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书法

应用书法

应用书法
应用书法

《楷书临写指南》(

试题一.填空题:(20分)

1.行书是介于______和______之间的一种书体,相传行书为________、________的刘德升所创,其实在此之前它久已萌芽,《礼器碑》那样的“________”隶书________,________,书写速度较慢,因此汉人并不处处用它,就采取一种比较率意的写法,就是当时的“行书”——“ ________”,比“________”再进一步,运用省略笔画,简化构件的手段,便又形成当时的“草书

——________”。

书法试题(4): 2.行书的成熟虽然________楷书,但从书体的相互关系来说,它只是楷书的一种________,应该隶属于________,而不能与楷书__________,另外,________在行书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3.典型的行书体式居楷、草之

-

2.行书的成熟虽然________楷书,但从书体的相互关系来说,它只是楷书的一种________,应该隶属于________,而不能与楷书__________,另外,________在行书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3.典型的行书体式居楷、草之间,可以举王羲之《________》为代表,如果写得规矩一些,偏近楷体,则称“________”,象李邕《____________》就是,反之,如果写得风格奔放,字势连绵,或较频繁地夹带草字,就叫“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

4.隶书又别有“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的异名,其书体发展的遗迹,可分为两个阶段,即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这两个时期内,又可分为两大类,即西汉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东汉的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的简牍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刻石有《________________》,东汉碑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摩崖刻石中的《________》用笔较平稳,《________》风格厚重古朴,与《________》并列,人称“________”。

5.历代的草书可分为三类,依萦绕为主的一派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人,以________为代表的《__________》简化一派,________是以上两类的融合一系,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充分发挥点法作用的一派。

6.元代朝书法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时代风格,最有影响的书法家首推_______,他的书法集诸家之长,诸体兼备,篆、隶、楷、行、草皆能,造诣深厚,楷书和行书尤为精绝形成平和雅正、雍容华美的"____体"。元代后期书坛充满了独创精神,端庄秀雅的风格仍然流行,奇肆多姿、直抒性灵的书法给予书坛新意,对明初书

法造成直接影响。

7.正德、嘉靖时苏州地区出现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在书法史上被称为“吴门三家”;明末书坛上卓有成就的有_________、米万钟、邢侗和_________、_________等人。_______作草书雄奇逸宕,他提出:“宁拙毋巧……”_________的行楷笔画圆劲秀逸,行笔流畅,分行布局疏朗匀称,行气连贯,以生拙取胜;_________,号完白山人,他书法篆刻兼长,书法以篆书最为著称。清代前期仍然______流行,自乾隆、嘉庆以后,金石考古之学兴起,大量碑版出土,引起学者书家的注意,突破帖学的樊篱而竟尚碑学,借古开今,审美情趣为之一变;不少画家亦擅书法,多出己意,奇情异态,妙趣横生,篆、隶、魏碑等书法创作成就尤高,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8.书法还包括草书,其中以人称"狂张醉素"的______和_______的创作最具代表性。《__________》为______狂草代表作,行笔圆劲奔放,人谓之有“惊蛇走虺,骤雨旋风”之势。

9. 一幅完整的书作还包括________,印章分________和________,闲章又有

__________、压角章之分,名章可用一“________”一“白文”,也就是

“________”和“________”,落款中名章不能__________落款字,两名章间距要有__________,印章在书法作品中起“____________”作用,也就是提精神、血气。

二.选择题:(18分)

1.书法上人称“宋代四家”是指()

A.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

B.允明、徐渭、文徵明和王宠;

C.之谦、吴昌硕、黄易、奚冈等人。

2.当代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于()

A.1949年5月;

B.1981年5月;

C.1989年11月。

3.人称“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书法试题(5): A.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B.唐颜真卿的《祭侄稿》;C.晋王羲之的《兰亭序》。 4.书法三要素是指() A.笔法、笔势、笔意;B.墨色、线条、笔法;C.笔法、结字、墨色。 5.“初唐四家”是指以下哪些?() A.文征

-

A.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B.唐颜真卿的《祭侄稿》;

C.晋王羲之的《兰亭序》。

4.书法三要素是指()

A.笔法、笔势、笔意;

B.墨色、线条、笔法;

C.笔法、结字、墨色。

5.“初唐四家”是指以下哪些?()

A.文征明、祝允明、王宠和徐渭;

B.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

C.王羲之、王献之、王玄之和王徽之。

6.“唐草三杰”是指()

A.张旭、怀素、孙过庭;

B.李白、斐旻、张旭;

C.李白、杜甫、柳宗元。

7.颜真卿的代表作有()

A. 《晋祠铭》、《温泉铭》、《陋室铭》;

B.《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经》;

C. 《多宝塔碑》、《勤礼碑》、《麻姑仙坛记》。

8.“然拟进一分,则察也进一分,先能察而后能拟,能既精而察益精。”选自()

A.包世臣《艺舟双楫》;

B.张怀瓘《书断》;

C.卫铄《笔阵图》。

9.书贵用笔,用之存乎其人,故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为笔所用。”选自()

A.徐渭《笔悬要旨》;

B.朱和羹《临池心解》;

C.刘熙载《艺概·书概》。

三.判断题:(12分)

1.鲁公三稿指《祭侄稿》、《争座位稿》、《告伯父稿》。()

2.苏东坡字如乱石铺街,郑板桥字如石压蛤蟆。()

3.印章分起首章、压角章和异形章。()

4.“天覆者凡画皆盖于其下”是说:“写覆盖一类的字,上面盖住下边,而又点画干净厚实,不相纠结。” ()

5.书法演变的顺序是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6.唐代李邕是著名楷书家。()

7.金农、郑燮是明代草书家。()

8.行书笔画的简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简化,一是省略。()

四.问答题:(15分)

书法试题(6): 1.我们都比较喜欢行草书,那么行草书的结体法有几种呢? 2.行草书的章法要求、格局分类分别为哪些? 3.盖章时须注意哪几点?五.书写题:(内文自选) 1.硬笔扇面一幅(10分) 2.毛笔诗词或对子一幅(15分)理论答

-

1.我们都比较喜欢行草书,那么行草书的结体法有几种呢?

2.行草书的章法要求、格局分类分别为哪些?

3.盖章时须注意哪几点?

五.书写题:(内文自选)

1.硬笔扇面一幅(10分)

2.毛笔诗词或对子一幅(15分)书法试题:试题一一.空题:(20分) 1.________是最古老的篆书文字,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________中________占相当比重,也有指事、形声、会意、假借等字,汉字的基本构造法则皆已具备。 2.______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

试题二.空题:(20分)

1.________是最古老的篆书文字,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________中________占相当比重,也有指事、形声、会意、假借等字,汉字的基本构造法则皆已具备。

2.______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以钟、鼎为主,故也叫钟鼎文;

_________铭文字形饱满,庄严凝重,平正中富有变化,无丝毫荒率之处,是西周前期金文中的典范之作;西周后期_________铭文书法气势雄伟,浑厚庄重,被誉为金文之冠;_________铭文书法奇崛古朴,横斜错落,生动富有变化,已开草篆之风,是西周晚期重要金文书迹。

3.春秋战国书法艺术出现多样的面貌,除_____外,还有竹木简犊、帛书及石刻等。_________是迄今所知传世最早的石刻文字,为战国之际到秦统一中国前的石刻。因石成鼓形并刻字其上而得名。石鼓共10石,全文应为654字,现仅存270字,______书体,布局匀称齐整,字形作长方或方形,端庄凝重,笔力稳健遒劲,结体平正中求变化。纸发明以前______和丝帛是古代重要的书写材料。

4.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光辉时代,出现不少著名书法家。东晋_________的楷书和行草书完全摆脱了隶书的影响而趋于成熟完美。传世著名作品

《________》点画遒美,行笔流畅,书风清秀,卷中重复字在写法上都有变化,作品《____________》曾为北宋宫廷收藏,清代藏于内府,乾隆皇帝称誉备至,与王献之《_______》及王珣《________》合称“三希”,宫中书斋因置此三帖故命名为“三希堂”;北碑也叫_______产生于民间书法,为楷书分支,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唐代书法的伟大成就,一方面是端严庄重的楷书,另一方面则是创造了气势飞动奇幻多变的草书,颜筋柳骨指_______书多筋骨,_________书多骨力,传世碑刻作品颇多,具有代表性的《____________》,端庄厚实,气势恢宏,为_________所书;《____________》为_________64岁时所书,行笔劲健雄浑遒劲有力,平

正多姿;草书,其中以人称"狂张醉素"的______和_______的创作最具代表性。《__________》为______狂草代表作,行笔圆劲奔放,人谓之有"惊蛇走虺,骤雨旋风"之势。

6.元代书法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时代风格,最有影响的书法家首推_______,他的书法集诸家之长,诸体兼备,篆、隶、楷、行、草皆能,造诣深厚,楷书和行书尤为精绝形成平和雅正、雍容华美的"____体"。元代后期书坛充满了独创精神,端庄秀雅的风格仍然流行,奇肆多姿、直抒性灵的书法给予书坛新意,对明初书法造成直接影响。

7.清正德、嘉靖时苏州地区出现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在书法史上被称为“吴门三家”;明末书坛上卓有成就的有_________、米万钟、邢侗和

_________、_________等人。_______作草书雄奇逸宕,他提出:“宁拙毋巧……”_________的行楷笔画圆劲秀逸,行笔流畅,分行布局疏朗匀称,行气连贯,以生拙取胜;_________,号完白山人,他书法篆刻兼长,书法以篆书最为著称。清代前期仍然______流行,自乾隆、嘉庆以后,金石考古之学兴起,大量碑版出土,引起学者书家的注意,突破帖学的樊篱而竟尚碑学,借古开今,审美情趣为之一变;不少画家亦擅书法,多出己意,奇情异态,妙趣横生,篆、隶、魏碑等书法创作成就尤高,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18分)

1.书法上人称“宋四家”是指()

A.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

B.祝允明、徐渭、文徵明和王宠;

C.赵之谦、吴昌硕、黄易、奚冈等人。

2.当代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于()

书法试题(2): A.1949年5月;B.981年5月;C.989年11月。 3.人称“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A.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B.唐颜真卿的《祭侄稿》;

C.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 4.书法三要素是指() A.笔法、笔势、笔意;B.墨色、

-

A.1949年5月;

B.981年5月;

C.989年11月。

3.人称“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A.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B.唐颜真卿的《祭侄稿》;

C.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

4.书法三要素是指()

A.笔法、笔势、笔意;

B.墨色、线条、笔法;

C.笔法、结字、墨色。

5.“初唐四家”是指以下哪些?()

A.文征明、祝允明、王宠和徐渭;

B.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

C.之、王献之、王玄之、王徽之。

6.唐草三杰”是指()

A.旭、怀素、孙过庭;

B.白、斐旻、张旭;

C.白、杜甫、柳宗元。

7.颜真卿的代表作有()

A.《晋祠铭》、《温泉铭》、《陋室铭》;

B.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经》;

C.多宝塔碑》、《勤礼碑》、《麻姑仙坛记》。

8.“然拟进一分,则察也进一分,先能察而后能拟,能既精而察益精。”选自()

A.包世臣《艺舟双楫》;

B.张怀瓘《书断》;

C.卫铄《笔阵图》。

9.“书贵用笔,用之存乎其人,故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为笔所用。”选自()

A.徐渭《笔悬要旨》;

B.朱和羹《临池心解》;

C.刘熙载《艺概·书概》。

三.判断题:(12分)

1.鲁公三稿指《祭侄稿》、《争座位稿》、《告伯父稿》。()

2.苏东坡字如乱石铺街,郑板桥字如石压蛤蟆。()

3.印章分起首章、压角章和异形章。()

4.“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是说:“写覆盖一类的字,上面盖住下边,而又点画干净厚实,不相纠结。” ()

5.书法演变的顺序是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6.唐代李邕是著名楷书家。()

7.金农、郑燮是明代草书家。()

书法试题(3):四.问答题:(15分) 1.书写楷书的起笔和收笔各是怎样的?各有几种? 2.永字八法是指什么?请图示举例。 3.什么是书法中的正文?各有哪些方法?五.书写题:(内文自选) 1.硬笔一幅,字体不限(10分) 2.毛笔诗词

-

四.问答题:(15分)

1.书写楷书的起笔和收笔各是怎样的?各有几种?

2.永字八法是指什么?请图示举例。

3.什么是书法中的正文?各有哪些方法?

五.书写题:(内文自选)

1.硬笔一幅,字体不限(10分)

2.毛笔诗词或对联一幅(15分)

1.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湖笔

(2)端砚

2. 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唐代许多书法家具有博大的襟怀和豪放的激情,成为浪漫书风的杰出代表,其中()最为突出。

(2)唐代楷书三大家中,()是湖南长沙人。

(3)初唐四家中,()排名居首。

(4)楷书四大家指的是()。

(5)阮元写出了《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两篇文章,何绍基崇尚碑还是帖()。

(6)唐代草书三杰有贺知章、张旭、怀素,其中影响湖湘书法最大的是()。

(7)在书法史上,孙过庭的经典之作是()。

(8)()是浙江湖州人,为元代书法的领军人物。

(9)()砚产于广东肇庆,湖笔产于浙江()。

3.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汉代十分重视()教育。

A、写字

B、书法

C、书法艺术

(2)秦始皇二十六年,罢六国不与秦文相合的文字,推行小篆,出现了一大批小篆名家,其中以()的成就为最高。

A、赵高

B、李斯

C、胡毋敬

(3)唐代书法崇尚法度,()提出“问架三十六法”。

A、颜真卿

B、欧阳询

C、柳公权

(4)初唐四家中,()的楷书带行书笔意。

A、欧阳询

B、虞世南

C、褚遂良

D、薛稷

(5)晚清时期,()在颜书之外,将隶书融入楷书,同时加上北碑的金石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行草书成就最高。

A、吴熙载

B、何绍基

C、徐三庚

4. 判断题:(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何绍基是清代湖南著名的书法家。

(2)林散之、张旭、怀素是唐草三杰。

(3)初唐四家指的是褚遂良、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

(4)《张迁碑》、《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为汉代隶书的代表作。

(5)唐代书法、书论成就最高。

(6)清代傅山的草书对后来的草书学习者有相当大的影响。

(7)秦汉两代篆刻艺术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8)唐代初期的书法风貌,是在崇尚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风基础上形成的。

(9)阮元在金石学、书法理论方面有相当大的影响,写出了《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两篇文章。

(10)湖湘书法在全国排位是靠前的。

5. 问答题(第1题15分,第2题12分,第3题13分,40分)

(1)书法在唐代为什么有那样辉煌的成就,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名家,试分析其原因?

(2)现代人刻印,为什么一定要取法秦汉印?

(3)每个朝代的书法都有不同的审美追求,晋代、唐代、宋代追求的各是什么?

浅谈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

浅谈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 [摘要] 从艺术最终的目的来说,艺术本来就是人类自由心灵、人类创造力最完整、最伟大的表现。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受书法的影响较大,其绘画技法延用了书法的书写形式。众多画家都在探索以书法入画的各种可能。为此从“书画同源”的角度可以很好地理解中国画与书法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及书画的当代性何以创新、发展。 [关键词] 书画同源字的造型线条性笔墨 在艺术呈现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传统中国绘画和书法应认真加以呵护和继承,并使其成熟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力得以创新发展,以民族性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史上一个重要问题,千百年来,说者甚多,但大都语焉未祥。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论题是一个因时而异的概念,在书画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不同的外延和内涵。若执着已见,作出结论,就难免以偏概全,从而也就无法理清其间的关系和头绪了。 中国艺术审美形式,延续了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习惯。中国山水画是我们的先民们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发展了自然美,并给予艺术表现的结果,是文明的进步发展。中国绘画其特殊材料和欣赏习惯,在用笔和表意上,同中国的书法和字的造型有很多相通之处,有“书画同源”之说。 一、早期的汉字与绘画的关系 我们知道,绘画的前提是“应物象形”,也就是对具体物象的模拟;书法的前提则是可供书写的汉字,而汉字的结构原则乃是“六书”。“六书”以象形为首,次为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转注、假借其实是用字的方法并不是构字的原则,而指事、形声、会意,实在也带来某种象形的成分。因此,论书法的起源,实际上就是文字的起源与绘画的关系密切,自无可怀疑。迄今为止,我们所见的古代文字,如甲骨文,钟鼎文之中,每有象形的符号,既是文字,又是图画,我们可以看一些象形文字是怎样组成的: 例如: 日,像已升起的太阳。 月,像上弦月形。 雨,像雨滴自天空而降之形。 山,像山峦起伏之形。 目,像眼睛之形。 口,像人口之形。 羊,像羊头、弯角、两目或耳形。 人,人的侧视形,像头臂身腿之形。 这些象形文字,足以说明画的结构跟书法是很有渊源的。而上古图画,如彩陶、岩画、青铜纹饰等等中,每有近乎符号的形象,即是图画,又是字。 二、中国画与书法用线性 前面说到字的组成是由大自然的一切物象形成的,那么推到魏晋以后,“书画同源”的命题将进入到画法等同于书法。 因为,这一段时期对于书法创作来说,不仅仅需要通过书写的诗文内容来说明问题而更需要通过点画的使转如轻重、疾徐、顿挫、提按等所谓“用笔”的节奏

书法艺术中的节奏

书法是以汉字结构规律为载体,毛笔为表现媒介的一种线条抽象造型艺术。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包含众多元素。古人曾说书法是:起于用笔,基于结字,成于章法,美于气韵。简单的说用笔、结字、章法是书法的基本三要素。而书法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因为有气韵即节奏韵律这一表现媒介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节奏,从狭义上讲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从广义上讲是指合乎一定规律的重复性变化的运动形式。书法艺术的节奏包含线条运动的节奏和空间布局的节奏。其中线条运动又包括用笔的提按顿挫,转折起伏,轻重缓急,粗细变化,浓淡枯湿,藏露锋变化等;空间布局则包括单个空间的前后呼应,如大小、方圆、扁长、正斜和整篇空间气势走向的整体把握。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一幅书法作品若是平直相似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如摆在纸上的一个个算子,死板乏味,毫无生气。这说明节奏是书法艺术创作的活力之源,如果失去了节奏感,书法只是一堆线条墨迹的堆砌而已,没有任何美感可言。而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应该是笔画有轻重急缓之分;笔墨有枯湿浓淡之别;字形有大小方扁差异;结构有开合伸缩之变;章法有错落欹侧之势,并且还富含有书写者饱满的情感。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流畅而极具美感的气势连贯的书写,展现在线与墨色的运动当中,所以用笔的节奏感表现在纸上就是线条与墨色的节奏感。线条的运动、起伏产生节奏。而这种规律或不规律的运动包括用笔的提与按的周期出现,直线与曲线的交错重复,用笔过程中轻重、快慢、粗细的前后对应等。有了这些元素的丰富作用,书法家就能通过线条的律动传递给观者一种无声的乐感,使本来毫无生命活力的笔墨线条变得鲜活而富有灵性。再加上墨色变化带来的枯湿浓淡的视觉美感,更是给线条的灵动增加力量。 而线条的运动形式由笔控制,分为内向用笔和外向用笔两种。内向用笔提按变化微小,笔锋含于笔画当中,用笔所显示的节奏感多内敛,提按关系多复杂不易发现,往往看上去平稳的线条是多次连续提按或扭转达到的,适用于静态书体,如楷书,隶书,篆书。《泰山金刚经》线条浑厚静穆,提按转折均很含蓄,其节奏感缓慢沉着。虞世南《孔子庙堂碑》,用笔内柔外刚,点画圆润光洁,给人以恬淡之气,书写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而外向用笔则指提按明显,用笔的起承转合都表现在线迹上,一目了然。这种明了的节奏感很适合动态书体,如行书和草书。由于行草书使转较多,常常出现字与字的连接,长线较多,点画时常由多笔画合为一画,又加上一定的速度,所以线迹忽长忽短,忽粗忽细。再加上蘸墨一次从饱满到枯竭的墨色表现过程,行草书很容易出现跌宕起伏的强烈的节奏感。如颜真卿《裴将军诗帖》,第一个字行笔缓慢,用墨厚重,几乎为楷书,接下来的两个字则速度略快,成行草书,提笔圆转连带,如此重复交错完成此篇作品。这些快与慢,直与曲,连与断,粗与细,轻与重的交替出现使《裴将军诗帖》的节奏感染力极强。 孙过庭曾在《书谱》中说: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排列,为体五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和,犯而不同。结字是汉字的载体,它有松紧、开合、倚侧之变化。这些变化同样表现出了书法艺术的节奏感。这种结构不是像建筑物的框架结构一样不可改变,它是通过线的运动与组合的各种形式关系所产生的有一定美学意义的普遍规律,是灵活机动的。并且不同的书体由于空间布局的需求不同而表现的节奏感的强弱也不同。例如章草和今草,章草在字形上大小基本一致,一字一格成方或扁形,在楷隶之间,空间变化不大,有一定的松紧和开合,所以节奏感相对含蓄;而今草则没有固定格式,有大有小,有正有欹,有方有圆,有长有扁,结字摇曳多姿,错落有致,富有极强的节奏律动感。 如果说结字是单个字的空间布局关系,那章法就是多个字,多行字的空间布局关系。结字的节奏感是微观的运动,章法的节奏感即是宏观的运动。古人论书有云: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结,左右有呼应,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即此推之,数字、数行、

书法艺术在设计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f11801486.html, 书法艺术在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张晓婷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0期 [摘要]我们现代的商业形象和企业形象,以及政府机关或公共场所处处可见书法的足迹。这是因为书法独具魅力,才使得书法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被广泛推广。书法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广泛,说明书法艺术的表现力和现代设计的创造性结合紧密。 [关键词]书法艺术设计现代设计 书法是我国独创的一门艺术,书法是把汉字升华到艺术境界的一种书写方法,或者说是书写法则。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书法艺术是线的艺术,这是我国传统的写意形式,书法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我国文学的发展,先后出现了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四体”,其中草书是一种书写最快的形式。书法讲究内容、意境、个性、情感等,就书法内容来讲,书法中所提及的文学应是全部,但就书法本身,文学只是个外衣,书法艺术丰富了字的内容,更有内涵,也就是内行人说的“意境” 客观描绘的具象和主观感情的抽象彼此激荡所产生引发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我们现代的商业形象和企业形象,以及政府机关或公共场所处处可见书法的足迹。这是因为书法独具魅力,才使得书法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被广泛推广。 书法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广泛,说明书法艺术的表现力和现代设计的创造性结合紧密。书法给人的美感和视觉冲击力是其他方式所表达不了的。这就是书法的魅力。书法中“笔力”是很吸引人的东西,用俗话说就是字写得“有劲”,苍劲有力,“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等都是形容字的力度,这是一种感觉,是书法带来的一种气势。早在东汉末年的蔡邑,就在他所撰的《九势》中,对于书法所体现的笔力,有过精彩的论述:“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苏轼也曾说过“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成为书也”。书法讲究运气、养气,内课修志,外可养身,古人习书法之前先净面、沐浴、研墨,写书法时心平气和,写书法后笔墨纸研要归位。正是因为书法有很多讲究,才赋予书法的那神秘的面纱。中国的书法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非一个“形式美”所能概括的。书法本身笔势连贯,重心平稳,神态自然,四面舒展,笔法清健疏朗,错落有致,可做到以形写意,可以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舍形求神;清代的周星莲曾说:“晋书如仙,唐书如圣,宋书如豪杰”。视觉冲击力很强,传达信息直接明了且迅速。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书法艺术领域中,不但有多种书体存在,美术字作为书法形式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在实用美术和视觉设计中也被十分广泛地运用,它已成为自真、草、篆、隶、行“五体”后的第六体而存在,美术字有其自身的优点,它整齐,规范,表现形式严谨,在当今很多视觉设计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设计中结合各种书法字体及美术字体,以体现出作品的生动与活泼。美术字与书法字体完美运用使设计视觉上体现灵动与端庄,在形式上又不失呆板,在信息传达上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更具中国特色。

书法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书法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书法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族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平面设计中,书法元素可以起到良好的视觉语言效果,因而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设计运用。由于平面设计本身可以包容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和呈现方式,因此书法也被匠心独运的平面设计工作者运用其中。由于书法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也为作品的成功和产品的广告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就书法这一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展开相关探讨,旨在促进平面设计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书法元素;平面设计;运用探讨 0 引言 书法艺术一直是我国悠久历史文明中的一项文化瑰宝。从古至今,各种字体的出现的传承都表现出国人对于书法这一历史文明的热爱和推崇。由于书法具有这一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很多平面设计工作者在进行设计时将其作为灵感加入到设计作品之中,进而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效果。然而书法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起步较晚,因此很多人对于书法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的具体运用还存在一定的疑惑,介于这一现状要求,本文就书法元素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美特点以及

其在平面设计工作中的运用方式进行探讨,旨在推广这一文化元素的使用与发展。 1 书法元素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 书法即中国字文化,它的起源要追溯到象形文字发起时期,在经历了无数朝代的变化过程中逐渐在其内容和表现方式上渗透了情感因素和想象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这种变化是随着人们的个人意识和情感的发展而出现的,因此汉字的书写就从标记符号的作用升华到了记事叙情,进而发展成为一门艺术,从历史的载体变为文化的载体,同时也产生了文化价值。因此,书法从其起源来看可以说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工具,而平面设计也具有这一功能和用途。平面设计的最基本要求就是通过图形或者文字将设计者所要表现给观众的思想内容传达出来,而一个成功的平面设计作品就是具有艺术美的同时能够正确地反映出设计作品的内涵意义。同样,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的要求就是在传达出正确消息的同时兼具艺术欣赏价值。这就可以看出书法和平面设计在内容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其内在的一致性。 书法的文艺价值主要表现在它的呈现方式上。由于文字的演变有其一定的写实性,所以很多字在创造之时就有着自然形态的美感和间距疏密以及大小笔画等结构方面的书写规律。这种形式构造上的美感和自然呈现的方式是书法元素可以运用于平面设计中的一个原因。汉字的演变到了今天还

浅谈当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浅谈当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仅普通人们对于艺术与设计有着模糊不清的概念,就连一些专门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也不见得能很好的把握,也总是模棱两可,捉摸不定。 通过学院举办的《当代艺术与设计座谈会》,邀请的嘉宾是今日美术馆的馆长——张子康先生(张子康,今日美术馆馆长。1989年7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89年9月在《河北图书商报》任美术编辑。1992年5月在河北教育出版社文化编辑室工作。1998年9月——1999年7月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室助教研修班,现为今日美术馆馆长。今日美术馆是以“民营非企业”,2002年由今日集团董事长张宝全先生创建并首任馆长,2004年底由张子康先生接任。张子康先生还兼任《东方艺术》杂志主编。今日美术馆系中国加入WTO后第一个按照国际美术馆规范建设和运营的纯民间美术馆。今日美术馆无梁无柱全开放自由展览空间及恒温恒湿、自动展板、自动灯光、多媒体声光展示系统等,系中国美术馆最高硬件标准,同时也跻身于国际一流美术馆行列。今日美术馆现有和正在筹建的下属企业有:今日美术馆出版社(香港)、今日美术馆杂志、今日美术馆网站、中国当代美术家数字资料库、中国当代书法家数字资料库、今日美术馆拍卖公司、今日美术馆画廊以及今日美术馆画院、今日美术馆研究院、今日美术馆艺术产业联盟等综合艺术产业实体。今日美术馆在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和当代艺术流派及领军人物的同时,更注重对艺

术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形成和国际知名美术馆、博物馆、画廊等艺术产业机构相适应的艺术运营模式,为当代艺术家及其艺术品提供一个面向世界的全开放式平台。今日美术馆开馆的《彩墨江山展》、《流行书风展》,其鲜明的学术性以及在美术史、书法史上的重大意义不仅受到国内外媒体及艺术机构的关注,也给中国美术界、书法界带来强烈震撼,促进了中国艺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今日美术馆展览面积1800余平方米,展线长约1000余延米,其全开放自由空间和活动展板、活动灯光不仅能适应所有二维平面作品展览,同时更能适应雕塑、装置等三维空间作品展览。)听了他的讲解以及他和设计系的老师的讨论,我对于当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有点心得体会: 对于当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的理解事实上它们是即有区别又有着千丝万缕割不断的联系的。在人类发展历史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艺术和设计在各自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它们之间的关系相当微妙。当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是辩证的,当代艺术的发展对于设计会有影响,反过来设计的发展也影响着艺术。 一、当代艺术与设计的区别 1、当代艺术与设计的概念 纯艺术和设计有很大的区别,一个是以形态思维为中心的,一个是以逻辑思维引导形态思维的,如果和在一起,在各种具体问题上的冲突将是没完没了的。包豪斯在魏玛时期曾经有过这方面的问题。格罗佩斯在1919年建立学院时,根据魏玛共和国政府要求,把早就在

浅谈书法心得

走近书法,品味书法 回想起来,在小时候接触书法好像都是在练着楷书字帖,在那些方整的字体之间琢磨着怎么样模仿,然后把字写得漂亮一些。不曾想过,书法真正的光泽和灵魂所在何处,不曾试想,这又是多么伟大的艺术。长大一些后,细细端详了许许多多的书法作品,便感觉从中似乎迸发出一种不可抵挡的力量,厚实恢宏。似乎在那之中,都是书法家的诉说倾吐,是他们的人格、精神和气魄。我震撼,并渐渐迷恋,希望走近它品读它聆听它。 很幸运能够加入到博雅班这个大家庭,在这里学习书画,显得那样亲近。恍惚间像是回到了那个远古时代的书塾,在屋檐里是我们,满是渴望、向往的眼神,带着虔诚和感动,静静等候学识的恩惠。 李老师说,大书法家他们一生都在写字。对书法的热爱不会有片刻的停歇,每天写写字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我想他们对书法发自内心的真爱,不单是为了成为一个流芳千古的书法家,更像是亲近自己的恋人,甚为怜惜,更像是寻求一种方式和自己的内心交流。不论是高兴或是悲伤,他们都能在书法中找到自己的平衡,能找回那个自我,而不会轻易地在世俗里迷失。现在的我们呢?是不是有一种东西可以让我们在喧闹的世间里得到安静平和的内心呢?我们的精神的寄托又在哪里呢?甚而换,一个角度说,如果我们想在一个领域上卓有建树的话,我们反问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足够热爱它呢?有没有到痴狂的地步,像大书法家痴狂于写字那样?或是说,漫漫一生,我们为何不做自己喜欢做的、炽爱着的事情,然后将它做得最好呢?为什么要随波逐流地为着那些浮华的东西废弃了自己精神的家园呢? 我很喜欢把书法说为“写字”,我觉得它就是这样的平凡亲近的一件事。我们不是都要成为书法家的,但我们可以效仿的是,和他们一样,把它作为一种修炼,不是“法”,不是约定俗成的东西,而是让它和一股清泉一般注入我们的心田,多好! 写毛笔字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其实又是一个多么沉不下心的人。急躁,用美丽的语言来掩饰就是充满激情。我从来不缺少的正是热情,可我做不好的,是控制自己的心让它安静沉稳地跳动。我可能很快就写了满满一张纸的字,我还学着写我没有学到的字,我会激动地让老师指正。李老师看了一眼就说“你根本没有在认真写。”。是啊!我根本就没有在认真写,我在练习的不过是在协调好字体的结构,使字体结构趋于优美,而我没有沉下心将每一笔划赋上它应有的力量和笔劲,没有提按的变化。所以写出来的字只是平面上的,没有立体感。我注意到,李老师在写字的时候,手持得稳稳当当,没有一丝犹豫和颤抖,像是将全部的力量运于掌上,落在纸上又似乎轻盈圆润婉转扬长,像是画一幅唯美的画一样。是啊,真正的

如何正确评价书法艺术

如何正确评价书法艺术 张建忠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日益昌盛,中国的书法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怎样正确评价书法艺术,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评价书法艺术,也可以称之为书法艺术欣赏或书法艺术的批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美对象,即书法作品,包括作品形成的时代、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大背景,同时也包括对作品作者的生平、哲学思想、艺术风格的了解。二是审美主体即作品的批评与欣赏者,它包括批评者的人生经历、文化素养及艺术鉴赏能力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商品与市场的关系,缺一不可。 尽管千百年来,关于书法的评价见仁见臹,莫衷一是。但是,书法艺术同其他艺术一样,在其逐步成熟的过程中,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完全可以依据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把握作品的艺术特征,正确开展书法作品的艺术评价活动。 一、正确开展书法艺术评价的前提,是欣赏者批评者要具备一定的书法艺术修养。 艺术评价是一个共鸣的过程,只有那些具备一定艺术修养的人,才会被艺术的感染力所打动。如果让一个对中国书法艺术一无所知的外国人,去评价唐代草圣张旭的艺术风格,他能一言中的吗?书法作品是一个由抽象线条组成的综合文化体,每一种风格的形成,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明显的政治、经济、文化、地域与宗教哲学思想色彩。比如小篆,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鉴于文字混乱,同音不同字,同字不同义,严重影响政令颁行的情况,令李斯、赵高、胡毋敬等臸定全国统一的标准文字——秦篆,后人称之为小篆。这个常识的问题国人皆知。但是小篆是在什么文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它与大篆的异同又在哪里?小篆的整体风格表达了时代的哪些特征?表现了君主的哪些意图?它又是受什么哲学思想影响,形成自己的风格?它在书法史上是什么样的地位?它对中国文字和书法的发展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它的艺术特征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诸如此类问题知者便很少了。 有人会说,这些问题是专家们研究的课题。对!这种说法完全正确。可是专家们研究的成果,得出的评价,你看了没有?你没有看,你就不了解小篆的真实含义,又怎么对小篆进行评价呢?中国书法是一种文化,它是以中国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字几千年来是一种工具,它的普及程度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骨头之中。尤其楷书,特别是唐楷,没有人不了解的。否则他就不是一个中国人。但是,就是这种普及,贻误了对书法艺术的正确评价。好多人喜欢用唐楷的法则去评价其他楷书,甚至去评价其他书种。这是十分错误的,也是十分滑稽的。其原因就是没有了解书法这种艺术理念,这就象用江南小调的唱歌标准,去评价意大利美声歌剧一样,能不出笑话吗? 中国文字是华夏民族由蒙蛮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经过二千多年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到汉朝基本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中国书法也从此迈开了艺术生涯的第一步,因此说,真正意义的书法艺术,开始于汉末的魏晋时代。书法艺术在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华文明多种艺术的营养,形成了风格多样五彩缤纷的书法现象。因而后人评价书法,往往爱借用姊妹艺术的语言,去表达书体的风格,如书卷气、金石气等,对人的赞誉之词也直接用于书法的评价,如阳刚之气、阴柔之美等。甚至用书法的风格去比拟名人,用颜真卿楷书的

浅谈书法之美

浅谈书法之美 发表时间:2019-08-15T10:53:34.107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6期作者:周雨[导读]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从我国汉字诞生以来,书法就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周雨 摘要: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从我国汉字诞生以来,书法就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四大文化瑰宝之一,它的魅力也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而这门艺术也得到当下年轻人的热捧,人们通过日常生活中来练习书法,陶冶情操,改善情绪,提高审美。通过对书法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我认为书法艺术不仅仅是汉字和线条,还附有重要的是领会其中所包含的自然之美与生命之美,而我们往往在练习书法时更多体现在书法技法上,忽视了它本身的生命含义与书写者的内在精神。关键词:书法艺术;美学思考;艺术传承 狭义的书法主要是指人在书写时候的行笔方法。而广义上的书法主要是一门以线条为媒介的综合表现艺术,属于视觉艺术。就世界范围来说,书法艺术是中国独特的艺术,也是高度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的一种高雅艺术。在我国书法发展的过程当中,早在东汉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到现在已经逐渐演变成了最具中华民族智慧和特色的文化艺术。我国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简单地可以概括为: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草书、行书(汉)→楷书(魏晋)。随着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当前的书法艺术当中,加入了很多时代元素,构成了近代书法。书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拘谨的、巧妙的、豪放的甚至是笨拙的,但是每一种说法都有着一定的意识形态特征,更是每一个书法家的精神具体体现。所以书法在一定程度上又是时代发展特色的重要载体,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体现。 一、书法艺术的美学特点 要想对我国书法艺术的美学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就必须要明确书法艺术的美学特点,只有把握好美学特点,才能够在美学特点基础之上进行书法的创作和挖掘书法当中所渗透的美学。具体来说,书法艺术的美学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崇尚天趣 崇尚天趣可以说是书法艺术的核心美学特点,就对古人的书法艺术来说,每一幅书法都是随意而为,并没有刻意为之,一些好的书法作品往往是浑然天成,一气呵成的,没有刻意的去雕琢,呈现在纸上的书法艺术即是作者自身的内心情感和艺术造诣。就如艺术论中所讲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说书法是自然天成,而其中的“造化”也就是自然的意思,因此在书法艺术创作过程当中,往往能够看到艺术当中的龙腾虎跃之势,也能够看到玉龙腾飞、金蛇出洞,这就是崇尚天趣,自然形成的一种书法美学特点[1]。 (二)线条的对应 一幅著名的书画作品“以我写心”是书法作品线条对应行的直接反映,因为线条本身就具有形象美的特征,是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美学特点。在中国汉字造字的过程当中都是通过对形象事物的演变形成的,而这种自然事物的演变就更能够将线条的美学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通过毛笔在宣纸上产生的一种能够调动人的情绪的特殊符号,也能够更加深情感,抒发出作者心中情感的造型符号,而这种书法线条之间的映衬就是书法线条对应。比如岳飞所写的《出师表》,这一幅书画作品在宣纸上,岳飞将自己的血泪融进笔墨之间,通过毛笔的挥洒,宣泄自己心中悲痛的情感,同时苍劲有力的笔势也表达出了岳飞想要重新收复失地的决心,字里行间中的龙形虎势更能够体现出岳飞驰骋疆场的豪迈英姿。 二、中国书法艺术当中的美学思考 书法艺术不仅仅是展现在人们面前为人们所看到的汉字和线条,而更加重要的是书法当中所包含的各种情感、情操、道德、情怀等美学元素,如果说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书法是书法的骨架,那么书法当中所包含的各种情感美学元素就是书法的灵魂,没有灵魂就不能够称之为书法艺术。 (一)书法当中的自然之美 自然之美应该是书法当中的美学核心。因为作者在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不仅要利用书法展现出作者自身的情感,还应该要通过字体的行笔包括书法的气、骨、筋、血、肉等和自然进行结合,将自然之美呈现在宣纸之上。比如我国书法大家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能够得到众人的追捧和喜爱主要原因,就是王羲之在书写的过程当中能够在宣纸上让读者看到一种独特的、较为舒服的情感元素,并且能够在书法当中找到情感的共鸣。而且王羲之的书法也真正的做到了“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由于汉字的起源是象形文字,而象形文字是自然事物的演变,因此书法的形象也应该要取之于自然,形成自然,将艺术与自然进行有机的融合才能够将写字的方法上升到书法艺术的层面,所写出来的书法也更能够出神入化,具有其独特的美感[2]。 (二)书法中的生命之美 在书法艺术的创作过程当中要将筋、骨、血、肉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体现出书法的自然之美。其实汉字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生命之美的镜子,书法作品当中所呈现出来的生命主要是书写的连贯;书写得张弛有度;书写形式的多种变化,能够赋予汉字神采,让汉字具有神秘感和整体性;书写的圆润性,使汉字看起来更加有质感,同时所展现的书法也更加有气质。比如一幅书法作品当中笔画的曲直、方圆、肥瘦、长短等等都能够让书法作品拥有不同寻常的生命的力量,让书法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性,因此书法艺术当中有着更加直观的生命之美。 结语 总而言之,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探究书法艺术当中的美学是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书法、传承书法、弘扬书法。所以对于书法艺术的美学思考,对我国书法艺术的推广和弘扬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崔建平.平和简净,遒丽天成——林凡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6(05):20-23. [2]黄卫星,张玉能.书法艺术的美学思考(二)——书法艺术的美[J].美与时代(下),2015(12):30-34.

书法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书法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造型艺术,是伴随着汉字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真、草、隶、行、篆等多种书体的异彩纷呈,使得简单的黑白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历代名家个性张扬的传世作品,丰富和拓展了书法艺术的外延。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人在书写汉字时,常常对它进行特别的加工;在识读汉字时,往往带着主观的情感。长期以来,本来极为普通的文字书写,在人们的观念中变得非常富于精神内涵。我们说书法不仅是艺术,而且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因为中国书法包含了中国人关于自然和社会的丰富观念,而不仅是一种纯粹形式美的创造。 艺术设计在现代包括商品包装、书籍装帧及各种视觉图形设计、标志、广告设计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书法艺术的应用范围不断被拓展,人们不断对其加以调整以适应新的需求。将传统的书法艺术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在丰富设计元素的同时,也为古老的中国书法艺术开创了崭新的天地。 本次作业的资料,搜集了包括门头、书籍装裱、视觉识别系统、海报、影印制品装裱的诸多方面的设计,在不否认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前提下,谈谈我个人对书法在艺术设计的应用方面的

一些观点。 首先,书法并不是在任何场合都可以使用的,书法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本身含有一定的意义,有很多中国,尤其是知名企业,都喜欢使用手写的书法来书写本企业的名字,这主要是强调企业的“中国性”、“历史性”以及企业较深的企业文化底蕴,书法作为塑造企业形象,建立独特的视觉识别系统的一种重要途径,不可或缺。然而,在一些外资企业,或现代化气息比较重的企业中,书法的地位降低了,更有甚者,书法在企业树立形象的过程中会起到反向效果,这是因为书法传达的是“中国的”“悠久的”“艺术的”等信息,外资企业本身没有中国背景,使用书法进行VI(视觉识别系统)建设会扰乱受众对该企业信息的识别。但这里有一个例外是2008中国奥运组委会的标志,书法体的“BEIJING”字样,以及中国印,奥运作为一个国际性比赛本身没有中国文化的存在,但2008届奥运在中国举行,必然会迎来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碰撞、交融,而书法体的“BEIJING”则刚好体现了这一主旨,体现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有机结合。其次,现代的一些强调技术性、现代化的企业,大多使用美术字,尤以黑体和宋体字的变体为多,这是因为,美术字传达的是“统一”、“现代”、“规范化”,这种与书法的“随意”产生对比,举一个例子——如果手术室门口用狂草写着“手术中”,试问这样的手术室谁敢进?

浅谈书法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第31卷 第4期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V ol.31 No.4 2018年08月 J O U R N A L O F W U H A N T E X T I L E U N I V E R S I T Y Au g. 20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作者:潘春宇(1968-),男,教授,研究方向:服饰文化与家纺.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1503154);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17_0480);江苏民间剪纸艺术国际化 传承战略研究项目(12SYB009);江苏服装品牌创新战略研究(12SYC-047) . 胡梦璟,潘春宇*,张 毅 TS 941.12 A 2095-414X(2018)04-0022-05 由于当前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已经被广泛的应用,键盘的使用逐渐的取代了手写,这大大的削弱了 书法的实用性,导致了东方笔墨韵味逐渐的消失,传承书法艺术已经陷入了一个紧张的环境当中[1]。汉字 的发展充分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与中国人民的智慧,它拥有着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及的特殊意义,中国书法艺术将汉字作为素材,将形式美作为书法艺术的一个创作准则,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增添一定的色 彩[2]。中国素享“衣冠王国”的美誉[3],服装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发展和社会时尚发展的标志之一,服装与当时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文化礼仪及道德规范等社会因素密切相联,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书法就是贯穿始终的一种文化元素,在当代社会,将书法的传统美、形式美与服装结合已经成为时尚流行的一种方式,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 中国汉字在几千年间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演变过程,也正是由于中国汉字的历史悠久,中国汉字本身具备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书法的艺术形式是东方艺术的宝贵财富,是现代服装设计重要艺术形式,它不仅 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同时还具备一定的艺术价值[4]。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已经被越来越 多的国家所关注,同时,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重点,除了书法外,还有茶、龙、剪纸等,这些都是我国文化的一个象征,对我国的发展与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今,在服装设计中,很多设计师已经将设计的灵感与目标转向中国的元 素当中[5],使得中国的服装设计越来越别具一格,越 来越充满着传统文化的气息,时装是设计师艺术理念 和高超技艺的完美结合,是科学和艺术的融合,功能 与审美的统一,在各大秀场中书法元素应用较为广 泛,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书法艺术与服装设计看似两个没有联系的文化 因素,从本质上看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6]。书法和服 装都包含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以先前的实用为基础转 向后来的单纯的审美情趣,由起初追求实用功能,演 变到后来在实用的基础上的审美需求。 对于书法艺术

浅谈书法发展与练习

美丽宁夏文化建设 ——业余党校调研报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字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长时间靠打字交流的社会中,汉字书写渐渐被忽视,国民书法水平也直线下降。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因素导致了国民书法水平陷入低谷。在几年前韩国“书艺”申遗事件的出现,引发了社会高度重视,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拯救汉字书写,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随着国家近两年的政策调整,汉字书写逐渐得到重视,但提升不大。为解决这一现状本组展开了关于美丽宁夏汉字书写的文化建设调研活动。 关键词:每况愈下书风书法观念影响因素阻碍时代中学生 一、书法状况 (一)书法水平良莠不齐,整体处于低谷。 经过调查了解,我没发现大多数学生和部分老师对书法的认知处于一个较低的高度,他们对书法家的了解不过是王羲之和颜真卿;对于书法作品的认知无非是兰亭序;对于书法理论的学习不过是永字八法。对于书法理论和书法历史的了解,是衡量一个人书法水平的重要条件,但是针对调查问卷所反映的数据来看,国民整体对书法历史及理论的了解程度是少之又少。同样的,人们的汉字书法水平也是每况愈下,据统计,在一份六十人的抽样调查中,仅有 2.4%的人字迹相对较好,61%的人字迹般中规中矩,而36.6%的人字迹潦草。可以说当今社会的整体书法水平可以说处于历史的低谷。

(二)书法风气不正,传统书法观念被挑战 中国书法协会楷书委员会推出“今楷”。2012年,旭宇先生被聘为中国书协顾问、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要职。下车伊始,他便组织委员会进行楷书改革,在大会上提出,要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书法。于是“推陈出新”,推出了“今楷”。按照旭宇先生的观点,今楷是将汉字点画线条进行了丰富和创新,既符合楷书要求又偏向于行书的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可快速书写,避免陷入汉字僵化的一种新的书体。然而该书体一出现,就被书法界人士和书法爱好者炮轰,引起了社会讨论。但是国家文化部并未对此作出回应,致使“今楷”扔披着文化创新的外衣,在书法界横行霸道。据当代书法家田蕴章先生讲,在关于今楷的讨论大会上,迫于上层的高压态势,部分书法协会会员对于今楷,可谓是敢怒不敢言。作为书法水平相当高的卢中南先生也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传统书法第一次收到了冲击。今楷被推行的原因,究其根本,乃是书风不正,对于传统书法并未做到真正的继承。委员会委员书法水平有待商榷,为创业绩,不择手段,曲解国家政策。 另外,在明星效应的影响下,明星书法备受推广。自古以来,所有书法家的巅峰作品大都是在他们中老年时期完成的,他们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和改正,靠着长时间的积淀才自成一体,从我们熟知的“蔡张钟王”再到唐代的“欧虞褚薛”,以及广为流传的“欧颜柳赵”,这些书法大家的黄金时期,都是在他们中年以后。历史上基本上没有出

书法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资料讲解

书法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书法艺术如今被应用于平面广告的设计当中,书法艺术和广告设计的巧妙融合,不仅深化了广告的内涵,而且赋予了广告作品更为新鲜的生命力。现代平面广告也借助书法艺术重新进行对文化的发掘及再创造,本文结合书法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实际应用,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书法艺术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渊源、研究现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促进二者相辅相成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书法艺术平面广告设计运用研究独特的文字和语言是大多数民族的文化基石,华夏民族的汉字文化就是全体华人的共同骄傲和资源,它集合了形态、发音和含义,能够抨击人们的心灵。汉字的发展历程有将近三千五百年,在世界上的影响十分深远。平面广告最先引进于西方国家,在审美情趣和设计手法上都会难免效仿西方,经过几十年发展,无论在表达的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现代平面广告应该被赋予我国特有的现代设计和文化风貌理念逐步为大家广泛认识,平面广告设计借助书法艺术的能量来丰富自身文化内涵,将设计理念同书法艺术结合,将有效实现平面广告现代化和中国化的有效组合。 一、书法艺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当语言的发展受到时空限制的时候,人们开始试图用符号把语言记录下来,汉字是世界上留存至今并一直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从记录声音的符号变为书法艺术。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不断包容儒释道文化的影响,并不断融合了各类艺术和哲学内容,兼容并蓄逐渐丰富。汉字和书法相辅相成,不断推陈出新,造就了书法艺术多种流派的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人们在创造汉字的时候会在象形的基础上使用指事、会意、形声的方法创造新字,汉字的象形性质使得书写开始追求各类风貌风格,能够十分形象地展现出世间万物的形态,体现出人们的意向和情感。书法在线条的运用、点画的顾盼呼应和行间之布白上,无不遵循章法,形成独特的气韵。书法艺术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展现形式,在向世界展现民族特色的同时,也能够注入观念,宣泄情感,给予广告设计者更多的灵感,十分适用于广告设计。 二、书法艺术成为文化的坚实载体 书法艺术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具备不同的风格特点,始终是世界上唯一公认的艺术性文字。作为汉文化的载体,书法艺术汇集了我国的文化精髓,吸引更多人加入书法艺术的欣赏和创作行列当中。从书法的创作目的看,书法有着道家“得天趣,通自然”的崇尚自然思想,有佛教“机巧必资心悟,不可以目取”的禅文化,还有儒家积极入世思

书法元素与当代艺术创作BeyondCalligraphy-袁金塔

书法˙非书法—书法元素与当代艺术创作 Beyond Calligraphy --Calligraphic Elements and Contemporary Art Creation 袁金塔吕松颖 2007.05 摘要 传统与当代并非对立的两极,传统的生命力,有赖当代新的诠释与彰显。本文企图透过书法史与艺术史的分析,凸显「书法」艺术自身的特性以及书法与其他艺术的互动,来了解它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如何藉由转化为「非书法」的独立抽象符号与意象,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文首先从书法史与艺术史的角度,广泛论述书法在不同时代与其他艺术的互动关系。书法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各类字体除了有个别与共通的美感特征之外,书法与时代风尚、各类艺术发展也有密切关连。其中,「绘画」与「书法」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书画同源」的理论探讨在艺术史里发端甚早,历来关注焦点主要围绕在创作工具媒材的相同与美学观念的互通,本文则聚焦在书法如何脱离文本脉络,影响当代的艺术创作。 其次,本文探讨书法元素的笔墨、线条、水韵、造形、结构与布局等艺术特性,如何成为「非书法」的独立抽象符号与意象,解读书法在当代艺术的各种运用面貌。本文自「抽象艺术」、「装置艺术」、「平面设计」、「空间设计」乃至「舞蹈」等艺术形式中,检视书法本身的元素特色在各类艺术中的运用诠释方式、不

同艺术之间的契合度、以及未来创作的各项可能性。 最后,本文从全球化的角度,思索东方「书法」、「非书法」如何在西方强势文化主导下,建构自身文化艺术的主体性。「书法」在脱离文本脉络的同时,如何自「非书法」中得到启发与养分,透过跨领域的整合,丰富书法自身的生命力,广泛地传达东方文化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书法非书法书法元素当代艺术现代性书画同源 Key word: Chinese Calligraphy, Contemporary Art, Modernity 壹、前言 「书法」艺术自身的特性以及书法与其他艺术的互动,历来受到美术史的广泛讨论。书法艺术是具有悠久传统的东方艺术,在当代艺术中,它有更为崭新的活力与面貌。传统与当代并非对立的两极,传统的生命力,有赖当代新的诠释与彰显。 从书法史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书法自身发展历程中的各类字体,除了有个别与共通的美感特征之外,书法与时代风尚、各类艺术发展也有密切关连。其中,「绘画」与「书法」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书画同源」的理论探讨在艺术史里发

书法字体在平面设计中应用

书法字体在平面设计中应用 一、平面设计的书法字体应用 1.招贴广告的书法字体应用作为一种在室外和公共场所招贴的广告形式,招贴广告主要体现在公益广告、电影海报和卖场广告中,是一种 以文字与图形为元素传达商品与其他广告信息的视觉传播媒介。在现 代社会生活中,招贴广告可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招贴广告在室外与公共场所进行张贴,广告内容要具备简明扼要的特点。所以,招贴广告的书法字体应该注重文字简化,招贴广告出现过 于繁复的书法字体不利于识别和传达。 2.书籍设计的书法字体应用书籍设计是根据书中内容所要表达的核心 思想,对书籍从内涵到外表的整体规划设计,透过设计将作者的思想 用图像或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而呈现给读者。书籍如果设计得好,除了可以让读者领会精神层面的内容,还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在 书籍设计中,文字是一个重要项目,应用书法字体需要考虑到书籍的 内容与形式,要依据内容使用特点鲜明的书法字体,使书籍的内涵可 以通过文字表现出来。 二、平面设计的书法字体研究 在平面设计中,书法字体是一种按照特定视觉规律,将信息传播与情 感表达相结合的视觉表现形式。在进行平面设计时,通俗易懂、容易 辨认的字体可以迅速表达出创作者的意图,表现出设计思想。一样的 文字,通过书法字体设计,所呈现出的最终效果不尽相同。应用书法 字体需要适应平面设计的整体风格,书法字体的应用不能脱离主题和 中心思想,否则就不能准确表现字体的意义。所以,在应用书法字体 时应该根据平面广告设计的风格与诉求确定文字的结构。 对于汉字而言,书法具有独特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平面设计 中应用书法字体,可以提炼出事物的中心内容,具备强烈的感染力和 表现力。在具体应用时,书法字体需要整合广告的性质进行创新与选

书法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

浅谈书法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摘要】汉文字与环境艺术设计有着相同的形象基础,又有共同的审美法则,尤其汉文字的书法艺术形式,对室内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书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表达了一种特有的地域文化,增强了空间的一种文化韵味。 关键词:书法,环境艺术设计 【 abstract 】 chinese writing and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has the same image foundation, and a common aesthetic law, especially the chinese writing calligraphy art form, the interior design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calligraphy in the use of the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expresses a kind of unique regional culture, and enhance the space of a kind of cultural charm. keywords: calligraphy,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书法的笔画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书法基本构成元素是线条。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环境艺术的形成美的构成因素,可以归纳为点,线,面,体。作为以线条艺术为特征的书法艺术在调节环境的形式因素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不同的线条组合成的字体就不一样。字体与环境相配合是慎重

书法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书法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书法,是一种以艺术的手法通过汉字的魅力来表现出书者内心情感和个性的行为艺术。汉字书法,也就是中国书法,在这方面上的表现可以说是其他文字书法难以匹敌的。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具有很深的玄妙。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园地里盛开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对象,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古老的汉字跨越数千年时空,至今仍充盈著旺盛生命力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汉字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经过漫长演变而成的方块字 中国书法旋律的美、形体的美、意境的美已越来越被现代设计家所采用,并赋予了现代设计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更可以给设计的产品蕴含更深层次的内涵和强劲的生命力。 中国的设计师一直备受质疑,不被世界的设计界的认同,被说只会去模仿,设计一些毫无创新和生命力的作品。纵观历届“世界之星”评比,中国的获奖作品大多证明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道理。而日本却在设计界频频受到好评,就因为他们把他们的民族文化加进了他们的设计作品之中。 日本的文化来源谁都知道,来自中国,他们学习与创新就形成了他们的独特文化,但是从他们的文字中包含有大量的中国汉字,就知道中国汉字的魅力。当中国设计者把我们中国的的文化融入设计之中,这些作品的魅力,是世界都为之侧目的。 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之所以受到大众的青睐并得到各国设计师的好评,就是通过汉字书法表现那种独特的民族意蕴来设计的。作为一名中国设计工作者,假如不把传统文化作为设计灵感的源泉,不立足于本土文化,很难想象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设计是在一定的文化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的。脱离了文化内涵,设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应该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但学习的目的是吸收,是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外来文化所淹没。我们在设计构思时,除了吸收国外的有益营养外,更要充分考虑对象的文化因素,意识到所设计的不只是某一对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的文化。“在世界艺术的大舞台上,民族性才有意义,离开这个舞台不仅其艺术的民族性将失去光彩,艺术的世界性也不复存在,设计就如同一个内涵丰富的知识载体,只有根植于民族的文化土壤,才能立足于世界设计艺术之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