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观察68个观察点

课堂观察68个观察点

课堂观察68个观察点
课堂观察68个观察点

...

课堂观察68 个观察点

维度视

观察点举例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 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 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 查阅/ 回应)?有多少人?

7 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学生学互

8 参与提问/ 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

如何?

9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

何?

10 参与课堂活动(个人/ 小组)的人数、时间、对

象、过程、质量如何?

11 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习12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 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 记笔记/ 阅读/ 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自

14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16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达成17

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 作业/ 表情/ 板演/ 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 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环节19 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 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 不同环节/ 行为/ 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22 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 结构/ 契合主题/ 简洁/ 语速/ 音量/ 节奏)?

23 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呈

教师教学示

24

25 动作( 如实验/ 动作/ 制作) 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26 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27 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28 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

指导29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 作业)?是否有效?

30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活动/ 作业)?是否有效?

31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 课题研究/ 作业)?是否有效?

32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机

33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1

维度视

观察点举例

34 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 移动/ 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35 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 教态/ 学识/ 技能/ 思想)?

36 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37 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 学生/ 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

38 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39 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 删/ 合/ 立/ 换)?是否合理?

40 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内

容41 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程性质实

42 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3 预设哪些方法(讲授/ 讨论/ 活动/ 探究/ 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

44 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45 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46 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47 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 作业/ 表情)?

48 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 反馈/ 改进建议)?

49 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 文本/ 实物与模型/ 实验/ 多媒体)?

50 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资

源51 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 回答/ 作业/ 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52 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53 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 解决/ 迁移/ 综合/ 评价)?

54 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思

考55 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56 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57 课堂话语(数量/ 时间/ 对象/ 措辞/ 插话)是怎么样的?

58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59 师生行为(情境设置/ 叫答机会/ 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60 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61 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如何处理?

62 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 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63 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化

64

65 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

得当?

课堂话语(数量/ 时间/ 对象/ 措辞/ 插话)、行为(叫答机会/ 座位安排)如何?

66 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 行为特点/ 思维品质)?

特质67

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 教材处理// 导入/ 教学策略/ 学习指导/ 对话)?

68 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2

(3)

课堂观察听评课材料

课堂观察 ——专业听评课 童怀多工作室 一、《课堂观察框架》是什么? 1、课堂观察的框架: 四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 2、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性质、和课堂文化构成观察的框架。 3、四个维度框架设计的原由: Ⅰ、理论依据:主要是对课堂构成要素的认识。 A.学生学习维度——关注学生怎样学、学什么。即学生得到有效学习是课堂成 败的决定性因素。(5个视角:1.准备 2.倾听 3.互动 4.自主 5.达成) B.教师教学——怎样教的问题,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教学 行为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5个视角:6.环节 7.呈示 8.对话 9.指导10. 机智) C.课程性质——教和学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5个视角:11.目标 12.内容 13. 实施 14.评价 15.资源) D.课堂文化——是学生的学习与教师教学通过课程发关系,在整个互动、对话、 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5个视角:16.思考 17.民主 18.创新19.关爱 20.特质) Ⅱ、实践依据是:我观察什么? A.学生在课堂中如何学习,是否有效? B.教师是如何教的?那些主要行为适当? C.这堂课是什么课?学科性表现在哪里? D.我在课堂呆了40分钟,感受如何? 4、明确观察点(观察任务),就是从每个观察维度的5个视角去确定观察点(每 个视角根据学科特点列出3—5个观察点)。 5、课堂观察必须借助观察与记录工具(量表),量表设计内容:从确定观察点设 计可以量化的表格,具有可观察、可记录、可评价、可推论(实用取向)。 6、课堂观察必须有一个合作体并按一定的程序进行,保证其专业性。 二、课堂观察听评课的程序: (一)、课前会议——确定课堂观察的目的、重点、量表的制作等。 目的在于给参与人员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便于观察者确认自己的观察点,开课前一天(至少15分钟)。 (二)、课中观察——根据量表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角度、采用不同的记录方式(录音、笔录、摄像)。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记录观察到的典型行为,做好课堂实录、记下自己的思考。 (三)、课后会议——结束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针对上课的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写出课后分析报告。 Ⅰ、课后会议一般分为:自我反思、分析观察结果、思考和对话、提出改进建议(至少30分钟)。 Ⅱ、课后会议着重解决那些问题?(围绕被观察者进行课后反思;由观察者的简要报告,推出有关观察结论;形成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写出课后分析

听评课老师必知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听评课老师必知的 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教师听评课的四个维度

教师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崔允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

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 沈毅林荣凑吴江林崔允漷等 一、背景与说明 2005年3月,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成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实验学校,这意味着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的真正确立。我们在合作探讨“基于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听评课作为一种合作研究方式,它对于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审视我们当下的听评课,却又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等。究其原因,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老师们缺少听评课的框架,即我“依据什么”听评课?二是听评课的活动很不规范,即“如何”听评课?于是,我们在崔允漷教授及其团队的指导下,开始了听评课的研究。 我们决定以重新构建听评课的框架作为突破口。于是,我们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的文献,参考了大量课堂评价量表,历时半年,研制出第一个听评课框架,并命名为《余杭高级中学课堂观摩框架》。首先,我们按照课堂活动发生的要素,将课堂分解为教师、学生、学习媒介、课堂文化四部分。这样,我们建立了“教师技艺、有效学习、学习内容、课堂文化”四个维度的课堂观摩框架。每个维度下设置了一些观摩指标,每个视角下再设置一些观摩点,如“教师技艺·引起并能保持注意力”设置了四个观摩点,即告诉学生学习目标;适当地保持上课的进度;监控注意力的保持情况,定时激发注意力;保持学生的责任感(提问的技巧)。框架研制出来后,生物组进行了小范围的试验。我们发现,这个框架为教师理解课堂提供了一个支架,为教师观摩课堂提供了一些可操作的观摩点,出现了课后评课中大家都能说的好现象。但是,如下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观摩之后,老师们的发言还是重在评价;二是我们到底需要关注哪些课堂现象,各个维度下的观摩指标罗列得不完整,为教师理解课堂带来困难;三是各个观摩点的设置不够聚焦。 到了2006年4月,我们带着试验的喜悦与存在的问题,与崔教授的团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讨论的问题主要聚焦在:(1)什么是课堂观摩/观察?(2)课堂的四个要素如何分解和定位?(3)各维度下的指标如何确立,并构成相对完整的框架?(4)观摩/观察点怎样确定?崔教授从听评课的哲学、社会学、技术/工具三个层面对课堂观察进行了定位(详见《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9B期),认为课堂观察应该是一种教师的日常生活,一种专业的在职学习,一种合作的校本教研。 为此,我们对《余杭高级中学课堂观摩框架》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修订的内容集中体现在下列四个方面:(1)观察维度。我们认为课堂是由课程、教师、学生、课堂文化四部分组成的,以此为基础,确立了这四个观察维度。(2)观察指标。分析每个维度,我们找出了其中核心的、又可观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确立为观察指标,这样每个维度下有5个一级指标,合计20个。(3)观察点。课堂是极其复杂

运用课堂观察提高小学英语听评课的有效性

运用课堂观察提高小学英语听评课的有效性 内容摘要:听评课是教师教师们教学成长必不可缺的重要之路。但传统的听评课缺乏前期准备、缺乏目标性,并且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我区教学研究室英语教研团队通过课堂观察量化表的研发和应用,使传统的听评课范式转换为专业的课堂观察量表,通过扬长避短,有助于对小学英语课堂进行更全面的评价。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观察有效评课 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听评课的行为就一直存在。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许许多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因此,听评课是我们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大家可以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交流教学心得和宝贵的教学经验,这也是教师们教学成长必不可缺的重要之路,通过这样的分析交流活

动,可以很大程度促使老师们把理论联系到实际上。因此,提高这个过程的有效性也是教学相长的重中之重工作了。 一.对传统听评课的思考 通过详细地调研分析,个人认为传统的听评课活动很少具备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元素,比如研究,比如技术,又比如合作。传统的听评课往往缺乏前期准备、缺乏目标性,并且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存在着不少的问题。1.随意性大,缺乏目的性。老师们往往是拿着个听课笔记本就进入课堂听课记录,没有在进入课堂之前做观察准备和观察计划的习惯,以至听课与评课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观察的重点,导致之后的评价也就容易流于形式;2.习惯于对课堂做主观判断,不注意对所得信息材料和教学过程做深入细致的、客观的、有针对性的分析,缺乏客观性;3.以教师为中心,目光主要盯着教师,较多地注意教师行为,对于学生的反应、状态以及实质性想法和变化关注不足,缺乏全面性;4.不注重原始资料的积累、分类和研究的系统化,缺乏系统性。 二.课堂观察 既然,传统的听评课存在以上的一些不足,那么应该如何进行调整才能提高听评课的有效性呢?如何将专业的听评课——课堂观察运用的到实践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撑呢?通过我区教学研究室英语教研团队通过课堂观察量化表的研发和应用,使传统的听评课范式转换为专业的课堂观察量表。专业的

课堂观察视角

课堂观察框架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 (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 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课堂文化: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学生学习: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教师教学: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课堂观察框架示意图

教师如何利用课堂观察框架 课堂观察框架将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4个维度,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例如,学生学习维度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这5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至5个观察点组成,合计68个点,例如,学生学习维度的达成视角就由3个观察点组成,它们分别是: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②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这些观察点不再以评价标准的方式出现,而是以问题的方式呈现,旨在引领教师思考某个视角的属性。

第一,课堂观察框架为教师理解课堂提供了一个支架。如果让教师们描述课堂是什么,对大多数老师而言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事实上,不能描述课堂的构成,当然也就难以理解课堂,难以真正做到有效教/学,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或风格。课堂观察框架的观察点为老师立足于“点”来思考课堂提供了支持,而68个点,20个视角,4个维度的综合又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为老师从“面”上理解课堂提供了支持,所以,课堂观察框架从“点”和“面”出发引领教师理解课堂、反思课堂、改进课堂,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专业发展的品质。 第二,课堂观察框架为教师选择观察点、选择/开发观察工具提供了参照体系。我们发现,每次确定观察主题内容时,常常令老师们颇费周折。在开展课堂观察的初期,教师们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阅读观察框架中每个维度的“观察视角”和“观察点”,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中确定自己的观察点。在比较熟悉课堂观察后,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从观察框架中寻找相关的观察维度、视角和点,设计自己的观察点。在主题式观察中,观察框架的架构体系为分析观察主题的属性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思路。观察点确定后,可以根据观察框架的架构体系选择或设计观察工具,如量表、记录单、调查问卷等,选择合作观察的伙伴,商讨分工合作的观察内容,研讨双方观察的规则等。在实际的操作中,根据《课堂观察框架》选择观察点时,可以根据需要形成“一人一点,多人一点,一人多点,多人一点”的观察模式。(吴江林、林荣凑)

观察视角和观察点

课堂教学分析的视角和观察点 维度一学生学习

维度二教师教学

维度三课程性质

维度四课堂文化

以儿童为中心参与式有效教学项目目标 优秀标准:师50%+生50%+公平+高效 合格标准:师60%+生40%+公平+有效 起码要求:生40%+师60%+公平 注:50%是指在课堂教学时间中以教师为主的集中教学时间占课堂一半。以此类推。 “公平”指准中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权利,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高效”指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学生能实现较高的学习目标,能解决(甚至超出)高水平问题,完成高水平的任务和作业,高效独立组织活动。以此类推。 观察工具示例 教室学生座位“区域”公平性指标记录(1) 学校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课题____________ 执教教师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记录者________________ 教室学生座位“区域”公平性指标记录(2)

1、 总人数_______,男__________,女___________. 2、 每组内男女数用+几-几表示,如:+6-4 3、 教师亲临指导用“米”表示。组内学生交流用“正”表示。小组汇报展示用 表 示。时间在记号后面标出。如:米15秒。 通过量化表格的标记对本节课学生机会均等性做文字性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体评价建议级别:(优、良、中、差)。 教学有效性观察评价(目标、问题、任务、活动、作业)(1)

课堂观察记录表格

观察表大集合 表1: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表 扫视(两分钟一次,共20分钟) 学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 说明: 1.该编码体系主要记录学生的学习非投入行为类别,每个编码代表的含义如下: ①与任务无关的闲聊 ②打瞌睡 ③白日梦 ④四处张望 ⑤做其他的工作 ⑥侵扰其他学生 ⑦试图引起别人的注意 ⑧削铅笔、转笔、上卫生间 ⑨其他 2.表中1—10代表着一段为时20分钟的观察,每2分钟扫视一次,所以共10次。

表2:对一名学生每分钟具体活动的观察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分钟) 管理 等待注意 无关活动 倾听 观察 动手实践 讨论 思考 阅读 书写 说明: 1.表中第一行表示持续时间为15分钟的一段观察,每分钟记录一次学生的具体 活动 2.“管理”是指取出书本、笔等文具,拿资料,做学习的准备; “无关活动”是指闲聊、捣乱、打瞌睡、做小动作等; “动手实践”是指画图、手工、做练习等。

表3:课堂作业观察表 学科班级课题 时间月日星期上午∕下午第节观察点:课堂作业的类型、时间、反馈情况 课堂作业的类型 课堂作业的时间(分钟)课堂作业的反馈1—5 6—10 11—15 16及以上当堂反馈反馈形式 口头作业1 口头作业2 口头作业3 书面作业1 书面作业2 书面作业3 课堂作业的其他情况 课堂教学细节/ 体会简记 说明: 在每一领域的相应选项处用“√”标识。

表4:课堂提问频数观察表 学科班级课题 时间月日星期上午∕下午第节观察点:提问对象的位置、次数、频度 第6列第5列第4列第3列第2列第1列教室前门 第1行 第2行 第3行 第4行 第5行 第6行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 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况 课堂教学细节/体会简记 说明: 1.利用画“正”的方式记录每个学生的应答次数,以同样的方式记录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和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况; 2.利用“/”标识该位置上没有学生; 3.课堂提问率=(参与发言的总次数÷学生总数)×100% 4.提问覆盖率=(参与发言的学生人数÷学生总数)×100%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夸张的脸》课堂观察报告及听评课记录

《夸张的脸》课堂教学观察记录表汇总

《森林王国》课堂教学听评课记录 地点:胜利第二十三中学 内容:《森林王国》课后评议 参加人员:艺体综合教研组全体教师 会议实录: 任松青:本课在教授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生感受到了创造成功的喜悦。本课的重点是制作动物剪纸作品,当学生欣赏自己创作的作品时,心里是十分满足的,这样满足的心里融入到美术课中,感染了学生,也把课堂氛围创造了出来,学生在课堂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从合作的精神中得到快乐,认识团结的力量。 尤亭俊:这节课给我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它不仅可以教给孩子们实用的美术知识,还为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和深刻的教育意义。特别是在课堂师生互动中所呈现出来的智慧火花,更是难能可贵。学生的制作采用自主的方法,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制作,合作能增强孩子的协作精神。最后的评价环节比较仓促,学生的作品还需进一步完善。 孙玉玲:本课教学中老师运用微课程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将剪纸的制作这一知识点直观形象化了,这一微课程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渗透了课堂德育思想。将美术知识加以渗透一步步地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并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愉悦,提高了课堂效率。 黄爱春:我觉得这次听课非常有实效性,能让我们看出老师在课堂上的关注面。另外结合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设计的课堂观察报告,还将目标细分在各个环节中,这样以来,老师们就能很清楚的找到自己课堂过程中失误及仍需提高的环节,对于下一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有极大的帮助。我认为在老师的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很好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制作完成后,探究玩偶的各种玩法,很好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新热情。

“课堂观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式(讲座稿)

“课堂观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式 2013/10/22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 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观察课堂的行为就一直存在,但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发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兴起于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校本教研热潮中。对传统的听评课进行专业化改造的研究与实践,使得课堂观察与评价走进学校的日常教学、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团队的合作研究。 1、定义: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2、特征:课堂观察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是一种行为系统。 课堂观察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信息,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是一种课堂评价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从课前会议的讨论与确定,课堂中的观察与记录,到课后会议的分析与反馈,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是一种工作流程。 课堂观察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是一种团队合作。 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堂观察的框架设计 (一)课堂观察的框架及设计依据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 研究者尝试从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构建这样一个课堂观察框架,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依据。 理论依据主要是对课堂构成要素的认识,即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四者既各有所指,又相互关联。 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性质维度主要指的是教和学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三者之间,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通过课程发生联系。 在整个互动、对话、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因此,课堂文化具有整体性,关注的是整个课堂怎么样的问题,是课堂中各要素多重对话、互相交织、彼此渗透形成的一个场域。

课堂观察68个观察点(知识材料)

课堂观察68个观察点 维度视 角 序 号 观察点举例 学生学习准 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 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 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 主 12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 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 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 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 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 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教师教学环 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 示 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 话 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 导 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课堂观察框架

教师课堂观察专业成长方案 一、意义 1、靶向性:区别于一般性的盲目观察,是一种具有靶向性的专业活动。 2、目的性:观察者具有明确的目的、从课堂教学中搜集数据、证据,并进行分析。 3、操作性:观察点必须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 4、研制性:观察者要根据自己的观察需要制作观察量表。 5、双向性:上课者根据自己课堂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确定观察点, 听课者再从中进行自己感兴趣的二次选择。 二、课堂观察框架 A、教师教学维度 视角一:环节 观察点: 1、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即时性、直接动机、间接动机) 2、教学环节是怎样围绕目标展开的?(指向性、情节设置、过渡衔接) 3、怎样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创意的?(鱼刺模型、模式选择、其它创意) 视角二:呈示 观察点: 4、讲解效度怎样?(语言清晰、生动、简洁、节奏、语速、到位) 5、怎样进行的板书?(字迹与分块、主题凸显程度、设计新意、知识点图示化、规律揭示) 6、怎样使用的媒体?(呈现了什么、怎么呈现的、是否适当和有效) 7、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示范的规范性、理解程度和有效程度) 视角三:对话 观察点: 8、提问是怎样进行的? (时机、对象、问题的类型——尝试、两难、极端、反面,结构设计、认知程度) 9、学生是怎样回答的?(两个等待时间、语言组织、内容、思路分析、思维状态) 10、教师对话技能使用熟练吗?(采访、表决、追问、评价、反意、归谬、佯误、留白)视角四:指导 观察点:- 11、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学习惯、独立思考习惯、阅读与批注方式、理解领悟效果) 12、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的状态、共享信息程度、交换意见的方式、讨论结果) 13、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问题的意义、学生问题的提出、发表见解状态、批判性思维)视角五:机智 观察点: 14、教学设计有哪些现场调整?(起因、调整方式与内容、痕迹、效果) 15、如何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起因、现场状态、教师应对方式、学生反应、效果) 16、运用了哪些非语言行为?(表情、体态语言、移动、沉默、手指符号、心理标记) B、学生学习维度 视角六:准备 观察点: 17、课前学生准备了什么?(内容、程度、学生的数量、主动状态) 18、学生是怎样准备的?(通过指导、独立进行、合作完成、不同类型学生的习惯)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如今,影响课堂变革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就是听评课制度。传统的听评课制度存在着诸如评课简单、教师间不合作等问题。针对传统听评课模式存在的问题,我校引进课堂观察方法,致力于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听评课模式,以引领课堂教学变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观察框架将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4个维度: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性质维度主要指的是教和学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通过课程发生联系,在整个互动、对话、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四者既各有所指,又相互关联。 课堂观察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首先通过课前会议为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被观察者作扼要的解释,目的是让观察者对本课有更深入的理解,为确

定观察点和开发观察量表提供必要的帮助;观察者根据被观察者的说课,结合自己在教研组承担的任务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与被观察者进行简短的交流。然后,通过讨论确定观察的角度、目的、重点、量表制作等,接着在课堂上按照一定的观察技术要求,根据课前制定的量表,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进行观察记录,并记下观察者自己的思考。最后是课后的分析与反馈,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反思教学行为,制定后续行动跟进方案,寻求新的教学改进策略与方式。 在本次课堂观察中我的观察点是教师教学的维度中“媒体怎样呈现?是否恰当?是否有效?”,我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与同行们交流一下。 在本次听评课活动中,上课的老师都用到了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无论是导入新课,新知识的学习,还是巩固练习等都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课件制作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它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使教师更好的把握反馈信息,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课件展示的过程,我也注意到一些细节的地方有待改进: 一.课件的素材可以借用,但是一定得修改。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摘要)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 一、当前听评课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1.无合作的任务:有任务,没合作 几乎所有学校都在给老师布置听课任务,据我所知,最多的是每学期38节。 名为备课组、教研组,其实只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一个合作体,听评课不是“合而作之”的。主要表现在没有明确的分工。 2. 无证据的推论:有结论,没证据 假如我来上,我会怎么上——没有证据 相类似的有:本节课技能训练具体到位……有效教学时间长,如果能让学生多参与一点就更好,这堂课可以打90分——证据不充分 3.无研究的实践:有实践,没研究 每次都在做,但没有明确的问题导向,也没有采用有效收集证据的意识与方法,没有形成基于证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专业的问题,简单化地处理—— 4.出路何在——改变心智模式 ◆从简单思维走向复杂思维 –关于理论与实践:“死猪与活猪”说 –听评课:就此课与此人对话 –好课是什么:多样性的统一(标准与底线) ◆从对立思维走向理解思维 –自我本位——换位思考 –改进缺点——发挥优势 ◆从业余思维走向专业思维 –关注学生学习 –基于证据 –同行评议 二、课堂观察的知识基础有哪些?程序怎样? 1. 何为课堂观察?

运用必要的工具观察课堂,收集所需要的教学信息,对课堂教学作出有证据的解释与推论。 听评课是什么? 听评课就是教师同伴合作研究课堂; 听课就是收集证据; 评课就是作出基于证据的解释与推论。 2. 课堂观察需要哪些知识基础? 课堂观察至少需要三方面的知识基础: 第一是何为课堂教学?4个要素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 中心是学生学习,三大要素影响学生的学习。20视角68观察点详见讲义。 第二是何为科学观察?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方法有:(1)核对清单法;(2)级别量表法;(3)记叙性描述。 ◆优点:自然、真实、生动,还可获得出乎意料、无法言表的资料 ◆缺点:受观察者、对象、时间、方法本身的限制 第三是何为合作? 3.课堂观察的程序 有关每个阶段的程序参见讲义或PPT 课前会议—— ◆上课教师陈述: 1、本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怎样? 2、介绍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优生与学困生座位在哪里? 3、你想让学生明白什么?难点在哪里?你准备如何解决? 4、介绍一下本课的大致结构,包括创新点与困惑。 5、你将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你打算让其掌握的东西?(对有经验教师而言)

教师培训材料:专业的听评课------课堂观察

专业的听评课------课堂观察 一、课堂观察准备 何为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是一种工作流程。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 课堂观察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数据分析、利用一定工具的观察研究过程。 为什么需要建立一种课堂观察的合作体? 课堂观察不同于传统的听评课活动,它需要观察者、被观察者、学生之间开展合作,才能顺利地完成整个观察活动。然而,这种合作不是形式化的,而是基于主体的意愿、可分解的任务、共享的规则、互惠的效益等四元素的真实合作。开展课堂观察就要建立一种基于四元素的专业合作共同体(即合作体)。 第一,建立合作体,有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听评课方式。 第二,以合作体为组织依托,可以使课堂观察专业化。。 第三,有固定的合作群体,使课堂观察更加有动力,更加持续。 二、评课 们将从三大方面(教师教的方面、学生学的方面、教法学法及课堂设计)n个维度的n个视角对19节课进行观察和研究。 (1)表一:教师顾及学生面观察表 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是关注个别学生还是照顾全体,是只关注明星学生,还是照顾到学困生。这个观察表提醒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的因素。真正体现生本课堂。 在实施评价的时候,很难顾及到全体学生,怎么办?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把“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尽量做到让全体学生获得发言的机会。以人为本,将人文关怀渗透到课堂内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高中英语优质课课堂观察之一:教师顾及学生面 课型:_______ 讲课内容: ___________ 说明: 1. 记录学生被单独指名回答问题的次数;以划“正”字的方式记录,叫到一次,在其相应的位置上划一笔。 2. 学生之间的自由辩论,小组讨论后的发言人发言,或离开座位的表演和活动,可用符号“▲”表示发言、表演等活动,还可用符号“→”表示教师在教师里行走的路线图,从而正确反映出教师的顾及面。 观察教师_____________

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

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一、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一)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二)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三)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

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四)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五)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二、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一)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课堂观察有哪些观察点课堂观察三篇

课堂观察有哪些观察点课堂观察三篇 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课堂观察有哪些观察点课堂观察,供大家参考。 课堂观察有哪些观察点课堂观察1 回顾一年多来我校“课堂观察”的实践和探索,我们走过了如下的三个阶段――学习和试点;探索和试行;实践和推广。概括来说,就是“点”上深入,“面”上辐射。 一、学科引路,探课堂观察之“趣途” 课堂观察,就是对课堂情况的记录、分析和研究。对大多数老师而言,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要开展这项工作,必须有引领,又不能操之过急。20xx年11月,学校成立了“课堂观察工作小组”:由分管教学的丁解敏副校长任组长,确定语文、化学学科为试点学科,确定语文组的黄小林和顾吉萍老师和化学组的李红星和杨俊毅老师为试点老师。该工作小组的还包括了教科室、教务处负责人,以及各教研研组长。 在开展此项活动的初期,定期组织工作组成员学习课堂观察相关理论,教科室还印发了“课堂观察”的有关材料,邀请了原吴江市教科室张菊荣副主任作专题讲座。为了让课堂观察尽快实

施,在同年学校的传统的“金秋开课日”中,“课堂观察”就作为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的团体观察,还是暴露了出很多的问题―― 1 目标不够明确。 这是一个教训。究其原因,观察的目标不够明确,对观察主题的“界定”模糊。事实上,“提问”是一个外延很宽泛的概念,如提问的深度,广度,频度,有效性,科学性等等,单单以“提问”笼统的作为观察主题,难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自然会引起歧义的。 2 投入不够充分。 和传统的听评课模式不同,课堂观察由于有了明确的观察主题,有了明确的任务分工――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面,你要对教学细节进行记录,还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课堂细节进行翔实的记录和分析,的确是一件劳眼、劳耳、劳手、老心的事情。难怪一堂课下来,大多数老师直呼“太累了”,还有的老师不能适应这样的快节奏,遗漏了本应该记录的细节和现象。 3 合作意识不强。 团队观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课堂观察尽管有着明确的观察主题,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了课堂的整体性。由于太过于注重“分工”了,有点老师只关注他所“分工”的版块。对其他内容不管不顾,加之时间把握上的偏差,造成很多细节的脱节。这与课堂观察的本意是完全相背离的。

评课的四个维度

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 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 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课堂观察工具

2.1 学生学习维度 2.1.1 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 观察维度:学生学习·倾听/互动/自主 ·研究问题:学生在突破教学难点中的表现和效果怎样? 2.1.2 学生对核心概念(教学重点)的理解 ·观察维度:学生学习·准备/倾听/自主/互动 ·研究问题: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情况怎样?

2.1.3 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量表设计: ·观察维度:学生学习·达成 ·研究问题: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怎样? 2.1.4 学生活动参与的深度 ·观察维度:学生学习·达成 ·研究问题: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深度怎样?

2.1.5 学生活动参与的广度 ·观察维度:学生学习·达成 ·研究问题: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广度怎样? 说明:1.学生参与度可用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与参与态度来评定。2.学生参与的态度可分为:A兴趣浓厚,认真倾听,积极主动参加活动;B兴趣一般,认真倾听,被动参加活动;C不感兴趣,不认真听,被动或不参加活动(发呆、走神、做小动作、和同桌讲话等)。

2.1.6 学生提问 ·观察维度:学生学习·互动 ·研究问题:学生提问的效果如何? 2.2 教师教学维度 2.2.1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 ·观察维度:教师教学·环节;学生学习·倾听/互动/自主·研究问题: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的合理性如何? (1)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

(2)各种教学行为的时间分配 2.2.2 教师任务布置的有效性 ·观察维度:教师教学·呈示;学生学习·互动·研究问题:任务布置的效度如何?

2.2.3教师的讲解行为 ·观察维度:教师教学·呈示 ·研究问题:教师讲解行为的效度如何? 说明:以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片断为观察单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