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教的起源

佛教的起源

佛教的起源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佛教派别繁多,都尊奉“三宝”即佛、法、僧。佛指释迦牟尼,也泛指一切佛;法指佛陀的教义,实际上包括一切佛典;僧指佛教教徒。三宝是佛教的核心。佛教就是由佛、法、僧三者综合构成的宗教实体。
一、历史背景
自从公元前12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征服了土著居民后,即实行种姓制度。到佛陀时代已形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种姓。构成了界限森严的等级制度。他们以婆罗门教做为统治工具,宣扬“吠陀天启”即天授神权,称人的命运是由“梵天”决定,婆罗门执掌宗教,是梵天在人间的代表,并通过神权控制世俗政权。刹帝利是武士,司职世俗政权,不担任神职,故受婆罗门制约。吠舍属于自由民,他们主要从事生产和经营。首陀罗则是奴隶,大部分是印度土著居民,是社会的最下层。这四个种姓等级森严,代代世袭,不可变更。随首社会的发展,刹帝利和吠舍的力量逐渐强大,首陀罗也日益反抗奴隶压迫,由于种姓制度导致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地爆发出来。反对婆罗门和种姓制度,在佛陀时代形成一股社会思潮,产生顺世论、沙门耆那教、怀疑派等学说。佛教学说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
二、起源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其创始人是悉达多.乔答摩,因他是释迦族人,故又被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是族姓,牟尼意为寂默,亦有大智之意,喻为圣人,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的圣人”。他成道后称为“佛陀”。“佛陀”为梵文“buddha”的音译。简称为“佛”,意译为“觉悟者”。所谓“觉”,是指对人生真谛、解脱人生痛苦的正道与生命本真价值的彻底觉悟。按照佛教典籍的描述,佛已达到“正觉、等觉、无上觉”三觉圆满。不仅自己大彻大悟,而且帮助他人觉悟。“自觉觉他”是大乘佛教的宗旨。佛教门徒又尊称佛陀为“世尊”,意为,佛举世独尊。
佛教创建时,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当时印度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种信仰,以及婆罗门作为一切知识的垄断者和神权统治的代表的地位开始动摇,成为众矢之的。自由思想家中出现了种种反传统信仰的沙门思潮。
佛教属于沙门思潮之一。创始人释迦牟尼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5(周昭王24年)—486年。他出生于刹帝利种姓,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

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太子。其生母摩耶夫人在他出生七日便去世,以后由其姨母摩诃波阇提将他抚养成人。释迦牟尼自幼聪颖好思,其父饭净王希望他将来继承王位,建功立业,能成为名播天下的“转轮王”(即统治天下的大皇帝)。少年时,曾接受婆罗门教的教育,修习吠陀经典和五明(即声明,音韵训诂之学;工巧明,工艺技术之学;因明,逻辑论理之学;内明,宗教信仰之学;医方明,医药之学),并向武士学习兵法和武艺,成为学识渊博、思想深邃、文武兼备的杰出人才。但他时常流露出厌世的念头。净饭王为阻止他出家,立他为太子,又给他娶了觉善王之女耶输陀罗为妻。婚后生子罗睺罗。
释迦牟尼的性情一方面与当时的种姓等级有关,一方面是由于他的慈悲敏感之心。少年时,他见到农夫在烈日下辛勤劳作,满身汗水泥垢,十分可怜。耕田的牛颈上套着绳索,不断被鞭打的遍体鳞伤。田里的小虫被飞鸟啄食。这一幅幅图景强烈地振撼了他的心灵,使他感到了世间的惨痛与生命的悲哀。后来他又不断见到苟延残喘的老人,痛苦不堪的病人,与惨白僵冷的死尸,更感到了人生的痛苦与无常,这使他的思想陷入了极大的惶恐与痛苦:为什么人间会充满痛苦,为什么人的结局是如此凄惨,如何才能摆脱这些苦痛?29岁时,他毅然抛弃王子的地位和豪奢的生活,丢下家人与妻子,剃发修行,寻师求道。
离家之后,释迦牟尼曾拜阿罗逻.迦罗摩和优陀迦.罗摩子为师,跟随他们修习禅定和戒律。数月之后,他觉得达不到心中的境界,认为禅定虽有助于修行,但不是目的,于是便决定通过苦行来求得觉悟和解脱之路。服逐渐减少饮食,直至每日只吃一粒谷一粒麦,或7天只吃一餐。穿鹿皮树皮,卧于荆棘、粪便之上。拔除须发、不洗污垢。如此连续坚持了6年。弄得身体消瘦、形同枯木、精神痿顿,却没有发现任何真理,也没有找到解脱之道。相反,只是加深了痛苦与烦恼。
经过这番痛苦的磨练,释迦牟尼认识到,苦行并非是寻求真理和解脱的途径,于是他便净身进食,沉思大道。他的这一转变受到了与他一同苦行的5个侍从的误解,他们认为释迦牟尼净身进食是缺乏修道的坚定信念,便离开了他,继续在深山苦修。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释迦牟尼恢复了精气,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今菩提伽耶),在一颗荜钵罗树(后称为菩提树)下叉足交盘而坐,端正心意,殚思苦虑大道,并发大愿说,哪怕血液干涸、身体腐烂,不成正觉,誓不起坐”。他经过7昼夜的思虑(一说为49天),终于在眼前和内心出现了一个光

明灿烂的境界:他已经超越了自身视力和听力的局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洞悉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觉悟到宇宙和人生的真实,把握了终极真理,获得了彻底的觉悟和解脱。据后来经典所记载,当天为十二月八日,这一天,是佛教的一个盛开庄重的节日。此后,他便被称之为“佛”。这一事件标志着佛教的诞生。这一年,释迦牟尼35岁。
释迦牟尼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已证悟的真理, 80岁时在拘尸那迦逝世。
三、佛祖传道
佛陀悟道后,首先赶到婆罗奈城郊的鹿野苑,寻找离他而去的5个侍从桥成如、摩诃那摩、跋波、阿舍婆、跋陀罗,向他们传授佛道。这是佛祖的首次布道,故称之为“初转法轮”。又因佛祖从三个不同角度向他们阐述了佛教,故又称之这“三转法轮”。此5人受到了佛祖的布道,恍然大悟,虔城地拜佛祖为师,成为佛祖的最初弟子,佛教史称“五比丘”。
佛陀所悟所传之道,主要是关于人生真谛、人生解脱的理论。他从生命的挣扎、争斗、生长衰亡的过程,领悟到现实生命的短暂多变。人们在世俗社会追求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不具有永恒的价值。人生的真实就是苦。苦的根源就是人的贪、嗔、痴。
佛祖依缘起论解释现实的人生,认为人类现实的生活是自己行为的结果。这种能决定人生的行为称之为“业”。人作了什么样的业就会有什么样的果。众生根据自己的善恶之业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中轮回,永远无法摆脱生死。这便是佛学中的“因果”论。
苦缘于生,生缘于业,业缘于“无明”。所谓“无明”即是对宇宙和人生真相的无知。而无明又缘于人性的贪爱之欲。因为人的贪欲,蒙蔽了灵魂与心志,从而无法认知和把握人生的真实,使众生永远困于六道,生死流转,不得解脱。
佛陀指出,佛法面前,众生平等。不存在等级差别。因此,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的修行改变自己的未来,最终获得解脱。
了悟人生的无常和痛苦,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并不是要人们逆来顺受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要探求解脱的途径。既然众生所有的一切都是由自己往昔所做之“业”决定,那么,解脱之路也取决于自己,而不是祈祷、祭祀神灵。最根本的,是要超脱轮回,灭绝一切导致轮回果报之因。即,消灭一切贪欲、无明、和烦恼,达到超越生死的无上境界。
四、佛教演变
佛教创立后,在印度几经演变。佛陀及其直传弟子所宣扬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奉行四谛、八正道等

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着他在世时的施设和惯例。由于佛陀生前在世时于不同场合对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说法,弟子们对此便产生不同的理解。约在佛灭后100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称根本二部。此后100余年间续有分裂,先后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称枝末部派。关于部派分裂的次第、年代、名称、地区均有不同的说法。当时佛教传播的范围,北至喜马拉雅山麓,南至基斯那特河(克里希那河)。一般认为由上座部直接分出的最大一部是说一切有部。上座部(以说一切有部为代表)和大众部在教义上有较大差别。两大部的主要差别是;①对法(事物、存在)的认识。大众部认为“过去来来,非实有体”、“现有体用,可名实有”,即认为一切现实都依因缘生灭,过去的已经灭了,没有实体,未来的没有生起,也没有实体,仅仅现在一刹那中才有法体和作用;说一切有部主张法体是永恒存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世也都是实有的,即所谓“法体恒有”、“三世实有”,被称为我空法有论。②对佛陀的认识。大众部认为生灭于人间的释迦牟尼佛是化身而非实身,佛陀的实身是积累极长期的修行而成,他有着无际的寿命和威力,所说一切言语为随机说法,并以一音说一切法;说一切有部不承认释迦牟尼是化身,认为佛说言语并非都是经教,也并不是一音说一切法。③对声闻和菩萨的认识。大众部强调菩萨广度众生的慈悲愿力,轻声闻而贵菩萨;说一切有部虽承认声闻、缘觉、菩萨能修行根性和所修行道路有差别,但认为佛与声闻、缘觉所得解脱没有差异。
公历纪元前后,在佛教徒中流行着对佛塔的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他们中间一部分人根据《大般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进行修持和传教,形成了中观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系统,而将早期佛教贬称为小乘。
佛陀逝世后约500年,大乘中观派兴起。此派创始人龙树,阐发“空”、“中道”和“二谛”的思想,其弟子提婆继续弘扬龙树的学说,使大乘佛教得以进一步发展。以后还有清辨和佛护、月称等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中观的思想,形成自续派和应成派。同时,小乘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等,仍继续发展。
佛陀逝世后约900年,瑜伽行派兴起。此派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无著原是说一切有部僧人,因对说一切有部教理感到不足,而阐发大乘教义。其弟世亲,原是说一切有部学者,后从无著改宗大乘,称“千部论师”。无著、世亲弘扬“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唯

识论,此后传承主要有难陀、安慧、陈那、护法4家,护法之后还有戒贤、亲光等。
7世纪以后,印度密教开始流行,到8世纪以后,与印度教相接近。波罗王朝在那烂陀寺以外另建超戒寺,作为研习和宣传密教的中心;9世纪后,密教更盛,相继形成金刚乘、俱生乘和时轮乘。11世纪起,伊斯兰教的势力逐渐进入东印度各地,到13世纪初,超戒寺等许多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佛教终于在南亚次大陆消失。
五、佛学经典
佛祖所创立的理论,一直是在他向弟子和其他信徒布道时口头传授的,并没有文字记载的经典,弟子们所奉持、弘传的佛法也各据其耳闻身受。随着弟子的渐众,各人所依难免有异,为了统一佛法,防止外道异说渗入,使后来的弟子永有依奉,佛教徒便在佛祖灭后对他的教义进行了结集。相传佛灭后的四百年间共先后进行了四次结集。第一次是佛灭后45日,由大弟子摩诃迦叶(音读shè)召集近千人在王舍城附近选多闻有道之僧背诵佛在世时所传之法,经大家认可而成。虽然这次结集仍只是口诵而无写本,但后来经典写本皆以此为基础。以后又进行过三次结集。一方面形成了佛教小乘的基本经典,另一方面因在结集中对经典理解上的差异而形成了佛教早期不同的派别。
由此可见,佛法虽然都有“如是我闻”之句,但并非都是佛陀一人所作,而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众多僧人集体创作而成。现在的佛教经典是由“经(经乃是佛教弟子在佛灭后,根据佛陀布道时的言说,最终整理记录而成)”、“律(律为戒律)”、“论(教徒对佛经的诠释之作)”三部分构成,统称为“三藏”。经过2000多年的积累,现存佛教典籍极其繁多。仅汉文系统的《大正藏》,即收录3053部。
佛祖所说经典,天台宗判为四部:一为阿含经,二方等(方为方法,等是广遍的意思,即是佛祖所说的广大法门),三为般若,最后是法华、涅槃。
阿含部为小乘佛教所依经典。主要有四部:《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
方等部为引小入大之经。大部为《大宝积》。而《维摩诘经》、《愣伽经》、《愣严经》、《圆觉经》、以及《阿弥陀经》等皆属于方等范围。
般若部经,主要是深谈实相,在大乘所依奉的主要经典。大部为《大般若经》。《金刚经》、《心经》等属于般若范畴。
法华部会三乘于一乘,会一切众生尽入佛之见解。主要为《法华经》。
《涅槃经》据说是佛祖的遗训,即是佛祖所说的最后依据。
律葳依据时代背景的不同,逐渐的改进与增删,不像经典,有建书立说之

作。
论葳中,小乘佛教主要有《俱舍论》、《成实论》等。
大乘的论典繁多,几乎每一部经典都有相应的各种论葳。我们比较熟悉的《金刚经》的论典为《金刚般若论》,《法华经》有《法华玄义、文句》,《华严经》有《华严悬谈疏钞》等。虽然这些论典中渗透了很多著作大师们对佛经的不同见解,但大多异曲同工,基本的观点是一致的。
六、佛教的称谓
凡佛学弟子,共有七众。即:比丘、比丘尼、学戒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但一般都省去学戒尼、沙弥、沙弥尼三种。称为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比丘”为梵语音译,意为“乞士”。指托钵乞食之人。也称为“僧人”。僧是梵语“僧伽”的略称,意为众,实为比丘的复数名词。古印度各教派对出家修行者称沙门(意为止息一切恶行)。
“比丘尼”称为尼姑。“尼”是梵语女称,“姑”为汉语对女人的尊称。因尼姑受戒前皆应学戒两年,此两年中称之为“学戒尼”。
“沙弥”指初入佛法,受出家十戒。又译为勤策男。
“优婆塞”是指在家信徒,意为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女称“优婆夷”,意为清信女、近事女、近善女。
俗家统称在家信徒为“居士”。当然,并非所有在家信父子佛教的人都称为“居士”。这尚须接受一种的仪式,这种仪式称为“皈依”。有法师证明,皈依三宝,并按三宝的教导修行。
在中国,出家人常被称之为“和尚”,意指教师,师父,这是一般对佛教师长、高僧的尊称,但在民间,“和尚”则泛指一切出家的比丘。一般向僧尼布施的人则被称为檀那或檀越,意译为“施主”。
佛祖最先度化的比丘是其5个侍从。最先度化的沙弥是其子罗睺罗。
“沙门”是出家者的通称。意为止恶养善。
“头陀”又称杜多。意思是“禅师”通指一切有德高僧,又指禅宗大德。“法师”指译经著说的高僧。
七、中国佛教
佛教大约是在两汉之际也就是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起先流转于上层社会。
据《四十二章经序》记载,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求法,路遇大月氏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恭迎二僧来华,以白马驮负佛经佛像还洛阳,并修建白马寺供其居住。这是佛教在我国所建立的第一家寺院。
佛教初始传入充满着神话色彩,被当成一种神仙道术或者说是巫术,并未被人所真正理解。为了使人们接受佛教,了解它的教义,就有了最初佛学经典的翻译。相传最早将佛经翻译为汉字大概是在公元一世纪50年代,进入中国的是两个国外僧人。随着汉字佛经的流传,中国

人逐渐认识、接受了佛教,并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对佛教进行了改造与创新,从此,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流传。
佛教做为一种外来文化,它所包含的理念、思维方式、以及一些概念名词、甚至用语习惯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把佛典由梵文或者其它西域文字翻译成汉字,以汉字中相应的概念去代替原文用语,为了使译文更容易被中国人理解与接受,运用的一些词句必须进行改造,或者说是译文者本身对原文的理解与他本身所拥有的知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佛典的翻译与传播,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不同的误解与改造,慢慢地向中国本土文化靠拢与融合。到了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达到了鼎盛的状态,真正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佛教。即中国佛教。
唐代的译经已走向规模化与正规化。一般由朝庭设立译馆,组织汉梵文字皆精通的大德高僧共同翻译。所译经典的原义,大大的超出了前代。比较著名的有玄奘、慧超、义净等法师。唐玄奘曾西行求法,但当时他的理论水平已超越了印度僧人。据说玄奘在印度那烂陀寺戒日王为他举办的五印论师法会上宣示义理,6000余人18日内竟无一人能与之争辩,后被尊为大乘天和解脱天。从此之后,中国佛教走上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此时,佛教的典籍主要是写本和石刻,到了宋代,印刷术的普及与进步,开始出现印制的经典。
宋太祖在开宝四年(971年)于益州印的《开宝葳》,是中国刻印的第一部大葳经,共6620多卷。成为后来一切刻葳的依据。
佛教在中国的派别,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繁多。在隋唐时已有天台宗、三论宗、三阶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目前主要存在的是禅宗、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净土宗、律宗、华严宗。
禅宗是完全中国化的一种宗派。禅,全称为禅那,梵文“dhyana”的音译,意译为思维修、静虑。以明心见性为修行的主要方法。它认为每个人都具至善的成佛根性,圣凡之间的区别不在有性无性或性善性恶,而在于悟与迷。西方净土不在梵天、不在佛典,而在人人心中,佛教真理也不在佛典、不在师说,而在人人心中,悟此本心即可成佛。他们强调,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迷悟之差只在刹那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此,禅宗主张自悟本心,反对读经念佛、反对拜佛的偶像,甚至反对坐禅。禅宗始祖为达摩,而真正开创禅宗的是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六祖的名句。这四句偈在中国广泛流传。该宗所依经典,先是《楞伽经》,后为

《金刚经》,《六祖坛经》是其代表作。
天台宗在隋代形成,是中国创立最早的佛教宗派。因创始人智顗住浙江天台山而命名。因所推崇的经典以《妙法莲华经》为主,所以又称为法华宗。该宗教义的中心是止观学说。止为禅定,止息散心,净心静虑;观为智慧,即精修般若智慧。
三论宗是释迦牟尼灭后第一个重要的大乘佛教学者。其《中论》、《十二门论》等,发挥缘起性空的学说,为大乘佛学建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三论宗初祖为龙树,在中国则是由鸠摩罗什弘扬。以《大品》、《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为宗依。此宗的中心理论为,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
法相宗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名。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由于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主要奉古印度大乘佛学瑜伽一系学说,其所依经典,即以《瑜伽师地论》为本。以《百法明门论》、《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分别瑜伽论》等十论为支的所谓“一本十支”为主要典籍。《成唯识论》为其代表作。
净土宗是以往生净土为修行宗旨的一种宗教派别。因其修行主要是念佛以往生净土的方便法门,所以,目前是修行者比较众多的一种法门。其法以念阿弥陀佛,回向善根,发愿来世生彼极乐世界,依仗弥陀接引愿力,命终必定得生,既生彼国,即不退堕。奉持《阿弥陀佛经》。
律宗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依《楞伽经》、《摄大乘论》所说,以阿赖耶识所藏种子为戒体。
华严宗以奉《华严经》为根本经典而得名,因其又宣扬法界缘起论,又称法界宗。创始人为法葳。该宗以法界缘起解释万有的性相。它把事物分解为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六种相性,认为六相圆融无碍,并以“一多相容”说明万有差别的相对性和统一的绝对性。归根到底,万有皆统一于一心,百千大劫皆具一念心之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