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规划相关知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筑风格

建筑规划相关知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筑风格

建筑规划相关知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筑风格
建筑规划相关知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筑风格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MuseumofArt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5号大道上的82号大街,与著名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遥遥相对。占地13万平方米,它是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SanktPeterburg)的列宁格勒美术馆(Hermitage)(也称冬宫音译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齐名的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共收藏有300万件展品。现在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背依纽约中央公园,闹中取静,环境幽雅。然而,在建筑上没有体现出美国人的创造性,高台阶、大廊柱,与任何一座标准博物馆一样刻板、单调。但展出内容却丰富多彩,体现了资金足、气派大的美国风格。整座的2460年前的埃及古墓移置在馆内专建的大厅中巨型玻璃罩里,令人叹为观止,可谓镇馆之宝。服饰馆也堪称世界之最,收集了4个世纪以来五大洲的各民族服装1.5万件。随着藏品的不断增加,该馆经历了多次扩建,整幢大楼凝聚着各个时期不同的建筑风格,占地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

广州陶粒厂广东陶粒厂https://www.doczj.com/doc/ce5308158.html, 编辑:ejdnchh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风格差异之我见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风格差异之我见[摘要]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注重于重礼制教化,致中和、重礼教、敬天地;崇 尚人文精神,西方古典建筑重对称,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以及强调艺术、技术、环境的协调与布局,重视比例的适当与艺术的精巧等。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建筑的理念性主要体现在“人文精神”上,而欧洲建筑的理念性主要集中体现在“逻辑思维”上。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西方古典建筑;风格 1.西方古典建筑的基本审美特征 古希腊时代的著名建筑是西方建筑的代表,古希腊建筑风格从根本上影响了欧洲建筑的风格。对科学与哲学的热爱与研究,使得古希腊人一开始就就在其建筑上打下了独特的科学与人文根基。由于希腊多山,盛产大理石,由此,激发了他们使用石料建筑房屋的灵感。其逻辑严密的思维方式促成了逻辑严密的建筑方式,产生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柱式造型,例如:代表男性美的陶立克柱式,具有男性的雄壮之美;代表女性美的夏奥尼克柱式,婀娜多姿、婷婷玉立;极具装饰趣味的科林斯柱式,具有装饰之美,代表了丰收的成功与欢乐。这三种代表古希腊建筑风格装饰模式。明显得益于古希腊人发达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精神。使得古希腊建筑具备了西方古代建筑无法取代的独特的建筑艺术之美。 巴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的代表。她用高大垂直的线条,空阔的透视效果,表现出一种开拓与雄浑的盛世气概。他们独特的立柱设计,把每根柱子的三分之二加粗,把一切水平线的中段向上提,把一切垂直线向中央倾斜,在原来正确的数学关系上造成一种适应人眼的错觉而变得更加完美的视觉效果。那一根一根的柱子用力地向上伸展,高大挺立,宛如一个个奥林匹亚山上的神。健美壮硕、沉静文雅。从这座雅典娜的古老神庙里,我们清楚地可以看见古希腊人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科学对称精神。给我们一种超越、向上、刚强、脱俗的无法替代的艺术之美。 2.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审美特征 中国的建筑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哲学与伦理思想。他们追求伦理教育,崇尚自然之趣,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完美结合。将高超的土木结构建筑技术与深邃的文化哲思相结合,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时空意识。将重视伦理教育、倾向恋木“情结”、“达理”而“通情”等四项特点完美结合。体现自然美、曲线美、均衡美、象征美、阴阳美等五种美。将儒、道、释的哲学理念聚敛浓缩于建筑艺术的审美理念上,将“中和”、”伦理”、“天地”三种精神凝聚于建筑之上。 2.1“求中和” 《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孟认为人处于“天”、“地”之间,“致中和”是其最好的存在方式,这种理念决定了中国传统建筑在选址、规划、布局和形制的特点就是“求中”,以“中”为规划建筑的标准,所有的建筑以中线为标准展开。 传统建筑选址首先要观察地形,以求得地理之“中”。卜辞有“立中,允入风”之说,选地于“中”,便得地理之便,得地理,得风水。因此国家首都需立于中,皇帝之陵需立于中。城池、家宅民舍都必须立于中,中华称为中国,国中所建具以求“中”为建筑的根基。可见“致中和”之精神是中国人在建筑上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这也符合中华民族中庸和谐的共通审美心理。

大都会博物馆游记

大都会博物馆游记 大都会博物馆游记 文/亮辰 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该馆面积为13万平方米,截止目前该馆共收藏了300万件展品。 在我小的时候,就一直想来参观大都会博物馆,这次美国之行可以说圆了我儿时的一个梦想。 大都会博物馆从外表看上去并不起眼,以致于我们一路走来想找一个显眼的建筑物,却发现它混迹于其他富有年代感的建筑物中,唯一的区别就是门口人头攒动,才让我们知道这是一处著名的景点。 大都会博物馆藏品多达300多万件,总共有三层。由于功课没有做足,外加只有两个小时的参观时间,所以很多地方没去到,只能算走马观花了。 由于我早就听闻大都会博物馆的埃及馆非常出名,所以,我的第一站就是埃及馆。埃及馆位于一楼北侧,在众多埃及不同时期的展品中,我个人认为最牛的就是丹铎神庙,这是埃及政府因修建阿斯旺大坝无力抢救而送给美国保护的,博物馆把该神庙整体搬迁至此,变成了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这也是穷国的无奈吧! 由于时间紧迫,在埃及馆简单游览一下就误打误撞跑到了二楼的亚洲展区。一进去就是一个仿中国庭院风格的小院子,一下就感觉回

到了中国苏州园林似的。这里有几尊非常有价值的商周青铜器,北魏时期的佛像、壁画,唐代的唐三彩,最著名的是元代壁画《药师经变》,这幅壁画是上世纪20年代山西僧人以1600大洋卖给美国人的,又是一个贫穷的无奈呀!在亚洲馆,除了中国精美的文物外,也收藏了很多的日本与韩国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精美文物,其中,在很多影视作品或日料馆常见到的由田葛饰北斋所作的浮世绘《神奈川冲浪》,也被称为镇馆之宝,但很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这幅画…… 在我参观亚洲馆后,就前往我的下一个目的地,欧洲油画馆。 油画可以说是欧洲的代表艺术之一,但是如果让一个研究欧洲艺术的专家来比较大都会与卢浮宫的话,那就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不过对于不怎么了解欧洲油画的游客而言,这里也是一个了解欧洲艺术的重要窗口,很多题材演绎与圣经、宗教有关。这里有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创作的圣坛装饰画,雅克路易大卫的《安东万路朗德拉瓦锡和他的妻子》,以及我们在各种美术书中常见到的凡高自画像,还有很多似曾相识,却又叫不出名字的作品。因为这里相比其他馆人少一些,所以可以看到很多美术生在画前临摹。 参观完欧洲油画馆后,我又跟着人流转去到了大洋洲展区。相比于欧洲与亚洲艺术的精美,大洋洲极具部落感的展品将人类的原始粗犷美展现得一览无余,超大号的木制艺术品极具部落特色,展现了人类的原始文化。

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及演变

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及演变 艺术设计07-2班李慧15075759 中世纪教堂建筑的形式主要有四种 一﹑罗马式 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 (1) 建筑结构:罗马式建筑风格继承了古罗马建筑券拱结构,构成筒形或隧道性的拱顶和肋状拱顶. (2) 外部造型:教堂墙壁厚实坚固,只开很小的窗,而且离地面很高,门与窗采用半圆的券拱结构.高耸的塔楼(塔是罗马式建筑的标志)平面布局为拉丁十字,两厅交叉处一般还有高大的穹隆顶. (3) 内部装饰:有大量的浮雕(宗教内容)作装饰. 罗马式教堂具有浓厚的宗教肃穆感和压迫感.教堂内部光线幽暗,门廊和柱头装饰雕刻的宗教内容更加强了阴郁和神秘的气氛 公元12世纪罗马式建筑样式遍及全欧洲,但在不同民族和地区又有其独特的表现.在法国有各种地方学派;德国以形式质朴为特色;英国和西班牙都是接近法国罗马式的;意大利的罗马式发展对西欧建筑样式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罗马式教堂建筑艺术 早出现的一种叫“罗马式”,它是由更早的“巴西里卡式”演变而来,其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其坚固、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 自公元1096年开始的十字军东侵,使欧洲兴起宗教的热潮,封建主对宗教的狂热达到如醉如痴境地,他们全力为自己领地兴建规模壮观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筑史上称这种新形制为“罗曼内斯克”即罗马式。而这个时期的其他造型艺术如雕塑、绘画等都成为与教堂不可分割的装饰部分,因此在美术史上统称为“罗马式”。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及派系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及派系 派系 严格意义说中国传统建筑方面没有流派的划分,所形成的派系也是按照原住地居民长久以来根据当地风土人情而形成不同风格的民居,其考虑最多的元素是本地降水、日照等气候条件。根据这种风格及用途来划分中国传统建筑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闽派、川派、皖派、京派、苏派、晋派。 皖派 皖派建筑即皖南建筑是五大建筑派系里最为突出的建筑风格之一,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最为人熟悉其中徽派即为皖派的一支,徽派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徽派民居建筑风格有“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徽派建筑显而易见是流行于安徽附近的一种古建筑风格。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

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这与晋派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徽派建筑选址非常重要。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条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多建在山之阳,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住宅多面临街巷。整个村落给人幽静、典雅、古朴的感觉。平面布局及空间处理。民居布局和结构紧凑、自由、屋宇相连,平面沿轴向对称布置。民成多为楼房,且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单元,组成全户活动中心。天井可少2~3个,多则10多个,最多的达36个。一般民居为三开间,较大住宅亦有五开间。随时间推移和人口的增长,单元还可增添,符合徽州人几代同堂的习俗。建筑形象突出的特征是:白墙、青瓦、马头山墙、砖雕门楼、门罩、木构架、木门窗。 内部穿斗式木构架围以高墙,正面多用水平型高墙封闭起来,两侧山墙做阶梯形的马头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黑白辉映,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方整的外形,形

纽约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借鉴

特 区实践与理论 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 一、纽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况 今天的纽约号称“世界之都”。强大的经济实力背后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浮华的都市生活之中有着高雅而丰富的精神享受。诚如世界著名城市学、社会学专家刘易斯·芒福德所言:城市是文化的空间,城市的首要功能是文化的传承和教化。 (一)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是贮藏和展示文化的空间,是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物质体现和物质载体。纽约是美国文化设施最多和最集中的城市,大约有300家博物馆,超过200家公共图书馆,近300家电影院,400多家剧院,400多家艺术画廊,500多家书店,1500多个公园和游乐场所。纽约拥有的大的艺术中心占全美14%左右,专业剧院占全美总数的17%。公共文化设施主要包括五大部分:一是以三大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的图书馆系列;二是以两大博物馆为主体的博物馆系列;三是以百老汇剧院为主体的表演艺术系列;四是以中央公园为主体的休闲娱乐系列;五是以自由女神像和帝国大厦、世贸中心遗址等为代表的城市文化标志建筑系列。 三大公共图书馆每年图书资料流通量超过4000万件,相当于纽约市民人均5.5件。纽约的公共图书馆分布面十分广,平均每平方公里内有2.5个,每个社区3.3个,偏远社区也达到两个左右。强大的公共图书馆系统让市民阅读十分方便。而且纽约的图书馆服务十分方便,不仅实行开架借阅,而且 对残疾人进出借阅也是有方便通道。最值得称道的是其“有教无类”的理念,任何人都可以进馆阅读而无须提交证件。任何一个在纽约居住的人都可以凭任意一种居住证明,如电费单、煤气费单免费办理借书证。纽约公共图书馆是纽约最大的公共图书馆,收藏有图书和各类资料超过3000万册(件),除主馆外还设有80多个分馆。每年接待超过1500万人次读者。图书馆网址每月浏览的人员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纽约公共图书馆不仅是世界五大学术研究图书馆之一,而且具有博物馆的性质,定期展览各种馆藏珍品。 纽约的博物馆(含美术馆)数目众多,整个城市逾300家。市区有一条大道叫博物馆大道,一条路上就有9家博物馆。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这两大博物馆为标志的纽约博物馆系统,为纽约市民乃至各国游客提供了大量的博物、宣传、教育、演出和公关等综合性的文化服务,成为城市的文化活动中心。比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每年安排的教育项目就超过2万个,对象包括学生、教师、家庭、学者和本馆会员。每年到此参观的游客超过540万人次,发挥了巨大的文化服务功能。纽约众多的博物馆有60%为私人所有, 整个城市有一种热衷于收藏与展示的氛围,但是这些博物馆的门票收费整体而言都十分便宜,比如哈莱姆博物馆,入馆成人的建议捐赠额(不是门票)为7美元,学生凭学生证只要3美元,会员和12岁以下儿童免费。 纽约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借鉴 罗思 31

智慧树知到《世界著名博物馆艺术经典》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第一章 1【多选题】(2 分) 卢浮宫的镇馆三宝是:《胜利女神》、《蒙娜丽莎》、《断臂维纳斯》 2【单选题】(2 分)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馆藏的总量?(380000) 3【单选题】(2 分) 胜利女神的高度?(2.44 米) 4【单选题】(2 分) 《米罗岛的维纳斯》在1964 年去过哪个城市?(东京) 5【单选题】(2 分) 《米罗岛的维纳斯》把上下部分分开的黄金分割点是?(肚脐) 6【单选题】(2 分) 卢浮宫是_______年向公众开放的?(1793) 7【单选题】(2 分) 胜利女神是由哪国外交官发现的?(法国) 8【单选题】(2 分) 卢浮宫的大画廊中的艺术作品主要来自哪个国家?(意大利) 9【单选题】(2 分)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设计者是谁?(贝聿铭) 10【判断题】(2 分) 《胜利女神》是在土耳其发现的。(对) 第二章 1【单选题】(2 分) 以下哪一幅画不是达芬奇的作品?B A、《最后的晚餐》 B、《雅典学园》 C、《岩下圣母》 D、《蒙娜丽莎》 2【单选题】(2 分) 传说拿破仑把《蒙娜丽莎》挂在了哪里?B A、厨房 B、浴室 C、餐厅 D、客厅 3【单选题】(2 分) 《蒙娜丽莎》中,我们判断画里的人物是怀孕状态,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判断她怀孕的标志?B A、腹部的皮草 B、文献资料 C、人物忧郁 D、手指微肿 4【单选题】(2 分) 20 世纪60 年代《蒙娜丽莎》促成了哪两个国家的外交关系?A A、法国和美国

B、意大利和英国 C、法国和意大利 D、法国和英国 5【单选题】(2 分) 《岩下圣母》的作者是谁? C A、拉斐尔 B、马奈 C、达芬奇 6【单选题】(2 分) 文艺复兴三杰当中,最年轻的是谁?B A、达芬奇 B、拉斐尔 C、米开朗基罗 7【单选题】(2 分) 2012 年在下列哪个博物馆发现了《蒙娜丽莎》版的另一幅绘画?B A、英国国家画廊 B、普拉多皇家美术馆 C、乌菲兹美术馆 D、波尔盖塞美术馆 8【单选题】(2 分) 达芬奇就像一个在黑暗当中醒得很早的人,与此同时所有其他的人都依然在睡梦当中。这句话是(C)对达芬奇的评价?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弗洛伊德 D、荣格 9【单选题】(2 分) 《蒙娜丽莎》被画人的身份是什么?D A、银行家的妻子 B、画家的女儿 C、画家的仆人 D、丝绸商人的妻子 10【单选题】(2 分) 《岩下圣母》展于卢浮宫哪个展厅A A、大画廊 B、莫里恩厅 C、美第奇画廊 D、达鲁厅 第三章 1【单选题】(2 分) 卡帕内尔藏于奥赛博物馆的《维纳斯的诞生》属于下面哪种风格?D A、印象派 B、象征派 C、后印象派

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的演变

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的演变 摘要: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以后,各自的教堂建筑风格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继承古罗马的建筑风以外,两个新帝国的教堂建筑都体现了很好的创新精神,而且都形成了各自成熟的建筑风格。 关键词:罗马风、拜占庭建筑、哥特式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公元4世纪下半叶起,古罗马建筑潮趋衰落。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基督教也随之分裂。其东部以君士坦丁堡(即拜占庭)为中心,称东正教;西部仍以罗马城为中心,称天主教。从此,东西两边的教堂建筑风格都发生了变化。主要分为拜占庭建筑、罗马风建筑和哥特式建筑三种。 拜占庭式建筑风格 一、发展概史: 兴盛时期(4-6世纪),主要是按古罗马城的样子来建设君士坦丁堡。在6世纪出现了规模宏大的以一个穹隆为中心圣索菲亚大教堂。 中期:(7-12世纪),由于外敌相继入侵,国土缩小,建筑减少,规模也大不如前。其特点是占地少而向高发展,中央大穹隆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 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年占庭帝国大受损失。这时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么新创造,后来在土耳其入主后大多破损无存。 二、拜占庭建筑的风格 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这一特点显然是受到古罗马建筑风格影响的结果。但与古罗马相比,拜占庭建筑在使用“穹窿顶”方面要比古罗马普

遍得多,几乎所有的公共建筑成性建筑都用穹窿顶,而古罗马建筑虽也有此类形式,如万神庙,但还不普遍。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第四个特点是色彩灿烂夺目。用大面积地用马赛克或粉画进行装饰,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在这一方面,拜占庭建筑极丰富了建筑的语言,也极提高了建筑表情达意、构造艺术意境的能力。 谈到拜占庭建筑,就不能不谈到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因为它不仅综合地体现了拜占庭建筑的特点(包括风格特点),而且也是拜占庭建筑成就的集大成者。 这座教堂的整个平面是个巨大的长方形。从外部造型看,它是一个典型的以穹顶大厅为中心的集中式建筑。从结构来看,它有既复杂,又条理分明的结构受力系统。从部空间看,这座教堂不仅通过排列于大圆穹顶下部的一圈40个小窗洞,将天然光线引入教堂,使整个空间变得飘忽、轻盈而又神奇,增加气氛,而且也借助建筑的色彩语言,进一步地构造艺术氛围。大厅的门窗玻璃是彩色的,柱墩和墙面用白、绿、黑、红等彩色石拼成,柱子用绿色,柱头用白色,某些地方镶金,圆穹顶都贴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玻璃马赛克。这些缤纷的色彩交相辉映,既丰富多彩,富于变化,又和谐相处,统一于一个总体的意境:神圣、高贵、富有。从而,有力地显示了拜占庭建筑充分利用建筑的色彩语言构造艺术意境的魅力。这座建筑也就当然地成为了中世纪,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璀璨夺目,光耀千秋的杰作。 二、罗马风(Romanesque)建筑

当前中国住宅建筑风格分类及溯源

简析当前中国住宅建筑风格分类及溯源 【摘要】在当今中国住宅建筑设计中,住宅建筑风格日新月异,种类繁多。建筑师博采众长,不断创新。开发商为了制造楼盘卖点,吸引客户,在自身产品建筑风格方面抛出的说辞颇多,有些甚至是自造名词,自创风格。在住宅设计过程中,面对名目繁多的建筑风格取向,本文试图从建筑设计专业的角度将其分门别类,尽量梳理其中的脉络和联系。只有能够清晰地分辨所谓“风格”,懂得它们的各自特点,理清其来龙去脉,才能在设计中灵活自如地应用和发挥创造,做出好的建筑。 【关键词】中国;住宅;建筑风格;分类;溯源 当今中国住宅建筑设计中,建筑风格总体上可分为传统形式和现代形式两类。 传统形式中又大致包含为外部引进类和中国传统改良类。 现代形式中主要为外来引进类。 现代形式千变万化,随着各种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如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等)以及日新月异的建筑技术、材料、装饰材料的发展,现代形式的住宅风格很难将其简单地归纳为若干分类。而传统形式的建筑风格由于有源可溯,而且多数具有较鲜明的共同特质,所以可以对其进行一番细致的分类,并厘清关系。故本文主要对传统形式住宅风格进行论述。 传统形式:对东西方传统建筑风格的沿袭和演变。 1.外部引进类: 这类住宅建筑风格纯属舶来品,主要是承袭和模仿西方新古典主意建筑风格和所谓的欧陆风格以及其他具有地方特质的传统建筑风格。这些风格绝大部分来源于欧洲传统建筑风格,因而也可统称为欧式风格。 目前国内住宅设计中出现的外部引进类建筑风格名目种类多如牛毛,但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建筑风格类别: 1)欧陆风格 所谓“欧陆风格”一说从深圳、上海发起并被引进内地,这种建筑的好处是“细腻”,如在外观上采用柱式、凸窗等西方古典建筑的装修方式。以广州为例,据统计,目前广州有不少60个楼盘采取这种典型的“粉红色外墙、白色线条、通花栏杆、外飘窗台、绿色玻璃窗”的欧陆风格式的建筑形式。“欧陆风格”出现后,赞扬肯定者很多,批评否定者也不少。“欧陆风格”是一种“风”,还是一种发展的“必然”,引起了很多争议。从严格意义上讲,“欧陆风格”还算不上是一种风格,至少不是一种先进的建筑风格,它是现代建筑对西方传统的一种继承应用。“欧陆风格”多半应用于商业运作中,而不属一个学术概念,学术名词。另外,“欧陆式”也很重视营造绿地等良好的周围小环境,这些都给我们身处内陆的人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竟造成了一种“欧陆式=高档住宅”的似是而非的概念。 从某种角度来审视,可以认为“欧陆风格”仍属“现代主义风格”范畴,而加以一些装饰成份,将各种建筑元素(尤其是欧洲古典的建筑元素)如大杂烩一样粘附于现代主义建筑的外壳上,形成当前“色彩斑斓”的“欧陆式”建筑。 目前国内仍有相当一批开发商和购买者在追捧所谓“欧陆风格”。这种风格已经逐渐退

世界著名博物馆艺术经典编辑2019年度智慧树规范标准答案

,. 第一章 1 【多选题】(2分) 卢浮宫的镇馆三宝是:ACD A、《胜利女神》 B、《岩下圣母》 C、《蒙娜丽莎》 D、《断臂维纳斯》 2 【单选题】(2分)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馆藏的总量?D A、35000 B、38000 C、3500 D、380000 3 【单选题】(2分) 胜利女神的高度?B A、1.8米 B、2.44米

米2.8、D. ,. 4 【单选题】(2分) 《米罗岛的维纳斯》在1964年去过哪个城市?C A、大阪 B、柏林 C、东京 D、罗马 5 【单选题】(2分) 《米罗岛的维纳斯》把上下部分分开的黄金分割点是?B A、腰 B、肚脐 C、胸 D、屁股 6 【单选题】(2分) 卢浮宫是_______年向公众开放的?B A、1803

C、1789 D、1792 7 ,. 【单选题】(2分) 胜利女神是由哪国外交官发现的?B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土耳其 8 【单选题】(2分) 卢浮宫的大画廊中的艺术作品主要来自哪个国家?D A、希腊 B、法国 C、荷兰 D、意大利 9 【单选题】(2分)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设计者是谁?B

B、贝律铭 C、安藤重雄 D、扎哈·哈迪德 10 ) 分(2 【判断题】. ,. 《胜利女神》是在土耳其发现的。B A、错 B、对 第二章 1 【单选题】(2分) 以下哪一幅画不是达芬奇的作品?B A、《最后的晚餐》 B、《雅典学园》 C、《岩下圣母》 D、《蒙娜丽莎》

2 【单选题】(2分) 传说拿破仑把《蒙娜丽莎》挂在了哪里?B A、厨房 B、浴室 C、餐厅 D、客厅 3 ) 分(2 【单选题】. ,. 《蒙娜丽莎》中,我们判断画里的人物是怀孕状态,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判断她怀孕的标志?B A、腹部的皮草 B、文献资料 C、人物忧郁 D、手指微肿 4 【单选题】(2分) 20世纪60年代《蒙娜丽莎》促成了哪两个国家的外交关系?A A、法国和美国 B、意大利和英国

中世纪城市建筑特点总结归纳

中世纪欧洲建筑风格特征总结归纳 这学期学的是欧洲中世纪建筑文明,于是想把整个中世纪的欧洲建筑风格的特点归纳一下。中世纪欧洲城市建筑风格有三种,拜占庭风格,罗马式风格和哥特式风格。 首先是拜占庭建筑风格。拜占庭时代是指从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首都从罗马东迁到到君士坦丁堡开始,一直到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将拜占庭帝国灭亡为止。而拜占庭的建筑在6世纪以后与拉丁西方的建筑形式拉开了差距。一般来说,从建筑形制来说,拜占庭人更喜爱集中式的建筑布局。这种集中式形制在帝国境内和东欧、西欧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变体,这些教堂规模虽不及巴西利卡那样大,但比例适度,造型完美。从材料与构造技术来看,拜占庭建筑是一种砖砌或砖石混砌的结构,这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所决定的。从建筑装饰来说,由于建筑物的墙体是以砖层与石板层相重叠的方法来砌造,表面较为粗糙,必须加以装饰,这就促使拜占庭的大理石与马赛克贴面技术发达起来。 就比如说在查士丁尼时代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公元325年始建圣索菲亚大教堂,后受损于520-532年的平民暴动。查士丁尼大帝在平定这次暴动之后重建,于公元537年竣工,成为了基督教的宫廷教堂。前后历时5年多,耗资巨大,它代表着东罗马帝国建筑艺术的顶峰。圣索菲亚大教堂在于平面采用了希腊式十字架的造型,在空间上则创造了巨型的圆顶,而且在室内没有用到柱子来支撑,而是以拱门、扶壁、小圆顶等设计来支撑和分担穹隆的重量。教堂前部是一个华丽的庭院,周围有柱廊环绕,中央是水池。经过三联门便到了外前廊,其后就是宏伟的大前廊,分为两层,下层为新教徒与忏悔者使用,上层为教堂游廊的

一部分。 教堂的内部空间相当宏伟,既统一又富于变化,大小半圆顶错综变化。特别是中央大圆顶的支点,加之组成穹顶的40个柱子下部开设了40个窗子,当人们置身那幽暗的大殿中,斜射的阳光穿过窗户照到大殿中,这一圈窗子使穹顶宛如不借依托,飘浮于空中。 在建筑中最富有特色的是色彩的利用。圆顶用砖砌,外面覆盖着灰色的铅皮。墙身内部各处都贴上彩色的大理石,有白、绿、蓝、黑、红等颜色。柱子大多是绿色的,柱头镶有金箔,柱头、柱础和柱身的交界处有包金的铜箍。地面用马赛克铺成各种图案,拱顶与圆顶则为玻璃马赛克装饰,并用金子镶嵌了天使及圣徒像。整个大厅璀璨夺目,神奇非凡,使人感受到宗教的神秘色彩。 所以总的来说,拜占庭建筑的特点有四点第一点: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点: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第三点: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做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第四点: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而罗马式建筑可以说是公元4到5世纪早期基督教教堂的直接继承者,被罗马式建筑所汲取的是古罗马的拱券与拱顶构造技术,像筒形拱顶、交叉拱顶、圆顶等结构与构件在罗马式时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般罗马式建筑具有巨大的

什么建筑能代表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共12页文档

什么建筑能代表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 中国清真寺,目前我们见到的绝大多数是元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创建或重建之物。明代清真寺,在建筑的整体布局、建筑类型、建筑装饰、庭院处理等各方面,都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而清代则是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大发展的主高峰时期,另清真寺的特有建筑型制正是在此时完全形成的。 这些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具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中国寺院的完整布局。中国清真寺绝大多数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并且往往是一串四合院制度。其特点是沿一条中轴线有次序、有节奏地布置若干进四合院,形成一组完整的空间序列;每一进院落都有自己独具的功能要求的艺术特色,而又循序渐进,层层引深,共同表达着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 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就晕类建筑的代表作。该寺总平面为一东本陕长的长方形,东西长245.68米,南北宽47.56米,总面积11684.54平方米。全寺分四进院落,每进庭均为四合院模式,设厅、殿、门楼,前后贯通。东端院墙正中的照壁,是全寺中轴线的起点,在这条中轴线上的依次排列着木牌楼、“五间楼”(二门)、石牌××局、敕修殿(三门)、省心楼(邦克楼)、连三门(四门)、凤凰亭、月台、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物。中轴线的两侧,建有各式碑称,排列井然。庭院宽敞,与建筑物空间比例良好,整座寺院前后构成和谐一体的色调,犹如一幅宋卷轴画的意境。

这类完整的建筑布局,从北京东四清真寺、牛街礼拜寺、云南大理老南门清真寺、河南沁阳清真北寺、安徽寿县基本上得到反映。院落的循序渐进,使清真寺显得深化邃尊来;建筑物的井然有秩,突出了清真寺的严肃整齐和丰富性;整个艺术形体的重重叠叠落,又加强了主要建筑高大雄伟的姿态和巍峨气势。这种布局充分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注重总体艺术形象的特点。 第二,中国化的建筑类型。内地清真寺的结构体系和建筑型制,一般都具有中国的特点。这些特点突出表现在大门、邦克楼和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上。 中国式的庙门制度。自明代以后,那种阿拉伯式拱券大门在内地已不多见,它已为中国式的寺庙大门所代替。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借鉴孔子文庙的入口布局,将门楼设置在第一直院东端南北两侧的院墙上,两座门楼均为硬山式筒布瓦屋面,北大让正面门楣上砖雕“清真大寺”四字,别无其他装饰。 河北泊头市清真寺,寺门座西朝东,寺门前有上马石两块、旗杆一根,两侧有古式雕刻扇面八字墙陪衬,衬墙两边各开一便门供人出入。寺门门扇系朱红大漆,吊耳铜环,上端为武式古棚出厦,五脊六兽,硬山筒布瓦屋

纽约自助游攻略

2013-05-18 New York旅行计划: 出发地址: Hershey, PA17033, USA 旅店地址:Comfort Inn Staten Island? 310 Wild Avenue Staten Island, NY 10314, United States (718) 370-8555 Staten island 轮渡地址:St. George, Staten Island, New York, NY, United States. Staten Island Parking地址及收费: ) 36 Stuyvesant Pl Staten Island, NY 10301 纽约这边的轮渡地址:(Whitehall 轮渡地址: Staten Island Ferry?) 4 South Street, New York, NY 10301, United States. 下了轮渡开始旅游:(纽约地铁一张2.75刀/单程) 第1天:自由女神+华尔街+世贸+第五大道(天主教大教堂,美国最大的)+洛克菲勒+时代广场+联合国总部

这里有开往Staten Island的渡轮,每半小时一班,免费。上船后坐在右边,可以看到曼哈顿岛南端的风景,并远眺自由女神像.半小时到达,立刻下船,在上同一条船,把风光再看一遍.你的相机足够拍到女神像的近景.这样一个小时搞定.曼哈顿的高楼大厦,新泽西的城景,自由女神像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下船去华尔街。华尔街很短,而且除了交易所其他也没有什么大银行真的在那条街上.铜牛还找了半天,因为不在华尔街而在旁边的一条路上.走到头就看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和Federal Hall National Memorial,传说中的铜牛就在Broadway平行于证交所的位置。往东走十分钟可到17码头(pier 17)也是一个景点儿。该景点照“布桥”的景儿最好。然后再走上“布桥”。来回30分钟左右。从“布桥”下来后走到chiantown10分钟,会路过纽约高法,可进去参观。(旁边的拘留所里可关押着穆斯林的重犯)。 在Broadway上面坐4,5,6号线到Grand Central,出地铁后往东走十多分钟就到联合国总部。进去联合国里面要过安检,不能带任何饮料。进去楼上参观需要再买票,然后定时有各种语言的导游,如果那个时间没有你要的语言,你就可以选择带耳机,跟着导游进行Audio Tour。参观联合国总部,集邮爱好者可购买到珍贵的联合国纪念邮票。 联合国总部: Millennium UN Plaza Hotel New York 酒店? 1 United Nations Plaza New York, NY 10017, United States (212) 758-1234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中国清真寺,目前我们见到的绝大多数是元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创建或重建之物。明代清真寺,在建筑的整体布局、建筑类型、建筑装饰、庭院处理等各方面,都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而清代则是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大发展的主高峰时期,另清真寺的特有建筑型制正是在此时完全形成的。 这些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具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中国寺院的完整布局。中国清真寺绝大多数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并且往往是一串四合院制度。其特点是沿一条中轴线有次序、有节奏地布置若干进四合院,形成一组完整的空间序列;每一进院落都有自己独具的功能要求的艺术特色,而又循序渐进,层层引深,共同表达着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 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就晕类建筑的代表作。该寺总平面为一东本陕长的长方形,东西长245.68米,南北宽47.56米,总面积11684.54平方米。全寺分四进院落,每进庭均为四合院模式,设厅、殿、门楼,前后贯通。东端院墙正中的照壁,是全寺中轴线的起点,在这条中轴线上的依次排列着木牌楼、“五间楼”(二门)、石牌教育局、敕修殿(三门)、省心楼(邦克楼)、连三门(四门)、凤凰亭、月台、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物。中轴线的两侧,建有各式碑称,排列井然。庭院宽敞,与建筑物空间比例良好,整座寺院前后构成和谐一体的色调,犹如一幅宋卷轴画的意境。 这类完整的建筑布局,从北京东四清真寺、牛街礼拜寺、云南大理老南门清真寺、河南沁阳清真北寺、安徽寿县基本上得到反映。院落的循序渐进,使清真寺显得深化邃尊来;建筑物的井然有秩,突出了清真寺的严肃整齐和丰富性;整个艺术形体的重重叠叠落,又加强了主要建筑高大雄伟的姿态和巍峨气势。这种布局充分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注重总体艺术形象的特点。 第二,中国化的建筑类型。内地清真寺的结构体系和建筑型制,一般都具有中国的特点。这些特点突出表现在大门、邦克楼和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上。 中国式的庙门制度。自明代以后,那种阿拉伯式拱券大门在内地已不多见,它已为中国式的寺庙大门所代替。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借鉴孔子文庙的入口布局,将门楼设置在第一直院东端南北两侧的院墙上,两座门楼均为硬山式筒布瓦屋面,北大让正面门楣上砖雕“清真大寺”四字,别无其他装饰。 河北泊头市清真寺,寺门座西朝东,寺门前有上马石两块、旗杆一根,两侧有古式雕刻扇面八字墙陪衬,衬墙两边各开一便门供人出入。寺门门扇系朱红大漆,吊耳铜环,上端为武式古棚出厦,五脊六兽,硬山筒布瓦屋面,系仿北京午门样式。 北京东四清真寺,大门原为三间砖砌封火墙式建筑,外面不露木材,门左右两侧辟一房门以备平时人们出入,寺前有槐树四棵,是中国一般的庙门制度。 山东济宁清真东大寺寺门为大式木结构,三间五檩屋顶歇山造,用绿琉璃、黄剪边,有跑龙脊,富丽堂皇,大有曲阜孔庙之风。门前有建筑物有二:前为木栅栏门,后为清康熙年建石日月坊。寺门悬明代匾额,门前列抱鼓石一对,左右有八字墙,墙上饰有绿色琉璃瓦,与中央白色石坊相衬托,交互辉映,甚为悦目。

博物馆知识

精心整理 1、陈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①科学性。博物馆陈列应反映社会历史、自然历史、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发展规律,所提供的信息必须科学可靠,必须揭示展品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实物性。文物标本是社会历史、自然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博物馆陈列必须以实物为其主要构成。 ③艺术性。陈列不仅要反映科学内容,还要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因此,不同的内容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表现方

5、大英博物馆是在(汉斯.斯隆)私人收藏基础上于(1759年)落成开放的。 6、(1793年)7月27日,法国(卢浮宫)改建为共和国艺术博物馆,8月10日向公众开放。 7、(1905年),(张謇)在南通成立南通博物苑,标志着中国人创办博物馆的开始。 8、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国立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12)年,筹建初的旧址是(北京国子监),筹建负责人是(胡在缙)。 9、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该博物馆的成立推动了民国时期中国博

物馆事业的发展。 10、(1935年)年4月,中国博物馆协会在北京成立,促进了中国博物馆学的研究和博 物馆事业的发展。 11、(1958年)9月,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说:“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 12、20世纪50年代末,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会议决定在北京成立(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简称三大馆建设。 13、博物馆藏品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或艺术)价值,是博物馆开展业务活 14、 性 15)。16入库 排架 17 18 ( 19 20、 1 (15)收 2 藏品的检索与统计;藏品保管环境自动化;藏品安全与防盗;藏品现状测量 3、博物馆观众研究的内容 观众的构成和变化;观众的心理;观众在陈列室的流量;观众停留时间;观众感兴 趣的场面;吸引观众的展品;观众的要求;观众的组织、引导和讲解技术;如何开 展为观众服务的活动。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精品特展(一期20151031–20160417二期20160507–20161011 )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精品特展 (一期20151031–20160417,二期20160507–20161011 )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精品特展一 期:10/31/2015–4/17/2016 二期:5/7/2016–10/11/2016 【高清图片,建议在wifi环境下阅读】 大都会博物馆第一期书画展览清单 (10/31/2015~4/17/2016): ▼唐韩干照夜白图卷▼唐传钟绍京楷书灵飞经册(局部) ▼南宋佚名明皇幸蜀图轴▼五代/北宋佚名乞巧图轴▼北宋佚名仿范宽山水图轴▼北宋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卷(局部)▼北宋李公麟孝经图卷(局部)▼北宋佚名睢阳五老, 毕世长像册页▼南宋高宗草书天山阴雨七绝诗团扇 ▼南宋杨皇后楷书瀹雪凝酥七绝团扇▼南宋马远月下赏梅图团扇册页绢本 ▼南宋夏珪山市晴岚图册页▼南宋理宗赵昀行书北宋梅尧臣依韵和资政侍郎雪后登看山亭诗团扇▼南宋赵孟坚水仙图卷(局部)▼南宋赵孟坚行书梅竹诗谱卷(局部)▼元耶律楚材行书赠别刘满诗卷(局部) ▼北宋传黄宗道旧传李赞华猎鹿图卷(局部)▼北宋传杨邦基聘金图卷(局部) ▼南宋传陈居中胡骑春猎图团扇▼元佚名莲花图轴

▼南宋佚名阿弥陀如来图轴▼元李尧夫芦叶达摩图轴▼南宋传直翁药山李翱问道图轴▼元赵苍云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图卷(局部)▼元赵孟俯, 赵雍, 赵麟吴兴赵氏三世人马图卷(局部)▼元周东卿渔乐图卷(局部)▼元方从义云山图卷(局部)▼元倪瓒秋林野兴图轴▼元张逊石上松花图轴▼元陆广丹台春晓图轴▼元盛懋秋林渔隐图团扇 ▼元盛著秋江垂钓图团扇▼元吴镇老松图轴▼元王冕墨梅图轴▼元唐棣摩诘诗意图轴▼元罗稚川古木寒鸦图轴▼明传谢环杏园雅集图卷(局部)▼明林良二鹰图轴 ▼明刘俊纳谏图轴▼明陈子和古木酒仙图轴▼清王原祁辋川图卷(局部)▼清王翚等康熙南巡图,第三卷: 济南至泰山(局部)▼清朱耷(八大山人) 鱼石图轴▼清朱耷(八大山人) 莲塘戏禽图卷▼清朱耷(八大山人) 二鹰图轴▼清徐扬等乾隆南巡图, 第六卷﹕大运河至苏州(局部)第二期书画展览清单(5/7~10/11/ 2016) ▼北宋传屈鼎夏山图卷▼北宋郭熙树色平远图卷 ▼北宋徽宗竹禽图卷▼北宋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卷(局部)▼五代传董元溪岸图轴▼宋佚名仿李成寒林策驴图轴 ▼北宋米芾草书吴江舟中诗卷▼南宋米友仁云山图卷▼南宋传李唐晋文公复国图卷(局部)▼南宋高宗草书天山阴雨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以徽州建筑为例 摘要: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中国建筑的传统风格是在现实环境和人文精神等各方面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它奠定了中国建筑发展的最原始的基础。中国建筑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在继承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时至今日,中国建筑在外来建筑风格的影响之下,如何保存自己特有的传统建筑风格,如何把它运用到现代建筑当中,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建筑风格现代建筑徽州建筑运用 一、引言 2006年6月笔者所在的学院组织了一次徒步徽杭古道的活动,车子从临安驶入安徽境内时,我深刻的感受到安徽浓厚的文化气息以及特有的地方特色,建筑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从新老建筑的风格以及建筑形式上,我想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问题。徽州建筑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以前一直讨论的所谓的地域文化与地域特色。每个地方的建筑本身都具有其一定的特点,这是和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社会状况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如何在外来建筑形式建筑风格以及在当前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出现的融合状态下,保持自己的几百年来的地方特色,确实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但是从徽州建筑上,我强烈的感受到了我一直以来在寻找的纯正的传统建筑风格在现时社会状态下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概述 中国传统建筑中强调依山傍水、遵循自然的方式,无论是从建筑材料,还是从建筑方式上看,都蕴藏着深刻的建筑理念。基于生活习惯差异产生的传统建筑形式,如福建土楼、陕北窑洞、华北四合院等,都是在与周边环境共存共生的条件下,各类功能利用自然环境达到完备效果的典范。并且各自拥有独立的形态样式,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建筑风格。 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显示了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各地建筑明显的差异是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地方材料和传统的构造技术与方法的不同﹑环境的不同﹑防御要求带来的特点经济条件的差别﹑宗教因素对建筑形式的影响等等,此外还表现出各民族的传统风格和风俗习惯。 虽然一些特定的建筑风格起源于某些因素,但只要是物质条件与社会方位改变了,它原有的那些含义就不复存在了,但适合后人生活需要的传统形式却被继承下来。这就形成了中国各地不同的传统建筑风格。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求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就必须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 1.结构上的群体组合 中国传统建筑首先是一种文化的建筑,更是是一门造型艺术,,中国传统建筑单体往往并不宏大,但通过一个个单体有机组合,主次分明,互相协调,形成一组完善的建筑群。 2.哲学上的天人合一 中国文化认定人与世界的自然关系和人文关系是无法彼此截然分开的,从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主流思想。就建筑而言,它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协调而是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是在形态上建筑与自然的交融,更重要的是注重心理与自然的共鸣;在文化上,传统建筑与哲学、艺术、文学等各方面互相影响,共同交织成一张纵横交错的文化网 3.理念上的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文化的特点。这里所说的人文性文化是指对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