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合肥师范学院实验报告册

2013 / 2014 学年第2 学期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

专业计算机软件

班级软件一班

姓名夏雷

学号95

指导教师潘洁珠

实验一——数据库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S SQL SERVER运行界面,掌握服务器的基本操作。

2.掌握界面操作方法完成用户数据库建立、备份和还原。

3.建立两个实验用的数据库,使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对数据库和表进行

基本操作。

二、实验预习内容

在认真阅读教材及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上机前请预习以下内容,并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步骤或命令。

1.熟悉SQL SERVER 2000 的运行环境,练习服务器基本操作:打开、停止、关

闭。

2.使用SQL SERVER 2000 中的企业管理器完成以下任务。

数据库名称:STC

表:STU(sno char(9), sname varchar(50), ssex char(2) , sage int, sdept char(2) );

COUTSES(cno char(3), cname varchar(50), cpno char(3), credit int );

SC(sno char(9), cno char(3), grade int );

说明:以上为表结构,以sno char(9)为例,说明sno属性设置为字符类型,宽度为9,int指整型数据。

1)建立数据库STC,分别建立以上三张表,并完成数据录入。(表结构及数据参见教材)

2)分析并建立各表的主码,用下划线在上面表结构中标出主码。

3)建立各表之间的关联,请简述操作步骤。

以下是各表的数据及各表的主码:

表:

表;

3SC表:

建立各表的关联:

4)参考实验指导书的【第5章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使用企业管理器对数据库STC进行备份,并尝试在个人电脑与机房电脑上进行还原,请简

述备份、还原操作的步骤。

1.备份:

2.还原:

3.在SQL SERVER 2000 的查询分析器中使用SQL语言完成以下任务。

参考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实验指导教程》【实验数据定义】,建立数据库SCHOOL,分别建立students、teachers、courses、choices四张表,表结构见实验指导书P236 【附录A】。

1)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建表。建表时为各表建立关键字、设置外码,数据暂不录入,请写出对应的SQL命令。

create database SCHOOL

creat TABLE students

(sid char(10) primary key,

sname char(30) not null,

email char(30),

grade int,

);

create TABLE teachers

(tid char(10) primary key,

tname char(30) not null,

email char(30),

salary int,

);

create TABLE courses

(cid char(10) primary key,

cname char(30) not null,

hour int,

);

create TABLE choices

( no int primary key,

sid char(10) ,

tid char(10),

cid char(10),

score int,

FOREIGN KEY (sid) REFERENCES students(sid),

FOREIGN KEY (tid) REFERENCES teachers(tid),

FOREIGN KEY (cid) REFERENCES courses(cid),

);

2)为students表、courses建立按主键増序排列的索引,请写出相应的SQL 命令。

create index ssid on students(sid asc)

create index ccid on courses(cid asc)

3)删除course上的索引,请写出相应的SQL命令。

drop index

4)在SCHOOL数据库中的students表中增加一个“出生日期”字段,类型为日期时间型,请写出对应的SQL命令。

alter TABLE students ADD 出生日期 DATETIME

5)删除students中的“出生日期”字段,请写出对应的SQL命令。

alter TABLE students DROP COLUMN 出生日期

6)删除SCHOOL数据库中的students表,请写出对应的SQL命令。

Alter TABLE choises

drop FK_CHOICES_STUDENTS

DROP TABLE students

4.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SCHOOL,实现内容与实验预习内容3完全相同。1)创建数据库、建表。建表时为各表建立关键字、设置外码,数据暂不录入

建立表,以及主码,外码

2)为students表、courses建立按主键増序排列的索引:

3)删除course上的索引:

4) 在SCHOOL数据库中的students表中增加一个“出生日期”字段,类型为日

期时间型:

5) 删除students中的“出生日期”字段:

6) 删除SCHOOL数据库中的students表

5.使用企业管理器,将SCHOOL数据库分离出MS SQL SERVER,请简述步骤。

6.使用企业管理器,使用【数据库/所有任务/附加数据库】将SCHOOL数据库

添加进SQL SERVER,并查看数据。

7.使用查询分析器,删除数据库STC,请写出对应的SQL命令。

drop database STC

8.结束本次实验

三、实验课后训练

1.使用企业管理器练习数据的导入导出。

1)将SCHOOL数据库students表中的数据导出到STC数据库对应的stu表中;

2)向STC数据库courses表导入SCHOOL数据库courses表中的数据;

3)自行练习实验指导书【实验 SQL SERVER数据库的导入与导出】部分;1:从school数据库中的students表中的数据导出到文本文件Learner中:

2:将文本文件Learner中的数据导入到school数据库中的students表中2.自行练习实验指导书【实验数据定义】部分。

四、实验报告

1.简述本次实验所用到的SQL命令及其功能。

create database < 名称 > 创建数据库

creat TABLE <表名>(<列名> <数据类型>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 <列名> <数据类型>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创建基本表

create index <主属性> on <表名>(主属性 asc (desc))

为表建立按主键増序(降序)排列的索引

Alter TABLE <表B>

drop (B与A 的外码约束)

DROP TABLE<表A>

删除数据库中的A表

2.在MS SQL SERVER中数据库的“分离|添加”与“备份|还原”是相同的功能

吗?

是不同的功能,“分离/添加”会使数据库的数量改变,而“备份|还原”不会改变。

3.实验总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结果如何或其它)

通过本次试验,知道了基本的sql命令及其功能,同时也初步涉及到了SQL语言。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一开始没有打开服务器直接进入企业管理器,半天链接不上。

创建表后,录入数据后找不到如何保存数据,原来系统会自己存储,录入数据后直接关闭就可以了。

导入数据时,最后总是不记得选择要导入的表,直接就导入了。

实验二——SQL语句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QL的数据查询语言,能使用SQL进行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

集合查询和统计查询,能理解空值的处理;

2.熟悉数据库的数据更新操作,能使用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插入、更

新、删除操作;

3.熟悉SQL支持的有关视图的操作,能创建、查询及取消视图;

4.了解NULL在数据库中的特殊含义,掌握使用SQL进行与空值相关的操作;

二、实验预习内容

在认真阅读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实验数据查询】、【实验数据更新】、【实验视图】和【实验空值和空集的处理】的基础上,上机前请预习以下内容,并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步骤或命令。

1.使用SCHOOL数据库,在SQL SERVER 2000 的查询分析器中使用SQL语言完

成以下操作。请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SQL命令。

1)查询年级为2001的所有学生的名称,按编号顺序排列;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S

WHERE grade=2001

ORDER BY sid DESC

2)查询所有课程名称中含有data的课程编号;

SELECT CID

FROM COURSES

WHERE CNAME LIKE '%data%'

3)统计所有老师的平均工资

SELECT AVG(SALARY)

FROM TEACHERS

4)查询至少选了3门课的学生编号;

SELECT sid

FROM CHOICES

GROUP BY sid

HAVING COUNT(sid)>2

5)查询学号为的学生的姓名、所选课名及成绩;SELECT ,,

FROM STUDENTS,COURSES,CHOICES

WHERE =6 AND = AND =

6)查询没有学生选的课程编号;

SELECT cid

FROM COURSES

WHERE CID NOT IN(SELECT CID FROM CHOICES)

7)查询既选了C++又选了Java课程的学生编号;

SELECT

FROM CHOICES AS X,CHOICES AS Y

WHERE=(SELECT cid from courses where cname='C++')AND =(SELECT cid from courses where cname='JAVA'))

AND =

8)查询选了C++但没选Java课程的学生编号;

SELECT

FROM CHOICES AS X,CHOICES AS Y

WHERE=(SELECT cid from courses where cname='C++')AND

IN (SELECT cid from courses where cname<>'JAVA')) AND =

9)向STUDENTS表中插入“LiMing”的个人信息(编号:8,名字:LiMing,Email,年级:1992);

INSERT

INTO STUDENTS(sid,sname,email,grade)

VALUES ('8','liMing','','1992');

10)将“LiMing”的年级改为2002;

UPDATE students

SET grade=2002

WHERE sname='LiMing';

11)删除所有选了Java课程的学生选课记录;

DELETE

FROM choices

where cid=(select cid from courses

where cname='Java');

12)求出每门课的课程号、选课人数,结果存入数据库表T1中。

create table T1(

cid char(10),

m int

)

insert

into T1(cid,m)

select ,count(sid)

from courses left join choices on =

group by

select distinct *

from T1

order by cid asc

13)查询所有选课记录的成绩并换算为五分制(注意NULL的情况);

select sid,tid,cid,score/20 score

from choices

14)查询成绩小于0的选课记录,统计总数、平均分、最大值和最小值(注意查询结果中NULL的情况);

select count(*),avg,max,min

from (select* from choices where score<60)a

15)按成绩顺序排序显示CHOICES表中所有记录。(使用ORDER BY排序,注意NULL的情况);

select *

from choices

order by score

16)创建视图V1,显示学生姓名、所选课名称、任课教师名;

create VIEW V1(sname,cname,tname)

AS

SELECT sname,tname,cname

from students,teachers,courses,choices

where = and = and =

17)取消V1视图;

DROP VIEW V1

使用STC数据库,在SQL SERVER 2000 的查询分析器中使用SQL语言完成以下操作。请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SQL命令或其它内容。

1)创建视图V2,显示计算机(CS)系学生信息;(结合下面的b)小题,V2视图创建2次,分别使用/不使用WITH CHECK OPTION选项)

2)插入元组(99999,张三,20岁,男,PH)到V2中,运行结果如何?(观察WITH CHECK OPTION对结果的影响);

3)在V2基础上,查询所有计算机系女生信息;

SELECT *

FROM V2

WHERE SSEX='女'

2.结束本次实验

三、实验课后训练

1.掌握SQL SERVER中流控制语句及其它常用编程语句;

1)使用查询分析器,编写代码,输出乘法口诀表。

2.自行练习实验指导书P24【实验数据查询】1.2.5自我实践部分;

(1)查询全部课程的详细记录;

select *

from courses

(2)查询所有有选修课的学生的编号;

select sid

from choices

(3)查询课时<88(小时)的课程的编号;

select cid

from courses

where hour<88

(4)请找出总分超过400分的学生;

select sid ,sum(score)

from choices

group by sid

having sum(score)>400

3.自行练习实验指导书P30【实验数据更新】1.3.5自我实践部分;

4.自行练习实验指导书P36【实验视图】1.4.5自我实践部分;

5.自行练习实验指导书P49【实验空值和空集的处理】1.

6.5自我实践部分;

四、实验报告

1.SQL SERVER中变量声明的命令是什么?输出命令是什么?

变量声明:declare @变量名变量类型

输出:SET SERVEROUT[PUT] ON

2.SQL SERVER中实现分支和循环的语句分别是什么?

循环:

while (条件--只能是表达式)

语句或语句块

[break]--强制退出

分支:

case

when 条件1 then 结果1

when 条件2 then 结果2

[else 其他结果]

end

3.在SQL SERVER里使用ORDER BY排序时,NULL值如何处理?使用GROUP BY分组时,NULL值又如何处理的?

4.当使用order by 排序时,SQL中是将NULL默认为无穷小的,当使用group by 分组时,SQL中是将NULL作为与该字段内其他数据类型相似仍旧为NULL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的

2.实验总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结果如何或其它)

本次试验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在求出每门课的课程号、选课人数,结果存入数据库表T1这题中,没有使用做连接,这样,由于前一题删除了选了JAVA学生的记录,导致查的结果中缺少了记录。

在涉及NULL的题目中,均加上了‘<>NULL’的条件,后来才知道不用加,null 不参与计数。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格式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大纲 一、《数据结构课程实验》的地位与作用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的关键性课程。本课程较系统地介绍了软件设计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以及相应的存储结构和实现算法,介绍了常用的多种查找和排序技术,并做了性能分析和比较,内容非常丰富。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软件设计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以下原因,使得掌握这门课程具有较大的难度: (1)内容丰富,学习量大,给学习带来困难; (2)贯穿全书的动态链表存储结构和递归技术是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3)所用到的技术多,而在此之前的各门课程中所介绍的专业性知识又不多,因而加大了学习难度; (4)隐含在各部分的技术和方法丰富,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数据结构课程》课程本身的技术特性,设置《数据结构课程实验》实践环节十分重要。通过实验实践内容的训练,突出构造性思维训练的特征, 目的是提高学生组织数据及编写大型程序的能力。实验学时为18。 二、《数据结构课程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不少学生在解答习题尤其是算法设计题时,觉得无从下手,做起来特别费劲。实验中的内容和教科书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解决题目要求所需的各种技术大多可从教科书中找到,只不过其出现的形式呈多样化,因此需要仔细体会,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掌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程,理解和掌握算法设计所需的技术,为整个专业学习打好基础,要求运用所学知识,上机解决一些典型问题,通过分析、设计、编码、调试等各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所用到的一些技术。数据结构中稍微复杂一些的算法设计中可能同时要用到多种技术和方法,如算法设计的构思方法,动态链表,算法的编码,递归技术,与特定问题相关的技术等,要求重点掌握线性链表、二叉树和树、图结构、数组结构相关算法的设计。在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掌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数据结构课程实验》内容 课程实验共18学时,要求完成以下六个题目: 实习一约瑟夫环问题(2学时)

《数据结构》实验1实验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班级>_<学号>_<实验X>.RAR文件形式交付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查找的不同方法,并能用高级语言实现查找算法; 2. 熟练掌握二叉排序树的构造和查找方法。 3. 了解静态查找表及哈希表查找方法。 二、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算法读入一串整数,然后构造二叉排序树,进行查找。 三、实验步骤 1. 从空的二叉树开始,每输入一个结点数据,就建立一个新结点插入到当前已生成的二叉排序树中。 2. 在二叉排序树中查找某一结点。 3.用其它查找算法进行排序。

四、程序主要语句及作用 程序1的主要代码 public class BinarySearchTreeNode //二叉查找树结点 { public int key; public BinarySearchTreeNode left; public BinarySearchTreeNode right; public BinarySearchTreeNode(int nodeValue) { key = nodeValue; left = null; right = null; } public void InsertNode(BinarySearchTreeNode node)//插入结点 { if (node.key > this.key) { if (this.right == null) { this.right = node; return; } else this.right.InsertNode(node); } else { if (this.left == null) { this.left = node; return; } else this.left.InsertNode(node); } } public bool SearchKey(int searchValue) { if (this.key == searchValue) return true; if (searchValue > this.key) { if (this.right == null) return false; else return this.right.SearchKey(searchValue); } else { if (this.left == null) return false; else return this.left.SearchKey(searchValue); }

数据结构实验一顺序表问题及实验报告模板 - Copy

实验一顺序表问题 【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报告一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班级: 学号:姓名: 日期:程序名: 一、上机实验的问题和要求: 顺序表的查找、插入与删除。设计算法,实现线性结构上的顺序表的产生以及元素的查找、插入与删除。具体实现要求: 1.从键盘输入10个整数,产生顺序表,并输出结点值。 调试数据:9 8 7 6 5 4 3 2 1 2.从键盘输入1个整数,在顺序表中查找该结点。若找到,输出结点的位置;若找不到, 则显示“找不到”。 调试数据:第一次输入11,第二次输入3 3.从键盘输入2个整数,一个表示欲插入的位置i,另一个表示欲插入的数值x,将x插 入在对应位置上,输出顺序表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调试数据:第一次insert "11" after "6" ,第二次insert "86" at "2" 4.从键盘输入1个整数,表示欲删除结点的位置,输出顺序表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调试数据:第一次delete the number at "2" ,第二次delete value "9" 注意:顺序表输出表现形式如下(实验报告上为截图): 顺序表: 第一题 Initially Seq: head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null 第二题 找不到 6 第三题 insert "11" after "6": head -> 9 -> 8 -> 7 -> 6 -> 11 -> 5 -> 4 -> 3 -> 2 -> 1 -> null insert"86"at"2":head -> 9 -> 8 -> 86 -> 7 -> 6 -> 5 -> 4 -> 3 -> 2 -> 1 -> null 第四题 delete the number at "2":head -> 9 -> 8 -> 6 -> 5 -> 4 -> 3 -> 2 -> 1 ->null delete value "9": head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null

(完整版)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全集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全集 实验一线性表基本操作和简单程序 1 .实验目的 (1 )掌握使用Visual C++ 6.0 上机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2 )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插入、删除、取数据元素等运算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表存储结构上的程序设计方法。 2 .实验要求 (1 )认真阅读和掌握和本实验相关的教材内容。 (2 )认真阅读和掌握本章相关内容的程序。 (3 )上机运行程序。 (4 )保存和打印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并结合程序进行分析。 (5 )按照你对线性表的操作需要,重新改写主程序并运行,打印出文件清单和运行结果 实验代码: 1)头文件模块 #include iostream.h>// 头文件 #include// 库头文件------ 动态分配内存空间 typedef int elemtype;// 定义数据域的类型 typedef struct linknode// 定义结点类型 { elemtype data;// 定义数据域 struct linknode *next;// 定义结点指针 }nodetype; 2)创建单链表

nodetype *create()// 建立单链表,由用户输入各结点data 域之值, // 以0 表示输入结束 { elemtype d;// 定义数据元素d nodetype *h=NULL,*s,*t;// 定义结点指针 int i=1; cout<<" 建立一个单链表"<> d; if(d==0) break;// 以0 表示输入结束 if(i==1)// 建立第一个结点 { h=(nodetype*)malloc(sizeof(nodetype));// 表示指针h h->data=d;h->next=NULL;t=h;//h 是头指针 } else// 建立其余结点 { s=(nodetype*) malloc(sizeof(nodetype)); s->data=d;s->next=NULL;t->next=s; t=s;//t 始终指向生成的单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一.题目要求 1)编程实现二叉排序树,包括生成、插入,删除; 2)对二叉排序树进行先根、中根、和后根非递归遍历; 3)每次对树的修改操作和遍历操作的显示结果都需要在屏幕上用树的形状表示出来。 4)分别用二叉排序树和数组去存储一个班(50人以上)的成员信息(至少包括学号、姓名、成绩3项),对比查找效率,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二叉排序树效率高,为什么? 二.解决方案 对于前三个题目要求,我们用一个程序实现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tack.h"//栈的头文件,没有用上 typedefintElemType; //数据类型 typedefint Status; //返回值类型 //定义二叉树结构 typedefstructBiTNode{ ElemType data; //数据域 structBiTNode *lChild, *rChild;//左右子树域 }BiTNode, *BiTree; intInsertBST(BiTree&T,int key){//插入二叉树函数 if(T==NULL) { T = (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T->data=key; T->lChild=T->rChild=NULL; return 1; } else if(keydata){ InsertBST(T->lChild,key); } else if(key>T->data){ InsertBST(T->rChild,key); } else return 0; } BiTreeCreateBST(int a[],int n){//创建二叉树函数 BiTreebst=NULL; inti=0; while(i

数据结构实验总结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总结报告 一、调试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1)在二叉树的调试中,从广义表生成二叉树的模块花了较多时间调试。 由于一开始设计的广义表的字符串表示没有思考清晰,处理只有一个孩子的节点时发生了混乱。调试之初不以为是设计的问题,从而在代码上花了不少时间调试。 目前的设计是: Tree = Identifier(Node,Node) Node = Identifier | () | Tree Identifier = ASCII Character 例子:a(b((),f),c(d,e)) 这样便消除了歧义,保证只有一个孩子的节点和叶节点的处理中不存在问题。 (2)Huffman树的调试花了较长时间。Huffman编码本身并不难处理,麻烦的是输入输出。①Huffman编码后的文件是按位存储的,因此需要位运算。 ②文件结尾要刷新缓冲区,这里容易引发边界错误。 在实际编程时,首先编写了屏幕输入输出(用0、1表示二进制位)的版本,然后再加入二进制文件的读写模块。主要调试时间在后者。 二、要让演示版压缩程序具有实用性,哪些地方有待改进? (1)压缩文件的最后一字节问题。 压缩文件的最后一字节不一定对齐到字节边界,因此可能有几个多余的0,而这些多余的0可能恰好构成一个Huffman编码。解码程序无法获知这个编码是否属于源文件的一部分。因此有的文件解压后末尾可能出现一个多余的字节。 解决方案: ①在压缩文件头部写入源文件的总长度(字节数)。需要四个字节来存储这个信息(假定文件长度不超过4GB)。 ②增加第257个字符(在一个字节的0~255之外)用于EOF。对于较长的文件,

会造成较大的损耗。 ③在压缩文件头写入源文件的总长度%256的值,需要一个字节。由于最后一个字节存在或不存在会影响文件总长%256的值,因此可以根据这个值判断整个压缩文件的最后一字节末尾的0是否在源文件中存在。 (2)压缩程序的效率问题。 在编写压缩解压程序时 ①编写了屏幕输入输出的版本 ②将输入输出语句用位运算封装成一次一个字节的文件输入输出版本 ③为提高输入输出效率,减少系统调用次数,增加了8KB的输入输出缓存窗口 这样一来,每写一位二进制位,就要在内部进行两次函数调用。如果将这些代码合并起来,再针对位运算进行一些优化,显然不利于代码的可读性,但对程序的执行速度将有一定提高。 (3)程序界面更加人性化。 Huffman Tree Demo (C) 2011-12-16 boj Usage: huffman [-c file] [-u file] output_file -c Compress file. e.g. huffman -c test.txt test.huff -u Uncompress file. e.g. huffman -u test.huff test.txt 目前的程序提示如上所示。如果要求实用性,可以考虑加入其他人性化的功能。 三、调研常用的压缩算法,对这些算法进行比较分析 (一)无损压缩算法 ①RLE RLE又叫Run Length Encoding,是一个针对无损压缩的非常简单的算法。它用重复字节和重复的次数来简单描述来代替重复的字节。尽管简单并且对于通常的压缩非常低效,但它有的时候却非常有用(例如,JPEG就使用它)。 变体1:重复次数+字符 文本字符串:A A A B B B C C C C D D D D,编码后得到:3 A 3 B 4 C 4 D。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模板

2009级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约瑟夫问题 学生姓名:李凯 班级:21班 班内序号:06 学号:09210609 日期:2010年11月5日 1.实验要求 1)功能描述:有n个人围城一个圆圈,给任意一个正整数m,从第一个人开始依次报数,数到m时则第m个人出列,重复进行,直到所有人均出列为止。请输出n个人的出列顺序。 2)输入描述:从源文件中读取。 输出描述:依次从显示屏上输出出列顺序。 2. 程序分析 1)存储结构的选择 单循环链表 2)链表的ADT定义 ADT List{ 数据对象:D={a i|a i∈ElemSet,i=1,2,3,…n,n≧0} 数据关系:R={< a i-1, a i>| a i-1 ,a i∈D,i=1,2,3,4….,n} 基本操作: ListInit(&L);//构造一个空的单链表表L ListEmpty(L); //判断单链表L是否是空表,若是,则返回1,否则返回0. ListLength(L); //求单链表L的长度 GetElem(L,i);//返回链表L中第i个数据元素的值; ListSort(LinkList&List) //单链表排序 ListClear(&L); //将单链表L中的所有元素删除,使单链表变为空表 ListDestroy(&L);//将单链表销毁 }ADT List 其他函数: 主函数; 结点类; 约瑟夫函数 2.1 存储结构

[内容要求] 1、存储结构:顺序表、单链表或其他存储结构,需要画示意图,可参考书上P59 页图2-9 2.2 关键算法分析 结点类: template class CirList;//声明单链表类 template class ListNode{//结点类定义; friend class CirList;//声明链表类LinkList为友元类; Type data;//结点的数据域; ListNode*next;//结点的指针域; public: ListNode():next(NULL){}//默认构造函数; ListNode(const Type &e):data(e),next(NULL){}//构造函数 Type & GetNodeData(){return data;}//返回结点的数据值; ListNode*GetNodePtr(){return next;}//返回结点的指针域的值; void SetNodeData(Type&e){data=e;}//设置结点的数据值; void SetNodePtr(ListNode*ptr){next=ptr;} //设置结点的指针值; }; 单循环链表类: templateclass CirList { ListNode*head;//循环链表头指针 public: CirList(){head=new ListNode();head->next=head;}//构造函数,建立带头节点的空循环链表 ~CirList(){CirListClear();delete head;}//析构函数,删除循环链表 void Clear();//将线性链表置为空表 void AddElem(Type &e);//添加元素 ListNode *GetElem(int i)const;//返回单链表第i个结点的地址 void CirListClear();//将循环链表置为空表 int Length()const;//求线性链表的长度 ListNode*ListNextElem(ListNode*p=NULL);//返回循环链表p指针指向节点的直接后继,若不输入参数,则返回头指针 ListNode*CirListRemove(ListNode*p);//在循环链表中删除p指针指向节点的直接后继,且将其地址通过函数值返回 CirList&operator=(CirList&List);//重载赋

数据结构实验一 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 实验一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表的定义;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如建立、查找、插入和删除等。 二、实验容 定义一个包含学生信息(学号,,成绩)的顺序表和链表(二选一),使其具有如下功能: (1) 根据指定学生个数,逐个输入学生信息; (2) 逐个显示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 (3) 根据进行查找,返回此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4) 根据指定的位置可返回相应的学生信息(学号,,成绩); (5) 给定一个学生信息,插入到表中指定的位置; (6) 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 (7) 统计表中学生个数。 三、实验环境 Visual C++ 四、程序分析与实验结果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typedef int Status; // 定义函数返回值类型 typedef struct { char num[10]; // 学号 char name[20]; // double grade; // 成绩 }student; typedef student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LNode { ElemType data; // 数据域 struct LNode *next; //指针域 }LNode,*LinkList; Status InitList(LinkList &L) // 构造空链表L { L=(struct LNode*)malloc(sizeof(struct LNode)); L->next=NULL; return OK;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模板(验证型)

学期: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指导教师:杨华莉成绩: 实验一顺序表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VC++6.0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2.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类型定义; 3.掌握顺序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如:插入、删除、遍历、查找、排序、修改、合并等; 4.掌握顺序表的应用。 二、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示例程序。 2.上机运行示例程序,打印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并作必要的说明。 3.对示例程序,按照对线性表的操作需要,在程序中至少添加2个顺序表的相关操作。如: i.查找并显示分数在区间[a,b)的学生信息; ii.查找并显示最高分或最低分学生信息; iii.统计不及格或及格人数及所占比例; iv.将信息表按学号、姓名或分数升序或降序排列; v.按学号顺序进行数据元素的插入; vi.删除指定学号或姓名的学生信息; vii.修改某个学生的信息; viii.其它。 4.重新改写主函数(要求必需调用自己添加的操作),打印出文件清单(自己添加的函数、修改后的主函数和运行结果)。 5.对修改后的程序,分析每一个算法(函数)的时间复杂度。 6.根据上述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并简要给出算法设计小结和心得。 三、实验环境 1.台式计算机每人一台; 2.软件:Visual C++6.0 四、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

一.示例程序运行结果及说明

二.自己添加的新函数(至少2个),要求加必要的注释。 SqList Delete_SqList(SqList &L)//删除学生信息 { Elemtype x; int i=0; int choice=DMenu(); char name[25]; int num,k; if(!L.length) { printf("表为空,无法删除!"); exit(0); } switch(choice) { case 1: //按姓名删除 printf("\n请输入要删除的学生的姓名\n"); scanf("%s",&name); k=strcmp(name,L.data[i].name);//比较姓名 if(k==0) { x=L.data[i-1]; for(int m=L.length-1;m>=i-1;--m) L.data[i-1]=L.data[i]; --L.length; break; } case 2: //按学号删除 printf("\n请输入要删除学生的学号\n"); scanf("%d",&num); if(num==L.data[i].num) { for(int m=L.length-1;m>=i-1;--m) L.data[i-1]=L.data[i]; --L.length; break; } case 3:break; } return L;

数据结构实验一题目一线性表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1——线性表 学生姓名: 班级: 班内序号: 学号: 日期: 1.实验要求 1、实验目的:熟悉C++语言的基本编程方法,掌握集成编译环境的调试方法 学习指针、模板类、异常处理的使用 掌握线性表的操作的实现方法 学习使用线性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验内容: 题目1: 线性表的基本功能: 1、构造:使用头插法、尾插法两种方法 2、插入:要求建立的链表按照关键字从小到大有序 3、删除 4、查找 5、获取链表长度 6、销毁 7、其他:可自行定义 编写测试main()函数测试线性表的正确性。 2. 程序分析 存储结构 带头结点的单链表

关键算法分析 1.头插法 a、伪代码实现:在堆中建立新结点 将x写入到新结点的数据域 修改新结点的指针域 修改头结点的指针域,将新结点加入链表中 b、代码实现: Linklist::Linklist(int a[],int n)

堆中建立新结点 b.将a[i]写入到新结点的数据域 c.将新结点加入到链表中 d.修改修改尾指针 b、代码实现: Linklist::Linklist(int a[],int n,int m)取链表长度函数 a、伪代码实现:判断该链表是否为空链表,如果是,输出长度0 如果不是空链表,新建立一个temp指针,初始化整形数n为0 将temp指针指向头结点 判断temp指针指向的结点的next域是否为空,如果不是,n加一,否 则return n 使temp指针逐个后移,重复d操作,直到temp指针指向的结点的next 域为0,返回n b 、代码实现 void Linklist::Getlength()Linklist(); cout<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七查找、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本实验项目方案受“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X3108005)”项目资助)实验难度: A □ B □ C □ 学期:2010秋季学期 任课教师: 实验题目: 查找算法设计与实现 姓名: 王辉 学号: 20091120154 电子邮件: 完成提交时间: 2010 年 12 月 27 日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2010学年秋季学期 《数据结构实验》成绩考核表 学号:姓名:本人承担角色: 综合得分:(满分100分) 指导教师:年月日(注:此表在难度为C时使用,每个成员一份。)

(下面的内容由学生填写,格式统一为,字体: 楷体, 行距: 固定行距18,字号: 小四,个人报告按下面每一项的百分比打分。难度A满分70分,难度B满分90分)一、【实验构思(Conceive)】(10%) 1 哈希表查找。根据全年级学生的姓名,构造一个哈希表,选择适当的哈希函数和解决冲突的方法,设计并实现插入、删除和查找算法。 熟悉各种查找算法的思想。 2、掌握查找的实现过程。 3、学会在不同情况下运用不同结构和算法求解问题。 4 把每个学生的信息放在结构体中: typedef struct //记录 { NA name; NA tel; NA add; }Record; 5 void getin(Record* a)函数依次输入学生信息 6 人名折叠处理,先将用户名进行折叠处理折叠处理后的数,用除留余数法构造哈希函数,并返回模值。并采用二次探测再散列法解决冲突。 7姓名以汉语拼音形式,待填入哈希表的人名约30个,自行设计哈希函数,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或链地址法处理冲突;在查找的过程中给出比较的次数。完成按姓名查询的操作。将初始班级的通讯录信息存入文件。 二、【实验设计(Design)】(20%) (本部分应包括:抽象数据类型的功能规格说明、主程序模块、各子程序模块的伪码说明,主程序模块与各子程序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1抽象数据类型的功能规格说明和结构体: #include

《数据结构实验》实验题目及实验报告模板

《数据结构实验》的实验题目及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一客房管理(链表实验) ●实现功能: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编程实现客房管理程序的各个功能函数,从而熟练 掌握单链表的创建、输出、查找、修改、插入、删除、排序和复杂综合应用等操作的算法 实现。以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为存储结构,实现如下客房管理的设计要求。 ●实验机时:8 ●设计要求: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定义客房链表结点结构 typedef struct HNode { char roomN[7]; //客房名称 float Price; //标准价格 float PriceL; //入住价格(默认值=标准价格*80%) int Beds; //床位数Beds char State[5]; //入住状态(值域:"空闲"、"入住"、"预订",默认值为"空闲") struct HNode *next; //指针域 }Hotel, *HLink; (1)实现创建客房信息链表函数void Build(HLink &H),输入(客房名称、标准价格、床位数),同时修改入住价格、入住状态为默认值,即入住价格=标准价格*80%,入住状态为”空闲”(提示:用strcpy()字符串拷贝函数)。为了提高程序调试效率,要求:用文件操作来输入客房信息(客房名称、标准价格、床位数); (2)实现输出客房信息函数void Exp(HLink H),输出所有客房的客房名称、标准价格、入住价格、床位数、入住状态; (3)函数int Find(HLink &H, char *roomN),查找房间名称为roomN的客房。如果找到,则返回该客房在链表中的位置序号(>=1),否则返回0。提示:用strcmp()字符串比较函数; (4)实现函数void updateH(HLink &H, int beds, char *state),将床位数为beds的客房入住状态改为state。提示:用strcpy()字符串拷贝函数; (5)函数void Add(HLink &H),将该链表中未入住的客房入住价格均加价20%; (6)求出入住价格最高的客房函数HLink FirstH(HLink &H),该函数内return语句返回入住价格最高的客房结点指针,返回前将该结点在链表中删除; (7)函数void MoveK1(HLink &H, int k),将单链表中倒数第k个结点移到第一个结点位置,注意:严禁采用先计算链表长度n再减k(即n-k)的方法;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1.实验目标 熟练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熟练掌握顺序表和链表的有关算法设计。 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设计出合理的表示数据的顺序和链式结构,并设计相关算法。 2.实验内容和要求 内容: <1>在第i个结点前插入值为x的结点。 实验测试数据基本要求: 第一组数据:线性表长度n≥10,x=100, i分别为5,n,n+1,0,1,n+2 第二组数据:线性表长度n=0,x=100,i=5 <2>删除线性表中第i个元素结点。 实验测试数据基本要求: 第一组数据:线性表长度n≥10,i分别为5,n,1,n+1,0 第二组数据:线性表长度n=0, i=5 <3>在一个递增有序的线性表L中插入一个值为x的元素,并保持其递增有 序特性。 实验测试数据基本要求: 线性表元素为(10,20,30,40,50,60,70,80,90,100), x分别为25,85,110和8 <4>求两个递增有序线性表L1和L2中的公共元素,放入新的顺序表L3中。 实验测试数据基本要求: 第一组 第一个线性表元素为(1,3,6,10,15,16,17,18,19,20) 第二个线性表元素为(1,2,3,4,5,6,7,8,9,10,18,20,30)第二组 第一个线性表元素为(1,3,6,10,15,16,17,18,19,20) 第二个线性表元素为(2,4,5,7,8,9,12,22) 第三组 第一个线性表元素为() 第二个线性表元素为(1,2,3,4,5,6,7,8,9,10)

要求:每个题目分别用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实现; 实验程序有较好可读性,各运算和变量的命名直观易懂,符合软件工程要求; 程序有适当的注释。 3.数据结构设计 顺序表结构,链表结构。 4.算法设计 (除书上给出的基本运算(这部分不必给出设计思想),其它实验内容要给出算法设计思想) 按顺序插入:首先插入一个元素,表长加一,用do,while循环整个顺序表,从最后一位开始,比x大的都向后移一位,在第一个小于x的后面停止遍历,吧x插在比x小的第一个数的后面。 寻找两个顺序表中相同的元素:运用嵌套循环,最外层循环遍历第一个表里面的元素为母元素,内部循环遍历第二个表为子元素。在子元素中查找与母元素相同的元素,改变第一个表里面的元素,把相同的放进去,最后删除表一中除了新放进来的元素。 5.运行和测试 顺序表: 1: 2: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

2011~2012第一学期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班级:信管一班 学号:201051018 姓名:史孟晨

实验报告题目及要求 一、实验题目 设某班级有M(6)名学生,本学期共开设N(3)门课程,要求实现并修改如下程序(算法)。 1. 输入学生的学号、姓名和 N 门课程的成绩(输入提示和输出显示使用汉字系统), 输出实验结果。(15分) 2. 计算每个学生本学期 N 门课程的总分,输出总分和N门课程成绩排在前 3 名学 生的学号、姓名和成绩。 3. 按学生总分和 N 门课程成绩关键字升序排列名次,总分相同者同名次。 二、实验要求 1.修改算法。将奇偶排序算法升序改为降序。(15分) 2.用选择排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分别替换奇偶排序算法,并将升序算法修改为降序算法;。(45分)) 3.编译、链接以上算法,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25)。 4. 修改后算法的所有语句必须加下划线,没做修改语句保持按原样不动。 5.用A4纸打印输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说明 实验数据可自定义,每种排序算法数据要求均不重复。 (1) 实验题目:《N门课程学生成绩名次排序算法实现》; (2) 实验目的:掌握各种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实验方法和验证算法的准确性; (3) 实验要求:对算法进行上机编译、链接、运行; (4) 实验环境(Windows XP-sp3,Visual c++); (5) 实验算法(给出四种排序算法修改后的全部清单); (6) 实验结果(四种排序算法模拟运行后的实验结果); (7) 实验体会(文字说明本实验成功或不足之处)。

三、实验源程序(算法) Score.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M 6 #define N 3 struct student { char name[10]; int number; int score[N+1]; /*score[N]为总分,score[0]-score[2]为学科成绩*/ }stu[M]; void changesort(struct student a[],int n,int j) {int flag=1,i; struct student temp; while(flag) { flag=0; for(i=1;ia[i+1].score[j]) { temp=a[i]; a[i]=a[i+1]; a[i+1]=temp; flag=1; } for(i=0;ia[i+1].score[j]) { temp=a[i]; a[i]=a[i+1]; a[i+1]=temp; flag=1;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1]

云南大学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第一次实验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1、复习变量、数据类型、语句、函数; 2、掌握函数的参数和值; 3、了解递归。 二、实验内容 1、(必做题)采用函数统计学生成绩:输入学生的成绩,计算并输出这些学生的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 2、(必做题)采用递归和非递归方法计算k阶裴波那契序列的第n项的值,序列定义如下:f0=0, f1=0, …, fk-2=0, fk-1=1, fn= fn-1+fn-2+…+fn-k(n>=k) 要求:输入k(1<=k<=5)和n(0<=n<=30),输出fn。 3、(选做题)采用递归和非递归方法求解汉诺塔问题,问题描述如下:有三根柱子A、B、C,在柱子A上从下向上有n个从大到小的圆盘,在柱子B和C上没有圆盘,现需将柱子A上的所有圆盘移到柱子C上,可以借助柱子B,要求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每根柱子上的圆盘只能大的在下,小的在上。要求:输入n,输出移动步骤。 三、算法描述 (采用自然语言描述) 1、①先输入需统计的学生人数。 ②根据学生人数输入成绩,计算成绩总和和平均分。 ③比较成绩大小,得出最低分和最高分。 ④输出计算结果。 2、⑴①写出不同情况下求k阶裴波那契序列的第n项的值的递归函数。 ②输入k和n。 ③输出计算结果。 四、详细设计 (画出程序流程图) 1、

2、⑴ 五、程序代码 (给出必要注释) 1、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100 /*先预计输入人数在0~100内,如果人数多于100再将100改成更大的数*/

void main() {int i,x[N],a; int max,min; float ave,sum=0.0; printf("请输入不多于%d的学生人数:",N); scanf("%d",&a); /*输入学生数*/ for(i=0;i=max) {max=x[i];} if(x[i]<=min) {min=x[i];} } printf("平均分是:%f",ave); printf("最高分是:%d",min); printf("最低分是:%d",max);/*输出平均分,最低分,最高分*/ return 0; } 2、 ⑴ #include #include int k; int Fibonacci (int n1) {if(n1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操作的函数程序清单,分别用顺序表和链表结构完成,并在首页上表明团队名称、成员及个人的工作(函数),未来的成绩评定时将包含这一部分的团队成绩及个人的工作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上机环境,进一步掌握语言的结构特点。 2.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及实现。 3.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的定义及实现。 4.掌握线性表在顺序存储结构即顺序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5.掌握线性表在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1.顺序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及删除。 2.链式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及删除。 三、实验步骤 1.建立含n个数据元素的顺序表并输出该表中各元素的值及顺序表的长度。 2.利用前面的实验先建立一个顺序表L={21,23,14,5,56,17,31},然后在第i个位置插入元素68。 3.建立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结点的值域为整型数据。要求将用户输入的数据按尾插入法来建立相应单链表。 四、程序主要语句及作用(main函数程序清单) 程序1的主要代码(附简要注释) #include #define MAXSIZE 1024 typedef int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vec[MAXSIZE]; int len; }sequenlist; elemtype geti(sequenlist s, int i); elemtype deli(sequenlist *s,int i); elemtype insi(sequenlist *s,int i,int b);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int i,n,x; sequenlist a; printf("输入n(n>3):"); scanf("%d",&n);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图实验

图实验 一,邻接矩阵的实现 1.实验目的 (1)掌握图的逻辑结构 (2)掌握图的邻接矩阵的存储结构 (3)验证图的邻接矩阵存储及其遍历操作的实现 2.实验内容 (1)建立无向图的邻接矩阵存储 (2)进行深度优先遍历 (3)进行广度优先遍历 3.设计与编码 #ifndef MGraph_H #define MGraph_H const int MaxSize = 10; template class MGraph { public: MGraph(DataType a[], int n, int e); ~MGraph(){ } void DFSTraverse(int v); void BFSTraverse(int v); private: DataType vertex[MaxSize]; int arc[MaxSize][MaxSize]; int vertexNum, arcNum; }; #endif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 extern int visited[MaxSize]; template MGraph::MGraph(DataType a[], int n, int e) { int i, j, k; vertexNum = n, arcNum = e; for(i = 0; i < vertexNum; i++) vertex[i] = a[i]; for(i = 0;i < vertexNum; i++) for(j = 0; j < vertexNum; j++) arc[i][j] = 0;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一约瑟夫问题 实验学时:3学时 实验类型:设计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线性链表的基础知识; 能够使用C++或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现线性链表; 能够使用线性链表构造正确而且时间复杂度低的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锻炼程序设计能力。 二、实验内容 M个教徒和N个非教徒在深海上遇险,必须将N个人投入海中,其余的人才能幸免于难,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所有人围成一圆圈,从第一个人开始依次报数,每数到第K个人就将他扔入大海,如此循环进行直到仅余M个人为止。设计一个算法,找出这样一个排序:使每次被扔进大海的都是非教徒。并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使用循环单链表,将每个人作为一个结点,每个结点的指针域指向下一个人,采用循环链表的遍历对每隔N-1个结点的结点进行标记,直至标记出N个结点为止。该实验亦可用顺序表实现。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本实验采用集中授课形式,每个同学独立完成上述实验要求。 五、实验条件 每人一台计算机独立完成实验,有如下条件: (1)硬件:联想高性能PC机; (2)软件:VC++ 6.0、VC++.Net。 六、实验步骤 (1)编写循环链表构造函数Node *Create( ),使链表中每个结点的数据域值为0,并让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域指向第一个结点; (2)编写约瑟夫问题函数 Node *Move(Node *H,int n); void Insert(Node *H,int pos,int data); (5)主函数中调用Create,Move和Insert,采用具体数据计算,输出结果。 七、实验程序 // stdafx.h : 标准系统包含文件的包含文件, // 或是经常使用但不常更改的 // 特定于项目的包含文件 // #pragma once #include"targetver.h"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