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病复习要点

温病复习要点

温病复习要点
温病复习要点

1、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病的分类方法

㈠根据病因和病证性质分类

可把温病分为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温热类温病有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热疫、温疟等。湿温类温病主要有湿温、暑温夹湿、伏暑、湿热疫、湿疟、霍乱等。

㈡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

即根据是否有里热证,可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肺卫表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风温、秋燥、冬温等;伏邪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等。

另外,暑温、湿温初起虽以里证为主,但其临床见证与当时主气的致病特点一致,所以一般仍将其归属于新感温病。

3、温病有哪些流派:温疫学派、主流学派、伤寒学派、兼融学派、伏温学派。

4、温疫学派的学术观点:

温疫学派即是以温疫立论来研究温病防治规律的一大学术流派。

⑴强调特异性致病因素

如吴又可的杂气论,刘松峰的邪毒说,余师愚的运气变衍为热毒说,杨栗山的热怫郁说等。

⑵重视尽早采用攻击性的祛邪治疗

吴又可:①强调客邪贵乎早逐②认为邪为本,热为标,治疗温疫发热,当以祛邪,邪去则热自清③虽提出杂气致病说,但由于无法寻到针对杂气的特效药,“故勉用汗、吐、下三法以决之”。

余师愚:①认为热疫乃无形之毒,故主张不用硝、黄而重用石膏②使用方药直接针对病因病机,故组方稳定。

杨栗山:认为“阳热怫郁”是温疫的主要病因病机,六气化热或火热相兼同化。①“阳热”是本,“怫郁”是标,故首当“热者寒之”。②由于邪热导致“怫郁”,而大剂寒凉又有冰伏凉遏、加重“怫郁”之弊,故组方常配合轻清透解、攻下逐邪、通利小便等治法,形成清、透、通、利诸法并施的特点③温疫初起,虽有“表寒”之象,是因“怫热在里,由内而达外”,“皆里证郁结,浮越于外也。虽有表证,实无表邪”,主张治以大清里热并结合透解、攻下、通利诸法,切中病机。创升降散(白僵蚕、全蝉蜕、姜黄、川大黄)。

⑶对后世温病学家的影响

此派各位医学家的理论与经验,对于温疫流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且对后世医家的影响甚巨。虽然温疫学派对温病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①该派的学术体系与别派相比,显得驳杂而缺乏系统。②吴又可的杂气论虽别开生面,但由于与传统理论脱节,使“审证求因”、“审因论治”无从着手。

5、主流学派的学术观点:

主流学派即是以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体系为核心对温病进行研究的学派。

⑴辨证论治纲领的确立

叶天士、吴鞠通正是受前辈医家有关外感热病辨证方法的启迪,结合自己的体会,创立及倡导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从而使温病辨证纲领得以确立,较好地满足了温病辨证的基本

要素。

⑵病种的划分与证治规范

吴鞠通:①《温病条辨》将温病划分为9种,即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②吴鞠通将《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记载的医案的临床表现及所用方药进行综合整理,比较筛选,将繁复的病状归纳为简明扼要的证候;将药味、用量不一的处方精妙取舍,冠以方名,定以剂量,用方剂的形式加以固定。

薛生白:①辨明湿与热孰重孰轻②明确病变部位,尤其应根据上、中、下三焦湿热病变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清热与祛湿的治法。

⑶兼收并蓄集大成

主流派另一代表医家王孟英编纂《温热经纬》,对温病学理论兼收并蓄,进行了初步总结。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以叶薛诸家之辨为纬。

⑷诊治方面的创新与完善

诊断方面:①舌诊②斑疹:a.斑疹的显露提示深在营血的邪热有外泄之机,但其病位始终与营血有关。b.斑疹的形成虽可概括为“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但其病机的复杂性绝不仅限于此。故叶氏提出其诊断应遵循的原则:“亦必见外证所合”,即四诊合参,“方可断之”。由此,促进了斑疹治法的灵活性和多样化。

治法方面:①首推其对温病初起之证,治以轻清②治疗热病神昏,在阐明热病心包证的基础上,采用清心开窍等治法,对外感热病神昏的治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6、六淫病因学说的认识方法:①以“辨证求因”为立论基础的认识方法:“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是对中医温病病因学说的立论基础和认识方法的精辟归纳。②以“天人相应”、“取类比象”的方法概括病因:六淫学说根据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把人体疾病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结合自然属性,进行广泛的比较和联系,来推求病因。

7、温病特点:①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②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③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病邪由表入里,病位由浅入深,病情由轻转重,正气由实致虚④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a.起病急,传变快 b.发热为主症,热像偏重 c.易化燥伤阴 d.易内陷生变

温病病因特点:

⑴风热病邪:①多先犯肺卫②易伤肺卫阴津③病情变化迅速,易传变内陷

⑵暑热病邪:①伤人急速,可径犯阳明②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③易犯心包,易闭窍动风④易兼夹湿邪

⑶湿热病邪:①病位以脾胃为主②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③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

⑷燥热病邪:①病位以肺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③易从火化

⑸温热病邪:①病初即导致里热证②里热内迫而易闭窍、动风、动血③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

⑹疫疠病邪:①致病力强②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③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④病情严重,病势凶险⑤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

⑺温毒病邪:①具火热之性②攻窜流走③蕴结壅滞

8、温毒病邪的致病特点:①具有火热之性:能导致人体高热、伤津耗阴、脏腑功能严重失调和实质损害、气滞血瘀等多种病理变化产生。②易有兼夹性:毒邪往往不单独致病,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常与其他邪气相夹侵害人体。③致病酷烈性:毒邪亢盛致病力强,极易

损伤人体正气,败坏形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同时,温毒之邪致病,具有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迅速,甚至变化于顷刻之间变证、坏证较多的特点。④病位多攻窜:温毒病邪可内攻脏腑,外窜经络、肌腠,上冲头面,下注宗筋、阴器,其病变部位的差异与温毒病邪的性质与感邪轻重有关。⑤邪易蕴结壅滞:温毒病邪客于络脉,可致局部血脉阻滞,毒瘀互结而形成肿毒特征,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甚则破溃糜烂,病变多见于咽喉部位。

10、逆传心包:温病初期,肺卫之邪不解,直接传入心包,阻闭机窍,出现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灼热肢厥,舌蹇舌绛等见症。

湿遏热伏:即热蕴湿中,湿处热外,湿邪阻遏而至热邪不能外透。

11、心包证、下焦证治疗特点

⑴手厥阴心包证主要包括热陷心包证和湿蒙心包证。如邪从肺卫逆传心包者,治疗在清心开窍的同时,常酌情配伍以宣开透泄之品,以透邪热外达;如从气分陷入者,每配伍透热清气之品;邪从营血陷入者,治疗则须合以清营凉血之品。这样配伍既是为了清除原有病位邪热,又可促使内陷之邪外透,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⑵下焦证治疗特点:①重在填补真阴:下焦病机重心在于肾阴亏损,主要病位在肝肾。精血同源,故热入下焦,往往导致肝肾精血阴液耗损和虚风内动之证,治之则重在补益肝肾真阴,随证兼有余邪或阳气亏虚者辅以清热、祛湿、益气、温阳等发。②重用重镇厚味:“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下焦真阴亏虚非质重味厚下行之品不能胜任,剂量大,煎煮时间长。

12、祛邪、养阴扶正的意义是什么?

外来温邪是温病的致病因素,加上湿、痰、淤、积、食等各种病邪,造成人体功能失调和实质损伤,邪不出,则病不愈,所以祛邪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但是,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正邪双方互相抗争的过程,温病的治疗除辨明邪气以便祛邪外,还应注意人体正气。由于温病的病因是温邪,易损伤津液,故正虚多为阴液不足为主。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阴液的损伤不断加重,在温病的后期多为肺胃或肝肾阴虚。温病患者的阴液盈亏存亡是决定病情和预后的主要因素,故应注意养阴扶正。

13、为何祛邪为第一要义?

外来温邪是温病的致病因素,加上湿、痰、淤、积、食等各种病邪,造成人体功能失调和实质损伤,邪不出,则病不愈,所以祛邪是第一要义。对温病祛邪应快、准、狠。快,即早期治疗;准,即准确定位;狠,即在病位准确的情况下,大胆用药,除邪务尽,不给邪气喘息的机会。

14、吴又可“杂气”、“戾气”的概念:杂气、戾气又称为异气、疠气、疫气等,戾气者,非寒、非暑、非暖、非凉,亦非四时交错之气,乃天地别有一种戾气。

15、开达膜原法的特点:是用疏利透达之品开达盘踞于膜原的湿热秽浊之邪的治法。主治湿热秽浊之邪郁伏膜原。多见于湿温或湿热性温疫的早期,症见寒甚热象较微,脘痞腹胀,身痛肢重,苔腻或白如积粉而舌质红绛甚至紫绛。代表方剂:雷氏宣透膜原法。

16、分消走泄法的特点:以宣气化湿之品宣展气机,泄化三焦邪热痰湿的治法。主治邪热与痰湿交阻于三焦,气化失司。本证见于各种湿热温病的湿重于热阶段,症见时寒时热,寒热时起时伏,胸痞腹胀,溲短,苔腻等。代表方剂:温胆汤。

17、银翘散的作用特点。

答:银翘散是“辛凉平剂”,适用于病位偏于卫者,以邪郁卫表之发热而恶风寒为主症的肺卫表热证。银翘散用荆芥、豆豉、薄荷、桔梗、牛蒡子辛散宣肺,银花、连翘、竹叶、芦根、甘草凉解生津,共奏辛凉解表,宣肺泄热之效。银翘散“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体现了“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这一治则。煎煮法:①不可久煎②先用鲜芦根煎汤,取汤加上述药物煎煮。服法:多次频服。

18、桑菊饮的作用特点。

答:适应症:风温初起,病位偏于肺者,以肺气失宣而咳为突出表现。

桑菊饮是“辛凉轻剂”,药力较轻,以宣肺为重心,宜于肺气失宣。桑菊饮以桑叶、菊花、薄荷、桔梗、杏仁疏散肺卫风热,宣肺降气;连翘芦根、生甘草清热生津。其组方以轻扬上达,轻清宣透为特点,不违“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旨。

19、新加香薷饮的证治。

答:症状: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渴甚,面赤,但汗不出

辨证要点:“但汗不出”为寒邪束表,腠理闭塞的关键症状

病机:暑湿内蕴气分,兼外寒束表

治法:外散表寒,内清暑湿,表里同治

方药:香薷——辛温外散表寒,芳化除湿;厚朴——燥湿理气;扁豆花——涤暑化湿,具温通化湿之功;增银花、连翘——清暑热。

本证以汗出为解表标志。

20、湿热病的治则?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湿热病治疗应遵循“分解湿热”的原则,即清热祛湿,宣通气机并举。吴氏曰:“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湿邪为盛,治宜祛湿为主,清热为辅;湿热并重,清热祛湿并重;热邪偏盛,清热为主,祛湿为辅;偏于上焦,芳香化湿为主,并宣通肺气;偏于中焦,苦温燥湿或苦辛通降为主,并健脾理气;偏于下焦,治以淡渗利湿为主,并宣通膀胱之气。

湿热郁蒸气分,弥漫三焦,无处不到,临床可见各种病证,治疗时必须辨明邪犯的部位,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如防己用于痹症,芩、连用于滞下,茵陈用于黄疸等。此外,湿热病的治疗始终重视淡渗利湿法的应用,临床常用茯苓、猪苓、薏苡仁、通草、滑石等淡渗利湿之品,促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解。

21、燥证的治疗大法?为何宜柔润忌苦燥?

答:⑴①疏表润燥法:分辛凉甘润法和辛温甘润法。②辛温疏解法③清气润燥法④苦温甘辛法⑤以苦通下法⑥滋养肺胃法⑦填补真阴法

⑵苦味药性易化燥伤阴,而燥证的治疗喜柔润,即使初起,亦须用甘润之品,而在病程中,亦须慎用苦寒性燥之品正如汪瑟庵在《温病条辨》按语中所说:“燥证路径无多,故方法甚简。始用辛凉,继用甘凉,与温热相似。但温热传至中焦,间有当用寒苦者,燥证则惟喜柔润,最忌苦燥,断无用之之理矣。”

22、下焦病治法?为何填补真阴?

⑴①救阴复脉法②育阴泻火法③保阴搜络法④通瘀攻下法

⑵下焦病机重心在于肾阴亏损,主要病位在肝肾。精血同源,故热入下焦,往往导致肝肾精血阴液耗损和虚风内动之证,治之则重在补益肝肾真阴,随证兼有余邪或阳气亏虚者辅以清热、祛湿、益气、温阳等发。

23、五承气汤的加减变化。

①新加黄龙汤(邪正合治法):阳明温病,因下失下,邪热内治,耗阴伤气,导致阳明腑实兼气液亏虚,症见大便秘结,口燥咽干,倦怠少气,苔焦脉弱;治宜攻下燥结、补益气阴。

②宣白承气汤(脏腑合治法):阳明温病,因痰热阻肺,肺气不降,而腑气不通,里证又实者,症见身热,痰涎壅盛,喘促不宁,腹满,便秘,苔黄腻,脉右寸实大;治宜宣肺化痰、泄热攻下。

③导赤承气汤(二肠同治法):阳明温病,热结阳明,又因火腑不通,小肠热甚,下注膀胱。,症见身热便秘,小便短赤,涓滴疼痛;治宜攻下热结、清泄火腑。

④牛黄承气汤(两少阴合治法):阳明温病,大便不通,又因邪闭心包,机窍不通,症见身热肢厥,腹胀便秘,神昏舌蹇;治宜攻下热结、清心开窍。

⑤增液承气汤(一腑中气血合治法):阳明温病,邪热太甚,津液枯燥,水不足以行舟,而结粪不下者,症见身热便秘,口干咽燥,舌苔焦燥;治宜攻下燥结、滋阴增液。

24、下焦治则: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下焦病变系肝肾真阴耗竭,甚则阴虚动风,故治疗每取味厚质重之品以滋补真阴,平息虚风,药性沉降重镇,多用介石类药物,且用药剂量比较大,煎煮时间较长。所用之剂如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之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