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发展党员存在问题与思考

农村发展党员存在问题与思考

XX镇农村发展党员存在问题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

XX镇距县城12.5华里,318国道、103省道贯穿全境,铜汤高速贯穿下线、铜九铁路过境设站,交通便捷。全镇辖17个行政村,130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1.8万,地域面积11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7万亩,山场6.36万亩,可养水面1.78万亩。2004年全年完成财政收入567.8万元。

全镇设22个支部,党员783人,从年龄分析,35岁以下133人,占16.8%;36至45岁179人,占22.6%;46至54岁213人,占26.8%;55至59岁52人,占6.5%;60岁以上206人,占27.1%。从文化程度分析,这些党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294人,占37.1%;初中文化程度243人,占30.6%;高中、中专文化程度195人,占24.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60人,占7.5%。从行业分布情况分析,全镇党员中,镇机关、事业单位党员134人,占16.9%;在本镇企业务工的党员18人,占2.2%。农村党员631人,占79.6%,其中外出务工经商党员69人,占8.7%。2005年,我镇发展党员18人,农村生产一线9人,女性6人,35岁以下7人。目前我镇有入党积极分子47人,申请入党86人。

以上数据显示,全镇党员队伍中,农村党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党员占据较大比例,依然是农村党员队伍的主体。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培养年轻同志入党,改善党员结构显得十分迫切,特别是近几年来,外出务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大批优秀青年长年在外,给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积极探索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方式,创新培养方法是目前发展党员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二、存在的几个问题:

1、主动要求加入党组织的青年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年轻人价值观发生变化,看重物质利益,只顾赚钱,谋求个人发展,对政治漠不关心,缺少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认为责任田到户,只要自己管好自己就行,致使一部分务工青年缺乏要求入党的内在动力,不想入党,不愿入党,更不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农村中学应试教育依然存在,学校对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教育重视不够,农村存在优秀生上高校,几乎没有回农村就业的,而回乡青年中,头脑灵活的外出打工了,农村优秀人才外流严重。

2、支部工作主动性差。

一些村支部对发展党员工作思想认识上有偏差,主动性不够,当作“软任务”,带有很大随意性,镇党委推一下动一下,一是有些支部多年培养的村民组长等,由于文化程度低、年龄超过35周岁,受到上级规定的比例要求限制,得不到申报和报批,影响了支部的培养热情。二是发展党员虽有计划,但不按计划落实,培养跟不上,群众推荐的优秀青年,得不到及时培养。三

是不按上级要求,引导培养了少数不符合党员标准和结构标准的积极分子,造成难以审批。

3、存在改善结构与保证质量的矛盾。

表现在:一是有镇机关、事业单位发展对象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的趋势。为保证质量,改善结构,这几年,能够做得较好,符合比例要求的支部,就是镇机关、事业单位,我镇2004年,在机关、学校发展的党员占40%,这些单位,经过几年培养,在发展党员开群众座谈会时,几乎找不到几个群众了。二是有村党支部对发展党员“入口”要求降低的趋势。村支部为做到年年有发展或此项工作不脱节,培养考察对象尽管上报的材料齐全,手续完备,个人要求也很迫切,当党委派人谈话时,支部书记就请求对农村青年要求降低一点,通过谈话了解,虽然他们经过了培训,党的理论知识普遍不高,他们虽然年纪轻,却没有什么致富本领,此项工作很难做到政治上“红”与致富本领“专”的统一。
4、农村中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培养难。

由于35岁以下青年农民占外出务工人员的66.3%,平均每户1-2人,有的全家人在外务工,他们工作的流动性大,事务繁忙,长年在外,客观上造成在培养上有一定的困难,使一些优秀青年和入党积极分子同组织疏远了,如我镇春风村有个老支书,两个女儿从学校毕业就外出打工,春节回家,曾作支书的父亲引导女儿向党组织靠拢,都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5、党组织凝聚力不强。

就目前而言,免征农业税后,村里收入减少,而支出未减,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为民办实事的经济实力,家乡面貌变化慢,群众对支部的信任和依赖性有逐渐弱化的趋势,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下降,党组织缺乏吸引力。

三、应对措施

在农村中发展党员,是我们基层组织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为党及时输送新鲜血液的长期性工作,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在外出务工人员中有大量的优秀青年,他们见识多、眼界宽、有思想,能吃苦耐劳,积极肯干,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同时由于他们走南闯北,接收外界大量的信息,思想解放,工作能力特别是经济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落实面貌的主力军,在工作中,村党组织要改进发展党员工作的方式,创新方法,才能符合新形势要求。

1、拓宽思路,解决认识问题。

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发展党员工作放到党的工作大局中来谋化,进一步增强做好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村党支部特别是支部书记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从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局

,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要从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作用弱化和结构不合理,先进性难以发挥的现状出发,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紧迫性;要从当前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不愿入党的严峻现实出发,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改进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做好农民发展党员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

2、抓住重点,构建服务平台。

目前,我镇农村农业总人口17097人,外出务工人员4728人,占总人口的27.6%,其中35岁以下3137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66.3%,高中以上学历人数295人,占外出务工人员6.2%,入党积极分子25人,占入党积极54.2%,因此,工作中抓住外出务工这批有知识、有头脑,可以说是当地的各类致富能手这个重点,实行对优秀农民和外出积极分子跟踪服务是工作的关键。一是我镇专门建立了优秀农民工人员名册,对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对他们外出的时间,从事的职业,流入地址及联系办法,随时掌握,实行动态管理。二是确定专人负责和联系,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吸纳党小组长参加,分派到人实行包干制。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三是完善对培养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的相关制度,利用农村大忙返乡务农,春节前后回家过年之机,党组织派人和外出回家的人员进行谈心,给他们上党课,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在外工作技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从内心感动他们。使他们认识到党支部是他们的靠山。
3、打破常规,加强教育管理。

对农村在乡或离乡外出优秀务工人员和积极分子,在教育管理上,一是要坚持灵活性,实用性原则,没有离乡优秀青年,要加大对他们致富专业技术的培训,把他们培养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后备干部,对外出青年,要根据他们外出的目的主要是脱贫致富,管理上要人性化,要把教育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坚持方式多样,内容多样,重点突出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生产知识、职业道德、社会主义公德等方面的学习,使他们学有所用;二是对优秀农民工和积极分子在外出之前和他们签定相应的协议,确定发展目标,请他们担任村智囊团成员,如:年初村召开党员大会,制定村经济发展计划时吸收优秀外出务工青年参加座谈,让他们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好的思路,好的信息,增强外出人员的荣誉感和发展家乡经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紧紧地跟村党支部联系在一起;三是在外出人员较集中地区设立党组织或党小组,主动和流入地的党组织

保持联系,通过他们引导务工人员向党组织靠拢。

4、夯实基础,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要按照“五个好”村党组织的目标,切实提高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增强吸引力。一是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和党员带头致富示范工程活动,发挥党员在农村致富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成为农民勤劳致富的领头雁。二是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强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功能,办实事的实力,提高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三是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的形式,利用电化教育等形式,强化实用技术培训,丰富农民党员致富知识,增强致富本领。四是上级部门审查时能结合农村当前实际,改善结构,重点放在35岁以下青年,同时兼顾35-45岁的同志,使在一线工作的村民组长、致富能手能加入到党组织中来。村党组织发展党员努力做到数量与质量、“红”与“专”的统一,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办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