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编【危机管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与影响

精编【危机管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与影响

精编【危机管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与影响
精编【危机管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与影响

【危机管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与影响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与影响

采编:天津添加时间:2010年4月23日来源:中国货币市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摘要>日益严重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将希腊推向了欧元区主权债务问题的风口浪尖,由此也形成了影响欧元区稳定运行的严峻挑战。该文基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希腊经济与财政运行状况的影响,分析了引起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指出解决希腊主权债务危机除了希腊自身的努力外,依然需要国际社会尤其是欧盟的援助。从全球的角度看,其他经济体的主权债务问题也同样值得警惕和重视。

(中经评论·北京)在全球所有国家主权债务中,希腊国家的债务危机格外吸人眼球。这一国土面积仅1 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100万的文明古国,近期不仅承受着十分沉重的债务煎熬,而且其政府信誉也遭到了国际著名评级机构不约而同的负面下调。更加严重的问题还在于,作为欧元区的成员国,如果希腊庞大的债务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会强力掣肘原本复苏艰难的欧盟经济,并可能导致欧盟共同体的离散与分解。

一、希腊债务危机的基本现状

自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希腊国家的债务问题不时地跳人人们的眼帘,其严重程度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资料表明,2008年希腊财政赤字还仅是GDP 的7.7%,但2009年这一数字已飚升至12.7%。与庞大财政赤字如影随形的是其

对外负债。2008年希腊债务余额为GDP的99%.而至2009年,该数据上升至113.4%。目前希腊债务的绝对额为2800亿欧元,但其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400亿欧元。从数据上看,希腊实际已经“破产”。

由于目前希腊政府欠下的债务多属于私营部门,因此该国依然可以通过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来获得外部资金。根据希腊政府的财政预算方案,2010年.该国将发行530亿欧元国债筹资,相对于2009年600亿欧元而言,尽管这一融资规模有所降低,但仍然直接推大了债务雪球。据希腊财政部预估,到2010年年底,希腊的债务余额将上升至GDP的120.8%,即2949亿欧元,希腊将成为今年欧元区债务负担最重的经济体。

国际社会一般将一国负债占GDP比例的60%视作“警戒线”,而根据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规定,成员国财政赤字不能超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公共债务不能超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00。显然,无论从哪个指标衡量,希腊债务问题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可怕的是,越滚越大的债务包袱已经直接影响和干扰着希腊百姓的衣食住行。根据Eurobarometer的调查,90%的希腊人认为经济债务影响到了自身生活, 89%的希腊人认为事态将继续恶化。而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希腊选民在2009年10月揭竿而起,一举推翻了负债累累的旧政府。

不过,惠誉国际和标准普尔等国际评级机构并没有因为希腊政权的更新而对希腊网开一面。在2009年年初将希腊主权评级调低至“A一”的基础上,标准普尔日前再将希腊长期信贷评级从“A-”下调至“BBB+”,而惠誉国际和穆迪投资

者服务机构信评也紧随其后,前者将希腊主权债务评级调降至BBB+.后者也将希腊的债务评级由此前的A 2降至A 1,并维持负面前景评价。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央行将贷款抵押品门槛从正常的A-下调至BBB-,这样,即便是希腊评级被下调至目前水平,希腊银行仍然可以用希腊政府的债券作为抵押品参与欧洲央行的流动性供给计划。但是,倘若随着经济进一步复苏,欧洲央行重新调高抵押品门槛至A-,或者希腊主权评级再遭下调的话,希腊银行的融资能力势必受到严重的打击。

二、希腊债务危机的主要导因

自2001年正式加入欧元区之后,希腊经济借助于大欧盟的力量一路凯旋,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前的5年时间中,希腊经济保持了年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然而,金融危机不仅使希腊的外向型主导产业遭受严重冲击,而且也使其靠举债谋取息差的财政运作方式步履维艰。

在欧盟经济体中,希腊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工业制造业比较落后,希腊主要以海运、旅游和侨汇这三大外需型产业作为自己获取外汇收入的支柱产业,而在金融危机期间,所受冲击最为严重的恰恰是这些产业。

作为世界前15个旅游目的地国家之一,希腊的旅游业占到了其GDP的18%,不过,希腊的游客主要来自欧美,尤其是以美国人为主,因此,在欧美民众因金

融危机失去工作或者收入急剧减少的情况下,希腊旅游业所受到的影响就不难想象。根据希腊葡萄园联盟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与2008年相比,2009年赴希腊旅游的美国游客减少了24.2%,同时欧盟成员国进入希腊的游客也锐减了19.3%,来自两地的旅游业收入分别减少16.2%和14%。无独有偶,运力占世界总量20%和欧盟总量50%的希腊航运业也步入萧条。数据显示,金融危机期间,希腊有400多艘散货船因银行收紧信贷而被封存,占希腊海运总船只的10%,相应地,希腊航运业2009年的年收入下降了27.6%,航运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由原来的7%下降到仅有1.2%。支柱产业的萎缩直接导致了希腊财政收入的锐减。

严峻的挑战还在于,在财政收入无法支撑金融危机期间刺激经济的所需开支后,希腊政府不得不大量对外举债,从而导致其原有的债务窟窿越胀越大。观察发现,希腊债务危机的恶化其实与其短期主权债务的增加直接相关。由于短息远低于长息,希腊在救市过程中所发行的短期债券持续增加。数据显示,在希腊2009年新发行的债券中,5年期以下的债券占71%,3年期以下的占27%,1年期以下的占12.3%。因此,希腊在未来1至5年的还债压力异常沉重。

值得反思的是,即使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希腊政府也将举借外债作为增加其外汇收入的重要渠道。加入欧元区后,希腊以低至1%的利率从欧洲央行借钱,再用借来的资金买入利率高达5%的政府债券以赚取息差。这种财政运作方式在经济繁荣时期也许有效,但一旦遭遇经济萧条则难以为继。一方面,流动性紧缩导致欧元区资金供给不足和拆借利率的上升,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政府债券收益率的下降和债务息差的缩小。数据显示,仅举借外债而购买政府债券这一项就使

希腊产生了高达5%的财政赤字。

三、拯救希腊的基本手段与力量

作为一个从属于欧元区的新兴市场国家,希腊没有自己独立的货币,自然不能通过货币贬值的途径来稀释自身债务压力;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国家,希腊也没有如同美国那样发行世界货币的强大权力,当然就不能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债务包袱。因此,希腊的债务危机只有通过非货币化的方式才能解决。

值得欣慰的是,希腊政府对解决债务危机依然充满信心。日前,希腊政府公布了未来3年的财政预算计划,承诺将通过削减公共支出、改革税收体系等措施将2010财政年度的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从现在的12.7%至少削减到9.1%,而到2012年底以前,将财政赤字占比降低到2.8%。不过,这一方案要经过欧盟委员会长达5个月的全面评估之后才能最后厘定。

以经济增长成效逐渐冲抵债务负担可能是最有效也是最务实的途径。据渣打银行计算,以希腊过去5年GDP年均增长7%,及其名义利息开支维持近5.5%估算,负债占GDP比率或可缓步下降,而倘若基本盈余能够达到GDP的1.5%,负债占GDP的下降速度更会加快1倍。但是,希腊未来的经济发展状况似乎并不支持这一分析。据希腊财政部预测,2010年希腊国内经济增长约为0.2%, 2011年也仅为1.5%。这样的经济增长趋势显然无法卸掉沉重的债务包袱。

控制国民所得,亦即削减公共部门薪资和养老金是外界为希腊开出的还债良方。不错,目前希腊的失业率高达10%,且高失业率将持续至2011年,从而为政府削减福利支出增添了砝码,同时欧盟成员国中的爱尔兰和拉脱维亚之前也是靠大幅减少公共部门的薪资和福利而得以削减财政赤字。但需要注意的是,与爱尔兰和拉脱维亚完全不同,希腊拥有强大的工会组织,并且拥有一连串民众骚乱的历史,一旦希腊试行严苛的削减支出措施,势必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动荡。而这也是希腊新政府仍然不敢在削减公共福利开支方面作出明确承诺的关键因素。

在“增收”和“节支”都不太可能奏效的情况下,留给希腊缓解自身债务危机的”救命稻草”只剩下对外继续发行公债。幸运的是,当今年第一批数额为80亿欧元的希腊债券(5年期)公开销售时,获得了250亿欧元的超额认购,其中,外资认购的比重约占8成。看到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以来的首只债券成功发售,希腊政府也正在积极推进下一步至少50亿欧元(10年期)的债券发行计划。

但显然,单单依靠希腊自身的力量来解决其沉重的债务危机似乎不太现实。由此引出的议题是,欧盟是否会向希腊大规模注资,对其施以援手7从目前来看,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盟中坚分子虽然都在反对欧盟对希腊进行援助,但依笔者看,其主要目的仍在于通过强势表态以增加希腊解决自身问题的紧迫性。对于欧盟而言,任何一个国家发生问题都将波及其它成员国,尤其在使用统一货币的背景下,这种影响将更为深远。因此,未来欧盟向希腊伸出援助之手已是大势所趋。不过,为了对希腊不负责任的负债行为予以警戒,欧盟可能同时对希腊实施相应的制裁措施。

除了欧盟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也宣称准备以任何必要方式帮助希腊。不过,一些欧洲国家政府并不主张希腊接受IMF的帮助。一方面,希腊若接受IMF的援助就不得不接受预算核查,或者被迫增加税收,这容易干预希腊的主权和欧盟的威信,另一方面,IMF等国际援助极有可能降低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信心,从而稀释欧洲市场的吸引力。权衡利害,欧盟在对待希腊债务危机问题上几乎用一个声音说话:欧洲问题欧洲自己解决。

四、债务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环境中,一国债务问题并不能形成扩散效应,但是,当主权债务发生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基本生态中时,其所产生的影响可能辐射到包括债权国在内的欧元区金融生态的各个层面。

对于希腊而言,债务危机已经无情地抬高了其融资成本,并进而可能削弱其未来的融资能力。数据显示,日前希腊10年期国债相对欧洲基准利率、德国国债利率的溢价已达3.7%,为欧元区创立以来的最大值。如果希腊债务问题在短时间内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其国债的收益率还会提高,希腊政府未来的还债成本还会加大。

投资者看淡欧元未来走势并导致该地区物价上行的压力,也是希腊债务危机的又一典型传递效应。对希腊主权债务可能恶化的担忧,极易引发人们对欧元区

经济复苏前景的忧虑,进而导致避险资金回流美元等安全边际高的金融资产之上。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2月,欧元兑美元汇率已经下跌至近9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受此影响,1月份欧元区16个国家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较上年同期增长1.0%。欧盟在感受到货币压力的同时更强烈感受到了物价上行的负担。

在欧元下贬和美元升值的同时,希腊主权债务还引起了投资者对于CDS(信用违约掉期)的疯狂抢购,进而连带全球股市纷纷下挫。来自彭博资讯的数据显示,2010年1月,希腊CDS成本创下370个基点的纪录高位,54个主权国家的CDS市场规模比去年10月份大幅增加了14%。与此同时,由于资金的撤离,欧美股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道琼斯指数今年1月份累计下跌3.46%,日经225指数累计下跌3.3%,英国富时100指数累计下跌4.1%,德国DAX指数累计下跌5.8%.法国CAC40指数累计跌幅也达到5%.而雅典股指在跌破2000点关口后至今仍然看不到任何上翘的痕迹。

此外,对于欧元区生存环境的考验有可能成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更深层影响。据南非标准银行发布研究报告预测,由于希腊缺乏独立的货币权利,如果最终其债务危机得不到满意的解决,不排除其可能被迫退出欧元区。不仅如此,希腊的财政危机将扩散到欧元区的其他国家,尤其是作为希腊最大债权人的德国必然受到牵连。资料显示,目前德国持有2000亿欧元的希腊债务,虽然德国还持有大量的财政盈余,但是一旦希腊财政恶化而无力偿债,德国也将受到严重影响。而一旦欧元区中坚国家的财政状况出现波动,欧元区的稳定运行基础必将受到严峻考验。

五、关注“希腊现象”

环顾全球,希腊显然不是政府债务危机的孤立样本。穆迪日前警告说,未来数年内全球17个享受3A主权评级的国家均将面临财政危机。

在金融危机中耗资巨大的美国自然不能逃过财政生态恶化的结果。据白宫发布的最新财年报告,始于2009年10月1日的2010财年,美国政府的预算赤字将高达1.6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0.6%。这一结果不仅超出美国国会的预期,而且创出了历史最高水平。与之相对应,为弥补财政赤字,美国发行了大量国债,致使2009年的主权债务总额扩张至GDP的87.4%.并可能于2010年上升至97.5%。因此,按照穆迪的观点,如果美国政府债务继续维持当前的上行趋势并最终变得不可逆转,美国将于2013年失去3A评级。

至今仍在为摆脱通货紧缩而不得已采取激进货币与财政政策的日本无疑将接受更为严峻的债务考验。资料显示,2009年日本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已经达到10.5%,而且随着后续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出,财赤规模有可能抵至11%。与财政赤字相对应,日本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将从2009年的218%扩张至2010年的227%。

在欧盟阵营中,希腊的“难兄难弟”也不在少数。从总体上看,整个欧盟国家的财政赤字和债务状况正呈恶化趋势。据欧盟委员会估计,欧盟各国总体财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