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

1.【答题】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

①白色片状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④易溶于水,溶解放热;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⑤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氢氧化钠的性质。

【解答】由于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故其性质中与不密封相关的性质即是答案,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且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是与密封相关。故选D。

2.【答题】能将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稀盐酸三种溶液区分开的一种试剂是()

A.酚酞试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酸和碱的性质。

【解答】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都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能被区分开,A错误;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都呈碱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不能被区分开,B错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而出现白色沉淀,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冒气泡,C正确;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稀盐酸三种溶液都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D错误。故选C。

3.【答题】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氧化钙都能作干燥剂

B.利用铁、氢氧化铁分别与盐酸反应都可以制备氯化铁

C.试管内壁附着铜、氧化铁、氢氧化铜时都可以用稀盐酸除去

D.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OH-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酸、碱的性质。

【解答】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作干燥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氧化钙都能作干燥剂;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铜是不活泼金属,不与盐酸反应;氧化铁、氢氧化铜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易溶物质,可以用稀盐酸除去;溶液的性质是由溶液中的离子决定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OH-。故选D。

4.【答题】下列物质的变化只与空气中水蒸气有关的是()

A.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减少

B.钢铁在空气中生锈

C.烧碱固体在空气中潮解

D.石灰水表面形成一层白膜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变化与空气成分的关系。

【解答】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减少是因为溶质氯化氢挥发,使溶液中溶质减少;钢铁在空气中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烧碱固体在空气中潮解是氢氧化钠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溶解;石灰水表面形成一层白膜,是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钙沉淀。故选C。

5.【答题】下列物质久置于敞口容器中,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A.烧碱固体

B.浓硫酸

C.浓盐酸

D.氯化钠固体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酸和碱的性质。

【解答】烧碱即为氢氧化钠的俗称,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且质量增加;浓硫酸吸水质量增加,但不变质;浓盐酸敞口放置时,因溶质挥发而质量减少;氯化钠敞口放置时几乎无变化。故选A。

6.【答题】氢氧化钠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下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氧气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在a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氧气的收集、二氧化碳的检验、除杂。

【解答】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故A错误;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故B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与一氧化碳反应,故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气体从a端通入,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故C正确;D、在a 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气体从b端进入,在压强的作用下,水被压入量筒,从而测量气体的体积。故D正确。故选A。

7.【答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质量分数变大

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D.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酸、碱的性质和存放。

【解答】盐酸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浓硫酸有吸水性,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增加,溶液增加,溶质的质量质量分数变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其成分发生变化;浓盐酸有很强的挥发性,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解在空气中的水里,形成盐酸液滴,瓶口会产生白雾。故选D。

8.【答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通入CO2后溶液变红,说明CO2气体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B.铁桶能用来盛氢氧化钠溶液,也能用来盛放稀盐酸

C.熟石灰涂在墙壁表面后变硬,原因是熟石灰与CO2反应生成了坚硬的碳酸钙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能用浓硫酸干燥所有气体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酸和碱的性质。

【解答】在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通入CO2后溶液变红,是CO2气体和水反应变成的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铁桶能用来盛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来盛放稀盐酸,因为金属能够和酸发生反应;熟石灰涂在墙壁表面后变硬,原因是熟石灰与CO2反应生成了坚硬的碳酸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是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所有气体氨气,因为氨气具有碱性。故选C。

9.【答题】分类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银均属于金属单质,它们都能与稀硫酸反应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盐酸、硫酸均属于酸,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一氧化碳、三氧化硫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它们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酸和碱的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

【解答】银是不活泼金属,不能与酸反应;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二者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别;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选C。

10.【答题】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的是()

A.H2

B.CO2

C.O2

D.CO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碱的性质。

【解答】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反应,故不能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故选B。

11.【答题】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B.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C.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氢氧化钠的性质。

【解答】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12.【答题】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的水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酸、碱的性质,燃烧。

【解答】A、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错误;B、碱的水溶液都显碱性,NaOH的水溶液是碱性溶液,正确;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但不一定是酸溶液,错误;D.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比如:电灯亮时发光、放热,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错误。故选B。

13.【答题】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C.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可停止加热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硬水和软水的鉴别、常见酸和碱的性质、结晶。

【解答】A、肥皂水遇软水产生较多泡沫,遇硬水则产生较少泡沫,因为蒸馏水是软水,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蒸馏水,故A说法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边倒边搅拌,且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以防造成液滴飞溅,导致事故发生,故B说法错误;C、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故C说法正确;D、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D说法正确。故选B。

14.【答题】能用浓H2SO4干燥而不能用苛性钠固体干燥的气体是()

A.H2

B.O2

C.CO

D.SO2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酸和碱的性质。

【解答】浓硫酸显酸性,苛性钠为碱性,该气体即为不与酸反应但会与碱反应的气体。A、氢气与酸、碱都不反应,都可以干燥;B、氧气与酸、碱都不反应,都可以干燥;C、一氧化碳与酸、碱都不反应,都可以干燥;D、二氧化硫不与酸反应,会与碱反应,能用浓H2SO4干燥而不能用苛性钠固体干燥。故选D。

15.【答题】有关物质性质与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盐酸具有酸性,可用于洗涤油污

B.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去除冰箱异味

D.氮气具有不活泼性,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答】A、盐酸具有酸性,用盐酸洗涤油污效果不好,应用碱性物质来洗涤油污,此说法错误;B、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因为熟石灰显碱性,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此说法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去除冰箱异味,故此项说法正确;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此说法正确。故选A。

16.【答题】下列物质中,不能用NaOH表示其组成的是()

A.火碱

B.烧碱

C.苛性钠

D.纯碱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碱的俗称。

【解答】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选D。

17.【答题】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x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a,使液体y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伸入滴有z的水中,打开弹簧夹

b,可见烧杯中的液体如喷泉一样喷入烧瓶中,并出现颜色的改变。则x、y、z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碱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解答】A、氧气与硫酸不反应,烧瓶中的压强不变,不会出现液体上升的现象,错误;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了碳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错误;C、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钙不反应,烧瓶中的压强不变,不会出现液体上升的现象,错误;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被消耗,压强变小,液体会上升,生成的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正确。故选D。

18.【答题】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生石灰

B.浓盐酸

C.浓硫酸

D.硝酸钾

【答案】A

【分析】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有新物质生成则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

【解答】A、生石灰露置在空气中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使质量增加,故A 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溶质而使质量减小,故B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质量会增加,但是不发生化学变化,故C错误;D、硝酸钾露置在空气中无变化,故D错误。故选A。

19.【答题】园林工人在树身下部涂上一层石灰浆,石灰浆的作用是()

A.美观作用

B.杀菌作用

C.标记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分析】石灰浆是氢氧化钙与水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

【解答】氢氧化钙是一种常见的碱,在树干下部涂上一层石灰浆是利用氢氧化钙的腐蚀性杀死藏于树干中的病虫卵,虽然生成的碳酸钙洁白坚硬,有一定的美化与保温作用,但非主要目的。故选B。

20.【答题】下列有关酸、碱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可做炉具清洁剂

B.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

C.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

D.用食醋可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酸和碱的性质。

【解答】A、氢氧化钠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可做炉具清洁剂,因为氢氧化钠能与油类物质反应;故A说法正确;B、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不是金属离子;故B说法不正确;C、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故C说法正确;D、水垢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不溶性物质,都能和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故食醋可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故D说法正确。故选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