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9, 9(6), 444-448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cf11731529.html,/journal/hja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cf11731529.html,/10.12677/hjas.2019.96066

Research Adv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Enzyme Activity and Soil

Fertility in Forest Land

Tingting Cao1,2,3,4, Zhen Guo1,2,3,4

1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Institute of Land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2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Xi’an Shaanxi

3Key Laboratory of Degraded and Unused Land Consolidation Engineering, the Ministry of Natural and Resources, Xi’an Shaanxi

4Shaanxi Provincial Land Consolid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Xi’an Shaanxi

Received: June 2nd, 2019; accepted: June 17th, 2019; published: June 24th, 2019

Abstract

The origin, classification and dynamic variation of soil enzymes,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enzymes and soil fertilit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soil enzyme activity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soil fertility were summed up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enzyme activity and soil fertility. The soil enzyme activity can be used as an index to evaluate the soil fertility, a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is also discussed.

Keywords

Soil Microorganism, Enzyme Activity, Soil Fertility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曹婷婷1,2,3,4,郭振1,2,3,4

1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2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3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收稿日期:2019年6月2日;录用日期:2019年6月17日;发布日期:2019年6月24日

曹婷婷,郭振

摘 要

为了进一步了解林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本文综述了土壤酶的来源、分类及动态变化,土壤酶与土壤肥力的作用机理及相互关系,以及用土壤酶活性作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分析。提出土壤酶活性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土壤肥力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cf11731529.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在几乎所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土壤酶活性的监测似乎成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酶活性动态,植被特征与酶活性的关系,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的关系,植物–土壤界面的土壤酶,森林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土壤酶及人类活动干扰对森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等是当前森林土壤酶学的研究重点。由于土壤酶的功能和生态重要性,森林土壤酶研究可能包括土壤酶系统分异;作为森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土壤酶活性;植被动态与土壤酶的关系;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酶活性特征;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特征;人类活动对森林土壤酶系统的影响等。

同时土壤酶也是土壤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参与土壤中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它不仅能反映土壤生物活性的高低,而且在土壤营养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还能表征土壤养分转化的快慢。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它参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是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对林木营养有着重要意义。土壤微生物及林木根系等能够释放各种酶类进入土壤,土壤酶类和微生物一起推动着土壤的代谢过程。

有关研究报道指出,研究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将有助于了解土壤肥力的现状和演化[1]。近年来,关于土壤酶的研究发展较快,但主要集中于农业土壤的不同土类和不同肥力水平土壤的酶活性、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对酶活性的影响等方面[2]-[7]。对土壤肥力的表征,单纯用土壤理化性质来评价土壤肥力的高低很难全面反应土壤肥力特征,因此要加强对土壤酶的研究。但是,作为今后土壤科学基础研究的一个重点,强调土壤肥力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化特性还没有予以更大重视[8]。尤其是在林地土壤方面,国外报道不多,国内也是近10年才有较大发展。本文拟就土壤酶的研究概况、土壤酶活性作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的可能性、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研究机理及酶活性与森林土壤肥力因素的关系做一论述。

2. 土壤酶的研究概况

土壤酶是能催化土壤生物学反应的蛋白质,主要来自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也来自土壤动物和进入土壤的动植物残体。它是在没有微生物繁殖发生情况下,土壤里存在的具有活性的蛋白质。它包括:

1) 在细胞外执行催化功能,自由存在于土壤溶液里或固定在无机或有机组分上的酶;2) 存在于细胞碎片内的酶;3) 存在于死细胞或具有生命力但不进行繁殖的细胞内的酶。

Open Access

曹婷婷,郭振

关于土壤存在聚积酶的报道,最初见于上世纪末。1899年Woods发现土壤中有过氧化氢酶的存在,并指出它来源于植物的腐解。Konvg和Gvle用气量法对之进行了首次测定。随后又发现了淀粉酶、磷酸酶和脲酶。早期土壤酶的研究主要是酶的来源、类型以及一些研究方法等。50年代后,许多理论成果及研究方法引入酶学研究,加之土壤生物化学的迅速发展,使土壤酶学逐渐发展成为土壤科学的一个新分支。目前土壤酶主要向两个领域延伸:1) 了解土壤酶存在的状态及生化动力学特性,包括研究酶的稳定提取,稳定机理及现代化测试方法并阐明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 应用土壤酶学知识解决现代环境、农林业及其他方面的实际问题。

我国土壤酶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研究的土壤种类较少仅涉及水稻土、红壤、棕壤和黑土等,其研究内容仅为土壤酶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及耕作技术对土壤酶的影响及其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土壤酶研究的土壤类型涉及十几种,研究内容既结合微生物性质研究土壤酶活性,同时又特别注意研究一些土壤积累酶的特性以及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其他肥力因素的关系,用土壤酶评价农业技术措施的效果,鉴别土壤类型和肥力水平。研究的酶类主要有: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蛋白酶、磷酸酶、脱氢酶和蔗糖等,在林型上多集中于杉木与马尾松混交林、杉木、落叶松和沙棘等林地。目前,推广和应用土壤酶学知识解决现代环境、农业和其他方面的实际问题已经取得一定进步。我国近20年来对土壤酶的研究也有了蓬勃发展,且重点在农地土壤酶,而对森林土壤酶重视不够,今后有必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2.1. 土壤酶的来源

土壤酶来源于土壤中微生物活动的分泌物[9][10]。大量研究表明,植物根确实能将一些酶分泌至根际土壤,但是由于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原因,很难区别根际土壤中植物和微生物对于土壤酶活性的贡献。

植物残体在分解的过程中也能够向土壤释放酶,或者在分解的植物细胞组织中保持部分活性[11]。

2.2. 土壤酶的分类

按照酶的催化反应类型和功能,国际酶学委员会于1961年提出了一个分类系统,把酶分为6大类型,即水解酶、裂合酶、氧化还原酶、转移酶、异构酶和连接酶,土壤中酶活性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前4类酶

[12]。水解酶包括各种脂类酶、糖苷酶和肽酶。氧化还原酶是土壤中另一类研究较多的酶类,主要是催化

氢的转移或电子传递的氧化还原反应,由于这些酶所催化的反应大多与获得能量或放出能量有关,因此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作用;转移酶类催化某些化合物中基团的转移,即一种分子上的某一基团转移到另一分子上去的反应,不仅参与蛋白质、核酸和脂肪的代谢,而且参与激素和抗菌素的合成和转化;裂合酶在土壤中也具有某些活性,但直到现在对于这类酶的研究还很少。

根据酶的反应类型,国际酶学委员会于1961年将酶分为6大类型,即连接酶氧化还原酶、裂合酶、异构酶、转移酶、水解酶,土壤中酶活性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前4类酶[12]。

根据酶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Burns把土壤中的酶分为2类[13],一类是生物酶,包括分布在细胞质里的胞内酶、外周质空间的酶以及细胞表面的酶;另一类为非生物酶,这类非生物酶是指细胞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2.3. 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

林地土壤中酶的活性与土层深度有着一定的相关性,有研究者对柑橘园的酶活性随土层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转化酶与脲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活性降低[14]。有研究者对银杏园土壤脲酶、转化酶及蛋白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三种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15]。

曹婷婷,郭振

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凋落物分解与森林生态系统中主要养分元素(C、N、P、S等)的循环密切相关,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转化过程之一。凋落物的分解包括淋洗作用、机械破碎、土壤腐食动物的消化和腐生营养微生物对化合物的酶解等过程。一方面可能因为凋落物的腐解能释放酶进入土壤中,从而提高土壤酶活性;另一方面由于凋落物中生物区系的变化,尤其是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升高,凋落物和土壤中的酶活性也会升高。酶活性升高有利于凋落物和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转换和养分元素的释放,对于提高森林土壤肥力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意义。关松荫[9]指出,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凋落物和土壤中的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控制的机制,表明土壤和凋落物的酚氧化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但与凋落物的质量和土壤微环境状况(土壤水分含量和温度等)有关;地中海生态系统灌木林地中Cistus incanus和Myrtuscommunis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土壤酶活性动态,结果表明,凋落物与土壤中的木聚糖酶、纤维素分解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凋落物的分解过程密切相关,并受到土壤微气候条件和凋落物质量的影响。可见凋落物和土壤的酶活性动态研究对于了解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尤其是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物质的降解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土壤类型不同,土壤酶活性有差异。与耕作土壤相比,森林土壤具有较高的酶活性,森林土壤中蔗糖酶、多酚氧化酶、磷酸酶活性比耕作土壤中的要高。土壤酶活性随林地利用方式变化的规律与微生物数量变化相似,表现为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 针叶林[16]。

3. 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研究机理

土壤肥力是评判土壤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土壤肥力不仅与潜在有效养分有关,而且与土壤中存在的胶体吸附性能有关,而上述两种特性与酶活性息息相关。因此土壤酶活性可以表征土壤肥力,是土壤质量评价的关键性指标。土壤酶是一种高分子生物催化剂,土壤中腐殖质的分解及合成需要其提供催化作用,除此之外,土壤肥力质量是土壤酶活性的基础,土壤有机质、氮、磷的含量与形态均与酶活性有关。

土壤酶的存在形式主要有结合态和游离态,主要存在于土壤固相或液相中。土壤酶对土壤中物质循环过程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壤酶的活性决定了酶促反应的强度。土壤是一个集水、气、固、液等多项介质为一体的综合体,因此土壤酶的活性也受到系统中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胶体离子浓度,氧化还原点位等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因此研究土壤酶的活性及引起土壤新陈代谢性能,可以有力的解释土壤的本质。

4. 结束语

土壤酶作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的活性不仅与作物产量和土壤管理措施之间有一定关系,更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它们参与了土壤的发生和发育,加速腐殖质的合成与分解,并参与与有效肥力的形成有关的诸多过程的主要环节。酶学方法和酶的活性指标可以广泛应用于评价土壤肥力,鉴别土壤熟化度,同时,还可以用它来评价各种农业措施和肥料的效果。

就林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研究而言,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显得十分重要,仍然是今后的研究重点之一。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全人类的关注。因此,结合林地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的深入研究,寻找一个理想的综合指标,筛选出一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退耕还林草的林–果–草合理配置的模式应是今后的主要努力方向。可以预见,随着土壤酶学的发展,森林土壤酶研究将对森林生态学和森林土壤学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承绵, 李荣华, 张志明. 红壤的酶活性与土壤肥力[J]. 土壤通报, 1996, 17(7): 15-19.

[2]唐艳, 杨林林, 叶家颖. 银杏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J]. 广西植物, 1999, 19(3): 277-281.

曹婷婷,郭振

[3]郑文教, 王良睦, 林鹏. 福建和溪亚热带雨林土壤酶活性的研究[J]. 生态学杂志, 1995, 14(6): 16-20.

[4]胡海波, 康立新, 梁珍海, 等. 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关系的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23(5): 37-44.

[5]罗明, 庞俊峰, 李叙勇, 等. 新疆天山云杉林区森林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酶活性[J]. 生态学杂志, 1997, 16(1):

26-30.

[6]张成娥, 陈小利. 森林砍伐开垦对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1998, 17(6): 18-21.

[7]张庆费, 宋永昌, 由文辉. 浙江天童植物群落次生演替与土壤肥力的关系[J]. 生态学报, 1999, 19(2): 174-178.

[8]张猛, 张健. 林地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研究进展[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1(4): 347-351.

[9]关松荫.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6.

[10]Burns, R.G. (1978) Soilenzymes.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1]孙翠玲, 郭玉文, 佟超然, 等. 杨树混交林地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变异研究[J]. 林业科学, 1997, 33(6):

488-496.

[12]曹慧, 孙辉, 杨浩, 等. 土壤酶活性及其对土壤质量的指示研究进展[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 9(1):

105-109.

[13]Burns, R.G. (1982) Enzyme Activity in Soil: Location and a Possible Role in Microbial Activity. Soil Biology and Bi-

ochemistry, 14, 423-427.https://https://www.doczj.com/doc/cf11731529.html,/10.1016/0038-0717(82)90099-2

[14]王成秋, 王树良, 杨剑虹, 等. 紫色土柑橘园土壤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南方果树, 1999, 28(5): 7-10.

[15]赵林森, 王九龄. 杨槐混交林生长及土壤酶与肥力的相互关系[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5, 17(4): 1-7.

[16]许景伟, 王卫东, 李成. 不同类型黑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酶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 22(1): 51-55.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doczj.com/doc/cf11731529.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4-5507,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doczj.com/doc/cf11731529.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doczj.com/doc/cf11731529.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hjas@https://www.doczj.com/doc/cf11731529.html,

北京地区耕地肥力评价标准

北京地区耕地肥力评价标准 在调查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和北京市土壤肥力状况,研究制定了《北京市耕地肥力分等评价标准》。 在专家指导下,首先构建了北京市耕地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土壤有机质、全氮(N)或碱解氮(N)、有效磷(P)和速效钾(K)4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各指标的评分规则如表1所示。 表1 北京市土壤肥料指标评分规则 注:各指标数值分级区间的分界点包含关系均为下(限)含上(限)不含,例如有机质“高”等级中,“25-20”表示“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25的区间值”,其他类同。 根据北京市土壤各肥力指标特点和各指标在土壤肥力构成中的贡献水平,参考历史资料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确定北京市土壤肥力参评指标权重值(表2)。 表2 京市土壤养分指标权重 项目权重(W) 有机质0.30 全氮(N)或碱解氮(N)0.25 有效磷(P)0.25 速效钾(K)0.20 合计 1.00 计算每个评价地块的肥力综合指数,采用加法模型: I=∑F i×W i(i=1,2,3,……,n),式中:I代表地块肥力综合指数,F i=第i个指标评分值,W i=第i个指标的权重。

根据各指标的评分值和指标对应的权重值计算得到的肥力综合指数,依据北京市土壤养分等级划分规则(表3)将全市耕地土壤肥力划分为“极高、高、中、低和极低”共5个等级。 表3 北京市土壤养分等级划分规则 等级综合指数(I) 极高100-95 高95-75 中75-50 低50-30 极低30-0 注:综合评分数值分级区间的分界点包含关系均为下(限)含上(限)不含,如“高”等级中,“95-75”表示“大于或等于75,且小于95 的区间值”,其他类同。

土壤肥力因素

浅谈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土壤肥力 万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经过我几年来在绿化施工中的观察,苗木的成活率很大方面取决于土壤因素,就此我想就我了解的关于土壤的一点小认识在此作一肤浅的探讨。 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土壤各种基本性质的综合表现,是土壤区别于成土母质和其他自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土壤作为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物质基础。 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前者指在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影响下形成的肥力,主要存在于未开垦的自然土壤;后者指长期在人为的耕作、施肥、灌溉和其他各种农事活动影响下表现出的肥力,主要存在于耕作(农田)土壤。 中国的一些土壤工作者根据中国农业生产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将土壤肥力归结为土壤中养分、水分、通气状况和温度状况(简称水、肥、气、热)等 4 个因素的综合。 土壤中的许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肥力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这些因素可以归纳如下。 养分因素指土壤中的养分贮量、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主要取决于土壤矿物质及有机质的数量和组成。就世界范围而言,多数矿质土壤中的氮、磷、钾三要素的大致含量分别是0.02?0.5%、0.01? 0.2%和0.2?3.3%。中国一般农田的养分含量是: 氮0.03?0.35%;磷0.01?0.15%钾 0.25?2.7%。但土壤向植物提供养分的能力并不直接决定于土壤中养分的贮量,而是决定于养分有效性的高低;而某种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化学位又是决定该元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化学位是一个强度因素,从一定意义说,它可以用该营养元素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或活度表示。由于土壤溶液中各营养元素的浓度均较低,它们被植物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土壤肥力精选习题

20**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 --- 土壤肥力精选习 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46小题,共 92.0 分) 读某地区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1. 图中甲地区土地盐碱化较轻、耕地质量较好的自然原因是( ) A. 人类长期耕作,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 B. 多为紫色土,冲积土壤比较肥沃 C. 土壤中水、肥、气、热条件协调较好,肥力高 D. 土壤中含钙质较多,黑土分布广 2. 图中乙地区的经济作物和林木主要为( ) A. 甘蔗、柑橘 B. 甜菜、柑橘 C. 花生、苹果 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某地土壤剖面图,图 2 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图 1 图2 3. 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 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 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D. 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4. 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A. 免耕直播 B. 深耕改土 C. 大棚温室 如图为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D. 棉花、茶树 5%。图 1 为我国东部 D. 砾石压土

5. 按照字母顺序将“①色暗、肥沃的土壤、②地理位置、③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填 入,顺序正确的是 6. 该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对本地区的土壤和河流的影响主要有 ( ) 7. 下图为江南丘陵某研究区红壤在不同措施下(均不施肥)实验结果。据此回答。 与处理措施①比较,该实验结果表明( ) A. ②处理措施使土壤有机质增多,利于保持水土 B. ③处理措施使土壤酸性增强,利于积累有机质 C. ②处理措施导致水土流失增强,土壤酸性减弱 D. ③处理措施导致水土流失减弱,土壤酸性增强 8. 影响我国苹果带苹果产量浮动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壤肥力变化大 B. 天气条件变化大 C. 种植习惯 D. 市场需求 埃尔埃希多地区(下图小方框所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小于 300mm ,土壤贫瘠。当 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很好地改善了作物生长的水肥条件。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①土壤腐殖质增多 ②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③河流含沙量减小 ④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种植桉树的利与弊.doc

种植桉树的利与弊 桉树种植在我国很多见,特别是在华南地区,好多山区都是在采用山头大片种植,在华南地区经常能见到。那有什么?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方法:秋季种植最合宜。桉树苗应选择苗直根壮叶肥厚的苗株,一般购买的时候都有自带土壤外加薄膜包裹。山头开梯级片区种植。种植坑位一般直径开到不小于80CM,留下余地方便以后施肥和淋水。种植后淋下定根水,刚开始的头一个星期,每保持土壤表面湿润。以后可半月淋水一次,三个月后可以开始混水施小肥。五个月后可以在根部进行埋肥,定期管理就可以。 桉树的价植:目前来说,桉树种植收益还是不错的,价格方面也一直保持一个中高不下的市价。拉平均是750元/立方米,在树林种植来说,这个项目还是可以考虑的。 桉树的好处就是给给农业种植业带来一定的收益,周期也不算太短,人工投入方面也不算太繁杂。但弊端就很明显,给土壤和当地带来的损失很难弥补的。可以说桉树就是一个抽肥机,不但会把土壤内的有机物榨干,引发土地退化,还会引发水土保持情况恶化。 据说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渗入土地里将很难清除干净,对水质污染极大,人畜饮用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另外,桉树发出的气味对人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将威胁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这就是为什么有部

分农村的村民在把山头土地包给承包商后一听说要种植桉树都纷纷解约 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这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是这几个山头一年几十块两三百块所不能弥补的。 种植桉树的技术 播种技术 于11-12月采种,次年春播,也可在7-8月采种,当年播种。每100千克果实可获种子1.5千克,千粒重蓝桉为2.8克、直干桉为1.5克,种子发芽率达90%以上。 1.母床育苗。选择土壤肥沃的菜园地做苗床地,在3月中旬播种,精细整地理墒,墒宽1.2-1.6米。将种子浸泡48小时后,用细沙拌匀种子撒播于苗床上,用细粪土复盖1-2厘米厚。浇足水后盖膜,播后7-10天可出土,土壤保持湿润、通风,防止高温烧苗。当小苗长至5-10厘米高时,揭膜炼苗;苗长到30-40厘米高时,宜选阴雨天移栽,易成活。在滇中地区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移栽最佳。 2.营养袋育苗。营养土装袋后,将浸泡好的种子播于袋中(每袋2-3粒),再复盖一层细粪,浇足水后盖膜,注意通风和保持水分。在小苗成长期间定苗,拔出弱小苗,每个营养袋留1株。待小苗长至10-20厘米高时可以移栽,一般3月上旬育苗,6月上旬雨季进行移栽。 3.苗床管理。待幼苗出苗后,拔除苗床的所有杂草。桉树幼苗易发生立枯病,发病初期每亩用70%敌克松500倍液(每亩用100千克药液),喷淋或浇泼苗床2-3次,每次间隔时间10-15天。 移栽管理

轮作倒茬的基本原理及其意义

轮作倒茬技术 近年来,向日葵、玉米种植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县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向日葵、玉米连年种植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土壤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破坏,不利于向日葵、玉米种植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年限的逐步增加,单一作物连作面积过大会给自然界带来许多危害,比如土壤养分的损耗,土壤有害物质的累积,病虫草害加剧等。从而使作物产量下降,产品质量下降,甚至造成绝产。因此轮作倒茬显得愈来愈突出。 一、轮作、重茬的概念 轮作是指同一块地上有计划地按顺序轮种不同类型的作物和不同类型的复种形式称为轮作。同一块地上长期连年种植一种作物或一种复种形式称为连作,又叫重茬,重茬的危害,经常胜过连作;两年连作称为迎茬。 二、轮作倒茬的好处 要实现农作物持续高产优质,必须实行轮作,这是因为: 1、轮作可均衡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 2、可以改变农田生态条件,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生物多样性。 3、免除和减少某些连作所特有的病虫草的危害。利用

前茬作物根系分泌的灭菌素,可以抑制后茬作物上病害的发生,如甜菜、胡萝卜、洋葱、大蒜等根系分泌物可抑制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小麦根系的分泌物可以抑制茅草的生长。 4、合理轮作换茬,因食物条件恶化和寄主的减少而使那些寄生性强、寄主植物种类单一及迁移能力小的病虫大量死亡。腐生性不强的病原物如马铃薯晚疫病菌等由于没有寄主植物而不能继续繁殖。 5、轮作可以促进土壤中对病原物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抑制病原物的滋生。 三、轮作的基本原则 1、注意不同环境病虫害发生程度不同。同科农作物有同样的病虫害发生。不同科农作物轮作,可使病菌失去寄主或改变起生活环境,达到减轻或消灭病虫害的目的。如菌核病的寄主范围较广,且病菌存活年限较长,如向日葵和瓜类轮作,病害会越来越重。不同病菌存活时间不同,轮作的年限也不同。 2、每年选择不同科种植 如:农作物可分为禾本科、菊科、葫芦科和豆科。可按:小麦—葫芦—大豆;向日葵-玉米-葫芦;玉米-瓜类-大豆等。 3、注意不同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充分利用土壤养分。不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不同,如玉米类需要氮肥较多,瓜类需要磷肥较多,

土壤肥力等级区分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推荐的土壤肥力分级 狭义的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应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的能力,据全国第二 次土壤普查及有关标准,将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分为以下级别(见下表)。 表1 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 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主要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缓效钾(二者合称有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对照或若参考这个标准,对要进行施肥的土地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状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索。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3、铁(Fe)、锰(Mn、钼(M0、锌(Zn)、铜(Cu)、硼(B)、氯(Cl)等16种。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坡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枝、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富的C、H O S及微量元索,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有机质的分级可

作为土壤养分分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有效态的钙(Ca)、镁(Mg、硫(S)为土壤中存在的,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而且能够被吸收利用的中量元素养分,其分级标准共有五级,且五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表2 土壤中量元素养分分级标准 项目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硫 级别含量mg/kg Mg/kg Mg/kg 一级>1000 >300 >30 二级700-1000 200-300 16-30 三级500-700 100-200 <16 四级300-500 50-100 五级<300 <50 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分级如下: 表3 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分级标准 项目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钼有效硼级别含量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1 >1.80 >3.00 >20 >30 >0.30 >2.00 2 1.01~1.80 1.01~3.00 10.1~20 15.1~30 0.21~0.30 1.01~2.00 3 0.21~1.00 0.51~1.00 4.6~10 5.1~15.0 0.16~0.20 0.51~1.00 4 0.11~1.20 0.31~0.50 2.6~4. 5 1.1~5.0 0.11~0.15 0.21~0.50 5 / 0.30 / / 0.10 0.20 广义的土壤肥力就是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同时不断地供应和协调植 物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及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

陕西白水农业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陕西白水农业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地理112班 毕业年份:2015 姓名:梁木风 学号:110846037 指导老师:胡明 职称:副教授 第二导师:张全峰 工作单位:渭南市土肥所

陕西白水农业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梁木风 (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11级2班) 摘要:本文主要以白水县为研究对象,利用手持GPS定位,在2010年采集农业用地0~20cm土壤样本500个,对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EXCEL2007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处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白水县土壤养分有机质的均值14.13 g/kg,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59.06mg/kg、11.93mg/kg、146.07mg/kg。土壤养分微量元素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的含量分别为3.79mg/kg、5.28mg/kg、1.76mg/kg、1.34mg/kg。其中碱解氮和有机质为低肥力水平,只有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达到了中等肥力水平;各养分含量均为中等变异。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缺乏,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适中。各微量元素均为中等变异性。从现状分析来看,该区的土壤养分和土壤微量元素均与该区域土壤的类型、气候、岩层、成土条件、人为外在因素等有关。 关键字: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合理施肥;白水县 1引言 土壤具有为陆生植物提供水分、热量、二氧化碳、氮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的功能,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质的场所[1]。土壤养分则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目前,国内外对土壤养分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结合GIS技术对土壤养分进行空间变异性研究,如杨勇[2]等通过克里格插值并制图,准确了解土壤养分含量的分布状况,并运用半方差函数分析,得出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存在中等空间相关性,速效钾的空间相关性较弱,为有针对性的进行施肥及有效利用土壤供了依据。而关中地区对土壤养分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秦岭北麓地区农用土壤方面,如戴相林[3]等在周至、户县、长安,研究农用土壤时发现秦岭北麓地区氮素、磷素盈余、钾素亏缺,应采取“减氮、控钾、增磷”的措施,进行合理施肥。对白水县土壤养分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虽然近20年来白水地区的主要农作物苹果的产量得到快速的提高,经济效益得到稳定增长,但是从长远利益来说,目前的优质土地资源还是很缺乏的。所以需要我们了解当地的土壤养分现状,并对其进行一些改善建议。只有提高土壤肥力,进行科学的养分管理,建立健康的农业生态系统。才能促进该地区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的发展。本文就白水县农业土壤养分现状的分析,了解当地土壤现状,从而为该地区农业的发展,产量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2材料与方法 2.1区域概况 白水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处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关中与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摘要保护性耕作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和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肥力,是改善土壤环境状况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土壤肥力;土壤环境状况 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地表覆盖秸秆或留有残茬阻隔降水直接打击地面,防止土壤板结,增加地表的粗糙度,阻挡雨水在地表的流动,增加雨水向土体的入渗量,相应减少了地表径流量。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比休闲期间的土壤蓄水量分别提 高8.79%~13.39%和7.72%~8.05%,降水贮蓄率提高 13.72%和11.28%,降水利 用效率提高25.55%和11.8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37%和10.62%。与翻耕相比,少耕可减少地表径流23%~72%、土壤流失6%~24%;免耕减少地表径流59%~100%、土壤流失71%~100%。另外,进行少免耕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是秸秆综合利用、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 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2.1 对土壤团聚体数量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可增加土壤团聚体的数量。常规耕作下,翻耕扰乱了土层结构,土壤团聚体被粉碎,耕层内有机质矿质化速度加快,有机-无机-微生物复合体含量下降,使土粒间黏合力下降、水稳性团聚体减少。与之相反,少免耕可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或增强团聚体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免耕直播田与翻耕田的机械组成并无明显差异,但在微团聚体的组成上出现较大的变化,尤其是0~7 cm 的表土层,其中0.01、0.05 、0.25 mm 颗粒直径的团聚体分别比翻耕增加 3.1%、 5.8%和12.3%。黄棕壤稻麦轮作田的定位试验表明,免耕条件下各级水 稳性团粒结构的含量均比翻耕的高,尤其以>5 mm的大团聚体增加较多,而>0.25 mm 的团聚体总量也增加了25%左右。土壤微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土壤积蓄养分,改善结构,增强对环境水热变化的缓冲能力,为作物生长、微生物活动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2.2 对土壤容重和紧实度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调节了土壤容重和紧实度。传统耕作中由于农机具对土壤的压实,可使传统耕作中的表层土壤容重增加14%。免耕直播田0~5cm 土层的土壤 容重比翻耕田低7.66%,在5~7 cm的深度内,土壤容重减少了0.10 mg/cm 3。免耕田的土壤容重不仅小于翻耕,并且随免耕年限的增加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

土壤中的四个因素决定着土壤肥力的高低-推荐下载

土壤中的四个因素决定着土壤肥力的高低 1 土壤水分 1.1 土壤水分类型 土壤水分常以三种形式存在于土壤中,束缚水。紧紧吸附在土粒表面,不能流动,也很难为作物根系吸收的水分叫束缚水。土粒越细,吸附在土粒表面的束缚水越多;毛管水。土粒之间小于0.1mm的小孔隙叫毛细管,毛细管中的水可以在土壤中上下、左右移动,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主要有效水。因此,毛管水对作物生长发育最为重要;重力水。是土粒之间大于0.1mm大孔隙中的水分。由于受重力作用只能向下流动,所以叫重力水。在水稻田中,重力水是有效的水分。在旱田中,重力水只能短期被植物利用,如较长期地充满着重力水(即地里积水),则土壤空气缺乏,对作物生长非常不利。 1.2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土壤水分并不能全部被作物吸收利用,束缚水和重力水都是不能被作物利用的无效水,只有毛管水是能被作物利用的有效水。当土壤中只存在着束缚水时,因作物不能利用,而表现出萎蔫,这时的土壤含水量叫萎蔫系数。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毛细管中开始充水,当土壤中毛细管全部充满水时的含水量,叫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效水的数量是田间持水量减去萎蔫系数的数值。 土壤有效水含量的多少,主要受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砂土和黏土有效水都低于壤土。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毛细孔隙增加,有效水含量高。 2 土壤养分 2.1 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根据作物吸收土壤养分的难易,可把土壤养分分为两类。一类是速效态养分叫有效养分,另一类是迟效态养分又叫潜在养分。速效态养分以离子、分子状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和土壤胶凿表面上,能够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持效养分存在于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中,难溶于水而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经化学作用和微生物作用,分解成可溶性的速效养分才能被吸收。理想的土壤,不但要求养分种类齐全,含量高,而且要求速效和迟效各占一定比例,使养分能均衡持久地供给作物利用。

桉树高产用肥施肥的重点和误区.

桉树高产用肥施肥的重点和误区 一、专用肥料 专用肥料,是根据南北气候条件,在气候变化不大的同一区域的省区县份的土壤条件和土壤肥力水平下,针对农作物和植物需要肥料的特点,而科学合理搭配并添加一定量的中、微量元素而生产的一种专用肥料,以促进肥与作物,植物的效应作用,达到肥到功倍的效果。 目前市面有:甘蔗专用肥,木薯专用肥,花生专用肥,桉树专用肥,种类繁多,鱼目混珠,优劣参半。 二、什么是桉树专用肥 肥桉树专用肥是针对桉树速生的特点,在立地水平差,山地贫瘠肥力地下的条件下,以氮、磷、钾为大量元素,钙、镁为中量元素,硼、铜、铁、锌等微量元素进行合理组合,添加有机质和有机态长效保护剂,使其达到对桉树速生高效又长效的专用型肥料。分为基肥和追肥。 三、桉树的需肥特性 桉树的需肥特性,据国内,国外近年来种植的实践的研究结果表明,桉树再生长过程中,平均每株每年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约36克、磷约2085克、钾约20克、钙约31克、镁约8.5克、硫约4克,不同的养分的比例依次为氮>钾>磷,钙>镁>硫。实践证明桉树除氮磷钾等三种大元素外,还需补充吸收多种中微量矿质元素,硼、锌、铁、铜、锰等元素需要量较少。尽管桉树对微量元素的总需要量极少,但对桉树的生长速生却起着很大作用,如果在种植桉树时,这些微量元素得不到适量补充,树木的幼嫩部分如根部、根尖、茎尖首先受害,严重时生长点坏死,木质素形成受阻,不能成才,降低产量。相反,如果配比和施用不当,这些元素含量失衡,林木也会中毒,同样严重影响桉树的产量和质量,经济效益低下。 四、桉树施肥特点及常见误区

(1单施或偏施磷肥 有些种植户只用磷肥作基肥,强调多施磷肥,或强调施高磷的肥料。这是用肥误区之一。 却不知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易发生化学固定,利用率很低。桉树无法全部吸收所施的磷肥,最终造成磷肥的浪费和养分失衡,肥与桉树生长的投入与产生的经济效应差。 (2自配肥料 有些种植户为了节约肥料成本,用各种肥料简单掺混作为桉树专用肥料,表面看起来比专业生产的专用肥便宜,但是实践施放后肥料对桉树的利用率不到50%。这是误区之二。因为各种原料的颗粒大小相差很大,物料比也相差很大,无法均匀和形成长效颗粒,肥料施入土壤后很快分解挥发、流失或被土壤吸附固定,肥效损失很大,肥力不持久。自配肥料也无法配合中量原素、微量元素,最终也没有发挥肥的效益作用。 (3自制农家肥,取代化肥 农家肥是一种好肥料,对改良土质和培肥地力是比较好的的办法。但再施用前不经过充分的发酵严格的高温处理,不但肥效无法正常发挥,还会携带寄生病菌,把病虫传染给植株。这是误区之三。有人认为鸡粪类的农家肥世代都用,也没有鸡粪对植物的坏处,却不知目前的鸡粪大多数都含有木糖,原本带有病菌的木糖,就会传染给植株,导致成片枯死。但无论从桉树的需肥特性还是从肥料本身的分解性来讲,都是不是科学的。正确的做法是,以充分发酵好的有机肥作原材料,合理配加大中微量元素,用作底肥,不能只用农家肥取代花费。 (4肥多就高产,滥用高浓度复合肥(氮15磷15钾15作基肥或追肥,这是误区之四。

桉树专用肥与普通肥料的区别

桉树专用肥与普通肥料的区别 福建省林业厅一项关于桉树腐殖酸专用肥的研究表明:与等价投入(肥料成本)的常规化肥相比,施用系列桉树专用肥的林分生长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常规化肥处理,且叶片浓绿、树势强壮,施后19个月内,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提高了7.8%~51.8%、9.8%~53.0%和30%以上,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26.3%~94.2%,叶面积指数提高41.0%~172:8%。由此可见,对桉树来说,施用桉树专用肥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那么,较普通肥料而言,桉树专用肥拥有哪些特别的优势呢? 首先,桉树专用肥养分全面,配比合理,营养均衡,能提高利用率,真正满足桉树养分需求。单一化肥通常难以掌握氮、磷、钾肥的配比,施用起来既不方便,也难以满足桉树生长需求,一般复合肥虽已按一定的氮磷钾比例配置好,但各种作物的需肥特性毕竟是有差别的,缺乏针对性。而桉树专用肥是根据桉树的生长发育特点与需肥特性而专门研发的专用肥料,其氮磷钾比例完全切合桉树生长需求,从而做到不浪费、无肥害,促进桉树健康快速生长。 其次,桉树专用肥通常添加了丰富的有机质。有机质中的大量有益微生物能促进土壤中的生物转化,保护和改善了土壤环境,又为植物提供了各种营养元素,使土壤生理活跃,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防止桉树掠夺性吸收土壤养分造成的土壤恶化板结,提高保水、保肥能力,能增强桉树生长后劲,使桉树始终在一个较好的土壤环境中快速生长;同时,有益微生物有一定的抑菌抗菌的作用,从而减少土传病害。 再次,大部分桉树专用肥都针对性地添加了桉树生长所需的钙、镁,硫、锰、铁、硼、铜、锌等中微量元素。这些中微量元素的施用在桉树对氮、磷、钾的吸收过程中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桉树的营养平衡;桉树大部分病害与微量元素有关,施用微量元素可以提高植株对桉树垂梢病、红顶病等重要病害的抵抗性,对桉树生长有积极影响。 最后,有些桉树专用肥中添加了大量的氨基酸、腐植酸等生物活性成分。这些生物活性成分能明显增强桉树的光合作用,大幅提高光能的转化率和肥料利用率,使碳素同化率增加,为桉树生长发育累积更多的有机物质,形成更多木质素和纤维素,有效提高桉树抗旱、抗寒、抗病、抗倒伏的能力,促进桉树根系发达深扎、叶片增厚墨绿、植株健壮、生长迅速、主干粗壮,从而促进桉树丰产。

安徽农业大学土壤肥力

1、土壤肥力答:简单地说土壤肥力就是土壤供给养分的能力。是指在植物生长期间,土壤能持续不断地、适量地提供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及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 5、土壤缓效钾答:指存在于土壤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层间和颗粒边缘,不能被中性盐在短时间内浸提出的钾。 硝化作用指土壤中大部分NH4+通过微生物作用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 2、可持续农业答:可持续农业是一种经过长期之后能增进环境质量、提高农业所依赖的资源贮备、满足人类对基本食物和纤维的需求以及改善农民和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的一种农业制度。 3、最小养分定律答: 田间作物产量决定于土壤中最低的养分,只有补充了土壤中的最低养分才能发挥土壤中其他养分的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保护耕作答: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7、潜在饥饿答:指作物的某种元素不能满足需要而又不显出缺素症状时的状况。8、最大利润产量答:来自对最高产量研究数据的经济分析,它比最高产量稍低即投入的最后1个单位增量与收益相抵的那一点。9、养分平衡法答:是以作物与土壤之间养分供求平衡为目的,根据作物需肥量与土壤供肥之差,求得实现计划产量所需肥料量 10、灌溉施肥答:将肥料溶于灌溉水中,随着灌溉水将肥料施入土壤或生长介质。 2、为什么说土壤温度主要由含水量控制水分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导热率和蒸发潜热,土中水分含量又与土壤发射率有关,因此调节土壤水分含量又对土壤温度有较大影响a土色加深地面发射率降低b地表温度下降,地面长波辐射减少c今年地面水汽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因而,白天灌溉地面辐射有所增加,土壤导热率也增大,所以水运用的适宜有增温、降温、保温的作用。 1、为何磷肥的利用率较低?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答:(1)磷在土坡中只能移动l~3厘米距离,而且磷在移动过程中极易被土集所固定;(2)作物根部直接接触的土壤也很有限的;(3)作物中的富含磷部位为种子,其用量本来就不大;建议采用水肥一体化施肥,这样可以节约用水和提高磷肥利用率:(1)根据轮作换茬制合理施用磷;(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施用磷肥;(3):根据磷肥的特性合理施用磷肥;(4)氮、磷肥配合施用。

影响土壤健康的六大因素

影响土壤健康的六大因素 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你是否知道健康土壤到底是什么样子?现给大家作以分析。 一、土壤有机质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肥力、作物健康度、作物产量等有着很大的联系。资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往往表现为透水透气性好、供肥能力强、不容易出现板结以及盐渍化的情况。因此说,提高土壤有机质是耕作管理的第一要务。 二、土壤微生物 作为土壤的活跃组成部分,土壤微生物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通过代谢活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以及分泌的有机酸等有助于大团粒结构的形成,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土壤。 在我们的农田中,微生物的作用尤为重要,杂草、作物的枯叶、杂草的烂根以及施入土壤中的粪便都需要微生物才可以腐烂分解,释放出养分,形成腐殖质,进而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结构。在农药、化肥被大量滥用的今天,微生物还可以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降低农残危害,帮助土壤恢复健康。 三、土壤中微量元素 在土壤和植物中,通常认为中量元素包括钙、镁、硫,微量元素包括铁、铜、锌、锰、钼、硼、镍和氯等。我们在农业生产时会发现,当作物不健康时,往往是由于其中的某一个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缺失而导致的,当作物的各种元素都有充足的补给时,才会有健康的作物,才会生产出优质的果实。因此说,给土壤不仅要补充作物生长所必须的N、P、K等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的补充也是相当重要的。 四、土壤酸碱度 不同的植株都有自己喜欢的土壤,将南方的作物直接栽种在北方,即使将它放在温室中提供同等的热量,如果土壤还是北方的土壤,那么它就不会生长得很好,那是因为每个作物都有自己喜欢的酸碱度。

关于桉树生态影响问题的说明

关于桉树生态影响问题的说明 1、桉树无毒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刘夙指出,一部分树种对另一部分树种的汁液或腐叶敏感现象,并不仅限于桉树。在关于“桉树有毒”一类的报道,都没有准确的、可比性强的试验资料可以进一步加以论证,至于桉树对人体有害的说法,更是“纯属无稽之谈”。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也支持这一观点:在原产国澳大利亚,各大城市的饮用水源的涵养林基本上都是桉树,而水源从未出过问题,还有澳大利亚的动物考拉(树袋熊),生活在桉树林中,专吃桉树叶为生,如果桉树有毒,动物能吃吗?再者桉树的另一种副产品——桉叶油,则一直被广泛用作化妆品和药品的原料。 2、桉树不是“抽水机” 桉树林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上发挥的作用,丝毫不比其他树种逊色。科学研究表明,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松树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黄檀、香蕉、咖啡需要800升以上,而桉树只需要510升。可见,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很高。由于桉树生长快,总的用水量可能会比其他树种多一些,但并不构成危机。事实上,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墨累-达令河许多支流的源头就是桉树林,这些桉树林起到了极其有效的水源涵养作用。 3、桉树不是“抽肥机”,科学经营桉树,不会造成地力衰退 所有人工林树种,由于实行集约经营,都会造成一定的肥力

减低,因为人工林生长快,密度大,吸收的矿物营养多,再加上一些地方农民将枯枝落叶全部取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这很正常,并不会造成土地荒废这么严重的后果。关键是科学管理,补充养分,采用配方施肥,土壤缺什么就补什么,问题就解决了。 4、桉树不是“霸王树”,桉树林下同样具有生物多样性 在桉树的原产地澳大利亚,桉树林中动植物资源丰富,走进桉树林随处可见到袋鼠、鸟类和爬行动物,地上则有茂密的灌木和杂草。个别情况下,桉树林下植被很少,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桉树种得太密,林下无阳光,营养竞争激烈,造成植被稀少;二是有些地方在种植桉树之前本身就没有植被,桉树长起来了,只能说明桉树的适应性强;三是高度集约经营,人工抚育强度太大,除草及时,导致没有杂草。

《土壤肥力学》试卷

2011级土壤学硕士研究生《土壤肥力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土壤肥力 答:简单地说土壤肥力就是土壤供给养分的能力。是指在植物生长期间,土壤能持续不断地、适量地提供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及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 2、可持续农业 答:可持续农业是一种经过长期之后能增进环境质量、提高农业所依赖的资源贮备、满足人类对基本食物和纤维的需求以及改善农民和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的一种农业制度。 3、最小养分定律 答:田间作物产量决定于土壤中最低的养分,只有补充了土壤中的最低养分才能发挥土壤中其他养分的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保护耕作 答: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 5、土壤缓效钾 答:指存在于土壤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层间和颗粒边缘,不能被中性盐在短时间内浸提出的钾。 6、硝化作用 答:是指土壤中大部分NH4+通过微生物作用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 7、潜在饥饿 答:指作物的某种元素不能满足需要而又不显出缺素症状时的状况。 8、最大利润产量 答:来自对最高产量研究数据的经济分析,它比最高产量稍低即投入的最后1个单位增量与收益相抵的那一点。

9、养分平衡法 答:是以作物与土壤之间养分供求平衡为目的,根据作物需肥量与土壤供肥之差,求得实现计划产量所需肥料量 10、灌溉施肥 答:将肥料溶于灌溉水中,随着灌溉水将肥料施入土壤或生长介质。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为何磷肥的利用率较低?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答:(1)磷在土坡中只能移动l~3厘米距离,而且磷在移动过程中极易被土集所固定; (2)作物根部直接接触的土壤也很有限的; (3)作物中的富含磷部位为种子,其用量本来就不大; 建议采用水肥一体化施肥,这样可以节约用水和提高磷肥利用率: (1)根据轮作换茬制合理施用磷;(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施用磷肥;(3):根据磷肥的特性合理施用磷肥;(4)氮、磷肥配合施用。 2、苹果“小叶病”、白菜“心腐病”、花椰菜“鞭尾病”、油菜“花而不实”、 水稻“胡麻叶斑病”分别是缺乏什么元素引起的? 答:苹果“小叶病”是缺乏锌元素引起的,白菜“心腐病”是缺乏钙元素引起的,花椰菜“鞭尾病”是缺乏钼元素引起的,油菜“花而不实”是缺硼引起的,水稻“胡麻叶斑病”是缺氮、钾及硅、镁、锰等到元素引起的。 3、为何硝态氮肥的施用可加重石灰性土壤上植物缺铁的程度? 答:凡是肥料中的氮素以硝酸根(NO3-)离子形态存在的叫硝态氮肥。 石灰性土壤中一般含有较高浓度的重碳酸盐,是碱性土壤,石灰性土壤中水溶性铁的浓度很低,如果再使用硝态氮肥,就会酸化根际土壤,增加铁的溶解度,而且质膜上的Fe 3+还原酶活性增加,将Fe3+还原成Fe2+,以利于根系吸收。但是石灰性土壤中的高浓度重碳酸盐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能将根系分泌的质子迅速中和,使质膜表面和根际微环境仍处于高pH值条件下。由于质膜上的三价铁还原酶活性受pH值影响很大,高pH值抑制质膜上还原酶的运转,造成植物根吸收铁量下降,而发生缺铁症。这个是在石灰性土壤中使用硝态氮肥导致植物缺铁的直接外界因素。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推荐的土壤肥力分级 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级 三、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评分规则 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选择土壤有机质、全氮(N)或碱解氮(N)、有效磷(P)和速效钾(K)共4个指标,各指标的评分规则如表1所示。 表1 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评分规则

注:各指标数值分级区间的分界点包含关系均为下(限)含上(限)不含,例如有机质“高”等级中,“25-20”表示“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25的区间值”,其他类同。 2、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权重 根据北京市土壤养分特点和各养分指标在土壤肥力构成中的贡献,参考历史资 料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确定北京市土壤养分各参评指标权重值(表2)。 表2 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权重

3、土壤综合养分指数计算 计算每个评价地块的养分综合指数,采用加法模型: I=∑Fi×Wi (i=1,2,3,……,n),式中:I代表地块养分综合指数,Fi =第i个指标评分值,Wi=第i个指标的权重。 4、北京市土壤养分等级划分规则 根据各指标的评分值和指标对应的权重值计算得到的养分综合指数,依据北京市土壤养分等级划分规则(表3)将土壤养分划分为“极高、高、中、低和极低”共5个等级。 表3 北京市土壤养分等级划分规则 注:综合评分数值分级区间的分界点包含关系均为下(限)含上(限)不含,如有“高”等级中,“95-75”表示“大于或等于75,且小于95 的区间值”,其他类同。

桉树对水质的影响

桉树对水质的影响 1 、桉树是“抽水机”:桉树是速生丰产林,桉树还有很强的蒸腾作用,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影响到水土保持,时间长了,土地表面板结,还出现土地沙化现象。 2 、桉树是“抽肥机”: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而且桉树枯枝落叶少,不利于土地肥力的恢复,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到时再引种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土壤强度侵蚀比例逐年升高,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增多。 3 、桉树是“霸王树”:桉树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的抑制性。它生长了,其他物种就不能生长,而且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地被上没有草、灌木(如家乡俗称的当泥树、牛奶根、鸡屎藤、金银花等),也没有小乔木及各种中草药材等。其他物种不能和它一起生存。原生物种衰减、退化,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大多数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林中动物十分稀少甚至绝迹,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很易感染虫灾,造成大面积损害,砍伐天然林种植大片树木种类单一、树龄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林,会导致“绿色沙漠”;干燥且易形成火灾;还会导致小气候变化等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且难以恢复。而且不一定在两三年内显现出来。 4 、桉树施用的化工产品毒性强、毒效长,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种植桉树时将施用某些毒性强、毒效长的化工产品,该产品一旦施加在土地里,将很难清除干净,对水质污染极大,人畜饮用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5、关于桉树林建植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直以来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目前,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桉树林的种植或多代连栽均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这可能是由于物种替代效应、竞争效应、化感效应和继发性人为干扰效应等原因所引起的。但也有研究认为桉树林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能是由于人为干扰过多引起的,而且在其他人工林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6、桉树林下土壤容重提高,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下降,引起土壤水分渗透速率下降,进而导致最大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减少。,一方面是由于人为抚育过程,压紧表层土壤,同时加速地表有机残余物与土壤的混合以及有机物的分解,导致了土壤容重的增加和土壤结构性状的下降驯;另一方面人工林生物多样性较低,直接影响到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数量以及林下凋落层的组成和数量,从而影响着土壤的孔隙发育和土壤持水性能。 7、桉树取代马尾松造林是我国南方典型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之一。桉树取代马尾松造林后,土壤全碳、易分解碳库、中等易分解碳库、难分解碳库、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但速效磷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桉树林施肥和磷素在土壤中移动性弱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蛋白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树种变化、桉树林轮伐期短、林下植被差、炼山、翻耕等可能是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降低的驱动因子;施肥有助于缓解土壤养分降低。 (一)、桉树纯林结构单一,生态稳定性差 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不如天然林的生态效益,短轮伐期的速生林会存在一定的生态隐患。营造大面积的纸浆用材林基地,容易出现造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消耗地力过多的问题。多数研究认为,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失衡,是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工林特别是短轮伐期人工林,常使土壤肥力下降。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在幼龄林中,边材与心材的比例比老龄林高,树冠生物量与干材生物量的比例亦随年龄变化而增大。轮伐期短,意味着采伐取走物质中边材比例大,树冠生物量也大。据估计,将桉树在轮伐期由57年缩短到18年时,每单位木材取走的P数量增加70%,桉树7年生时便开始形成心材,此后木材中高达90%的养分

浅谈生物有机肥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浅谈生物有机肥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目录 1、概述 (1) 2、生物有机肥料的定义和特点 (1) 2.1 生物有机肥的定义 (1) 2.2 生物有机肥的特点 (2) 3、生物有机肥的作用 (2) 3.1生物有机肥料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2) 3.2 生物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 (3) 3.3 生物有机肥料可提高和改善作物品质 (3) 3.4 生物有机肥可以减轻作物的病害 (4) 3.5 使用生物有机肥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4) 4、展望 (4) 参考文献 (5)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的作用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肥料的使用现状,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的作用,指出生物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 提高土壤肥力, 增强植物抗病能力, 减少植物病害, 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等重要作用。 关键字:生物有机肥;土壤肥力;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fertilizer in our country, the importance of bio-organic fertilizers to the soil: the fertilizer will reform soil structure, raise soil fertility, increase plants’ ability against disease and pest injury, decrease pesticide applic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Key words: bio-organic fertilizers; soil fertility; 1、概述 在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是增加粮食产量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外来营养物质,在农业投入中的比重越来越中。化肥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在40%-60%,稳定在50%左右[1]。随着农业的发展,全球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化肥生产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2]。化肥施用量的增加,特别是接近或超过现有土壤环境的最大容量和作物的需求量,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导致土壤中养分过剩,还会使化肥中附带的其他元素在土壤中富集,给土壤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例如化肥中的磷肥,由于磷肥的生产大多来自于磷矿石,通过研究发现,在磷矿石中往往含有一些致癌的元素,如果这些致癌元素在土壤中富集并被作物所吸收,将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影响;在一些靠近河流的田地里如果化肥施用不当,也会给水体带来污染,甚至导致水体中生物的死亡。同时生产化肥所需的资源,日渐枯竭,也使化肥的生产成本增加,进而使农民的生产投入增加。且长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