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亚大陆地图

欧亚大陆地图

欧亚大陆地图
欧亚大陆地图

大陆桥优缺点与展望

上海电力学院 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论文 题目:大陆桥优缺点和发展希望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2010181 学生姓名:祝牵云学号:20102812 指导教师:赵璋 2012年12月17日

1.目录 引言 (1) 2.大陆桥建立的背景 (2) 3.大陆桥现状与相关学者认识意见 (3) 4.欧亚大陆桥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极其展望 (4)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大陆桥优缺点和发展希望 摘要:本文通过对于当大陆桥优缺点的分析,小部分说道了大陆桥的污染的提出对于大陆桥附近民俗的影响。重点提出大陆桥的未来发展优势下的展望。关键词:大陆桥;优点;缺点 Continental bridg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development of hope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when Continental Bridge, the fraction of the said land pollution put forward for Continental Bridge near the influence of folk customs. Focuse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ntinental bridge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dvantage。Keywords:Continental Bridge;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三大亚欧大陆桥

第一欧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陆桥) 从俄罗斯东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为起点经西伯利亚大铁路通向莫斯科,然后通向欧洲各国,最后到荷兰鹿特丹港。贯通亚洲北部,整个大陆桥共经过俄罗斯、中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荷兰7个国家,全长13000公里左右。 第二欧亚大陆桥 指1990年9月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的经我国兰新铁路、陇海铁路的新欧亚大陆桥,由于所经路线很大一部分是经原“丝绸之路”,所以人们又称作现代“丝绸之路”。是目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为便捷的通道。 新欧亚大陆桥东起我国黄海之滨的连云港,向西经陇海的(由东向西)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西安、宝鸡、天水等站,兰新线的(由东向西)兰州、武威、金昌、张掖、清水、酒泉、嘉峪关、玉门镇、柳园、哈密、鄯善、吐鲁番、乌鲁木齐等站,再向西经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的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西止荷兰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 这条大陆桥跨越欧亚两大洲,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长约10800千米,通向中国、中亚、西亚、东欧和西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大陆桥。现已于1992年12月1日正式投入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不仅便利了我国东西交通与国外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欧亚大陆桥 中国、尼泊尔、欧盟将在未来合作修建被称为第三欧亚陆桥的的跨欧亚大铁路,这条铁路以深圳为起始点,荷兰的鹿特丹为终点。此方案在可行性上、经济性上风险较大。 由中尼铁路至加德满都,再经南亚北部铁路、伊朗高原铁路、土耳其-波兰铁路(北上铁路)、波兰-荷兰铁路,线全程15300千米。经过青藏高原地区和南亚地区,预计第三欧亚陆桥修建竣工后,西藏、南亚旅游交通将会便利许多,可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促进西藏、南亚与中国内陆、西欧、东盟的发展合作,在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有很大的必要性。 战略构想中的第三亚欧大陆桥起点始于以深圳港为代表的广东沿海港口群,沿途由昆明经缅甸、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从土耳其进入欧洲,最终抵达荷兰鹿特丹港,横贯亚欧20多个国家,全长约15000公里,比经东南沿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行程要短3000公里左右。

2020年(发展战略)新亚欧大陆桥发展前景与对策

(发展战略)新亚欧大陆桥发展前景和对策

新亚欧大陆桥是指东起太平洋西岸中国连云港、日照、秦皇岛等东部沿海港口,西至大西洋东岸荷兰鹿特丹等,以铁路为主体、横贯亚欧俩大洲中部地带的交通大动脉,总长约1万多km,它所连接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东亚、中亚、西亚、中东、俄罗斯、东欧、西欧等40余国,东西俩端连接着太平洋和大西洋俩大经济中心,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但空间容量小,资源短缺;沿桥中间地带即亚欧腹地属于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自然环境较差,但金属矿产资源、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富足,同时仍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开发潜力巨大。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于经济上具有极强的相互依存度和优势互补性,具有非常广阔的互利合作前景。 壹、新亚欧大陆桥发展面临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将推动新亚欧大陆桥由单向开放转变为双向开放 新亚欧大陆桥于加强亚欧俩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亚欧经济发展和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中国加入WTO已为期木远,加快新亚欧大陆桥开发建设的时机基本成熟。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传统上认为中西部地区是封闭的内陆地区,但由于新亚欧大陆桥的存于,使该地区成为西可通达西欧,东可通达东亚,南可通达南亚,使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由总体上向东开放,转变为“东西进出”,使中西部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又壹前沿,真正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新亚欧大陆经济带的发展将对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开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进而将新亚欧大陆桥作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黄金通道。 2.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重点 从我国生产力布局来见,有俩大东西走向的开发轴线,壹条是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形复杂,向西辐射达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另壹条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沿线地势相对平缓,向西能够连接中亚、欧洲,于国内可覆盖整个青藏高原。新亚欧大陆桥的形成和快速发展,对促

“一带一路”激活“新亚欧大陆桥”

“一带一路”新丝路战略解读之四 “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欧两大洲,其地域辽阔,沙漠戈壁纵横,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多种文化共生共存,加强区域内各国和地区的沟通交流成为了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当务之急。 “一带一路”战略以积极推进陆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和海上通道的互联互通建设为抓手,使我国与周边及沿线国家形成陆路公路、铁路、海上航运、空中航线、油气管道、输电线路和通讯网络光缆“七线”互为一体、相互贯通的交互联通网络,拓展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经济交流合作新空间,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拉紧相互之间的利益纽带。 在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同时,习近平主席相继在不同外交场合和重要会议上强调,要加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开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2013年9月13日,习近平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务实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原动力。上海合作组织6个成员国和5个观察员国都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作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我们有责任把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一是开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二是商谈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协定。三是加强金融领域合作。四是成立能源俱乐部。五是建立粮食安全合作机制。”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支持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包括东盟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表示,“我们希望同欧洲朋友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我们要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我们要积极探讨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让亚欧两大洲人员、企业、资金、技术活起来、火起来,使中国和欧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2014年6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举办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讲话时指出,“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将带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增强各国经济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因为丝绸之路相知相交,我们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 2014年9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式暨中国—亚欧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开幕式,作了题为《共建丝路经济带打造利益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中特别提到,在道路联通方面,中方愿与沿线国家一道,加快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管道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把基础设施和陆海通道的互联互通具体化。当然,海上丝绸之路还必须加快推进水运、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 俗话说“单丝难成线,独木不成林”,要把互联互通的桥梁扩张成密网,才能发挥辐射功能,实现区域范围内的畅通互联。对于中国来说,只有建设陆海新丝路便捷的通道和平台,才能实现与中亚、东盟、南亚、

新亚欧大陆桥简介

大陆桥简介 大陆桥是指横贯大陆的铁路把两侧的海上运输线联结起来的便捷运输通道,它的主要功能是便于开展海陆联运,缩短运输里程。当今世界上有五条大陆桥。 1.北美大陆桥:这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一条大陆桥。美国独立战争以后,为了加速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把铁路线不断向西延伸。年复一年,遂发展成为今天的规模。这条大铁路,东起纽约,西止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全长4500公里。它东接大西洋,西连太平洋,缩短了两大水域之间的距离,省却了货物水路绕道巴拿马运河的麻烦。 2.南亚大陆桥:在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上,从东岸的加尔各答港,到西岸的孟买港之间,有一条东西向的长约2000公里的大铁道。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南亚大陆桥”。它使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之间的海上运输可以改成铁路联运。 3.南美大陆桥:长1000多公里。东起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西止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联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水域,有利于南美诸国间的协作,促进经济开发。 4.第一亚欧大陆桥:从俄罗斯东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为起点通向莫斯科,最终到欧洲各国最后到荷兰鹿特丹港的西伯利亚大陆桥,又称第一亚欧大陆桥,主体部分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不经过我国。 5.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连云港,向西经陇海、兰新线的徐州、武威、哈密、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再向西经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的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德鲁日巴站接轨,西行至阿克斗卡站与土西大铁路相接,进而分北中南三线接上欧洲铁路网,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国到达荷兰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这条大陆桥跨越亚欧两大洲,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长约10,800千米,通向中国、中亚、西亚、东欧和西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长最“年轻”的一条大陆桥。 中国有三条欧亚大陆桥、四条通道方案,具体如下: 1、大连方案,又称连满欧亚联运大通道。以大连为上岸港,把我国大陆、香港、日本、东南亚各国供俄罗斯和西北欧的货物,经哈(尔滨)大(连)铁路、滨(哈尔滨)洲(满洲里)铁路,由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内蒙古的满洲里出境,沿西伯利亚大铁路,经俄罗斯的莫斯科到俄边境城市布列斯特分流,再经波兰的华沙、德国的柏林、到荷兰的鹿特丹港。此方案铁路贯通我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北部,经大连、沈阳、哈尔滨3个特大城市和若干中小城市,横跨松辽平原,工农业发达。 2、绥芬河方案,又称绥满欧亚联运大通道。以国内货物或日本、香港过境货为主,海运到俄罗斯的纳霍德卡港或海崴战港,经铁路至黑龙江省的绥芬河,途经哈尔滨和内蒙古的满洲里,然后到俄国的札拜卡力斯克——塔尔斯克铁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到布列斯特分流,直至西抵鹿特丹港。此方案,中国境内的铁路横贯东北最北部;途经黑龙江省和内蒙古的兴安盟、呼伦贝尔盟,沿线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3、天津方案,可称津蒙欧亚联运大通道。货运集装箱从天津新港上岸,经天津、北京、山西的大同、内蒙古的二连入蒙古国,经乌兰巴托北入俄境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到布列斯特分流,西抵鹿特丹港。该方案铁路经过华北平原、工农牧业均较发达,煤炭、电力、天然气资源丰富,途经京、津都是特大城市。 4、连云港方案,又称新欧亚大陆桥。东起江苏省连云港,经河南郑州、陕西西安、甘肃兰州、新疆乌鲁木齐,从阿拉山口出境,经中亚塔吉克斯坦等国到新西伯利亚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经莫斯科到布列斯特分流,西抵鹿特丹港。该方案地理位置适中,覆盖西部省区较多,除在兰州以北要翻越乌鞘岭外,该道路横穿中国中部,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6个省区,顺行范围大,沿线工农业较发达。 一、众所周知,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铁路是一条跨越亚欧大陆而将太平洋和大西洋联结起来的陆上桥梁,被人们称之为亚欧大陆桥或西伯利亚大陆桥,她为世界经济,特别是亚欧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由太平洋西岸中国连云港开始的陇海、兰新铁路向西延伸在中国西部边境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德鲁日巴站接轨,从而构成了一条沿当年亚欧商贸往来的“丝绸之路”,经亚洲、欧洲诸国直到大西洋的另一条陆上通道,这就是新亚欧大陆桥。她将是一条对亚欧大陆经贸活动发挥巨大作用的现代“丝绸之路”。 二、新亚欧大陆桥的地处位置介绍

新亚欧大陆桥发展前景与对策

新亚欧大陆桥发展前景与对策 新亚欧大陆桥是指东起太平洋西岸连云港、日照、秦皇岛等东部沿海港口,西至大西洋东岸荷兰鹿特丹等,以铁路为主体、横贯亚欧两大洲中部地带的大动脉,总长约1万多公里,它所连接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东亚、中亚、西亚、中东、俄罗斯、东欧、西欧等40余国,东西两端连接着太平洋与大西洋两大中心,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但空间容量小,资源短缺;沿桥中间地带即亚欧腹地属于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环境较差,但金属矿产资源、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富足,同时还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开发潜力巨大。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在经济上具有极强的相互依存度和优势互补性,具有非常广阔的互利合作前景。 一、新亚欧大陆桥面临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将推动新亚欧大陆桥由单向开放转变为双向开放 新亚欧大陆桥在加强亚欧两大洲、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是亚欧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中国加入WTO已为期木远,加快新亚欧大陆桥开发建设的时机基本成熟。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传统上认为中西部地区是封闭的内陆地区,但由于新亚欧大陆桥的存

在,使该地区成为西可通达西欧,东可通达东亚,南可通达南亚,使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由总体上向东开放,转变为“东西进出”,使中西部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又一前沿,真正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新亚欧大陆经济带的发展将对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开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进而将新亚欧大陆桥作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黄金通道。毕业论文 2.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重点 从我国生产力布局来看,有两大东西走向的开发轴线,一条是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形复杂,向西辐射达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另一条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沿线地势相对平缓,向西可以连接中亚、欧洲,在国内可覆盖整个青藏高原。新亚欧大陆桥的形成和快速发展,对促进西北大开发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亚欧大陆桥直接贯通陕西、甘肃和新疆,通过包兰线和兰青线辐射到宁夏和青海,整个西北都是大陆桥的直接辐射区。大陆桥沿线许多大中城市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直接联系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窗口,对于陆桥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大大增强。,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联系还不够紧密,这要求横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新亚欧大陆桥城市要积极发挥重要纽带作用,促进东中西部之间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和商品的交流与合作。

第一亚欧大陆桥所经过的地区

第一亚欧大陆桥所经过的地区(国家)和该地区的气候环境因素。 问题是说该桥所经过的地区(国家),该地的气候类型,及其该地的环境,拿地一条亚欧一来说,穿(俄罗斯)的那条.又称作现代“丝绸之路”。 1'东起我国的黄海之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威日力向西经陇海、兰新线的徐州、武威、哈密、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再向西经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的阿拉山口注;(阿拉山口) 是我国版图的最西端和哈萨克斯坦接壤,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西止荷兰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 2.我国的地形为,西高东底的地势(三大自然区),看图_> 该桥从东南沿海地区大连起,该地是华北平原,经陇海、兰新线的徐州、武威、哈密、吐鲁番到乌鲁木齐这些地区属于黄土高原区,是我国的第二三大阶梯也就是干旱半干旱区,这是该桥经过我国的地形.

3.到我国的啊拉山口,在向西就是中欧国家和西欧国家了, 从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波兰,西止荷兰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这些区域都是大陆性气候. a;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地形复杂,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分领土为平原和低地。西部和西南部地势最低。里海沿岸低地向南朝里海方向逐渐下降, 沿里海地带低于海平面达28米;最低点卡拉基耶盆地低于海平面132米。向南又逐渐升高,形成海拔200~300米的于斯蒂尔特高原和曼格斯拉克半岛上的卡拉套山、阿克套山(海拔约为555米)。该国东北部有土兰低地,它从哈萨克斯 坦东北部经中部逐渐向哈萨克丘陵过渡,再向东南部的天山山脉延伸。在北部,哈萨克丘陵与西西伯利亚平原南缘连接在一起。哈萨克斯坦有辽阔的草原,草 原约占国土面积的1/3;荒漠与半荒漠在哈萨克斯坦也分布很广,从里海延伸 到阿尔泰山的半荒漠,占国土面积的15%。注;桥经过该地的北部。 b;白俄罗斯白俄罗斯共和国是位于欧洲东部东欧平原西部的内陆国,东部与俄罗斯接壤。 c;波兰 ..... d;德国....... e;荷兰...... 第一亚欧大陆桥:贯通亚洲北部,以俄罗斯东部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和符拉 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为起点,通过世界上最长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9332公里),通向欧洲各国最后到达荷兰的鹿特丹港,也称西伯利亚大陆桥,整个大陆桥共经过俄罗斯、中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荷兰7个国家,全长13000公里左右。 提问人的追问 2010-04-11 09:49 问题是该大陆桥经过的地区(所经过的国家该地的气候环境因素如我过的青藏铁路要决绝的地一问题是冻土和严寒的气候) , 属于哪一类气候类型,修建该桥要决绝哪些问题

新亚欧大陆桥与西伯利亚大陆桥比较优势分析.

新亚欧大陆桥与西伯利亚大陆桥比较优势分析 一、运输距离短 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输里程为 11880公里。新亚欧大陆桥大大缩短了运输里程,其运输里程仅仅10870公里,新亚欧大陆桥比西伯利亚大陆桥到欧洲近900公里,到中亚近2700公里。 它使亚欧之间的货运距离比西伯利亚大陆桥缩短得更为显著,从远东到西欧的货物(从日本,韩国至欧洲),通过新亚欧大陆桥,水陆全程仅为12000公里,比绕过好望角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15000公里,比经苏伊土运河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 8000公里,比经巴拿马运河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11000公里,比经北美大陆桥缩短运距9100公里。 韩国、日本、中国到中亚国家的货物走新亚欧大陆桥比西伯利亚陆桥近3000多公里,到欧洲的货物走新亚欧大陆桥比海运缩短距离上万公里。我国到欧洲的新亚欧大陆桥物流运输通道,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至中亚各国及欧洲地区,其运距比经西伯利亚陆桥通道可缩短2000多公里路程,比海运距离缩短了上万公里,运行速度也比海运快。 它使东亚与中亚、西亚的货运距离大幅度减少。日本神户、韩国釜山等港口至中亚的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5个国家和西亚的伊朗、阿富汗,通过西伯利亚大陆桥和新亚欧大陆桥,海上距离相近,陆上距离相差很大。如到达伊朗、德黑兰,走西西伯利亚大陆桥,陆上距离达到13322公里,走新亚欧大陆桥,陆上只有9977公里,两者相差 3345公里,到达中亚的阿雷西,走西伯利亚大陆桥,陆上是8600公里,走新亚欧大陆桥,陆上距离只有5862公里,相差2774公里。 二、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越 整个陆桥避开了高寒地区,港口无封冻期,自然条件好,吞吐能力大,东端桥头堡自然条件好,位置适中,气候温和,一年四季可不间断地作业。西伯利亚大陆桥的桥头堡纳霍德卡港为季节性港口,冬季严寒风大,作业有困难。在其对面建设的东方港,由于深水条件好一些,有掩护屏障,冬季作业条件有所改善。(3)辐射面广

亚欧大陆桥

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运输的发展前景

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运输的发展前景 摘要 新亚欧大陆桥是指东起太平洋西岸连云港、日照、秦皇岛等东部沿海港口,西至大西洋东岸荷兰鹿特丹等,以铁路为主体、横贯亚欧两大洲中部地带的大动脉,总长约1万多公里,它所连接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东亚、中亚、西亚、中东、俄罗斯、东欧、西欧等40余国,东西两端连接着太平洋与大西洋两大中心,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但空间容量小,资源短缺;沿桥中间地带即亚欧腹地属于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环境较差,但金属矿产资源、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富足,同时还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开发潜力巨大。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在经济上具有极强的相互依存度和优势互补性,具有非常广阔的互利合作前景。 关键字:大陆桥;国际运输;集装箱多式联运;区域经济

目录 一、大陆桥与大陆桥运输 (4) 二、新亚欧大陆桥的优劣势分析 (4) 2.1 优势分析 (4) 2.2 劣势分析 (5) 三、新亚欧大陆桥对我国的意义 (6) 四、新亚欧大陆桥面临的机遇 (6) 五、新亚欧大陆桥的前景 (7) 参考文献 (7)

一、大陆桥与大陆桥运输 所谓大陆桥,是指由横贯大陆的铁路把海岸与海岸连接起来,两边是海运,中间是陆运,大陆铁路起桥梁作用。大陆桥运输主要是以集装箱为主的国际海陆联运大陆桥运输由于可以缩短传统的海上运输里程,加快运输速度,曾被人们称为“运输路线上的一场革命”。 目前世界上共有3条大陆桥。第一条是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横跨北美洲的美国大陆桥:第二条是起始于70年代的西伯利亚太陆桥;第三条大陆桥起始于中国连云港,经陇海铁路和兰新铁路入苏联,与图西铁路、西伯利亚铁路联接,然后接欧洲铁路网,直达荷兰鹿特丹港,沿途经中国、苏联、波兰、德国、荷兰等5国,全长l.08万公里。为区别于苏联的西伯利亚大陆桥,人们把起始于中国连云港的新亚欧大陆桥称为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又因为这条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由兰新、陇海两条铁路组成,也有人称之为新海大陆桥。 新亚欧大陆桥在中国境内全长4131公里,贯穿中国东、中、西部的江苏、山东、安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8个省(区),还影响到湖北、四川、内蒙等地区。这个地区人口约4亿,占全国的30%;国土面积36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的37%,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对大陆桥沿线地区进行的地质勘探和对两侧100公里范围内的空中遥感勘测表明这一地带能源矿产资源相当富集,有开采价值的就达100多种,沿桥省区名列首位矿产有64种,其中保有储量占全国50%以上的有煤、铝、铜、镍、石棉等。铜、铂、铅、锌、金等有色金属及石油、电力等匀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煤炭储量2000亿吨,石油储量数百亿吨,不仅在中国内部,在世界上也屈指可数。仅塔里木盆地油气总生成量就有300亿吨,相当于世界五大油田总和。该地带还有全国重要的粮食、棉花、油料和畜牧业基地。旅游资源更丰富多彩,被誉为我国的“金腰带”;黄河为该区提供了最大的水资源补给,其中上游是水力资源的“富矿带”;煤炭、石油和黄河水力,资源构成了“中国能源之乡”。 这里曾是全国156个重点工程及三线军工、重大企业集中布置地区,煤炭、石油、机械、航空、化工、电力、冶炼、纺织等产业具有可观的规模。科学技术力量也比较雄厚。这些优势决定了该地带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二、新亚欧大陆桥的优劣势分析 2.1 优势分析 新亚欧大陆桥是亚太地区和欧洲.南亚及北非30多个国家之间一条便捷的较

世界地图常用地图投影知识大全

世界地图常用地图投影知识大全 2009-09-30 13:20 在不同的场合和用途下使用不同的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方法及分类名目众多,象:墨卡托投影,空间斜轴墨卡托投影,桑逊投影,摩尔维特投影,古德投影,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横轴等积方位投影,横轴等角方位投影,正轴等距方位投影,斜轴等积方位投影,正轴等 角圆锥投影,彭纳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圆锥投影等等。 一、世界地图常用投影 1、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Polyconic Projection With Meridional Interval on Same Parallel Decrease Away From Central Meridian by Equal Difference) 普通多圆锥投影的经纬线网具有很强的球形感,但由于同一纬线上的经线间隔相等,在编制世界地图时,会导致图形边缘具有较大面积变形。1963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在普通多圆锥投影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的赤道和中央经线是相互垂直的直线,中央经线长度比等于1;其它纬线为凸向对称于赤道的同轴圆弧,其圆心位于中央经线的延长线上,中央经线上的纬线间隔从赤道向高纬略有放大;其它经线为凹向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其经线间隔随离中央经线距离的增加而按等差级数递减;极点投影成圆弧(一般被图廓截掉),其长度等于赤道的一半(图2-30)。 通过对大陆的合理配置,该投影能完整地表现太平洋及其沿岸国家,突出显示我国与邻近国家的水陆关系。从变形性质上看,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属于面积变形不大的任意投影。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面积变形在10%以内。中央经线和±44o纬线的交点处没有角度变形,随远离该点变形愈大。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最大角度变形在10o以内。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是我国编制各种世界政区图和其它类型世界地图的最主要的投影之一。 类似投影还有正切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Polyconic Projection with Meridional Intervals on Decrease Away From Central Meridian by Tangent),该投影是1976

物流与新亚欧大陆桥

物流与新亚欧大陆桥 姓名:符丁雄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班级:信科1102班 一.新亚欧大陆桥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随着苏联远东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全线修通,日本开始将出口欧洲的货物运至苏联东部的纳霍德卡港,在这里装上火车,通过苏联境内的铁路及波兰、德国和荷兰的铁路,运往荷兰的鹿特丹港,然后再经水路转运到欧洲各国。这样,一座横跨亚欧大陆海运与铁路联运的桥梁诞生了。它就是第一亚欧大陆桥,也称为西伯利亚大陆桥。第一亚欧大陆桥的货运量曾在一个时期内快速增长,集装箱由初期(1967-1970年)的511个增至1981年的15万个。此后,由于日本对欧洲贸易额的减少和海上运力的剩余及货源不足,第一亚欧大陆桥的货运量有所减少,集装箱一般保持在7万个左右。 1990年9月1日,兰新铁路乌鲁木齐西至阿拉山口段建成通车。9月12日,中苏铁路正式接轨,新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新亚欧大陆桥东起太平洋西岸中国连云港、日照、青岛等东部沿海地区,西至大西洋东岸荷兰鹿特丹港,两端连接着东亚、西欧经济最为活跃的沿海地区,中间穿越了中国中西部和中亚、西亚资源丰富的内陆国家,以铁路为主,横贯亚欧两大洲中部地带的交通大动脉,全长10900多公里。 新亚欧大陆桥路线图 新亚欧大陆桥的运行路线主要有3条。由亚太地区运往欧洲、中亚、西亚各国的货物,经海运到中国连云港上桥,沿陇海线和兰新线运至中国西部国境站阿拉山口后,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国境站德鲁日巴换装,到达阿克斗卡后,再分3条路线运往各国。 第一条路线是:经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到达土库曼斯坦的阿什哈巴德,

并可继续运至伊朗、阿富汗、土耳其等国,形成东、中、西亚间的运输,这是一条最有价值的运输线,极具发展潜力。它比经西伯利亚大陆桥(第一亚欧大陆桥)的运输距离要缩短2774公里-3345公里。 第二条路线是:经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古利耶夫,俄罗斯的伏尔加格勒,分为两路:一路到达黑海沿岸的新罗西斯克港,再转船运往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等国港口;另一路则继续西行,可达乌克兰、匈牙利、法国、德国、荷兰等国。 第三条路线是:经哈萨克斯坦切利诺格勒、俄罗斯的乌法、萨马拉等地,经莫斯科后再运至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瑞典、乌克兰、南斯拉夫、意大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瑞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改路线与西伯利亚大陆桥(第一亚欧大陆桥)运行方向一致,并且在东段两线路东西走向基本平行。新亚欧大陆桥的运行路径与西伯利亚大陆桥(第一亚欧大陆桥)相比,运输距离更短,两只相比约1000多公里。 新亚欧大陆桥路线简图 新亚欧大陆桥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发展迅速,继2003年4月22日由中国铁路、哈萨克斯坦铁路和中海集团组织开行了自连云港-阿拉山口-阿拉木图示范性班列后,2007年10月9日,由哈萨克斯坦铁路公司与中海集团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开行了连云港-阿拉木图-莫斯科的示范性班列,列车载重48个40英尺集装箱,运到时间为15天。

新亚欧大陆桥运行不畅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新亚欧大陆桥运行不畅的原因及对策探讨① 张艳玲刘崇献②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101149) 摘要:从理论上看,新亚欧大陆桥在地理位置、潜在市场驱动、物流运 输等方面相对西伯利亚大陆桥都有着极强的竞争力。但自开通以来,却存在 着通道拥堵、返空箱率高、竞争力弱等各种问题,真正横跨亚欧的“黄金运 输通道”并未形成。本文从运费、沿线国家轨距问题、物流信息服务能力等 几方面分析了亚欧大陆桥运转不畅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亚欧大陆桥;优势;运转不畅;原因;对策 一、新亚欧大陆桥理论上具备明显的优势 (一)地理优势 首先,运输距离上的优势。新亚欧大陆桥是连接亚欧两大制造业中心距 离最短的陆路物流通道,它比西伯利亚大陆桥缩短陆上运距2000-5000公里,比海运距离更是缩短了上万公里,运行速度也比海运快。其次,地理位置和 气候条件优越。整个陆桥避开了高寒地区,港口常年无封冻期,吞吐力强, 东方桥头堡自然条件好,一年四季可以不间断作业。再次,辐射面广。新亚 欧大陆桥辐射亚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居住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75%1。作为一条连接亚欧大陆,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国际运输通道,新亚欧大陆桥被 誉为“现代丝绸之路”和“黄金走廊”。 (二)贸易驱动优势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范围内正进行着新一轮产业布局的调整,东北亚、中亚、中北欧不断推进产业分工合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 贸易驱动力。包括以能源、原材料生产和出口为主要特征的中亚内陆五国向 东必须借助新亚欧大陆桥实现资源的出口所带来的贸易驱动,中日韩等国与 中亚、欧洲商贸往来形成的贸易驱动等。新亚欧大陆桥作为贯穿东中西的物 流走廊,其发展的实质是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走廊。 (三)物流运输优势 ①本文属于北京市教委2011年度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项目—京津冀地区贸易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学术创新团队(编号:PHR201106139)项目和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研究成果。 ②张艳玲,北京物资学院2012级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刘崇献(通讯作者),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常用地图

1-2-04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分析与应用层级 核心知识点描述:常用地图 单项选择题: 1.随着2018年冬奥会顺利结束,冬奥会正式进入了“北京时间”,身处巴西的萨拉想要观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并且参观一些世界遗产,她应该选择哪种地图?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 C.北京市交通图 D.北京市旅游景点分布图 2.一部手机上分别显示北京市电子地图和怀柔区电子地图相比,怀柔区电子地图具备的特 点? A.范围更大 B.内容更详尽 C.比例尺更小 D.卫星图中颜色偏白色 3.电子地图中不具有的优势是什么? A.信息量大。 B.可以及时更新。 C.呈现方式多样,可以打印在纸上,可以在屏幕上显示。 D.具有地点翻译功能,实现多语种的转换。 答案:1.D 2.B 3.D 1-2-05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识别与描述层级 核心知识点描述:电子地图和遥感图像的应用。

单项选择题: 1.电子地图在使用过程中, 2.电子地图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以下是北京电子地图的部分截图, 通过下图,不能读出哪些信息? A.清华大学大致位置 B.从北京北站到北京站乘坐的地铁线路 C.香山公园在陶然亭公园的正西方向 D.北京西站到人民大学乘坐地铁需要转线。 遥感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自身辐射的红外线(即红外线辐射源),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红外线辐射源可区分为四部份:(1)白炽发光区(Actinic range): 或称"光化反应区",由白炽物体产生的射线。(2)热体辐射区:由非白炽物体产生的热射线, 平均温度约在400℃左右。(3)发热传导区由滚沸的热水或热蒸汽管产生的热射线。平均温度低于200℃。(4)温体辐射区(Warm range):由人体、动物或地热等所产生的热射线,平 均温度约为40℃左右。 2.读以上材料,通过探测红外线辐射源,遥感技术不可以完成的任务是哪一项? A.太阳活动 B.森林大火 C.夜晚未经冷却的工业废水的排放 D.冬季变温动物冬眠 3.车载导航仪是家庭自驾出行的好帮手,车载导航仪不能做到以下哪一项? A.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最佳线路 B. 记录行驶路线的地物。

(发展战略)新亚欧大陆桥发展前景与对策

新亚欧大陆桥是指东起太平洋西岸中国连云港、日照、秦皇岛等东部沿海港口,西至大西洋东岸荷兰鹿特丹等,以铁路为主体、横贯亚欧两大洲中部地带的交通大动脉,总长约1万多公里,它所连接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东亚、中亚、西亚、中东、俄罗斯、东欧、西欧等40余国,东西两端连接着太平洋与大西洋两大经济中心,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但空间容量小,资源短缺;沿桥中间地带即亚欧腹地属于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自然环境较差,但金属矿产资源、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富足,同时还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开发潜力巨大。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在经济上具有极强的相互依存度和优势互补性,具有非常广阔的互利合作前景。 一、新亚欧大陆桥发展面临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将推动新亚欧大陆桥由单向开放转变为双向开放 新亚欧大陆桥在加强亚欧两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是亚欧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中国加入WTO已为期木远,加快新亚欧大陆桥开发建设的时机基本成熟。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传统上认为中西部地区是封闭的内陆地区,但由于新亚欧大陆桥的存在,使该地区成为西可通达西欧,东可通达东亚,南可通达南亚,使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由总体上向东开放,转变为“东西进出”,使中西部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又一前沿,真正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新亚欧大陆经济带的发展将对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开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进而将新亚欧大陆桥作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黄金通道。 2.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重点 从我国生产力布局来看,有两大东西走向的开发轴线,一条是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形复杂,向西辐射达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另一条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沿线地势相对平缓,向西可以连接中亚、欧洲,在国内可覆盖整个青藏高原。新亚欧大陆桥的形成和快速发展,对促进西北大开发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亚欧大陆桥直接贯通陕西、甘肃和新疆,通过包兰线和兰青线辐射到宁夏和青海,整个西北都是大陆桥的直接辐射区。大陆桥沿线许多大中城市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直接联系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窗口,对于陆桥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大大增强。目前,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联系还不够紧密,这要求横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新亚欧大陆桥城市要积极发挥重要纽带作用,促进东中西部之间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和商品的交流与合作。 二、新亚欧大陆桥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 新亚欧大陆桥开发建设,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运用新思路,创造新办法,建立新体制。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总体发展思路是:经过10-20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的开发建设,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建设成与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相辅相成的,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一级经济轴线,进而建设成为联接亚欧两大陆的经济地带。 1.以线气发,以点带面,推进陆桥经济带整体联动发展

新亚欧大陆桥是“一带一路”的建设重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f12617206.html, 新亚欧大陆桥是“一带一路”的建设重点 作者:陈洲 来源:《大陆桥视野·上》2017年第10期 九月的连云港,秋高氣爽,景色宜人。今天,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朋友们齐聚一堂,共同商讨“一带一路”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和美好前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核心内容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新亚欧大陆桥是“一带一路”的建设重点,这条从江苏省起点的大陆桥,途经中国的江苏、安徽、河南等7个省区430多个县市,辐射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的东方起点,也是江苏省“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区和先导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不仅把亚洲和欧洲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为中国和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战略平台。 本届连博会的主题是“构建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开创多元化物流服务模式”。以推动国际互利共赢为目标,加快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对加速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推动江苏省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深化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各种力量齐头并进。商协会组织在推动国家间经贸合作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希望各国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不断加强联系,继续扩大工商界交往,不断拓宽多双边经贸交流渠道。 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把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今后将继续加强与各地方政府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商界的合作,致力于为双方企业搭建更多的合作平台,让企业实现资源共享、获得精准信息、寻求有效帮助、得到周全服务! (作者系中国贸促会副会长)

从区域规划角度分析亚欧大陆桥

一、概况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贯穿中国十省区、40多个城市,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海统-运输的国际大通道。全长10900公里,辐射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文名: 新亚欧大陆桥 起点: 江苏连云港 终点: 荷兰鹿特丹港 长度: 10900km 历程 1990年9月,新亚欧大陆桥实现全线贯通,1991年4月国务院生产委员会确定连云港为 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1992年12月从连云港始发首列过镜集装箱列车,标志着这条 亚欧大动脉正式投入运营。1993年决定陆桥中国段全线开发开放,明确将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列为重点开发建设的经济区域,不断加强与亚欧有关国家之间的经贸交流和合作,推 动了沿桥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地理位置 它的东端直接与东亚及东南亚诸国相连,并进而与美洲西海岸相通;它的中国段西端,从 新疆阿拉山口站换装出境进入中亚,与哈萨克斯坦德鲁日巴站接轨,西行至阿克斗卡站与 土西大铁路相接,进而分北中南三线接上欧洲铁路网通往欧洲。 二、发展条件分析

亚欧大陆桥连接着中国、东亚、中亚、西亚、中东、俄罗斯、东欧、中欧、南欧、西欧等40余国,占世界国家数22%;面积397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域面积26.6%,居住人 口22亿,占世界人口36%。 在中国境内全长4131公里,贯穿中国东、中、西部的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 青海、新疆7个省(自治区),还影响到湖北、四川、内蒙等地区。这个地区人口约4亿,占全国的30%;国土面积36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的37%,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处 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的基本情况是: 1位于东、西两端的太平洋、大西洋沿岸及岛屿,是世界上两大经济发达地区;但其区域范围相对不大,矿产资源尤为短缺。 2中间地带地处亚欧腹地,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交通不畅,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生态环境甚为 脆弱;但其地域辽阔,富藏多种矿产资源,同时还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开发潜力巨大。 3在经济上,沿桥东、中、西部存在着极强的互补性。 (一)资源环境基础 世界范围:矿产资源有数百种,其中,金、银、铜、铁、铀、铅、锌、铂、镍、钛、锑、汞、铬、镁、钠、钾、钒、铝、钨、锰、钼、磷、硼等均享誉世界。 能源尤为富集,煤炭储量2万亿吨以上,石油储量约1500亿吨,天然气储量近7500亿立方英尺,堪称世界“能源之乡”。 中国境内:资源丰富,尤以石油、煤炭、有色金属、原盐、水能等资源为突出,素有中国 “金腰带“之称 中国对大陆桥沿线地区进行的地质勘探和对两侧100公里范围内的空中遥感勘测表明这一地带能源矿产资源相当富集,有开采价值的就达100多种,沿桥省区名列首位矿产有64种,其中保有储量占全国50%以上的有煤、铝、铜、镍、石棉等。煤炭储量2000亿吨,石油储量数百亿吨,塔里木盆地油气总生成量有300亿吨,相当于世界五大油田总和。 黄河为该区提供了最大的水资源补给,其中上游是水力资源的“富矿带” 煤炭、石油和黄河水力,资源构成了“中国能源之乡”。 (二)经济社会背景

案例2:集装箱运输与新亚欧大陆桥

案例2中远集团的集装箱运输与新亚欧大陆桥 随着中国北疆铁路与哈萨克斯但上西铁路接轨,一条濒临东海连接我国主要港口,西出新疆阿拉山口、横穿亚欧大陆、终抵大西洋东岸西欧各港口的新亚欧大陆桥已全线贯通。这条新大陆桥的开通,对于形成亚欧非三大洲、太平洋、大西洋的物流新格局,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加强我国远洋运输在国际集装箱运输中的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中运集团的国际集装箱运输 作为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集团,中运集团在发展远洋航运事业方面紧跟世界科学技术前进的步伐,从船舶运输、国际物流、信息处理等方面,均应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目前,中远集团拥有各类大型运输船舶579艘1662万载重吨,航行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个港口6其中集装箱运输船队数量居世界各航运公司第二位,共拥有船舶156艘,总箱位17.4TEU。1995年完成集装箱运量307万余TEU。中远集团是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为核心,由中远集装箱运输总部、中远散货运输总公司、中远国际货运总公司,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等大型企业组成,是以国际航运国中心,集多种业务为一体,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国际集装箱运输是中远集团的龙头产业之一。1994年以来陆续投入了技术先进的3500~ 3800TEU全集装箱船13艘,服务航速达23.5节,比原有集装箱船提高近30%,可缩短交货期,提高了服务质量,降低了运输成本,使中运集团在世界三大航线的集装箱船的单船载箱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远集团于1994年底又相继订造了世界最大的5250TEU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6艘,这批船将于1996年下半年陆续投入营运,将大大提高中远集团运输国际集装箱的能力。 在大陆桥的利用方面,中远集团作为跨国运输公司,除已充分利用北美大陆桥实现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多式联运以外,以国内已通过全国八个最大的口岸站天津、大连、广州、上海、青岛。满洲里、二连、深圳等接运国际集装箱。为了促进新亚欧大陆桥集装箱运输的沟通,已试运过天津港经二连至蒙古以及从阿拉山口出境的陆桥集装箱运输,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国外大陆桥运输 大陆桥一般系指利用贯穿大陆的多种运输方式作为联接海洋与大陆或大陆与海洋之间的桥梁”,构成的国际间联合运输。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大陆桥运输线路有二: 1、贯穿北美东西海岸的北美大陆桥。在跨越4500多公里的、加东西部有数条铁路线从从太平洋岸到大西洋岸。美国柏灵屯铁路公司,每日从西雅图港开出八列双层列车,能连接美国其他铁路,妥善的回转集装箱,年运量达30余万TEU。铁路公司可以帮助组织回头货源,整个大陆桥运输快捷,跨越美国西东两岸,从西雅图一纽约或孟菲斯运行时间仅100小时,从西雅图至芝加哥为62小时。北美另一家铁路公司,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CP Rai1 System)也经营北美陆桥运输,经营铁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