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英雄们小故事

民族英雄们小故事

民族英雄们小故事
民族英雄们小故事

1 刘胡兰的故事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的消息,使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随后,毛泽东又为她亲笔题词: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这个光辉的名字,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刘胡兰。

生平

■10岁参加儿童团,不到14岁便入党,当上了区的妇女干事。躺在铡刀上时,尚未满15周岁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

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

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

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

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

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

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

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

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

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

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

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

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

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

咋个死法?” 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

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2抗日英雄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

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

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3 董存瑞的故事名言:“为了新中国,冲啊!”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

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

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

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

回荡在我们的耳边。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1954年,隆化县委、

县政府为纪念董存瑞烈士,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1982年河北省

人民政府批准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

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定

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定为“河北省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民政部、国家教委、团中央、国家文物局联合定为全国百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7年,被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黄继光的故事

4 邱少云的故事

邱少云(1926~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铜梁)。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作战。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邱少云牺牲后,被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

5 江姐,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江姐的故事是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江姐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那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豪迈的英雄气概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你也可以投稿

故事叙述只有10岁的江姐,身材矮小,枯瘦,为了生活,被迫去做工。高大的机器,她够不到,干活时必须做在特制的高脚凳上,稍有疏忽,就会被皮鞭抽打。看到这里,江姐童年的美好时光却在轰轰的机器声中悄悄流逝。

但江姐十九岁那年,加入了党组织,因叛徒出卖,江姐被捕,在审讯室里,敌人恶如豺豹,他们用特制的四楞筷子,放在江姐的手指中间,双手紧握筷子的两头,来回猛夹,边夹还边恶狠狠的对江姐说,你说不说,不说就把你吊起来。在凶恶的敌人和夹棍面前,她丝毫不怕。但是不管江姐她怎样反抗,都敌不过凶恶的敌人,最后,江姐还是被惨无人道的敌人杀害了。

6 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

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

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

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

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

名战

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

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

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7杨靖宇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屈服于外来压力的伟大民族,有着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每当遇到外敌入侵之时,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便会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挺身而出,共赴国难,不惜用鲜血和生命,维护祖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事迹,就是这一历史时期东北军民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完美的体现。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战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同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达14年之久的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殊死搏斗,14年的艰苦抗战,东北军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民群众死伤数百万,抗日联军也损失惨重,无数民将地英勇牺牲在战场上。不过,残酷的战争生活,恶劣的斗争环境,锻炼和和造就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在这无数的战斗英雄中,有一个人的故事最让我感动,这个人的名字就叫杨靖宇。

民族英雄杨靖宇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击敌死伤20余人,壮烈殉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铡下了他的头颅,又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无不震动。他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嗯,因为我知道的这几个英雄事迹。有的没有留下什么名言。但是还是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的。比如狼牙山五壮士。比如江姐。

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陈天华遥寄血书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

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

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杨靖宇献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

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8科学家献身祖国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