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种院前创伤评分对急诊创伤患者的评估研究

四种院前创伤评分对急诊创伤患者的评估研究

四种院前创伤评分对急诊创伤患者的评估研究
四种院前创伤评分对急诊创伤患者的评估研究

创伤救治服务流程

附件1 创伤救治体系服务流程 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创伤患者救治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流程,供参照执行。 一、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流程图示与说明是否 1.现场评估: 环境安全 受伤人数 受伤方式 联系院前急救机构 是否需要增派救护车和急救人员 2.快速分流伤员 3.伤情评估,启动预警 明确初步救治计划和预警 级别,给予必要处置 再次评估明确预警级别 联系确定接受医院并与医 院进行信息交换 送达救治医院或创伤中心,并与院内 人员进行病人情况交接

(一)现场评估。 1.确定环境安全:急救人员必须确定现场安全后,方可开展工作。 2.确定伤者人数和受伤方式:进入现场后,首先了解患者的人数、致伤原因,初步判断患者的伤情和部位,确定是否需要增派救护车和急救人员。 (二)快速分流伤员。 若现场伤员人数较多,检伤分类后应当依据伤情对现场伤员进行分流: 1.能行走伤员:请其去指定的安全地点集合。 2.不能行走的伤员:判断呼吸,无自主呼吸、自主呼吸大于30次/分或者小于6次/分的患者,应立即处理。呼吸频率小于30次/分或者大于6次/分的患者,进一步检查颈动脉搏动,未触及搏动的应立即处理。可触及搏动的患者,进一步判断患者神志情况,神志异常者,应立即处理。 (三)伤情评估,启动预警。 评估神志(GCS评分)、生命体征及损伤部位(TI评分),评估应从伤情较重的患者开始,评估的优先次序是: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的伤势;可能导致丧失肢体的伤势;其他非威胁生命或丧失肢体的伤势。 1.根据伤情明确初步救治计划和预警级别,并立即给予必

要的处理,特别是对红色和黄色预警的伤员给予辅助呼吸、电击除颤、胸外按压、止血、抗休克治疗等抢救措施。 2.转运途中再次进行评估,明确预警级别。 3.确定接收医院、创伤救治点/中心,在病人未到创伤救治点/中心之前,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告知拟送达的创伤救治点/中心预警级别、评分评估、预计到达时间、主要的伤情、必要的急救措施以及其它特殊情况。根据不同的预警级别组织院内创伤综合救治团队提前到达急诊室,做好抢救前的准备工作,以提高抢救效率。 4.与院内创伤急救医师进行交接,明确患者的预警级别、GCS、TI评分及评估情况、主要的伤情、已经采取的急救措施、下一步可能需要的措施以及其他特殊情况。

院前创伤评分的综述

院前创伤评分系统的研究应用概况 刘华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柳州 545005) 【关键词】创伤;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是将患者的生理指标、诊断名称等作为参数并予以量化和权重处理,再经数学计算得出分值以显示患者全面伤情严重程度的多种方案的总称。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组认为创伤评分是对创伤严重程度、结局与救治质量进行评估,指导创伤患者分类救治的客观手段之一,创伤患者的损伤严重程度应采用创伤评分进行规范评估[1]。 20世纪50年代由De Haven首先提出损伤评分法[2],70年代开始逐步推广。多年来,学者们根据现场急救、拣送、院内救治工作决策、预测预后和创伤研究等不同需要建立了多种评分方案[3-4]。已经建立的评分方案可概括为3个类别:即用于现场急救和拣送的院前评分,用于急诊科和病房的院内评分以及用于ICU伤员的ICU评分。本文就常用的院前创伤评分系统进行综述。 1 院前创伤评分法的定义 院前创伤评分是指在事故现场或救护车上,急救人员根据所得数据(这类评分所依据的参数必须是不费时间或简略直观的定量指标,包括解剖、生理和病因)对伤情迅速作出判断和评估,并以此进行分类处理、转运并指导复苏,决定该伤员是否送创伤中心、大医院治疗或送一般医疗单位处理。其目的是把生命危险的重伤患者与一般创伤患者分开,从而对重伤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急救现场常出现急救力量不足与伤员需要抢救的矛盾[5],借助创伤评分标准,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可减少多余环节,提高工作效率[6]。 2 常用的院前创伤评分系统 2.1 昏迷指数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

创伤院前急救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3醫院急診科 劉毅

什么是院前急救? 顾名思义院前急救是指从病人发病开始到医院急诊科为止救治的全过程。院前急救 包括呼救、自救互救、现场救护、伤病员搬 运、途中监护救治及与院内急救的衔接等环 节。它使急救医学向前延伸,救治反应时间 缩短,救治更加及时,使早期救治成为可能。 从而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院 前急救快速发展是近年来急救医学发展进步 的一个重要标志。

院前急救基本特点 院前急救基本特点是不确定因素多。被救助对象发病地点可以发生不确定的任何地方;男女老少不定;内、外、妇、儿各科不定;病情轻重缓急不同;被救助的人来自不同的群体,救援环境复杂不可预料。 因此要求院前医生不仅要有综合的全面的临床各科急救知识和经验,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院前急救规范的定位 院前急救规范的定位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临床各科院前急救的基本内容,定位过高达不到要求就会形同虚设,定位过低就会阻碍业务的发展。当前国内外急救医疗大致有4个定位等级,即①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②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 ③急诊科常规④急诊监护病房常规。把院前急救 基本内容定位在BLS、ALS等级水平。

急救医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技术 急救医生要熟练掌握BLS和ALS的操作技术。 BLS和ALS都有A、B、C、D4项。BLS的A为气道(airway),即开放气道;B为呼吸 (breathing),即口对面罩或口对口人工呼吸;C 为血液循环(circulation),即胸外心脏按压;D 为除颤(defibrillation),即进行心脏除颤。ALS 的A同样为开放气道,但用气管插管;B同样是人工呼吸,但用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机;C为开放静脉通道,并应用药物加强血液循环;D为进行心脏除颤和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2-12-12T09:26:32.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文湘慧 [导读] 探讨严重创伤的院前急救护理。 文湘慧(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西柳州 545005)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对严重创伤病人的致病原因、受伤部位、急救措施及护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通过采取及时、迅速、准确、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后总结5年创伤死亡病例得出,创伤所致气道阻塞及呼吸道障碍是导致死亡的最快速原因,其次是严重出血,再次是颅内血肿,因此有效的院前急救和创伤早期处理,对拯救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结论及时、迅速、准确、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能为严重多发性创伤病人成功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从而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关键词】严重创伤院前急救护理 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的增多,院前急救中创伤患者是比较常见的,严重创伤又在创伤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严重创伤的发生率逐年增多,已成为我国城市中排名第5位的死因。为了提高创伤急救的医疗质量,我们把医疗程序应用于创伤急救中,大大提高了急救医疗质量,现将总结如下。 1 院前急救在创伤救治的作用 创伤急救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院前急救、急诊室和创伤监护病房。院前急救与护理是创伤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尤为重要。因此,院前急救对提高伤者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意义重大,起着具足轻重的作用。 2 院前急救的伤情评估 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根据病人的神志、呼吸、脉搏、面色等生命体征进行迅速判断,评估呼吸及循环状况,是否存在致死的危险因素,有无呼吸道阻塞、气胸、活动性大出血、头颅外伤等。依据现场情况充分暴露伤员各部位,以发现危及生命的重要损伤,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并迅速转运,遇到有群伤的首选检伤,并对病人进行救治分类和运送分类。 3 创伤病人院前急救的紧急处理 3.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充分给氧,昏迷者应立即清除其口腔内分泌物、呕吐物,头偏向一侧,必要时置入口咽通气管。伤者一旦呼吸心跳停止,应及时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术,疑有颈椎骨折应行颈托固定。 3.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严重创伤病人常因失液致血循环量不足,故应快速有效地建立2 条或3 条静脉通道。多选择上肢静脉,因离心脏近,输入的液体迅速进入体循环,达到增加有效循环的目的。如休克较重,静脉穿刺确有困难,配合医生立即行静脉切开,并确保静脉通畅。 3.3紧急控制出血最简单的止血方法是直接敷料覆盖创面后绷带加压伤口包扎,松紧度适宜。对四肢大血管损伤可采用充气止血带或橡胶止血带,并注明上止血带时间,以免造成肢体缺血性损伤。对骨折病人,伤口用无菌纱布或棉垫临时包扎,并用夹板固定。 3.4固定固定的目的防止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和重要血管,减少疼痛,便于搬运。可利用各种类型夹板或者支具固定患肢(指),特殊情况时应根据情况就地取材,利用木板、木棍或者健肢(指)来固定,但是固定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3.4.1伤口出血时,应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 3.4.2固定时动作要轻。 3.4.3固定时松紧适宜可靠牢固。 3.4.4四肢骨折时应先固定骨折上端端段,然后固定骨折下段,并把指(趾)露在外面,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3.4.5行固定时应尽可能将骨折肢体牵引正直,固定器材不能直接接触皮肤。 3.5生命体征的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瞳孔。休克或昏迷的患者留置尿管,准确记录尿量,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3.6转运与交接急救运输既要快速又要注意平衡安全。一般病人取平卧位或休克体位,遇昏迷、呕吐病人,应使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当病人平稳转运至医院急诊科或手术室时,护士应详细交清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措施、用药效果,为进一步诊治提供依据。 3.7止痛疼痛可加重患者的休克,疼痛较轻者可心理安慰,剧烈疼痛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止痛剂,但要注意其抑制呼吸或呕吐的副作用。骨折后的妥善固定、制动也是有效减轻疼痛的措施,尽量减少搬动,以免加重患者疼痛。 3.8心理护理 3.8.1对紧张恐惧型的心理护理到达现场护士应用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做好伤者的思想工作,减轻伤者心理上的痛苦,抢救中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迅速准确,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和安全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8.2对焦虑不安型的心理护理护士运用渊博的专业知识对患者作坚定有力,不容怀疑的解释,打消患者各种不必要的疑虑,在急救中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使他们觉得自己并不孤独,从而冷静的对待挫折。 3.8.3对悲哀沮丧型的心理护理护士应以高度的同情心,对他们加倍关心,理解,体贴,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并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大多创伤患者都认为流血越多,病情越严重,因此擦净体表的血能减轻患者对创伤的恐惧,并能减少回院手术后的感染机会。 3.8.4尊重患者躯体的损伤,神经的压迫,肢体固定制动等会使患者有一种成为负担的感觉,尊重意味着使患者感到自己重要性是被接受的,在进行各项操作时解释操作的必要性并根据情况对急救车上的卧位,坐位,输液部位做出选择,这样能满足患者被尊重的需要,对护士信任也会随之增加,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4 护理体会 严重创伤院前急救,采取正确的救治护理措施是降低创伤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环节。我们在严重创伤院前急救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了正确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总之,通过院前急救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加强了抢救时护士的应急能力与急救技术。参考文献 [1] 肖烨,蒋德玉,沈毅,裴天容,颜丽. 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贵州医药》,2008年第06期. [2] 陈莉莉,李秋桂. 严重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研究,2003年6月第17卷第1期增刊上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 急诊贵在“急”字上,急诊外伤病人的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上,次级评估则是“从头到脚”的彻底检查,然后对病人作出拣伤分类,而外伤病人治疗的优先次序仍然依照ABC的原则。 下列急诊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程序的正确顺序是? 1明确诊断;2急诊治疗;3迅速识别;4稳定生命指征;5病人处理 A.43215 B.34125 C.54231 处理外伤病人主要有两个阶段,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院前急救包括:维持呼吸道畅通、控制外出血和休克、适当搬运病人和转送至适当的医院。现场紧急救护完毕后,应与后送医院连络并报告伤患的病情,与后送医院通讯连络的事项包括:病人基本资料、事故原因、受伤时间、受伤机制、生命征象、已做处理和预计到达时间。 一、初级评估及处置 1、初级评估(ABCDE) 急诊外伤病人评估与治疗的优先次序是基于伤害程度、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和受伤机制来决定。因此,外伤病人的初步处置应包括快速初级评估,稳定生命体征,详细再评估病人及初步确定治疗。此种外伤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在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特别在院前急救阶段最为重要。 A: 维持呼吸道通畅及保护颈椎 B: 维持呼吸及换气功能 C: 维持循环及控制出血 D: 评估神智状况 E: 裸露伤患及防止失温 ●评估现场安全及传染病控制(如:戴手套、口罩或护目镜) 呼吸道与颈椎之维持●请伙伴先以双手将病人颈椎固定于中立姿势 ●打开并评估呼吸道 ●视情形放置口咽呼吸道或鼻咽呼吸道 呼吸●评估呼吸情形 ●视情形给予氧气治疗(如:以氧气面罩、鼻导管或苏醒球给氧) ●处理任何会影响呼吸的问题,如气胸 循环●检查脉搏 ●评估周边循环(如肤色、温度、指尖微血管充填时间) ●检查是否有严重出血情形,若有则马上加以止血 ●测量生命体征 残病程度●利用“A VPU”初步检查神经系统功能 ●颈托(上颈托前先检查是否有气管偏离、颈静脉怒张及颈椎异常情形) 暴露病人●视情形将病人衣物移除 ●快速检查是否有严重创伤伤口或骨折情形并处理 状况●如需要,在此阶段下决定立刻送医,若不需要,则继续执行二度评估

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

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意外伤害,如车祸、砸伤、挤压伤、切割伤、溺水、烧伤等等,多年的急诊急救工作中深刻的体会到做好院前急诊、急救,可以有效地控制伤情的扩大,阻止继续伤害,挽救患者的生命,这对伤病员的预后非常重要。 1 外伤患者的急救原则 1.1 抢救生命以抢救生命为第一任务,没有生命做保障,其他的工作都没有意义。 1.2 恢复功能在保证生命的基础上,注意患者的各种功能的恢复,以利于日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工作能了的存在。 1.3 顾全解剖的完整性在急救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伤患者的各种解剖的完整性,利于以后的功能恢复。 2 现场急救 2.1 脱离危险环境首先,将患者迅速搬离受伤现场,避免继续伤害。如烧伤患者应立即搬离热源,除去身上残留的衣物,在搬离伤员的时候,要注意动作稳,力度适宜,不要过快过猛,如有障碍物时,首先去除阻碍搬运的障碍物,不要从重物下硬拽或硬拉肢体,以免造成继发性损伤。 2.2 观察伤情做出初步诊断在短时间内对伤者的伤情做出正确的判断,边抢救边检查,注意与生命紧密相关的重要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心率、神智等情况,有无休克发生。注意头部、颈部、胸部、腹部、骨盆、四肢等部位的损伤情况,有无重要脏器的联合损伤,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运用止血、固定、包扎等技术进行施救。 2.3 保持生命支持对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去除呼吸道中的异物、血块、痰液、呕吐物等阻碍呼吸通常的异物,托起伤者的下颌使头部后仰,如有舌后坠者应将舌拉出,使呼吸道通畅,并将伤员的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道。有心脏骤停者要立即胸外心脏按摩,胸外按压100次/min,建立有效的循环。对于胸部有开放性伤口时要立即用厚辅料封闭,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对于有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伤员应立即用衣物、沙袋等固定包扎伤侧,制止反常呼吸;对于张力性气胸的伤员应在患者胸壁第二肋间插入粗针头,排除胸膜腔内的气体,使肺部膨胀,恢复有效呼吸。 2.4 止血外伤患者多数都有出血情况,因此要做好充分的止血。发现有大血管出血时应立即用止血带止血,紧急情况下立即指压止血,然后加压包扎,并抬高受伤的肢体,以减少出血。对于四肢较大血管出血使用止血带止血者,松紧适度,

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

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 创伤(trauma)是一种由于机械作用人体而造成的组织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及交通工具的日渐发达,创伤发生率在逐年上升,且多为高能量的严重损伤,致残率及致死率都很高。目前,在我国创伤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位死因,创伤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进步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所以广大的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必须重视并对创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救治,才能减少创伤病人的伤残率和死亡率。为了提高创伤急救的医疗质量,我们把医疗程序应用于创伤急救中,大大提高了急救医疗质量,现将总结如下。 1 院前急救在创伤救治的作用 创伤急救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院前急救、急诊室和创伤监护病房。院前急救与护理是创伤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尤为重要。国内外大多认为创伤后1h为抢救黄金时间,把伤后10 min称为“白金10 min”,这样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的救治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1]如果院前急诊急救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并做出全面、细致、周到的护理,为进一步的救治打好基础。因此,院前急救对提高伤者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意义重大,起着具足轻重的作用。

2 院前急救的伤情评估 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根据病人的神志、呼吸、脉搏、面色等生命体征进行迅速判断,评估呼吸及循环状况,是否存在致死的危险因素,有无呼吸道阻塞、气胸、活动性大出血、头颅外伤等。依据现场情况充分暴露伤员各部位,以发现危及生命的重要损伤,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并迅速转运,遇到有群伤的首选检伤,并对病人进行救治分类和后送分类。 3.创伤病人院前急救的紧急处理 对创伤病人急救应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创伤院前护理可分按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A:(Airway);B (Breathing);C(Circulation);D (Disability);E(Exposure);其目的是尽早发现致命伤并尽早采取有效处臵措施。第二阶段应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从头到脚进行病情评估,确定每个部位都经过全面彻底检查,进一步对受伤部位及时、适当及有效的处理。[2]具体措施如下: 3.1保持呼吸道通畅。首先保持患者平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胃内容物倒流至口腔引起窒息。可以用纱布清理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异物,或者使用负压吸引。抬起下颌解除舌后坠,紧急情况下可以行环甲膜穿刺术或气管插

创伤评分法在不同年龄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

创伤评分法在不同年龄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创伤评分法在不同年龄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1例严重创伤患者,按照患者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106例,非老年组275例,采用创伤重度程度评分(TRISS)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不同Ps值救治患者的死亡率。结果:非老年组患者Ps值在0.00~0.29的死亡率为65.4%,Ps值在0.30~0.49的死亡率47.9%,Ps值在0.50~0.79的死亡率为14.7%,Ps值在0.80~0.99的死亡率为3.6%,可见Ps值0.00~0.29的患者死亡率最高,且与其他Ps值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Ps值在0.00~0.29的死亡率为71.4%,Ps值在0.30~0.49的死亡率55.2%,Ps值在0.50~0.79的死亡率为16.7%,Ps值在0.80~0.99的死亡率为5.0%,可见Ps值0.00~0.29的患者死亡率最高,且与其他Ps值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Ps值两组间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评分法能够有效地指导不同年龄创伤患者急诊救治,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判定严重创伤患者的伤情,从而有效提高急诊救治的速度以及水平,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标签:创伤评分法;不同年龄;严重 在我国人群的致死原因当中,致伤以及自然因素(如恶性交通事故、地震等)严重创伤患者的比例大,且救治的难度较大,因伤而导致残疾已经成为了残疾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1]。在国外,医院运用创伤重度程度评分的方法以对创伤救治的质量进行评估已经有了十多年的运用经验,而此方式在我国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2]。为探讨创伤评分法在不同年龄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2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1例严重创伤患者,其中男283例,女98例,年龄20~8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71例,坠落伤59例,跌伤43例,锐器(包括火器)伤36例,意外伤32例,其他原因致伤40例。按照年龄阶段将381例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其中老年组106例,年龄55~87岁,非老年组275例,年龄20~54岁。 1.2 方法 记录每例患者在就诊时候的生理参数以及变量,以便计算出其TRISS评分值,然后通过文献[3-5]中所报道的数学模型以此计算出每例患者其预计生存概率,用Ps表示。其预计生活概率Ps的计算公式为:Ps=1/(1+e-b),公式中的b 计算公式为:b=b0+b1(RTS)+b2(ISS)+b3(Age)。其中e为自然对数之底,其值为2.718 282;而b0~b3分别为解剖、生理以及年龄的权重系数。其中RTS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2-11-12T11:53:02.1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4期供稿作者:孙会[导读] 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做好伤者的思想工作,减轻伤者心理上的痛苦。 孙会(四川省急救中心院前急救部四川成都 610015)【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4-0253-02 【关键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 创伤(trauma)是一种由于机械作用于人体而造成的组织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及交通工具的日渐发达,创伤发生率在逐年上升,且多为高能量的严重损伤,致残率及致死率都很高。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必须重视并对创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救治,才能减少创伤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为了提高创伤急救的医疗质量,我们把医疗程序应用于创伤急救中,大大提高了急救医疗质量。 1 院前急救在创伤救治中的作用 创伤急救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院前急救、急诊室救治和创伤监护病房救治。院前急救与护理是创伤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尤为重要。创伤后1小时为抢救黄金时间,把伤后10分钟称为“白金10分钟”,这样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的救治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院前急诊急救人员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并做出全面、细致、周到的护理,为进一步救治打好基础。因此,院前急救对提高伤者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意义重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诊创伤病员85例,年龄5~64岁,就诊时间10~60min,所有病例全部安全转送急诊科,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 院前急救的伤情评估 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根据患者的神志、呼吸、脉搏、面色等生命体征进行迅速判断,评估呼吸及循环状况,是否存在致死的危险因素,有无呼吸道阻塞、气胸、活动性大出血、头颅外伤等。依据现场情况充分暴露伤员各部位,以发现危及生命的重要损伤,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并迅速转运,遇到有群伤的首选检伤,并对患者进行救治分类和后送分类。 3 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紧急处理 对创伤患者急救应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创伤院前急救可按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A气道处理并固定颈椎;B呼吸处理;C 循环处理并控制出血;D评估神经功能缺损;E暴露伤者以进行彻底检查;其目的是尽早发现致命伤并尽早采取有效处置措施。第二阶段应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从头到脚进行病情评估,确定每个部位都经过全面彻底检查,进一步对受伤部位及时、适当及有效地处理。 3.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保持平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胃内容物倒流至口腔引起窒息。可以用纱布清理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异物,或者使用负压吸引。抬起下颌解除舌后坠,紧急情况下可以行环甲膜穿刺术、气管插管或切开术。胸部有开放性创口者,立即用敷料覆盖并封闭伤口。多发性肋骨骨折致胸壁软化者,用两横指宽的胶布条或肋骨背心作环状固定,以减轻胸壁浮动。 3.2 妥善止血①指压法;②抬高患肢加压包扎;③止血带法;④钳夹包扎法。 3.3固定固定的目的是防止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和重要器官,减少疼痛便于搬运。可利用各种类型夹板或者支具固定患肢(指),特殊情况时,应根据情况就地取材,利用木板、木棍或者健肢(指)来固定。但在固定时应注意几个问题:①伤口有出血时,应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②固定时动作要轻,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扭动,以免使骨折加重和引起疼痛或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③固定时松紧适宜、可靠牢固,不但要固定上下两端,还要包括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④四肢骨折时应先固定骨折上段,然后固定骨折下段,并把指(趾)露在外面,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⑤固定时应尽可能将骨折肢体牵引正直,固定器材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尤其是骨突出部和固定器材上下两端,都应垫适量棉花、纱布或衣物等,以防压伤皮肤和浅表神经。 3.4搬运首先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防止舌后坠。对脊柱伤、腹部伤等注意对症处理。 3.5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3.6监护随时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情况。如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提示患者有休克发生,应立即抗休克治疗。如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改变,则提示有呼吸功能改变,应立即调整氧流量或面罩吸氧,根据情况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措施。休克或者昏迷的患者留置导尿管,准确记录尿量,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3.7止痛疼痛可加重患者的休克,疼痛较轻时可心理安慰,剧烈疼痛时可适当使用镇静剂、止痛剂。但要注意其抑制呼吸或呕吐的副作用。骨折后的妥善固定、制动也是有效减轻疼痛的措施,尽量减少搬动,以免加重患者疼痛。 3.8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做好伤者的思想工作,减轻伤者心理上的痛苦。抢救工作中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迅速准确,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和安全感。 总之,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科学规范的急救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规范化、程序化的抢救,合理的分工制度,可确保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从而使严重创伤患者得到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为患者争取急诊手术赢得宝贵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预后打下良好基础。参考文献 [1]刘中民.改善急救模式提高创伤救治水平[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79-80. [2]陈永强.高级创伤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 05,40(2):149 -151.

创伤早期评估和处理

创伤早期评估和处理 创伤患者的早期评估包括初次评估与二次评估。 一、初次评估 是指采取A、B、C、D、E法则的评估。依次对气道(A)、呼吸(B)、循环(C)、残疾(D)、环境控制(E)进行的快速评估,在这过程中如发现危及生命的情况应立即复苏,复苏与评估同时进行。 1、气道通畅与颈椎保护(A irway maintenance with cervical spine protection) 对创伤患者的初步评估首先应评估气道是否安全。创伤早期气道梗阻的原因—般包括误吸、吸入外来异物、以及颌面部与气管软骨骨折。如果病人能够进行语言交流,那气道不可能立即有危险,但在后续的评估过程中仍需反复关注气道是否持续通畅。此外,患者因颅脑外伤等原因造成意识水平改变而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时也通常认为气道是不安全的。如评估发现气道不安全,—般开始时可以暂时采用仰头提颏法或双手托颌法开放气道,然后进行气管

插管等确定性气道开放措施。 在气道评估与处理时,应尽可能的保护颈椎,应避免头颈部过伸、过屈或夸张的左右转动等颈椎过度运动,应时刻警惕创伤后颈椎损伤的可能性。钝性多系统创伤尤其是伴有意识改变或锁骨以上平面损伤时更应警惕颈椎损伤的可能性,而神经系统检查没有阳性发现也不能排除存在颈椎损伤。因此在伤后,应常规对患者颈椎实施颈托保护。而颈椎损伤确定性评估,如颈椎X线或颈椎CT检查可以在直接或潜在危及生命的因素被解除后进行。如果颈椎损伤明确诊断前因操作需要暂时移除颈托(如气管插管等),那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手法保护稳定患者颈椎。 在评估的最初阶段就必须识别气道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维持气道通畅,同样也要努力识别潜在的、有可能恶化的气道问题。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频繁地反复检查气道是必须而且尤为重要的。 2、呼吸:通气与氧合(B reathing:ventilation and oxygenation) 呼吸道通畅并不能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通气,还需要有足够的气体交换能力才能实现充足的氧合和最大化的排出二氧化碳。因此需要对肺、胸壁以及膈肌的功能进行快速的检查和评估。此时需要使用脉搏氧饱和度仪动态监测血

急诊创伤患者“严重程度评估”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原则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医学科 急诊贵在“急”字上,急诊外伤病人的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上,次级评估则是“从头到脚”的彻底检查,然后对病人作出拣伤分类,而外伤病人治疗的优先次序仍然依照ABC的原则。 下列急诊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程序的正确顺序是? 1明确诊断;2急诊治疗;3迅速识别;4稳定生命指征;5病人处理 A.43215 B.34125 C.54231 处理外伤病人主要有两个阶段,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院前急救包括:维持呼吸道畅通、控制外出血和休克、适当搬运病人和转送至适当的医院。现场紧急救护完毕后,应与后送医院连络并报告伤患的病情,与后送医院通讯连络的事项包括:病人基本资料、事故原因、受伤时间、受伤机制、生命征象、已做处理和预计到达时间。 一、初级评估及处置 1、初级评估(ABCDE) 急诊外伤病人评估与治疗的优先次序是基于伤害程度、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和受伤机制来决定。因此,外伤病人的初步处置应包括快速初级评估,稳定生命体征,详细再评估病人及初步确定治疗。此种外伤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在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特别在院前急救阶段最为重要。 A: 维持呼吸道通畅及保护颈椎 B: 维持呼吸及换气功能 C: 维持循环及控制出血 D: 评估神智状况 E: 裸露伤患及防止失温 ●评估现场安全及传染病控制 (如:戴手套、口罩或护目镜) 呼吸道与颈椎之维持 ●请伙伴先以双手将病人颈椎固定于中立姿势 ●打开并评估呼吸道 ●视情形放置口咽呼吸道或鼻咽呼吸道 呼吸 ●评估呼吸情形 ●视情形给予氧气治疗(如:以氧气面罩、鼻导管或苏醒球给氧) ●处理任何会影响呼吸的问题,如气胸 循环 ●检查脉搏 ●评估周边循环(如肤色、温度、指尖微血管充填时间) ●检查是否有严重出血情形,若有则马上加以止血 ●测量生命体征 残病程度 ●利用“AVPU”初步检查神经系统功能 ●颈托(上颈托前先检查是否有气管偏离、颈静脉怒张及颈椎异常情形) 暴露病人

院前急救

概念: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急诊科救护 是指院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接受各种急诊病人,对其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并根据病情需要,对病人作出出院、留院观察、收住专科病房或ICU进一步救治的决定。 危重症救护 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救治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接收由急诊科和院内有关科室转来的危重病人,对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及其复杂并发症等进行全面监护和治疗。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 是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和ICU救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和统一指挥机构的急救网络。 ?何谓EMSS 、ICU、院外救护 ?院外救护: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病病人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 ? 说出院外救护的特点、原则、组织形式 对医护人员素质要求高。 身体素质-适合强体力劳动。 心理素质-沉着冷静、紧张有序。 涉及知识范围广。 技术技能要求高。 原则“1.先排险后施救 2.先重伤后轻伤 3.先施救后运送 4.急救与呼救并重 5.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 6.紧密衔接、前后一致 广州模式(指挥型):中心具有全市院外救护的调度指挥权 重庆模式(依托型):中心依托于一家综合性医院 上海模式(单纯型):中心和其所属分站与该市若干协作医院紧密配合的急救模式 北京模式(独立型):是首都院前抢救和重大急救医疗任务的统一指挥、调度和抢救中心 深圳模式(交叉型):既依托各大医院,又自成体系的急救医疗指挥中心 香港模式(附属消防型):中心与消防、司警统一通讯网络,报警电话为"999" 简述院外救护“生存链”由几哪个环组成及其内在的含义 第一环——早期通路(早期呼救) 第二环——早期心肺复苏 第三环——早期心电除颤 第四环——早期高级心肺复苏(ALS)

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汇编

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 授课人郑剑琴 人体受到外力打击造成某些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称为创伤。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动交通的普及,创伤的发生率在青年升高。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能有效的使患者在未到达医院前就达到及时救治,对挽救病人的生命,降低死亡率,延长人类寿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创伤的临床特点: ??1、受伤原因多样化,其中以交通事故多见。 ??2、应激反应重,伤情变化快。 ??3、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 ??4、易发生漏诊和误诊,对于致伤暴力严重、闭合性损伤容易忽视。??5、院前时间短,损伤仅限于解剖损伤而生理紊乱尚无表现。??6、处理重点易发生矛盾,如较大伤口与闭合性内脏伤。 ??7、伤后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高。 院前急救原则: ??遵循抢救先于诊断和治疗、优先处理致命性损伤的原则。采取边诊断、边救治、再诊断、再救治的思路,快捷全面地发现对生命威胁最大的创伤并进行快速外科处理,避免漏诊和误诊,减少伤残。注意防治并发症,为病人的成功救治争取宝贵时间。现场抢救原则是先

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尽可能使重病人在伤后5~10min得到救治,尽快脱离事故现场,减少病人在事故现场停留时间,同时还应减少病人的精神紧张。 院前急救护理: ??伤情评估与护理:通过一看二问三检查,判断创伤严重程度。判断和检查受伤部位是开放性,还是闭合性,是单一伤或多处伤,是否危急生命,对呼吸停止者,伤者应平卧,头颈后仰(颈部垫衣物)、使用呼吸机、心脏骤停者行胸外按压术、电除颤;颅脑受伤者应平卧、安静、保暖、吸氧;胸外伤、开放性气胸要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堵塞伤口;肋骨骨折应固定;腹部伤、內脏脱出应消毒纱布或干净布、棉毛巾覆盖,出血时用手压、止血带止血;骨折时用夹板固定,较重软组织损伤要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理创伤,无菌包扎防止感染。 院前急救护理: ??伤员转运途中的护理: ??(1)体位:在转运过程中注意搬运体位要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创伤失去意识的病人,原则上让其平躺,无颈椎损伤者可让其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而发生窒息;对于神志清醒者,根据病情不同尽量给予伤员最舒适的体位,让伤员保持安静,以减少因疼痛扩张而造成的心肌耗氧量增加,减轻心脏负担。对于失血性休克病人,如果表现为脸色发青、手足发凉、脉搏增快等症状,可采用头低足高位,让病人平卧,抬高病员的双下肢并将其垫高20度,以增加脉搏回心血量,改善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缺血缺

急诊创伤程度评估及分析

急诊创伤程度评估及分析 姓名:性别:年龄:地址:创伤原因: 就诊情况: RAPS和REMS评分表 分值 变量 0 1 2 3 4 5 6 脉搏 70-109 55-69 40-54 <40 110-139 140-179 >179 收缩压 90-129 70-89 (mmHg) 130-149 150-179 >179 呼吸 12-24 10-11 6-9 频率 25-34 35-49 >49 GCS >13 11-13 8-10 5-7 <5 年龄<45 45-54 55-64 65-74 >74 SpO2>89 86-89 75-85 <75 RAPS和REMS 评分注意事项: 参数取同一时间点 动态评分24小时最差值是指总分的最差值 血压最好由同一人反复测量,测量部位固定 测量外周血氧饱和的部位应固定 RAPS和REMS评分与病死危险性对应表 RAPS分值 REMS分值病死危险率 ≤7 ≤11 10% 8 16-17 50%

≥14 ≥24 100% 创伤指数(TI) 项目 记分 1 3 5 6 部位皮肤腰背部肢体胸部、骨盆头、颈、腹部 伤型裂伤挫伤刺伤、撕脱伤弹片伤、爆炸伤、骨折 脱位、瘫痪、血腹 血压外出血 70-100mmHg 50-70 mmHg <50 mmHg 脉搏正常 100-140次/分>140次/分无脉或<55次/分 呼吸胸痛呼吸困难、费力、浅快发绀、血气胸或反窒息或呼吸停止 或>36次/分常呼吸 神志嗜睡木僵或淡漠、答不切题浅昏迷、逆行健忘深昏迷、再昏迷 TI总分越高,伤情越重总分≤9 轻损伤,可门诊治疗;总分10~16 中度伤;总分≥17分重度伤,应住院治疗;总分≥21分死亡率剧增;总分≥29分 80%一周内死亡 分析: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原则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原则 急诊贵在“急”字上,急诊外伤病人的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上,次级评估则是“从头到脚”的彻底检查,然后对病人作出拣伤分类,而外伤病人治疗的优先次序仍然依照ABC的原则。 下列急诊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程序的正确顺序是? 1明确诊断;2急诊治疗;3迅速识别;4稳定生命指征;5病人处理 A.43215 B.34125 C.54231 处理外伤病人主要有两个阶段,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院前急救包括:维持呼吸道畅通、控制外出血和休克、适当搬运病人和转送至适当的医院。现场紧急救护完毕后,应与后送医院连络并报告伤患的病情,与后送医院通讯连络的事项包括:病人基本资料、事故原因、受伤时间、受伤机制、生命征象、已做处理和预计到达时间。 一、初级评估及处置 1、初级评估(ABCDE) 急诊外伤病人评估与治疗的优先次序是基于伤害程度、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和受伤机制来决定。因此,外伤病人的初步处置应包括快速初级评估,稳定生命体征,详细再评

估病人及初步确定治疗。此种外伤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在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特别在院前急救阶段最为重要。 A: 维持呼吸道通畅及保护颈椎 B: 维持呼吸及换气功能 C: 维持循环及控制出血 D: 评估神智状况 E: 裸露伤患及防止失温 ●评估现场安全及传染病控制(如:戴手套、口罩或护目镜) 呼吸道与颈椎之维持 ●请伙伴先以双手将病人颈椎固定于中立姿势 ●打开并评估呼吸道 ●视情形放置口咽呼吸道或鼻咽呼吸道 呼吸 ●评估呼吸情形 ●视情形给予氧气治疗(如:以氧气面罩、鼻导管或苏醒球给氧) ●处理任何会影响呼吸的问题,如气胸 循环 ●检查脉搏 ●评估周边循环(如肤色、温度、指尖微血管充填时间)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江苏省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王艳黎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120例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采取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同时加强危重病人的呼吸道管理、心肺复苏、伤口创面处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120例患者中经过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成功救治117例,3例在院前急救无效死亡。[结论]对创伤患者进行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及时准确评估伤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肺复苏、抗休克、妥善处理伤口及伤肢固定、运送途中密切观察及对症处理、快速安全转运,是提高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关键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创伤是当今世界各国急诊外科共同面临的一个严重的医疗问

题,创伤也是当今世界造成人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创伤是指人体结构连续性的破坏[1]。创伤发生突然,分为闭合伤和开放伤,可涉及机体任何部位,形式多样,复杂多变,严重度不一,包括严重颅脑损伤,多处骨折,脏器损伤等,稍有延误急救或急救处理不当,即可危机伤者生命或给伤者留下严重后遗症。创伤患者院前及时正确有效的抢救,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致残的关键。现将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急诊科救护创伤患者120例,院前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20例患者,其中男性86例,女性34例,年龄6—68岁,平均年龄岁. 创伤原因:交通事故78例,意外坠落伤16例,锐器伤18例,机械辗伤5例,房屋坍塌伤3例。创伤部位:颅脑损伤18例,颌面颈部伤8例,胸部伤10例,腹部伤9例,骨盆部位伤5例,脊柱脊髓伤5例,上下肢伤40例,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25例。急救时患者

创伤病人在院前急救中的注意事项

创伤病人在院前急救中的注意事项 【摘要】随着基本建设和现代化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创伤病人逐年增多,正确早期处理这些创伤病人,常成为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创伤;院前急救;注意事项 院前急救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牢记决定性时间的“白金十分钟“[1]和创伤后的“黄金一小时”[2]的概念。我自己把院前急救初步归纳为四个步骤,而且顺序不能颠倒! 1 快速到达现场,仔细询问检查 影响到达现场速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出车速度和道路熟悉情况。出车速度只要强化了整个院前急救小组“快字当头”的责任意识就行,相对而言,后者比前者明显要难得多,毕竟驾驶员不可能对每条道路每个村庄都很熟悉,那时就要求我们医驾人员通力合作,积极发挥团队精神! 仔细询问受伤经过能够根据患者如何受到外力的冲击而较为准确的分析出患者的受伤部位在哪里?以及患者的受伤程度怎样等等?倘若有时候患者已经昏迷而无旁人或旁人一无所知,那就要求立刻检查患者是否有创伤性心跳呼吸骤停,它是抢救伤员生命关键的一步。 在仔细询问方面,一定要问清患者是哪个部位着力而受到暴力冲击,如:同样是臀部着力,着力点就可分为臀外侧、臀内侧、尾闾部,而预诊会完全不一样。臀外侧着力往往会使老年人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这样的骨折常常会因老年人无法承受手术成为全身情况恶性循环的开始,那时你就要特别注意在固定搬运过程中方式方法,尽可能减少骨折端的移位,或许还有一线好转的希望。而臀内侧、尾闾部着力引起的骨折筋伤问题往往不会太严重,严重的是对脊柱和脑部的冲击力。 相比询问,仔细检查尤为重要,不仅对沉默不语的创伤患者要多加关注,对那些滔滔不绝的创伤患者也要特别关注。有些血气胸、脊髓休克患者因难受至极而无法言语,但有些患者会因脑部受到刺激而烦躁不安、多言多语,那时你就要特别仔细检查细小的外在表现。 2 迅速初步评估,生命体征支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