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规范方案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规范方案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规范方案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规范方案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规

(试行)

1 围

本规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容与格式。

本规适用于省围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建设项目编制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

2.1 建设项目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2.2 职业病危害

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2.4 职业病防护设施

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影响,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和其它技术措施的总称。

2.5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是指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项目依据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和标准,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及其预期效果编制的专项报告。

3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容

3.1 概述

3.1.1 任务来源及目的

3.1.2 编制依据

(1)国家、地方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2)部门规章及规性文件;

(3)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4)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文件、资料: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立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核备案批复,初步设计等。

3.1.3 设计任务及设计围

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和标准等,针对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防护设施、措施进行设计并对其预期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设计围应包括建设项目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各主要生产设施、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

3.2 项目概况

3.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包括建设单位简介,建设项目工艺技术、规模在同行业中的水平,建设地点、性质、规模、总投资、职业卫生投资、生产作业体制、作业时间和劳动定员、职业卫生“三同时”执行情况,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及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和职业病防治现状。

3.2.2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技术路线

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主要技术方案,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装置的化学原理、主要化学反应及反应方程式、公用辅助设施容概述等。

3.2.3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及设备

(1)原、辅材料、产成品情况,包括原料、辅料、中间产品、副产品、产品以及添加剂、废弃物等名称、成分、物态、来源或去向、用量或产量、包装、储存方式及储存地点等;

(2)设备布局及先进性分析,主要包括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名称、数量、分布,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及装备水平和密闭程度、操作方式等。

3.3 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分析

3.3.1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采用列表和文字叙述方式说明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粉尘、高毒、其它有毒]、生物因素、电离辐射)的工序(岗位)、职业病危害种类、存在形态、来源、产生方式及分析。

3.3.2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特征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情况,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人数及接触机会等;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原因、作业岗位及影响围。

3.4 类比分析

3.4.1类比企业的选择

类比企业与建设项目的可比性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生产工艺、设备、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相似性分析。

3.4.2类比企业调查及分析

类比调查主要容:管理机构及人员、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及预案、辅助用室、职业病危害检测及监测资料、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及分析等。

3.5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预计

3.5.1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3.5.2 职业病危害程度预计分析

3.6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及控制性能和预期效果

3.6.1 设计原则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贯彻《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它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规和标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落实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控制制度,保证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符合职业健康要求。

(2)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工艺、技术、材料;对于生产过程不能完全消除的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生产性噪声以及高温等职业病有害因素,应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使工作场所职业病有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防止职业病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

(3)生产布局合理,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4)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3.6.2 选址、总体布局与建筑设计

3.6.2.1 选址

建设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环境条件、占地面积和生产(储存)规模、卫生防护距离情况。

3.6.2.2 总体布局

a 平面布置

建设项目平面布置,重点是功能分区和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的布置以及减少相互之间影响的设计情况。

b 竖向布置

建设项目竖向布置,重点是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布置、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安装布置、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汽的各类管道合理布置等设计情况。

c 建(构)筑物设计

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设计。建(构)筑物朝向,以自然通风为主的车间天窗设计,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如产生粉尘、有毒物质、酸碱等强腐蚀介质、剧毒工作场所)和人员较多的建(构)筑物设计,厂房降噪和减振设计,车间办公室布置以及空调厂房及洁净厂房的设计等。

3.6.3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及控制性能

3.6.3.1 职业病防护设施

通风、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防噪声与振动、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等职业病防护设施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分布及控制性能分析。

按种类详细列出建设项目设计中所采用的全部职业病防护设施,并对每个防护设施说明符合或者高于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的具体条款,或者借鉴国外同类建设项目所采取的防护设施。

3.6.3.2个体防护用品

根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特性及接触水平,依据国家标准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选择适当的个体防护用品,包括个体防护用品的种类、规格、型号、配备数量、发放周期及维护保养要求、存放地点等。

3.6.3.3应急救援设施、仪器、设备

建设项目事故通风、救援装置、防护设备、急救用品、急救场所、冲洗设备、泄险区、撤离通道、报警装置类型、规格型号、数量、存放地点等设计容,主要包括:

(1)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自动监测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的设计;

(2)可能突然泄漏或逸出大量有害物质的密闭或者半密闭工作场所,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的设计;

(3)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储存,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的个人剂量计的设计。

3.6.3.4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设置警示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以及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的数量、位置。

3.6.3.5卫生辅助用室

按照行政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所确定的生产车间卫生特征分级,根据生产特点、实际需要确定辅助用室,主要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

3.6.4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预期效果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经防护控制后,根据类比检测数据推算或经验数据推算的方法提出定性、定量的预期效果。

3.7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对策及建议落实情况

3.7.1列出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的职业病防护对策和建议,所采取的全部防护设施及所在位置。

3.7.2说明未落实或者部分落实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的职业病防护对策和建议的论证情况或者理由。

3.8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

3.8.1 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及人员

根据建设项目生产性质和规模、职业病危害程度(强度)及接触人数等,兼顾工效学原理设计职业健康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

3.8.2 职业健康管理规章制度

建设项目要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重点建立健全以下13项主要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2)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4)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6)劳动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7)职业病危害检测、监测和评价管理制度;

(8)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9)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0)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

(11)应急管理制度;

(12)职业健康奖惩制度;

(13)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3.8.3 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包括:建设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流程、所使用原辅材料名称及用量、产品、副产品、中间产品产量、职业性有害因素动态监测结果及其汇总、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职业病病人档案、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转及维护档案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主要有劳动者、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一般情况,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3.8.4 应急救援预案

建立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保证有效实施的说明。

3.8.5 其它需要说明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情况

3.9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投资概算

建设项目投资概算应包括职业卫生防护经费,职业卫生防护经费投入及占总投资的比例应与生产规模、职业病危害控制需求相适应,保证和满足职业病危害防治需要。主要包括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治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配置与维护、个人防护用品配置与维护、应急救援设施配备与维护、职业病危害监测设备及维护、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

3.10 结论与建议

3.10.1 结论

结论应包括以下容:

(1)明确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设计的容能否满足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要求;

(2)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措施在正常运行时能否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与法律法规规标准的符合性;

(3)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及措施是否可行。

3.10.2 建议

对建设项目运行期间职业病防护设施易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3.11 附件

3.11.1 建设项目立项文件、建设单位营业执照(或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事业单位法人证书)、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文件。

3.11.2 建设项目地理(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简图、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图、职业病防护设施布置图及一览表(分场所)。

3.11.3 其他应列入的有关资料。

4 格式要求

4.1 格式

报告章节、项目编号参照本专篇3.1-3.11

4.1.1 封皮(附件一)

4.1.2 封二(附件二)

4.1.3 设计单位资质证书

4.1.4 参加编写人员签字页(包括编写人员、专业、职称、签字等)

4.1.5 目录

4.1.6 正文

4.1.7 附件

4.2 字号和字体

加油站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中国石油黑龙江牡丹江销售分公司 宁安向阳加油站 新建项目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哈尔滨天源石化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12月

目录 1 总论 0 1.1 编制依据 0 1.2 工程概述 0 1.3 项目范围 (1) 1.3.1 生产系统 (1) 1.4 新建工程量表 (1) 2 主要安全指标 (2) 2.1 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划分 (2) 2.1.1 加油机 (2) 2.1.2油储罐 (2) 2.1.3 人孔(阀) (2) 2.1.4 电气配件 (2) 2.1.5 元件连接方式 (3) 2.1.6 防雷接地 (3) 2.1.7 静电接地 (3) 2.2 燃料油火灾危险性分类详见 (3) 3 总平面布置 (4) 4 劳动安全卫生 (5)

4.1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 (5) 4.1.1 概述 (5) 4.1.2 油气危害 (5) 4.1.3 储存 (6) 4.1.4 卸油及加油过程 (6) 4.1.5 静电放电 (6) 4.1.6 油品质地的影响 (6) 4.1.7 噪音 (6) 4.1.8 污水及排水 (6) 4.2 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 (6) 4.2.1 卸车 (7) 4.2.2 防雷及静电设置 (7) 4.2.3 规章 (7) 4.2.4 油气 (7) 4.2.5 加油系统控制 (8) 4.2.6 采用的安全设施 (8) 5 职业安全卫生 (9) 5.1 现状 (9) 5.2 爆炸和火灾危险因素 (9)

5.3 毒性危害因素 (9) 5.4 职业危害因素的防范和治理 (10) 5.4.1 总平面布置 (10) 5.4.2 消防系统 (10) 5.4.3 防静电接地系统 (10) 5.4.4 建、构筑物防火 (10) 6 企业组织及定员 (10) 7 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主要结论 (1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x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告 年第号 关于发布《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规范》(——)和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的公告 现发布《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 术规范》(—),自年月日起施行,原《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 施工技术规范》( —)同时废止。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中第..条第()、()款;第.. 条第()款;第..条;第..条;第..条第()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版中关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及施工技术规范》( —)的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 该两本规范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解释及管理工作由编制单位交通部公 路科学研究院负责。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若有修改意见请函告交通部 公路科学研究院,以便修订时研用。 特此公告 主题词:发布公路规范 交通部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二六年七月七日 年月日印发 为更好地适应公路建设的需要,交通部交公路发[]号文决定对年月 日实施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 —)进行修订,并委托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 修订工作坚持“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公路建设理念;在全面总结年以来我 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使用经验,借鉴和吸收国外的相关标准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安全"的指导思想。修订后的规范分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 计规范》、《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三册。本《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修订后分为十章,分别是:总则、施工准备、 路基护栏、桥梁护栏、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隔离栅和桥梁护网、防眩设施、轮廓 标、活动护栏。与原规范相比,《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扩大了适用范围,由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扩大到新建和改建的各等级公路;对《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中 各防撞等级护栏的施工方法进行了规定;新增加了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活动护栏的内容;吸收、借鉴了近年来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隔离栅、防眩设施、轮廓标、活动护栏等领域 涌现出来的成熟的新材料、新工艺,并在许多规定上与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最新标准相衔接,使本规范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新增加了验收规定。 各有关单位在使用过程中,若有意见和建议,请函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交科 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号,邮政编码:,电话: ,:..),以便下次修订时研用。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 一、设计范围与内容 .设计范围 根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要求,针对建设项目建设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以及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设计,并对其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对于初步设计阶段施工方案尚未确定的情况,设计专篇可作相关说明后省去相关内容,仅需在补充措施建议中明确建设单位相关职责;待施工方案最终确定后,再补充相关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降噪、减振、防辐射等防护设施的设备选型、设置场所和相关技术参数等内容进行设计;另外还包括与之相关的防控措施,如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辅助卫生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等的设计方案,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进行预算,最后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二、设计过程 .资料收集 在充分调查研究设计对象和范围等相关情况后,收集、整理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所需要的各种文件、资料和数据。 .工程分析 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简况、主要工程内容、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产品的名称和用(产)量、岗位设置与人员数量、作业内容与方法、建筑卫生学,建筑施工工艺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等进行分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分析说明建设项目建设期或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特点及分布。 )分析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情况,包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接触人数、接触时间与接触频度等。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分析其潜在危害性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程度。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 构(建)筑物设计 根据、、、、、、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建(构)筑物进行设计。 总平面布置应在考虑减少相互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对功能分区和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的布置进行设计。 竖向布置重点对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物质的厂房布置、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安装布置和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气的各类管道合理布置等进行设计。 建(构)筑物重点对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进行设计,包括建(构)筑物朝向;以自然通风为主的车间天窗设计,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如产生粉尘、有毒物质、酸碱等工作场所)和人员较多的建(构)筑物设计;厂房降噪和减振设计;车间办公室布置以及空调厂房、洁净厂房设计、生产卫生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卫生室(休息室、食堂、厕所)设计等。 )防护设施设计及其防控性能 对建设项目建设期和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拟采取的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降噪、减振、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等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分布及防控性能进行分析和设计,并提出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控性能的管理措施和建议。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 AQ/T4233-2013 2013-06-08发布 2013-10-01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与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 GB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J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T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211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GBZ/T223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职业病危害occupational hazard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exposure level 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接触一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和接触时间。 3.4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the report of facility design for control occupational hazard 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阶段,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项目依据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针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和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及其预期效果编制的专项报告。 4设计目的和基本原则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_主报告

加油加气合建站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主报告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

声明 xxx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加油加气合建站工程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过程中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对所出具的《加油加气合建站工程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承担法律责任。 设计单位名称:xxx(加盖公章) 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 项目分工姓名技术职务签字 项目负责人 专篇编写人 专篇审核人 专篇签发人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

目录 1概述 (1) 1.1任务来源及目的 (1) 1.2设计依据 (1) 1.3设计范围和设计内容 (2) 2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3) 2.1建设项目概况 (3) 2.2工程分析 (4)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8) 3.1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8 3.2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情况 (10) 3.3职业病危害程度的分析 (10) 3.4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 职业病 (13) 3.5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15) 4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18) 4.1构(建)筑物设计 (18) 4.2防护设施设计及其控制性能 (19)

4.3个人防护措施 (23) 4.4应急救援设施 (24) 4.5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25) 4.6辅助卫生设施设计 (26) 4.7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27) 4.8预评价报告的补充措施及建议的采纳情况说明 27 4.9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估算 (28) 5预期评价效果 (30) 5.1预期效果及评价 (30) 5.2建议 (30)

1概述 1.1任务来源及目的 1.1.1任务来源 x x x公司委托我公司进行“加油加气合建站工程”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 1.1.2编制目的 (1)为建设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2)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1.2设计依据 1.2.1设计相关文件 (1)相关设计文件及设计委托书 (2)《加油加气合建站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3)《加油加气合建站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1.2.2国家法律、法规、规章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相关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章。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XXXXXXxxxxx公司 xxxxxx项目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xxxxxxxx xxxxxxx年xxxxx月

声 明 ****设计院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XXXXXXX有限公司*******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中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的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材料,确保所出具的《XXXXXXX有限公司*******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实用性,并对其承担法律责任。 设计单位:(加盖公章) 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名) xxxxx 年xxx月xxx日

目录 1概述 1 1.1项目概况 1 1.2设计依据 1 1.3 设计目的 4 1.4 设计原则 5 1.5 设计范围 5 1.6 设计内容 5 2建设项目概况 6 2.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6 2.2 产品及原辅材料 9 2.3 总平面布置 11 2.4 工艺流程 11 2.5 生产工艺设备 12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13 3.1 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3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理化特性及毒理特征 14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15 4采矿系统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21 4.1 采矿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21 4.2 采矿系统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23 5选冶系统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28 5.1 采冶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28 5.2 选冶系统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29 6辅助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41 6.1 锅炉房 41

6.2 污水处理厂房 42 6.3 机修车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化验室错误!未定义书签。 6.5 变电所错误!未定义书签。 6.6 加油站错误!未定义书签。 6.7 石灰乳制备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6.8 排土场、原矿堆场、废石场错误!未定义书签。7施工过程和自然疫源防护设施设计 43 7.1施工过程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43 7.2自然疫源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45 8辅助用室及卫生设施 46 8.1辅助用室设置 46 8.2 暖通、空调 47 8.3 采光、照明 48 8.4 墙体、墙面和地面 49 9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50 9.1 职业卫生管理管理机构 50 9.2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50 9.2 职业卫生管理要求 51 10应急救援设施 53 10.1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岗位 53 10.2 应急救援措施 53 10.3 预期效果分析 55 11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预算 56 12对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响应 58 12.1 工程防护补充措施 58 12.2 应急救援补充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建筑卫生学和辅助用室补充措施 58

JTGD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正式版护栏相关知识

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正式版) 护栏相关知识 :公路车行道以外,无障碍物,车辆驶出车行道后可以停车或驶回公路的带状区域。 :断面结构形式保持不变并在一定长度范围内连续设置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设置于两种不同结构形式或不同防护等级的公路护栏之间、连接平顺、结构刚度平稳过渡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设置于公路路侧建筑限界以外的护栏。 :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内的护栏。 :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具有开启功能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车辆碰撞后基本不变形的护栏。混凝土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通过爬高并转向来吸收碰撞能量。 :车辆碰撞后有一定的变形,又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护栏。波形梁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利用土基、立柱、波纹状钢板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 :具有较大缓冲能力的韧性护栏结构。缆索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依靠缆索的拉应力来吸收碰撞能量。 :设置于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出口处的分流鼻端、收费岛头,或者护栏端部等,可以减缓冲击,降低碰撞车辆和车内人员伤害的设施,主要形式有防撞端头、防撞垫等。 :设置于护栏的迎车流方向起点,和护栏连接在一起,对碰撞车辆车辆起阻挡、缓冲和导向作用的设施。 :设置于公路交通分流处的障碍物或其他位置的障碍物前端的一种缓冲设施,车辆碰撞时通过自体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从而降低乘员的伤害程度。防撞垫可分为可导向防撞垫和非导向防撞垫。 :分隔双向或同向交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辆和行人等的设施。 渡设计;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必须设置开口护栏。 0.75kN/m,作用在栏杆扶手上的竖向力标准值应采用1.0kN/m。 PDF page26-36 6护栏和栏杆 6.1一般规定 6.1.1公路路侧或中央分隔带应通过保障合理的净区宽度来降低车辆驶岀路外或驶入对向车行道事故的严重程度。净区宽度计算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计算净区宽度得不到满足时,应按护栏设置原则进行安全处理。 6.1.2护栏设计应体现宽容设计、适度防护的理念 6.1.3护栏标准段、护栏过渡段、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防撞端头及防撞垫的防护等级及性能,应满足现行《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 BO5-01)的规定。需要采用其他防护等级或碰撞条件时,应进行特殊设计并经实车碰撞试验。 6.1.4护栏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 于公路土路肩内。应根据路侧护栏和缓冲设施需要的宽度加宽路基或采取其他措施。 61.6中央分隔带护栏应与中央分隔带内的构造物、地不管线相协调。 90%),或路侧护栏立柱外侧土路肩保护层宽度小于规定宽度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说明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测量提供的地形图 2、沿线规划路网 3、现场踏勘资料 4、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 二、设计采用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4)《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 (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7)《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 (8)《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9)《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 (10)《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11)《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12)《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GB/T2518-2008); (1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GB/T6892—2006); (14)《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16311—2009); (15)《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6)《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0-2010); (17)《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11); (18)《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GA/T 509- 2004); (19)《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GA/T 527-2005); (2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2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三、工程简况 工程全长564.62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30km/h,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横断面形式为:25m=5m人行道+0.25m路缘带+2×3.5m车行道+0.5m中间双黄线+2×3.5m车行道+0.25m路缘带+5m人行道。 本工程交通安全和经管设施等级为C级。 四、设计原则 1. 根据行车速度、道路线形、交通流量、流向和交通组成、道路沿线的状况等,适当确定交通标志和标线等交通设施的设置位置;以道路工程设计为依据,统盘考虑,整体布局,做到连贯性、一致性,满足近期道路交通经管的需求,确保行驶的安全、快捷、畅通。标志的布设应以不熟悉周围路网体系的司机为对象,通过标志的引导,能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不允许发生错向行驶。 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交通经管设施,路上的标志具有法律效力,应按交通经管法规及有关规范,正确、合理地设置。道路交通设施设置不得侵占建筑限界,保证侧向余宽;不应侵占人行道有效宽度和净空高度。 3.当需要在同一地方设置两种以上标志时,可以安装在一根标志立柱上,但同一方向的标志最多不应超过四种。标志牌在一根立柱上并设时,应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交通标志设置的净空高度:单柱式一般宜为1.5~2.5m,悬臂式一般应大于该道路规定的净空高度。 4.道路标线中车行道分界线的尺寸、导向箭头的尺寸和路面文字标记的高度应根据路段的设计速度确定。 五、交通标志设计 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经管交通的设施。道路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尺寸、设置、构造、反光和照明以及制作,必须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规定执行。以不熟悉本工程路网体系的司机为使用对象,使其通过交通标志的引导,顺利、快捷、安全地抵达目的地,避免发生错误行驶。 1. 警告标志 警告标志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顶角朝上;黄底反光,黑图案和边框不反光。 2. 禁令标志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 办法 (2017年3月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90号公布 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责范围内、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 本办法所称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

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 第三条负责本办法第二条规定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的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统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建设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第四条建设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依照本办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相应的评审,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建立健全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档案。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可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一并进行。建设单位可以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安全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合并出具报告或者设计,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安全设施一并组织验收。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对全国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实施监督

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正式版)护栏相关知识

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正式版) 护栏相关知识 1.0.8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应积极推广使用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 2.0.1净区:公路车行道以外,无障碍物,车辆驶出车行道后可以停车或驶回公路的带状区域。 2.0.2护栏标准段:断面结构形式保持不变并在一定长度围连续设置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2.0.3护栏过渡段:设置于两种不同结构形式或不同防护等级的公路护栏之间、连接平顺、结构刚度平稳过渡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2.0.4路侧护栏:设置于公路路侧建筑限界以外的护栏。 2.0.5中央分隔带护栏: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的护栏。 2.0.6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具有开启功能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2.0.7刚性护栏:车辆碰撞后基本不变形的护栏。混凝土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通过爬高并转向来吸收碰撞能量。 2.0.8半刚性护栏:车辆碰撞后有一定的变形,又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护栏。波形梁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利用土基、立柱、波纹状钢板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 2.0.9柔性护栏:具有较大缓冲能力的韧性护栏结构。缆索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依靠缆索的拉应力来吸收碰撞能量。 2.0.10缓冲设施:设置于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出口处的分流鼻端、收费岛头,或者护栏端部等,可以减缓冲击,降低碰撞车辆和车人员伤害的设施,主要形式有防撞端头、防撞垫等。 2.0.11防撞端头:设置于护栏的迎车流方向起点,和护栏连接在一起,对碰撞车辆车辆起阻挡、缓冲和导向作用的设施。 2.0.12防撞垫:设置于公路交通分流处的障碍物或其他位置的障碍物前端的一种缓冲设施,车辆碰撞时通过自体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从而降低乘员的伤害程度。防撞垫可分为可导向防撞垫和非导向防撞垫。 2.0.13隔离设施:分隔双向或同向交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辆和行人等的设施。 2.0.14桥梁与高路堤坝段必须设置路侧护栏;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时,必须连续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不同形式的护栏连接时,应进行过渡设计;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必须设置开口护栏;出口分流三角端应设置防撞垫。 3. 4.3桥梁与高路堤路段必须设置路侧护栏;不同形式的护栏连接时,应进行过渡设计;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必须设置开口护栏。 3.3.4桥梁与高路堤路段必须设置路侧护栏;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应设置保障行车安全的隔离设施。 3.4.6路侧有不满足计算净区宽度要求的悬崖、深谷、深沟、江河湖海等路段应设置路侧护栏。 3.4.7设置避险车道时,应设置配套的交通标志、标线及隔离防护、缓冲等设施。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样本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 AQ/T4233- -06-08发布-10-01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与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 在初步设计( 含基础设计) 阶段, 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 GB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J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T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211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GBZ/T223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职业病危害occupational hazard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exposure level 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接触一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 强度) 和接触时间。 3.4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the report of facility design for control occupational hazard 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 在初步设计( 含基础设计) 阶段, 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项目依据国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规范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规范 (试行)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与格式。 本规范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建设项目编制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 建设项目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2.2 职业病危害 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2.4 职业病防护设施 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影响,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和其它技术措施的总称。 2.5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是指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项目依据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及其预期效果编制的专项报告。 3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内容 3.1 概述 3.1.1 任务来源及目的 3.1.2 编制依据 (1)国家、地方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2)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3)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4)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文件、资料: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立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核备案批复,初步设计等。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告年第号 关于发布《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 )和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 —— ) 的公告现发布《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 )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 术规范》 (— ) ,自年月日起施行,原《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 ( —) 同时废止。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 —) 中第..条第 () 、() 款;第..条第 () 款;第..条;第..条;第..条第 () 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公路工程部分 )版中关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 ( —) 的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 该两本规范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解释及管理工作由编制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若有修改意见请函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以便修订时研用。 特此公告主题词:发布公路规范交通部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二六年七月七日年月日印发为更好地适应公路建设的需要,交通部交公路发 [] 号文决定对年月日实施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 ( —) 进行修订,并委托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 修订工作坚持“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公路建设理念;在全面总结年以来我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使用经验,借鉴和吸收国外的相关标准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安全 " 的指导思想。修订后的规范分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三册。 本《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修订后分为十章,分别是:总则、施工准备、路基护栏、桥梁护栏、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隔离栅和桥梁护网、防眩设施、轮廓标、活动护栏。与原规范相比,《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扩大了适用范围,由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扩大到新建和改建的各等级公路;对《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中各防撞等级护栏的施工方法进行了规定;新增加了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活动护栏的内容;吸收、借鉴了近年来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隔离栅、防眩设施、轮廓标、活动护栏等领域涌现出来的成熟的新材料、新工艺,并在许多规定上与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最新标准相衔接,使本规范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新增加了验收规定。 各有关单位在使用过程中,若有意见和建议,请函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号,邮政编码:,xx: ,:.. ) ,以便下次修订时研用。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刘会学李爱民杨久龄唐净净 钟纪楷汤文杰程宁徐学敏 张治张巍汉吴京梅 黄晨贾日学 总则????. 施工准备??. 路基护栏??. .一般规定· .缆索护栏· .波形梁护栏 .混凝土护栏桥梁护栏??. .一般规定· .材料??. 金属桥梁护栏的施工????????? 钢筋混凝土墙式和梁柱式桥梁护栏的施工 组合式桥梁护栏的施工????????.验收????交通标志???? .一般规定?? .材料???? .施工???? .验收????交通标线????.一般规定??.材料????.施工????.验收????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 制要求 ZW-JB-2014-002 、设计范围与内容 1.设计范围 根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要求,针对建设项目建设施 工、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以及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设计,并对其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对于初步设计阶段施工方案尚未确定的情况,设计专篇可作相关说明后省去相关内容,仅需在补充措施建议中明确建设单位相关职责;待施工方案最终确定后,再补充相关设计内容。 2.设计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降噪、减振、防辐射等防护设施的设备选型、设置场所和相关技术参数等内容进行设计;另外还包括与之相关的防控措施,如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辅助卫生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等的设计方案,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进行预算,最后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二、设计过程 1.资料收集 在充分调查研究设计对象和范围等相关情况后,收集、整理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所需要的各种文件、资料和数据。 2.工程分析 对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主要工程内容、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与设备布 局、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产品的名称和用(产)量、岗位设置与人员数量、作业内容与方

法、建筑卫生学,建筑施工工艺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等进行分析。 3.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1)分析说明建设项目建设期或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特点及分布。 2)分析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情况,包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接触人数、接触时间与接触频度等。 3)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分析其潜在危害性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程度。 4.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1)构(建)筑物设计 根据GB12801、GB50187、GB50019、GB/T50033、GB50034、GB50073、 GBZ1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建(构)筑物进行设计。 总平面布置应在考虑减少相互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对功能分区和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的布置进行设计。 竖向布置重点对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物质的厂房布置、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安装布置和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气的各类管道合理布置等进行设计。 建(构)筑物重点对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进行设计,包括建(构)筑物朝向;以自然通风为主的车间天窗设计,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如产生粉尘、有毒物质、酸碱等工作场所)和人员较多的建(构)筑物设计;厂房降噪和减振设计;车间办公室布置以及空调厂房、洁净厂房设计、生产卫生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卫生室(休息室、食堂、厕所)设计等。 2)防护设施设计及其防控性能 对建设项目建设期和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拟采取的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降噪、减振、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等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分布及防控性能进行分析和设计,并提出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控性能的管理措施和建议。详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概述(含标准、法规)

第一章概述 1.1任务来源及目的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2011年12月31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2007年6月2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4] 第28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冶条例》(国务院国发[1987]105号) (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年5月) (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 (7)《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3号,2002年3月) (8)《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2002年3月) (9)《高毒物品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3]142号,2003年) (10)《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108号,2003年) (11)《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2005年7月)

(1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9号,2006年6月) (1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51号,2012年4月27日) 1.2.2标准、规范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 (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 (5)《工作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 (6)《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 4792-84) (7)《工作场所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角限值》(GB 18555-2001) (8)《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 10434-89) (9)《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6-89) (10)《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7-89) (11)《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 (12)《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GBZ/T 160-2004) (13)《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89-2007)

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正式版)护栏相关知识

JTG+D81-20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正式版) 护栏相关知识,应积极推广使用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无障碍物,车辆驶出车行道后可以停车或驶回公路的带状区域。,车辆碰撞时通过爬高并转向来吸收碰撞能量。 ,又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护栏。波形梁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利用土基、立柱、波纹状钢板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 ,车辆碰撞时依靠缆索的拉应力来吸收碰撞能量。,或者护栏端部等,可以减缓冲击,降低碰撞车辆和车内人员伤害的设施,主要形式有防撞端头、防撞垫等。 ,和护栏连接在一起,对碰撞车辆车辆起阻挡、缓冲和导向作用的设施。,车辆碰撞时通过自体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从而降低乘员的伤害程度。防撞垫可分为可导向防撞垫和非导向防撞垫。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辆和行人等的设施。;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 时,必须连续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不同形式的护栏连接时,应进行过渡设计;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必须设置开口护栏;出口分流三角端应设置防撞垫。 ;不同形式的护栏连接时,应进行过渡设计;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必须设置开口护栏。 ;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应设置保障行车安全的隔离设施。,应设置配套的交通标志、标线及隔离防护、缓冲等设施。 ,作用在栏杆扶手上的竖向力标准值应采用,其 1.0kN/m 。 所承受的汽车横向碰撞载荷标准值应符合表,路 侧危险度,运行速度,交通量和车辆构成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的护栏防护等级低于一(C)级时,汽车横向碰撞荷载应按一(C)级计算;采用的护栏防护等级高于八(HA)级时,汽车横向碰撞载荷应根据实际的碰撞条件确定。 PDF page26-36 6护栏和栏杆 6.1 一般规定 ,应按护栏设置原则进行安全处理。 ,应满足现行《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BO5-01的规定。需要采用其他防护等级或碰撞条件时,应进行特殊设计并经实车碰撞试验。 61.6 中央分隔带护栏应与中央分隔带内的构造物、地不管线相协调。90%),或路侧护栏立柱外侧土路肩保护层宽度小于规定宽度时,应采取加强措施。6.2路基护栏 ,应在交通安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本节的规定,按照驶出路外或驶入对向车行道事故的风险确定是否设置护栏。 ,并符合下列规定:1驶出路外或驶入对向车行道的可能性应根据所在路段的路线线形、交通量、交通组成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 2事故严重程度和运行速度、路侧条件有关,可分成低、中、高三个等级。,事故严重程度等级为高,必须设置护栏。 ,事故严重程度等级为中,应设置护栏: 1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边坡坡度和路堤高度在图,三级、四级公路路侧有深度 30m 以上的悬崖、深谷、深沟等的路段; 图 2有江、河、湖、海、沼泽等水深1.5m 以上水域的路段;

加油站新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加油站(新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作者: ————————————————————————————————日期: ?

中国石油黑龙江牡丹江销售分公司 宁安向阳加油站 新建项目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哈尔滨天源石化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12月

目录 1 总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工程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项目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生产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新建工程量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主要安全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加油机?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油储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人孔(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电气配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1.5元件连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6防雷接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7 静电接地?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燃料油火灾危险性分类详见?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总平面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劳动安全卫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