,若有肿块,则边缘清楚 易侵及邻近组织、器官形成骨外肿块,与周围组 织分界不清 7.简述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端,常见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 ①病变常侵及骨端,直达骨性关节面下 ②多数呈偏侧性膨胀性骨破坏,破坏区与正常骨交界清楚,但不锐利,无硬化 ③骨皮质变薄,肿瘤明显膨胀时,周围仅见一薄层骨性包壳,其内可见纤维骨嵴 ④X线表现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分房型,较多的病例破坏区内可有数量不等、比较纤细的骨嵴,成为大小不一的间隔;另一种为溶骨型,少数病例破坏区内无骨嵴,表现为单一的骨质破坏 ⑤瘤内无钙化或骨化影,邻近无反应性骨增生 ⑥如边缘出现筛孔状或虫蚀状骨破坏,骨嵴残缺紊乱,侵犯软组织出现明确肿块者,提示恶性骨巨细胞瘤 ⑦肿瘤一般不破坏关节软骨,但偶可发生,甚至越过关节侵犯邻近骨端 8.简述骨肉瘤的好发部位及X线表现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复习资料03708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影响: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贯穿了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及革命派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2.革命派控诉清政府卖国媚外的罪行,强调救国必先推翻清王朝;认为革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治疗社会的捷径;革命就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革命派还反驳了改良派提出的革命会招致天下大乱和帝国主义干涉之谬论。 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1.放弃了“左派国民党”运动的旗号,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2.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1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2.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社会主义改造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事并举的总路线,实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1.他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特别是他坚持14年之久。革命势力扩展到18个省,这是以往历次农民起义都比不上的。2.它是旧式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特点。特别是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的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特色的改革方案。3.它对儒家经典给予严厉的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4.它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地位。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及意义: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水平。2.五四运动官方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群众性的革命。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山了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1.指导思想:冯桂芬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的表述。他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洋务事业:a.兴办近代企业。江岸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比较大可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b.建立新式海陆军。

近代史简答题考试版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①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的历史意义及失败原因。 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原因:根本原因---社会制度腐败;重要原因----经济技术落后 3.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直接原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活动。 根本原因:英殖民主义为了开辟殖民地市场,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工业原料。 导火线:虎门硝烟。 影响: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4.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夺财富 (2)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爱理人(3)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4)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5. 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特点:①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②一些领袖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在反封建的同时又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④运动的

医学影像学简答题(全)

一、星形细胞瘤得CT表现。 1、病变多位于白质。 2、Ⅰ级肿瘤平扫多呈低密度灶,边界清楚,占位效应轻,增强检查无或轻度强化。 3、Ⅱ~Ⅳ级肿瘤平扫多呈高、低或混杂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占位效应与瘤周水肿明显,增强检查多呈不规则花环样强化或附壁结节强化。 二、脑膜瘤得好发人群、好发部位、CT、MRI、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1、好发人群:中年女性。 2、好发部位:多位于脑外(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大脑镰、小脑幕)。 3、CT表现:平扫肿块呈等或稍高密度,类圆形,边界清楚,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瘤周水肿轻或无,增强检查病变多呈均匀明显强化。 4、MRI:平扫肿块在T1WI与T2WI上均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T1WI 肿块呈均匀明显强化,邻近脑膜增厚并强化而形成脑膜尾征。 5、鉴别:星形细胞瘤,脑转移瘤,脑脓肿。 三、硬膜外血肿得CT表现。(非常重要) 1、颅板下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 2、常伴有骨折。 3、血肿范围局限,不跨越骨缝。 4、占位效应较轻。 四、硬膜下血肿得CT表现。(非常重要) 1、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 2、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 3、脑水肿与占位效应明显。 五、脑梗死得分型及各自得CT表现。(熟悉) 缺血性梗死: 1、低密度梗死灶,部位与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

2、皮髓质同时受累。 3、占位效应较轻。 4、增强扫描可见脑回状强化。 出血性梗死: 1、低密度得梗死灶内可见高密度得出血灶。 2、占位效应明显。 腔隙性梗死: 1、低密度梗死灶。 2、无占位效应。 六、鼻咽癌得CT表现。(非常重要) 1、平扫表现为患侧咽隐窝变浅、消失或隆起。 2、咽顶、后、侧壁肿块突向鼻咽腔。 3、颈深淋巴结肿大。 4、增强检查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七、癌性空洞、结核空洞与脓肿空洞得鉴别。(一般重要) 1、癌性空洞: 多见于老年患者。 多位于肺上叶前段与下叶基底段。 多为厚壁偏心空洞。 内壁不光整,可有壁结节,外壁可有分叶征及毛刺征。 常伴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 2、结核空洞: 多位于上叶尖段、后段与下叶背段。 通常较小,壁薄,内壁光滑。 周围常有卫星病灶。 3、脓肿空洞:

近代史简答题

1. 如何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西方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对此要从历史实际出发,从三个角度来看待和认识: 第一,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关系的角度。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是要掠夺、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完全是由他们自身利益驱使的,而决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帮助中国变成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它在实现其利益和目的的过程中带来的客观效果,如瓦解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并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白觉的工具”,并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 第二,从正义和非正义,是否善恶的道德角度。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及西方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是非正义的。它们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贩卖人口、发动战争、运用各种手段掠夺、屠杀、压迫、剥削中国人民,这些都是极其野蛮的、可耻的、殖民主义的这些侵略罪行,不道德的罪行。马克思在著作中愤怒揭露和谴责了这些罪行,因此决不能因其有“双重使命”的客观效果而替西方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辩护美化甚至评功摆好。 第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西方资本一帝国主义为了其自身利益,把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中国的同时又有意保留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扶植中国封建势力,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中国走上半殖民地经济的畸形发展道路。更重要的是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所产生的成果和利益,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是享受不到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因为这“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因此中国人民必须首先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独立和民主,否则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富强和现代化的。 2.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