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俗学概论试题A(公选课)

民俗学概论试题A(公选课)

民俗学概论试题A(公选课)
民俗学概论试题A(公选课)

第 1 页 共 2 页

鲁东大学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全校公共任选课 专业本科卷A 课程名称民俗学

课程号(3520540)考试形式(开卷) 时间(120 分钟)

一、 请结合实例,试述民俗的功能有哪些。并结合当代的社会背

景,结合实例分析民俗功能的发展与演变趋势,并谈谈你对

该发展趋势的认识。(满分 35分)

二、 请结合实例,试述影响岁时节日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并结合

现代的社会背景,谈谈传统节日的发展趋势如何?有无保护的必要?若需保护应如何保护?(满分30分)

三、什么是人生仪礼?主要有哪几种成年礼?请结合实例,分析

成年仪礼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在现代社

会有无必要举行成年礼及其原因,并谈谈你对现代社会中所举行的各种成年礼的认识。

(满分35分)

第 2 页共2 页

旅游学概论试题AB试卷及答案

卷号:3246 座位号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 《旅游学概论》试题 A卷 2013年5月 一、名词解释:(5×4=20分)

1、旅游: 2、旅行社: 3、旅游资源: 4、旅游市场: 5、旅游业: 二、填空题(1×30=30分) 1、旅游概论是以( )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以( )过程中特有的矛盾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2、旅游在本质上是以获得人身的 ( )、精神上的( )和特定需求( )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历。 3、近代旅游创始人托马斯·库克于( )年举办世界上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于( )年开办旅游代理业务;于

( )年正式成立托马斯·库克父子旅游公司。 4、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已经发展 到( )旅游、( ) 旅游和 ( )旅游三者共同发展阶段。 5、构成旅游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 、( )、 得分评卷人 分校(工作站) ( )。

6、旅游者必须具备许多条件,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可归纳为( )和( )。 7、人们对旅游的各种意义所取得的共识,是因为他们大都反映 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 ) 性和( )性。 8、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作为旅游者进行实地观察的 对象,共同特点是( )性、( ) 性、( )性。 9、旅游产品的特性是连续性、( )性、( )性、( )性。 10、从客观上划分,根据国际旅游者产生的地理区域划分,可把世界划分为七大旅游市场( )、( )、( )、( )、( )、( )、( ) 。 三、单项选择请选出最恰当的一项(10×1'=10分) 1、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A、旅游资源 B、旅游交通 C、旅游宣传 D、旅游业 2、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游形式中的() A、帝王巡游 B、政治旅行 C、士人漫游 D、学术考查 3、1927年中国当代最早的旅游组织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 A、陈光甫 B、黄光培 C、柳亚子 D、章士钊

广告学概论完整题目及答案

第一章广告与广告学 一、填空题 1.(17)末到(18)世纪初,英国开始大规模的商业活动,Advertising一词才具有了现代广告的涵义。 2.按广告的作品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将广告分为(四大媒体)广告和(其他媒体)广告两大类。3.广告作品的表现方式与表现形态,可以把广告分为(平面广告)、(点子广告)和(其他广告)。4。广告学是在(二十)世纪才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一门学科。广告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和主要内容,有(广告基础研究)、广告营销研究、(广告传播研究)、广告与营销、广告与营销传播之整合研究,以及(广告与社会之关系研究)。 5.根据我国教育部1997年进行的学科调整规划,广告学属于(新闻与传播学)学科范围。 6.广告学的两大理论基石是(市场营销学)和(传播学) 7.广告作为一门学科,其本质属性应是市场营销学与(传播)学。 8.广告学是研究(广告)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多项单选题 1.下列广告中属于商业广告类别的有(产品广告、劳务广告、企业形象广告)。 2.下列广告中属于非商业性广告的有(公益广告、政府公告、竞选广告、求职广告、个人信息公告)。 3.四大媒体广告之外的其他广告包括(户外广告、交通工具广告、销售现场广告、纪念品广告)等。 4.广告学的两大理论基石是(市场营销学与传播学)。 5.任何广告都有一个明确的行为主体,即(广告主、广告客户)。 6.下列说法中属于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广告表现原则有(1.强调品牌和产品外形、包装时,单一视觉形象的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是创意表现重点2.创意诉求简洁,广告信息非常单纯时,户外广告适宜 3.创意重点在于营造超现实意境,传达丰富联想时,适宜采用广播广告的音效4.需要以表演、情节来传达广告诉求的创意,使用电视媒体的表现力最强)。 7.根据广告活动目的对广告进行分类,广告可分为(商业广告、非商业广告)。 8.按照广告的活动形态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短程广告与长程广告、速效性广告与迟效性广告、单一的广告活动与整体的广告活动)。 9.现代广告增加了有效地加强对广告活动的整体把握和控制的环节,即(广告创意、广告策划) 三、名词解释 1.广告 广告包括狭义与广义两种定义,狭义的广告指商业广告,是营销主体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具有一定传达能力的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营销信息,以达成其营销目的一种营销传播活动。广义广告是指任何个人和社会组织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具有一定传达能力的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商业或非商业性信息,以达成影响并促进商品或服务的销售,或单纯告知,或改变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一种传播活动。 2.广告学 广告学是研究广告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3.商业广告 商业广告,是由营销主体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具有一定传达能力的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营销信息,以达成其营销目的一种营销传播活动。 四、简答题 I.简述现代广告的核心内容与形态

旅游学概论试题库.

旅游学概论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A.旅游资源 B.旅游交通C。旅游宣传D.旅游业 2.现代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被用来作为教育、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形式和手 段,这表明了现代旅游的( A.综合性 B.普及性 C.群众性 D.社会性 3.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随从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行形式中的( A.帝王巡游 B.政治游说 C.学术考察 D.士人漫游 4.1927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 A.陈光甫

B.黄炎培 C.柳亚子 D.章土钊 5.采取由政府机关、工作单位、工会和社会团体提供资助的办法,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度假, 这便是所谓的( A.社会旅游 B.公费旅游 C.大众旅游 D.奖励旅游 6.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但不包括( A.经商贸易的人 B.就业移民的人 C.短期进修的人 D.探亲访友的人 7.思想上谨小慎微,行动上表现为喜安逸、好轻松,喜欢在熟悉氛围中活动的旅游者属于 旅客心理类型中的( A.自我中心型

B.近自我中心型 C.多中心型 D.近多中心型 8.出游次数较频繁,对旅游价格不太敏感,要求服务水平较高的是( A.消遣型旅游者 B.差旅型旅游者 C.家庭事务型旅游者 D.自由组合型旅游者 9.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吸引力因素 B.多样性因素 C.变化性因素 D.季节性因素 10.任何旅游地都会经历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旅游专用概念称其为旅游地的( A.生命周期 B.发展周期 C.历史周期 D.循环周期

11.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强,而对另外一些旅游 者无多大吸引力,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这体现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 A.定量性 B.定向性 C.自然性 D.变化性 12.在我国涉外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 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 B.国家旅游局星级评定机构评定 C.省市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评定均可 D.由省市旅游局初评后,报国家旅游局确认 13.旅游产品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群体产品,其核心内容是( A.景点 B.食宿 C.交通 D.服务 14.旅游业从其产业性质角度看属于(产业 A.经济性质

2018年自学考试《广告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广告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最常用的广告分类方法是【】 A.按广告媒介划分 B.按广告诉求方式划分 C.按市场区域划分 D.按广告的直接目的划分 2、广告的社会服务功能一般是通过【】形式实现的。 A.专业广告 B.消费者广告 C.分类广告 D.区域性广告 3、现代广告事业的首要原则是【】。 A.真实性原则 B.思想性原则 C.艺术性原则 D.政策性原则 4、北京路上有些商店的售货员站在门口击掌引起路人注意,并高声邀请路人入店属于(A)广告形式。

A、口头广告 B、实物广告 C、标记广告 D、招牌广告 5、广告的作用不包括(D) A、指导消费 B、促进销售 C、塑造形象 D、增加宣传成本 6、香烟广告不准进入电视反映了(D) A、生产观念 B、推销观念 C、营销观念 D、社会营销观念 7、有很多女性会受打折影响而购买了并不需要的东西,反映了女性的(A) A、情绪化心理 B、情感丰富 C、爱炫耀的心理 D、爱美的心理 8、下列不属于POP广告形式的是(A) A、口头叫卖

B、店幌 C、招牌 D、销售柜台 9、“味道好极了!”这句广告语体现了(B)。 A、品名定位 B、品质定位 C、价格定位 D、功效定位 10、“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是属于(C)。 A、理性诉求广告 B、企业广告 C、感性诉求广告 D、形象广告 1、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于【】年施行。 A.1985 B.2001 C.1992 D.1995 2、理发店的门口常常挂着三色柱,这是(C)广告形式。 A、口头广告 B、实物广告 C、标记广告

中国民俗文化试题

15级选修课——《中国民俗文化》测试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次测试采取开卷形式,答题时可以翻阅课堂笔记,但不可以查阅手机。 2.考试时切勿交头接耳,不允许小组讨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 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D.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 2.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以下哪部著作() A.《国语》 B.《左传》 C.《战国策》 D.《史记》 3.下列哪个节日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 A.元宵节 B.清明节 C.七夕节 D.复活节 4.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A.自然崇拜 B.原始信仰 C.灵魂崇拜 D.迷信 5.生命降生仪式称为:() A.洗三 B.满月 C.周岁 D.抓周 6. 在中国的书法工具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哪四样书法工具?() A.笔、墨、纸、砚 B.棋、琴、画、书 C.琴、棋、茶、书 D.棋、茶、书、墨 7.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A.设有堂屋 B.聚族而居 C.设有神龛 D.设有照壁 8.我国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故南方民族多采用:() A.碉楼石室 B.井干式建筑 C.四合院 D.干栏式建筑 9.下列几位人物中不属于“诸子百家”的是:() A.孔子 B.韩非子 C.墨子 D.子婴 10.下列几项中不属于春节民俗活动的是:() A.扫尘 B.请灶神 C.年夜饭 D.赛龙舟 11.我国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起源于:()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2.“图腾”一词源于()方言。 A.古印度 B.古埃及 C.古印第安 D.古巴比伦 13.中国人最为崇尚的颜色是:()A.白色、红色 B.红色、黄色 C.黄色、黑色 D.红色、黑色 14.最先创造并使用“囍”这个字的人是:() A.朱熹 B.欧阳修 C.王安石 D.王羲之 15.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食料为主。 A.植物性 B.动物性 C.杂物性 D.自然性 16.“五谷”之说逐渐形成的习俗,是指()这五种粮食作物。 A.米、麦、黍、稷、菽 B.稻、麦、谷、稷、菽 C.稻、麦、黍、豆、菽 D.稻、麦、黍、稷、菽 17.牛奶与下列哪一种食物不宜同时食用:( ) A.苹果 B.巧克力 C.蜂蜜 D.红茶 18.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称为() A.窑洞 B.四合院 C.天井式瓦房 D.大围楼 19.“风水学”中民居的择地大忌是() A.门前有河 B.门后靠山 C.坐北朝南 D.门前有路 20.“草原之舟”——勒勒车是()特有的交通工具。 A.朝鲜族 B.回族 C.蒙古族 D.傣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我国唐代文学史上,被称为“诗家三李”的是哪三位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古人所说的“三纲五常”,其中“三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俗是产生与流传于一个民族的大众生活的世代相袭的文化现象,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特征。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00141032 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Folklore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中国民俗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历史与中国民俗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民俗的基本类型,提高学生民俗文化的基本素养,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认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主要的民俗学知识和系统的理论方法,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面貌,从而在精神上充实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具体应用。 (三)实施说明 1.中国民俗学课程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使用,共32学时。 2.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讲授、分析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并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进行。每一章都结合案例分析,给学生展示生动具体的民俗事项,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3.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的学时,课时分配表仅供参考。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修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一年级、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课程的学生。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习题以每堂课老师留的作业为主,实践环节可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含有中国民俗情景的影视作品,或进行田野调查采访,还可以设置情境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演。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中国主要的民俗类别和民俗事项。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 《中国民俗学》,乌丙安著,长春出版社,2014年1月版。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二、中文摘要 中国民俗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历史与中国民俗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民俗的基本类型,提高学生民俗文化的基本素养,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认识。

《旅游学概论(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优的,将其序号填 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新中国第一家面向外国来华旅客开展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是( )。 A.中国康辉旅行社 B.中国青年旅行社 C.中国旅行社 D.中国国际旅行社 2.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 )。 A.旅游政策 B.旅游机构 C.旅游资源 D.旅游策划 3.影响旅游市场竞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旅游产品 B.旅游营销 C.旅游服务 D.旅游价格 4.( )是以了解异地文化或进行文化交流为出游目的的旅游者。这类旅游者以猎奇求知为内在动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以选择历史文化游以‘及民俗文化游的居多( )。 A.观光型旅游者 B.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C.文化体验型旅游者 D.度假保健型旅游者 5.以下哪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 A.旅游产品是一种以服务要素为主的产品 B.旅游者参与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 C.旅游产品的质量难以控制 D.旅游产品的分销渠道与有形产品相同 6.以下哪一种旅游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制定?( ) A.全国旅游规划 B.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C.地方旅游规划 D.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规划 7.以下哪类是铁路运输的特点?( ) A.自由灵活,速度快 B.费用低、安全性好、运输能力大

C.豪华、昂贵、服务质量高 D.快速省时、舒适度高 8.对旅游产品购买欲望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旅游者的( )。 A.支付能力与闲暇时间 B.性格 C.文化背景 D.职业 9.民俗旅游、怀旧旅游、艺术欣赏旅游、博物馆旅游等旅游产品属于( )。 A.事务旅游产品 B.度假旅游产品 C.探险旅游产品 D.文化旅游产品 10。我国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宣布成立的第一个旅游全行业组织是( )。 A.中国国际旅行者协会 B.中国旅游组织 C.中国旅游爱好者协会 D.中国旅游协会 二、多项选择《在每小题的5个选项中,有不少于两个是正确的,请选 出它们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选错、多选或少选都不给 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旅游者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群体和经济活动群体,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 )。 A.异地性 B.消费性 C.休闲性 D.体验性 E.盈利性 12.旅行社的主要业务是( )。 A.产品开发设计 B.旅游咨询业务 C.产品销售业务 D.采购业务 E.接待业务 1649 13.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 A.旅游导致传统文化的冲淡、异化和消失 B.不良的示范效应 C.干扰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D.旅游活动造成对环境的影响 E.降低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收入 14.旅游区保护规划主要涉及以下哪几方面内容?( ) A.旅游资源保护 B.环境保护 C.社会文化保护 D.旅游政策保护

广告学试题附答案

江西中医学院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现代广告学教程》试卷 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7页,五个大题,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 2、闭卷考试。 3、适用班级:08营销班 评阅人:_____________ 总分人: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 10分) 1、广告调查: 2、USP 理论: 3、广告产品定位策略: 4、广告媒介策略: 5、感性诉求广告: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国广告开始进入现代阶段的标志是( ) A. 报纸广告的广泛出现 B. 杂志广告的广泛出现 C. 广播广告的广泛出现 D. 电视广告的广泛出现 2. 划分产品生命周期的标准是产品的( ) ________________ __ 院(系) 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 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__ ___ ___ __ ___ __ __ _院(系)_____ ___ __ _班 级 姓名__ ___ __ __ __ ___ _ 学号 __ ___ ___ __ ___ __ ………………………………(密)………………………………(封)………………………………(线)………………………………

中国民俗文化答案

1、研究文化方面的感受。 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有着自己民族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其中婚嫁风俗最能代表各名族的文化特色。 我们小组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婚俗进行了研究探讨: 中国古代婚俗传统的中国婚礼仪式包括6个必备步骤: 说媒、定亲、聘礼、迎娶、拜堂(三鞠躬)、喝交杯酒。 各地婚俗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但无论是哪个民族,结婚仪式都很复杂。 结婚有哪些讲究婚礼是人一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大礼,历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婚礼中的礼仪。 古今婚姻制度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曾经历了原始群婚、血缘群婚、亚血缘群婚、对偶婚等形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实行了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 我负责的部分是各地婚俗,包括我国各个地区的婚俗和各个民族的婚俗情况,各个地区的婚俗文化介绍有: 山西北部地区(以大同为代表)、上海、福建、安徽、青岛;由不同民族分类,研究到的婚俗习惯有僳僳族婚俗、土家族婚俗、哈萨克族婚俗、朝鲜族婚俗、黎族婚俗布依族婚俗、佤族婚俗、白族婚俗、阿昌族婚俗、藏族婚俗、傣族婚俗、景颇族婚俗和侗族婚俗。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就吓一跳,原来结婚的礼数是非常讲究的,个人感觉各地的婚俗都显得十分有趣,譬如上海婚俗新娘换鞋离娘家一路红伞到夫家;北京婚俗新郎虚箭射新娘同房先要吃饺子;佤族婚俗——杀鸡看卦和背对侧卧谈恋爱;阿昌族婚俗----偷鸡头与抬锅盖;黎族婚俗——爱你有多深,咬你有多深。侗族婚俗----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等等。从各个地区,不同名族

的婚俗习惯中,我看到了我国千百年来凝结起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感叹我国的文化的伟大,对于婚俗文化的研究虽然结束了,我对婚俗文化研究的热情不会停止,我将抱着对中国博大民俗的热爱把研究进行下去。 2、婚俗(三书六礼)——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文化意义。 婚礼,是人一生中的“终身大事”,其在人生过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这一人生仪礼。伴随着这一重大的人生仪礼,便出现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婚俗文化。 文化,是指围绕着人们的恋爱和嫁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其主题部分是婚姻,同时还包括婚前的恋爱期和婚后的生育期。恋爱是婚姻的预备期,而婚后的生儿育女,则可以看做是婚姻的延续期。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 “太暤庖牺氏,风姓,代隧人氏继天而王。……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可见在上古神话传说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中国的婚俗文化。 三书 「三书」是指在六礼中交换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简单来说,六礼就是传统婚礼的六个步骤:

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观光”一词最早来自中国古代名着_______上的“观国之光”。 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这标志着_______及_______的开端。 3.旅游承载力决定着可持续旅游发展的_______. 4.根据旅游学对旅游活动类型的分类,按_______划分,可将旅游活动分为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和游船旅游等多种类型。 5.在旅游统计中,某一旅游景区的平均单位面积接待旅游者的人数,被称为“_______”。 6.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二大客观因素是:足够的_______和足够的_______. 7.美国旅游学家罗伯特.W.麦金托什提出,旅游动机可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_______方面的动机、_______方面的动机、_______方面的动机、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8.一个旅游点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初创期、_______期、_______期、衰退期等四个阶段。 9.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包括食、宿、游、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要素。 10.旅游_______是一种使用价值,而且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 11.考核一个饭店的等级时要从其“硬件”和“软件”、_______的数量和提供服务的质量等方面同时评定。 12.旅游服务产品的外部质量是指能够符合并满足_______. 13.从50年代至今,_______地区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 14.企业将目标市场重点化的目的是集中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更有效地开展_______. 15.旅游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和_______等方面的影响。 16.旅游业属于第_______产业。 17.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制定相应_______,对于防止和控制旅游饱和或接待量超负荷是非常重要的。 年4月15日,中国_______旅行社成立。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旅游统计中,旅游接待地计算来访活动人天数的方法是:来访旅游人次() A.乘以人均逗留天数 B.乘以总逗留天数 C.除以人均逗留天数 D.除以总逗留天数 2.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A.旅游饭店 B.旅游景点 C.旅行社 D.旅游交通 3.根据美国学者斯坦利.C.帕洛格提出的影响旅游动机的心理类型模式指出,心理类型越是靠近()型者,外出旅游的可能性就越大。 A.自我中心者 B.近自我中心者 C.多中心者 D.近多中心者 4.根据国务院1985年颁发的《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不对外招徕,只接待境外游客的旅行社被称为() A.一类旅行社 B.二类旅行社 C.三类旅行社 D.四类旅行社 5.独立饭店与连锁饭店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A.饭店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B.饭店的规模不同 C.饭店的等级不同 D.旅游者逗留期的长短不同 )我国的旅游出口市场中,旅游者的流动与旅游收入的流动是(6. A.同方向流出中国 B.同方向流入中国

广告学概论试题B卷 2016

广告学概论试题B卷 2016.05.16 姓名:学号: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狭义的广告是指盈利性的广告,下列哪个不属于狭义的广告()。 A.海飞丝广告 B.乐事薯片 C.节约用水 D.大众汽车 2.广告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 ①广告主体②广告客体③广告内容④广告载体⑤广告代理⑥广告费用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任何广告都有一个明确的行为主体,即()。 A .广告公司 B.广告媒介 C. 广告主 D .广告客户 4.从广告自身的角度来分析,广告的性质有责任性、自主性和()。 A.目的性 B.互动性 C.选择性 D.劝说性 5. 以洗发水为例,宝洁公司拥有“海飞丝”“潘婷”“飘柔”等多品牌通过不同广告语的表现形式,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营销策略被称为()。 A.合作营销策略 B.整体营销策略 C.品牌战略营销 D.多品牌营销策略 6.下列不属于制作电视媒介广告时,广告文案应该考虑的要点的是()。 A.广告文案是广告主题的精炼,要充分注意广告词和图画之间的内在联系 B.广告文案注意其口语化,避免使用可能产生误听的字词 C.广告文案不必苛求语言的逻辑,应该予以画面、声音等其他元素以空间互相配合 D.广告文案要简洁明了,节约制作成本, 7.直邮广告也称邮寄广告、直接信函广告,简称为()。 A.POP B.PH C.AD D.DM 8.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在广告的到达率上,需要对重要使用群体加强广告频次。 A.导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9.以下属于中年消费群体的特征的是() A.雄厚的购买能力和实力 B.思想较为保守、素喜凭经验做决定 C.人生目标是追求地位和财富 D.侧重商品能够带来的促进健康的功用 10. 网络媒体广告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他的优势与劣势都十分明显,包括()。 ①信息容量大②受众关注度高③制作成本低④交互性和纵深性⑤强迫收视⑥信誉度是其发展的瓶颈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不少于两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广告与新闻是现代传播的两个支脉,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以下属于两者相同点的是() A.信息传播属性相同 B.传播媒介相同 C.真实性原则相同 D.目标相同 2.中国广告发展的近代时期(1840-1949年),也是中国广告的发展期。以下属于中国近代广告时期广告形式的是()。 A.幌子 B.招牌 C.广播广告 D.报纸广告 E.霓虹灯广告 F.月历广告

中国民俗知识竞赛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科目:民俗 第一部分明辨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 民俗乂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 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 尚、习俗。()力① 2. 按照我国传统的说法,正月初七是人日,而初一至初六是包括马牛羊鸡狗猪 在内的“六畜”日。那么与正月初一相对应的动物是羊。()/ ② 3. 孩子们是盼望过年的,因为在除夕之夜,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给压 岁钱的习俗从汉代就开始了,它最初的含义是祝福安康。()解析:压邪驱鬼 x ② 4. 汉族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活明节、端午节、中秋节。()/① 5. 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体全的牲畜叫“牺”,毛色 纯一的牲畜叫“牲”。()解析: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的的牲畜叫“牲”X ② 6. 父母之死的讳称有:见背、弃养、圆寂、孤露等。()解析:圆寂是佛道徒 之死的讳称x② 7. 拜礼中,空首是臣下拜启之礼。()解析:空首是国启回臣下之拜X① 8. 戏剧脸谱中白色的脸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解析:白色代表阴 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x① 9. “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丈夫把头发束起来。解析:“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x①

10. 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11. 谥号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r ① 12. 《白家姓》中没有“肖”这个姓。()V ② 13. 藏族的传统乐器是冬不拉。()解析:藏族的传统乐器是札木聂X① 14. 三冥节指的是活明节、中元节和下元节。()/① 15. 六畜一股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① 16.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日符”指的是画着门神的桃木板(W① 17.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① 第二部分慧眼识珠(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 单选题括号一律用中文字符并且中间空两格()。 1. 春节也叫“过年”,传说和一种叫做“年”的怪兽有关。人们为春节所做的一些准备和活动,据说也和驱赶这种怪兽有关。下列活动和“年”这种传说无关的一项是: ()。D ① A. 放爆竹 B.守岁 C.贴春联、挂年画 D.吃饺子 2.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 ② A.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 B.每年秋天 C.活明后10天 D.端午前 3. 傣族饮食中,最具特色的是:()。C ① A.糯米饭 B.菜团C竹筒饭D.椎杷 4. 我国古代过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的祭灶就开始了,这

《中国民俗学》课程

一、课程简介 《中国民俗学》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方向课,主要是通过对民俗的基本原理以及物质生产民俗、服饰民俗、饮食习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人生仪礼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信仰民俗、民间游艺等各类民俗事象的分门别类的简扼介绍,为广大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民俗文化基础知识。本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丰富的知识性,通过民俗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将国内各民族的民俗呈现给学生。 二、课程设置目的与教学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也需要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了解、熟悉中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开展旅游活动都极其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中外各民俗的认识,系统地掌握民俗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以及民俗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力争从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出发,揭示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为深入探索旅游文化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奠定基础;使学生既能对中国各民族的风俗有所了解,又能根据民俗学的基本原理对各种民俗现象进行分析理解。为从事旅游相关专业工作及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中国民俗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课程,它与旅

游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导游基础知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等课程相互衔接配合。 四、使用教材:苑利、顾军编著的《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一书。 五、课时安排:本课程计划安排40个学时,实际讲授39学时,作业交流1学时。 六、学习方法指导 1、正确处理教材和参考书籍的关系。 《中国民俗学》的配套读物较多。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广度、深度和难易程度,按照认识规律所作的全面规范。参考书籍是补充、完善知识结构的辅助资料,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深化理解、加深印象。在阅读教材时,应先翻阅教材中有关这一章的思考题,这是各章的基本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材料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要注意从内在逻辑关系上理顺与掌握知识体系。 本课程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着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总体上由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础知识三个有机部分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全书甚至每一章节的编制一般都是先总说,再分说;都采取先阐述基本理论,然后教授基本分析方法,再介绍基础知识的顺序,以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的掌握各种民俗事象。学习时,必须首先抓住知识体系,纵横联系,全面系统地消化和吸收,切忌孤立地死记硬背某些概念和结论。

旅游学概论试题试卷及答案

卷号:3246 座位号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 《旅游学概论》试题 A 卷 2013年5月 一、名词解释:(5×4=20分) 1、旅游: 2、旅行社: 3、旅游资源: 4 、旅游市场: 5、旅游业: 二、填空题(1×30=30分) 1、旅游概论是以( )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以 ( )过程中特有的矛盾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的。 2、旅游在本质上是以获得人身的( )、精神上的 ( )和特定需求( )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历。 3、近代旅游创始人托马斯·库克于( )年举办世界上第一次团 体包价旅游;于( )年开办旅游代理业务;于( )年正式成立托马斯·库克父子旅游公司。 4、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已经发展到 ( )旅游、 ( ) 旅游和 ( )旅游三者共同发展阶段。 5、构成旅游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 、( )、

( )。 6、旅游者必须具备许多条件,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可归纳为 ( )和( )。 7、人们对旅游的各种意义所取得的共识,是因为他们大都反映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 ) 性和( )性。 8、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作为旅游者进行实地观察的对象,共同特点是( )性、( ) 性、 ( )性。 9、旅游产品的特性是连续性、( )性、( )性、( )性。 10、从客观上划分,根据国际旅游者产生的地理区域划分,可把世界划分为七大旅游市场( )、( )、 ( )、( )、( )、 ( )、( ) 。 三、单项选择请选出最恰当的一项(10×1’=10 分) 1、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A、旅游资源 B、旅游交通 C、旅游宣传 D、旅游业2、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游形式中的() A、帝王巡游 B、政治旅行 C、士人漫游 D、学术考查 3、1927年中国当代最早的旅游组织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 A、陈光甫 B、黄光培 C、柳亚子 D、章士钊 4、早在商代就已经设立,古代中国最早的住宿设施是() A、馆 B、驿站 C、亭 D、邮 5、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地点为:() A、美洲 B、非洲 C、中东 D、欧洲 6、在我国涉外饭店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 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 B、国家旅游局星级评定机构评定 C、省市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评定认可 D、由省市旅游局初评后,报国家旅游局确定 7、按饭店规模大小划分,在我国有500间客房的饭店属于()型饭店。 A、小 B、大 C、中 D、、不是旅游基本属性的选项是() A、文化属性 B、经济属性 C、消费属性 D、政治属性 9、不属于旅游职能作用的是() A、宣传招徕旅游者 B、生产、销售旅游产品 C、提供法律或医疗援助 D、组织协调旅游活动

广告学考试题目及答案汇编

广告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选题 1、(A)是在营销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 A营销环境分析 B营销目标 C市场定位 D市场营销战略 2、(C)是实现企业经营策略的工具之一。 A竞争 B促销 C广告 D媒体 3、(A)是产品进入的第一个阶段。 A引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4、广告活动的基础是(D) A、广告的目标 B、广告的主题 C、广告的预算费用 D、广告的市场分析 5、广告目标的关键是(B) A、广告的目标 B、广告的市场分析 C、广告的费用预算 D、广告的主题 6、根据广告时间分类,5年以上的广告计划属于(B) A、近期广告计划 B、长期广告计划 C、中期广告计划 D、短期广告计划 7、企业针对某一市场、某一产品在一定时段内进行广告活动应制定(A) A、单一性广告计划 B、战术性广告计划 C、战略性广告计划 D、复合性广告计划 8、下面那个是营销组合策略的内容(D) A质量 B分销 C售后服务 D产品 9、下面不是广告计划内容的是(D) A广告的市场分析 B广告的目标 C广告的对象 D广告的制作 10、下面不是广告计划的是(D) A长期广告计划 B中期广告计划 C短期广告计划 D单一性广告计划 11、下面那一项不是广告标题创作的形式(D) A陈述式 B新闻式 C承诺式 D正衬式 12、以下不属于名人广告的优势是(B) A、容易引起注意,并且记忆程度好 B因个人绯闻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C、显示企业实力 D增加商品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大众传播媒体的是(A) A、报纸 B、POP广告 C、DM广告 D户外广告

14、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商品卖出去,广告首先涉及的是(B) A创意问题 B市场问题 C艺术问题 D经营管理问题 15、下列广告媒介中不属于户外媒介的是(D) A、路牌 B大型灯箱 C霓虹灯 D报纸 二、多选题 1、广告计划的内容(ABD) A市场分析B目标C行动文件D对象 2、根据广告的目的进行划分可分为(ABC)广告目标 A信息性B说服性C提醒性D竞争性 3、影响广告预算的主要因素(ABCD) A广告频次B品牌的代替 C 品牌的市场地位D产品的生命周期 4、报纸广告制作一般有什么要求(ABCD) A连续刊登B版面大小C位置安排D情境配合 5、广播广告的构成要素(ABCD) A人声B音响C音乐D广播广告诸要素的运用 6、广告模特的可信性表现在以下哪几方面(ABC) A专业性B魅力性C类似性D模仿性 7、广告媒体使用的策略有(AB) A地区上的分配策略B时间上的分配策略 C费用上的分配策略D消费者习惯的分配策略 8、标题的类型分为哪几类(BCD) A多样式标题 B间接标题 C复合标题 D 直接标题 9、广告正文包含哪些部分(ACD) A引言 B感谢语 C主体 D结尾 10、目前我国推行的广告审查制度表现在以下哪几方面(CD) A提前审查 B事中审查 C事前审查 D事后审查 三、名词解释 1、广告计划 广告计划是广告主或广告经营单位根据企业的营销目标、营销策略和广告任务而制定的关于未来一定时期内广告活动的整体安排。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2010-07-20 11: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3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 A ) A.尊亲敬祖 B.原始信仰 C.祛邪止恶 D.伦理观念 2.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 ( C ) A.避瘟 B.吃粽子 C.纪念屈原 D.划龙舟 3.在商业民俗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是:() ( B ) A.行商 B.集市 C.坐商 D.马帮 4.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为() ( A ) A.幌子牌匾 B.固定摊位 C.营业时间 D.专营商品 5.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 A ) A.聚族而居 B.设有堂屋 C.设有神龛 D.设有照壁 6.进入人群仪式称为() ( A ) A.满月 B.洗三 C.抓周 D.百碎 7.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 ( C ) A.民俗学 B.人类学

C.民间文学 D.社会学 8.创用民俗学英文“Folklore”的学者汤姆斯是哪个国家的:() ( C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9.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叫做:() ( D ) A.神话传说 B.民间戏剧 C.民间歌谣 D.民间文学 10.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传承特点的渔业习俗是:() ( A ) A.占验习俗 B.岁时习俗 C.生产时序 D.渔业禁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7.0 分,共7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工匠民俗的重要特点,即:() ( ABC ) A.师承关系的系谱性 B.技术传授的封闭性 C.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D.师徒关系的亲缘化 E.工匠来源的地域性 2.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 ( BCDE ) A.类型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功能性 E.科学性 3.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过的阶段有:( ) ( CE ) A.半穴居 B.干栏式 C.利用天然空间 D.四合院 E.人造居住空间 4.诞生仪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大体包括()

旅游学概论试题

旅游学概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在题后的括号内。 1.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A.旅游资源 B.旅游交通 C。旅游宣传 D.旅游业 2.现代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被用来作为教育、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形式和手段,这表明了现代旅游的 A.综合性 B.普及性 C.群众性 D.社会性 3.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随从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行形式中的 A.帝王巡游 B.政治游说 C.学术考察 D.士人漫游 4.1927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 A.陈光甫 B.黄炎培 C.柳亚子 D.章土钊 5.采取由政府机关、工作单位、工会和社会团体提供资助的办法,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度假,这便是所谓的 A.社会旅游 B.公费旅游 C.大众旅游 D.奖励旅游 6.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但不包括 A.经商贸易的人 B.就业移民的人 C.短期进修的人 D.探亲访友的人 7.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根据旅游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理论认为,当居民的经济收入达到旅游临界收入后,经济收入每增加1967,旅游消费便会增加 A.1.1% B.1.5%C.1.9%D.2.1% 8.思想上谨小慎微,行动上表现为喜安逸、好轻松,喜欢在熟悉氛围中活动的旅游者属于旅客心理类型中的 A.自我中心型 B.近自我中心型 C.多中心型 D.近多中心型 9.出游次数较频繁,对旅游价格不太敏感,要求服务水平较高的是 A.消遣型旅游者 B.差旅型旅游者 C.家庭事务型旅游者 D.自由组合型旅游者 10.“无论在城市和乡村,闲暇都是重要的,它为人们提供了基本才能的变化条件-----意向、知识、责任感和创造力的自由发展”。这段话出自 A.《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宣言》B.《消遣宪章》 C.《马尼拉宣言》D.《世界旅游组织章程》 11.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吸引力因素 B.多样性因素 C.变化性因素 D.季节性因素 12.任何旅游地都会经历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旅游专用概念称其为旅游地的 A.生命周期 B.发展周期 C.历史周期 D.循环周期 13.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强,而对另外一些旅游者无多大吸引力,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这体现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 A.定量性 B.定向性 C.自然性 D.变化性 14.利用交通为旅游者设计并串联若干旅游点和旅游城市的合理走向,旅游界称之为A.旅游项目 B.旅游区 C.旅游区域 O.旅游路线 15.微笑服务,热情周到,耐心细致,面对面进行服务,体现了旅游服务的 A.直接性 B.规范性 C.应变性 D.艺术性 16.在我国涉外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 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