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敏试验报告

药敏试验报告

药敏试验报告

.

药敏试验报告(琼脂稀释法)

一、实验目的

检测载铜离子土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材料:平板,锥形瓶,10mL EP管等;

试剂:载铜离子土,沙门氏菌,琼脂平板计数培养基,MH肉汤培养基,硫酸(1%),氯钡(0.25%)。

四、实验方法

1 配制琼脂平板计数培养基,按配方配制300mL,MH肉汤培养基100mL,待高压;

2 高压灭菌平板,锥形瓶,10mL EP管等;

3 沙门氏菌扩大培养:10ml EP管中加入4ml MH肉汤培养基,4ul 菌液,放置摇床37℃,

220rpm过夜培养;

4 麦氏比浊管0.

5 的制备:0.25%氯化钡0.1ml,1%硫酸4.9ml。

(即细菌的近似浓度为×108/ml)

5 将扩大培养的沙门氏菌调制0.5麦氏比浊度后,再稀释100倍备用;

五、实验结果

实验组1、2 以及对照组平板中,肉眼可见针尖状半透明菌落,革兰氏染色后,镜下形态为红色短杆状,初步断定为沙门氏菌;实验组3、4、5未见菌落,涂片染色后,镜下也未观察到细菌。

六、结论

载铜离子土对沙门氏菌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g/L。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CLSIMS药敏试验解读

表1A.美国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在非苛养菌常规试验和报告中应考虑的具有FDA临床适应证的抗菌药物建议分组总注释: A.对四环素敏感的菌株被认为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也敏感。然而,某些对四环素中介或耐药的 菌株可能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或二者敏感。 B.利福平不能单独用于抗菌治疗。 C.分离于泌尿道菌株不被常规报告。 D.头孢噻吩仅被用于预报口服药物结果,包括头孢氨苄、头孢泊肟、头孢氨苄和氯碳头孢。以前 关于头孢噻吩结果可预报其他头孢菌素敏感性建议仍然正确,但近年来还没有数据证实此建议。 E.当测试粪便中分离的沙门菌和志贺菌株时,只有氨苄西林、一种氟喹诺酮类和复方新诺明可用 于常规报告。另外,对肠道外感染沙门菌粉分离株,应测试并报告一种三代头孢菌素,假如需要,也可测试和报告氯霉素。分离于肠道内和肠道外伤寒样沙门菌(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A-C)需进行药敏试验。分离于肠道内非伤寒样沙门菌不需进行常规药敏试验。 F.从CSF中分离菌株,试验和报告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以取代头孢唑林。 G.其他非肠杆菌科细菌包括假单胞菌和其他非苛养、非发酵葡萄球菌的革兰阴性杆菌,但不包括 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因为对这些菌种的建议试验和报告药物表格已分开。 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试验和报告药物建议请参阅CLSIM45文件。 H.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I.青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对葡萄球菌感染具有临床疗效的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也敏感。青霉素耐 药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酶不稳定青霉素类耐药。除具有抗-MRSA活性新的头孢菌素外,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对当前所有使用的β-内酰胺类药物均耐药。因此,仅测试青霉素和头孢西丁或苯唑西林二者中任一种,则可推测对各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敏感或耐药性。除具有抗-MRSA 活性药物外,不建议常规测试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 J.分离于呼吸道菌株不报告达托霉素结果。 K.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或MIC试验结果可用于预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登葡萄球菌分离株是否存在mecA介导的苯唑西林耐药。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除路登葡萄球菌外),检测mecA介

微生物抗菌素敏感试验

抗菌素敏感试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药敏试验(K-B纸片琼脂扩散法)方法、原理及结果判读 2、掌握抗酸染色方法及结果判定 二、实验原理 1、抗菌药物分类: (1)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硫酶素类、单内酰环类、β-内酰酶抑制剂、甲氧青霉素类) (2)氨基糖甙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奇霉素 (3)大环内脂类:红霉素、白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 (4)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 (5)氯霉素类:氯霉素、甲砜霉素 (6)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 (7)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多粘菌素、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抗真菌抗生素、灰黄霉素 (8)抗肿瘤抗生素: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 (9)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环孢霉素 2、抗菌药物敏感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in vitro ) 1)抑菌试验:体外测定抗菌药物抑制细菌生长能力的试验 (1)纸片扩散法(disc diffusion test) K-B纸片琼脂扩散法原理: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不断地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2)稀释法(dilusion test) a.将被检菌株接种于一组含有不同稀释度抗菌药物的培养基内 b.37℃18-24小时后,抗菌药物能抑制被检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浓度(MIC)即该菌 对该抗菌药物的敏感度 c.MIC50 MIC90 d.根据MIC和常用剂量时该药所能达到的血药浓度来划定细菌对各种药物的敏感度或 耐药的界限(break point,折点) (3)E试验法(E test) 2)杀菌实验 3)联合药敏试验 4)检测细菌所产生的抗生素灭活酶试验 3、药物敏感性分级 1)敏感(S)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试验: 用药敏实验进行药物敏感度的测定,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目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的方法主要有纸片扩散法,稀释法(包括琼脂和肉汤稀释法),抗生素浓度梯度法(E-test 法),和自动化仪器等。 简介: 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AST),是指在体外测定药物抑菌或杀菌能力的试验。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近期推荐的标准,对非苛氧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肠科杆菌、葡萄球菌属细菌、肠球菌属细菌)和苛氧菌(嗜血杆菌属细菌、淋病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选择常规药敏试验的首选药物(A 组抗生素)或临床使用的主要抗生素(B组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 抗菌药对细菌性传染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很多致病性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抗菌药对细菌性疾病的控制效果越来越差,不但造成药物浪费,而且还延误病情,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新型致病菌的不断出现,抗菌药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并且各种致病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细菌的不同菌株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异。长期以来,各种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各种常用抗菌药物往往失去药效,以及不能很好的掌握药物对细菌的敏感度,所以一个正确的结果,可供临床医师选用抗菌药物的参

考,并提高疗效。农业部动物检疫所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动物疫病诊疗中心总结出几套适合基层进行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现简单介绍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 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可去生化试剂店购买,做不同细菌的药敏试验可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如做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可选择普通营养琼脂或麦糠凯培养基。做沙门氏菌可选择血清培养基。 药敏试纸:购买或自制(详见实验准备) 细菌:待做药敏试验的细菌 仪器:接种环、酒精灯、打孔器、牛津杯、移液器、滴头 实验准备 2.1 药敏片的准备:购买或自制 2.1.1 制备方法:取新华1号定性滤纸,用打孔机打成6毫米直径的圆形小纸片。取圆纸片50片放入清洁干燥的青霉素空瓶中,瓶口以单层牛皮纸包扎。经15磅15-20分钟高压消毒后,放在37℃温箱或烘箱中数天,使完全干燥。 2.1.2 抗菌药纸片制作:在上述含有50片纸片的青霉素瓶内加入药液0.25毫升,并翻动纸片,使各纸片充分浸透药液,翻动纸片时不能将纸片捣烂。同时在瓶口上记录药物名称,放37℃温箱内过夜,干燥后即密盖,如有条件可真空干燥。切勿受潮,置阴暗干燥处存放,有效期3-6个月。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基本原则 1药敏试验检测获得性耐药,不必测试天然耐药: 天然耐药是细菌菌种固有的特征,耐药基因一般位于染色体,可以长期稳定遗传,表现为对某类或某种药物的天然耐药。天然耐药信息一般由基础医学和临床文献提供。部分天然耐药,体外试验条件下可能无法检测出来,因而导致假敏感,如果报告将成为极重要错误,严重误导临床。常见菌种对各类药物的天然耐药见文献。实验室全体人员应熟知这些信息,可将其发给临床学习和参考。 2药敏试验测试的前提条件: 实验室应具备相应检测的人员能力、客观条件、结果解释依据。标本处理、菌株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操作等环节规范、标准、结果可信;具备对结果的解释能力,能够提供临床会诊服务。临床常规工作,分离株(可能)有临床意义而非定植或污染时,才可进行药敏试验。 错误示例:来自痰标本的溶血葡萄球菌,未作标本质量评估和半定量培养,进行药敏试验;来自粪便标本肠球菌属进行药敏试验等。 3测试结果应准确: 实验室应遵照CLSI文件或相关规范建立本医院药敏试验的质量管理

体系。质控菌株、频率、质控范围符合相关要求;定期参加实验室室间比对项目。建议保留菌株,以便复核。 具体的专业要求 1标本类型 临床微生物学的一大特点是标本种类繁多,而不同药物在这些部位的分布不同。标本的规范采集、质量保证、立即运送和有效保藏有赖于临床、实验室以及相关各方的密切合作。在规范临床送检的前提下,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和报告药敏结果时,应首先考虑标本的特殊性。实际工作中需重点考虑的标本如下。 1.脑脊髓液: 正常和疾病状态不能穿透血脑屏障的药物,常规不应报告。报告审核时,对于分离自脑脊髓液的菌,下列药物不能报告:仅有口服剂型的抗菌药物、一、二代头孢菌素(除外静脉用头孢呋辛)、头霉素类、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微生物学检验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控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证据。因此微生物学检验报告是临床和实验室等多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国内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发展较为薄弱,报告存在着种种不足。同时,临床与实验室的沟通存在一定不足,密切协作非常必要。基于实际存在的问题,为规范国内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加强临床与实验室合作,发挥检验医师作用,特制订本共识,以期指导相关报告的规范化,减少错误,增加专业信息,提高服务质量,为临床医学诊、治、控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本共识限于常见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报告。 一、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一)意义 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检测细菌对于抗细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新药研究、监测耐药变迁、发现耐药机制等提供客观证据[1]。对于经验治疗,依据一方面来自医生自身的经验,一方面是实验室长期不断提供的数据积累。临床需要考虑不同感染的病原谱和常见病原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对于靶向治疗,特定分离株的具体药敏试验结果可以用于判断经验治疗选药合理性、经验治疗效果分析、调整治疗选药依据等。 (二)基本原则 1.药敏试验检测获得性耐药,不必测试天然耐药: 天然耐药是细菌菌种固有的特征,耐药基因一般位于染色体,可以长期稳定遗传,表现为对某类或某种药物的天然耐药[2]。天然耐药信息一般由基础医学和临床文献提供。部分天然耐药,体外试验条件下可能无法检测出来,因而导致假敏感,如果报告将成为极重要错误,严重误导临床。常见菌种对各类药物的天然耐药见文献[3,4]。实验室全体人员应熟知这些信息,可将其发给临床学习和参考。 2.药敏试验测试的前提条件[5]: 实验室应具备相应检测的人员能力、客观条件、结果解释依据。标本处理、菌株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操作等环节规范、标准、结果可信;具备对结果的解释能力,能够提供临床会诊服务。临床常规工作,分离株(可能)有临床意义而非定植或污染时,才可进行药敏试验。错误示例:来自痰标本的溶血葡萄球菌,未作标本质量评估和半定量培养,进行药敏试验;来自粪便标本肠球菌属进行药敏试验等。 3.测试结果应准确: 实验室应遵照C L S I文件或相关规范建立本医院药敏试验的质量管理体系。质控菌株、频率、质控范围符合相关要求;定期参加实验室室间比对项目。建议保留菌株,以便复核。 二、具体的专业要求 (一)标本类型 临床微生物学的一大特点是标本种类繁多,而不同药物在这些部位的分布不同。标本的规范采集、质量保证、立即运送和有效保藏有赖于临床、实验室以及相关各方的密切合作。

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实验报告

2016年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日期 2016年5月22号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一般方法。 2、掌握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方法。 3、掌握油镜的正确使用、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革兰氏染色法,熟悉细菌基本形态。 4、熟悉几种常用的细菌生化反应的名称、原理、方法、结果分析及用途。 5、掌握血浆凝固酶试验的原理、方法及用途。 6、熟悉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的种类、原理及应用,掌握纸片扩散法。 7、掌握玻片凝集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与判断。 二、实验器材 1、天平、称量纸、干粉培养基、锥形瓶、量筒、15支试管、试管架、试管筐、5ml 刻 度吸管、平皿、洗耳球、酒精灯 2、脓汁标本1支,粪便标本1支;伊红美兰平板2个,营养琼脂平板2个,伊红美蓝 平板2个,接种环,酒精灯 3、斜面4支、细菌分离培养物(上次实验平板) 题目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 成绩 实验者 作者:马浩楠 3140020007 参与者名字:马浩楠 丁超 王尧鑫 桂文茁 年级专业 2014级医学影像专业 指导老师 罗军

4、斜面培养物4支,营养肉汤4支,生理盐水2支,镜油瓶、拭镜纸1套,吸水纸1 本,载玻片4张,染色瓶,染色架 5、斜面培养物4支,营养肉汤培养物(菌液)4支,半固体琼脂4支,营养琼脂平板4 个,糖发酵管1套,抗菌素纸片1套,眼科镊子2把 6、半固体培养物4支,药敏试验培养物4个,微量发酵管培养物1套。 三、方法与步骤 1、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称量干粉培 养基(g) 水量(ml) 煮沸(次)分装(ml) 备注 营养琼脂11.4 300 3瓶,500ml 瓶,平板 营养琼脂 2.7 70 3 5 14支×3,中试管,斜面 营养肉汤 1.3 60 1 3 20支×2,小试管,肉汤 半固体琼脂 1.7 60 3 4 14支×3,小试管,高层 (1)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称量11.4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300ml蒸馏水,分2瓶装,用于倒平板。 (2)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用于制作斜面):称量2.9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75ml蒸馏水,放在电炉上,先后煮沸3次,分15支中试管装,每支试管5ml。 (3)肉汤培养基的制备(用于制作液体培养基):称量1.1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放在电炉上,煮沸1次,分15支小试管装,每支试管5ml。 (4)半固体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称量1.7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60ml蒸馏水,放在电炉上,先后煮沸3次,分15支中试管装,每支试管4ml。 2、细菌的分离培养 平板划线分离法

实验11-抗生素的抑菌试验

实验十一抗生素的抑菌试验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纸片法测定抗生素抗菌作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抗生素的抗菌谱 二实验原理 抗生素是某些植物与微生物生长到对数期前后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其在低浓度下可其它微生物生长具抑制作用或杀死作用的物质。抗生素对敏感微生物的作用机理分为抑制细胞壁的形成、破坏细胞膜的功能、干扰蛋白质合成及阻碍核酸的合成。 由于不同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不一样,抗生素的作用对象就有一定的范围,这种作用范围成为抗生素的抗菌谱,作用对象广的抗生素称为广谱抗生素,作用对象少的抗生素称为窄谱抗生素。而且当某种抗生素长时间用于敏感微生物生长后,即使同一种菌的不同菌株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也常发生改变,甚至出现耐药菌株,亦即产生抗性菌株,则抗生素将失去对抗性菌株生长的抵制,只以采用新的抗生素才可能控制抗性菌株的生长与繁殖,因而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是保健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新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应通过拮抗菌发酵,然后以发酵产物进行抗菌活性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而获得产新抗生素的菌株。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常以管碟法与纸法进行检测,根据透明抑菌圈的有无与大小作为依据。 三实验器材 1、菌种枯草杆菌、大肠杆菌。 2、培养基MH(Mueller-Hintion)琼脂。 3、试剂青霉素、链霉素。 四方法步骤 1、无菌滤纸片以孔径6mm打孔器将滤纸打为圆形纸片,放入培养皿内,121℃蒸汽湿热灭菌,100℃烘干2h。 2、抗生素溶液制备将取适量青霉素、链霉素,以无菌水溶解。 3、指示菌悬浮液的制备枯草杆菌、大肠杆菌斜面菌种分别以无菌水洗下菌苔细胞,到入无菌三角瓶内,制备适宜浓度的细胞悬浮液。 4、混菌平板制备取批示菌细胞悬浮液1mL加入无菌培养皿内,再加入温度为43~45℃的PDA培养基或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20mL,立即振荡使细胞与培养基混合均匀,静置冷凝。 5、平板加抗生素溶液将滤纸片在抗生素溶液中充分浸泡2min以上,然后将纸片放于混菌平板上,每皿呈三角形放3点,每点贴放纸片2张。 6、培养与观察将平板放于33℃左右的温度培养,每24h测量一次透明抑菌圈直径,共测量3次。

微生物鉴定与药敏试验流程 (1)

微生物鉴定与药敏试验流程 1、实验原理 (1)微生物鉴定原理 微生物鉴定卡中含有几十种生化反应培养基,当微生物在培养基中代谢基质时导致pH值的改变而使指示剂发生变化;同时微生物生长产生各种酶,可与相应的荧光标记底物发生反应,使荧光强度发生改变。通过检测这些变化得到待检微生物的生化特征,自动与数据库内几千种菌株的生化参数进行比对分析,并自动计算得出鉴定结果。 (2)药敏分析系统工作原理 药敏分析系统使用药敏测试板(卡)进行测试。将抗生素微量稀释在条孔或条板中,加入菌悬液孵育后放入或在仪器中直接孵育,仪器每隔一定时间自动测定细菌生长的浊度,或测定培养基中荧光指示剂的强度或荧光原性物质的水解,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得出待检菌在各药物浓度的生长斜率,经回归分析得到最低抑菌浓度MIC值。 2、实验步骤 (1)取洁净菌液管,加3mL %的无菌盐水,将纯培养的待检菌配制成浓度为~麦氏单位的菌悬液,将菌液管放入带芯片的专用架,在紧挨待检菌液管的位置放入一空的菌液管(供药敏试验用)。 (2)打开检验信息录入工作站电源,仪器自检完毕后按F2键,仪器进入操作程序。将架放入工作站,芯片中的数据自动清零。 (3)手工输入待检菌样品编号,扫描输入鉴定卡和药敏卡的ID号,将鉴定卡和药敏卡放入相应的槽位,进样管插入相应的菌液管中。取下架,关闭工作站电源。 (4)打开鉴定仪,仪器自检完毕后自动进入检测程序,按要求设定好参数。 (5)进样指示灯为绿色长亮时,打开进样盖,将架放到传送船上,关好进样盖。仪器自动检测并读取样品信息,自动完成稀释、进样、封口程序,并将卡片送入孵育监测单元。传送船回到进样口,指示灯闪烁时,取出试管架。 (6)由计算机控制的读数器定时对卡片进行扫描并读数,动态记录反应变化。一旦卡内的终点指示孔达到临界值,则表示整个实验已完成。

细菌药敏试验实验报告解读

细菌药敏试验实验报告解读 “医院有的药物不做药敏实验,医院没有的药物做什么药敏实验?”在临床上经常能听到临床医生们抱怨。“药敏报告显示敏感的药物,而临床治疗无效?”有时也让大夫们感到不解。这些问题使得临床医师不知道如何选择抗菌药物,那么如何正确解读药敏报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报告呢。 我们先来了解几个概念: 最低抑菌浓度(MIC):测量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大小的一个指标,指在体外培养细菌18至24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MBC):抗菌药物能能使受试菌最初的活菌总数减少99.9%以上所需要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 折点:是最低抑菌浓度或者抑菌圈直径,用于区分离株为敏感、剂量依赖性敏感、中介、非敏感还是耐药 敏感(S):通过折点来定义,指当对感染部位采用推荐剂量时,具有MIC值等于或低于敏感折点(或抑菌圈等于或高于敏感折点)的菌株通常可被抗菌药物所达到的浓度水平所抑制,产生可能的临床疗效。 中介(I):通过折点来定义,包括这些MlC或者抑菌圈直径在中介范围内的菌株,其抗菌药物MIC接近于血液和组织中通常可达到的水平,而抗菌药物治疗的疗效可能低于敏感株。耐药(R):通过折点来定义,指按常规用药方案,在药物通常可达到的浓度水平时,菌株不能被抑制,表明MIC值或抑菌圈直径可能在一个产生了某种特殊的耐药机制(如β-内酰胺酶)的范围内,而且治疗研究显示该药的临床疗效不可靠。 多重耐药(MDR):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其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比如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的三种。 泛耐药(XDR):广泛耐药细菌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仅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仅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敏感。 全耐药(PDR):泛耐药细菌指对所有分类的抗菌药物全部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包括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在内的全部抗菌药物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包括糖肽类和利奈唑胺在内的全部抗菌药物耐药。 药敏试验目的 使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的耐药性,预测抗菌药物临床治疗效果并为临床医生针对某一特定感染问题选用药物提供依据。 判断标准

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

首先,准确鉴定病原菌、报告药敏试验结果,给临床选择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是我们微生物实验室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药物的选择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多了解一些微生物及药理方面的知识,可能会对临床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痰及咽拭子的培养鉴定中,由于多种条件致病菌的存在,是否引起感染、是否需要抗菌治疗,都需要临床医生综合分析后判断,以下几点是临床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1、有些临床常用药物药敏试验中没有 例:头孢哌酮/舒巴坦为广谱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等。CLSI 规定其对肠杆菌科细菌的判定折点为≤15 耐药,≥21 敏感,所以我们将其加入到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谱中,但由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CLSI 没有判定折点,所以无法判定其对于葡萄球菌敏感或是耐药,也不应该加入葡萄球菌药敏试验中。 2、有些新药没有列入药敏谱 首先,新药由于刚刚推广,还没有列入CLSI 的监测范畴,没有依据加以判断。其次,药敏谱中各类各代抗生素都具有一定代表性,不能面面俱到,如喹诺酮类二代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在药敏试验中敏感,那么对于三代超光谱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临床医生可根据需要加以选择。 3、细菌的天然耐药有些菌属或菌种对某些抗菌药物天然耐药或固有耐药,该耐药性具有种属特异性。 ⑴肠球菌:对除青霉素、氨苄西林以外的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天然耐药。 ⑵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泰能)、美罗培南天然耐药。 ⑶肺炎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 ⑷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天然耐药。 ⑸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 ⑹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天然耐药。 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复方新诺明、头孢 1 代、头孢2 代天然耐药。 更为特殊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三代的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即使药敏试验敏感,在实际临床治疗中也需要超大剂量才会取得疗效,但人体对超大剂量的三代头孢不具有长时间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有对很多药物的诱导耐药性,在初期可能没有表现出来,一旦接触某种抗生素,沉睡的基因被激活,耐药性表现出来,这种特性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尤为明显,可能在体外试验敏感,在实际治疗中却无效,所以采用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进行治疗时就要冒险,这在临床上是首先要规避的。 充分了解抗菌药物体内疗效与体外药敏试验的差异和药敏试验的局限性,意在找到一定的原因和规律性,在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之前,应先采集标本送检,再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疗效调整给药方案,使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趋向合理,减少用药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绝不是一份药敏试验报告所能完全概括的,其中的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都十分复杂,要想使我们的抗生素应用更加科学、合理、有效,这需要微生物实验室和临床科室的共同努力,我们也将不断学习、更新微生物检测、试验及药理方面的知识,力争为临床科室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微生物实验报告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 专业:学号:姓名: 一、实验目的 探究检测其病原菌的类型并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与鉴定从而确定其病原菌的名称和性质。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基的制备、消毒和灭菌,细菌的分离与培养,细菌群体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等技巧。从而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各种操作方法,培养对微生物实验的兴趣。 二、实验材料 器材 打火机、油性笔、酒精灯、接种环、接种针、污物盘、普通冰柜、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奥林巴斯CX21型生物显微镜、电炉、试管(带棉塞)、称量纸、药勺、牛皮纸、硫酸纸、橡皮筋、尺子、锥形瓶、高压蒸汽灭菌器、镊子、玻片、吸水纸、拭镜纸 试剂药品 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蒸馏水、脓汁标本、粪便标本、石蜡油、生理盐水、结晶紫、卢戈碘液、95%乙醇、稀释复红、葡萄糖微量发酵管(2支)、乳糖微量发酵管(2支)、青霉素抗菌素纸片、链霉素抗菌素纸片、庆大霉素抗菌素纸片、血浆、福氏志贺菌诊断血清 三、方法与步骤 1、培养基制备 干粉培养基→蒸馏水→加热溶化→分装→集中放在试管筐里→罩上硫酸纸、牛皮纸→用橡皮筋扎好→放入讲台边的灭菌桶或灭菌筐内→送到高压蒸汽灭菌室(洗刷室)→灭菌→(1)平板培养基:倾注平板10ml→琼脂完全凝固后,平板倒放→4℃冰箱保存备用。(2)斜面培养基:培养基趁热斜放→琼脂凝固以后,4℃冰箱保存备用。

→贴上标签后灭菌使用。 2、空气与人体体表细菌学检查 ①空气的细菌学检查 每组1个营养琼脂平板,选择采样地点(实验室、卫生间或任选地点)→将平板盖打开,盖朝下放置在平板旁边→平板暴露于空气中15min→平板倒扣盖上→作标记→37℃温箱培养24h→观察结果。 ②人体体表的细菌学检查 甲乙常规洗手,丙丁标准洗手。甲和乙、丙和丁共用1个平板 按规定在普通平板上接种手指上的细菌。第1格为洗手前,第2格为洗手后,第3格为消毒后,第4格空白对照。 3、细菌的分离培养 接种环烧灼灭菌→分别取脓汁标本与粪便标本点在普通平板和依红美蓝平板上,各做两份,→烧掉接种环上多余的标本→冷却后,应用分区划线分离法,将脓汁标本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2份),粪便标本接种于伊红美蓝平板(2份)→接种环烧灼灭菌→将平板倒置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 4、细菌的群体生长特性观察和纯化培养 接种环烧灼灭菌→挑选平板上典型的四种单菌落(白色、黄色、紫黑色、粉红色)进行斜面接种纯培养→做好标记→接种环烧灼灭菌→斜面培养基置于37℃培养过夜→保存备用 5、细菌的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 ①革兰氏染色: 取洁净载玻片→用灭菌操作后的接种环取生理盐水1-2环于玻片上→挑取细菌培养物少许与盐水轻轻抹匀→待涂片干燥后在酒精灯火焰外侧快速来回2-3回合→结晶紫初染1min→水洗→卢戈碘液媒染1min→水洗→95%乙醇脱色约20s→水洗→稀释品红→复染1min→水洗→吸干,镜检。 ②肉汤接种法: 接种环烧灼灭菌→分别在斜面培养物中挑取菌苔少许→立即移入肉汤培养基管中→在接近液面的管壁上轻轻研磨→沾取少量肉汤调和→混匀→试管口通过火焰2-3次灭菌→塞好棉塞→35℃培养4~6h 6、药敏试验 接种环烧灼灭菌→分别取之前实验中得到的四种菌液在普通平板密集涂布→接种环烧灼灭菌→标记:青、链、庆→镊子火焰消毒→贴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纸片→按压→镊子消毒→倒置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

药敏试验结果解读及临床应用

药敏试验结果解读及临床应用 一、药敏试验的目的 药敏试验是使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的耐药性,预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在药物种类的选择上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以实施个体化治疗。 当前,“对症下药”已经变得难以奏效。首先,致病菌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一种疾病可以由多种病原菌所引起,包括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其次,感染人群发生变化,从健康人群到老年人、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放疗、化疗的人群,临床症状常常不典型;最后,早期不规使用抗生素,也会导致临床症状不典型。 与此同时,“对菌下药”又难以获得满意效果。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使临床医师按照抗生素的作用机制选择1~2种抗菌药物不能覆盖常见的病原菌。因此,药敏试验成为临床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哪些细菌需要做药敏试验? 对任何分离的可疑病原菌,若不能从该菌的种属特征可靠地推知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就需要进行药敏试验。以下情况不必进行药敏试验:正常定植菌与感染的关系不明确时;污染菌;已知细菌对某种抗生素天然耐药;已知细菌对某种抗生素全部敏感。检验地带网三、药敏试验中药物的选择 主要根据细菌种类和抗生素作用机制选药。选择试验的药物应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试验药物的体外试验结果可以接受,并且试验药物具有代表性。 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采用美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NCCLS)/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 CLSI)药敏试验执行标准选药。NCCLS抗生素选择分组为: A组:为首选药物,作常规试验和报告。 B组:为首选药物,可与A组药物平行作药敏试验,但只在以下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报告:细菌对A组抗生素耐药,病人对A组抗生素过敏,严重感染或多部位、多种细菌混合感染,要获得耐药性监测资料。 C组:为备选药物,作为替代或补充,在下列情况下使用:对一个或多个首选药耐药的地区流行株感染,对不常见菌感染的治疗,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获得耐药性监测资料。 U组:为备选药物,仅用于尿路感染的治疗。 四、药敏试验所采用的方法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稀释法、自动化仪器法、E-TEST(浓度梯度法)。 五、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 1、产生水解酶,如β-酰胺酶、钝化酶。 2、细菌上与抗生素的结合靶位改变,如青霉素结合蛋白2a。 3、细菌表面通道蛋白改变,可以使其渗透性发生改变。 4、细菌产生泵出机制。 5、其他机制,如病原菌产生生物被膜、休眠状态等。 六、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归属和分类 临床常见病原菌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 1、革兰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 2、革兰阴性杆菌:如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非发酵菌(铜绿假单孢菌、不动杆菌)。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AST),是指在体外测定药物抑菌或杀菌能力的试验。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近期推荐的标准,对非苛氧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肠科杆菌、葡萄球菌属细菌、肠球菌属细菌)和苛氧菌(嗜血杆菌属细菌、淋病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选择常规药敏试验的首选药物(A 组抗生素)或临床使用的主要抗生素(B组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 抗菌药对细菌性传染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很多致病性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抗菌药对细菌性疾病的控制效果越来越差,不但造成药物浪费,而且还延误病情,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新型致病菌的不断出现,抗菌药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并且各种致病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细菌的不同菌株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异。长期以来,各种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各种常用抗菌药物往往失去药效,以及不能很好的掌握药物对细菌的敏感度,所以一个正确的结果,可供临床医师选用抗菌药物的参考,并提高疗效。农业部动物检疫所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动物疫病诊疗中心总结出几套适合基层进行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现简单介绍如下。 分类 纸片扩散法

该法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浓度梯度。同时,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菌株不能生长,而抑菌范围外的菌株则可以生长,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的抑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因受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速度的影响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物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稀释法 稀释法药敏试验可用于定量测试抗菌药物对某一细菌的体外活性,分为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实验时,抗菌药物的浓度通常经过倍比(lg2)稀释,能抑制待测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成为最小抑菌浓度(MIC),一个特定抗菌药物的测试浓度范围应该包含能够检测细菌的解释性折点(敏感、中介和耐药)的浓度,同时也应该包含质控参考菌株的MIC. 2.1 琼脂稀释法首先制备含抗菌药物的琼脂稀释平板。再接种待测菌株,然后是结果判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的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的解读 首先,准确鉴定病原菌、报告药敏试验结果,给临床选择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是我们微生物实验室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药物的选择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多了解一些微生物及药理方面的知识,可能会对临床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痰及咽拭子的培养鉴定中,由于多种条件致病菌的存在,是否引起感染、是否需要抗菌治疗,都需要临床医生综合分析后判断,以下几点是临床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1、有些临床常用药物药敏试验中没有 例:头孢哌酮/舒巴坦为广谱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 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等。CLSI规定其对肠杆菌科细菌的判定折点为≤15耐药,≥21敏感,所以我们将其加入到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谱中,但由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CLSI没有判定折点,所以无法判定其对于葡萄球菌敏感或是耐药,也不应该加入葡萄球菌药敏试验中。 2、有些新药没有列入药敏谱 首先,新药由于刚刚推广,还没有列入CLSI的监测范畴,没有依据加以判断。其次,药敏谱中各类各代抗生素都具有一定代表性,不能面面俱到,如喹诺酮类二代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在药敏试验中敏感,那么对于三代超光谱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临床医生可根据需要加以选择。 3、细菌的天然耐药 有些菌属或菌种对某些抗菌药物天然耐药或固有耐药,该耐药性具有种属特异性。 ⑴肠球菌:对除青霉素、氨苄西林以外的所有青霉素类、头孢 菌素类抗生素天然耐药。 ⑵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泰能)、美罗培南天然耐药。 ⑶肺炎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 ⑷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天然耐药。 ⑸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 ⑹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天然耐药。 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复 方新诺明、头孢1代、头孢2代天然耐药。 更为特殊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三代的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即使药敏试验敏感,在实际临床治疗中也需要超大剂量才会取得疗效,但人体对超大剂量的三代头孢不具有长时间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有对很多药物的诱导耐药性,在初期可能没有表现出来,一旦接触某种抗生素,沉睡的基因被激活,耐药性表现出来,这种特性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尤为明显,可能在体外试验敏感,在实际治疗中却无效,所以采用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进行治疗时就要冒险,这在临床上是首先要规避的。 充分了解抗菌药物体内疗效与体外药敏试验的差异和药敏试验的局限性,意在找到一定的原因和规律性,在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之前,应先采集标本送检,再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疗效调整给药方案,使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趋向合理,减少用药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绝不是一份药敏试验报告所能完全概括的,其中的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都十分复杂,要想使我们的抗生素应用更加科学、合理、有效,这需要微生物实验室和临床科室的共同努力,我们也将不断学习、更新微生物检测、试验及药理方面的知识,力争为临床科室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兽医学综合性实验报告范例

综合性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集约化猪场疫病防治》综合性实验——猪病的综合诊断 所属课程名称:集约化猪场疫病防治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动医00级1班成绩: 1 实验目的 (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 通过对猪病的综合诊断实验,学习观察猪主要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做到理论结合实践,从而提高我们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正文用五号宋体)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二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 消毒并包装好的注射器、培养平皿若干、试管培养基几支、接种环一把、酒精灯、火柴、手术刀三把、镊子三把,手术剪三把、登记本一本、橡胶手套。 2.2 实验动物 四头约为40天龄左右断奶仔猪,没有接种过疫苗。 2.3 实验方法 2.3.1 发病猪场流行病学的了解和调查(三级标题用小四号楷体) ①发病的基本情况:仔猪品种、性别、发病天龄、发病率、死亡率等。 ②病仔猪父母的病史、猪群免疫史和猪场防疫史的了解和调查。 ③仔猪生活史检查:包括猪场地理、地形、土质、水源和水质,局部小气候,交通、道路情况,猪舍的温度、湿度、通风设备、光照、卫生条件、消毒措施等。 ④仔猪的饲养管理情况:饲养密度,补料情况;饲料来源、配方、营养价值的评定;粗料与精料供应情况,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药物等的添加情况;饲料的贮存、加工方法和过程;饲喂方法、制度和改变情况;疫苗的接种情况;发病后的用药情况等。 2.3.2 猪的临床症状

①仔猪体质外貌检查 消瘦,两边肋骨凸出,营养不良,皮肤失去弹性,被毛粗乱,没有光泽,眼睑有少许水肿,精神沉郁,目光无神,头低耳耷,反映迟钝,站立时鼻镜触地,走路时身体平衡失调,可视黏膜颜色苍白,四肢关节肿大。 ②体表淋巴结检查 正常情况下体表淋巴结不易摸到,可触摸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3倍。 ③体温、呼吸、脉搏的检查 用手背触摸仔猪耳根,体温偏高;呼吸困难,采取腹式呼吸;用手紧贴左侧肘后胸壁触摸脉搏,脉搏数增多。 2.3.3 前腔静脉采血与血液检查和血清学检查 用于检测一些血液性疾病和测定待检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或测定被检动物的抗原。 拆开消毒好的注射器包装,在仔猪前腔静脉采血,经过处理后,进行血液的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数量等;血液离心处理后,采取血清,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免疫荧光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血清学方法做血清学检查。 2.3.4 病猪的剖检及病变观察记录 ①仔猪前腔静脉放血; ②沿腹白线切开皮肤,皮下没有发生血肿、气肿、脓肿等,皮下组织和肌肉没有黄疸等的 异常,脐部有黄色的液体积聚; ③剖开胸、腹腔,观察:胸腔和腹腔内有严重的细菌感染,内脏发生广泛粘连,有淡黄色 积液、渗出物,心包内无积液; ④取出内脏,按照一定的顺序逐项剖开,并观察内部病变: A 内部器官的病变 心肌:大小正常、颜色较淡,柔软。 肺:肿大,水肿,红白相间,有紫红色肺炎病灶,心叶、尖叶、隔叶前缘对称性灰红色胰样实变,取深色部分可沉入清水中,联想支原体感染;肺门淋巴结肿大、灰白。 肝:没有发生肿胀、坏死灶等,颜色偏淡。

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6种抗生素类药物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xxx (山东农业大学) 摘要:研究6种抗生素药物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的作用。通过在琼脂平皿上贴药敏片,测量抑菌圈的直径来确定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青霉素、头孢他啶表现中度敏感,其他表现为高度敏感 关键词:抗生素;大肠杆菌;抑菌 文献综述: 大肠杆菌是肠杆菌科埃希菌属中具有代表性的菌种,主要寄居在人和动物肠道中,其特性为革兰氏阴性,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就能很好的生长,并广泛分布于水、土壤或腐败物中。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多种病的总称,包括大肠杆菌性肉芽肿、腹膜炎、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气囊炎、眼炎、卵黄性腹膜炎等疾病,对养禽业危害严重。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常与许多不利的外界条件密切相关。发生时具备如下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各日龄均易感染,症状典型;混合感染严重;传播途径较多:呼吸道、消化道(包括滥用药物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垂直传播;治疗困难。多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致使大肠杆菌病的耐药菌株越来越多,耐药谱也越来越广。本实验通过6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检测临床常用的六种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敏感性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 1 药敏实验简介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AST,简称药敏试验):用于测试抗菌药物在体外对病原微生物有无抑制作用。常用最低抑菌浓度(MIC)表示,即体外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通常根据MIC结合常用剂量时体内该药所能达到的血药浓度,划定细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或耐药的界限,给出S(敏感)、I(中介)、R(耐药)等定性的结果来分别表示实验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高度敏感(s )表示用某种药物治疗某种细菌引起的感染常用剂量就有效,或者说常规剂量达到的平均血药浓度超过该药对细菌的MIC 的5 倍以上;中度敏感(I )表示用某种药物治疗某种细菌引起的感染仅在高剂量时才有效,或者说常规剂量达到的血药浓度相当于或略高于对细菌的MIC ; 耐药(R )表示药物对某一细菌的MIC(最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首先让我们了解几个概念 最小抑菌浓度(MIC):用于衡量抗菌药物的抑菌活性的指标,是指在体外培养18至24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中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MBC):首先使活细菌总数减少99.9%以上所需的最小抗菌药物浓度。 断点:是最小抑菌浓度或抑菌圈直径,用于区分菌株是否敏感,剂量依赖性敏感,中间,不敏感或耐药 敏感的(一个或多个):由拐点定义,这意味着当向感染部位施加推荐剂量时,MIC值等于或低于敏感拐点(或抑菌圈等于或高于细菌拐点)的菌株。敏感的拐点)通常可以被抗菌药物达到的浓度水平抑制,从而可能产生临床疗效。 介体(I):由断裂点定义,包括MlC或抑菌圆直径在中值范围内的菌株,抗菌药物的MIC接近血液和组织中通常达到的水平,以及抗菌药物治疗的疗效可能低于敏感菌株。 耐药性(R):由断裂点定义,表示按照常规用药方案,在药物通常可以达到的浓度水平不能抑制菌株,这表明MIC值或抑制区的直径可

能处于产生特殊耐药机制(如β-内酰胺酶)的范围内,治疗研究表明该药物的临床疗效不可靠。 多重耐药性(MDR):是指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致病菌。定义为微生物对三种抗生素(例如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同时具有三种以上的抗生素(而不是三种相同的抗生素)具有抗性。 通用耐药性(XDR):广泛耐药性细菌是指几乎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具有耐药性的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仅对大肠杆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而革兰氏阳性球菌仅对糖肽和利奈唑胺敏感。 总体耐药性(PDR):泛耐药菌是指各种抗菌药物,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包括大肠菌素和替加环素在内的所有抗菌药物都有耐药性,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包括糖肽和利奈唑胺在内的所有抗菌药物都有耐药性。 药物敏感性测试的目的 体外试验用于检测细菌的耐药性,预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为临床医生选择针对特定感染问题的药物提供依据。 判断标准 目前,中国对药物敏感性测试的判断标准参照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协会

(推荐)药敏试验与报告解读

药敏试验与报告解读 一、药敏试验 1、概念: 测定抗感染药物在体外对病原微生物有无抑菌或杀菌作用的方法称为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 2、目的:检测可能引起感染的细菌对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的敏感性。 3、结果判断标准: 目前我国药敏试验判断标准参照CLSI标准文件,CLSI文件 是我国的卫生部部颁文件。 二、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最小抑菌浓度) 1、概念:是指在体外试验中,抗菌药物能抑制培养基中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是抗菌药抗菌活性指标,显示出药物抑制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2、CLSI文件中关于敏感、中介、耐药的定义 ?敏感:最高血药浓度>4倍MIC,使用常规剂量有效; ?中介:最高血药浓度≈MIC,加大剂量或药物浓缩部位有效; ?耐药:最高血药浓度<MIC,无效。 三、抗生素的等效性与抗菌谱 1、抗生素的等效性:是指用一种相关抗生素的试验结果预测同类抗生素体内抗 菌活性。如头孢噻吩与其他一代头孢具有等效性,可用头孢噻吩结果预测其他一代头孢。此特性允许检测少数几种抗生素而不影响临床对其他抗生素广泛选择。 2、抗菌谱:是指细菌在“野生菌”状态下能被抗生素在体内达到有效浓度时 抑制的种类。这些细菌称为对该抗生素的天然敏感菌。未列在抗菌谱中的细菌则为天然耐药菌。 四、细菌的耐药性 1、细菌耐药性:是细菌抵抗抗菌药物杀菌、抑菌作用的一种防御能力,一种生 物学的表型。

2、天然耐药(固有耐药):耐药性为某种细菌固有的特点称细菌的天然或固 有耐药性。天然耐药非常稳定,据此就可预测某一细菌或可能存在的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是否耐药。 3、获得性耐药:由于细菌获得耐药基因,使原来敏感的细菌变为耐药称细菌 的获得性耐药。获得性耐药是目前临床面临的最主要的耐药问题。由天然敏感菌基因突变或获得一段基因片段,使其基因型改变而产生耐药。获得性耐药不断在变化(其变化频率与抗生素应用相关),不能预测,需要做药敏试验。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