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Padmini5充电实测 多久才能充满

iPadmini5充电实测 多久才能充满

iPadmini5充电实测 多久才能充满

iPadmini5 充电实测多久才能充满

苹果iPad 系列包含了iPad Air、iPad Pro、iPad mini,在尺寸上iPad mini 屏幕、体积更为小巧,适合随身携带,双手操控更为方便,很适合玩类型于“王者荣耀”这类的MOBA 游戏,所以也被网友称之为“苹果游戏机”

近期,苹果悄然在官网上架了新款iPad mini 5,这是mini 系列的第五代平板产品,它搭载了强悍的A12 处理器芯片,被网友们称之为“最强游戏

机”。

配置虽然强悍,但我们非常关心它的充电速度,能否支持当前最热门的USB PD 快速充电?

为此我们准备了一台iPad mini 5 与苹果61W(A1947)PD 充电器进行充电测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iPad mini 5 的外观沿用了苹果传统的iPad 造型设计,跑马大边框几乎没有什幺变化,在全面屏大行其道的今天,看来很有“年代”感。但对于握持感

来说,大边框却又非常友好,不会有误触情况发生。

快速脉冲充电技术的研究

快速脉冲充电技术的研究 概述 目前个护电动充电式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个护占居市场的电动剃须刀用的可充电电池多数采用镍氢镍镉电池 , 其充电方式采用直流恒压或恒流充电 ,这两种充电方式实际中存在很大缺陷。恒压充电不合理是因为可充电电池内阻很小 ,恒压充电初始电流很大,因而要降压, 到了充电后期则因电压过低导致充电不足, 长期欠充会使充电电池内部严重不能完全有效化学反应 ; 恒流充电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充电电池充电曲线呈指数变化 , 如图 1 所示 ,恒流电流在充电初期小于充电电池可接受最大电流 ,延长了充电周期 , 后期则超过充电电池可接受电流的能力 ,电能不能有效转化为化学能 , 多变为热能消耗掉了。解决方法之一就是根据理想充电曲线 , 动态跟踪参变量 , 实时调节充电电流。智能电动产品充电电池具有放电电流大、放电时间短以及放电深度深等特点 , 对于电动智能产品还有启动较频繁等特点 , 因此采用智能快速脉冲式充电技术 , 将避免上述缺点 , 使充电过程更合理化。 一般在正常充电时 , 以 8 或 10 小时充电率电流进行充电所需时间多为 10 多个小时 , 快速充电的特点是采用 1 C (A) ( C 为充电电池额定容量数值) 以上的大电流 , 在短时间内把电池充满 , 而在此过程中 , 充电电池既不产生大量气体 , 又不使充电电池温度过高 , 解决的办法就是采用脉冲式充电 , 用反向电流短时间放电的方法消除极化 , 这样就可以保证充电电池不大量产生气体又不

发热 , 从而大大缩短充电时间。 快速充电的基本原理 找出充电电池能够接受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可以接受的充电电流曲线 ,如图1 所示 ,方程式: i = I0e - at 方程式中i —任意时刻t 时充电电池可接受的充电电流 I0 —最大初始可接受充电电流 a —衰减率常数 , 也称充电接受比 图1 图 1 所示是一条自然充电接受特性曲线 , 超过这一充电接受曲线的任何充电电流 , 不仅不能提高充电效率 ,而且会增加析气 ,小于此接受曲线的充电电流 ,便是充电电池具有的储存充电电流。 在实验的基础上验证出 , 充电电池在采用任何放电电流后 ,

电动车铅酸蓄电池的脉冲快速充电设计

电动车铅酸蓄电池的脉冲快速充电设计 摘要:对快速充电原理进行了阐述,针对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采用了分级定电流的脉冲快速充电方案,提出了充电器的硬件电路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方案。该充电方案对充分发挥蓄电池的功效,提高对蓄电池的充电速度,减少充电损耗,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动车;铅酸蓄电池;脉冲快速充电 引言 以动力蓄电池为能源的电动车被认为是21世纪的绿色工程,它的出现将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目前,电动车核心部件中的电动机、控制器和车体三大部件在理论和技术上已较为成熟,而另两大部件蓄电池、充电器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电动车的要求,有一些理论和技术问题还有待攻关,现已成为影响 电动交通工具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的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大多为铅酸蓄电池,这主要是由于铅酸蓄电池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电池容量大、跟随负荷输出特性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当然,也有一些高性能电池,比如锂电池、燃料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电动车在深圳已投入试运营,由上海研制的第二代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二号"也于2004年5月在北京的国际氢能大会上露面,但都还未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虽然近年来蓄电池自身的技术有了不小的进步,但作为其能量再次补充的充电器的发展非常缓慢,传统的常规充电时间过长,快速充电技术至今仍未能完全解决,严重地制约着电动车的发展。 自铅酸蓄电池问世以来,由于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所采用的充电方法均未能遵从电池内部的物理化学规律,使整个充电过程存在着严重的过充电和析气等现象,充电效率低。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与一般蓄电池还有所不同,它以较长时间中等电流持续放电为主,间或以大电流放电,用于起动、加速或爬坡。一般来说,电动车用蓄电池多工作在深度充放电工作状态。因此,对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快速充电提出了不同于常规电池的要求,它必须具有充电时间短、对蓄电池使用寿命影响小以及充满电判断准确的特点。 1脉冲快速充电法的理论基础 理论和实践证明,蓄电池的充放电是一个复杂的电化学过程。一般地说,充电电流在充电过程中随时间呈指数规律下降,不可能自动按恒流或恒压充电。充电过程中影响充电的因素很多,诸如电解液的浓度、极板活性物的浓度、环境温度等的不同,都会使充电产生很大的差异。随着放电状态、使用和保存期的不同,即使是相同型号、相同容量的同类蓄电池的充电也大不一样。 1972年,美国科学家马斯在第二届世界电动汽车年会上提出了著名的马斯三定律,即1)对于任何给定的放电电流,蓄电池充电时的电流接受比a与电池放出的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即 式中:K1为放电电流常数,视放电电流的大小而定; C为蓄电池放出的容量。 由于蓄电池的初始接受电流Io=aC,所以 I0=aC=K1(根号C)(2) 2)对于任何给定的放电量,蓄电池充电电流接受比a与放电电流Id的对数成正比,即 a=K2logkId(3) 式中:K2为放电量常数,视放电量的多少而定; k为计算常数。 3)蓄电池在以不同的放电率放电后,其最终的允许充电电流It(接受能力)是各个放电率下的允许充电 电流的总和,即:

脉冲式全自动快速充电器电路图

脉冲式全自动快速充电器电路图 发布: | 作者: | 来源: chengangduo | 查看:703次 | 用户关注: 脉冲式全自动快速充电器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其电路如图所示。脉冲式全自动快速充电器电路电路工作原理:由图可知,市电经变压器降压,再经VD1~VD4桥式整流,在A点得到约20V的电压,经R1限流、VZ、C1稳压,在B点得到14V左右的稳定电压。此电压主要供给NE555工作,使其产生振荡,并从第3脚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池的充电过程,同时通过调节RP,在C点建立基准电位。假设只对两节镍镉电池进行充电,电位定在2.8 脉冲式全自动快速充电器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其电路如图所示。 脉冲式全自动快速充电器电路 电路工作原理:由图可知,市电经变压器降压,再经VD1~VD4桥式整流,在A点得到约20V的电压,经R1限流、VZ、C1稳压,在B点得到14V左右的稳定电压。此电压主要供给NE555工作,使其产生振荡,并从第3脚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池的充电过程,同时通过调节RP,在C点建立基准电位。假设只对两节镍镉电池进行充电,电位定在2.8V(比额定电压稍高一点)。NE555对充电情况的检测是这样的:一开机,作为振荡元件的C2处在充电状态,NE555的第3 脚输出高电平,LED灭,V1截止,电源停止对电池充电;当C2上的电压逐渐上升,以至大于5脚的电压,内部电路触发,第7脚对地呈短路;在C2对地放电的过程中,NE555的第3脚变为低电平,LED亮,V1导通,电源对电池开始充电;当C2上的电压因放电低于第5脚的电压1/2时,内部的电路再次翻转,第7 脚与地断开,C2开始充电,第3脚重又变为高电平,以下的情形跟开机时基本相同。当电池的充电即将完成时,C2的充电过程逐渐放慢(因第5脚的电压已接近C点的电压),电池的充电间隙延长,发光管长时间不亮,最后电池动态地

电动车铅酸蓄电池的脉冲快速充电设计

电动车铅酸蓄电池的脉冲快速充电设计 [作者:杜娟娟裴云庆王兆安转贴自:电源技术应用点击数:276 更新时间:2005-11-29 文 章录入:ebike ] 【字体:】 摘要:对快速充电原理进行了阐述,针对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采用了分级定电流的脉冲快速充电方案,提出了充电器的硬件电路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方案。该充电方案对充分发挥蓄电池的功效,提高对蓄电池的充电速度,减少充电损耗,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动车;铅酸蓄电池;脉冲快速充电 0 引言 以动力蓄电池为能源的电动车被认为是21世纪的绿色工程,它的出现将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目前,电动车核心部件中的电动机、控制器和车体三大部件在理论和技术上已较为成熟,而另两大部件蓄电池、充电器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电动车的要求,有一些理论和技术问题还有待攻关,现已成为影响电动交通工具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的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大多为铅酸蓄电池,这主要是由于铅酸蓄电池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电池容量大、跟随负荷输出特性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当然,也有一些高性能电池,比如锂电池、燃料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电动车在深圳已投入试运营,由上海研制的第二代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二号”也于2004年5月在北京的国际氢能大会上露面,但都还未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虽然近年来蓄电池自身的技术有了不小的进步,但作为其能量再次补充的充电器的发展非常缓慢,传统的常规充电时间过长,快速充电技术至今仍未能完全解决,严重地制约着电动车的发展。 自铅酸蓄电池问世以来,由于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所采用的充电方法均未能遵从电池内部的物理化学规律,使整个充电过程存在着严重的过充电和析气等现象,充电效率低。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与一般蓄电池还有所不同,它以较长时间中等电流持续放电为主,间或以大电流放电,用于起动、加速或爬坡。一般来说,电动车用蓄电池多工作在深度充放电工作状态。因此,对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快速充电提出了不同于常规电池的要求,它必须具有充电时间短、对蓄电池使用寿命影响小以及充满电判断准确的特点。

脉冲测试仪操作使用方法

https://www.doczj.com/doc/ce2691584.html, HTRS-V变压器容量及空载负载测试仪 脉冲测试仪操作使用方法 一、电流取样器: 电流取样器外型及接线图 高压闪络测试时,电流取样器红、黑接线柱与测试线红、黑夹子对应连接,并将电流取样器平行放置于电容器接地线3-5cm处。如信号强可移远些,信号弱可移近些。以采集到较好的波形为标准。 二、连接电缆: 仪器配套连接电缆二条,为闪络测试时使用和低压脉冲测试时使用。如图7所示。 三、精确定点实物接线图: 精确定点是测试电缆故障关键的一步,粗测完后.撤走主机和多次脉冲产生器,按以下实物图接线方式,给电缆连续加冲击高压使故

https://www.doczj.com/doc/ce2691584.html, HTRS-V变压器容量及空载负载测试仪 障点连续放电,频率大概放在3~4秒/次。带上声磁数显同步定点仪走到粗测距离的前后10米处仔细听故障点的放电声,听出声音最大点下方即为电缆故障点。 第六节声磁数显同步定点仪介绍 一、用途: 本产品用于埋地电绝缘故障点的快速、精确定位及电缆埋设路径和埋设深度的准确探测。 二、主要特点: 1、用特殊结构的声波振动传感器及低噪声专用器件作前置放大,大大提高了仪器定点和路径探测的灵敏度。在信号处理技术上,用数字显示故障点与传感探头间的距离,极大地消除了定点时的盲目性。 2、缆沟内架空的故障电缆,过去定点时,全电缆的振动声使任何定点仪束手无策,无法判定封闭性故障的具体位置。如今,只要将本仪器传感器探头接触故障电缆或近旁的电缆上,便可精确显示故障距离及方

https://www.doczj.com/doc/ce2691584.html, HTRS-V变压器容量及空载负载测试仪 向,毫不费力地快速确定故障位置。 3、工频自适应对消理论及高工频陷波技术,大大加强了在强工频电场环境中对50Hz工频信号的抑制及抗干扰能力,缩小了定点盲区。在仪器功能上,利用声电同步接收显示技术,有效地克服了定点现场环境噪音干扰造成的定点困难问题。尤其是故障距离的数字显示省去了操作员对复杂波形的分析判断,在相当程度上替代了闪测仪的粗测距离功能。对于数百米长的故障电缆,一般不用粗测便可实施定点,真正实现了高效、快速、准确。利用15z幅度调制电磁波和幅度检波技术作路径探测和电缆埋设深度测定,避免了原等幅15z信号源时电视机行频对定点仪的干扰。 4、操作极其简便,打开电源开关即可,无须换挡和功能选择。结构紧凑、小巧、模块化,便于携带维修,功能强大。 三、板示意图,如图1所示 1 5 4 2 3 前面板示意图后面板示意图 1.距离显示屏2.定点/路径3.耳机插座4.音量调

智能脉冲充电器介绍

48V 10-14Ah智能正负脉冲充电器性能介绍 基本参数:输入交流电压185-240V AC 50Hz 正脉冲充电电流 2.5A+-0.15A 负脉冲放电电流 2.4A+-0.2A (电池电压为56V时) 负脉冲占比 2.8% 快速充电平均充电电流 2.05A +-0.1A 最高充电电压59V+-1% 25摄氏度 浮充电电压55.55V+-1% 25摄氏度 技术特点:以高效快速响应开关电源为基础,配以单片微电脑全程监测和控制,采用各种配比的正负脉冲对电池进行充电,提高电池受电率并大大降低电池失水率。通过独创的过程电压曲线监视分析技术,可以早期发现异常温升等非正常情况,完全防止电池充热充鼓,且能够正常判停缺格电池。内置进风口温度检测,对充电电压进行温度补偿,保证冬季充足,夏季不充过。 充电状态及描述: 1.接入电池初期检测: 充电器首先检测电池电压,确定电池电压在可充电范围内(39V-58V),否则指示电池电压错误。 2.过放电电池预充电: 电池接入后,如果电压在39V-47V之见,充电器先对电池进行短脉冲预充电(平均有效电流0.5A),此时指示灯为红色慢闪,直到电压达到47V以上为止。 3.全电流预充电检测: 充电器对电池进行为时5秒的全电流连续充电,通过这个过程判断电池的可充电性以及是否为充满的电池,此过程指示灯为红灯常亮。如果是充满电的电池,此过程只相当于浮充。 4.正负脉冲快速充电: 当之前检测及预充电通过后,充电器进入正负脉冲快速充电阶段,此时指示灯为红色快速闪烁。快速充电阶段每三分钟为一个小充电区间,之见将会进行为时10秒的电池状态检测,此时指示灯橙色常亮。检测阶段将会判断电池是否充满,同时会记录电池当前电压并和之前多组电压数据进行比对(即电压曲线监视)。当判断电池已经充满或者电压曲线监视发现电池将要发生热失控时,则立刻停止快速充电状态。另外,当快速充电时间超过约10小时,也会强制退出快速充电状态,超时退出后也会进入浮充状态,但是指示灯为绿色橙色交替慢闪。 5.浮充状态: 充电器间歇对电池施加浮充电压进行浮充(比一般的连续施加电压而言,对电池更好),此状态指示灯绿色常亮。 6.均衡补充电状态:

脉冲式充电器电路图

图是脉冲式充电器电路。图(a)为充电器电路,图(b)为充电器框图,由基准电压、时钟脉冲、充电控制和恒流部分等组成。工作原理简述如下:NE555产生时钟脉冲,通过3脚输入14013构成的D触发器,14013的D,端(5脚)输入为高电平时,Qt端(1脚)输出高电平,晶体管VTi导通,VT3与LED,等构成的恒流电路对电池进行充电。电池的电压随充电而升高,但未超过1.4V时,Ay输出仍为高电平。若14013的D1端输入为高电平,即使有时钟输入,14013的Q1输出仍保持不变,为高电平。当电池电压升高超过1.4V时,A1输出为低电平,若一定时间后输入脉冲,则Q1输出低电平,VT1截止,电池停止充电,为休眠状态。若电池放电时,电池电压降到一定值时,A1输出高电平,则14013的D,为高电平,来了时钟脉冲后其Q1输出高电平,VT1导通,电池再次开始充电。另一路,即A2与VT2等充电电路的工作与此类似。 图(c)是工作时序图,充电中,LED1(LED2)发光显示,休眠时灯灭。基准电压利用VD2~ VD4三个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用RPt调整为

1.4V.

图14是天能TN-1智能负脉冲充电器电路图。这个充电器主要部分是典型的半桥式两段充电器,和前面介绍的图12充电器基本一样。这里主要介绍负脉冲充电部分的工作原理。这部分电路由放电开关、负脉冲加载控制、脉冲振荡器三部分组成。 放电开关是三极管Q6、Q6导通,其集电极和发射极将电瓶短路,电瓶放电。Q6截止,电瓶恢复充电。Q5和Q6是直接耦合,俗称达林顿管。Q6受加载负脉冲控制和振荡器联合控制。加载负脉冲控制由IC3的C和D构成。D接成反相器(电路中,与非门两个输入并联看作一个非门),只有C的两个输入都为高电平时,③脚为低电平,经D反相使Q6导通,给电瓶放电。C的②脚来自多谐振荡器的每秒1个(脉宽3ms)正脉冲,C的①脚来自两阶段电流检测电路IC2的①脚,恒流充电时①脚为高电平。此时,负脉冲才起作用。 脉冲振荡器由IC3的A和B以及C24、C25、两只100kΩ电阻构成典型的多谐波振荡器,其

变幅脉冲充电技术在直流电源装置中的应用 吴建新

变幅脉冲充电技术在直流电源装置中的应用吴建新 发表时间:2018-01-07T10:00:43.1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作者:吴建新 [导读] 摘要:针对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的使用和维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充电方法——变幅脉冲充电方法,并对其软硬件实现进行了简述。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紧水滩水力发电厂浙江丽水 323000 摘要:针对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的使用和维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充电方法——变幅脉冲充电方法,并对其软硬件实现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变幅脉冲充电;技术原理;硬件构成;软件:实验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直流系统作为给变电站控制回路、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等提供直流电源的设备,其重要性也日益突出。蓄电池组作为直流系统的主要设备,如何做好维护工作,保证蓄电池组容量充足、保持单体电池的电压及内阻的一致性,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蓄电池维护的主要方法还是定期核对性放电,而充电方式多采用传统的三段式充电:恒流限压-恒压限流-涓流充电。而这种充电方法在多个电池串联的VRLA蓄电池组充电时并不是很合适,容易给蓄电池造成以下故障:一是如果长期充电不足,正负极表面沉积大量体积大、活性差的PbSO4结晶和其包覆下的活性差的PbO2。表现为充电时该电池电压很快升到充电终止电压,放电时又很快跌落到放电终止电压,电池放不出电;二是经常进行的均充和长期浮充,使电池析出大量的气体导致电解液中的水损失加快,内阻增大;三是电池组中各电池性能的差异性在长期使用后表现非常明显。目前造成蓄电池失效有50%是由上述原因引起的。 因此,研究一种适用于VRLA蓄电池的新型充电模式,提高电池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节约资源、提高直流系统运行可靠性,就成了目前的迫切需求。 1 技术原理 自铅酸蓄电池发明以来,就一直沿用传统的三段式充电方法。实践证明,单体电池数量较多的电池组用传统的充电方法来平衡电池的内阻,已很难奏效,反而会严重影响寿命。其原因是:由于各单体电池的极化电压降不同,单体数越多,相对差异越大。当电池组充电容量达到90%时,各单体电池的电压将会有明显差异,个别单体电池压差甚至超过150mV。若继续对电池组充电至设定的终止总电压,则会出现极化大的单体电池发生严重过充电,极化小的单体电池充电不足。若继续循环,电池组的性能将很快恶化,过充电的单体电池电解液干涸,容量衰退,欠充电的单体电池极板硫酸盐化,电池失效。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开发一种新的变幅脉冲均衡充电技术:先用大电流恒流充电至额定容量的70%左右,然后开始脉冲充电。脉冲充电时,正脉冲电流由电池组电压与充电电源所设定的输出电压差确定,即正脉冲电流与上述压差成正比关系。而去极化脉冲(负脉冲)电流自始至终变化很小,这样就使充电过程随着电池组电压的升高(极化变大),正负脉冲的比例越来越小,即去极化作用加大,从而达到抑制极化电压和均衡内阻的效果。变幅脉冲充电模式是从VRLA蓄电池正极板的结构特性入手,研究一种能使电池在循环过程中,正极板保持有高容量、高充放效率和机械性好的充电模式,使电池组充足又不过充,析气率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如此控制充电脉冲电量和去极化脉冲电量之间折比例,可以使实际充电曲线拟合最佳充电效率曲线,提高充电效率,减少析气量,避免电解液温度升高。 这一变幅脉冲均衡充电技术,参考了Mass定律描述的蓄电池的最佳充电效率曲线来设计充电工艺,即在充电效率最大的区域以大电流恒流充电,当充电容量达到额定容量或前一周使用容量的60-70%时,加入间隙性去极化脉冲,并以充电脉冲和去极化脉冲周期性地相继施加在电池上,适当降低充电的平均电流,减少极化。 2 硬件组成 2.1变幅脉冲发生控制器 AC/DC模块为高频开关电源,Q1、Q2在MCU的控制下按设定要求轮流导通、截止,可达到充电输出电流为变幅脉冲的要求。 本单元装置合理设计了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和器件组合,在大电流高电压条件下,在毫秒级的工作状态下能保证连续工作的高可靠性。 2.2集中控制器 根据变幅脉冲充电模式的要求,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结构,主控器采用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级MCU芯片构成了能够真正独立工作的片上系统。MCU能有效的管理模拟和数字外设,通过监控硬件数字接口和变幅脉冲高频开关电源模块间完成数据交换和控制。同时还使用非易失性铁电存储器FRAM来保存关键的工艺和运行参数,重要的工艺参数可保存10年,参数修改次数可以达到1012。通过监控硬件的实现,

铅酸蓄电池脉冲充电的研究

铅酸蓄电池脉冲充电的研究 重庆法阿姆实业有限公司带给您最新资讯: 1.引言 蓄电池是一种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装置,所以称之为化学电池。它可以借助其它电源使反应逆向进行,是一种可逆电池,又称为二次电池。随着绿色能源和节能环保主题行动的发展,铅酸蓄电池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技术成熟的二次能源,在未来的应用中,它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859年普兰特(G.plante)第一次发明了铅酸蓄电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百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蓄电池的工艺、结构不断改善,性能不断提高。尤其近年来,电动车的普及,极大地推动电池作为动力源应用的发展。 然而若使用不当,铅酸蓄电池寿命将大大缩短。影响其寿命的因素很多。研究发现:电池充电过程对电池寿命影响最大,放电过程的影响较少。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蓄电池不是用坏的,而是“充坏”的。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充电器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正确的充电方法,不仅能提高蓄电池的效能,更能有效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改进的脉冲充电方法,能保证有效地消除极化现象,减少极板硫酸盐化,减少电池析气,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2.充电方法介绍 蓄电池中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换是可逆的,也就是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互为逆反应。其放电及充电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很显然,可逆过程就是热力学的平衡过程,为保障电池能够始终维持在平衡状态之下充电,必须尽量使通过电池的电流小一些。理想条件是外加电压等于电池本身的电动势。但是,实践表明,蓄电池充电时,外加电压必须增大到一定数值才行,而这个数值又因为电极材料,溶液浓度等各种因素的差别而在不同程度上超过了蓄电池的平衡电动势值。在化学反应中,这种电动势超过热力学平衡值的现象,就是极化现象。一般来说,常规充电有以下三种。 3.常规充电方法

简易自动脉冲充电器

简易自动脉冲充电器 丁炳亮 NE555时基电路相当于是一个施密特触发器,而其上下限电压还可以通过引脚5控制,因此使用NE555可以很容易组成一个自动电压检测脉冲充电器。该电路原理简单,元件非常少,工作稳定。 电路中的J2是接电池盒。电路工作原理是,555组成一个多谐振荡电路,通过可变电阻器R1控制电容C1的最高充电电压,引脚5控制了555组成的施密特电路的上限触发电压,电容的最高充电电压必须高于引脚5的电压才能是电路振荡,引脚5测的是电池的电压,所以电池电压过于电容的最高充电电压电路就停止充电这样就达到防止电池过充的目的。引脚3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Q1打开,开始对电池充电,输出高电平时Q1截止,停止充电。R5是限流电阻,Q1在这里是工作于饱和区。电路的电路充电时LED会随着输出电平的变化而闪烁。 1电路仿真 先利用protues对该电路仿真实验,观察输出的波形。

555输出的波形占空比很小,也就是充电时间长放电时间短,电池放电是通过555内部的三个5K电阻,调整RV1可以改变充电停止电压,RV1滑片慢慢移向电源负极方向时555输出波形频率逐渐降低,直至停止振荡。输出的波形如下图,黄色的是555输出波形,蓝色的是电容电压的波形。

2元件参数的选择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电容的最高充电电压为电池电压(Ub ),放电最低电压为Ub/2。根据RC 一阶电路全响应可以推导出振荡电路高电平的持续时间为 2)1(**1)222ln(*)2 (RC R K K RV R U U U U RC t e U U U U s b s b t s b s b +-=---=-+=-τ 全响应公式可得根据 其中Us 为电源电压,K 为RV1上部分电阻占总电阻的比例。 低电平的持续时间公式一样,只是R=R1。 如果选择的按图中的参数计算,且假设电源电压为5V ,充电完成电压为3V 即K=3/5,电池当前电压为2.5V 则TH=0.14s ,TL=4.05s 。 Q1工作于饱和状态,则电压降约为0.5V ,消耗的功率为P=I/2,I 为充电电流,I=(Us-0.5)/R3,可以看出R3是控制充电电流的,可以根据电池容量来选择充电电流。为了保 证Q1可以工作于饱和状态,在选择Q1时放大倍数必须满足I R R U s >?+?34ββ。 3制作电池盒 了解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参数选择就可以开始动手制作自己的脉冲充电器了。我制作的电路元件参数就直接按图上给的。下面是要开始想办法制作一个电池盒。我这边利用了一个剃须刀塑料盒制作的。

几种充电模式的总结

报告正文 1、研究内容和意义 行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价格高是制约电动汽车普及的三大因素,快速充电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影响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技术之一,充电模式对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影响,也一直是业内人员研究的热门,不同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本文总结了业内提出的几种常见的充电模式,分析了各种模式的利弊。 传统的石油等化石燃料日益短缺,价格上涨,并且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化石燃料汽车的排放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污染较小甚至零污染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由于电动车辆的环保,低耗能等特点,在我国,电动车辆无疑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种情况下,研发有效的动力电池快速充电技术,对于电动车辆的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提出或者已经应用的充电模式,主要有恒流恒压充电、脉冲充电、急冲电、截止电压控制充电、多阶段恒流充电、恒流脉冲充电等模式。 (1)、国内外最常见的充电模式是恒流—恒压(CC—CV)充电模式,初始时电池以恒流充电,此阶段SOC随时间呈线性增长,直到其电压达到预先设定的上限4.1V或4.2V (磷酸铁锂材料的电池是3.65V),然后再以此电压对电池进行恒压充电,此阶段电流衰减比较接近电池电流最佳衰减曲线,直到电流降至预先设定的较小的值(0.05C)为止。 但是,有文献()指出此模式下只要充电电流达到或者超过一个特定的值,CC阶段末会出现金属锂的镀层。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增加充电电流不仅不会缩短总的充电时间,相反会增加CV阶段充电时间,进而对电池造成不良影响。但是,这种充电模式需要的时间较长,以20Ah的磷酸铁锂单体动力电池为例,在完全放电状态下,充满电池大概需7个小时。 (2)、脉冲充电模式,这种模式收到业内大部分研究人员的青睐,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它包括两种类型:a、只有正脉冲(充电脉冲)模式,即充一段时间后,有一个不充电的间歇时间,如图1。b、有正脉冲还有一个或多个放电脉冲,如图2。 图1 C P为脉冲电流的大小,T R为间歇时间,T P充电电流持续时间。

我的铅酸蓄电池脉冲充电器设计

我的铅酸蓄电池脉冲充电器设计 我一哥们找我说,他摩托车的电瓶(容量为7AH,建议充电电流为0.7A)没有电了,能想办法给充充电么。他还拿来一个输出22V的自耦电源变压器。我想这应该不难。于是找来一个整流桥(整出来脉动直流电),一个滑动变阻器(控制充电电流)开始操作。 充了大约10个小时,基本解决问题。 可是我哥们又说,他的摩托车不经常骑,所以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现亏电的情况。能想个办法让他自己也能充电么?我就教他,结果他说这个太难,操作不了。能不能给他简单做一个电路板,他只要这边插上电源插座,那边连上电瓶就可以呢?这要求不高,对我来说可是有点难哦!想说那就自己去买一充电器不就完了么,可是看着哥们那信任的

表情,我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哎,谁让咱是哥们呢。我自己觉得之前的充电方法虽然简单,应急可以,但是肯定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开始上网搜集资料,争取搭建一个最简单的有实用价值的电路。于是找到了这个。 这个设计是利用3脚输出低电位时给电池充电,这和一般的设计(利用3脚高电位)不同,但是也没多想。既然人家设计出来了,应该就是行的通的。 还有就是因为没有大功率PNP的三极管,所以考虑参考达林顿管用

PNP+NPN的方式来解决。补充一下原设计的资料: 脉冲式全自动快速充电器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其电路如图所示。 电路工作原理:由图可知,市电经变压器降压,再经VD1~VD4桥式整流,在A点得到约20V的电压,经R1限流、VZ、C1稳压,在B点得到14V左右的稳定电压。此电压主要供给NE555工作,使其产生振荡,并从第3脚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池的充电过程,同时通过调节RP,在C点建立基准电位。假设只对两节镍镉电池进行充电,电位定在2.8V(比额定电压稍高一点)。NE555对充电情况的检测是这样的:一开机,作为振荡元件的C2处在充电状态,NE555的第3脚输出高电平,LED灭,V1截止,电源停止对电池充电;当C2上的电压逐渐上升,以至大于5脚的电压,内部电路触发,第7脚对地呈短路;在C2对地放电的过程中,NE555的第3脚变为低电平,LED亮,V1导通,电源对电池开始充电;当C2上的电压因放电低于第5脚的电压1/2时,内部的电路再次翻转,第7脚与地断

NE555脉冲式充电电路

NE555脉冲式电路详解 本文介绍的全自动充电器,可以对镍镉或镍氢电池充电,充电时只要设定电池充电电压的上、下限,充电器便能自动给电池充电。字串7 电路原理 全自动充电器的电路如下图所示,充电器主要由RS触发器、充电电压上、下限设定电路及电源电路组成 RS触发器由555时基电路A组成,内部的两个比较器的基准电压由5脚外接的稳压管VS提供,所以电路的复位电平为VS的稳压值即3V。充电电压上限值设定电路由电位器RP2及电阻R3组成;充电电压下限值设定电路由电位器RP3及电阻R4组成。电路电源由变压器T降压、二极管VD1~VD4桥式整流和电容C1滤波后供给。 充电时应根据待充电池G的节数和电池的种类,调节RP3以设定充电的下限电压,调节RP2设定充电的上限电压。这样,当电池G电压不足时,RP3滑动端即时基电路2脚电平小于V5/2(这里的V5指时基电路5脚的电平,即VS 的稳压值3V)时,时基电路A置位,3脚输出高电平经RP1、VD5向G充电,同时VL发光指示。当G电量充足时,RP3的滑动端即时基电路6脚电平大于V5,时基电路复位,3脚输出低电平,充电停止,同时VL熄灭。调节RP1则可调整电池G的充电电流的大小,应根据所充电电池的性质而定,如充普通5号镍镉电池,充电电流一般可调整在50mA左右。二极管VD5的作用是防止停止充电后,电池G向时基电路反灌电流。本电路可用于2~8节5号镍镉或镍氢电池充电。字串7 元件选择 VD1~VD5选用IN4001等硅整流二极管。VS选用3V、1/2W稳压二极管,如UZ-3.0B、IN5226型等。VL选用普通红色发光二极管。RP选用2W线绕电位器;RP2、RP3选用普通小型合成碳膜电位器,如WH5型等;R1~R4均选用1/8W碳膜电阻器。C1选用CD11-25V型铝电解电容。T选用220V/15V、5V A小型优质电源变压器。

正负脉冲充电器

正负脉冲充电器 近年来,铅酸蓄电池由于其制造成本低、容量大,价格低廉而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若使用不当,其寿命将大大缩短,影响铅酸蓄电池寿命的因素很多,充电方式就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随着人们对快速充电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技术也有了进一步改进及进入实用阶段的条件和可能。这里所介绍的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电路以马斯三定律为理论基础,一方面加快了蓄电池的化学反应速度,缩短蓄电池达到满充状态的时间,提高了充电速度;另一方面保证了蓄电池负极能及时的吸收正极所产生的氧气,避免了电池的极化现象。较好地实现了铅酸蓄电池的快速充电与去除极化,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快速充电原理 理论和实践证明蓄电池的充放电是一个复杂的电化学过程,一般来说充电电流在充电过程中随时间呈指数规律下降,不可能自动按恒流或者恒压充电。而且充电过程中影响充电的因素很多,电解液浓度、极板活性物的浓度和环境温度等的不同都会使充电产生很大的差异。而且随着放电状态、使用和保存期的不同,即使相同型号容量的同类电池的充电也大不一样。

图1 所示,我们可以知道在充电过程中,当充电电流接近蓄电池固有的微量析气充电曲线时,适时地对电池进行反向大电流瞬间放电,能够除去正极板上的气体,并使氧气在负极板上被吸收,从而解决了电池在快速充电过程中的极化问题,这个过程还可以降低电池内部压力、温度、阻抗,减少能量的损耗,使电能更有效地转化为化学能并存储起来,提高了充电效率和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充电速度,缩短充电时间。 主电路设计 电路的总体结构如图2 所示,可分为四个部分:功率因数校正部分(PFC) 、双正激变换充电部分、放电部分以及能量回馈部分。功率因数校正部分由L1、Q1、C1、D1 组成;双正激变换充电部分由C1、Q3、 Q4、D3、D4、D5、D6、T1 以及T 2 组成;放电部分则由Q2、T2 组成;T2、D2 和C1 构成了能量反馈部分。 传统DC-DC 充电电路一般由交流市电整流和大电容滤波后得到较为平滑的直流电压,由于滤波电容的储能作用使得输入电流为一个时间很短、峰值很高的周期性尖峰电流,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分量,严重污染了电网。电路引入Boost 型功率因数有源校正电路使得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为同频同相正弦波,大大提高了功率因数。Boost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输入电流连续,EMI 小,RFI 低,输入电感可以减小对输入滤波器的要求,并可防止电网对主电路高频瞬态冲击。充电部分采用的是双正激变换电路,电路中Q3 和Q4 同时导通或同时截至,每个mos 管承受的电压均为输入电压的一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