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_和谐_理念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论_和谐_理念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黑龙江史志2009.10(总第203)】

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通过科学的分析

判断,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适时地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念,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建构性认同。

一、传统文化认同的建构建构主义学者认为,认同是一个实践概念,认同是由行为体的互动实践所建构的。因此其内涵经历着不断的变化与再阐释,是一个变量而不是常量。在互动实践中,行为体不断地造就和再造自我和他者的概念,不断地形成新的观念,身份和利益总是处于某种进程之中[1]。因此,在认同的概念中,重要的不仅仅是身份或观念的同一或相同,而是认同的过

程。这个过程包括主体对自我及他者的感知,

也包括在实践过程中这种感知的不断调整和变化。文化的认同是指

“民族群体和个体对本民族价值的笃信,对本民族生活方式、历史命运的理解和关注以及对族际关系的共识等。一般而言,民族文化系统的深层意识就是该民族的文化认同意识,它支配着人们的一般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以及由这些观念而采取的社会文化行为。在对其他民族文化作出反应时,这种文化认同意识会使该民族的群体和个体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向心归属情绪,对外防范、对内认同,文化系统折排他性和内

整性由此而生。”[2]

认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

中国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经历了否定、肯定、再否定、

再肯定的认同过程。中国是著名的礼仪文教之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中国文化的优势不仅表现在它有绵延不断传承了几千年的悠久的历史,而且还表现为一种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隐形地、无所不在地凝聚和

积淀在民族每个成员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中。

但是,近代以来,在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中,中国所遭受的一系列军事失败和对于这些失败的根源的探讨,导致了中国人对自己文化传统的怀疑和批判,使中国人在社会心理层面发生重大危机,把军事上的失败完全归咎于自身的传统,认为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导致了国家的贫弱,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位地位从根基处遭到彻底颠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开始动摇。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民族的救亡成为中国政治和文化的主题,民族拯救意识增强了对民族精神重要性的认识。文化价值上的回归,重构了中国的文化认同,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资源也给予了正确的评价。但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与西方社会在经济上的巨大落差再次造成了人们对于自己文化的否定。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总量上已经位居世界前列。经济发展反过来刺激了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中国人从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批判和彻底否定转向对自己的文化态度深刻的反思和对传统文化的无限敬畏,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重新进入了时代的核心话题。著名儒学家余英时说:“在20世纪,传统得到了相当负面的意义,通常被认为是和所有现代价值,诸如理性、进步、自由,尤其是和革命相对立的。从历史上来说,这种对传统的负面观点有其来自启蒙时代的渊源。大体而言,启蒙思想家认为任何传统都是人类进步的阻碍。近代实证主义,尤其是它的极端形式———唯科学主义,都与传统为敌……在早期,去掉传统糟粕几乎被当作现代化的一个先决条件。然

而,当现代化过程的经验研究逐渐成熟后,传统的真正价值

才被缓慢但坚定地再了现……到了70—80年代,传统与现

代之间的建设性关系已经稳定地建立起来。”

[3]

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开会时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

的智慧。”

[4]

对当代现时的中国而言,传统的意义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5]

二、和谐理念建构的基础“和”的理念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与“和而不同”的为人

为政之道,揭示了

“和”的本质内涵。孔子的“和”实际上是一种有差异的统一,而不是简单同一。在这一点上孟子说与孔子相同,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道家也重“和”,老子以“道”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老子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对立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构成宇宙自然之“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的思想内涵丰富而广远,其

主要理念是“和而不同”、“和合生生”、“以和为美”。(一)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的理念来源于音乐。乐的作用就在于“和”,它体现了一种和谐精神,能感动人心,移化人的性情,进而移风易俗。《尚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讲的是乐理,强调旋律要配合歌词,发声要依照旋律,旋律反过来要配合发声,八音和谐,互不乱位,惟其如此,方可奏出天籁之音。如果只有一种音符,声音则会很单调。没有不同的声音,就不会有和谐的旋律。“和”本身就包含了“不同”,没有“不同”也

就无所谓

“和”。《国语·郑语》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听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万事,材万兆,收经入,行垓极。故王者居九垓之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合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在这里史伯将“和”与“同”对立起来,“和”就是不排斥不同的事物,允许不同事物的存在;“同”则是指相同事物、元素的简单相加或单一、无差别的纯粹量的重复堆积,是无差别的同一,而这种相同事物简单量的增加并不能产生新事物。只有“和”才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根据,宇宙万物的存在是“和”而不是“同”。

(二)和合生生“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相合拢,有相合、符合、结合、融合、合作等意思。“和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最

早确立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周易》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和生思想,“夫乾,其静也专(抟),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合),其动也辟(开),是以广生焉。”《老子》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合”蕴涵着宇宙的生命意识“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周易》)“乾道”就是天道,“太和”就是指最和谐的状态,是最高的和谐,是生生之太和,是动态的和谐。包括

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只有保持和的状态,才能化生万物,使天地自然呈现出美好、安宁的祥和景象。北宋

论“和谐”理念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侯洪澜齐明

(甘肃中医学院

公共课部

甘肃

兰州730000)

[摘

要]和谐是一种理想的文化境界和状态,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建构性认同。以和谐为中

心的文化建设标志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历史归属和与传统的情感联系,同时,也建立了审视传统文化的新视角。

[关键词]和谐传统文化认同

!"!

"!!!!!!!!!!!!!!!!!!!!!!!!!!!!!!!!!"

!

"!

19

(上接第17页)

二、求解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的新方略

党内民主集中制建设直接关系到党内民主的发展,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从民主集中制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状况来看,当前我们要着重强化制度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建立健全比较科学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构架体系,通过制度安排,使民主集中制成为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以党内竞争推进党内民主

要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须经民主推荐),适当扩大和明确规定由党员和党代表自下而上提名的比例;坚持和完善差额选举制度,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党内选举无特殊情况,一般都要采用正式选举差额,而不采用预差额,使选举人有更大的选择空间;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避免弱差额人陪选现象;继续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委会投票表决、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等制度。

(二)扩大党的基层民主,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

要继续认真贯彻好《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进一步完善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投票权和监督权,并最终实行决策权。建立切实可行的党内纠错机制,强化党员的民主监督,切实保障党员的批评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提倡党内在讨论问题时畅所欲言,保证讨论和发表意见的充分自由。营造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文化氛围,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充分表达新的见解、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把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全党的智慧集中起来。民主的真谛是少数服从多数,并尊重和保护少数。少数服从多数是从概率上求真的机制,可以避免长期的、大规模的错误;尊重和保护少数,是给真理以生长空间的机制,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并一时不为人所理解。

(三)合理制订党内民主集中制运作的运行程序、议事规则和规章制度,保证运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议题预告制。凡要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问题,重大问题,决不可临时动议,根据议题重要程度至少提前几天甚至几个星期通知有关成员,以作好发言准备。二是一把手末位发言制。因为一把手过早讲了同意或反对的意见,余下的成员就很难发表真实意见了。三是权力平等的原则。所有委员都是一票。四是实行“四不主义”。为了广开言路,鼓励人们敢讲话,讲真话,讲心里话,就必须实行“四不主义”,即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必负责任。五是重大问题票决制。为能集中与会人员的真实意愿,消除思想顾虑,必须通过投票来实现会议决定,这是最权威的集中。六是“四服从”的原则。经过集体讨论,会议一旦决定或首长一旦集中大多数人的意见,所有组成人员必须贯彻“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总原则。决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独断专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

(四)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民主活动新方式

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扩大党的宣传阵地,使之成为党务公开的重要平台,为党员提供党的重要文件,发布重要新闻,公布党正在讨论的重大问题、各种倡议和文件草案,并通过建立各种讨论室,提供交流平台,征求对党的意见和建议。网络民主具有直接性、公开性、快捷性和广泛参与性等特点。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参与民主制固有的局限性,使大众的广泛参与和有效表达成为可能,同时,它还突破了传统民主地理上的局限、信息沟通的局限和信息获取途径的局限,从而使得民主在较低的时间、以较低的金钱成本在较大的范围内得以实现。同时,要通过大力培育公共精神,包括独立精神、宽容精神、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减少网络民主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杜,2002.

[2]王贵秀.关于发展党内民主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1).

[3]侯卫伟.关于推进党内民主的政治学思考[J].理论视野,2002,(4).

[4]甄小英,李清华.以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J].求是,2003,(12).

[5]林尚立.党内民主——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朱彦姝(1959-),女,吉林通化人,中共株洲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哲学家张载明确指出“太和”万物生发的源泉,“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其来也几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起知于易者乾乎!效法于简者坤乎!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不如野马、氤氲,不足谓之太和。”(《正蒙·太和篇》)这就是说,事物形成之先的宇宙本来即是一种最完满的和谐状态,差异或区别还处在一种潜在的状态之中。如果事物形成之后,还能够保持这种和谐状态,这就叫“太和”,事物是由和谐的状态派生出来的,它既是形成事物的源头,也是保持事物既成状态的基础。

(三)以和为美

孔子认为美好社会的特征是人际之“和”,而达到这种和谐社会的手段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孔子认为诗、礼、乐可以对人进行规范和陶冶,提倡以诗、礼、乐来治理国家。诗的“温柔墩厚”,礼的“以和为贵”,乐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可以内化为社会的和谐精神。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关于个体和社会和谐统一的思想,他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样就把孔子的“里仁为美”扩大到整个社会,从审美方面强调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道家“以和为美”的观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和。在道家看来,大自然是无限和谐和无限自由的,只有当人与大自然合一时,才是最高最美的境界。因而道家主张以素朴无为保持个体的天性和谐,以契合天道。老子认为天地循环往复、平衡和谐的根本在于“天之道”,它调控维持着万物的动态平衡,非常公平而无任何偏私地把雨露降临人间。“天地相合,以降雨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如果出现不和谐,天道就加以损益,“损有余而补不足”。庄子以“和”为美的思想是以“万物齐一”的思想为基础的,他认为事物之间的差别都是相对的,人对事物性质的认识也是相对的,他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都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崇拜和能与宇宙相通的理想。庄子还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可见,庄子期待的最高理想是与天和,与天乐主张顺应自然的无为而治,从而回归自然,到人天之和的天和境界。

和谐是一种文化境界和状态,“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和要求,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谐理念内涵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等多方面的内容。构建和谐就是让全社会崇尚和谐的理念和精神,形成共同的和谐社会理想,奉行和谐有序的社会准则,让社会的主体——

—人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感知、认同的同时,不断进行精神的内化,并在一定的阶段出现本质的超越,开创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

参考文献:

[1]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43.

[2]周庆智.文化差异·对现存民族关系的一种评估[J].社会科学战线, 1995,(6):23.

[3]余英时.历史女神的新文化动向与亚洲传统的再发现[J].九州学刊, 1992,(2):15.

[4]吴德耀.古今人对孔子的评价[J].走向世界,1989,(5):11.

[5]张载.张载集[M].中华书局,1978:320.

作者简介:侯洪澜(1964-),女,甘肃兰州人,副教授,从事传统文化、文艺美学研究;齐明(1963-),男,河北南宫人,副教授,从事传统文化、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 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