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物塑造、心理探索、复调结构等方面在文学史上的继承性与开拓性特色—以小说《罪与罚》为例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物塑造、心理探索、复调结构等方面在文学史上的继承性与开拓性特色—以小说《罪与罚》为例

简析陀氏的人物塑造、心理探索、复调结构等方面在文学史上的继承性与开拓性特色——以小说《罪与罚》为例

摘要:以小说《罪与罚》为例,分别从人物塑造、心理探索、复调结构等方面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学史上的继承性与开拓性特色。在人物塑造上陀氏继承并发展了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继承了普希金、果戈理的“小人物”文学传统,着力表现城市贫民的病态,塑造病态人物;并在心理探索中运用梦境幻觉、变态心理、无意识行为等多种艺术手法交融,来表现人物紧张、尖锐的深层心理,代表作《罪与罚》在浓缩的时空中容纳了丰富的思想内容,显示出作者“刻画人的心灵深处的奥秘”的巨大才华。同时,陀氏还丰富了“复调小说”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继承性与开拓性;《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中后期杰出的俄国作家,他以思想的复杂、艺术的创新构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19世纪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一座高峰。创作中,他在人物塑造、心理探索、复调结构等方面继承与开拓,形成特色,并在代表作《罪与罚》大量体现。

一、人物塑造方面的继承性与开拓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继承并发展19世纪俄国作家批判现实主义特征,将普遍社会意识问题探索这一心理探索过程推向极至;继承了普希金、果戈理的“小人物”文学传统,着力表现城市的病态,塑造病态人物,形成独树一帜的病态主题。

(一)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俄国作家,尤其是19世纪作家,他们着力探索的主题是普遍的社会意识问题,人的意识的发展、变化及与之相应的意义在小说家们的视野中占着首要地位。表现于创作中就是对俄罗斯的道德意识的不懈追求与探索。在这种探索与追求中,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历程中的几座里程碑。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将这一心理探索过程推向极至的继承者,但同时,他在小说《罪与罚》等作品中着重描写人物的意识活动、心理流程、下意识、潜意识等,与同时代的俄国小说相比,又体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继承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19世纪后半期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和理想色彩。陀思妥耶夫斯基始终没有放弃人道主义理想和对俄国社会现实生活问题的密切关注,仍然坚持普希金和果戈里开创的俄国现实主义艺术的优良传统。他的创作有力而真实地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后的几十年中俄国社会生活的许多重要方面,鲜明地表现了统治阶级的精神退化,城市居民中民主阶层的贫困和痛苦,脱离人民的贵族资

产阶级分子的精神徘徊与苦闷。

作为一个具有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陀氏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社会的黑暗、不公平甚至暴虐,也深深地同情小公务员、孤女、妓女、穷人、犯人及走投无路的大学生,并表达向往美好人性和理想社会的愿望,这些都可以在他所描写的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中间接地观察到。陀氏以无限的同情和怜悯来描写他的穷人、孤女和妓女,写他们或她们具有美好的心灵、情感、愿望和品德,还有顽强、反抗和受苦精神。小说《罪与罚》是作者最富于社会历史涵义的一部社会心理小说。它以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广泛地描写了俄国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和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作者笔下的京城彼得堡是一派暗无天日的景象:草市场上聚集着眼睛被打得发青的妓女,污浊的河水中挣扎着投河自尽的女工,穷困潦倒的小公务员被马车撞倒在街头,发疯的女人带着孩子沿街乞讨……与此同时,高利贷老太婆瞪大着凶狠的眼睛,要榨干穷人的最后一滴血汗,满身铜臭的市侩不惜用诱骗、诬陷的手段残害“小人物”,以达到利己的目的,而荒淫无度的贵族地主为满足自己的兽欲,不断干出令人发指的勾当……作者怀着真切的同情和满腔的激愤,将19世纪60年代沙俄京城的黑暗、赤贫、绝望和污浊一起无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中,《罪与罚》中的主人公的道路及其内心分裂恰恰就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小市民阶层的历史命运和矛盾心理的反映。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个有才干、聪明、有发展前途的大学生。然而,他所处的时代不可能使他的聪明才智得以施展。相反,他愈来愈穷,穷得“喘不过气来。”这使他的精神陷入极度痛苦之中。残酷的现实终于使他扼杀了自己的善,他动手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作家用犀利的笔无情地将一个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悲惨现实展现在读者面前,揭示了主人公走上犯罪道路的社会原因。

2、开拓性

虽然在俄国和世界文学史上,陀思妥耶夫斯基以他思想的复杂性和艺术方法的独特性而著称,通常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并且他也自称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但他的批判现实主义是独特的,是与19世纪欧洲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有所不同的。小说选择凶杀案这种情节来展示主人公的性格这一点,在俄国文学史上就很有独创性。作者的这种特点是基于他对现实的独特看法。他说过:“我对于现实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看法,而且大多数人认为几乎是荒诞的和特别的事物,对于我来说,有时却构成了现实的本质。”而且,他主张用夸张、怪诞、幻想等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离奇的现象,他重在本质的具实,而不重在现象的其实,说“虚幻的现实主义”更能反映现实的本质。达种创作方法对于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畸形的生活无疑是有效的,因而受到各国进步作家的推崇。这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独创。

(二)“小人物”传统形象的继承与开拓

1、继承性

“小人物”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传统形象之一,历代作家们的创作不但表现了他们生活的贫困凄凉、孤苦无告,而且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的不满和抗议,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深

切同情,从而造就了俄国小说在总体上注重心理描写、风格上呈现忧郁特征的格调。陀思妥耶夫斯基继承了普希金、果戈理的“小人物”文学传统,将这一心理探索过程推向极至。

2、开拓性

(1)城市贫民身份

在陀氏之前的俄国文学,主要反映地主、贵族和农民的矛盾;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描写的是都市生活,着重反映的是贵族、资产阶级与城市平民的矛盾,他的创作为都市文学奠定了基础。他致力于描写城市贫民,主要通过城市贫民、小市民对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的恐怖和诅咒,反映了他们的悲惨生活以及惊恐不安的心理和思想,对他们在物质、精神上备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惨遭遇表示深切同情。

(2)自虐、病态特点

从文学传统看,陀氏的小人物直接继承了普希金开创的写小人物的传统,与普希金和果戈理的小人物所不同的是,他更加突出小人物自虐、病态的特点,并且大量描写被欺凌的妇女与儿童形象,宣扬宽恕和解、忍耐顺从的理想,主张用基督的爱来拯救社会。陀氏的小人物王国充满罪恶、污秽,表现出小人物的猥琐和悲苦,互相隔膜,孤苦无告,他的人物畸形主要是心理的变态,精神分裂,大都具有病态的情感。《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几乎一直处于病态。他把自己划归到“不平凡的人”这类人里面,在大学时代就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可是现实并不承认他的重要性,并且还把他放到生活的最底层去受凌辱、嘲弄和折磨,使他的病态的狂妄自大的心理得不到施展和满足。为了向社会证明自己不是“虱子”而是拿破仑,他便通过变态的、被扭曲了的心理所产生的形式——杀人,来把它发泄出来。在他看来,广大人民群众只不过是任人宰割的群氓,“谁智力强、精神旺,谁就是他们的统治者”。

此外,陀氏在小说中着重描写人物的意识活动、心理流程、下意识、潜意识等,与同时代的俄国小说相比,体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陀氏自虐型小人物有现代人的畸形变态的特点,具有现代性。20世纪卡夫卡的小人物、福克纳的小人物都和陀氏的小人物有亲缘关系,属于同一类型人物。

(三)病态人物塑造

19世纪俄国作家大都直接揭露和批判专制主义和农奴制,而陀氏却着力表现城市的病态、城市贫困带给人们的心理变态和世纪末的惶恐。为此,他的小说主题都是城市贫困和病态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形成独树一帜的病态主题。陀氏描写的人物几乎都是病态,与所表现的内容具有一致性。他的人物多是酒鬼、赌徒、虐待狂、杀人犯、淫棍、强奸幼女犯、诲淫者、妓女、放荡的女人、苦役犯、精神病患者等,这些人物都是些精神变态的人物,具有某种病态的激情。

1、病态人物形象

陀思妥耶夫斯基患有癫痫等多种病症,钻研过医学,经常同医生探讨病理和病因,他笔下的许多人物也身染癫痫或共他神经和心理疾病。陀氏作品中的病态色彩正是当时俄国病态

社会中病态思想的反映。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次充分地显现了挖掘人物心理变态过程的卓越技巧就是通过《罪与罚》完成的。在小说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描写的不是人物的明晰的合乎逻辑的心理活动,而是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所表现出的飘忽不定、难以琢磨的潜意识、下意识、神经失常、梦幻、歇斯底里等反常的、混乱的精神状态,是在异常状态中、在无法解脱的矛盾中激烈的内心斗争,是高度紧张的情绪变化,一种近似疯狂的思想奔突。

(1)自虐性小人物

《罪与罚》中索尼娅、杜尼娅是自虐性小人物的代表。自虐性小人物是城市底层小人物,处于被侮辱与被欺凌的社会地位,处境艰辛,命运悲惨,作者对他们寄予了满腔的同情,对他们表现出切肤之痛。她们的共同特征是热爱苦难,自我牺牲,既谦卑又高傲,表现出一种病态的顺从,残酷地折磨自己,在自虐中得到一种辛酸的满足和痛苦的享受。

(2)心理实验英雄

作为知识分子形象的拉斯柯尔尼科夫,是心理实验英雄的代表之一。心理实验英雄奉行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的思想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推崇个人主义,想做拿破仑式的英雄。拉斯柯尔尼科夫也是“想成为拿破仑,才杀了人。”《罪与罚》中在表现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灵魂激烈搏斗时,陀氏多次借助于这种接近病态的心理活动来揭示他隐秘的内心。他具有心理的实验性,拿自己做实验,在心理实验在人生世界和自身,然而,当理论在现实面前遭到破产,他的心理实验也就失败了,自己也由实验中的英雄强者变为了现实中的懦夫与弱者。

(3)双重人格形象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开拓者,把意识分裂的人物作为文学作品的主要描写对象,塑造出资本主义制度在沙皇俄国农奴制冲击下所造成的心理畸形变态——双重人格形象。在陀氏作品中,其所描写的人物大抵是穷人、罪犯、醉鬼、乞丐、小偷、奸人、恶汉、恶婆、娼妇、魔鬼、白痴等等,他们在社会重重压迫之下,都成了永久的穷苦无告之徒,以致几乎成为无可救赎的罪人。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描写的主人公,几乎无一不是心灵分裂者,永久苦闷,长期怀疑,内心不断地冲突斗争,成为他们一生的无限的惩罚。这一心理病态典型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性的扭曲。

《罪与罚》中,作者始终让人物处在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通过人物悲剧性的内心冲突揭示人物性格。通过运用幻觉和想象的手法,刻画病态的心理和性格的分裂,提出“双重人格”的主题。拉斯柯尔尼科夫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双重人格的形象: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穷大学生,一个有天赋、有正义感的青年,可同时他又病态地孤僻,“有时甚至冷漠无情、麻木不仁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为了证明自己是个“不平凡的人”竟然去行凶杀人,“在他身上似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在交替变化。”正是这双重人格之间的激烈冲突,使主人公不断地动摇在对自己的“理论”(即关于“平凡的人”与“不平凡的人”的观点)的肯定与否定之间。他的人格中的主导面终于在白热化的搏斗中占了优势,并推动他最后否定自己的“理论”,向索尼娅靠拢。小说通过这一形象,深刻地揭露了

资产阶级的“弱肉强食”原则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毒害,有力地批判了这一原则的反人道主义的实质,并且从客观上否定了建立在“超人”哲学基础上的无政府主义式的反抗,因为这种反抗决不可能给被压迫者带来新生活的转机。

在小说《罪与罚》中,作者不仅塑造了一系列意识分裂的双重人格的群像,更重要的是他能从这些“变得浑浑噩噩,沉潜在半兽性的梦里,失去个性,磨灭自己,似乎连思想都失去了”的小人物身上发掘出有价值的东西,从他们的灵魂深处开掘了人性的真、善、美。拉斯科尔尼科夫,尽管有着病态的疯狂,内心被扭曲了,精神近似崩溃,但他还没有消失,“神圣的火花还在他们的心里冒烟燃烧,只要这个人还活着,随便用什么手段都不能把它扑灭。你可以抹煞一个人,把他变成一块肮脏的抹布,然而在这块抹布最肮脏的褶缝里还是有感情,还是有思想……”陀氏创造的完整世界是文学界以往未曾深涉的完全崭新的世界,是由众多的畸形心理、意识分裂、二重人格形象组成的人物世界,善恶矛盾性格组合都对后世作家产生深刻影响。

2、“心理肖像”笔法

陀思妥耶夫斯基善于将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绘同主人公强烈的主观意识融合在一起,他所着力刻画的是人物的心理流程,而不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典型环境,他着重于人物内在本性和精神状态的矛盾变化的精雕细琢,把性格形成的社会环境置于次要地位。

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塑造不是通过作者对人物由外入内的描写,而是通过人物意识由内向外的表述。作者主要采取内视角的叙事方式,主要关注的对象不是外部环境,而是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如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前后的内心冲突,斯维德里加依洛夫自杀前的心理斗争。在表现这种冲突和斗争时,作者主要采取内心独白、梦境、幻觉、下意识的行为等手段,如拉斯柯尔尼科夫接到妹妹来信时的内心独白、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前的梦、斯维德里加依洛夫自杀前的梦。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前梦到的驽马是俄国人民苦难的象征,也是主人公过去的体验和现实生活交融的虚幻再现。陀思妥耶夫斯基用多元的角度为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多角度真实塑造了独特的艺术形象,让人记忆深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肖像多透过外貌、动作的详细描写,来表现不断变化中的人物的基本心理特征,甚至是心灵特征,简洁明了。例如索尼娅的“纯朴与善良”,杜尼雅的“严肃多于愉快”等等。这样的笔法为人物心理、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做了重要铺垫。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这些特点,被现代主义作家极力赞赏和争相模仿,他也被现代主义流派奉为鼻祖。他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所使用的艺术手段,都被现代主义作家继承和发扬。

二、心理探索方面的继承性与开拓性

注重心理描写,具有探索精神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主要特点,而这种心理描写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发展为一个高峰。他的小说主要描述的是人的思想,人的自我意识,小说中充

满着大量的心理描写。他认为人物的心理、特别是在危机时刻的心理是社会现实的一部分,而且是更深刻的现实,表现在小说中就是心理描写的篇幅加大、心理时间长于故事时间,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描述有时精确到秒的程度。《罪与罚》讲述了发生在十几天中的一桩凶杀案,但作者对杀人的过程惜墨如金,文中大量篇幅描述的是主人公杀人前后的心理状态。此外,在《罪与罚》中,作家运用梦境幻觉、变态心理、无意识行为等多种艺术手法交融,来表现人物紧张、尖锐的深层心理,阐明一系列重大的道德和哲理问题:生与死、善与恶、爱与恨、灵与肉、美与丑、罪与罚等,为世界文学提供了生动的范例。

在《罪与罚》中,陀氏不仅用各种心理描写手法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心理,表现了社会犯罪和社会道德的矛盾与冲突,挖掘了犯罪的社会根源,而且揭示了下意识领域善与恶矛盾的两极,展现了主人公人性异化的曲线图,揭露和批判了导致人性异化的畸形社会,显示了灵魂的深。因此,小说对资产阶级弱肉强食的法则和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批判,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就陀氏揭露示人类深层心理,从而展现人性的深度、灵魂的奥秘这一点来说:陀氏在当时文学发展的极限范围中是无与伦比的,超越了俄国的时空,为此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审美创作经验。

(一)心理现实主义

1、继承性:

在传统小说中,不管人物性格单一固定还是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都能给接受者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如托尔斯泰和司汤达的小说遵循时间的线形运动特征,对人物的刻画仍旧是在时间的流程当中。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主要关注的就是人的心理过程,司汤达则擅长“细致地描摹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分析激动他们灵魂的欲望和感情的细微变化,揭示人物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这一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颇有相似之处。

陀思妥耶夫斯基把人的价值和心灵的艺术探讨,与俄国现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此即心理现实主义的说法。在创作实践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正是遵循他自己的“心理现实主义”的原则,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内心现实上,深入发掘人的精神世界,揭示人的心灵悲剧,把当时俄罗斯人的心理,特别是他们最深层的病态的、畸形的、阴暗的心理,以及他们痛苦的精神痉挛和心灵挣扎,都赤裸裸地、血淋淋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2、开拓性:

与一般现实主义作家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并不仅仅停留在对人物的一般心理活动的描写上,而是更深入地探究人类精神世界的运动规律。正是通过这些心理现实,映射出那个时代的现实、社会现实,表达出作家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的体验和感受。他独创性地运用了全新的心理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以人为创作中心,侧重描绘作品中人物的双重性格,主人公的幻觉、梦魇、意识流及病态心理,在他的作品中主人公的思想总是处于未完成状态,并经常伴随悲剧性的内心冲突。

(1)拓宽心理结构,让情节结构从属

传统小说的心理描写和时代环境联系非常紧密,总是在充满历史感的情节发展中探讨心灵和世界的交互影响,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仅极度压缩甚至基本取消了背景描写,甚至还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那种历史性模式。我们看不到那种连贯的情节流,而发现一种以对话和独白为中心,融戏剧和后来被称作“意识流”的结构为一体的特殊模式,线性的因果关联基本上退出了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创作的中心是人,着力刻画“事件”和人物心理及思想。作家很少描绘日常生活环境,并不提供形成人物性格的“典型环境”,而是把人物放在事件的漩涡中,充分显示其心理和思想面貌。

小说中,作者着力拓宽人物的心理结构,情节结构相对地处于从属地位。他写作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叙述故事情节,而在于阐述某种思想。陀思妥耶夫斯基把主人公心灵深处的激烈鏖战作为揭示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罪与罚》中,作者反复写主人公内心此消彼长的自我谴责与自我辩解。它比凶杀的情节更为惊心动魄,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作品中,尽管马尔美拉陀夫一家的遭遇令人同情,凶杀事件扣人心弦,但它们都只是“一份犯罪的心理报告”的组成部分。正因为这样,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才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深度展现在读者面前。小说中的情节线索在“心理对位体”结构中心的制约下,整部小说的各个艺术要素融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2)现实压迫造成心灵崩溃,人物呈现分裂状态

作者虽然把性格形成的社会环境的描写推到次要的位置上,但是透过作者犀利的心理分析,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在现实的压迫和对信仰怀疑的双重压力下的心灵崩溃,呈现分裂状态,表现出种种疯狂、甚至是病态的举动。虽然他们对别人、也对自己的良心诉说着自己的不幸与无奈,可还是得不到良心的宽恕,找不到回归心灵和谐之路,无法实现精神统一,于是,他们往往在这巨大的心灵冲突与痛苦的矛盾之中毁灭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冷酷的农奴制和资本主义的俄国社会以及挣扎在这个社会中的真实人物形象。

陀氏对心理现实主义进行了推进,实现尽量不脱离人物自我意识以及最大限度挖掘人物潜意识的心理描写。决定小说整体结构的主要是包含在拉斯柯尔尼科夫自身内部的人道主义因素和那种为了证明自我而蔑视一切道德律令的个人主义冲动之间的剧烈冲撞,而非他与外在的道德化身(索妮娅、杜尼雅等)之间的对立。这种冲撞贯穿小说整体并渗透到每一个部分之中。巴赫金正是从小说中两种价值观、两种声音的关系出发,以为“任何话语一旦引起了对话的反应,它自身的主体就显露出来了。”这意味着思想对话使人物“挣脱”了作者统一语调的束缚,从而“把争论中的每一观点都发挥到更大的高度和深度,达到最强的说服力。”这样,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对精神分裂性人物进行分析时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这是他对现实主义文学和对心理表现方法的卓越贡献。

(二)内心独白

1、把人物放在复杂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凸显心理

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心理剖析,醉心于病态的心理描写,尤其是揭示内心分裂。他对人

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来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归档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阙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对畸形社会中畸形人性的深刻揭示,展现新旧交替时期人的心灵与精神的焦虑。为了表现主人分极度紧张、极为矛盾的思想情绪和心理状态,作者喜欢用内心独白的手法,尤其注意写梦境和幻觉,写出心理的病态、精神的错乱、歇斯底里等等,有时则写出主人公失去自我控制时的下意识活动。人物内心活动的概括、简化,以及对于重大的心理情节的不惜笔墨,让人物的各种理性与非理性情绪发生碰撞,并对复杂多变的心理过程作出细腻的描写与分析。

在小说《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夫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就是一个心神恍惚,心灰胆怯的“病狂者”。神经质的疑虑,颤栗不安的举止,立即使人感到这是一个被压抑、被窒息、被屈辱和被扭曲的灵魂。贫困、饥饿、疾病交织在一起折磨着他,严重的变态心理使他无意识地要作出一些古怪的行为来,而善良的意念又抑制着恶的意念的流露。因此,他在杀人前内心充满着矛盾和冲突。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连串的内心独白充分表现了主人公这种矛盾与冲突的心理。“我要干的是一件什么事啊,但却害怕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难道,难道我真的要拿起斧子往脑上砍,砍碎她的头盖骨……一步一滑地踩着一汪粘糊糊发着温热的血,撬开锁,伸手偷东西,全身直哆嗦:手里拿着斧子,浑身溅满了血……藏起来……上帝啊,难道真要这么干吗?”

陀氏安排了许多突如其来的情节逆转,充分表现拉思科里涅科夫在人性异化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复杂性,把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斗争不断推向高潮,使整个故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后,在严重的精神折磨下,他似乎感到穷途末路了。然而作者把笔锋一转,开始叙述玛尔美拉陀夫被马车轧死,拉斯柯尔尼科夫见状倾囊相助,把母亲寄来的仅剩下的二十个卢布全交给迭里娜·伊凡诺夫娜替丈夫办丧事,并得到她一家人的感激。他精神为之一振,“心理充满一种从未有过的,突然涌现的具有一股强大的、充沛生命力的广大无边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和一个被判死刑,突然获得出乎意料赦免的囚犯的感觉相似。”拉斯柯尔尼科夫之前的痛苦、无力和之后的欣喜、振奋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不平静。

2、使人物在揭示自身内在矛盾的过程中来确定自我

主人公在揭示自身内在矛盾的过程中来确定自我,表现为一种双重思维,一种自我矛盾的意识主体。例如,斯柯尔尼科夫犯罪的两个动机是互相矛盾的。一方面他想靠无政府主义的反抗去向那些吸人血的“毒蜘蛛”、向那些奴役人的统治者进行报复,另一方面又想成为拿破伦、想成为人类的统治者;一方面他同情人民的苦难,感觉到自己的命运是和千百万被压迫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他又蔑视他们,甚至憎恨他们,称他们为“虱子”、“战抖的畜牲”,极力想向自己和别人证明他不是他们中间的一个,他是命定做他们的恩人的;一方面他切齿痛恨那些丧失人性的卢仁们,另一方面他自己却走上了违背人性的杀人道

路,成为本质上和他们相同的人。陀思妥耶夫斯基正是通过刻划这样一种复杂、矛盾的心理状况,真实地反映了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促使青年一代堕落、毁灭的社会悲剧。

3、人物心境联系景物环境

巴尔扎克注重人物性格对环境的依存关系,也注意到典型环境的描写。通过对人物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逼真描绘,为典型人物提供了活动场所和性格发展的依据,也展示了特定时代的风貌。运用人物再现法,使一些人物的性格在不同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时,通过精细的外貌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夸张的手法,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注重写人物性格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

陀思妥耶夫斯基吸收继承其环境描写手法,《罪与罚》整部小说充满着大城市日常生活的普通的悲惨的景象,这种生活的平日的司空见惯的噩梦。陀氏有意使用了绘画表现技巧,使他笔下的外部空间呈现出一个光影斑驳,构图凝重,色块灰暗的艺术世界,进而使读者从视觉艺术形态走进人物内在的思维空间。例如,作家描写老太婆和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房间时写到“青年走进一间不大的房间(老太婆的),墙上糊着黄壁纸。家具都是陈旧的,黄木制的。在角落里,一幅不大的圣像前面点着一盏小油灯。整个寓所里都看不见一丝灰尘……”;“他(拉斯柯尔尼科夫)憎恨地打量了一下自己的斗室。这是一间很小的屋子,六步长,很简陋,壁纸发黄了,蒙着厚厚的一层灰尘。这间斗室是这么低矮,身材稍高的人在里面就要时刻担心脑袋撞在天花板上。一张笨重的大沙发榻,它差不多占去一边墙壁和半间屋子的地位……紊乱和邋遢到了极点。”(他的母亲后来说他的这间屋子像一具棺材。)在这两幅由文字组成的绘画中,都有一个语词色彩“黄”字,不难看出作家对色彩的感知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行为,体现了他的个性和风格,最具感染力。在欧洲文化中,黄色象征着嫉妒、背叛、怀疑及肮脏和下流的意绪。陀氏有意选取这样一种色味既象征了社会环境的阴冷和泥泞,又象征了主人公人生处境的尴尬、生存空间的压抑和龌龊。老太婆的寓所里没有一丝灰尘,暗示着她是如此凶狠地压迫她的妹妹(丽扎韦塔给她当佣人)。角落里的圣像和小油灯,不仅使画面的远近距离和明暗层次错落有致,而且使读者看到无比丑陋的灵魂居然还有宗教信仰。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小屋紊乱和邋遢,又被母亲比喻成棺材,恰好迎合他那分裂的人格和对死亡的恐惧,住在这样的屋子里,他又怎能不抑郁不乐,悲观绝望呢?总之,陀思妥耶夫斯基准确地把握了形与色的辩证关系并将其游刃有余地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之中,从而使作品的空间具象和色彩感更富于耐人寻味的蕴含。小说中还有许多自然景色的画面,它们也大多以混沌、阴郁和凄苦为底色。但它们对人物的行为和性格一般不产生直接或重要的影响,而是作为人物心境的对应物与人物互为依存。它们是作者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窥视人物的心理空间而主观绘出的产物。这也是作家的艺术风格在空间处理上的独特之处。

(三)潜意识描写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两个都“不局限于描绘心理过程的一般轮廓、开端和结尾,而是力求尽可能完满地显示主人公思想和感情的流程本身。这种流程,富于意外和复杂性的

转变,尤多思想上奇妙的纠结和联系,常常越出同一封闭圈子的界限,而且,最后非但找不到出路,反而回到了出发点。”但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不同的是,托尔斯泰写的是正常心理,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的却是病态的,撕裂的心理。陀氏在写人物的心理时,着重描写了人物的心理分裂。他从人物的变态心理刻划人手,揭示人性的深度的。陀氏被人们称为现代心理小说家,他的心理描写主要表现人的潜意识层中的东西,即人的本能冲动、隐秘的恶和病态的思想。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不脱离他将要塑造的人物的自我意识而一味沉溺于分析之中;他最大限度地保留人物意识和潜意识结构的现实统一性。

1、意识流

作品中关于意识流的成功描写有很多。最典型的事例出现在拉斯柯尔尼科夫去犯罪的路上、犯罪和赎罪的意识流程中。犯罪前的路上,他甚至还想着几个旁的念头:当他经过尤苏波夫花园的时候,他甚至想起建造那些高大的喷泉的工程来了……他突然对大城市里人特别喜欢住在城市里那些既无花园又臭气四溢和堆满各种垃圾的地区这一现象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当儿,他又想起时常在干草市场上散步……作案时,他砍倒了那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刚要去开五斗橱,只听见钥匙哗啦一响,他浑身一痉挛,觉得老太婆还活着……。第二天,只要听到有人议论昨晚发生的凶杀案,他便头晕。在家里睡到天色昏暗时,他被一阵可怕的叫喊声惊醒了。那样的哀号、狂叫、咬牙切齿、殴打和谩骂。他从来没有听见过。接着,他又听到女房东的声音,她痛哭、尖叫,哀求别再揍她。他又听见跑来的人们的说话声和叹息声……。后来,他已经不能合眼了。通过询问娜斯塔西雅,他才明白实际上什么也没发生,而是自己身上的血在叫喊。

陀思妥耶夫斯基按照人物主观直觉和思绪的流动来组接素材:客观的人生世态和人物主观的意念、情感心理相互渗透,彼此融合,从而显示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全貌。这样的艺术处理手法,对于后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意识流手法的出现提供了绝无仅有的审美经验。在心理现实主义的发展史上,陀氏的艺术经验与艺术创新尝试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为身后几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家的创作开拓了新途径。

2、无意识心理

陀氏发现,在人的心底深处是一片黑渊,其中有着人所难以察觉到的隐秘的动机;但作为小说家他并不对它们作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人的意识心理活动、梦境、幻觉以及行为语言来表现出它们的存在、活动和作用。开掘无意识领域,在陀氏创作的时代几乎还是空白的,因此如陀氏那样在小说中进行有意识地开掘并成一定的篇幅规模,几乎是一项创举。陀氏对无意识领域的开掘,很能说明他的心理描写的深度问题,同时也很能显示陀氏创作的特色和超前性。

作家在小说《罪与罚》中,描写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前后,杀人后的畸形心理的不断扭曲,就是通过无意识的流露和下意识的冲动表现了拉斯科尔尼科夫在人性异化过程中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后,恐惧不安、反省使他精神陷入极端的混乱,

与人隔绝的感觉使他痛苦万分。他渴望对人说出内心的秘密,但又害怕透露真情,因而一会儿在街上无目的游逛,差点被马车辗死:一会儿到老同学拉祖米兴那儿,又莫名其妙地离开,见到索尼娅和杜尼雅,他内心更是充满发泄与抑制的冲突。杀人以后,拉斯科尔尼科夫深怕露出马脚,把脏物藏了又藏,但又无法掩饰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一会儿,迷迷糊糊地睡了一觉,又突然想起什么样事,把自己的衣服反复地检查三遍,连一根线一块布也不放过;一会儿又下意识地走到行凶的房间,对正在修理的工匠说:“老太婆同她的妹妹被人杀害了。这儿有一滩血哩”两个工匠听了感到莫名其妙,还以为他发疯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大量地描写了这些无意识的心理和人物心理结构的动态历程。这类跳跃式的心理流程和无意识的语言表达,似乎近于语无伦次,但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慌乱心理意识中的无逻辑反映,简直是惟妙惟肖。陀氏将笔触伸人内心里,抓住人物内心在瞬息间闪过的无意识片断,集中地加以动态描写,将人性最隐秘,最不易捕捉的心理状态用文字表达出来,公布于众。这类描绘最大限度地开掘了人物心灵的深度,它们往往达到了惊心动魄的地步。

3、瞬间心理变化

陀思妥耶夫斯基尤其擅长在一个瞬间用深度把人物心理的前因后果和方方面面表现出来。通过瞬间心理变化和无意识行为来揭示人物内心的隐秘,借助瞬间人物内心的大暴露,集中地表现最微妙最复杂的内心变化过程。在《罪与罚》中最为明显地表现人物复杂内心的当属拉斯科尔尼科夫两次到警察局的瞬间场面。第一次是拉斯科尔尼科夫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后第二天到警察局的情景,第二次是拉斯科尔尼科夫送申请表,侦查长波尔菲里借机与他做了一次对话。在警察局的这两个瞬间场面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聪明、机智、敏捷、傲气十足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将人物在心里剧变中显现的心理相位差表现得十分自然。在人物由有意识向无意识的转变、由惊慌失措向心安理得的转变、情绪由低向高的转变中,“表现了内心在同一瞬间的空间心理”。

4、梦境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品中营造的“幻想气氛”以及一系列“梦境”对人物心理的渲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常利用幻想性事件来揭示作品人物心理世界。通过把人物置于突发的恶性事件和令人震惊的剧变情势之下,激发人物敞开心灵,展示内心奥秘,以达到破解人的奥秘的目的。于是,当某个人物真正处于突发事件中,由于心理的恐慌和压力,神经高度紧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必然会产生一些可怕的幻想和梦境。

拉斯柯尔尼科夫是陀氏笔下的“幻想家”。由于卑微的社会地位,使他长期处于压抑和郁闷之中。在这个“幻想家”的思维里,现实与幻想发生错位:现实成为幻想,幻想变为现实。拉斯柯尔尼科夫在凶杀过后,精神恍惚,紧张恐惧,睡觉就常作恶梦。他分裂的性格,病态的心理,有时就通过梦境、梦幻表现出来。作家写拉斯柯尔尼科夫从警察局回到寓所,突然听见“哀号、狂叫、咬牙切齿,眼泪,殴打和谩骂”的声音,听到警察局副局长在打女房东。他还梦见自己走到作案现场。他拿出斧头猛击老太婆的天灵盖,老太婆却坐着发笑,

他用足力气越砍,老太婆笑得越厉害。他狂奔逃命,发现四周都是交头接耳望着他的人,他的心揪紧了,两脚挪不动了,觉得无路可逃。草木皆兵的感觉使他的精神防线崩溃了他渴求解脱,终于去自首。梦境描写得细腻、真实,它重现了主人公杀人犯罪时的心理体验,也充分反映出罪犯的恐惧心理和精神失常。

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善于表现人物心灵历程的发展、变化、逆反、转折的复杂过程,即“心灵辩证法”。作家采用直觉、感受、感觉中的两重性、梦境、幻觉、意识流动等方法刻画人物心理。而与常见的用梦境作为一种象征手段来写人物和故事不同,陀氏是用来表现人物在“脑筋发生病态”时的大脑中真实的思维,是描绘人物清醒时的心理状态的继续与补充,以深入揭示人物深处的隐秘,也就构成了性格的组成部分。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这些表现手法的独到运用,有力地发掘了人物迷乱意识后面深载着的心灵奥秘。第一章中主人公梦见儿时见到的车夫打死马儿的暴行,这个梦并不是偶然出现的,它从深层显示了甚至未必为人物自身所知的对谋划中的暴力的自省和恐惧,而人物随即而来的反应不过是梦的理性化而已。谋杀发生前主人公一系列“自欺”心理(萨特意义上的)以及事后他陷入的那种挥之不去的神经质的梦魇和幻觉更是对传统小说中心理描写手段的大幅度开拓,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法国“新小说派”干将萨洛特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一直是文学研究和新的技巧的活的源泉,至今仍然前程无量。”

陀思妥耶夫斯基将笔触深入内里,抓住人物内心在瞬息间闪过的下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的反应,集中地加以动态描写,将人性最隐秘、最不易捕捉的心理状态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之所在。

三、复调结构的继承与创新

“复调”又叫“多声部”,原是音乐术语,指由两个以上具有同等意义各自独立的曲调迭置组成的多声部音乐。巴赫金借用这个术语阐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艺术结构形式,并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创始人。《罪与罚》的创作结构,恰恰是作者在艺术形式上的大胆创新。

(一)继承性

19世纪俄罗斯文学狂欢化的传统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影响占有的特殊地位。果戈理的创作同乌克兰节庆和集市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普希金一些狂欢化程度很深的作品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狂欢化文学传统的接受,巴赫金有一段精彩的总结:“尽管我们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同一定的传统联系了起来,不言而喻,我们却丝毫也没有损害他的创作的深刻独创性和个人特色。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真正复调的创建者;这种复调在‘苏格拉底对话’、古希腊罗马的‘梅尼普讽刺’、中世纪的宗教神秘剧,以至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伏尔泰、狄德罗、巴尔扎克、雨果的作品中,都不曾有过,也是不可能有的。但是欧洲文学中的这一个发展脉络,却为复调做出了重要准备。整个这一传统,

从‘苏格拉底对话’和梅尼普体开始,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中,以复调小说的新颖独创的形式得到重生,获得了新的面貌。”

(二)开拓性

1、平等对话关系

传统的独白小说中只有一个声音即作者的声音在说话,一切主人公的语言、心理和行为都被纳入作者的意识。而且作者和主人公之间完全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他们之间甚至小说中的人物之间根本不存在对话的关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就完全不同,他的小说里的主人公与作者是平等的。巴赫金从话语分析入手,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作品中创造出一种作者与主角的平等、独立的互为主体性的对话关系。由于他笔下的人物处于永不休止的相互对话,冲撞交流和基于自身“双重人格”而产生的内心对话之中,获得了相对于作者的独特立场而不是沦为象“独白小说”中那种作者大一统权威意识的传声筒和载体。复调小说的主人公意识并不包含于作者的统一意识,作品仅只是表现有同等价值的各种独立意识的世界而已。在人物独立于作者的基础上,人物的思想和他们对话中表达的不同观点,和作家的声音处于平等地位,构成小说的复调。

(2)独立意识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主人公对自己、对世界的议论,同一般的作者议论,具有同样的分量和价值。主人公的话不是作者声音的传声筒。在作品的结构中,主人公议论具有特殊的独立性,他似乎与作者议论平起平坐。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里的主人公更是一个个的“思想家”,而且作者不再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主人公的身上,而是有意识地把他笔下的主人公看作和自己同等地位的“主体”。

在作品中,作者不是以全知全能者的身份来介绍主人公拉斯科尔尼柯夫客观社会现实,包括生活环境、内在面貌等等,而是把主人公的现实变成主人公自我意识的材料,“一切有关于他固有的客观品质,他的社会地位,他的社会典型性和性格典型性,他的habitus、他的精神面貌乃至他的外表——这一切通常被作者用来塑造确切的稳定的人物的手段,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全都成了主人公自身施加反映的客体、他的自我意识的对象。”。读者了解到的有关拉斯科尔尼柯夫的家庭情况,社会背景,成长环境,性格特征等等客观内容大都是从主人公的意识中获得的,而不是像传统的独白小说那样通过作者(叙说人)的语言所交代的。独白说中由作者完成的事,《罪与罚》却由主人公来完成,于是主人公便从各种可能的角度来自己阐发自己。“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重要的已经不是主人公在世界上是什么,而是世界在主人公心目中是什么,他在自己心目中是什么。”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果戈理世界的变革,主人公的形象不再是果戈理说给我们听的“他是谁”,而是主人公自己展示给我们的“我是谁”。

(3)全面对话

自我意识就是把自我当成对象看待,这个看待的过程不仅仅是看自己做对了什么,做错

了什么,也是人通过反思认识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无论是拉斯柯尔尼科夫还是卡拉马佐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是一些思想者(思想家)。他们不断地反思自身,以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我们可以通过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收到家里来信后的一段内心独白,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内心两个声音的对话看出他对自己的反思,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经受的挣扎和痛苦:“决不会成功?不让这件事成功,你有什么办法呢?你有什么权力?要获得这样的权力,你自己又能应许她们什么呢?等到你大学毕业,有了工作,把自己的整个命运和整个前途都献给她们吗?这话我们都听到过了,这一切是一句空话,可是目前怎么办?目前应该想些办法,这你明白吗?你现在是干什么呢?你不是在剥削她们吗!”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人物塑造上继承并发展了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继承了普希金、果戈理的“小人物”文学传统,着力表现城市贫民的病态,塑造病态人物,并在心理探索中运用梦境幻觉、变态心理、无意识行为等多种艺术手法交融,来表现人物紧张、尖锐的深层心理,代表作《罪与罚》在浓缩的时空中容纳了丰富的思想内容,显示出作者“刻画人的心灵深处的奥秘”的巨大才华。同时,还丰富了“复调小说”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对后世影响深远。陀思妥耶夫斯基无愧于“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的文学巨头。

参考文献:

[1]龚觅.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J].国外文学(季刊),1997年第3期

[2]李艳春.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心理现实主义艺术[J].吉林大学,2004年3月

[3]历晓云.巴赫金复调理论诗学与陀尾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J].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5月

[4]王培英.从性格塑造进展到人格心理解剖——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贡献[J].北方论丛,2002年第5期

[5]孙喜纯.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描写[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海德格尔语言之思的复调性

第35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月 Vol.35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13 ────────── 基金项目:北京语言大学青年自主科研支持计划资助项目(BYQK2012001) 收稿日期:2012-11-19 作者简介:郑丹青(1973-),男,湖南岳阳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 -35- 海德格尔语言之思的复调性 郑丹青 (北京语言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特征“此在在世界之中”,将世界问题和人的问题联系起来,又通过此在这一中介把世界现象最终同存在问题勾连起来。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是存在关系。海德格尔“言说观”:以词语创建存在。海德格尔的“言说”观是建立在对传统语言观批判的基础之上。海德格尔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以“诗意的存在”重建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有声的聚合与无声的聚合两个声部的奏鸣形成其语言之思的复调性。 关键词:海德格尔;存在;语言;复调性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3)01-0035-05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3.01.009 The Polyphony in Heidegger’s Thought on Language ZHENG Dan-q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10083, 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 of Heidegger’s ontology – “Dasein is in the world” – connects the idea of worldliness and that of man. Dasein also connects eventually the world of phenomena and Being. The intrinsic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the world is the relation of being. Heidegger’s “speech of language” – Being is constructed with words – is founded on the critique of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language. He posits the concept that “language is the house of Being” and tries to re-construct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the world with “poetic dwelling”. The audible whole and the silent whole reinforce each other to construct the polyphony in his thought on language. Key Words: Heidegger; Being; language; polyphony 一、复调性与存在 复调本是音乐术语,“不同的声音用不同的调子唱同一个题目”[1]。巴赫金在对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文本分析时,将音乐中的“复调”概念引入小说理论中,经多方阐述成为其哲学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由隐喻演绎为概念,由术语提升为范畴,其涵义在多重变奏中不断绵延而日益丰厚。它们既是指文学体裁,也是指艺术思维;既是指哲学理念,也是指人文精神。“在美学理论中,‘复调’指的是艺术观照上的一种视界,因此而有‘复调型艺术思维’;在哲学理论‘复调’指的是拥有独立个性的不同主体之间既不相融合也不相分割而共同建构真理的一种状态,因此而有‘复调性关系’。”[2]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及《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修订》等 书中,“对话”是巴赫金反复阐述的一个核心概念。对话性(对话关系)是其复调理论的基石。对话是复调得以形成的质的规定性。巴赫金的“复调性”的核心语义乃是“对话性”。经巴赫金的多方阐发“复调性”不仅指称一种艺术思维方式,更是把它提升到一种哲学的高度。“复调性”作为哲学理念,其精髓乃是不同主体间意识相互作用的对话性,其根源乃是人类生活本身的对话性。在巴赫金看来,凡是能够表达一定含义的事物,只要是以语言符号表现出来的,相互间就会有对话关系。任何存在只有经过对话,才能实现思想的、情感的、意义的交流,才能建立起人与物之间、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这样相互关系显现存在,对话是人的存在以及世界的本质。因此,对话思想具有存在论的意义。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特征是“此在在世界之中”,将此在与世界联系起来,将世界问题和人的问题

分解和弦的乐理知识

分解和弦的乐理知识 下面就跟随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分解和弦相关乐理知识吧!分解和弦的乐理知识(一)分解和弦常作为伴奏织体,在主调音乐中应用。 18世纪上半叶,早期钢琴音乐中著名的阿尔贝蒂低音,即为分解和弦伴奏音型。 也可作为曲调或声部进行的一种成分,具有旋律作用,并表示出和声内涵。 18世纪以后到19世纪浪漫派作家的作品中,分解和弦的应用极为普遍,并愈趋复杂,为和声的一种重要织体类型。 有的作品仅用分解和弦构成,如J.S.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1册第1首的前奏曲。 上例左手部分为分解和弦伴奏音型。 分解和弦在民谣伴奏中使用较多。 分解和弦的乐理知识(二)一般地,先用P指弹低音,然后用i、m、a三指重复或不重复地弹出其余的和弦音。 分解和弦与琶音的共同点是依次弹出和弦内各音,不同之处是琶音弹奏时值较短,往往要在一拍内完成;而分解和弦的弹奏时值较长,可以在4拍或更长的时值才完成整个和弦的分解弹奏。 例如C和弦是由1(do)、3(mi)、5(sol)三个音组成的。 分解和弦就是要把这三个音依次弹响,(注意:不是同时弹响!而是依次,一个一个的弹响)不管是按什么顺序,这就叫分解和弦(顾名把和

弦拆分依次演奏)。 吉他演奏从吉他演奏的角度讲,就是比如:你按住C和弦,右手可以先弹五弦3品、然后弹三弦空弦、然后二弦1品、然后三弦空弦、然后一弦空弦、然后三弦空弦、然后二弦1品、最后三弦空弦。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3231323。 钢琴演奏所谓分解和弦就是把音顺次弹出的和弦,柱式和弦就是三个或四个音一起弹的和弦,对于钢琴伴奏,最普通且好听的就是根据右手弹的旋律相应的弹出左手的1 3 5 1的伴奏,主音和右手的第一个音相同,如对应不上可以等左手弹完了再弹右手。 分解和弦的乐理知识(三)1,先学习五线谱。 2,学习五线谱和吉他音位的对照。 3,学习音名、唱名以及音级。 4,训练各调子的音阶。 5,训练各调子的常用和弦。 6,弹奏单音旋律,学习视唱练耳,掌握音准和节奏。 7,弹奏带简单和弦的独奏曲,分清楚旋律和伴奏的声部。 8,学习和声知识,复调知识,9,弹奏古典吉他名曲。 10,弹唱学习分开训练,先抓住主旋律的唱,单独训练转换和弦,最后是弹唱。 11,训练音阶的速度和准确,把音阶速度训练到疯狂速度,提高技巧。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doc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当代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他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具体而言,包括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发展的因素与结构、发展的阶段。 (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皮亚杰坚持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他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他认为,个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通过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和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的形式来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种不断的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一-……的过程,也是适应的过程,这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2)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 ①心理发展的因素 他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 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他首先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主体之所以对环境因素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主体的图式的不同,以不同的内在因素去同化这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 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而顺应则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是适应的两种形式。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此外,皮亚杰还指出思维结构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等三要素。结构的整体性是说结构具有内部的融贯性,而不是独立成分的混合;结构的转换性是指结构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有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运动和发展;结构的自调性是说平衡在结构中对图式的调节作用。 (3)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儿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体现在从反射行为向信号功能过渡。 ②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④形式运算阶段(1l、12~15、16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 概括而言,皮亚杰的阶段理论包含了以下几种含义: ①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 ②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③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的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间具有质的差异。 ④前后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 ⑤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是相当的。 ⑥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总之,皮亚杰的理论为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图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世界各国的心理发展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皮亚杰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儿童智力发展方面。他的理论主要有这几方面的特色:第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第二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智力发展的路线;第三,首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工具;第四,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第五,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理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斯基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他在心理的个体发展和种系发展上做了许多探讨,特别是在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等有很独特的论述。 (1)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心理机能。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所制约。 (2)阐明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其文化-历史的发展观 维果斯基将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第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特征。 维果斯基将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人类心理的发源于社会一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第二,语言符号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不断内化的结果。 (3)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关于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以下三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第一,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第二,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第三,提出“学习最佳期限”的思想。 (4)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 3.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指导性案例6的理解与使用

指导性案例6的理解与使用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 原载︱《人民司法(案例)》2014年第6期 2012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指导性案例《黄泽富、何伯琼、何熠诉成都市金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处罚案》(指导案例6号)。为了正确理解和准确参照适用该指导性案例,现对该指导性案例的推选经过、裁判要点等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推选经过及其指导意义 黄泽富、何伯琼、何熠诉成都市金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处罚案,由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备选指导性案例报送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经讨论决定,将本案作为备选指导性案例向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推荐。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经研究讨论后将该案例送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审查和征求意见。行政庭认为,该案例对行政处罚规定的较为原则的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细化,准确把握了听证程序的立法原意适用原则,对处理类似案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同意将该案例作为指导性案例。2012年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经讨论认为,该案例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2条的有关规定,同意将该案例确定为指导性案例。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将该案例作为第二批指导性案例予以发布。 该案例涉及行政机关作出没收较大数额涉案财产的行政处罚时,是否应当适用听证程序的问题。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该条以列举方式对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作出了规定,

但没有对较大数额的没收是否适用听证程序作出列举,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争议。根据立法精神,没收较大数额财产或违法所得同样属于财产处罚范畴,亦应适用听证程序。因此,上述条文中的“等”应当包含没收财产或违法所得等财产罚种。 本案中,金堂工商局依法对无照且无许可经营的网吧进行查处,并作出“没收在何伯琼商业楼扣留的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电脑主机32台”的处罚决定,属于没收较大数额财产,对黄泽富等三人的利益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金堂工商局在作出行政处罚前应当告知被处罚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但是金堂工商局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只按照行政处罚一般程序告知黄泽富等三人有陈述、申辩的权利,而没有告知听证权利,违反了法定程序,依法应予撤销。 该案例从立法本意出发,将法律没有明文列举的“没收较大数额财产”的行政处罚也列入应当举行听证的范围,充分保障了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对于促进依法行政、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二、裁判要点的理解与说明 该指导性案例的裁判要点确认:行政机关作出没收较大数额涉案财产的行政处罚决定时,未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或者未依法举行听证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该行政处罚违反法定程序。现围绕与该裁判要点相关的问题逐一说明如下: (一)关于行政处罚法中的听证程序 听证程序即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的程序,是公正行使权利的基本内容,它渊源于英美法系的自然公正原则。听证最初适用于司法领域,谓之司法听证(Judicial hearing),指法官判案时必须听取双方意见,不能偏听一面之词;后来逐渐为立法吸收,适用于立法领域,称立法听证(Legislative hearing)。20世纪初期,随着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张,听证开始在行政领域正式运用,它表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通过两天的学习使我原本狭隘的思维变得很开阔,对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变得深刻。这两天主要学习了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知识,主要包括个性、个性的结构和类型、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尤其对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感兴趣,我想到我刚当班主任时,一位家长来到学校(我们学校是中等师范学校,该生初中二年级没上完就上了我们学校),很痛苦地告诉我,最近几个月,孩子不知道是怎么了,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经常和家长发脾气,也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总是和家长对着干。我很耐心的向家长解释,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这样,只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在人一生的发展历程中,存在两个反抗期。第一反抗期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第二反抗期发生在青春期。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现的重要原因。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另外,初中生由于身体的发展,在外形上更接近成人,在心理上也产生了成人感。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和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他们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由于成人感的产生,青少年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不愿轻易听从、顺从成人的意见。教育者在与初中生进行互动时,要尊重、理解、平等地对待他们,尽量考虑到他们独立自主性的要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种反抗情绪,做好疏导工作。要注意每一个阶段的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选择与一个消极选择。如果冲突解决的好,他们相应地发展积极的方面;解决的不好,就会影响个体以后的发展。我又想到我看过的一个电影,电影的名字叫《海上钢琴师》,大概内容是:1900年的第一天,邮轮弗吉尼亚号上,工人丹尼在头等船舱的钢琴旁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新生儿。丹尼不顾他人的嘲笑,独自抚养该婴儿,并取名为“1900”,随着弗吉尼亚号往返靠泊于各个码头而逐渐长大。然而不久,丹尼在一次意外事件中丧生。奇迹出现了,某天深夜,船上的众人被优美的海上琴声所惊醒,循着琴声,居然是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演奏。从此,1900开始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至的旅客。期间,1900邂逅了麦克斯和一名

高中音乐鉴赏目录表(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音乐鉴赏目录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欣赏: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长江之歌 知识: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 知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欣赏: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 知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特征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欣赏:沂蒙山的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 知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区别、民歌的音乐特点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欣赏: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 知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第六节《鼓乐铿锵》 欣赏:锦鸡出山、滚核桃、童谣 知识:打溜子、鼓吹乐、吹歌 第七节《丝竹相和》 欣赏:中花六板(江南丝竹)、娱乐升平(广东音乐) 知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 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 知识:京剧、南梆子、四平调 第九节《现代京剧》 欣赏:雄心壮志冲云天、家住安源 知识:京剧音乐、京剧的行当、现代京剧 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星星索、欢迎、巴雅提木卡姆

知识:亚洲音乐 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欣赏:非洲赞歌、鼓舞、门库尔雅、男孩之舞 知识:非洲音乐 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 欣赏:鸟儿在歌唱、优雅、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 知识:欧洲音乐 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欣赏:告别、美丽的小天使、小伙伴 知识:拉丁美洲音乐 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第十四节《巴赫》 欣赏:马太爱难曲(第1、72、78分曲) 知识: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十二平均律 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第十五节《贝多芬》 欣赏: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知识:奏鸣曲式与交响曲 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欣赏:魔王、鳟鱼、菩提树 知识:艺术歌曲、声乐套曲、舒伯特与艺术歌曲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 欣赏:C小调练习曲、爱之梦 知识: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肖邦与李斯特 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 欣赏: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 知识: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柏辽兹 第十单元音乐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芬兰颂 知识:民族乐派、交响诗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 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荒山之夜 知识:强力集团 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欣赏:海上--从黎民到中午、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结构图(个人整理)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结构图 第一编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3)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①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②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关系(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2)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特点: ①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②对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4)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建设与发展趋势 ①内容趋于集中;②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③注重学校教育实践。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与意义 (1)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2)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有助于帮助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④教育性原则。(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①教育心理实验 ②观察法 ③调查法 问卷法、访谈法、教学经验总结法 (3)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 ①注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探讨课题; ②强调并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 ③注意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1)心理发展的概念 (2)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 ②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指导性案例在审判实务中适用的若干问题

指导性案例在审判实务中 适用的若干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2010年11月26日公布实施。但该《规定》比较原则,对规定中的“类似案件”、“应当参照”等内容的理解容易产生疑问,并且最高法院公布的指导性案例与司法解释、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之间的关系,各高级法院和有关业务部门发布案例的效力,以及指导性案例的实际运用等问题均未作出规定。本文结合指导性案例在审判实务中的运用,对相关问题交流一下看法和建议。 一、在审判实务中如何处理指导性案例与司法解释的关系 司法解释权在法院系统由最高法院统一行使,是指最高法院对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的适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这就是说,在我国只有最高法院才有权制定司法解释,地方各级法院都无权制定司法解释。我国司法解释的特殊性在于基本不针对具体案件,即使涉及具体案件,也将有关法律问题抽象出一般规则,由最高法院以文件的形式发布,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的特征。因此,往往在适用过程中需要对司法解释进行再解释。而案例可以准确地解释了法律条文与特定的事实之间的相互联结性,使法律条文的含义、立法者的意图、立法原则透过特定的案件得到具体阐释,可以为法官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充分弥补了司法解释的不足。与司法解释相比,通过指导性案例的形式进行法律解释更容易保证法官在具体适用案件中正确地理解法律和适用法律。但是,由于受我国现时立法水平、法治环境、法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在现阶段指导性案例不可能全部代替司法解释,承担统一法律适用和法律解释的功能。现阶段,不是所有的法官(特别是基层法院的法官)都具备从案例中发现所蕴含的法律解释的水平和能力。当今,由于存在大量的特别法,法官在众多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库中寻找法律规范都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如果将现有的司法解释判例化,那么最高法院的指导性案例数量将是十分庞大。法官在指导性案例库中寻找相应的司法解释,就更加困难。 笔者认为,由于最高法院制定司法解释是非常谨慎和慎重的,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或者重大疑难问题的司法解释草案都会通过互联网等形式进行公布,公开征求普通民众的意见,司法解释才会最终出台。因此,制定司法解释与发现法律适用中所存在的问题相比,司法解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作为法官审理案件,在法律没有相应规定时不得拒绝裁判,并且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有严格的审限要求,不可能等待法律、司法解释出台后再作判决。这时,法官可以参照最高法院的指导性案例进行裁判。最高法院可以通过案例指导制度发现法律漏洞,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立法建议;也可以对已经发布的指导性案例的裁判规则

第九章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大部分学者把无私的关心其他人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并把他视为高级的亲社会行为,综合考虑了动机和行为后果两方面。罗森汉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的亲社会行为,即动机是关心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另一类是常规性的亲社会行为,即期望得到对自身有利的好处。柯莱波斯等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一个行为的连续体,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把亲社会行为视为是动机、环境线索因素、行为者对环境的认知、可供选择的行为反应等变量的函数,即亲社会行为决定于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认知学派关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 个体亲社会与否受到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制约。精神分析学派强调超我概念,社会认知学派强调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同年龄段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不一样:婴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还处于萌芽状态,婴儿通过与母亲和抚养着的相互交谈过程中,婴儿逐渐学会使用社会参照系,注意与他们自身安全有关的抚养者的情感反应,婴儿会通过自己变的忧虑,对他人的忧虑作出反应。幼儿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认知能力还比较低,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区分自我—他人维度,儿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安慰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如给他人自己喜爱的玩具等。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太多表现出顺从,极少的亲社会行为是自发的,而且目前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也与周围环境有关。学龄儿童指向成人的亲社会行为是带有服从、赞同和避免惩罚性质的,而同伴指向的亲社会行为更多的是合作、互惠互利和对他人需求的敏感性。这一阶段,亲社会行为的工具性特点逐渐减少,他人取向的行为动机逐渐占主导地位。亲社会行为与观念的一致性逐渐提高;从动机的角度看,小学阶段儿童对利他行为的自我归因主要是实用主义的、同情的自我取向和奖励取向。成人期的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也更高级,成人的亲社会行为更关注社会,更多地体现社会取向,动机系统也更复杂,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更为多样性,往往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和规则来界定。 亲社会行为与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不考虑动机因素。利他行为不仅强调结果上的利他,而且强调利他动机。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既有可能是有利他主义引起的,也可能不是由利他主义引起的,而包含了一定的目的性,如为了获得社会赞许、避免惩罚等。利他主义是指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的行为。 ①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②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③利他行为不期待任何形式的回报或奖励。④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表现在时间、精力、物质上的付出。亲社会行为的中介过程 社会认知结构是指对社会信息进行加工,解释社会事件,理解社会事件,理解人际关系以及解决人际关系。这种认知结构对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是提供作出某种亲社会行为所必须的信息,二是导致情感和动机倾向的产生。这两个认知和情感过程对亲社会行为起到中介作用。主要是以三个步骤实现的:1、注意过程:包括注意他人的需要、对帮助时机的知觉。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对他人需要帮助的觉知。对他人需求的敏感性很重要。对目标唤起的认知和解释会影响人们亲社会行为,若把唤起视为合理需求,怎会对亲社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不利于亲社会行为发生。2、评价过程:个体主要通过三类标准来评价可能采取的行为:代价和利益、道德准则、自我。3、计划过程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的理论模型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音乐教资笔试知识点串讲——模仿式复调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音乐教资笔试知识点串讲—— 模仿式复调 最新、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报名时间:12月13至16日。面试时间为2017年1月7-8日。上海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供考生选择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一对一解答。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复调这部分我们教师资格考试会出什么样的题目,它的考察形式是怎样的复调这部分内容在教资资格考试中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会在创编题中出现:给出主旋律让大家用紧缩模仿或其他的形式来进行低声部的攥写,所以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模仿式复调。 其次,我们要知道模仿式复调的三要素:相同的旋律;不同声部;先后出现,说到先后出现这个要素我们就要知道模仿式复调的声部结构: 起句丨-- 丨答句丨-- 丨答句丨-- 丨-- -- 丨应句丨-- 丨应句丨-- 丨应句丨-- -- 我们来看结构图,高声部的前几小结我们称之为是起句,而低声部的应句是模仿起句进行的也是我们考试让大家填写的内容,再看高声部的答句就和低声部的应句产生一种对比的关系。这个就是我们的声部关系知道三者之间的关系既可; 再次,我们来看下模仿的类别:局部模仿(只模仿起句部分)卡农模仿(完整的模仿),类别的知识大家了解既可,当我们知道概念和类别之后我们来看考点:模仿的手法,这部分内容就需要我们去理解和记忆。模仿手法的第一种手法: (1)音程模仿(特点:只改变音高,不改变节奏类型) 丨12 3丨4 56丨-- -- 丨-- -- 丨-- -- 丨-- -- 丨-- -- 丨56 7 丨1 23 丨-- --(此例为下方四度(度数可改变)) (2)扩大模仿(使用条件:起句短、节奏紧缩)(特点:只改变节奏(时值),不改变音高) 丨12 34丨45 67丨-- -- 丨-- --丨-- --丨-- --丨-- -- 丨-- -- 丨-- --丨 1 2 丨3 4丨4 5丨6 7丨-- -- (3)紧缩模仿(使用条件:起句长、节奏宽展)(特点:只改变节奏(时值),不改变音高) 丨 1 2 丨3 4丨4 5丨6 7丨-- -- 丨-- -- 丨-- -- 丨-- -- 丨-- --丨12 34丨45 67丨-- -- 丨-- --丨-- -- (4)倒影模仿(类似对称图形,上下对称;音高变化,节奏不变)(注意对称轴:小字1组c(可变换))(注意:音高与对称轴度数关系) 丨12 3丨4 56丨-- -- 丨-- -- 丨-- --

莫扎特晚期钢琴奏鸣曲的复调性审美

莫扎特晚期钢琴奏鸣曲的复调性审美 ——以奏鸣曲K576为例【摘要】:莫扎特晚期的奏鸣曲,都有着一种德国古典主义哲学的气质,幽 深淡远。而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K576是莫扎特所写的音乐中最精美的、最伤感、最细腻的一首。无论是在调性布局还是结构模式或是复调与和声交织的写作手法上,莫扎特都进行的大胆创新。 【关键词】:奏鸣曲复调性对位 1789年4月莫扎特创作了奏鸣曲K576,这一年是莫扎特人生中最煎熬、悲惨的一年。由于对死亡的思考与理解,使他晚期的作品富涵着哲理。但是,莫扎特的作品依然是安静祥和的,他从来不在音乐中表现痛苦。 整首奏鸣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快板,第二乐章是慢板,第三乐章是小快板。 第一乐章的主题简约,由二声部的奏鸣曲式结构写成。由D大调的主和弦构成了呈示部主要主题,接着右手重复一遍琶音的进行开始出现音阶型的新对位旋律。 例一: 接着,副部主题在A大调上使用着主部主题的动机。莫扎特把渴求看得高于一切的灵魂状态,使得整个音乐都生机勃勃。在展开部的写作手法具有特别鲜明的莫扎特晚期作品的特点,主题动机中使用了二声部的有终卡农式模仿,使得声部非常的充实。 例二: 再现部首先陈述一遍主部主题的音乐材料,接着连接部到副部主题中一直使用了卡农的模仿手法。 莫扎特将对生命的渴望,对人生的感触和理解全部寄托在了他的音乐上,使得他的音乐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可以说,不论是上帝、还是大自然,是爱情的痛苦与欢乐、还是人生的光明与黑暗,一切的一切无不渗透着莫扎特的情绪。 第二乐章的音乐可以说是莫扎特歌曲化钢琴奏鸣曲的精髓代表。乐曲是抒

情的慢板乐章,虽然是以主调为主,但是不难发现在许多段落中都运用到了多声部音乐的写作手法和思维方式。莫扎特把许多装饰的写法都应用在了音阶旋律的经过句上。独特的和声效果融入进了自然的旋律当中。主题的进入将抒情缓慢演绎到了极致,而紧接着的连串的十六分音符可谓是畅快淋漓、悠扬舒畅。无法释怀的忧愁也成最动人的歌唱。 例四: 第三乐章是整篇奏鸣曲的重中之重。莫扎特晚期对对位法的痴迷使得他用尽了各种手法将复调音乐巧妙地与主调音乐融合在了一起,打破了奏鸣曲式与回旋曲式的界限,是的这个乐章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的动机活泼、轻快,它是由一些短小、短促的音程组成。副部主题则加入了急促的十六分音符三连音,接着旋律声部出现了双声部的对唱,在连贯流动的一长串三连音的映衬下,惬意悠闲之感油然而生。 例五: 副部第二主题是舒缓而深情的三部和声。它就像冬日里的一抹阳光,温暖着人们的心窝。是全曲中唯一较为舒缓、歌唱而深情的主题旋律。歌唱着的下行旋律中穿插着一丝切分,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真、直率的莫扎特。 例六: 在展开部中,作曲家的写作手法出现了一个不同于寻常的跳跃性思维。他将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之间的区别巧妙的处理了,音乐的发展虽说在意料之外但却异彩纷呈、大胆创新。加入了丰富的复调的写作手法,左手和右手的流淌出来的音乐是那么的纯洁无暇、天真浪漫。 例七: 展开部的副部主题的乐思发展在之前的基础上做了十分出色的扩充。一个声

指导性案例的浅析

指导性案例的浅析 刘晶李昂 摘要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出台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标志着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正式建立。截止2016年3月,最高法院已经发布了11批56个指导性案例,在指导性案例在实行的过程中,对于它的地位争议一直不断。本文将从中国的指导性案例与国外判例的比较、与司法解释的比较及与“法官造法”的比较中,总结分析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及其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关键词指导性案例判例司法解释法官造法效力 一、我国的指导性案例与国外的判例 “案例指导制度”在两大法系中均不存在,这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中国不承认先例或判例,而把它称之为指导性案例。虽然它与国外的判例一样,对于法院后期的判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更多的是一些区别。 (一)英美法系国家又被称为“判例法”国家,法院的判决被当作与制定法具有相同效力的“法律”,“判例”具有法院地位 在判例法国家形成了一整套创造、借鉴、遵循及规避判例的法律制度,其中“遵循先例”是其根本原则,即在遇到与本级或上级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所处理过的问题,把之前法院所作的判决作为直接法律依据。 (二)从严格意义上讲,传统大陆法系国家没有判例制度 例如,在法国,判例不是正式法源,不能作为法律依据,但法官和律师在解决案件时都会遵从已有的判例。在实际的法律实践中,大陆法系对判例的重视程度早已超出了我们的传统看法。德国虽为传统大陆法系国家,但判例具有重要的论理作用,尤其是在行政领域,具有事实上的拘束力。所以,大陆法系国家虽不承认判例是法律渊源的一种,且不具有普遍的拘束力,但在实践中仍然承认判例对目前案件的一般性约束力。 (三)我国的指导性案例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法律也未赋予其普遍的拘束力 对于大陆法系的判例,下级法院要遵循,否则上级法院在复审下级法院的判决时必然会将其撤销,但我国并未作出对下级法院不遵守指导性案例所作的判决将会被上级法院撤销的规定。因此,我国虽然属于大陆法系国家,但我国的指导性案例并不同于大陆法系的判例,指导性案例是符合中国现行的立法体制和司法制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适用制度。 二、指导性案例与司法解释 指导性案例和司法解释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对统一法律适用和促进法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两种制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 (一)指导性案例与司法解释的法律效力不同 司法解释是最高法院根据法律的授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法定程序制定的,它具有法源地位且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指导性案件并不是由最高法院直接审理的,它是最高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中典型案件的选取、编发,基层法院也可以成为指导性案例的最初制定主体。它不具有法源地位,也不直接具有拘束力,只有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准,才有参照效力。并且,由于法律效力的不同,它们在裁判文书中所处的位置也不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裁判文书引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民事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或者司法解释。对于应当适用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直接引用”。虽然我国法律对是否可以直接引用指导性案例没有明文规定,但从最高检察院新出台的《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中明确指导性案例不能作为直接法律依据可以看出,指导性案例只可作为裁判说理的依据而引用。法官在办理案件时可以参照相

第十章 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培训课件

第十章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同伴关系概述 同伴关系的定义、类型及成因 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家在共同的活动中建立的人际交往关系,它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具有其他人际关系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同伴关系主要分为两种,友谊和同伴群体关系。友谊是两个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较为持久稳定的双向关系,而非简单的喜爱或依恋的关系。友谊的八种功能为:友爱、亲密、可以信赖的同盟、友谊的帮助、安抚、陪伴、肯定价值和归属感。同伴群体不像友谊那样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儿童之间自发产生的,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行为准则,有相同的兴趣,经常共同参加某些活动的群体关系。同伴群体通常存在一定等级性质的关系和结构,各成员在群体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和地位。 同伴关系的性质和功能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儿童与父母和教师的关系,以及儿童与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哈吐普把这两种人际关系分别称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前者的性质具有互补性,是权威—服从型的,后者的性质是自由、平等、互惠的。他认为社会化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广泛。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动因。首先,同伴关系为儿童发展社会能力、获得熟练成功的社交技巧提供了重要的背景。第二,同伴关系是使儿童获得安

全感、归属感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源泉,有利于情绪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儿童对环境进行积极探索的精神。第三,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儿童同伴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从简单的、零散的相互接触逐渐发展到复杂的、互惠的相互交往。 婴儿期,婴儿与其他婴幼儿的接触是短暂的,从第二年起,同伴间的互动编的更频繁、更为复杂,社会性游戏变得更加突出。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⑴客体中心阶段,儿童的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玩具或其他物体上,而不是儿童本身。⑵简单的相互作用阶段,儿童已经能对同伴行为作出反应,并试图去控制对方的行为。⑶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社会交往更复杂,模仿行为出现,同伴之间进行互补和互惠的角色游戏。 学前期,儿童的同伴关系变得更密切、频繁和持久。儿童的社交技能有所发展,由于语言水平的发展互相间的交往也更加有效。表现出更多的合作行为。儿童从3岁起就更偏爱同性同伴,群体游戏增加。 儿童进入小学后,同伴间交流思想、合作以及分享的能力逐渐提高。儿童自己形成的非正式同伴群体在儿童社交中处于主要地位,但是由于对自身的管理没有正式的规则,成员流动迅速。儿童正处于去自我中心阶段,儿童对同伴更有选择性,友谊更持久个呢过有意义。 青少年期,儿童处于向成人过渡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同伴关系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青少年期是儿童寻求自我同一性的重要

第一章 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第一章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第一节社会化与社会性发展的含义 一、社会化的含义 1、社会的含义[【P4】 2、社会性发展的含义【P4】 二、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 1、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社会适应、道德品质【P5】 三、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 1、个性的概念【P5】 ①独特性②稳定性③统和性④功能性 2、幼儿个性发展的心理结构【P7】 ①个性结构的成分:自我调控系统、个性倾向性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②幼儿个性结构【P8】 ③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一般关系、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又是互相促进的 第二节幼儿社会化的功能、内容与特点 一、幼儿社会化的功能【P11】 1、培养儿童的社会角色意识 2、规范儿童的行为和道德意识 3、传递社会知识经验和技能 4、形成儿童的个性 5、使人由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 二、幼儿社会化的内容【P12】 主要包括:①认知社会化②道德社会化③性别角色社会化④政治社会化⑤职业社会化 三、幼儿社会化的特点【P13】 1、遗传素质是幼儿社会化的基础 2、幼儿的社会化具有社会制约性 3、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 4、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关键期 5、社会化是终身的过程 第二章幼儿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 1、自我概念的定义【P19】 2、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P19】 ①从简单到分化②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曲线是起伏变化的 ③儿童自我概念结构的复杂性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 ④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

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年龄特点【P20】 ①婴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②学龄前期儿童的自我概念 ③学龄期儿童的自我概念④青春期的自我概念 3、影响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因素【P21】 ①生物因素:宫内环境、认知发展水平 ②重要他人的作用:家庭成员的影响、教师的作用、同伴关系 ③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地位: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地位和种族 二、自尊的发展 1、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P24】 ①幼儿阶段自尊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②儿童自尊发展具有不稳定性 ③儿童自尊的发展存在某些性别差异 ④城乡儿童在保持自尊方面存在差异 2、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因素【P25】 ①外表或外貌②亲子关系③父母教养方式④师生关系⑤同伴关系 3、自我控制的发展 ①自我控制的定义【P28】 ②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P28】 对动作和运动的控制、对认知活动的控制、对情绪情感的控制 ③影响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因素【P30】 生理因素、言语指导、父母控制模式、物质诱因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发展 一、社会认知发展概述 1、社会认知的定义【P33】 2、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P34】 ①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 ②观点采择能力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关键 ③儿童社会认知和各方面的发展室非同步、非等速的 ④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具有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影响 ⑤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水平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 二、观点采择的发展【P38】 1、观点采择的定义 2、观点采择的分类 ①空间观点采择②社会观点采择 3、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①儿童对社会世界认知结构的发展平行于其对物理世界的认知发展 ②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呈现一定的阶段性 ③儿童观点采择过程伴随着相应的智力活动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P39】 1、心理理论的定义 2、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 3、影响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因素【P40】 ①家庭因素:家庭规模、家庭经济地位、家庭交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