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毕业论文

2013年毕业论文

学号2010140417 毕业论文

系别治安

专业安全防范技术

年级 10级

姓名

论文题目和谐警民关系现状调查

指导老师职称讲师

2013 年月日

河南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一、禹州市警民关系现状 (3)

(一)禹州市警民关系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 (3)

(二)当前禹州和谐警民关系现状仍不容乐观 (4)

二、影响禹州市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因素 (5)

(一)客观因素:社会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警方分身乏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主观方面:对小案件重视程度不够,执法不公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构建禹州和谐警民关系的对策 (5)

(7)

(二) (7)

(三) (8)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8)

和谐警民关系现状调查

----以禹州市为例

摘要

在构建和谐社会诸多关系之中,警民关系起着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虽然当前禹州市警民关系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观,但仍存在警民之间的距离加大、群众对警察不信任、群众对警察有偏见、等诸多阻碍警民关系和谐的因素。因此要构建和警民关系公安机关就必须理性看待当前警民关系、转变角色、提升执法公信力、处理好非警务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警民之间真正和谐。

关键词

警民关系、和谐、调查现状

一、当前禹州市警民关系现状

本文作者通过利用在禹州市实习的机会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共有走访了400人,其中非警人员占96%。70%的人对当前禹州警民关系的变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也有10%的人认为当前禹州市警民关系存在问题。其中在禹州市街头随机调查的70多人中,也有5%左右的人认为当前警民关系“不太好”。

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笔者认为当前禹州警民关系虽有进步,但仍存在不和谐的问题。

(一)禹州警民关系较以前有了较大进步

近年来,禹州市公安局不断推出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一系列的新举措,深度密切了警民关系,并受到警民的一致好评。如:禹州市在“大接访”活动集中化解了一批涉警信访案件,让许多多年的老上访户停下了上访步伐;禹州市严格执行“五条禁令”极大

的提升了禹州人民警察的形象,让许多禹州市民对禹州警察有了新认识。

调查结果也说明了当前禹州警民关系有了较大进步。在400多名调查参与者中,70%的人对当前禹州警民关系给予了肯定,仅有10%的人认为当前禹州警民关系还需要改进。

在禹州市街头随机调查的70余人中,仅有5%左右的人表示当前警民关系“不太好”,说“非常不好”的只有极个别人员。大多数被调查者对近年来的禹州市警民关系给予了充分肯定,如警察的素质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警察打人的情况基本没有了。

(二)当前警民关系仍不容乐观

尽管当前禹州市警民关系较先前有了明显的进步,但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民警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大,群众对警察不信任,群众对公安机关和民警存有偏见等。

民警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大。由于社会人财物大流动的客观原因和一些群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求太平的思想影响,与以往相比民警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在逐步增大。禹州矿产资源丰富,矿区也非常多,由矿产资源引发的案件也不少,每次对这类案件进行调查走访需要当地群众配合时,当地群众总会找各种理由拒绝,甚至见民警了来就远远躲开。

群众对警察不信任。许多群众对公安机关不信任,在遭遇数额较小的盗窃等侵财案件时,大都认为公安机关破不了案、报案也没用,

从而不愿意报案。在交通事故和伤害案件的处理上,往往当事双方都质疑办案民警是否在办“关系案”、“人情案”或者收受了某一方的好处。

群众对警察和公安机关有偏见。从调查结果显示,400名参与者中,20%的认为“媒体舆论高度关注涉警话题,遇具体涉警事件苛责批评多,理性公正看待少”,60%的认为“网络涉警话题和新闻积极正面的少,消极负面的多”。在互联网上,只要是涉及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话题,不论是在论坛里还是在新闻跟帖里,不分原由骂警察的声音是主流。同时,一些涉警问题往往被恶意炒作放大,一些群众由此形成对警察群体的错误认识对整个公安队伍产生不信任感;有的群众还把一些社会问题或者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问题转到禹州公安机关身上,把民警作为发泄的对象。

二、影响禹州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原因

(一)警力不足造成警民之间距离被拉大。当前公安机关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警力严重不足同现阶段日益复杂的社会稳定和治安需求间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制约和影响了公安工作的正常运转,致使基层单位没有足够警力参与到百姓平常生活去,这就增加警民之间的陌生感,加之基层民警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导致民警职业倦怠现象突出,导致工作中出现态度不积极、对待群众不耐心,造成了警民之间距离被拉大。在禹州,由于基层民警平时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去自己的基层警务室,到自己辖区百姓家中去了解情况,有许多村民

都没见过本辖区的片警,甚至不知道本辖区还有辖区民警。

(二)对小案件不重视导致之间民警不信任。在禹州,手机、自行车等被盗丢失,财物被盗等小案,是受访群众对警方不信任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警方此类案件,不立案、立案不破案等给老百姓留下了一个不好的态度,从而导致了老百姓认为警察连这样的小事情都解决不好,其他事情更解决不了,长此以往也就对警察失去了最初的信任。

在禹州的农村地区盗窃案件高发,且多数百姓不报案。当地警察的解释一是警力少、忙不过来,二是“你也没报案,我怎么帮你破案”。而百姓最直接的感受则是“报了案也没用”、“警察不干事”。

(三)警察执法不公是导致群众对警察持有偏见重要原因。一些群众表示,他们对警察最大的不满是:“大家都在违法,你为什么只罚我?”对于生活中常见的违法停车、棋牌室内赌博等违法行为,警察罚款让人不服气。一些农村群众反映,不论是找警察办事还是有人被警察抓了,有关系和没有关系的处理结果大不一样,有钱有权的和无权无钱的大不一样。

参与调查的民警说,办理大大小小的各类案件,遇到“说情”是常有的事。在人情案关系案中,违法办案的压力往往来自于上级,正常执法活动经常会被干扰。更重要的是,正常执法活动被干扰,会严重伤害群众对正义的期望,伤害了社会风气,伤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造成了群众对警察有偏见。

三、构建禹州和谐警民关系的对策

(一)冷静看待当前禹州的警民关系

被调查者普遍认为,警察、群众、党政部门应合理的冷静的看待当前的警民关系,这是改善当前警民关系的前提。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对敌斗争复杂和刑事案件高发期,相关各方对警民关系和谐的期望不宜过高,特别是公安机关要承受各界对自己批评指责的胸怀和思想准备。

参与调查的禹州市民海某说,在任何国家警民关系都不可能绝对和谐,更合何况禹州这个小县城,老百姓对禹州警民关系有消极看法很正常,我们要冷静的看待当前警民关系。

(二)、公安机关应转变角色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公安机关应从服务者、管理者执法者的角色入手。

在调查中,大多数人认为“全警上下应确立科学理性的警民关系理念”;其中的有超过半数人认为,“应该提高执法公信力,出台便民利民措施,提升群众安全感”;认为“应该加大从优待警力度,让民警有良好的心态面对群众”的人也不在少数。

警察是执政工具,强调和谐警民关系,首先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要改善,整个执法环境才能得到改变。公安机关是提供公共安全产品的政府职能部门,民警扮演的角色既是执法这又是管理者还是服务

者,应当从这3个角色入手改善警民关系。

改善警民关系,区县一级公安机最关键,因为他们承担了绝大部分公安的职责和任务。一些地方动辄高达90%以上的社会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数据是有水分的,只有通过科学客观的调查方法,找准群众真正不满意的问题,才能改善警民关系的不和谐之处。

(三)提升执法公信力。做好公安的本职工作是增强执法公信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坚实基础。余凌云教授认为,经过多年执法规范化建设,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从重大涉及警事件看,一些执法环节仍不够规范。因此要想构建一个和谐警民关系必须要提高执法正规化。

(四)处理好非警务活动

近年来,非警务活动使基层公安机关饱受指责,各地警察直接或间接地大量参与处置由征地拆迁、信访堵截、环保问题等引发的突出事件。参与调查的人中,有过半的人认为“公安民警常参与非警务活动,成为社会不满情绪的发泄对象”。

在当前形势和条块结合的公安领导管理体制下,公安机关从非警务活动中介脱出来不可能,关键是政府应该理性的定位好公安机关在非警务活动中的角色。

参考文献:[1]浅谈如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张宝,人民网河南频

[2]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需回归理性,余祖海汪涛,《公安内参》2013第15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