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筹学及其应用6.4 求解线性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

运筹学及其应用6.4 求解线性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

使用C语言实现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上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掌握单纯形算法的计算步骤,并能熟练使用该方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了解算法→程序实现的过程和方法。 2、要求: ●使用熟悉的编程语言编制单纯形算法的程序。 ●独立编程,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并总结。 二、实验内容和结果 1、单纯形算法的步骤及程序流程图。 (1)、算法步骤

(2)、程序图 各段代码功能描述: (1)、定义程序中使用的变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 3 /*定义约束条件方程组的个数*/ #define n 5 /*定义未知量的个数*/ float M=1000000.0; float A[m][n]; /*用于记录方程组的数目和系数;*/ float C[n]; /*用于存储目标函数中各个变量的系数*/

float b[m]; /*用于存储常约束条件中的常数*/ float CB[m]; /*用于存储基变量的系数*/ float seta[m]; /*存放出基与入基的变化情况*/ float delta[n]; /*存储检验数矩阵*/ float x[n]; /*存储决策变量*/ int num[m]; /*用于存放出基与进基变量的情况*/ float ZB=0; /*记录目标函数值*/ (2)、定义程序中使用的函数 void input(); void print(); int danchunxing1(); int danchunxing2(int a); void danchunxing3(int a,int b); (3)、确定入基变量,对于所有校验数均小于等于0,则当前解为最优解。 int danchunxing1() { int i,k=0; int flag=0; float max=0; for(i=0;i

最新单纯形法解线性规划问题

一、用单纯形第Ⅰ阶段和第Ⅱ阶段解下列问题 s.t. 解:1)、将该线性问题转为标准线性问题 一、第一阶段求解初始可行点 2)、引入人工变量修改约束集合 取人工变量为状态变量,问题变量和松弛变量为决策变量,得到如下单纯形表,并是所有决策变量的值为零,得到人工变量的非负值。 2 -2 -1 1 2 1 1 -1 -1 1 2 -1 -2 1 2 5 -2 -4 1 -1 1 5 0 0 0 0 0 3)、对上述单纯形表进行计算,是目标函数进一步减小,选为要改变的决策变量,计算改变的限值。 2 -2 -1 1 2 1 1 1 -1 -1 1 0 2 -1 -2 1 2 0 5 -2 -4 1 -1 1 5 1 0 0 0 0 0 0 1 0 0 0 4)、由于,为人工变量,当其到达零值时,将其从问题中拿掉保证其值不会再变。同时将以改变的决策变量转换为状态变量。增加的值使目标函数值更小。 1 -3 1 1 1 0 1 1 -1 1

1 -3 1 1 1 0 0 0 0 0 0 0 0 5)使所有人工变量为零的问题变量的值记为所求目标函数的初始可行点,本例为, 二、第二阶段用单纯形法求解最优解 -2 2 1 0 1 1 -1 0 -2 1 2 1 5 1 3 要使目标函数继续减小,需要减小或的值,由以上计算,已经有两个松弛变量为零,因此或不能再减小了,故该初始可行点即为最优解。

2、求解问题 s.t. 如果目标函数变成,确定使原解仍保持最优的c值范围,并把目标函数最 大值变达成c的函数。 解:先采用单纯形法求解最优解,再对保持最优解时C值的范围进行讨论。 1)将问题华为标准线性问题 s.t. 2)用单纯形表表示约束条件,同时在不引入人工变量的前提下,取松弛变量得初始值为零值,求解初始解和最优解 10 -1 -1 -1 10 -20 1 5 1 -20 -2 -1 -1 0 0 0 0 要使目标函数继续减小,可以增大,增大的限值是10。 10 -1 -1 -1 10 0 -20 1 5 1 -20 -10 -2 -1 -1 0 -20 0 0 0 10 0 0 3)转轴。将为零的松弛变量和决策变量交换进行转轴 10 -1 -1 -1 10 -10 4 0 -1 -10 0 -20 1 1 2 -20

《运筹学》习题线性规划部分练习题及答案.doc

《运筹学》线性规划部分练习题 一、思考题 1. 什么是线性规划模型,在模型中各系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2. 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有何特征? 3. 建立一个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一般要几步? 4. 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5. 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可能出现几种结果,那种结果反映建模时有错误? 6. 什么是线性规划的标准型,如何把一个非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转化成标准形式。 7. 试述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基础解、基础可行解、最优解、最优基础解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8. 试述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如何在单纯形表上判别问题具有唯一最优解、有无穷多个最优解、无界解或无可行解。 9.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采用人工变量法,人工变量法包括哪两种解法? 10.大M 法中,M 的作用是什么?对最小化问题,在目标函数中人工变量的系数取什么?最大化问题呢? 11.什么是单纯形法的两阶段法?两阶段法的第一段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在怎样的情况下,继续第二阶段?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一定在可行域的顶点达到。 2. 线性规划的可行解集是凸集。 3. 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两个不同的最优解,则它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4. 线性规划模型中增加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缩小,减少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扩大。 5. 线性规划问题的每一个基本解对应可行域的一个顶点。 6. 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那么它必有最优解。 7. 用单纯形法求解标准形式(求最小值)的线性规划问题时,与0 >j σ对应的变量都可以被选作换入变量。 8. 单纯形法计算中,如不按最小非负比值原则选出换出变量,则在下一个解中至少有一个基变量的值是负的。 9. 单纯形法计算中,选取最大正检验数k σ对应的变量k x 作为换入变量,可使目 标函数值得到最快的减少。 10. 一旦一个人工变量在迭代中变为非基变量后,该变量及相应列的数字可以从单纯形表中删除,而不影响计算结果。 三、建立下面问题的数学模型 1. 某公司计划在三年的计划期内,有四个建设项目可以投资:项目Ⅰ从第一年到 第三年年初都可以投资。预计每年年初投资,年末可收回本利120% ,每年又可以重新将所获本利纳入投资计划;项目Ⅱ需要在第一年初投资,经过两年可收回本利150% ,又可以重新将所获本利纳入投资计划,但用于该项目的最大投资额不得超过20万元;项目Ⅲ需要在第二年年初投资,经过两年可收回本利160% ,但用于该项目的最大投资额不得超过15万元;项目Ⅳ需要在第三年年初投资,年末可收回本利140% ,但用于该项目的最大投资额不得超过10万元。在这个计划期内,该公司第一年可供投资的资金有30万元。问怎样的投资方案,才能使该公司在这个计划期获得最大利润? 2.某饲养场饲养动物,设每头动物每天至少需要700克蛋白质、30克矿物质、 100克维生素。现有五种饲料可供选用,各种饲料每公斤营养成分含量及单 价如下表2—1所示:

单纯形法典型例题

科学出版社《运筹学》教材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线性规划,姜林 第三章对偶规划,姜林 第四章运输问题,姜林 第五章整数规划,姜林 第六章非线性规划,姜林 第七章动态规划,姜林 第八章多目标规划,姜林 第九章图与网络分析,熊贵武 第十章排队论,熊贵武 第十一章库存论,王勇 第十二章完全信息博弈,王勇 第十三章不完全信息博弈,王勇 第十四章决策论与影响图 第十五章运筹学模型的计算机求解 成年人每天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以及四种食品所含营养和价格见下表。问 如何选择食品才能在满足营养的前提下使购买食品的费用最小? 食品名称热量(kcal) 蛋白质(g) 钙(mg)价格(元)猪肉1000 50 400 14 鸡蛋800 60 200 6

大米900 20 300 3 白菜200 10 500 2 营养需求量 2000 55 800 解:设需猪肉、鸡蛋、大米和白菜各需 x1,x2,x3,x4斤。则热量的需求量为: 2000 20090080010004 3 2 1 x x x x 蛋白质 某工厂要做100套钢架,每套有长 3.5米、2.8米和2根2.4米的圆钢组成(如右图)已知原 料长12.3米,问应如何下料使需用的原材料最省。 解:假设从每根 12.3米的原材料上截取 3.5米、2.8米和2根2.4 米,则每根原材料需浪费 1.2米,做100套需浪费材料 120米,现 采用套裁的方法。 方案一二三四五六3.5 2.8 2.4 0 0 5 0 4 0 1 2 1 1 3 0 2 0 2 2 1 1 合计剩余 12 0.3 11.2 1.1 11.5 0.8 11.9 0.4 11.8 0.5 12.2 0.1 现在假设每种方案各下料x i (i=1、2、3、4、5、6),则可列出方程: minZ=0.3x 1+1.1x 2+0.8x 3+0.4x 4+0.5x 5+0.1x 6 约束条件: x 3+x 4+2x 5+2x 6=100 4x 2+2x 3+3x 4+x 6=100 5x 1+x 3+2x 5+x 6=200 ,,,800 50030020040055 102060503000 2009008001000. .23614min 4 3214 3 2 1 4 32 14 32 14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s x x x x z

使用单纯形法解线性规划问题

使用单纯形法解线性规划问题 要求:目标函数为:123min 3z x x x =-- 约束条件为: 123123 1312321142321,,0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用单纯形法列表求解,写出计算过程。 解: 1) 将线性规划问题标准化如下: 目标函数为:123max max()3f z x x x =-=-++ s.t.: 123412356 1371234567211 42321,,,,,,0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2) 找出初始基变量,为x 4、x 6、x 7,做出单纯形表如下: 表一:最初的单纯形表 变量 基变量 x 1 x 2 x 3 x 4 x 5 x 6 x 7 b i x 4 1 -2 1 1 0 0 0 11 x 6 -4 1 2 0 -1 1 0 3 x 7 -2 0 1 0 0 0 1 1 -f -3 1 1 3) 换入变量有两种取法,第一种取为x 2,相应的换出变量为x 6,进行第一次迭代。迭代后新的单纯形表为: 表二:第一种换入换出变量取法迭代后的单纯形表 变量 基变量 x 1 x 2 x 3 x 4 x 5 x 6 x 7 b i x 4 -7 5 1 -2 2 3

x2-4120-1103 x7-20100011 -f10-101-10-3 由于x1和x5对应的系数不是0就是负数,所以此时用单纯形法得不到最优解。 表一中也可以把换入变量取为x3,相应的换出变量为x7,进行一次迭代后的单纯形表为: 表三:第二种换入换出变量取法迭代后的单纯形表 变量 基变量x1x2x3x4x5x6x7 b i x43-20100-110 x60100-11-21 x3-20100011 -f-110000-1-1 4)表三中,取换入变量为x2,换出变量为x6,进行第二次迭代。之后的单纯形 表为: 表四:第二次迭代后的单纯形表 变量 基变量x1x2x3x4x5x6x7 b i x43001-22-512 x20100-11-21 x3-20100011 -f-10001-11-2 5)表四中,取换入变量为x7,换出变量为x3,进行第三次迭代。之后的单纯形 表为: 表五:第三次迭代后的单纯形表 变量 基变量x1x2x3x4x5x6x7 b i x4-7051-22017 x2-4120-1103 x7-20100011 -f10-101-10-3可以看出,此时x1,x5对应的系数全部非零即负,故迭代结束,没有最优解。 结论: 综上所述,本线性规划问题,使用单纯形法得不到最优解。

第1章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

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 一.选择 1. 运筹学应用分析、试验、(C )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财、物等有限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 A 统筹 B 量化 C 优化 D 决策 2. 运筹学研究的基本手段是(A )。 A 建立数学模型 B 进行数学分析 C 进行决策分析 D 建立管理规范 3. 运筹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C )。 A 进行系统局部独立分析 B 考虑系统局部优化 C 考虑系统的整体优化 D 进行系统的整体决策 4. 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包含三个组成要素:决策变量、目标函数、(B ) A 表达式 B 约束条件 C 方程变量 D 价值系数 5. 线性规划问题的基可行解X 对应线性规划问题可行域(凸集)的( C ) A 边 B 平面 C 顶点 D 内部 6. 目标函数取极小化(Z min )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转化为目标函数取极大化即(C )的线性规划问题求解 A Z min B )min(Z - C )max(Z - D Z max - 7. 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最优解(C )是可行解 A 一定 B 一定不 C 不一定 D 无法确定 8. 在线性规划问题中,称满足所有约束条件方程和非负限制的解为( C )。 A 最优解 B 基可行解 C 可行解 D 基解 9. 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经常提出任何合理安排,使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获得最大的效益,这就是所谓的(D ) A 管理问题 B 规划问题 C 决策问题 D 优化问题 10. 在线性规划问题中,图解法适合用于处理变量( B )个的线性规划问题 A 1 B 2 C 3 D 4 11. 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解的情况有:唯一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 C )、无可行解 A 无解B 无基解 C 无界解 D 无基可行解 12. 在用图解法求解的时,找不到满足约束条件的公共范围,这时问题有(D ),其原因是模型本身有错误,约束条件之间相互矛盾,应检查修正。 A 唯一最优解 B 无穷多最优解 C 无界解D 无可行解 13. 线性规划问题的基可行解()T n X X X ,,1 =为基可行解的充要条件是X 的正分量所对 应的系数列向量是(B ) A 线性相关 B 线性独立 C 非线性独立 D 无法判断 14. 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最优性检验和解的判别时,如果当0≤j σ时,人工变量仍留在基本量中且不为零,(D ) A 唯一最优解 B 无穷多最优解 C 无界解 D 无可行解 15.如果集合C 中任意两个点21,X X 其连线上的所有点也都是集合C 中的点,称C 为(B )

《运筹学》习题线性规划部分练习题及答案

《运筹学》线性规划部分练习题 一、思考题 1.什么是线性规划模型,在模型中各系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2.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有何特征? 3.建立一个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一般要几步? 4.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5.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可能出现几种结果,那种结果反映建模时有错误? 6.什么是线性规划的标准型,如何把一个非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转化成标准形式。 7.试述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基础解、基础可行解、最优解、最优基础解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8.试述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如何在单纯形表上判别问题具有唯一最优解、有无穷多个最优解、无界解或无可行解。 9.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采用人工变量法,人工变量法包括哪两种解法? 10.大M 法中,M 的作用是什么?对最小化问题,在目标函数中人工变量的系数取什么?最大化问题呢? 11.什么是单纯形法的两阶段法?两阶段法的第一段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在怎样的情况下,继续第二阶段?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一定在可行域的顶点达到。 2.线性规划的可行解集是凸集。 3.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两个不同的最优解,则它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4.线性规划模型中增加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缩小,减少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扩大。 5.线性规划问题的每一个基本解对应可行域的一个顶点。 6.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那么它必有最优解。 7.用单纯形法求解标准形式(求最小值)的线性规划问题时,与 > j σ 对应的变量都 可以被选作换入变量。 8.单纯形法计算中,如不按最小非负比值原则选出换出变量,则在下一个解中至少有一个基变量的值是负的。 9.单纯形法计算中,选取最大正检验数k σ对应的变量k x作为换入变量,可使目标函数值得到最快的减少。 10.一旦一个人工变量在迭代中变为非基变量后,该变量及相应列的数字可以从单纯形表中删除,而不影响计算结果。 三、建立下面问题的数学模型 1.某公司计划在三年的计划期内,有四个建设项目可以投资:项目Ⅰ从第一年到 第三年年初都可以投资。预计每年年初投资,年末可收回本利120% ,每年又可以重新将所获本利纳入投资计划;项目Ⅱ需要在第一年初投资,经过两年可收回本利150% ,又可以重新将所获本利纳入投资计划,但用于该项目的最大投资额不得超过20万元;项目Ⅲ需要在第二年年初投资,经过两年可收回本利160% ,但用于该项目的最大投资额不得超过15万元;项目Ⅳ需要在第三年年初投资,年末可收回本利140% ,但用于该项目的最大投资额不得超过10万元。在这个计划期内,该公司第一年可供投资的资金有30万元。问怎样的投资方案,才能使该公司在这个计划期获得最大利润? 2.某饲养场饲养动物,设每头动物每天至少需要700克蛋白质、30克矿物质、100克维生素。现有五种饲料可供选用,各种饲料每公斤营养成分含量及单 价如下表2—1所示:

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的步骤

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的步骤 1>初始化 将给定的线性规划问题化成标准形式,并建立一个初始表格,它最右边的单元格都就是非负的(否则无解),接下来的m 列组成一个m*m的单元矩阵(目标行的单元格则不必满足这一条件),这m列确定了初始的基本可行解的基本变量,而表格中行用基本变量来表示 2>最优化测试 如果目标行的所有单元格都就是非负的(除了最右列中代表目标函数值的那个单元格),就可以停止了,该表格代表了一个最优解,它的基本变量的值在最右列中,而剩下的非基本变量都为0 3>确定输入变量 从目标行的前n个单元格中选择一个负的单元格(选择绝对值最大的那个)该单元格所在的列确定的输入变量及主元列 4>确定分离变量 对于主元列的每个正单元格,求出θ比率(如果主元格的单元格为负或为0,说明该问题就是无解的,算法终止),找出θ比率最小的列,改行确定了分离变量与主元行 5>建立下一张表格 将主元行的所有单元格除以主元得到新的主元行,包括主元行在内的每一行,要减去改行主元列单元格与新主元行的成绩(除主元行为1外,这一步将主元列的所有单元格变成0)、把主元列的变量名进行代换,得到新的单纯形表,返回第一步 为求简单 在本程序中,需要自己建立标准矩阵(比如加入松弛变量等工作需要用户自己完成),程序的输入有两种方式: 1:指定行与列,由用户自行输入每一个元素SimpleMatrix(introw=0,int col=0); 2:直接在主程序中初始化一个二维数组,然后利用构造函数SimpleMatrix(introw,int col,double **M) 来初始化与处理(本程序所用的实例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程序中主要的函数以及说明 ~SimpleMatrix(); 销毁动态分配的数组、用于很难预先估计矩阵的行与列,所以在程序中才了动态的内存分配、需要重载析构函数bool Is_objectLine_All_Positive(); //判断目标行就是否全部为非负数,最后一列不作考虑 这个函数用来判断就是否已经存在最优解 bool Is_MainCol_All_Negative(int col);//判断主元列就是否全部为负数或零 这个函数用来判断线性规划就是否就是无解的 bool Is_column_all_Positive(int col); //判断col列中就是否全部为正(不包括目标行)

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的步骤

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的步骤

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的步骤 1>初始化 将给定的线性规划问题化成标准形式,并建立一个初始表格,它最右边的单元格都是非负的(否则无解),接下来的m列组成一个m*m的单元矩阵(目标行的单元格则不必满足这一条件),这m列确定了初始的基本可行解的基本变量,而表格中行用基本变量来表示 2>最优化测试 如果目标行的所有单元格都是非负的(除了最右列中代表目标函数值的那个单元格),就可以停止了,该表格代表了一个最优解,它的基本变量的值在最右列中,而剩下的非基本变量都为0 3>确定输入变量 从目标行的前n个单元格中选择一个负的单元格(选择绝对值最大的那个)该单元格所在的列确定的输入变量及主元列 4>确定分离变量 对于主元列的每个正单元格,求出θ比率(如果主元格的单元格为负或为0,说明该问题是无解的,算法终止),找出θ比率最小的列,改行确定了分离变量和主元行 5>建立下一张表格 将主元行的所有单元格除以主元得到新的主元行,包括主元行在内的每一行,要减去改行主元列单元格和新主元行的成绩(除主元行为1外,这一步将主元列的所有单元格变成0).把主元列的变量名进行代换,得到新的单纯形表,返回第一步 为求简单 在本程序中,需要自己建立标准矩阵(比如加入松弛变量等工作需要用户自己完成),程序的输入有两种方式: 1:指定行和列,由用户自行输入每一个元素SimpleMatrix(introw=0,int col=0); 2:直接在主程序中初始化一个二维数组,然后利用构造函数SimpleMatrix(introw,int col,double **M) 来初始化和处理(本程序所用的实例用的是这种方法) 程序中主要的函数以及说明 ~SimpleMatrix(); 销毁动态分配的数组.用于很难预先估计矩阵的行和列,所以在程序中才了动态的内存分配.需要重载析构函数 bool Is_objectLine_All_Positive(); //判断目标行是否全部为非负数,最后一列不作考虑 这个函数用来判断是否已经存在最优解 bool Is_MainCol_All_Negative(int col);//判断主元列是否全部为负数或零 这个函数用来判断线性规划是否是无解的 bool Is_column_all_Positive(int col); //判断col列中是否全部为正(不包括目标行)

运筹学中线性规划实例汇总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运筹学导论 实验名称:线性规划问题实例分析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指导教师:刘珊 团队成员:邓欣(20112111 蒋青青(20114298 吴婷婷(20112124 邱子群(20112102 熊游(20112110 余文媛(20112125 日期:2013-10-25 成绩:___________

1.案例描述 南部联盟农场是由以色列三个农场组成的联合组织。该组织做出了一个关于农场农作物的种植计划,如下: 每一个农场的农业产出受限于两个量,即可使用的灌溉土地量和用于灌溉的水量。数据见下表: 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包括糖用甜菜、棉花和高粱。这三种作物的差异在于它们每亩的期望净收益和水的消耗量不同。另外农业部门已经制定了南部联盟农场作物总亩数的最大配额,见下表: 作物的任何组合可以在任何农场种植,技术部门的任务是找出一个种植方案使南部联盟农场的净收益最大化。 2.建立模型 决策变量为Xi(i=1,2,……,9,表示每个农场每种作物的种植量。 MAX Z=1000(X1+X2+X3+750(X4+X5+X6+250(X7+X8+X9 约束条件: (1)每一个农场使用的土地 X1+X4+X7≤400

X2+X5+X8≤600 X3+X6+X9≤300 (2每一个农场的水量分布 3X1+2X4+X7≤600 3X2+2X5+X8≤800 3X3+2X6+X9≤375 (3每一种作物的总种植量 X1+X2+X3≤600 X4+X5+X6≤500 X7+X8+X9≤325 非负约束Xi≥0 , i=1,2, (9) 3.计算机求解过程 步骤1.生成表格 步骤2.输入数据

(完整word版)第二章运筹学 线性规划

第二章 线性规划 主要内容:1、线性规划问题及数学模型 2、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及其性质 3、图解法 4、单纯形法 5、大M 法和两阶段法 重点与难点: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建立:一般形成转化为标准型的方法:单纯形法的求解步骤。 要 求:理解本章内容,掌握本章重点与难点问题;深刻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熟练掌握 其求解技巧;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及解的性质 一、数学模型(一般形式) 例 1 已知某市有三种不同体系的建筑应予修建,其耗用资源数量及可用的资源限量如下表,问不同体系的面积应各建多少,才能使提供的住宅面积总数达到最大? 解:设三种体系的建筑面积依次为1x ,2x ,3x 万平方米, 则目标函数为 321max x x x z ++= 约束条件为 ?? ?? ???????=≥≤++≤≤++≤++≤++3,2,10 4005.335.41470021015000 180190110200025301211000 122137105 3211321321321j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j 例2 某工厂要安排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

问:如何安排两种产品的生产数量,才能使总产值最高? 解:设 21,x x 分别为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量: 则目标函数为 21127m ax x x z += 约束条件为??? ??? ?=≥≤+≤+≤+2,1,03001032005436049112121j x x x x x x x j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它们都属于一类优化问题。它们的共同特征: ①每一个问题都有一组决策变量(n x x x 21,)表示某一方案;这组决策变量的值就代表一个具体方案。一般这 些变量的取值是非负的。 ②存在一定的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可以用一组线性等式或不等式来表示。 ③都有一个要求达到的目标,它可用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称为目标函数)来表示;按问题的不同,要求目标函数实现最大化或最小化。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数学模型称为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其一般形式为: 目标函数 n n x c x c x c z +++= 2211m ax (m in) 约束条件 ()()()????? ????=≥=≥≤+++=≥≤+++=≥≤+++n j x b x a x a x a b x a x a x a b x a x a x a j m n mn m m n n n n ,,2,1,0,,,22112222212111212111 可行解:满足约束条件的一组决策变量,称为可行解。 最优解: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小)值的可行解,称为最优解。 最优值:目标函数的最大(小)值,称为最优值。 二、标准型 (一)问题的标准形式: n n x c x c x c z +++= 2211ma x ????? ?? ??=≥=+++=+++=+++n j x b x a x a x a b x a x a x a b x a x a x a j m n mn m m n n n n ,,2,1,022112222212111212111

线性规划单纯形法matlab解法

%单纯形法matlab程序-ssimplex % 求解标准型线性规划:max c*x; . A*x=b; x>=0 % 本函数中的A是单纯初始表,包括:最后一行是初始的检验数,最后一列是资源向量b % N是初始的基变量的下标 % 输出变量sol是最优解, 其中松弛变量(或剩余变量)可能不为0 % 输出变量val是最优目标值,kk是迭代次数 % 例:max 2*x1+3*x2 % . x1+2*x2<=8 % 4*x1<=16 % 4*x2<=12 % x1,x2>=0 % 加入松驰变量,化为标准型,得到 % A=[1 2 1 0 0 8; % 4 0 0 1 0 16; % 0 4 0 0 1 12; % 2 3 0 0 0 0]; % N=[3 4 5]; % [sol,val,kk]=ssimplex(A,N) % 然后执行 [sol,val,kk]=ssimplex(A,N)就可以了。 function [sol,val,kk]=ssimplex(A,N) [mA,nA]=size(A); kk=0; % 迭代次数 flag=1;

while flag kk=kk+1; if A(mA,:)<=0 % 已找到最优解 flag=0; sol=zeros(1,nA-1); for i=1:mA-1 sol(N(i))=A(i,nA); end val=-A(mA,nA); else for i=1:nA-1 if A(mA,i)>0&A(1:mA-1,i)<=0 % 问题有无界解 disp('have infinite solution!'); flag=0; break; end end if flag % 还不是最优表,进行转轴运算 temp=0; for i=1:nA-1 if A(mA,i)>temp temp=A(mA,i); inb=i; % 进基变量的下标 end

图解法和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图解法和单纯形法求解以下线性规划问题 1.1 图解法解线性规划问题 只含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通过在平面上作图的方法求解,步骤如下: (1)以变量x1为横坐标轴,x2为纵坐标轴,适当选取单位坐标长度建立平面坐标直 角坐标系。由变量的非负性约束性可知,满足该约束条件的解均在第一象限内。 (2)图示约束条件,找出可行域(所有约束条件共同构成的图形)。 (3)画出目标函数等值线,并确定函数增大(或减小)的方向。 (4)可行域中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的点即为最优解。 然而,由于图解法不适用于求解大规模的线性规划问题,其实用意义不大。 1.2 单纯形法解线性规划问题 它的理论根据是: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是n维向量空间Rn中的多面凸集,其最优值如果存在必在该凸集的某顶点处达到。顶点所对应的可行解称为基本可行解。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是:先找出一个基本可行解,对它进行鉴别,看是否是最优解;若不是,则按照一定法则转换到另一改进的基本可行解,再鉴别;若仍不是,则再转换,按此重复进行。因基本可行解的个数有限,故经有限次转换必能得出问题的最优解。如果问题无最优解也可用此法判别。 单纯形法的一般解题步骤可归纳如下:①把线性规划问题的约束方程组表达成典范型方程组,找出基本可行解作为初始基本可行解。②若基本可行解不存在,即约束条件有矛盾,则问题无解。③若基本可行解存在,从初始基本可行解作为起点,根据最优性条件和可行性条件,引入非基变量取代某一基变量,找出目标函数值更优的另一基本可行解。④按步骤3进行迭代,直到对应检验数满足最优性条件(这时目标函数值不能再改善),即得到问题的最优解。⑤若迭代过程中发现问题的目标函数值无界,则终止迭代。 1.3 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化 使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时,首先要化问题为标准形式

使用单纯形法解线性规划问题

使用单纯形法解线性规划 问题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使用单纯形法解线性规划问题 要求:目标函数为:123min 3z x x x =-- 约束条件为: 123123 1312321142321,,0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用单纯形法列表求解,写出计算过程。 解: 1)将线性规划问题标准化如下: 目标函数为:123max max()3f z x x x =-=-++ .: 1234123561371234567211 42321,,,,,,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2)找出初始基变量,为x 4、x 6、x 7,做出单纯形表如下: 表一:最初的单纯形表 3) 换入变量有两种取法,第一种取为x 2,相应的换出变量为x 6,进行第一 次迭代。迭代后新的单纯形表为: 表二:第一种换入换出变量取法迭代后的单纯形表

由于x1和x5对应的系数不是0就是负数,所以此时用单纯形法得不到最优解。 表一中也可以把换入变量取为x3,相应的换出变量为x7,进行一次迭代后的单纯形表为: 表三:第二种换入换出变量取法迭代后的单纯形表 4)表三中,取换入变量为x2,换出变量为x6,进行第二次迭代。之后的单纯形表为: 表四:第二次迭代后的单纯形表 5)表四中,取换入变量为x7,换出变量为x3,进行第三次迭代。之后的单纯形表为: 表五:第三次迭代后的单纯形表

第一章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习题

第一章 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习题 1.用图解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并指出问题具有唯一最优解、无穷最优解还是无可行解。 (1)??? ??≥≥+≥++=0,42266432min 2121212 1x x x x x x x x z (2) ??? ??≥≥+≥++=0,12432 223max 2 121212 1x x x x x x x x (3) ?? ? ??≤≤≤≤≤++=8 3105120 106max 21212 1x x x x x x z (4) ??? ??≥≤+-≥-+=0,2322 265max 1 2212121x x x x x x x x z 2.将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化成标准形式。 (1)????? ? ?≥≥-++-≤+-+-=-+-+-+-=无约束 43214321432143214321,0,,2321422 245243min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z (2) ????? ? ?≥≤≥-++-≤-+-=++-+-=无约束 32143213213213 21,0,023*******min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z 3.对下列线性规划问题找出所有基本解,指出哪些是基可行解,并确定最优解。 (1) ??? ?? ? ?=≥=-=+-+=+++++=)6,,1(0231024893631223min 61432143213 21 j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z j (2) ??? ??=≥=+++=+++++-=)4,,1(0102227 4322325min 432143214321 j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z j 4.分别用图解发法和单纯形法求解下述问题,并对照单纯形表中的各基本可行解对应图解法中可行域的哪一顶点。

单纯形法在线性规划中的应用

单纯形法在线性规划中的应用 摘要 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就是在各项资源条件的限制下,如何确定方案,使预期的目标达到最优。本文重点介绍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目前最常见的两种方法,图解法和单纯形法。图解法适合于只含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文中只做了简单的描述。而单纯形法是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通用方法,适合于求解大规模的线性规划问题,本文作了重点描述,对单纯形法中的基本概念如基变量、非基变量、基向量、非基向量、可行基以及基本可行解等概念作了详细的陈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化、单纯形法的基本原理、确定初始可行解、最优性检验、解的判别、基本可行解的改进、换入变量的确定-最大增加原则、换出变量的确定-最小比值原则、表格单纯形法、大M法、两阶段法等。 关键词:线性规划图解法单纯形法基变量基向量可行基基本可行解

正文 引言 在生产管理和经济活动中,经常遇到这些问题,如生产计划问题,即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以便得到最好的经济效果;材料利用问题,即如何下料使用材最少;配料问题,即在原料供应量的限制下如何获取最大利润;劳动力安排问题,即如何用最少的劳动力来满足工作的需要;运输问题,即如何制定调运方案,使总运费最小;投资问题,即从投资项目中选取方案,使投资回报最大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都能建立相应的线性规划模型。事实上,线性规划就是利用数学为工具,来研究在一定条件下,如何实现目标最优化。 解线性规划问题目前最常见的方法有两种,图解法和单纯形法。单纯形法是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通用方法。 1 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 1.1 图解法解线性规划问题 只含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通过在平面上作图的方法求解,步骤如下: (1)以变量x 1为横坐标轴,x 2 为纵坐标轴,适当选取单位坐标长度建立平面 坐标直角坐标系。由变量的非负性约束性可知,满足该约束条件的解均在第一象限内。 (2)图示约束条件,找出可行域(所有约束条件共同构成的图形)。 (3)画出目标函数等值线,并确定函数增大(或减小)的方向。 (4)可行域中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的点即为最优解。 然而,图解法虽然直观、简便,但当变量数多于三个以上时,其实用意义不大。

使用单纯形法解线性规划问题

使用单纯形法解线性规划问题 要求:目标函数为:123min 3z x x x =-- 约束条件为: 123123 1312321142321,,0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用单纯形法列表求解,写出计算过程。 解: 1) 将线性规划问题标准化如下: 目标函数为:123max max()3f z x x x =-=-++ s.t.: 123412356 1371234567211 42321,,,,,,0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2) 找出初始基变量,为x 4、x 6、x 7,做出单纯形表如下: 表一:最初的单纯形表 3) 换入变量有两种取法,第一种取为x 2,相应的换出变量为x 6,进行第一次迭代。迭代后新的单纯形表为: 表二:第一种换入换出变量取法迭代后的单纯形表

由于x1和x5对应的系数不是0就是负数,所以此时用单纯形法得不到最优解。 表一中也可以把换入变量取为x3,相应的换出变量为x7,进行一次迭代后的单纯形表为: 表三:第二种换入换出变量取法迭代后的单纯形表 4)表三中,取换入变量为x2,换出变量为x6,进行第二次迭代。之后的单纯形表为: 表四:第二次迭代后的单纯形表 5)表四中,取换入变量为x7,换出变量为x3,进行第三次迭代。之后的单纯形表为: 表五:第三次迭代后的单纯形表 可以看出,此时x1,x5对应的系数全部非零即负,故迭代结束,没有最优解。 结论: 综上所述,本线性规划问题,使用单纯形法得不到最优解。

《运筹学》之线性规划 (2)

运筹学 线性规划基本性质

线形规划基本性质目录 线性规划(概论) 线性规划问题:生产计划问题 例1.1 生产计划问题(资源利用问题)例1.1生产计划问题分析 例1.1生产计划问题模型 例1.1生产计划问题表格描述 例1 .2 营养配餐问题 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表 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表(转置) 例1 .2 营养配餐问题求解 用于成功决策的实例 线形规划的一般模型:特点 线形规划的一般模型:数学模型线性规划问题隐含的假定 比例性假定 可加性假定 连续性假定 确定性假定 线形规划的图解法 线形规划解的可能结果 线形规划的标准形式1 线形规划的标准形式2 非标准型LP的标准化:目标函数 非标准型LP的标准化:约束函数1 非标准型LP的标准化:约束函数2 非标准型LP的标准化:决策变量 线形规划解的概念:可行解 线形规划解的概念:最优解 线形规划解的概念:基本解 线形规划解的概念:最优基本解 线形规划的应用模型 生产计划问题 生产计划问题:表格分析 生产计划问题:模型 产品配套问题 产品配套问题:工时分析 产品配套问题:配套分析 产品配套问题:模型 结束放映

线性规划(概论) 线形规划是研究解决有限资源最佳分配的运筹学方法,即如何对有限的资源做出最佳方式的调配和最有利的利用,以便最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效能去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线性规划问题:生产计划问题 1、如何合理使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资 金,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 2、如何合理使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资 金,以达到最经济的方式,完成生产 计划的要求。

例1.1 生产计划问题(资源利用问题) 胜利家具厂生产桌子和椅子两种家具。桌子售价50元/张,椅子销售价格30元/把,生产桌子和椅子要求需要木工和油漆工两种工种。生产一张桌子需要木工4小时,油漆工2小时。生产一把椅子需要木工3小时,油漆工1小时。该厂每个月可用木工工时为120小时,油漆工工时为50小时。问该厂如何组织生产才能使每月的销售收入最大?

运筹学-线性规划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线性规划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线性规划在实际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研究对象是计划管理工作中有关安排和估值的问题,其广泛应用于经济等领域,是实际生活中进行管理决策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给定条件下,按某一衡量指标来寻找安排的最优方案。本文通过对例题利用线性规划分析,如何合理的分配利用,最终找到最优解使企业利润最大,说明了线性规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对线性规划问题模型的建立,模型的解进行了分析,运用图解法和单纯形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线性规划、建模、实际生活、图解法、单纯形法 前言: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简称LP)是运筹学中研究较早、发展较快、应用广泛、方法较成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辅助人们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数学方法。研究线性约束条件下线性目标函数的极值问题的数学理论和方法。英文缩写LP。它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军事作战、经济分析、经营管理和工程技术等方面。为合理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作出的最优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下,如何精打细算巧安排,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效益的问题,而这正是线性规划研究的基本内容,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任何一个组织的管理者都必须对如何向不同的活动分配资源的问题做出决策,即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完成更多的任务,或在预定的任务目标下如何耗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去实现目标。在许多情况下,大量不同的资源必须同时进行分配,需要这些资源的活动可以是不同的生产活动,营销活动,金融活动或者其他一些活动。随着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成千上万个约束条件和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能迅速地求解,更为线性规划在经济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线性规划已经成为现代化管理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本文运用常用的图解法和单纯形法解决利润最大化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