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03T10:28:39.6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期供稿作者:章芳芳章华元

[导读] 在女性育龄阶段,异常子宫出血(AUB)主要是指女性子宫出血量、开始时间以及持续时间都出现不规则状态[1]。

章芳芳章华元(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病理科 318000)

【摘要】目的对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1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对其不同病理类别的病例诊断以及病理结果与患者年龄分布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⑴经过统计,100例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的病例类别主要包括功能性失血、器质性出血以及正常月经周期各期内膜;⑵子宫内膜病理中,人数比例所占最多的是在40~50岁阶段的患者。结论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时应当在B超、宫腔镜检测的常规手段基础上对子宫内膜组织病理进行检查,才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重要诊断方式。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病理诊断子宫内膜

【中图分类号】R7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189-01

在女性育龄阶段,异常子宫出血(AUB)主要是指女性子宫出血量、开始时间以及持续时间都出现不规则状态[1]。由于现阶段有许多妇科疾病都表现除了异常子宫出血,因此在临床鉴别与诊断上非常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因此,为了要提高对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率,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式,文章将选取本院在2012年1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详细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2年1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年龄在20~60岁,平均年龄为45.3±5.1岁。所有患者均已经结婚或是已有性生活史。已经生育的患者有90例,占总人数的90%,还未生育的患者有10例,占总人数的10%。病程在6个月~2年,平均病程在(1.8±0.3)年。选取标准:⑴患者出现了月经紊乱、周期或是经期、经量的改变;⑵患者出现了闭经或是绝经后子宫不规则出血。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妇科检查,并对患者进行诊刮或是分段诊刮,将所有诊刮的标本送往病理检查,部分患者还需要进行B超与宫腔镜的检查[2]。在患者经过病理检查后,将其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并且将所有患者的病例诊断结果根据年龄分布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类。

1.3统计学有意义

对这100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以及病理诊断与年龄分布构成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

经过统计,100例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的病例类别主要包括功能性失血、器质性出血以及正常月经周期各期内膜,详情见表1。

3 结论

3.1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分析

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非常复杂,其是由多种疾病所引起的,从表1中就可以了解到,其疾病类别主要有功能性失血、器质性出血以及正常月经周期各期内膜,功能性失血与器质性出血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月经周期各期内膜,而正常月经周期各期内膜是属于非器质性病变,这就表示了在临床上出现的异常子宫出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非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非器质性病变比较常见的是月经失调、也就是功能性出血。这种类型的患者,子宫本身就是正常的,在排卵周期出血过多有可能是因为本身的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周期后半期的雌激素与孕酮分泌量降低。还有可能是因为黄体期的时间比较短暂,而子宫内膜又显示出不规则的成熟状态,那么对于激素的反应就是呈现斑块的状态,直接导致月经出血量与出血时间延长[3]。

而器质性病变的类型就比较多,其主要是由妊娠相关疾病、生殖系统肿瘤以及使用了有损伤性的外源性激素、异物的损伤所引起的,例如流产、异位妊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以及全身心疾病等等[4]。

3.2年龄与子宫内膜病理诊断的关系

通过表2可以了解到,在子宫内膜病理诊断中,人数比例所占最多的是40~50岁的患者,且在该阶段的基本正常内膜、功能性出血以

异常子宫出血预防及处理指南 Microsoft Word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 作者:单位: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 javascript:void(0)2014-12-30 阅读 2004 当前评论:1条我要评论收藏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作为总的术语,是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任何1项不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本指南所述AUB 限定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因此需排除妊娠和产褥期相关的出血,也不包含青春发育前和绝经后出血。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作为总的术语,是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任何1项不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本指南所述AUB限定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因此需排除妊娠和产褥期相关的出血,也不包含青春发育前和绝经后出血。世界各国描述AUB的医学术语和定义存在混淆,为此,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7年发表了关于“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的共识,2011年又发表了“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病因新分类PALM-COEIN系统”,统一用词,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及研究。我国妇科学界于此也存在一些混淆,如AUB、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月经过多这3个术语不加区别地混用。 为了与国际接轨,有必要制定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本指南的重点为:(1)引进FIGO“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以及病因新分类系统”;(2)梳理AUB 病因诊断治疗流程。 一、FIGO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病因新分类系统 1. 正常子宫出血和推荐的AUB术语:正常子宫出血即月经,规范的月经指标至少包括周期的频率和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4个要素,我国暂定的术语标准见表1,其他还应有经期有无不适,如痛经、腰酸、下坠等。

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诊治指南(完整版)

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诊治指南(完整版)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症状,指不符合正常月经周期“四要素”(即月经的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和出血量)的正常参数范围、并源自子宫腔的出血[1-3]。本指南参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和国内的指南[2],将AUB限定于生育期非妊娠妇女,因此排除了妊娠和产褥相关的出血,也不包含青春期前和绝经后出血。FIGO建议弃用术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推荐使用“急性AUB”替代“大出血”的概念,并将AUB的常见病因分为两大类9个亚型,为方便记忆,按英语首字母缩写为“PALM-COEIN”,即:P 表示子宫内膜息肉(polyp)所致AUB、A表示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所致AUB、L 表示子宫肌瘤(leiomyoma)所致AUB、M 表示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malignancy and hyperplasia)所致AUB、C 表示全身凝血相关疾病(coagulopathy)所致AUB(简称:AUB-C)、O 表示排卵障碍性(ovulatory dysfunction)AUB(简称:AUB-O)、E 表示子宫内膜局部异常(endometrial)所致AUB(简称:AUB-E)、I表示医源性(iatrogenic)AUB(简称:AUB-I)、N表示未分类(not yet classified)的AUB(简称:AUB-N)。其中AUB-O最为常见,约占AUB的50%[4]。 排卵障碍包括无排卵、稀发排卵和黄体功能不足[3]。无排卵主要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功能异常引起,常见于青春期、绝经过渡期,生育期也可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肥胖、高催乳素血症、甲状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最新版 诊疗指南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诊断治疗指南(草案) 正常妇女的月经周期为24—35 d,经期持续2—7 d,平均失血量为20~60 ml。凡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均属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异常子宫出血涵盖的范围较大,既包括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也包括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功血有多种月经紊乱形式,且其内分泌机制不同。目前,功血的临床处理方法多样,且略显繁杂,因而就这一妇科常见病提出规范化诊断治疗原则十分必要。 一、功血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功血是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两大类。 分类:1.无排卵型功血:青春期及绝经过渡期常见。因下丘脑一垂体-卵巢轴发育不完善或卵巢功能下降导致无周期性排卵,临床表现为出血失去规律性(周期性),间隔时长时 短,出血量不能预计,一般出血时间长,不易自止。出血频繁或出血多者可引起严重贫血甚至休克。 2.有排卵型功血:有周期性排卵,因此临床上仍有可辨认的月经周期。有排卵型功血常表现为:(1)月经过多:指月经周期规则、经期正常,但经量>80 ml。常因子宫内膜纤溶酶活性过高或前列腺素等血管舒缩因子分泌失调所致。

(2)月经间期出血:又可分为:①黄体功能异常:分黄体萎缩不全及黄体功能不全两类。前者由于黄体萎缩过程延长引起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常在点滴出血后才有正式月经来潮,以后又常淋漓数日;后者因黄体期孕酮分泌不足,黄体期缩短,临床表现为周期缩短,经量可稍增多。黄体功能异常者常合并不孕或者流产。 ②围排卵期出血:原因不明,可能与排卵前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出血期≤7 d,出血停止数天后又出血,量少,多数持续1—3 d,时有时无。 目前,国内尚无大样本量的关于功血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国外资料则集中在月经过多方面。WHO资料显示,在育龄期女性中,19%有月经过多。由于相关资料尚不多,有待更全面的临床观察和相应的流行病学研究。 二、功血的诊断 (一)诊断依据 功血的诊断须根据病史、身体检查和相应的辅助检查综合得出。1.病史:包括患者的年龄、月经史、婚育史、避孕措施、是否存在引起月经失调的内分泌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病史,以及近期有无服用干扰排卵的药物或抗凝药物等,还应包括已进行过的检查和治疗情况。仔细询问患者的月经情况,了解出血类型是鉴别功血与其他异常子宫出血的最主要依据。 2.身体检查:检查有无贫血、甲状腺功能低减、甲状腺功能亢进、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出血性疾病的阳性体征。妇科检查应排除阴道、宫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和治疗指南(详细参考)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作为总的术语,是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任何1项不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本指南所述AUB限定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因此需排除妊娠和产褥期相关的出血,也不包含青春发育前和绝经后出血。世界各国描述AUB的医学术语和定义存在混淆,为此,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7年发表了关于“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的共识,2011年又发表了“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病因新分类PALM-COEIN系统”,统一用词,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及研究。我国妇科学界于此也存在一些混淆,如AUB、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月经过多这3个术语不加区别地混用。 为了与国际接轨,有必要制定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本指南的重点为: (1)引进FIGO“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以及病因新分类系统”;(2)梳理AUB 病因诊断治疗流程。 一、FIGO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病因新分类系统 1. 正常子宫出血和推荐的AUB术语:正常子宫出血即月经,规范的月经指标至少包括周期的频率和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4个要素,我国暂定的术语标准见表1,其他还应有经期有无不适,如痛经、腰酸、下坠等。 表1 正常子宫出血(月经)与AUB术语范围 月经的临床评价指标术语范围 周期频率月经频发<21d 月经稀发>35d

周期规律性(近1年的周期之间的变化)规律月经<7d 不规律月经≥7d 闭经≥6个月无月经 经期长度经期延长>7d 经期过短<3d 经期出血量月经过多>80ml 月经过少<5ml 2. 废用和保留的术语:废用“功血”一词,原因是不同地区的定义和所用诊断检查的资源不同,因此内涵不一致。废用metrorrhagia(子宫出血)、 menorrhagia(月经过多)等具有希腊或拉丁字根的术语,理由是定义模糊且理解不同。 保留的术语:(1)经间期出血;(2)不规则子宫出血;(3)突破性出血: 出血较多者为出血,量少者为点滴出血。 3. 提出的新术语:(1)慢性AUB:指近6 个月内至少出现3 次AUB,医师认为不需要紧急临床处理、但需进行规范诊疗的AUB。 (2)急性AUB:指发生了严重的大出血,医师认为需要紧急处理以防进一步失血的AUB,可见于有或无慢性AUB病史的患者。 4. FIGO 的AUB 病因新分类系统—PALMCOEIN系统:既往我国将AUB 病因分为器质性疾病、功能失调和医源性病因3大类。FIGO将AUB病因分为两大类9 个类型,按英语首字母缩写为“PALM-COEIN”,“PALM”存在结构性改变、可采用影像学技术和(或)组织病理学方法明确诊断,而“COEIN”无子宫结构性改变。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作为总的术语,是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任何 1 项不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本指南所述AUB 限定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因此需排除妊娠和产褥期相关的出血,也不包含青春发育前和绝经后出血。世界各国描述AUB 的医学术语和定义存在混淆,为此,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7 年发表了关于“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的共识,2011 年又发表了“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 病因新分类PALM-COEIN 系统”,统一用词,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及研究。我国妇科学界于此也存在一些混淆,如AUB、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月经过多这3 个术语不加区别地混用。为了与国际接轨,有必要制定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 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本指南的重点为:(1)引进FIGO “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以及病因新分类系统”;(2)梳理AUB 病因诊断治疗流程。一、FIGO 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病因新分类系统 1. 正常子宫出血和推荐的AUB 术语:正常子宫出血即月经,规范的月经指标至少包括周期的频率和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4 个要素,我国暂定的术语标准见表1,其他还应有经期有无不适,如痛经、腰酸、下坠等。 表1 正常子宫出血(月经)与AUB 术语范围 月经的临床评价指标术语范围 周期频率月经频发<21d 月经稀发>35d 周期规律性(近1 年的周规律月经<7d 期之间的变化)不规律月经≥7d 闭经≥6 个月无月经 经期长度经期延长>7d 经期过短<3d 经期出血量月经过多>80ml 月经过少<5ml 2. 废用和保留的术语:废用“功血”一词,原因是不同地区的定义和所用诊断检查的资源不同,因此内涵不一致。废用metrorrhagia(子宫出血)、menorrhagia(月经过多)等具有希腊或拉丁字根的术语,理由是定义模糊且理解不同。保留的术语:(1)经间期出血(intermenstrualbleeding,IMB);(2)不规则子宫出血;(3)突破性出血(breakthrough bleeding,BTB):出血较多者为出血(bleeding),量少者为点滴出血(spotting)。 3. 提出的新术语:(1)慢性AUB:指近6 个月内至少出现3 次AUB,医师认为不需要紧急临床处理、但需进行规范诊疗的AUB。(2)急性AUB:指发生了严重的大出血,医师认为需要紧急处理以防进一步失血的AUB,可见于有或无慢性AUB 病史的患者。 4. FIGO 的AUB 病因新分类系统—PALMCOEIN 系统:既往我国将AUB 病因分为器质性疾病、功能失调和医源性病因 3 大类。FIGO 将AUB 病因分为两大类9 个类型,按英语首字母缩写为“PALM-COEIN”,“PALM”存在结构性改变、可采用影像学技术和(或)组织病理学方法明确诊断,而“COEIN”无子宫结构性改变。具体为:子宫内膜息肉(polyp)所致AUB(简称:AUB-P)、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所致AUB(简称:AUB- A)、子宫平滑肌瘤(leiomyoma)所致AUB (简称:AUB-L)、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malignancyandhyperplasia)所致AUB (简称:AUB-M);全身凝血相关疾病(coagulopathy)所致AUB(简称:AUB- C)、排卵障碍(ovulatory dysfunction)相关的

异常子宫出血(AUB)治疗指南

十分钟搞定异常子宫出血(指南) 2015-03-16 12:44 来源:丁香园作者:renyy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主要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任何1项不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本指南所述AUB限定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因此需排除妊娠和产褥期相关的出血,也不包含青春发育前和绝经后出血。 一、术语更新 1、正常子宫出血即月经,规范的月经指标至少包括周期的频率和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4个要素。我国暂定的术语标准如下,其他还应有经期有无不适,如痛经、腰酸、下坠等。 2、废用术语:废用“功血”,废用metrorrhagia(子宫出血)、menorrhagia(月经过多)等具有希腊或拉丁字根的术语。 3、保留术语:(1)经间期出血;(2)不规则子宫出血;(3)突破性出血:出血较多者为出血,量少者为点滴出血。 4、新术语诞生 (1)慢性AUB:指近6个月内至少出现3次AUB,不需要紧急临床处理但需进行规范诊疗。 (2)急性AUB:指发生了严重的大出血,医师认为需要紧急处理以防进一步失血的AUB,可见于有或无慢性AUB病史的患者。

二、AUB病因诊断流程 1、对AUB(即月经失调)患者,首先要通过详细询问月经改变的历史,确认其特异的出血模式,即患者主诉。流程见图1。 2 、月经频发、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律月经的诊断:流程见图2。

3 、月经过少:是AUB的1种出血模式,在临床上常见。其病因可由于卵巢雌激素分泌不足、无排卵或因手术创伤、炎症、粘连等因素导致子宫内膜对正常量的激素不反应。诊治流程见图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