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木桩基础方木、原木材质标准、木材强度试验方法、防护处理载药量及透入度要求

木桩基础方木、原木材质标准、木材强度试验方法、防护处理载药量及透入度要求

木桩基础方木、原木材质标准、木材强度试验方法、防护处理载药量及透入度要求
木桩基础方木、原木材质标准、木材强度试验方法、防护处理载药量及透入度要求

附录A 方木、原木材质标准A.0.1 方木的材质标准应符合表A.0.1的规定。

表A.0.1 方木材质标准

A.0.2 原木的材质标准应符合表A.0.2的规定。

表A.0.2 原木材质标准

A.0.3 木节尺寸应按垂直于构件长度方向测量,并应取沿构件长度方向150mm 范围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图A.0.3a)。直径小于10mm的木节应不计,所测面上呈条状的木节应不量(图A.0.3b)

附录B 木材强度试验方法

B.0.1 当检验某一批木材强度等级时,应根据其弦向静曲强度的检测结果进行判定。

B.0.2 试材应在每检验批每一树种木材中随机抽取3株(根)木料,应在每株(根)试材的髓心外切取3个无瑕疵弦向静曲强度试件为一组,试件尺寸和含水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材抗弯强度试验方法》GB/T 1936.1的有关规定。

B.0.3 弦向静曲强度试验和强度实测计算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材抗弯强度试验方法》GB/T 1936.1的有关规定进行,并将试验结果换算至木材含水率为12%时的数值。

B.0.4 取各组试件静曲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中的最低值为该检验批木材的强度值。

附录C 木桩防护处理载药量及透入度要求

C.0.1几种常用的防护剂及其活性成分分计的最低载药量,应符合表C.0.1的规定。

表C.0.1几种常用的防护剂及其活性成分分计的最低载药量

C.0.2防护剂透入度检测应符合表C.0.2的规定。

表C.0.2 防护剂透入度检测规定

注:1.t为需要处理木材厚度;

2.对不易吸收药剂的树种,浸渍前可在木材上顺纹刻痕,但刻痕深度不宜大于16mm。

材料强度等级

1.砂浆强度等级 砂浆强度等级是以边长为7.07 cm的立方体试块,按 标准条件[在(20±2)℃温度、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条件下养护至28 d的抗压强度值确定。砌筑砂浆按抗压强 度划分为 M20、M15、M10、M7.5、M5、M2.5等六个强度 等级。砂浆的强度除受砂浆本身的组成材料及配比影响外,还与基层的吸水性能有关。 2.砖的强度等级 标准规格砖为53mm×115mm×240mm,加入灰缝后,砖的长 宽厚之比为4:2:1.砖的强度等级是由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综合确定的,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MU7.5 等六个等级。 3.混泥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规定以150mm×150mm×150mm 的立方体为标准试块,在20±3摄氏度和90%湿度环境中养 护28天,按标准试验方法(加载速度每秒0.3MPa—0.5MPa)测得抗压强度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强度等 级应该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即用上述试验方法 测得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用字母C表示。混凝土强度等级有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C65 C70 C75 C80.现在一般用

的就是C20——C40的混凝土,其他的都很少用。1立方米普通混凝土的重量为2400kg(不含钢筋) 混凝土强度等级就是由立方体模块为标准制定的。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我国采用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特征值。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30C,相对湿度大于90%)下,养护至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计)表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用标准方法制作并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普通混凝土按立方体强度标准值“划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共12个强度等级。

木结构工程资料大全

建筑工程资料 第一章工程管理资料 工程概况表 工程开工报告 工程竣工报告 工程停工报告 工程复工报告 施工进度计划分析 项目大事记 施工日志 不合格项处置记录 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报告书 第二章工程技术资料 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 技术交底记录 图纸会审记录 设计交底记录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第三章工程测量记录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地基验槽记录 楼层放线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 单位工程垂直度观测记录 第四章工程施工记录 隐蔽工程记录表 预检工程记录表 施工通用记录表 中间检查交接记录表 地基处理记录 地基钎探记录 桩基施工记录 混凝土施工记录 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砂浆配合比申请单 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 混凝土开盘鉴定 预应力张拉记录 预应力筋张拉记录 有粘接应力结构灌浆记录 建筑烟(风)道检查记录

第五章工程试验记录 施工试验记录(通用) 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砂浆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防水工程试验检查记录 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调试报告 电气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电气器具通电安全检查记录 电气照明、动力试运行记录 综合布线测试记录 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光纤损耗测试记录 视频系统末端测试记录 管道灌水试验记录 管道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 管道通水记录 管道吹(冲0洗()脱脂试验记录 室内排水管道通球试验记录 伸缩器安装记录表 现场组装除尘器、空调机漏风检测记录 风管漏风检测记录 各房间室内风量测量记录 管网风量平衡记录 电梯主要功能检查记录表 第六章施工验收记录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工程检验质量检查记录表(通用) 分部分项工程 共划分为:一、地基与基础工程;二、主体结构;三、建筑装饰装修;四、建筑屋面; 五、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六、建筑电气;七、智能建筑;八、通风与空调;九、电梯

钢筋强度的标准值和设计值的概念有何区别

钢筋强度的标准值和设计值 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是什么意思 为了结构或构件安全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保证率,原材料的强度不可能都是同一的强度,有的可能高点,有的低点,假设设计值是210兆帕的话,在100根钢筋里面,有95跟强度在210之上,只有5根低于210,这就是满足95%保证率的要求。你想想如果这100跟里面只有一半的钢筋达到了210,这批钢材你敢用吗如果要求100%肯定又不太现实成本太大。像其他的混凝土之类的所有材料都是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保证率的 受拉钢筋设计时是按屈服强度设计都是以屈服强度为标准定的,屈服强度不分受拉和受压,屈服强度都是一样比如Q235的钢筋,设计值就是235,标准值就是210,Q335的钢筋,设计值是335,标准值就是30标准值主要是计算承载力的,设计值是用来验算结构或构件的挠度和裂缝宽度的。。。 荷载和材料强度的标准值是通过试验取得统计数据后,根据其概率分布,并结合工程经验,取其中的某一分位值(不一定是最大值)确定的。 设计值是在标准值的基础上乘以一个分项系数确定的(在国标《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中有说明)。 如荷载的设计值等于荷载的标准值乘荷载分项系数。这在荷载规范中已有明确规定,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为或;可变荷载为或; 材料强度的设计值等于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乘材料强度的分项系数。在现行各结构设计规范中虽没有给出材料强度的分项系数,而是直接给出了材料强度的设计值,但你如果仔细研究是不难发现标准值和设计值之间的系数关系的。材料强度的分项系数一般都小于1。 各种分项系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安全系数。 “为什么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材料强度与荷载要取用设计值而在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材料强度与荷载要取用标准值”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 现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编制所遵循遵的原则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材料强度与荷载要取用设计值,其安全系数大些,确保了安全;而在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材料强度与荷载要取用标准值,其安全系数虽然小些,但对使用要求也是能够满足的,它更可以体现经济合理。

钢筋符号及强度标准值

HPB235(Q235)φf yk=235n/mm2 HRB335 Φf yk=335n/mm2 HRB400 三级钢f yk=400n/mm2 钢筋的密度:7.8×103kg/m3 常用金属材料密度表(1) 钢材信息:常用金属材料密度表(1)>>常用金属材料密度表(1) 材料名称密度(克/厘米3) 灰口铸铁 6.6~7.4 白口铸铁7.4~7.7 可锻铸铁7.2~7.4 铸钢7.8 工业纯铁7.87 普通碳素钢7.85 优质碳素钢7.85 碳素工具钢7.85 易切钢7.85 锰钢7.81 15CrA铬钢7.74 20Cr、30Cr、40Cr铬钢7.82 38CrA铬钢7.8 铬钒、铬镍、铬镍钼、铬锰、硅、铬锰硅镍、硅锰、硅铬钢7.85 铬镍钨钢7.8 铬钼铝钢7.65 含钨9高速工具钢8.3 含钨18高速工具钢8.7 高强度合金钢7.82 轴承钢7.81 不锈钢 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 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7.75 0Cr18Ni9、1Cr18Ni9、Cr18Ni9Ti、2Cr18Ni9 Cr14、Cr17 7.7 4-0.3、4-4-4锡青铜8.9 1Cr18Ni11Si4A1Ti 7.52 7铝青铜7.8 19-2铝青铜 9-4、10-3-1.5铝青铜7.5 9-4、10-3-1.5铝青铜7.5 10-4-4铝青铜7.46

铍青铜8.3 3-1硅青铜8.47 1-3硅青铜8.6 1铍青铜8.8 0.5镉青铜8.9 0.5铬青铜8.9 1.5锰青铜8.8 5锰青铜8.6 白铜B5、B19、B30、BMn40-1.5 8.9 BMn3-12 8.4 BZN15-20 8.6 BA16-1.5 8.7 BA113-3 8.5 纯铝 2.7 防锈铝LF2、LF43 2.68 LF3 2.67 LF5、LF10、LF11 2.65 LF6 2.64 LF21 2.73 硬铝L Y1、L Y2、L Y4、LY6 2.76 L Y3 2.73 L Y7、L Y8、L Y10、L Y11、L Y14 2.8 L Y9、L Y12 2.78 L Y16、L Y17 2.84 锻铝LD2、LD30 2.7 LD4 2.7

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与设计值

1470 1860 1470 1470 1860 1470、 1860 1720 1470 1770 1570 1470 1470

折算关系: 2、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标准值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之间的折算关系如下:3、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 表2-6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 强度种类强度等级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轴心抗压轴心抗拉轴心抗压轴心抗拉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C65 C70 C75 C80 10.0 13.4 16.7 20.1 23.4 26.8 29.6 32.4 35.5 38.5 41.5 44.5 47.4 50.2 1.27 1.54 1.78 2.01 2.20 2.40 2.51 2.65 2.74 2.85 2.93 3.00 3.05 3.10 6.9 9.2 11.5 13.8 16.1 18.4 20.5 22.4 24.4 26.5 28.5 30.5 32.4 34.6 0.88 1.06 1.23 1.39 1.52 1.65 1.74 1.83 1.89 1.96 2.02 2.07 2.10 2.14 二、材料强度设计值 (一)钢筋的强度设计值 《公桥规》规定,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或按以下两个条件确定: 《公桥规》规定,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或按以下两个条件确定: 1.钢筋的受压应变(或)=0.002; 2.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或)=(或)必须不大于钢 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或)。 各级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如表2-7所示。 钢筋种类符号

235 335 1000 1070 1070 1260 1000 1070 1140 1200 1000 1070 450 650 770

轻型木结构与方木和原木结构的比较

轻型木结构与方木和原木结构的比较 摘要 本文从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屋盖构造、围护构造、施工方式、地基基础的要求等五个方面,对轻型木结构与方木和原木结构两种建筑形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比较,分析了各自的特点、优劣,为今后建筑结构形式的选择及木结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轻型木结构作为一种较新的结构形式进入我国,它在建筑的整体性、抗震性能及建造范围等方面都比方木和原木结构有绝对的优势,特别是轻型木结构的一个构件多种用途的巧妙利用和屋架的齿板连接方式是值得借鉴的。但由于轻型木结构大量使用木材,对于我们森林资源比较紧张的国情来说不宜提倡和推广。另外这种轻型木结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一般使用年限30~50年),抗冲击能力较差,而且尽管我们采取有各种防护措施,但它的防腐、防蛀、防火能力仍不能彻底解决。 关键词:轻型木结构方木和原木比较 1 序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出现了迅速发展。一些国外建筑结构形式也逐步传入我国,北美轻型木结构就是其中之一:它主要结构采用规格木构件恰当钉合而成,其它主体部分也基本都采用轻质材料,如外墙多采用挂板或涂料;内隔墙采用木龙骨石膏板挂面,屋面多采

用彩色油毡瓦或彩色水泥瓦,它自重轻、荷载分布分散均匀、整体性、抗震性能好,对地基要求低,建造范围大。采用装配式施工,快捷方便,另外它大部分材料能周转重复使用,而且它造型丰富多彩,居住舒适。由于它有以上几个特点,得到一部分有在北美居住经历的人士的青睐,特别是别墅开发商做样板间非常适合。 目前在我国建造数量仍较少(约1000栋)总面积不超过40万平方米。由于本人曾经在2000年、2001年、2003年作为主要负责人监理过21栋约6000平方米轻型木结构别墅,对它的结构形式和建筑构造有一些了解,下面我将对轻型木结构构与方木和原木结构造进行比较,恳请建筑同仁能够就此进行讨论,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 2 轻型木结构与方木和原木结构的比较 2.1 轻型木结构与方木和原木结构定义 轻型木结构定义:轻型木结构是由锚固在条形基础上,用规格材作墙身龙骨、木基结构板材做面板的框架墙承重,支承规格材组合梁或层板胶合梁做主梁或屋脊梁,规格材做搁栅、椽条与木基结构板材构成的楼盖和屋盖,并加必要的剪力墙和支撑系统。1 方木和原木结构定义:方木和原木结构是指包括齿连接的方木、板材或原木屋架,屋面木骨架及上弦横向支撑组成的木屋盖,支承在砖墙、砖柱或木柱上。2 2.2 轻型木结构与方木和原木结构整体稳定性比较 2.2.1 轻型木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06-200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6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06-200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18页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

1 总 则 1.0.1~ 本规范系根据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94)》(简称《水工统标》)的规定,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简称原规范)的设计基本原则进行了修改,并依据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增补有关内容后,编制而成。其适用范围扩大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地震区的结构,其它与原规范相同。但不适用于混凝土坝的设计,也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结构。 当结构的受力情况、材料性能等基本条件与本规范的编制依据有出入时,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专门试验或分析加以解决。 1.0.4 本规范的施行,必须与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等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配套使用,不得与未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混用。 3 材 料 混凝土 按照国际标准(ISO3893)的规定,且为了与其它规范相协调,将原规范混凝土标号的名称改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在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时作了两点重大修改; (1)混凝土试件标准尺寸,由边长200mm 的立方体改为边长150mm 的立方体; (2)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原则由原规范规定的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倍标准差(保证率90%),改为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倍标准差(保证率95%)。用公式表示,即: f cu,k =μfcu,15-σfcu =μfcu ,15(1-δfcu ) (3.1.2-1) 式中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混凝土强度等级值(N /mm 2); μfcu,15──混凝土立方体(边长150mm )抗压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 σ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δ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 混凝土强度等级由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本规范混凝土 其他力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 R (原规范的混凝土村号)与C (本规范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0() 27.11(95.0645.1115,15,R C fcu fcu δδ--= (3.1.2-2) 式中为试件尺寸由200mm 立方体改为150mm 立方体的尺寸效应影响系数;为计量单位换算系数。 由此可得出R 与C 的换算关系如表3.1.2所列 表3.1.2 R 与C 换算表 注:表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是取用全国28个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合格 水平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调查统计分析的结果。 3.1.3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1)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与设计值

材 料 强 度 的 标 准 值 与 设 计 值 一、材料强度标准值 二、材料强度设计值 一、材料强度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material strength) (一)钢筋强度标准值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表2-5。

235 335 400 400 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表2-6。 钢筋种类符号 钢绞线1×2(二股) d=8.0、10.0 d=12.0 1470、1570、1720、1860 1470、1570、1720 1×3(三股) d=8.6、10.8 d=12.9 1470、1570、1720、1860 1470、1570、1720 1×7(七股) d=9.5、11.1、12.7 d=15.2 1860 1720、1860 消除应力钢丝 光面 螺旋肋 d=4、5 d=6 d=7、8、9 1470、1570、1670、1770 1570、1670 1470、1570 刻痕d=5、7 1470、1570 精轧螺纹钢筋 d=40 d=18、25、32 JL 540 540、785、930 (二)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1、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轴心抗压强度(棱柱体强度)标准值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之间存在着以下折算关系:

2、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标准值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之间的折算关系如下: 3、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 表2-6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 强度种类强度等级 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轴心抗压轴心抗拉轴心抗压轴心抗拉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C65 C70 10.0 13.4 16.7 20.1 23.4 26.8 29.6 32.4 35.5 38.5 41.5 44.5 1.27 1.54 1.78 2.01 2.20 2.40 2.51 2.65 2.74 2.85 2.93 3.00 6.9 9.2 11.5 13.8 16.1 18.4 20.5 22.4 24.4 26.5 28.5 30.5 0.88 1.06 1.23 1.39 1.52 1.65 1.74 1.83 1.89 1.96 2.02 2.07

常用金属材料的强度设计值资料

常用金属材料的强度 设计值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常用材料的强度设计值(N/mm 2) 材料 截面尺寸(mm ) (fy)σs 抗拉、抗压和抗弯 (f)[σ]= σs /n 抗剪(f v )[τ]= [σ]/ 端面承压(刨 平抵紧) (f cd )[σcd ] Q235B 235 175(1754kgf/cm 2) 101 329 225 168(1679kgf/cm 2) 97 315 215 160(1604kgf/cm 2) 93 301 205 153(1530kgf/cm 2) 88 287 195 146(1455kgf/cm 2) 84 273 185 138(1381kgf/cm 2) 80 259 Q345B 345 257(2575kgf/cm 2) 149 483 325 243(2425kgf/cm 2) 140 455 295 220(2201kgf/cm 2) 127 413 275 205(2052kgf/cm 2) 118 385 45(调质) 370 276(2761kgf/cm 2) 159 518 345 257(2575kgf/cm 2) 149 483 40Cr(调质) 540 403(4030kgf/cm 2) 233 756 101~300 490 366(3657kgf/cm 2) 211 686 301~500 440 328(3284kgf/cm 2) 190 616 501~800 345 257(2575kgf/cm 2) 149 483 35CrMo(调质) 540 403(4030kgf/cm 2) 233 756 101~300 490 366(3657kgf/cm 2) 211 686 301~500 440 328(3284kgf/cm 2) 190 616 501~800 390 291(2910kgf/cm 2) 168 546 42CrMo(调质) 650 485(4851kgf/cm 2) 280 910 101~160 550 410(4104kgf/cm 2) 237 770 161~250 500 373(3731kgf/cm 2) 215 700 251~500 460 343(3433kgf/cm 2) 198 644 501~750 390 291(2910kgf/cm 2) 168 546 20# 245 183(1828kgf/cm 2) 106 343 σs ----材料的屈服点fy ; [σ]---许用应力f ; n----安全系数,取值1.34; [σcd ]----端面承压许用应力,相对静止时[σcd ]=1.4[σ],有动时[σcd ]=0.7[σ]

方木和圆木结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方木和圆木结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方木和圆木结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50206-2002)表 4.2 编号:020501□□□ 工程名 称分项工 程名称 项目 经理 施工单 位验收部 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专业工长(施工员) 分包单 位分包项 目经理 施工 班组 长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 定施工单位自 检记录 监理(建设)单 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1 应根据木构件的受力情况,按表4.2.1规定的等 级检查方木、板材及原木构件的木材缺陷限值。 (4.2.1条) 2 应按规定控制木构件的含水率。①原木或方木 结构≯25%;②板材结构及受拉构件的连接板 ≯18%;③通风条件较差的木构件≯20%。 (4.2.2条) 一般项木桁架、梁、柱制作的允许偏差(4.3.5条) 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构件截 面尺寸 方木构件高度、宽度 板材厚度、宽度 原木构件梢径 -3 -2 -5 2 结构长度 长度不大于15m 长度大于15m ±10 ±15 3 桁架高度 跨度不大于15m 跨度大于15m ±10 ±15

目4 受压或 压弯构件 纵向弯曲 方木构件 原木构件 L/500 L/200 5 弦杆节点间距±5 6 齿连接刻槽深度±2 7 支座节 点受剪面 长度-10 宽度 方木-3 原木-4 8 螺栓中心 间距 进孔处±0.2d 出孔处 垂直木纹 方向 ±0.5d且 不大于 4B/100 顺木纹方向±1d 9 钉进孔处的中心间距±1d 10 桁架起拱 +20 -10 接下表

020501□□□说明 4.2主控项目 4.2.1 应根据木构件的受力情况,按表4.2.1规定的等级检查方木、板材及原木构件的木材缺陷限值。 表4.2.1-1 承重木结构 方木材质标准 项次缺陷名称 木材等级 Ⅰa Ⅱa Ⅲa 受拉构件或 拉弯构件 受弯构件或 压弯构件 受压 构件 1 腐朽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2 木节: 在构件任一面任何 150mm长度上所有木节尺 寸的总和,不得大于所在 面宽的 1/3 (连接部位为 1/4) 2/5 1/2 3 斜纹:斜率不大于 (%) 5 8 12 4 裂缝: 1)在连接的受剪面 上 2)在连接部位的受 剪面附近,其裂缝深度(有 对面裂缝时用两者之和) 不得大于材宽的 不允许 1/4 不允许 1/3 不允许 不限 5 髓心应避开受剪面不限不限 注:1、Ⅰa等材不允许有死节,Ⅱa、Ⅲa等材允许有死节(不包括发展中的腐朽节),对于Ⅱa等材直径不应大于20mm,且每延米中不得多于1个,对于Ⅲa等材直径不应大于50mm,每延米中不得多于2个。 2、Ⅰa等材不允许有虫眼,Ⅱa、Ⅲa等材允许有表层的虫眼。 3、木节尺寸按垂直于构件长度方向测量。木节表现为条状时,在条状的一面不量(参见图4.2.1);直径小于10mm的木节不计。 图4.2.1 木节量法 检查数量:每检验批分别按不同受力的构件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用钢尺或量角器量测。 注:检查裂缝时,木构件的含水率必须达到第4.2.2条的要求。 表4.2.1-2 承重木结构 板材材质标准 项次缺陷名称 木材等级 Ⅰa Ⅱa Ⅲa 受拉构件或 拉弯构件 受弯构件或 压弯构件 受压 构件 1 腐朽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2 木节: 在构件任一面任何150mm 长度上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 得大于所在面宽的 1/4 (连接部位 为1/5) 1/3 2/5 3 斜纹:斜率不大于(%) 5 8 12 4 裂缝: 连接部位的受剪面及其附近 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5 髓心不允许不限不限 表4.2.1-3 承重木结构 原木材质标准 项 次 缺陷名称 木材等级 Ⅰa Ⅱa Ⅲa 受拉构件或 拉弯构件 受弯构件或 压弯构件 受压 构件 1 腐朽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2 木节: 1)在构件任何 150mm长度上沿圆周 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 不得大于所测部位原来 周长的 2)每个木节的最大尺 寸,不得大于所测部位 原木周长的 1/4 1/10 (连接部位为 1/12) 1/3 1/6 不限 1/6 3 扭纹:斜率不大于 (%) 8 12 15 4 裂缝: 1)在连接的受剪面上 2)在连接部位的受剪 面附近,其裂缝深度(有 对面裂缝时用两者之 和)不得大于原木直径 的 不允许 1/4 不允许 1/3 不允许 不限 5 髓心应避开受剪面不限不限 注:1、Ⅰa、Ⅱa等材不允许有死节,Ⅲa等材允许有死节(不包括 发展中的腐朽节),直径不应大于原木直径的1/5,且每2m长度内不得 多于1个。 2、同表4.2.1-1注2。 3、木节尺寸按垂直于构件长度方向测量。直径小于10mm的木节 不量。 4.2.2 应按下列规定检查木构件的含水率: 1、原木或方木结构应不大于25%; 2、板材结构及受拉构件的连接板应不大于18%; 3、通风条件较差的木构件应不大于20%。 注:本条中规定的含水率为木构件全截面的平均值。 检查数量:每检验批检查全部构件。 检查方法:按国家标准《木材物理力学试验方法》 GB1927~1943-1991的规定测定木构件全截面的平均含水率。 4.3 一般项目

材料强度计算

1、某砌筑工程,采用M5和M7.5水泥砂浆、M7.5的试块8组、抗压强度值分别为:9.9 10.6 6.4 7.6 8.9 8.2 6.0 7.8 ( N/mm2 ) ;M5的砂浆试块6组,抗压的强度值分别为:5.6 6.5 3.9 4.3 7.2 6.1(N/mm2), 试比较两种砂浆那一种质量稳定?定? 解:计算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数据统计质量特征值: M7.5砂浆强度平均值ū=(9.9+10.6+6.4、、、、、、+7.8)/8=8.18N/mm2 标准差:S={[(9.92+10.62+6.42...+7.82)-8×8.182]/8-1}1/2=1.59(N/mm2) 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100%=(1.59/8.18)×100%=19.45% M5砂浆强度平均值:ū=(5.6+6.5...+6.1)=5.6 N/mm2 标准差:S={[(5.62+6.52...+6.12)-6×5.62]/6-1}1/2=1.28 N/mm2 变异系数:CV=(S/ū)×100%=(1.28/5.6)×100%=22.8% 结论:M7.5砂浆质量稳定。 2、某小型砼空心砌块砌体工程,选用M15水泥砂浆、同一检验批共9组试块, 试块强度代表值分别为:17.1 16.3 13.9 16.9 17.2 14.1 15.0 14.5 16.0 (N/mm2). 试判断,该检验批砂浆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解:标准判别式:fcu≥fcu.k fcu.min≥0.75fcu.k 已知:fcu.k=15N/mm2 fcu.min=13.9N/mm2 求平均值:fcu=(17.1+16.3+13.9…+16.0)/9=15.67N/mm2 代入判别式:15.67≥15 13.9≥0.75×15=11.75 判别式成立,所以该检验批砂浆合格。 3、某工程基础砼设计为C30,共1958m3为一个检验批、按GB50204—2000规定, 每200m3至少留一组抗压强度试块、故共留10组、其代表值分别为: 42.1 35.9 37.2 32.9 36.1 37.7 38.5 36.3 39.2 40.3(N/mm2). 试按统计方法,评定该检验批砼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规定?(λ1=1.7λ2=0.9) 解:采用统计方法: 1)判别式:fCU-λ1SfCU≥0.9fCU.K fCUmin≥λ2fCU.K 已知:fcu.k=35N/mm2 ;fcumin=32.9N/mm2 2)求平均值:fcu=(42.1+35.9+37.2…+40.3)/10=37.62N/mm2 3)求标准差:Sfcu={[(f2CU1+f2CU2+f2CU3…+f2CUn)-nfCU平均值]/n-1}? ={[(42.12+35.92…+40.32)-10×37.622]/10-1}? = 2.58N/mm2 4)∵标准差,有两种算法、计算后取大值代入判别式。 Sfcu=0.06fcu.k=2.1N/mm2 ∴选取Sfcu=2.58N/mm2代入判别式。 5)代入判别式:37.62-1.7×2.58≥0.9×35=31.5 32.9≥0.9×35=31.5 该检验批砼合格 4、某楼层墙体砼设计为C40,共6组砼试块、其强度代表值分别为: 46.1 38.9 45.4 47.2 44.5 45.4 (N/mm2)试判断该检验批砼强度是否

关于材料强度取值的理解和应用

关于材料强度的理解 1 材料强度介绍 材料强度有3种,以抗压特性为例,分别是fcu k、fck、fc,含义如下: fcuk: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代表混凝土强度等级; fck: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fc:抗压强度设计值 2 理解 强度标准值和强度设计值本质是材料强度的保证率不同。在实际工作中,按同一标准生产的混凝土各批之间的强度是有差异的,试验所得的强度也不完全相同,在确定强度标准值和强度设计值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变异性。 强度标准值相当于实测棱柱体轴压强度平均值-1倍的方差,取值有84.13%的保证率。 强度设计值相当与实测棱柱体轴压强度平均值-2倍的方差,取值有97.73%保证率。 3 应用 混凝土结构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时,使用的是强度设计值,称为截面设计承载力。 混凝土结构进行抗震验算时,对于中小地震,一般按结构处于弹性阶段设计,因此可采用强度设计值,这样就能使结构有较大的安全储备;对于大震,允许结构发生开裂、变形以及屈服,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截面不需要承载力方面的安全储备,因此采用的是强度标准值,也称截面实际承载力。 E2地震分析时,需要定义非线性材料特性(钢筋和混凝土),用于计算m-fai曲线,当混凝土使用mander本构时,在civil 2012中的定义界面如下: 关于无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定义需要注意2点: 1 中国规范(fcu k)和美国规范(f’ c)混凝土强度等级差异。fcuk=0.85f’c。

2 fco’抗压强度的取值。目前,工程师取用的是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范院士的桥梁抗震延性设计中关于mander本构的参数的解释也是这么采用的。 个人对fco’抗压强度的取值有不同观点。结合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出取值是由设计标准决定的,如果是弹性设计标准,取用的是设计强度,是弹塑性设计的标准,取用强度标准值。mander本构是用来计算m-fai曲线的,考虑了m对刚度的影响,模拟了开裂、初始屈服、屈服意见极限强度各阶段的计算,因此应是弹塑性设计的标准,故应取用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构造

中国古建木构特征概说 2011-08-08 08:55:08 这里所谓特征,是指从现存中国古代建筑实例中所概括出来的、普遍存在的、不同于西方建筑的独特之处。现存建筑实例最早不过唐代,亦即中国建筑成熟时期以后直到20世纪初的建筑。唐代以前的建筑,只能从考古发掘出来的一些建筑遗址,以及各种艺术品(如绘画、雕刻等)所描摹的建筑形象等间接资料中知其大略。据此,大致可以归纳为七项,分述如下: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方面尽木材应用之能事,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同时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2、保持构架制原则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见大木作),使建筑物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所以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有"墙倒屋不塌"之妙。 3、创造斗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和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自唐代以后,斗拱的尺寸日渐减小,但它的构件的组合方式和比例基本没有改变。因此,建筑学界常用它作为判断建筑物年代的一项标志。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屋盖)三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西方人称誉中国建筑的屋顶是中国建筑的冠冕。 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只是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才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等;而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万字形、套环形等平面。屋顶有庑殿、歇山、录顶、悬山、硬山、攒尖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的形式。各种屋顶各有与之相适应的结构形式。各种单体建筑的各部分乃至用料、构件尺寸、彩画都是标准化、定型化的,在应用上,要遵照礼制的规定。 宋《营造法式》中对各种单体建筑作了概括的原则的记述。清工部《工程做法》对官式建筑列举了27种范例,对应用上的等级差别、做工用料都作出具体规定。这种定型化的建筑方法对汇集工匠经验、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建筑成本固然有显著作用,但后继者"遵制法祖",则妨碍了建筑的创新。

常用金属材料的强度设计值

常用材料的强度设计值(N/mm2) 材料截面尺寸 (mm) (fy) σ s 抗拉、抗压和抗弯 (f)[σ]= σ s /n 抗剪 (f v )[τ]= [σ]/ 端面承压(刨 平抵紧) (f cd )[σ cd ] Q235B 235175(1754kgf/cm2)101329 225168(1679kgf/cm2)97315 215160(1604kgf/cm2)93301 205153(1530kgf/cm2)88287 195146(1455kgf/cm2)84273 185138(1381kgf/cm2)80259 Q345B 345257(2575kgf/cm2)149483 325243(2425kgf/cm2)140455 295220(2201kgf/cm2)127413 275205(2052kgf/cm2)118385 45(调质) 370276(2761kgf/cm2)159518 345257(2575kgf/cm2)149483 40Cr(调质) 540403(4030kgf/cm2)233756 101~300490366(3657kgf/cm2)211686 301~500440328(3284kgf/cm2)190616 501~800345257(2575kgf/cm2)149483 35CrMo(调质) 540403(4030kgf/cm2)233756 101~300490366(3657kgf/cm2)211686 301~500440328(3284kgf/cm2)190616 501~800390291(2910kgf/cm2)168546 42CrMo(调650485(4851kgf/cm2)280910

关于材料强度取值的理解和应用

个人精心收集整理.word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于材料强度的理解 1 材料强度介绍 材料强度有3种,以抗压特性为例,分别是fcu k、fck、fc,含义如下: fcuk: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代表混凝土强度等级; fck: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fc:抗压强度设计值 2 理解 强度标准值和强度设计值本质是材料强度的保证率不同。在实际工作中,按同一标准生产的混凝土各批之间的强度是有差异的,试验所得的强度也不完全相同,在确定强度标准值和强度设计值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变异性。 强度标准值相当于实测棱柱体轴压强度平均值-1倍的方差,取值有84.13%的保证率。 强度设计值相当与实测棱柱体轴压强度平均值-2倍的方差,取值有97.73%保证率。 3 应用 混凝土结构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时,使用的是强度设计值,称为截面设计承载力。 混凝土结构进行抗震验算时,对于中小地震,一般按结构处于弹性阶段设计,因此可采用强度设计值,这样就能使结构有较大的安全储备;对于大震,允许结构发生开裂、变形以及屈服,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截面不需要承载力方面的安全储备,因此采用的是强度标准值,也称截面实际承载力。 E2地震分析时,需要定义非线性材料特性(钢筋和混凝土),用于计算m-fai曲线,当混凝土使用mander本构时,在civil 2012中的定义界面如下: 关于无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定义需要注意2点: 1 中国规范(fcu k)和美国规范(f’ c)混凝土强度等级差异。fcuk=0.85f’c。 2 fco’抗压强度的取值。目前,工程师取用的是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范院士的桥梁抗震延性设计中关于mander本构的参数的解释也是这么采用的。 个人对fco’抗压强度的取值有不同观点。结合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出取值是由设计标准决定的,如果是弹性设计标准,取用的是设计强度,是弹塑性设计的标准,取用强度标准值。mander本构是用来计算m-fai曲线的,考虑了m对刚度的影响,模拟了开裂、初始屈服、屈服意见极限强度各阶段的计算,因此应是弹塑性设计的标准,故应取用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材 料 强 度

材料强度 材料强度研究的是结构内部力的分布,包括组织结构、结构在载荷下如何变形和如何失效等。 1、材料强度的的力学性能的有关名词解释: ①脆性脆性是指材料在损坏之前没有发生塑性变形的一种特性。它与韧性和塑性相反。 脆性材料没有屈服点,有断裂强度和极限强度,并且二者几乎一样。铸铁、陶瓷、混凝土及石头都是脆性材料。 ②韧性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拉应力的作用下,在发生断裂前有一定塑性变形的特性。 金、铝、铜是韧性材料,它们很容易被拉成导线。 ③弹性弹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消失时,能使材料恢复原先尺寸的一种特性。钢材在 到达弹性极限前是弹性的。 ④延展性延展性是指材料在压应力的作用下,材料断裂前承受一定塑性变形的特性。 塑性材料一般使用轧制和锻造工艺。钢材既是塑性的也是具有延展性的。 ⑤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发生在金属材料承受的应力超过塑性极限并且载荷去除之后,此 时材料保留了一部分或全部载荷时的变形。 ⑥弹性变形弹性变形是金属材料的一种特性,它允许金属材料承受一个较大的冲击载 荷,但不能超出它的弹性极限。 ⑦刚性刚性是金属材料承受较高应力而没有发生很大应变的特性。刚性的大小通过测 量材料的弹性模量E来评价。 ⑧强度强度是材料在没有破坏之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同时,它也可以定义为比例 极限、屈服强度、断裂强度或极限强度。没有一个确切的单一参数能够准确定义这个特性。因为金属的行为随着应力种类的变化和它应用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⑨韧性韧性是指金属材料承受快速施加或冲击载荷的能力。 ⑩屈服点或屈服应力屈服点或屈服应力是金属的应力水平,用MPa度量。在屈服点以上,当外来载荷撤除后,金属的变形仍然存在,金属材料发生了塑性变形。 附曲线图

混凝土设计 材料强度设计值

混凝土设计材料强度设计值 2.4 材料强度代表值一、强度标准值由于材料的离散性,即使同一批钢筋或混凝土,强度也不会完全相同。为保证设计时材料强度取值的可靠性,对同一等级材料取具有一定保证率的强度值作为强度标准值。《规范》规定材料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 95%的保证率,即 f k = f m (1 ? 1.645δ ) (2-20) 式中,fm 为材料强度平均值;δ 为变异系数。根据我国大量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混凝土立方体强度的变异系数为:C40 级以下δ =0.12;C60 级混凝土δ =0.10;C80 级混凝土δ =0.08。由以上定义知,混凝土立方体强度标准值 fcu,k 即为混凝土强度 等级 fcu。利用 2.2 节中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平均值与立方体强度平均值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假定各强度指标的变异系数与立方体强度的变异系数相同,则可按 (2-20)式确定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此外,考虑到试件与实际结构的差异,以及高强混凝土的脆性特征,《规范》在确定轴心抗压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时,还采用了以下两个折减系数: ?考虑实际结构与实验室差别的折减系数 k1=0.88; ?考虑随混凝土强度增加的脆性折减系数 k2,对 C40 及以下的混凝土取 k2=1.0,对 C80 取 k2=0.87,C40~C80 之间 k2 按线性规律变化。因此,根据(2-20)式,并利用(2-4)式,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fck 为, f ck = k1 k 2 f c , m (1 ? 1.645δ ) = k1 k 2 kf cu ,m (1 ? 1.645δ ) = k1 k 2 kf cu .k 同理,根据 (2-20)式,并利用(2-6)式,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ftk 为, 0 f tk = k1k 2 f t ,m (1 ? 1.645δ ) = k1k(0.395 f cu.,55 )(1 ? 1.645δ ) 2 m 0 = k1 k 2 [0.395 f cu.,55 (1 ? 1.645δ ) 0.55 ](1 ? 1.645δ ) 0.45 m 0 = k1 k(0.395 f cu.,55 )(1 ? 1.645δ ) 0.45 2

(完整版)普通木结构一般规定

? 1.1 木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木材宜用于结构的受压或受弯构件,对于在干燥过程中容易翘裂的树种木材(如落叶松、云 南松等),当用作衍架时,宜采用钢下弦;若采用木下弦,对于原木,跨度不宜大于15m,对于方木不应大于12m,且应采取有效防止裂缝危害的措施; 2.应积极创造条件采用胶合木构件或胶合木结构; 3.木屋盖宜采用外排水,若必须采用内排水时,不应采用木制天沟; 4.必须采用通风和防潮措施,以防木材腐朽和虫蛀; 5.合理地减少构件截面的规格,以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6.应保证木结构特别是钢木衍架在运输过程中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必要时应在施工图中提 出注意事项; 7.地震区设计木结构,在构件上应加强构件之间、结构与支承物之间的连接,特别是刚度差别 较大的两部分或两个构件(如屋架与柱、檩条与屋架、木柱与基础等)之间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 1.2 在可能造成风灾的台风地区和山区风口地段,木结构的设计,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强建 筑物的抗风能力。尽量减小天窗的高度和跨度;采用短出檐或封闭出檐;瓦面(特别在檐口处)宜加压砖或座灰;山墙采用硬山;檩条与衍架(或山墙)、衍架与墙(或柱)、门窗框与墙体等的连接均应采取可靠锚固措施。 1.3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地区设计木结构建筑,根据需要,可采用隔震、消能设计。 1.4 在结构的同一节点或接头中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连接方式时,计算时应只考虑一种传递内 力,不得考虑几种连接的共同工作。 1.5 杆系结构中的木构件,当有对称削弱时,其净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构件毛截面面积的50%; 当有不对称削弱时,其净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构件毛截面面积的60%。 在受弯构件的受拉边,不得打孔或开设缺口。 1.6 圆钢拉杆和拉力螺栓的直径,应按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12mm。 1.7 衍架的圆钢下弦、三角形衍架跨中竖向钢拉杆、受振动荷载影响的刚拉杆以及直径等于或 大于20mm的刚拉杆和拉力螺栓,都必须采用双螺帽。 木结构的钢材部分,应有防锈措施。 1.8 在房屋或构筑物建成后,应按规范对木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对于用湿材或新利用树种木 材制作的木结构,必须加强使用前和使用后的第一年内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