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压床机构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压床机构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压床机构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压床机构的设计

压床机构设计说明书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械XXX班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目录

一、设计题目

压床机构的设计

二、工作原理

压床机械是由六杆机构中的冲头(滑块)向下运动来冲压机械零件的。图1为其参考示意图,其执行机构主要由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组成,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齿轮传动)带动六杆机构的曲柄转动,曲柄通过连杆、摇杆带动滑块克服阻力F冲压零件。当冲头向下运动时,为工作行程,冲头在0.75H内无阻力;当在工作行程后0.25H行程时,冲头受到的阻力为F;当冲头向上运动时,为空回行程,无阻力。在曲柄轴的另一端,装有供润滑连杆机构各运动副的油泵凸轮机构。

三、设计要求

电动机轴与曲柄轴垂直,使用寿命10年,每日一班制工作,载荷有中等冲击,允许曲柄转速偏差为土5%。要求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应在许用值[a ]之内,从动件运动规律见设计数据,执行构件的传动效率按0.95计算,按小批量生产规模设计。

四、原始数据

五、内容及工作量

1、根据压床机械的工作原理,拟定执行机构(连杆机构),并进行机构分析。

2、根据给定的数据确定机构的运动尺寸,I CB F0.5I BO4,I CD=(0.25?0.35)Co4。要

求用图解法设计,并将设计结果和步骤写在设计说明书中。

3、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分析出滑块6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及摇杆4的角

速度和角加速度。

4、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求出最大平衡力矩和功率。

5、凸轮机构设计。根据所给定的已知参数,确定凸轮的基本尺寸(基圆半径

r。、偏距e和滚子半径r r),并将运算结果写在说明书中。画出凸轮机构的实际廓线。

6 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应包括设计任务、设计参数、设计计算过程等

六、设计计算过程

1. 压床执行机构(六杆机构)的设计

根据给定的数据,利用autocad 绘制出当摇杆摆到两极限位置时,机构运动简图(图3)

图3摇杆摆到两极限位置时,机构运动简图

由图3可知,因为DD 150 (即压头的行程H ),而三角形CCQ 4为等边三角形,可推出 四边形CC i D i D 为平行四边形,则CO 4 C 1O 4 CC i DD 1 150

则 CD 0.35CO 4

52.5,由 CB 0.5BQ ,则 BO 4 100 ,

AB O 2A O2B 162.3,

所以得到四条杆长 O 2A =48.55,AB =162.3,BO 4 100 O 2O 4

(4C 2 16&) 165

利用上述求得的曲柄摇杆机构各杆的长度,利用一款四杆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软件(图 4),输入四杆的杆长后可以得到:行程速比系数 K=(1800+ )/(180 0-)得,K=1.105,

摇杆的摆角 =60 0。 图4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图5摇杆的角位移曲线 图6摇杆的角速度曲线 图7摇杆的角加速度曲线

下面分析当摇杆分别摆到两极限位置时,滑块的速度及加速度。 原始数据要求,杆件2的转速n=80r/min ,则其角速度w 1为:

80* 2* n 亠 w 1 = rad/s=8.38 rad/s

60

点 A 的线速度 V A =W I l OA =0.41 m/s

用相对运动图解法作出以下两个位置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

tan O 2O 4E

50 160

0.3125, J 则 O 2O 4E 17.4°,

B I O 4O 2 42.6

在三角形 QQE 中,O 2O 4 V '(402

160) 165 由 COSBAQ 2 2 2

(BQ O2O 4

BQ )

2B1O 4 C 2C 4

出 B 1O 2 =113.7,同理可得 BO 2 =210.8,所以 O ?A

O 2B O 2 B 1

2

48.55,

(1)上极限位置

1)此时,机构运动简图如图 8 所示

图8 摇杆摆到上极限位置时机构运动简图

2) 速度分析 V A = V B +V AB 因为 V B =0,所以 V A = V AB =0.41m/s

3) 加速度分析

a A =w 12 l OA =8.382*48.55mm/s 2=3.41m/s 2

测得

又因为 a B /a C =BO 4/CO 4=0.67 测出<2=600 , <1=710-600=110

对 y 轴投影得: 0=-a C sin<1 + a t D C sin<2 对 x 轴投影得: a D = a C cos<1 + a t DC cos<2

(2)下极限位置

1 )此时,机构运动简图如图 9 所示。

图9 摇杆摆到下极限位置时机构运动简图

2) 速度分析

V A ' = V B ' +V B 'A' 因为 V B , =0,所以 V A , = V B 'A ' =0.41m/s 方向垂直 O 2A '

a

B

nt

= a n

B + a t

B n

= a A + a n

BA + a t

BA

方向

V

VV

VV 大小 0

? V V

方向垂直 O 2 A

BA = V

BA

/l

AB =1.04 m/s

所以 a

B *cosb= a A + a

n BA

B =5.81 m/s

所以 a B =5.81 m/s 2

所以 a

C =8.67 m/s

解得 a D C

=1.91 m/s D

=9.47 m/s

3) 加速度分析

方向

大小

a A =w 12 l OA =8.38 2 *48.55mm/s 2 =3.41m/s 2

a n BA = V 2 BA /l AB =1.04 m/s 2

测得 <1=120 <2=12 0

所以 a C ' =-3.62 m/s

方向 V 大小 ?

2.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确定凸轮基本尺寸

(1) 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其推程时的速度方程为 V n hwsin( n / o )/ (2 o ) 回程时的速度方程为 V 二 n hwsin( n / 'o )/

( 2 'o )

(2) 确定基圆半径

由BE=OP=V/V 得到许多B i E i 的值,它们等于与新建中心轴的距离,再用光滑的曲线连 接各断点,基圆半径为凸轮最低点与两边极限直线夹角的交点的连线长度 具体过程: 凸轮推程时,

a B ' = a n

B B'

A'

B 'A' + a

B'A'

所以,向y 轴投影,有:-a

t B

*cos<1= a

A'

得: a t B ' =-2.42.m/s 2 所以 a B ' =-2.42 m/s 2

又因为 a B ' /a C ' =B '

O4/C ' O4=0.67

C'

+

a

n

D 'C

+ a t

D 'C '

对 x 轴投影: a D '

cos30= a C a t D

'C

对 y 轴投影: - a D ' sin30=0

解得 a D ' =0 m/s 2

a t

D 'C ' =3.62 m/s 2

BE=OP=V/W=V=hsin( n / o )/ (2 o ),则 同理,凸轮回程时,BE=OP=V/W =n hsin( n / '。” ( 2 'o )

最后绘制出图形,测得基圆半径为 r o =39.54mm 由确定基圆半径的公式r o . [(ds/d

e)/tan[ ] s]2 e 2

代入一个特殊值,得出两个式子:r 2 o [ 3(2h e) h ]2 e 2,

o

2

及 r 2 o [[ 3(e) h]2 e 2 由两式相减得 e=7.7 mm

(3) 利用几何法绘制凸轮轮廓曲线

步骤:

1) 根据基圆半径和偏心距画出部分。

2) 将基圆的一部分70。角五等分,作为推程的部分,再以10°和60°分别画远休和回 程的

部分。

3) 再过各等分线与基圆的交点做该偏置圆的切线。 4) 利用反转法原理画该凸轮的轮廓曲线。 5) 画滚子半径圆(圆心绕着凸轮的工作轮廓线)。

R1=0.2 r o =7.9mm

当=0、70 时,BE=0 当=14 时,BE=15.1 当 =28

时,BE=24.5

当=42 时,BE= 24.5

当=7 时,BE=7.9 当 =21 时,BE=20.8 当=35 时,BE=25.7 当=49 时,BE=20.8 当=0、60o 时,BE=0 当 =12 时,BE=17.6 当 =24 时,BE=28.5 当=36 时,BE=28.5

当=6 时,BE=9.3 当=18 时,BE=20.9 当=30 时,BE=30 当=42 时,BE=20.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