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第三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震悚.(sǒnɡ)憎.恶(zènɡ)酌.油(zhuó)诘.问(jié)

B.粗拙.(zhuō)滞.笨(zhì)愧怍.(zuò)侮.辱(wǔ)

C.镶嵌.(qiàn)门槛.(jiàn)忿.然(fèn)家圃.(pú)

D.霹.雳(pī)取缔.(dì)自矜.(jīnɡ)撬.开(qiào)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惶恐忿然低眉顺眼

B.黏性塌败念念不忘

C.哀悼烦躁情有可原

D.繁琐荒僻莫明其妙

3.(20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在举办,来书博会主会场参观的大庭广众

....络绎不绝,扩大了鹿城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B.夕阳的余晖洒在金色的孟加拉湾,“联合动力号”油轮连接着两支输油臂,静静地停泊在

波澜不惊

....的码头边。

C.我们总说防患未然

....,然而又有多少单位能够真正做到彻底地排查隐患,坚持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D.明末清初,很多士大夫热衷于叶子戏,到了如痴如狂

....的地步。有学者认为,西方扑克牌正是在叶子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并倾听着大桥建设者的英雄事迹。

B.通过学习《卖油翁》一文,使我懂得了熟能生巧的深刻道理。

C.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相关部门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

D.对于那些遭遇不幸的人,我们尽管要时刻关注他们,还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台阶》——森祥——小说

B.《卖油翁》——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C.《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D.《老王》——绛——《绛散文》

6.右图为我国某博物馆的一幅雕像,该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以文学名著命

名的专业性博物馆。这幅雕像取材于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的

名著《__________》,该名著主人公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

“__________”→“自甘堕落”。(3分)

7.古诗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2)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

(3)《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温暖需要传递。用拥抱传递温暖,能让人冰释前嫌;用微笑传递温暖,能让人如沐春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44分)

(一)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完成各题。(13分)

①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②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③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④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⑤“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⑥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

⑦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⑧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⑨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⑩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所写的主要事情。(不超过15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第③段画线句的人物描写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阿长给“我”买的《山海经》,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但“我”却认为是“最

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第?段用了何种表达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15分)

弱种子也要发芽

克升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以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能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伙,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3.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4分)

(1)__________ 议种瘪种

(2)__________ 给儿新生

14.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1)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又慈爱的姿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6分)

卖油翁

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康肃公善.射 ______________

(2)久而不去. ______________

(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______________

(4)以钱覆.其口 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谈谈你对“康肃笑而遣之”一句中的“笑”字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以身边的小人物为对象,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题二】生命之中,总有令人难以忘怀、久久回味的那一刻,也许是你摆脱烦恼的欣慰之后,也许是你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你领悟亲情的温暖之后……

请以“那一刻,我___________”为题作文

要求:①如选择题二,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容具体,情感真实;

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⑤不少于500字。

第三单元测试卷

1.B【解析】A项中“憎”应读zēnɡ;C项中“槛”应读kǎn,“圃”应读pǔ;D项中“矜”应

读jīn。 2.D【解析】“繁”应为“烦”,“明”应为“名”。 3.A

4.C【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在“注视着”后加上“这座大桥”;B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

或“使”;D项关联词使用错误,“尽管……还”应改为“不仅……而且”。

5.B【解析】《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

6.老舍(舒庆春)骆驼祥子不甘失败

7.(1)独坐幽篁里(2)惟解漫天作雪飞(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示例一:用文字传递温暖能让人回味无穷示例二:用言语传递温暖能让人豁然开朗

9.阿长替“我”买来《山海经》。

10.心理描写。作用:“我”对阿长也来问《山海经》这件事不在意,对她买来《山海经》不抱

什么希望;为下文写阿长买来《山海经》做铺垫;也反衬了阿长的热情善良和对“我”的关心。

11.①这书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得到的;②阿长不识字,其买书定是费尽周折;③这饱

含阿长对“我”的关爱。

12.抒情。情感:表现了对长妈妈美好的祝愿,以及对她由衷的感激和深沉的怀念。

13.(1)挑种种地(2)种下瘪种 14.(1)冷落(“漠视”或“抛弃”)。

(2)让城里人的儿子看到他对瘪种子有着很高的期望,也是农民被触动后的行为表现。

15.农民是一个宽厚友善、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父亲。

16.用“弱种子”喻指存在某种缺陷的生命,小说以“弱种子也要发芽”为题告诉读者即使有

缺陷的生命也有成长的权利,不能被剥夺;也喻劝人们要呵护“弱种子”,使其发芽、开花、结果。(意对即可)

17.(1)善于,擅长(2)离开(3)放(4)盖

18.(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2)(卖油翁)接着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19.一方面表现了尧咨对卖油翁的高超技艺以及其所说的道理的肯定,另一方面是为了掩饰

自己的尴尬。

20.示例:我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知道人各有所长,即使自己有什么长处也不能骄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