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1、人头攒动

【拼音】r?n t?u cuán d?ng

【释义】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近义词】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反义词】人烟稀少,人迹罕至。

2、人声鼎沸

【拼音】r?n shēng dǐng fai

【解释】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示例】广场这时已是一片人声鼎沸。

【近义词】人欢马叫、震耳欲聋、吵吵嚷嚷、热闹非凡、熙熙攘攘、人喊马嘶、人声嘈杂

【反义词】万籁俱寂、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人声嘈杂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3、人声鼎沸

【拼音】r?n shēng dǐng fai

【解释】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示例】广场这时已是一片人声鼎沸。

【近义词】人欢马叫、震耳欲聋、吵吵嚷嚷、热闹非凡、熙熙攘攘、人喊马嘶、人声嘈杂

【反义词】万籁俱寂、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人声嘈杂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4、人山人海

【拼音】r?n shān r?n hǎi

【解释】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处】《西胡老人繁胜录》:“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定语、宾语;用于公共场所

【示例】瞿秋白《赤都心史》:“远远的就看见~,各种旗帜招飐着。”

【近义词】川流不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川流不息,人头攒动,人来人往,万人空巷,捋臂将拳,摩拳擦掌

【反义词】荒无人烟,人迹罕至

5、人来人往

【拼音】r?n lái r?n wǎng

【解释】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

【示例】在这~的地方没办法集中精力。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不断。

6、人欢马叫

【拼音】r?n huān mǎjiào

【解释】人在呼喊,

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出处】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

【示例】田野上~,一片丰收的景象。

7、热闹非凡

【拼音】

【解释】形容非常热闹。示例:国庆节快到了,长安街上~。

热闹:人多欢腾:元宵佳节,街上十分热闹|热闹的集市。②人多欢腾的情景:看热闹。

非凡:超过一般;不寻常:~的组织|市场上热闹~。

凡:“热闹非凡”即“不一般的热闹”。“凡”即“一般,普通”的意思。

【近义词】门庭若市络绎不绝

【反义词】可罗雀门庭冷落

8、热火朝天

【拼音】rahuǒcháo tiān

【解释】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示例】但这几天热火朝天的参军运动,也冲击着他们的身心。(冯德英《迎春花》第九章)【近义词】如火如荼、热气腾腾、万马奔腾

【反义词】死气沉沉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出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9、趋之若鹜

【拼音】qūzhīru?wù

【解释】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含贬义)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示例】清·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为民上者,以名利二字驰使天下,而天下之民趋之若鹜。”

【近义词】如蝇逐臭、如蚁附膻

【反义词】敬而远之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出自】如薰亦能诗,士趋之若鹜,宾座常满。---------《明史·萧如薰传》

10、前呼后拥

【拼音】qián hūh?u yōng

【解释】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示例】“骆驼像发现了什么不祥之兆,焦躁地哞哞叫着,~乱了行列。”(冯苓植《神秘的松布尔》)【近义词】前呼后应、一呼百诺

【反义词】轻车简从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用于权贵等。

【出自】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想为官的前呼后拥,衣轻乘肥,有多少荣耀!”11、摩肩擦踵

【拼音】m?jiān cāzhǒng

【解释】踵,脚后跟。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示例】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十分热闹。

【近义词】摩肩接踵、水泄不通

12、门庭若市

【汉语拼音】m?n tíng ru?shì门庭若市

【词语解释】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

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字词解释】门:宫门,家门;庭:朝廷,庭院;若:好像;市:集市,市场。

【成语性质】褒义词,偏正式。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

【近义词】车水马龙、车马盈门、人山人海、比肩接踵

【反义词】门可罗雀、门庭冷落

【出自】出自《战国策·齐策一》的:“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3、络绎不绝

【读音】lu?yìbùju?。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释】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近义】连绵不断、川流不息、源源不断、摩肩接踵

【反义】门可罗雀、人迹罕至、门庭冷落

【示例】《后汉书·东海恭王刘彊传》:“皇太后、陛下哀怜臣彊,感动发中,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绎不绝。”

【出处】南宋·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14、结驷连骑

【拼音】ji?sìlián qí

【解释】驷: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骑马的人。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示例】明·李贽《初潭集·夫妇二》:“今日为相,明日~,食方于前。”

【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15、座无虚席

【读音】zu?wúxūxí

【释义】虚:空。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座位,一般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指人很多。

【近义词】济济满堂

【反义词】寥寥无几、一无所有、空无所有

【灯谜】客满

16、接踵而来

【读音】jiēzhǒng ?r lái

【解释】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处】《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事例】整个的“新饭碗”一时虽未找到,零碎的小事却~。★邹韬奋《经历·新饭碗问题》【近义词】接二连三、络绎不绝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接连不断地来

【语法】偏正短语

17、济济一堂

【读音】jǐjǐyītáng

【解释】济济:形容有才华人多。形容大厅挤满了人。形容人众多。

【出处】《尚书˙大禹谟》:“济济一堂。”

【事例】端木蕻良《三月夜曲》:“在路上我看见方才~的将军夫人了。”

【近义词】高朋满座、群贤毕集、座无虚席

【反义词】一盘散沙、分道扬镳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18、户限为穿

【读音】hùxiàn w?i chuān

【解释】户限:

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智永禅师住吴兴永欣寺,人来觅书者如市,所居户限为穿穴。”【事例】远近闻名求字者,几于~,而选择綦苛,低昂无所就。★清·王韬《淞隐漫录·姚云仙》

【近义词】门庭若市

【反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

19、冠盖相望

【解释】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出自】《战国策·魏策四》:“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示例】~催入相,待将功德格皇天。

◎唐·韩愈《次潼关上都统相公》诗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20、冠盖如云

【读音】guān gài rúyún

【解释】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出自】汉·班固《西都赋》:“绂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示例】~,急侦之,乃一吏部郎经过也。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前生》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补语;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

21、觥筹交错

【读音】gōng ch?u jiāo cu?

【解释】酒杯和酒筹错杂放置。形容众人一起宴饮时的热闹景象。觥:酒杯。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事例】余大先生抬头看尊经阁上绣衣朱履,觥筹交错。(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近义词】杯盘狼藉

【反义词】自斟自饮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用于描写酒宴

22、高朋满座

【读音】gāo p?ng mǎn zu?

【解释】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事例】邕~,闻粲至,倒履迎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近义词】宾客盈门

【反义词】门可罗雀门庭冷落

【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形容宾客很多

23、纷至沓来

【读音】fēn zhìtàlái

【解释】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出处】宋·楼钥《<洪文安公小隐集>序》:“禅位之诏,登极之赦,尊号改元等文,皆出公手,纷至沓来,从容应之,动合体制。”

【事例】贴出布告以后,自己在招募公所坐镇,只见应募的小伙子,~,应接不暇。(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近义词】接踵而至、络绎不绝、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反义词】门可罗雀、路断人稀

【用法】联

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24、沸沸扬扬

【读音】fai fai yáng yáng

【解释】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上升,升腾。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

【出处】《山海经·西山经》:“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

【事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后来听得~地说道:’黄泥冈上一伙贩枣子的客人,把蒙汗药麻翻了人,劫了生辰纲去。’”

【近义词】沸反盈天、人声鼎沸

【反义词】鸦雀无声、耳根清静、冷冷清清

【用法】单纯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人声喧闹

25、川流不息

【读音】chuān liúbùxī

【解释】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事例】广场车辆来往川流不息,络绎不绝。

【近义词】络绎不绝、接踵而至、车水马龙、摩肩接踵

【反义词】水泄不通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车等往来很多。一般比喻来往的人或车辆、

船只很多。

26、车水马龙

【读音】chēshuǐmǎl?ng

【解释】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

【事例】花天酒地,闹个不休,~,日无暇晷。★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近义词】门庭若市、络绎不绝、川流不息

【反义词】门可罗雀、门庭冷落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

27、盛况空前

【读音】shang kuàng kōng qián

【解释】形容热闹至极。

【事例】今日在广场上有数万人参加国庆游行,真是~。

28、水泄不通

【读音】shuǐxiabùtōng

【解释】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德山门下,水泄不通。”

【事例】《东周列国志》第五回:“五国共甲车一千三百乘,将郑东门围得水泄不通。”

【近义词】风雨不透、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反义词】畅通无阻、四通八达。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补语;形容道路阻塞。

29、万人空巷

【读音】wàn r?n kōng xiàng

【解释】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出处】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事例】此时路旁看的,几于万人空巷,大

马路虽宽,却也几乎有人满之患。(清·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

【近义词】万头攒动

【反义词】穷乡僻壤

【用法】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哄动一时的情景。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30、熙熙攘攘

【读音】xīxīrǎng rǎng

【解释】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爆满。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事例】共青团员都打扮成去远足的样子,每人提了个提包,有的是挂包,~的会集在厂里的球场上。◎茹志娟《新当选的团支书》

【近义词】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反义词】门前冷落、门可罗雀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喧闹。

31、项背相望

【读音】xiàng bai xiāng wàng

【解释】原指前后相顾,后多用来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灰。”【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行人拥挤

描写场面热闹的词语

描写场面热闹的词语 导读:热火朝天 【解释】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出处】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龙腾虎跃 【解释】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出处】唐·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 车水马龙 【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人声鼎沸 【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

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接踵摩肩 【解释】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接,碰着。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川流不息 【解释】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接踵而至 【解释】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络绎不绝 【解释】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出处】《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入塞者络绎不绝。” 门庭若市 【解释】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形容人多的成语

形容人多的成语 君子不器: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 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磕头撞脑:磕、撞:碰。跑在地上叩头行礼。也指用头顶撞他人,表明不肯善罢干休。也形容由于人多,人与人之间相互拥挤碰撞。 谋道作舍: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摩肩擦背:摩:摩擦。肩碰肩,背靠背。形容人多拥挤。 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人多口杂: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人多阙少:指求官职的人多而空额少。阙,旧时指官职的空额。 人多手乱:指动手的人多。也指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人多手杂:指动手的人多。也指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人多语乱:乱: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人多智广:人多智慧也多。用来强调人多出智慧。 人多嘴杂: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人浮于食: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

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人千人万:形容人多。 如山似海:人多的象山和海一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挨肩擦背: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挨三顶四:形容人多,连接不断。同“挨三顶五”。 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比肩叠迹:肩膀相靠,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比肩迭踵: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比肩叠踵: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比肩接迹: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撺哄鸟乱:撺哄:怂恿,起哄。形容人多起哄,七嘴八舌,像鸟聚集在一起一般噪乱。 地狭人稠:稠:密、多。土地狭窄,人口稠密。即地少人多,非常拥挤。 方员可施:随处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艺。 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描写繁华都市的成语

描写繁华都市的成语 形容繁华都市的成语: 1、八街九陌: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市面繁华。 2、摩肩接踵:摩:接触;踵:脚跟。肩挨肩;脚尖连着脚跟。形容人多拥挤;或比喻事物接连不断的出现。 3、人山人海: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样;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特别多。 4、金碧辉煌:金碧;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辉煌:光辉灿烂。形容建筑物装饰陈设等异常绚丽精彩;光辉灿烂的样子。 5、水泄不通:泄:泄漏。原意为水都流不出去。形容拥挤和包围得非常严密。 6、灯红酒绿:灯光与酒色;红绿相映。形容娇奢淫逸的生活;也形容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也作“酒绿灯红”。 7、花花世界:指热闹繁华的地方或灯红酒绿寻欢作乐的场所。也泛指人世间。含贬义。 8、古香古色:古香:古书画散发出来的气味。古雅的色调、意趣。形容器物、书画和建筑等 9、人声鼎沸: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10、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现多指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11、络绎不绝: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也是不断之意。形

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也作“络绎不断”。 12、富丽堂皇:富丽:华丽。堂皇:雄伟;盛大。豪华美丽、雄伟壮大。形容建筑物的宏伟壮丽;场面的盛大豪华。也形容诗文辞藻华丽。 13、软红香土:形容都市的繁华。 14、座无虚席:虚:空;席:座席;座位。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15、门庭若市:门:原指宫门;庭:原指朝庭;现指院子;若:好像;市:集市;市场。原来形容宫门里;朝庭上;进谏的人多得像在集市一样;十分热闹。现在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16、纷至沓来: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17、四衢八街:指大城市街道非常多。 18、川流不息: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19、湖光山色: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20、纸醉金迷:比喻沉醉于富丽的环境;也比喻奢侈豪华的生活。 21、车水马龙: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22、软红十丈:形容都市的繁华。 23、欣欣向荣: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荣:茂盛。 24、震耳欲聋: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

描写场面壮观的成语

描写场面壮观的成语 导读: 描写场面壮观的成语 1、旌旗蔽空:旌旗:旗帜;蔽:遮蔽。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2、江翻海倒:犹江翻海沸。形容水势浩大。多用以比喻力量或声势壮大。 3、百万雄师: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4、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5、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6、壶浆塞道: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7、枪声刀影:指激烈厮杀的场面。 8、鼓角齐鸣: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9、江翻海沸:形容水势浩大。多用以比喻力量或声势壮大。 10、势如破竹: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11、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12、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13、门庭若市: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14、一望无垠: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 15、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16、摧枯拉朽: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17、天震地骇: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18、蔚为壮观:蔚:盛大;壮观:壮丽。形容盛大壮丽的景象。 19、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20、气壮山河: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21、汹涌澎湃: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22、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23、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24、波涛汹涌: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25、驷马高车: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

形容人多的成语

形容人多的成语 1、人多口杂: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2、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3、踵接肩摩: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4、杀人如草:形容杀人多,极轻视人命。 5、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6、众喣漂山: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7、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8、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9、龙多乃旱: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10、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11、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12、三夫成市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13、以一奉百: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14、谋道作舍: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15、人多阙少:谓求官职的人多而空额少。阙,旧时指官职的空额。 16、比肩接迹: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17、人多嘴杂: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18、比肩接踵: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19、七嘴八张:形容人多语杂。

20、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21、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22、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23、张袂成帷: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24、亚肩叠背: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25、人千人万:形容人多。 26、为善最乐: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27、挨肩擦背:挨:靠拢;擦:摩擦。形容人多拥挤。 28、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29、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30、屯街塞巷:形容人多拥挤。 31、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32、人多手杂: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33、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34、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35、言三语四: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36、挥汗成雨: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37、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38、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39、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40、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篇一: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 描写场面热闹繁华的成语 人声鼎沸人来人往人欢马叫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人头攒动人潮汹涌人满为患比肩继踵接踵摩肩摩肩接踵踵趾相接接踵而至川流不息花花世界举袖为云挥汗如雨络绎不绝门庭若市万人空巷万头攒动震耳欲聋座无虚席万籁俱寂火树银花鸦雀无声门可罗雀热闹非凡载歌载舞欢声雷动万人空巷门庭若市熙熙攘攘项背相望欢声笑语沸沸腾腾沸沸扬扬盛况空前座无虚席济济一堂车水马龙水泄不通风风火火兴高采烈兴致勃勃欣喜若狂锣鼓喧天欢呼雀跃挨三顶五人多势众掎裳连袂灯火辉煌 篇二:描写热闹场面的词语 热火朝天 解释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出处魏巍: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龙腾虎跃 解释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出处唐严从: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 车水马龙 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人声鼎沸 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明冯梦龙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接踵摩肩 解释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接,碰着。 出处: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川流不息 解释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接踵而至 解释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处: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描写人很多的成语精选

描写人很多的成语精选 本文是关于描写人很多的成语精选,感谢您的阅读!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人很多的成语精选,欢迎阅读! 1、磕头碰脑:意思是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2、亚肩叠背:意思是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3、人多手杂:意思是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4、为善最乐:意思是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5、七手八脚:意思是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6、众说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7、聚蚊成雷:意思是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8、衣香鬓影: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女。 9、挨三顶五:意思是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10、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11、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

接近。 12、口多食寡:意思是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13、僧多粥少:意思是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14、众口纷纭:纷纭:多而姑乱。意思是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15、挨肩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16、掎裳连袂: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意思是形容人多。 17、以一奉百: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意思是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18、屦贱踊贵:原指被砍郐的人很多,致使鞋子价贱而踊价贵。后形容刑罚既重又滥。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19、杀人如麻: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20、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21、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22、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3、招摇过市: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24、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25、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26、人多嘴杂: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

形容喜庆场面的成语

形容喜庆场面的成语 1、春风得意:得意:扬扬自得的样子。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2、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3、喜跃抃舞:抃:鼓掌。喜欢得跳跃、鼓掌、起舞。形容极度欢乐而手舞足蹈的情状。 4、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5、乘兴而来:乘:趁,因;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6、红红火火:形容旺盛或经济优裕的生活。 7、惊喜若狂:形容又惊又喜,难以自持。 8、举国若狂:举:全;狂:狂欢。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9、回嗔作喜:嗔:生气。由生气转为喜欢。 10、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11、拍手称快: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12、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13、大快人心: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14、手舞足蹈: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15、笑逐颜开: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16、喜气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 17、痛饮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暢饮。 18、乐不可支:支:撑住。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极点。

19、欢欣鼓舞: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20、欢呼雀跃:高兴得象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21、喜逐颜开: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悦,满脸笑容。 22、新婚宴尔:宴尔:快乐愉悦,亦作燕尔。形容新婚快乐。 23、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24、大喜过望: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25、载歌载舞: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26、喜不自胜: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27、皆大欢喜:皆:都。人人都高兴满意。 28、喜从天降:喜事从天上掉下来。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29、笑容可掬: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 30、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31、心花怒放: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32、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形容人多热闹 的成语 1、摩肩擦踵:踵,脚后跟。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2、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3、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4、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5、座无虚席:虚:空。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座位,一般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 6、济济一堂:济济:形容有才华人多。形容大厅挤满了人。形容人众多。 7、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8、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

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9、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10、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爆满。 11、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12、热闹非凡:形容非常热闹。示例:国庆节快到了,长安街上热闹非凡。 13、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4、纷至沓来: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15、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16、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17、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18、冠盖相望: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19、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20、结驷连骑:驷: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骑马的人。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21、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有哪些 导读: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以下是“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2、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3、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4、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5、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6、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7、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8、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9、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10、水泄不通: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11、千军万马:形容兵马很多或声势浩大。 12、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

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13、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14、川流不息: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15、济济一堂: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16、门庭若市:门:宫门,家门;庭:朝廷,庭院;若:好像;市:集市,市场。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17、比肩继踵: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18、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9、摩肩接踵:摩:摩擦。踵:脚后跟。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20、挨三顶四: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有哪些】 1.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及解释 2.有哪些形容人多的成语

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

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 本文是关于好词好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 1、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2、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3、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4、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5、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6、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7、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8、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9、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10、水泄不通: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11、千军万马:形容兵马很多或声势浩大。

12、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13、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14、川流不息: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15、济济一堂: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16、门庭若市:门:宫门,家门;庭:朝廷,庭院;若:好像;市:集市,市场。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17、比肩继踵: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18、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9、摩肩接踵:摩:摩擦。踵:脚后跟。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20、挨三顶四: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描写热闹场面的词语

热火朝天 【解释】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出处】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龙腾虎跃 【解释】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出处】唐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 车水马龙 【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人声鼎沸 【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接踵摩肩 【解释】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接,碰着。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川流不息 【解释】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接踵而至 【解释】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络绎不绝 【解释】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出处】《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入塞者络绎不绝。 门庭若市 【解释】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解释】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出处】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水泄不通 【解释】泄:排泄。像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德山门下,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人欢马叫 【解释】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 人山人海

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及解释

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及解释 导读:1、人山人海 解释: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处“《西胡老人繁胜录》:“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2、挨三顶四 解释:形容人多,连接不断。同“挨三顶五”。 出处:明·冯梦龙《平妖传》:“众人挨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3、比肩迭迹 释义: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出处: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荣古虐今者,比肩迭迹。” 4、比肩继踵 释义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出处《晏子春秋·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何为无人。” 5、车水马龙 解释: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

闹情景。 、出处: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6、川流不息 解释: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 7、观者如市 释义:形容观看的人多。 出处:唐·牛僧孺《玄怪录·尼妙寂》:“元和初,泗州普光王寺有梵氏戒坛,人之为僧者必由之。四方辐辏,僧尼繁会,观者如市焉。” 8、户限为穿 释义: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智永禅师住吴兴永欣寺,人来觅书者如市,所居户限为穿穴。” 9、济济一堂 解释: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出处:《尚书˙大禹谟》:“济济一堂。” 10、接踵而来

形容热闹场面的成语

形容热闹场面的成语 1、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形容十分欢乐热闹。 2、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3、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攘来熙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5、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6、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7、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8、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9、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10、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11、结驷连骑:驷: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骑马的人。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12、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13、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4、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5、门庭若市: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16、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17、冠盖相望: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18、车马骈阗:车马聚集很多。形容非常热闹。 19、盛况空前:形容热闹至极。 20、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21、比肩继踵: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22、水泄不通: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同水泄不通。 23、肩摩毂击: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24、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25、项背相望: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26、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27、鼓乐齐鸣: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 28、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9、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 30、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31、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32、红飞翠舞: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各样的颜色。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 33、人语马嘶:人叫喊,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 34、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35、珠围翠绕: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妇女妆饰华丽。也形容富贵人家随侍的女子众多。 36、稠人广众:指人很多的场合。 37、觥筹交错: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形容人多的成语

形容人多的成语 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挨肩擦背挨:靠拢;擦:摩擦。形容人多拥挤 比肩接踵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比肩叠迹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肩摩踵接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多而拥挤 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挥汗成雨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掎裳连袂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屦贱踊贵原指被砍郐的人很多,致使鞋子价贱而踊价贵。后形容刑罚既重又滥。也比喻犯罪的人多。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杀人如麻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人多嘴杂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为善最乐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众口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

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 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 1、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2、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3、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4、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5、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6、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7、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8、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9、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10、水泄不通: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11、千军万马:形容兵马很多或声势浩大。 12、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13、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14、川流不息: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15、济济一堂: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16、门庭若市:门:宫门,家门;庭:朝廷,庭院;若:好像;市:集

市,市场。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17、比肩继踵: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18、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9、摩肩接踵:摩:摩擦。踵:脚后跟。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20、挨三顶四: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形容特别开心的成语]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以下是“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2、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3、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4、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5、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6、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7、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8、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9、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10、水泄不通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11、千军万马形容兵马很多或声势浩大。 12、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13、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14、川流不息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15、济济一堂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16、门庭若市门宫门,家门;庭朝廷,庭院;若好像;市集市,市场。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17、比肩继踵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18、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9、摩肩接踵摩摩擦。踵脚后跟。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20、挨三顶四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形容喜庆场面的成语

形容喜庆场面的成语 本文是关于好词好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形容喜庆场面的成语 1、春风得意:得意:扬扬自得的样子。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2、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3、喜跃抃舞:抃:鼓掌。喜欢得跳跃、鼓掌、起舞。形容极度欢乐而手舞足蹈的情状。 4、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5、乘兴而来:乘:趁,因;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6、红红火火:形容旺盛或经济优裕的生活。 7、惊喜若狂:形容又惊又喜,难以自持。 8、举国若狂:举:全;狂:狂欢。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9、回嗔作喜:嗔:生气。由生气转为喜欢。 10、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11、拍手称快: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

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12、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13、大快人心: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14、手舞足蹈: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15、笑逐颜开: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16、喜气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 17、痛饮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暢饮。 18、乐不可支:支:撑住。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极点。 19、欢欣鼓舞: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20、欢呼雀跃:高兴得象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21、喜逐颜开: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悦,满脸笑容。 22、新婚宴尔:宴尔:快乐愉悦,亦作“燕尔”。形容新婚快乐。 23、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形容场面热闹的成语

形容场面热闹的成语 1、大打出手:打出手:戏曲中的一种武打技术,一出剧中的主要人物与多个对手相打,形成种种武打场面。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2、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人语马嘶:人叫喊,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 4、攘来熙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5、马咽车阗:形容车马繁多,非常热闹。 6、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7、觥筹交错: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8、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9、八音迭奏: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10、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形容十分欢乐热闹。 11、枪林刀树:犹言刀枪林立。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 12、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13、急拍繁弦:犹言急管繁弦。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14、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15、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16、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17、笙歌鼎沸:形容乐声歌声热闹非常。 18、盛况空前:形容热闹至极。

19、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20、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21、红飞翠舞: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各样的颜色。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 22、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23、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4、急管繁弦: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25、花天锦地:形容繁华热闹。 26、鼓乐齐鸣: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 27、马水车龙:犹言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8、壶浆塞道: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