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20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20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20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20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2分)医疗急救中输氧,其中“氧”指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臭氧D.二氧化硫

2.(2分)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

A.大理石B.小木条C.玻璃D.泥沙

3.(2分)人体缺碘会诱发的疾病是()

A.贫血B.夜盲症C.骨质疏松D.甲状腺肿大4.(2分)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

A.防止水龙头滴漏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

C.使用节水器具D.循环利用工业用水

5.(2分)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A.读B.闻

C.拿D.滴

6.(2分)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信号实现全球覆盖。发射用的火箭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关于该燃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热值高,推力大

B.反应方程式是2H2+O22H2O

C.绿色无污染

D.贮存、运输和加注都容易

7.(2分)下列离子能在含有硫酸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Mg2+、NO3﹣B.Na+、CO32﹣C.K+、OH﹣D.Ba2+、Cl﹣8.(2分)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检验氧气通入澄清石灰水

B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加入明矾

C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碳酸钾加入适量的稀硝酸

D自制酸碱指示剂将捣烂的牵牛花用酒精浸泡后过滤A.A B.B C.C D.D

9.(2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知识归纳错误的是()A.氧化物都含氧元素

B.清除油污的原理都是利用乳化作用

C.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质的性质决定

D.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

10.(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向一定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向一定量的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1.(3分)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呼吸

B.碳酸分解

C.甲烷燃烧

D.

12.(3分)建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使用了大量钒钢,如图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可获得的信息是

A.钒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钒的中子数为50.94

C.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D.图中x=

13.(3分)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的是

A.醋酸

B.氨水

C.蔗糖

D.

14.(3分)“世界VR看中国,中国VR看南昌”。生产VR(虚拟现实)设备的材料之一是硅,工业制取高纯硅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SiH4

B.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丙是由离子构成

D.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15.(3分)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B.仅用降温至0℃的方法可将a点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C.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4分)最新发现。“六神丸”(含麝香等六味中药)具有较好的抗肺纤维化作用,麝香中含有麝香酮、氯化钾、硫酸钠、碳酸铵等物质。据此用化学用语填空:

(1)含有的一种金属元素;

(2)n个硫酸根离子;

(3)碳酸铵[(NH4)2CO3]中氮元素显﹣3价;

(4)其中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盐。

17.(7分)复学防疫,化学助力。

(1)起床后,测体温。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汞原子。

(2)上学时,戴口罩。制作口罩用的无纺布面料主要是聚丙烯[(C3H6)n],聚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到校后,勤消毒。过氧乙酸用于教室消毒,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为:2C2H4O3═2C2H4O2+X↑,则X的化学式为。用于手部消毒的酒精溶液属于易燃物,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餐时,讲营养。如午餐仅食用米饭、红烧肉、鸡蛋汤、牛奶,从均衡营养角度出发还应补充的一种食物是。

18.(6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节气息息相关。

(1)谷雨﹣﹣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正常雨水pH≈5.6是由于空气中的溶解在雨水中造成的;稻谷碾米时,将谷壳和米粒分开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小满﹣﹣小满不满,麦有一险。为促进小麦生长,需追加肥料,下列肥料属于农家肥的是(填序号)。

A.铵磷钾

B.磷矿粉

C.草木灰

D.碳酸氢铵

(3)白露﹣﹣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棉花属于(填“天然纤维”

或“合成纤维”),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的方法是。

19.(5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锂离子电池研究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如图是从钴酸锂废极片[主要成分为钴酸锂(LiCoO2)]中回收得到Co2O3和Li2CO3的一种工艺流程。

(1)操作1中,粉碎废极片的目的是;

(2)实验室中完成操作2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填一种即可);

(3)操作4中,在高温条件下,CoC2O4在空气中反应生成Co2O3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4)操作5中,Li2CO3晶体用热水洗涤比用冷水洗涤损耗更少,说明Li2CO3的溶解度

随温度升高而。

20.(8分)如图所示“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D的俗名叫烧碱,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A的化学式为;

(2)C与F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舱C成功对接(如图所示),则载人舱X代表的的物质可能是(填序号)。

A.C

B.CO2

C.Fe2O3

D.CaCO3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21.(8分)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欲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从图一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3)图二中E是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他们在装置E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F),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双选)。

Ⅰ.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Ⅱ.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Ⅲ.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22.(8分)某班同学取用相同总质量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黑色固体变红色”这一实验现象不明显。小组同学对此异常现象进行如探究。

【知识回忆】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理论上碳和氧化铜的质量比为。

【作出猜想】产生异常现象可能与所取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有关。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用总质量相同但质量比不同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不考虑其中杂质),分别进行实验,部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m(C):m(CuO)实验后A处试管中固体颜色C处导管口的现象11:8红色固体中有少量黑色固体尾气燃烧

21:9红色固体中有较少量黑色固体尾气燃烧

31:10红色固体中有很少量黑色固体尾气不燃烧

41:11红色固体中有极少量黑色固体

51:12红色固体中无黑色固体尾气不燃烧

61:13红色固体中有较多黑色固体尾气不燃烧【交流讨论】

(1)推测实验4中“C处导管口的现象”是。

(2)上述探究可得出,实验时所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控制在1:10~1:12之间,可观察到黑色固体明显变红,同时还可减少(填化学式)排放,防止空气污染。

(3)检验实验6反应后A处试管中黑色固体物质,可滴加的试剂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思评价】分析发现,实验5中m(C):m(CuO)比值与理论值不符,实验后却无黑色固体残留。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实验中过量的黑色固体消失的原因:(写一个即可)。

23.(9分)小组同学收集了某种铝制易拉罐,剪成条状并打磨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发现纯铝片表面有划痕。

【发现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更,结合上述现象,可得出该易拉罐不是纯铝制作。那么易拉罐中除铝外,还含有什么金属呢?

【查阅资料】①铝制易拉罐中的主要成分是铝,可能还含有镁、铁。

②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 2O ═2NaAlO 2+3H 2↑;镁和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作出猜想】该易拉罐的金属组成除铝外,可能还含有镁、铁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设计】小明取打磨后的铝制易拉罐样品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取一定量的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

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

涤、干燥;

固体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

过滤后得到黑色粉末。 样品中含铝 (2)取少量上述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绿

色。 样品中含铁,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结论】小明得出该易拉罐是由铝和铁组成。

【反思评价】其他同学分析后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大家认为应该补充下列实验:取步骤(1)中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某种金属的盐溶液后,如果无现象产生,则小明的结论正确。你认为加入的盐溶液中阳离子对应的金属理论上可以是 (填一种即可)。

【拓展应用】如图为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废弃易拉罐应放入标有 (填序号)图标的垃圾桶内。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4.(10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活动产生的废液中含稀盐酸,需先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后进行处理。(杂质不参加反应)

(1)实验时需配制5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若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来配制。则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g。

(2)取20g废液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16g。计算废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的溶液所含粒子数目关系:Na+Cl﹣.(填“>”、“=”或“<”)。

2020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氧气能够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即这里的“氧”指的是氧气。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方面的知识,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才行。

2.【分析】根据属于可燃物的物质,应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大理石不具有可燃性,不属于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B、小木条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选项正确。

C、玻璃不具有可燃性,不属于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D、泥沙不具有可燃性,不属于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属于可燃物的物质应具有可燃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分析】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非常重大。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缺乏症分析判断。

【解答】解:A.贫血是由于人体缺铁引起的,故A错误;

B.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故B错误;

C.骨质疏松是由于人体缺钙引起的,故C错误;

D.甲状腺肿大是由于人体缺碘引起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4.【分析】根据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防止水龙头滴漏可以节约用水,不合题意;

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会造成大量的水蒸发、渗漏,会造成水的浪费,符合题意;

C.使用节水器具可以节约用水,不合题意;

D.循环使用工业用水可以节约用水,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知识等。

5.【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

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

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

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分析】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结合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气燃烧热值高,放热量多,推力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气燃烧生成水,绿色无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气的密度小、氢气的熔点(﹣259℃)和沸点(﹣252℃)很低,贮存、运输和加注

都不容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缺点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分析】根据离子间能否结合产生气体、沉淀或是水以及离子的颜色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该组中的离子能在含有硫酸的溶液中大量共存,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CO32﹣与硫酸溶液中的H+结合有气体生成,不能共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OH﹣与硫酸溶液中的H+结合有水生成,不能共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Ba2+与硫酸溶液中的SO42﹣结合有沉淀生成,不能共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学生需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物质的溶解性等。

8.【分析】A、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进行分析判断。

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

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根据某些植物的花瓣的汁液可作酸碱指示剂,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检验氧气,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B、加入明矾,能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不能鉴别硬水和软水,故选项实验方案

不合理。

C、碳酸钾能与适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

杂质硝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D、某些植物的花瓣的汁液可作酸碱指示剂,将捣烂的牵牛花用酒精浸泡后过滤,可用于

自制酸碱指示剂,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9.【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常见清除油污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性质决定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人类需要的能量的来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清除油污的原理不一定都是利用乳化作用,还可能是利用溶解原理、利用了与其它物

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如用汽油溶解油污、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质的性质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清除油污的原理、氧化物的特征、人类需要的能量的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判断。

C、向一定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进行

分析判断。

D、根据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B、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

化二磷固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应增加,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一定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氯化钡和水,盐酸消耗完再与氯化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Ba(OH)2+CuCl2=Cu(OH)2↓+BaCl2,氯化钡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D、向一定量的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溶液,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Cu+2AgNO3

═Cu(NO3)2+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64份质量的铜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1.【分析】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有的比较缓慢,称为缓慢氧化;燃烧是一

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解答】解:A、动植物呼吸,是与空气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

B、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C、甲烷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D、食物腐败,是食物与空气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A;食物腐败(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化反应的分类和缓慢氧化的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分析】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钒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50.94,而不是钒的中子数为50.94,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钒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图中x=23。

故答案为:

C;2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分析】根据无色酚酞试液的变色情况来分析。酚酞试液遇到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均不变色,遇到碱性溶液变红色。

【解答】解: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A.醋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不合题意;

B.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符合题意;

C.蔗糖水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不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答案为:B;石灰水(答案合理即可)。

【点评】熟记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遇不同酸碱性溶液时显示的颜色,并能举一反三,会利用性质相似的指示剂。

14.【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等。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SiCl4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i 和HCl,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Si+4HCl。

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甲分子是由1个硅原子和4个氯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SiCl4,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乙(H2)和丁(HCl)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选项说法正确;

C.丙是固态非金属单质硅,是由原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D.丁是氯化氢,其中氢元素显+1价,所以氯元素显﹣1价。

故答案为:B;﹣1。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A、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B、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C、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的比较;

D、根据溶液结晶的方法判断。

【解答】解:A、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错误,因为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升温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B、仅用降温至0℃的方法可将a点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错误,因为降温后a还是线

下点;故选项错误;

C、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正确,因为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

大于乙;故选项正确;

D、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变化比乙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故选C;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分析】(1)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解答。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4)氯化钾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含有的一种金属元素有钾、钠,其元素符号为K、Na。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n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nSO42﹣。

(3)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碳酸铵[(NH4)2CO3]中氮元素显﹣3价可表示为:(H4)2CO3。

(4)氯化钾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盐,其化学式为KCl。

故答案为:

(1)K或Na;

(2)nSO42﹣;

(3)(H4)2CO3;

(4)KCl。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分析】(1)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

(2)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及其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计算组成元素质量比;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4)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解答】解:(1)起床后,测体温。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汞原子之间有间隔。

故填:之间有间隔。

(2)聚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6:1。

故填:6:1。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4个,氢原子都是8个,反应前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则X的化学式为O2;

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故填:O2;C2H5OH+3O22CO2+3H2O。

(4)如午餐仅食用米饭、红烧肉、鸡蛋汤、牛奶,从均衡营养角度出发还应补充的一种食物是蔬菜,用来补充维生素。

故填:蔬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分析】(1)根据雨水呈酸性的原因以及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肥料的分类来分析;

(3)根据材料的分类以及鉴别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正常雨水pH≈5.6;稻谷碾米时,将谷壳和米粒分开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填:二氧化碳;物理;

(2)草木灰是由农作物的秸秆焚烧后形成的,属于农家肥;其他肥料属于化学肥料;故填:C;

(3)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纤维,产生烧焦羽毛味道的是羊毛纤维;故填:天然纤维;

灼烧,闻气体。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9.【分析】(1)反应物浓度越大、温度越高、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2)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物质的性质。

【解答】解:(1)操作1中,粉碎废极片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故填: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实验室中完成操作2(过滤)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漏斗。

故填:烧杯或玻璃棒或漏斗。

(3)操作4中,在高温条件下,CoC2O4在空气中反应生成Co2O3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4CoC2O4+3O22Co2O3+8CO2。

故填:4CoC2O4+3O22Co2O3+8CO2。

(4)操作5中,Li2CO3晶体用热水洗涤比用冷水洗涤损耗更少,说明Li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故填:减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分析】根据“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A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A是水,D的俗名叫烧碱,所以D是氢氧化钠,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所以E是盐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氢氧化钠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碳酸钠,水和B可以相互转化,B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B是氢氧化钙,F也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F可以是氯化钡,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A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A是水,D的俗名叫烧碱,所以D 是氢氧化钠,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所以E是盐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氢氧化钠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 是碳酸钠,水和B可以相互转化,B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B是氢氧化钙,F也会与碳

酸钠反应,所以F可以是氯化钡,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为H2O;

(2)C与F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3)C→D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4)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舱C成功对接,C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载人舱X代表的的物质可能是CO2,故选:B。

故答案为:(1)H2O;

(2)复分解反应;

(3)Na2CO3+Ca(OH)2=CaCO3↓+2NaOH;

(4)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21.【分析】(1)仪器的名称与用途;

(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解:(1)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集气瓶;

(2)A装置的试管中没有棉花团,因此是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D;

(3)图二中E是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图G中,说法正确的是:Ⅱ.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因此bc段压强不再增大;Ⅲ.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因此压强开始逐渐减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答案】A 【解析】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 解: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是表面的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而且是一开始就生成,观察图示可知,C错误;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故错误。 故选A。 点睛:常见混合物间的反应事实,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2.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12g B.14.25g C.17.25g D.27g 【答案】D 【解析】 【分析】 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铝和氢氧化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推断题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推断题 1. (2008年汕头)右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碱。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④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 应的规律(写2点) 、 。 2.(200 8年河北省)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A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3. (2008年宜昌市)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 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 同类 ..别.的化合物。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B、C的化学式:A ;B ;C 。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 .....化学方程 式: 4. (2008年临沂市)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 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 (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浅绿色溶液B 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08年泰安市)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 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 (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可能含 有; (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 (2008年苏州市)小彤的一副眼镜戴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铜质镜架上出现了一墨绿色物质, 他想将其除掉。经查阅资料得知:铜在一定条件下会锈蚀生成一种绿色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于是他和几个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1)实验①是向铜绿中加入适量常见无色液体B,再加热至沸,沉淀仍然不变色。实验②、 ③中C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气体,B的化学式为▲。为满足实验③反应 所需的外界条件,应该使用关键仪器名称是▲。 (2)写出实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此过程中,判断铜绿没有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3)将A的溶液5~9滴滴入5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蓝色絮状沉淀,稍加热即变 黑色沉淀D。写出蓝色絮状沉淀转变为D的化学方程式▲。 △ (4)已知2Ca(HCO3)==== CaCO3↓+ H2O+CO2↑,则热稳定性CaCO3> Ca(HCO3),由此推理上述 实验中铜绿、蓝色絮状沉淀、物质D三种化合物热稳定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 ▲ > ▲ (均写化学式)。 (5)经过讨论.同学们建议小彤可以用▲除去镜架上的绿色物质。 7. (2008年肇庆市)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 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2020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化学试卷

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卷 说明:1.本卷共有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本卷可能使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N—14 ;P—31 ;Fe—56 ;Zn—65; 3.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其中第1-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1.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A.我是紫红色固体B.我在天然界中硬度最大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我会生锈 2.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锌铬黄(化学式位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6 D.+7 3.我国盛产的八角茴香中存在莽草酸(C7H10O5)。由它合成的“达菲” (C16H31O8N2P)是是抗H1N1流感的一种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莽草酸由三种元素组成B.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C.用莽草酸合成达菲需要含氮的物质D.由莽草酸合成达菲是物理变化 4.以下是人体几种体液的pH,其中呈酸性的是 A.胰液7.5~8.0 B.胃液0.9~1.5 C.血浆7.35~7.45 D.胆汁7.1~7.3 5.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硬水B.油水C.泥水D.蒸馏水 6.化学实验室对药品存放有一定的要求,下图所示白磷的存放符合要求的是 7.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知识的小结正确的是 A.制作锅柄的材料是热固性塑料 B.镉(Cd)、汞(Hg)、铅(Pb)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 C.食物淀粉在人体内能转化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 D.维生素在人体中需要量很少,它不属于人体的营养素 8.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数值可能是 A.9 B.10 C.12 D.17 9.铝、铜、铁、金四种金属具有相似的性质是 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B.有导电性 C.能和稀硫酸反应D.通常状况下能与氧气反应 10.从物质的分类的角度看,下列物质与二氧化氮、三氧化硫、氧化铝属于同类别的物质

(试卷合集3份)2023届毕节地区名校中考化学经典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C.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均相等D.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熟石灰可用作建筑材料B.火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小苏打可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D.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3.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B.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C.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4.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物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C.锅炉用水硬度太高十分危险D.活性炭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6.室温下,甲、乙、两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C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 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B.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a C.小于t1°C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D.将t2°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甲=乙7.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蒸馏水B.苹果汁C.氧气D.干冰8.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A.实验开始甲处酒精喷灯最先点燃 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该装置进行了尾气处理 9.根据化学方程式S+O2点燃 SO2,无法获得的信息是() A.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B.参加反应硫和二氧化硫的质量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10.向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滤液中含有四种金属阳离子 B.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初三化学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99)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次考试试卷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6分)以下是某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06年4月发布的某省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中的一部分: (1)主要污染指标表述的文字中,涉及到的元素有N、_______、_______等。(写出两种元素符号即可) (2)属于重金属污染的河段是___________ (填编号)。 (3)造成总磷超标的主要来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水中的藻类生长繁殖过快能导致水质恶化并发生“水华”现象。已知藻类含有化学式为C106H2630110N16P的物质,请你分析:上述哪个河段最有可能出现藻类大量繁 殖?___________________ (填编号)。 (5)请你举出一种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将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红褪色沉淀 C.分别点燃一小块纯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D.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3.下列实验仪器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是()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或操作中,合理的是 A.KNO3晶体(NaCl):将固体溶于水配制成热的饱和溶液,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B.CO2气体(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C.BaCl2溶液[Ba(OH)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 D.O2(N2):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网[来源: 5.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A.1:4 B.5:4 C. 4:1 D. 5:1 6.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下列哪种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水蒸气D.稀有气体

2020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最新整理

2019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2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主要成分是() A.碳B.硅C.磷D.碘 2.(2分)下列物质常温下为固态的是() A.食醋B.酒精C.小苏打D.植物油 3.(2分)人体生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是() A.甲醛B.食盐C.亚硝酸钠D.一氧化碳 4.(2分)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 5.(2分)近日,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塑料制作柔性屏幕的5G折叠手机。塑料属于() A.天然材料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 6.(2分)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 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 7.(2分)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6B.8C.14D.20 8.(2分)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 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氧气B.降低着火点 C.隔离可燃物D.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9.(2分)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 10.(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B.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 C.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D.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完整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化学模拟试题(五)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 1, O — 16, C — 12, Fe — 56, Cu — 64)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本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判断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 、有无形态变化 B 、有无发光发热现象 C 、有无新物质生成 D 、有无颜色变化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天然气 B 、石油 C 、食醋 D 、胆矾 3、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 、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 、干冰用作致冷剂 D 、氧气用于炼钢 4、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氧分子 B 氧原子 C 氧离子 D 氧元素 5、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所以相等是因为( ) A 、物质种类没有改变 B 、分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 、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 、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6、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核外电子层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核内质子数 D 、核外电子总数 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C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 8、 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 6 个电子, 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 2 个电子, X 、 Y 元素化合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 YX B 、Y 2X C 、 YX 2 D 、 XY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O B 、 Fe C 、 Al D Si 10、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N 2 B O 2 C CO 2 D 稀有气体 11、 5 月 21 日是“世界无烟日” ,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 A 、 CO 2 B 、 CO C 、 N 2 D 、 CH 4 12、氢气不同于其它气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没有颜色和气味 B 、难溶于水 C 、具有可燃性 D 、密度最小 13、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与其名称不相符的是( ) A 、沼气( CH 4 ) B 、赤铁矿( Fe 3O 4) C 、酒精( C 2H 5 OH ) D 、石灰石( CaCO 3) 14、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A 、 He 和 H 2 B 、 O 和 N 2 C 、CO 和 CO 2 D 、 CH 和空气 2 4 15、在下列条件下,铁制品最易生锈的是( ) A 、曝露在干燥的空气中 B 、浸没在植物油中 C 、曝露在潮湿的空气中 D 、浸没在蒸镏水中 16、浓溶液用水稀释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质质量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D 、溶液浓度 17、25℃时, 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0%,则 25℃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

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一、选择题 1.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中,曾用到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BGO(化学式为Bi4Ge3O12),其中铋(Bi)元素为+3价,则锗(Ge)元素为 A.+1价 B.+2价 C.+3价 D.+4价 2.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C.H2S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两个硫原子 D.Al2 ( -2 SO)3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为-2价 3.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如果两种粒子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B.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相同 D.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4.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5、在H2O、H2、Mg(OH)2、H2SO4四种物质中,都含有 A、2个氢原子 B、氢元素 C、氢分子 D、氢离子 6.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的阳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B. 它的阳离子有10个质子 C. 它是一种金属元素 D. 它的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 7、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Si、O、Al、Fe (B)O、Si、Al、Fe (C)Al、Fe、O、Si (D)Si、Al、O、Fe 8、四种粒子,其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如下表所示 4

最新初三化学中考试题

九年级化学期中模拟试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化学能够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B.化学能够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C.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重要的作用 D.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2.化学变化的特征是()A.有颜色的变化B.有新物质生成 C.有沉淀生成D.有发光发热现象 3.北京市某温泉的水质为硬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是一种纯净物B.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 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 D.凡是含有杂质的水就是硬水 4、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量筒 B、试管 C、烧瓶 D、烧杯 5.下列有关规范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严禁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其它试剂 B.禁止向正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不得用手接触药品,更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D.实验用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6.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做化学反应容器的有()A.试管B.烧杯C.燃烧匙D.量筒 7、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蓝墨水 B、蒸馏水 C、煤 D、啤酒 8、在过滤时,必须要用的一组仪器是() A、蒸发皿、玻璃棒、烧杯 B、烧杯、漏斗、玻璃棒 C、烧瓶、漏斗、玻璃棒 D、试管、试管夹、烧杯 9、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 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D、玻璃破碎、桔子榨成汁 10、阅读下文: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具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 经空气重,能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化氢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水生成。硫化氢的 实验室制法是用块状硫化亚铁和液体状稀硫酸反应,则属硫化氢的化学性质的 是() A、无色 B、有臭鸡蛋气味 C、比空气重 D、能燃烧 11、一杯混有泥沙且硬度较高的水,使它净化并变成软水的操作有: 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淀③蒸馏,正确的顺序应为:()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③② 12

2019各地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汇编(word)

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汇编(B5 word版可编辑) 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3~12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13~19 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27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8~37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38~45 吉林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46~51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52~56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57~66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67~73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74~83 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84~89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90~12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98~108 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109~116 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117~122 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123~132 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133~139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140~149 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150~154 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155~162

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卷 第I卷(选择题40分)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海市蜃楼B.木已成舟C.蜡炬成灰D.叶落归根 2.下列物质是混合物的是() A.硫酸铜B.一氧化碳C.石油D.含冰块的水 3.为防止师生吸“二手烟”,教育部下发通知:凡进入中小学校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不得吸烟。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来看,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质量小B.分子体积小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运动4.人时刻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5.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在医疗上用碳酸氢钠来治疗胃酸过多 B.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来清洗油污 C.商家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海产品来延长海产品的保质期 D.有些净水器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 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8.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2016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6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 1.(2分)下列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D.稀有气体 2.(2分)下列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固体、液体或气体 3.(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味B. 振荡试管C. 贮存气体D. 倾倒液体 4.(2分)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氮气 D.可吸入颗粒物 5.(2分)(2016?南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出现“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是() A.分子间的间隔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变化 C.分子的体积变化D.分子的种类变化 6.(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 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碳酸氢钠俗称苏打 D.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7.(2分)如图是四种物质a、b、c、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中c与d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 D.物质c可能是一氧化碳 8.(2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9.(2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总结的规律正确的是() A.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C.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D.酸、碱、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 10.(2分)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是下列物质中的() A.H2B.H2CO3C.CH4D.KOH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3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锰钢B.红磷C.硝酸钾D.. 12.(3分)下列基本营养素中能给人提供能量的是 A.水B.维生素C.油脂D.. 13.(3分)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保存较好的玉器非常罕见.对玉石主要成分(化学式为NaAlSi2O6)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含有3个氧分子B.钠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23:27 C.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4% D.相对分子质量为. 14.(3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分离食盐和泥沙﹣﹣蒸发结晶 B.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高温煅烧 C.检验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入无色酚酞 D.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 一. 选择题 1. 中国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生产基地已在天津建设。若该火箭燃料燃烧只有水生成,则应选用的燃料为( ) A. 氢气 B. 甲烷 C. 汽油 D. 乙醇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蜡熔化 B. 纸张燃烧 C. 冰雪融化 D. 瓷碗破碎 3. 据报道,“第三代”瓷珠圆珠笔问世。该圆珠笔的球珠由氧化锆陶瓷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的应用使球珠的耐腐蚀、耐磨性得到了提高,从而填补了国内空白。氧化锆的化学式为2ZrO ,在氧化锆中锆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 B. +3 C. +4 D. +5 4. 北京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为丙烷(83H C ),则丙烷属于( ) 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单质 5. 下表所示的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其中呈酸性的是( ) 6.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气体 D.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 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氯原子带有7个单位的负电荷 B.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 C. 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 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9.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D. 溶液中的溶剂只能为水 10.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O H CO O H C 222 42223++点燃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B.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参加反应的乙烯和氧气的质量比为7:24 二. 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 下列各组药品,可用于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 4FeSO Cu Zn 、、溶液 B. 4ZnSO Cu Fe 、、溶液 C. 4ZnSO Cu 、溶液、4FeSO 溶液 D. 4ZnSO Fe 、溶液、4CuSO 溶液 12.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其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1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碳酸钠俗称纯碱,属于碱类 B. 石蕊溶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C. 酸溶液遇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D. 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14. 下列有关化学肥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氨水和硝酸钠不可作氮肥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月 日 化学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70 分,与物理共用 12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列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是( ) A .燃放烟花 B .食物腐烂 C .剪贴窗花 D .钢铁生锈 2.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O 3)属于( )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混合物 3.“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哪种成分的含量?(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4.下列燃料中发球清洁燃料的是( ) A .煤炭 B .汽油 C .氢气 D .柴油 5.学校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 ) A .扇闻气体的气味 B .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C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D .把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 6.西南大旱提醒我们节约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B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 C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 .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红色固体 8.今年四冰岛火山爆发迫使欧洲的民航飞机停飞,火山灰里含有大量的硅酸钙(CaSiO 3),硅酸钙 中 Si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4 9.下列关于生活和健康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B .用地沟油烹饪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C .水果和蔬菜含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D .甲醛溶液可用于水产品保鲜 10.核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氘和氚都是未来生产核能的燃料。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氚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A .1 B .2 C .3 D .4 11.下列叙述与化学知识相符合的是( ) A .汽油中加入乙醇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 B .酸雨主要是由于农村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 C .用水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塑料是天然有机材料,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 12.右图是实验室抽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 A .1 处 B .2 处 C .3 处 D .4 处 13.有关铝、铁、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三种金属中最活泼的是铁 C .铝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 .铜可以用来做电线 14.化学无处不在,右图是物质间发生反应时的颜色变化,其 中 X 是( )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硫酸钠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 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增大;②通过灼热的CuO 时,固体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 CuSO4粉末时无明显现象(提示:白色 CuSO4粉末遇水变蓝)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CO2和 CO,一定没有 H2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 CO2和 H2,一定含有 CO 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CO2,可能含有 CO,一定没有 H2 D.原混合气体中无法确定是否含有 CO2 【答案】C 【解析】 碳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会使气体体积增大,根据①可知,混合气通过碳后气体体积增大,可知混合气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通过氧化铜后,固体变成红色,说明混合气中存在还原性气体,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无明显现象,说明通过氧化铜未生成水,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一定没有氢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又生成了二氧化碳,但不能确定原混合气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因为在①中生成了CO,所以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一定没有氢气。故选C。 2.某固体混合物由Mg和MgO组成,取该混合物与19. 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蒸发82. 2g水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24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6% B.20% C.25% D.40% 【答案】C 【解析】 【详解】 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所得溶液蒸发82. 2g水后得到的固体是硫酸镁, 24g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24 24g100% 4.8g 120 ??=,硫酸根的质量=42g-4.8g-19.2g,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中硫酸的 质量= 96 19.2g100%19.6g 98 ÷?=,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的质量=19.6g19.6%=100g ÷; 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82.2g –(100g-19.6g)=1.8g;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 = 16 1.8g100% 1.6g 1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化镁中氧元素的质量=反应生成水

<合集试卷3套>2021届广州市中考化学第一次适应性考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空气成分中,含量最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详解】空气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选项A正确,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空气中成分的含量以及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2.云南盛产野生菌,误食有毒的野生菌会使人中毒,某些有毒野生菌中含有一种麦角甾醇类毒素(化学式为C29H46O),下列关于该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相对分子质量为410g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9:46 【答案】B 【解析】A、由物质的化学式可知,该物质含有三种元素,不符合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特征,故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错误;D、麦角甾醇类毒素(化学式为C29H46O)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9):(1×46)≠29:46,故错误。故选B。 3.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D.乙>丁>丙>甲 【答案】D 【解析】因为“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可说明甲的活动性最弱。“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说明丁的活动性比乙弱,比丙强。因此D项正确。 点评:可根据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反应平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4.实验室用KMnO4制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A B C D 中考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4 S 32 Cl 35.5 Cu 64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关于物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失去银白色光泽 B .石蜡受热熔化 C .食盐水蒸干后得到食盐晶体 D .酒精挥发 2.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 A .氧气 B .氮气 C .氢气 D .甲烷 3. 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 .二氧化碳 B .空气 C .高锰酸钾 D .氧化汞 4. 净化少量自然界的水,可以采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水 一定是 A .蒸馏水 B .软水 C .纯净物 D .混合物 5.高铁酸钾(K 2FeO 4)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高铁酸钾(K 2FeO 4)中铁元 素的化合价为 A .+3 B .+4 C .+2 D .+6 6.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有关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B.Fe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C.维生素、糖类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D.羊毛、塑料和合成橡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8. 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硫酸钾B.氯化钾C.磷矿粉D.氯化铵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一氧化碳用作燃料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 C.金刚石切割玻璃D.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10. 某同学分别用1g的甲金属、乙金属、丙金属粒与足量的某酸反应以制取氢气。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与当地的金属价格见下表: 从上述实验中得出实验室应选用制取氢气的金属是 A.甲金属B.乙金属C.丙金属D.甲和丙金属 11.下列物质中,不密封保存会变质的是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 C. 浓盐酸 D. 大理石 12.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 种不同的原子。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3. 所给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的是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工艺流程题(word版,含解析)

工艺流程题 1.(2020?安徽)硫酸亚铁晶体是重要的化学试剂。传统制备方法是用铁屑与稀硫酸反应,因铁屑中含有硫、磷等杂质,与稀硫酸反应会产生刺鼻、呛人的有毒气体。某科技小组改用铁屑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流程如下: (1)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步骤②涉及到蒸发,蒸发时必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酒精灯、玻璃棒、_______。 (3)用硫酸铜溶液代替稀硫酸制备硫酸亚铁晶体,优点是________。 答案 44=Fe+CuSO FeSO +Cu ;过滤;蒸发皿;不产生有毒气体,安全环保。 【解析】(1)铁和硫酸铜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方程式为44=Fe+CuSO FeSO +Cu ; (2)经过操作一后得到溶液和固体,分离液体和固体的操作是过滤,故填:过滤;蒸发中除用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还需要蒸发皿,故填:蒸发皿; (3)从题目中可了解到“铁屑中含有硫、磷等杂质,与稀硫酸反应会产生刺鼻、呛人的有毒气体”,而使用硫酸铜时,硫酸铜不与硫或磷反应,因此不会有有毒气体产生,安全环保,故填:不产生有毒气体,安全环保; 2.(2020?北京)CuO 是某种无机胶黏剂的组分之一,制备的部分流程如下图。 已知:CuO 难溶于水。 (1)反应釜中发生的反应有:①42422NaOH+CuSO =Na SO +Cu(OH) ②22ΔCu(OH)CuO+H O ,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填“①”或“②”)。 (2)过滤器分离出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答案 ① Na 2SO 4 【解析】(1)①42422NaOH+CuSO =Na SO +Cu(OH)↓,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②22ΔCu(OH)CuO+H O ,反应符合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①。 (2)反应釜中生成硫酸钠、氧化铜和水,故过滤器分离出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钠,化学式为Na 2SO 4。 3.(2020?北京)从氯碱工业产生的盐泥中回收BaSO 4,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①盐泥的主要成分为BaSO 4、NaCl 、Mg (OH )2和CaCO 3。 ②BaSO 4难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1)除去NaCl ,利用的性质是____。 (2)酸溶槽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过滤器中分离出来的固体是____。 答案 NaCl 可溶于水 222Mg(OH)2HCl MgCl 2H O +=+ BaSO 4 【解析】(1)除去盐泥中的NaCl ,是利用了NaCl 可溶于水的性质; 故填:NaCl 可溶于水; (2)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所以酸溶槽中发生的中和反应是盐泥中的氢氧化镁与所加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22Mg(OH)2HCl MgCl 2H O +=+; 故填:222Mg(OH)2HCl MgCl 2H O +=+; (3)盐泥的主要成分为BaSO 4、NaCl 、Mg (OH )2和CaCO 3,NaCl 可溶于水,Mg (OH )2和CaCO 3能与加入的盐酸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氯化镁和氯化钙,BaSO 4难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所以过滤器中分离出来的固体是BaSO 4; 故填:BaSO 4。 4.(2020?广东)某废酸液主要含H 2SO 4和FeSO 4,研究人员利用CaCO 3消耗部分酸,再加入廉

2019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卷 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Fe:56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主要成分是 A.碳 B.硅 C.磷 D.碘 2.下列物质常温为固态的是 A.食醋 B.酒精 C.小苏打 D.植物油 3.人体生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是 A.甲醛 B.食盐 C.亚硝酸钠 D.一氧化碳 4.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5.近日,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塑料制作柔性屏幕的5G折叠手机。塑料属于 A.天然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6.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 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 7.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6 B.8 C.14 D.20 8.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氧气 B.降低着火点 C.隔离可燃物 D.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9.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点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溶液时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 C.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D.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