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磁场和太阳磁场为什么磁极相反

地球磁场和太阳磁场为什么磁极相反

地球磁场和太阳磁场为什么磁极相反
地球磁场和太阳磁场为什么磁极相反

地球磁场和太阳磁场为什么磁极相反

地球的北磁极在地理南极,太阳的南磁极在地理南极,磁极相反,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们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要想搞清地球磁场和太阳磁场为什么磁极相反,必须首先搞清地球磁场的来源。关于地球磁场的来源,早期历史上曾有来自北极星的传说,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于地球磁场观测和地球结构的研究不断增多和深入,对地球磁场的来源先后提出了内部电流学说等10多种学说,然而这些学说都有不能解释的现象。地球膨裂说认为,地球的磁场起源于岩石圈。

我提出的地球膨裂说认为,46亿年前太阳因内部的核聚变而发生爆炸,飞出许多熔融的火球,地球就是其中之一。40亿年前,由于地球气温的不断下降,地球的岩石圈形成。岩石圈的温度低于居里温度(400——700摄氏度),岩石圈又含有铁磁性物质,所以具有磁性。岩石圈下部是熔融的物质,温度高于居里温度,因此不具有磁性。因为太阳的磁场遍布整个太阳系,太阳的磁S极位于太阳的地理南极,地球又是由铁磁性物质形成的,所以地球岩石圈在太阳磁场的磁化下,在地球的地理南极,形成了和太阳磁S极相反的磁N极,地球磁场形成了。

为了弄清地球的磁极N极为什么在地球的地理南极的原因,我们必须首先弄清下面几个问题:什么是铁磁性、顺磁性和逆磁性,铁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和逆磁性物质有那些。顺磁性、逆磁性的概念:任何物质在外磁场的作用下,都会被磁化,呈现出一定的磁特性。物质在外磁场中被磁化,其本身会产生一个附加磁场,附加磁场与外磁场方向相同时,该物质被外磁场吸引;方向相反时则被排斥。为此,把被外磁场吸引的物质称为顺磁性物质,而把被外磁场排斥的物质称为逆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即使在较弱的磁场内,也可得到极高的磁化强度,而且当外磁场移去后,仍可保留极强的磁性,其磁化率为正值。室温以上是铁磁性的,即铁、钴、镍和钆。逆磁性物质有氢气、氮气、铜、银、金等。

我们知道,铁磁性(顺磁性)物质被外磁场磁化时,形成和外磁场相反的极性;逆磁性物质被外磁场磁化时形成和外磁场相同的极性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是由岩石构成的,主要是硅酸盐和金属(铁磁性物质)构成的。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成分是液态氢(逆磁性物质)。太阳的磁S极在太阳的地理南极。既然太阳的磁场遍布整个太阳系,

太阳的磁S极位于太阳的地理南极,类地行星是又由铁磁性物质构成的,那么在太阳磁场的磁化下,类地行星的地理南极必然形成和太阳地理南极的磁S极相反的磁N极。而类木行星是由逆磁性物质构成的,所以在类木行星的地理南极必然形成和太阳地理南极的磁S极相同的磁S极。

作者:赖柏林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 预习学案 编制陈静邵振鹏 一、学习目标 1.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的主要方式及对地球的影响 3.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 二、主干知识点的梳理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辐射 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反应。 2.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1)直接为地球提供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维持着温度,是促进、和的主要动力。 (3)被古代生物固定后积累形成了。 (4)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所用的主要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外到里分为、和。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黑子耀斑 类 型 层层 位 置 大约年大约年 周 期 3.太阳活动地球的影响: (1)引起电磁层扰动,使受到影响。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现象。 (3)产生美丽的。 (4)地球上许多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课内探究学案 三、重点难点 重点:说出太阳辐射的概念及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说出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阐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四、典题解析 1.今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发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前一次太阳活动的极大年到再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D.太阳日冕层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高速运动,形成了“太阳风” 答案:B 解析:从整体看,太阳处于稳定状态,但从局部看,太阳大气中经常发生着活动,叫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在太阳大气各层中的表现形式不同,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太阳活动最多的年份叫太阳活动极大年,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为11年。 2.2001年4月5日,太阳出现特大太阳耀斑爆发()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 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对人造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 解析:耀斑爆发时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几分钟短暂的时间内,它能发出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的能量,把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射出,干扰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和卫星的正常运行,一般发生在耀斑大爆发两三天内。 3.我国古书曾记载有: “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1)~(3)题. (1)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指 A.耀斑 B.X射线 C.紫外线 D. 黑子 (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 光球层 B.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内部 (3)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黑色区域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黑色区域温度比周围高 C.黑色区域释放出大量偏黑色的气体 D. 黑色区域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尘埃 解析: (1)扣”黑气””居日中央” (2)承上题,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 (3)”黑子不黑” ,只是”低温区域”而已. 答案: (1) D (2) A (3) A 五、课堂练习 1.太阳能量来源于() A.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 B.强劲的太阳风 C.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子活动多的年份降水量也一定多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4_地理_必修1_人教版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了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学会搜集地理资料,分析表达地理现象的三维空间分布图。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辐射现象,了解太阳辐射在不同方面对地球的重要影响。 2.学会从互联网、报刊上收集近年来出现的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暴现象,分析归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科学宇宙观。 教学重点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地图册、互联网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知道了宇宙中有各种天体,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请大家看投影,填写有关内容 投影: 1.天体系统的级别(见右) 2.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说出八大行星的位置。 〖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承转)除上述内容外,我们还分析了地球上产生生命物质的条件,即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这节课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板书: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推进新课 〖师〗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地球。我们把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能量总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万物生长靠太阳”,陆地就是靠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是太阳对地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贡献。 阅读教材插图,了解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并结合教材P12活动,掌握太阳常数的概念。 板书:1.太阳辐射、太阳常数 〖师〗①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可见光区波长范围为0.4~0.76微米,占太阳辐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

高一年级导学案学科:地理编号:1-1-2 编写人:杨新国审核人:使用时间:班级姓名:小组序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 课题: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能记住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能说出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会运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体验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从生活中发生的地理现象去学习、分析的能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划课本并写上指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的“我的疑难处” 预习案 【问题导学】 1、太阳的概况及太阳辐射的概念 2、太阳大气的分层及黑子、耀斑的区别和联系 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几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知识梳理】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状态:巨大炽热的 1、太阳的概况主要成分: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反应 2、太阳辐射的概念:。 3、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据图:

4、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地球上的能量直接来自太阳的有,间接来自于太阳的有,,,,等。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三层。 2.太阳活动: (1)概念: (2)主要标志:。 (3)二者的关系:黑子变多、变大时,出现频繁,且出现最多的区域也是比较集中区域。 (4)周期:约。 3.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地球电离层:耀斑爆发发射的电磁波,干扰地球高空的,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影响地球磁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现象。 (3)两极上空出现极光: (4)影响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如、等 【预习自测】 1.太阳物质构成的主要成分是 A.氢和氧B.氧和氦C.氢和氦 D.氧和氮 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不仅能量大,而且分布集中 B.太阳辐射能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C.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 D.煤、石油等能源与太阳辐射无关 3.太阳的巨大能量来源是 A.太阳中心温度低 B.太阳由中心向外分为三个层次 C.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D.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发射光线 4.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依次是 A.光球、日冕、色球 B.光球、色球、日冕 C.色球、日冕、光球 D.色球、光球、日冕 5.有关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见光主要来源于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B.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厚度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可见光越来越少C.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 D.太阳活动频繁时,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会增强 6.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①引起潮汐现象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④诱发降水量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地理: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2.分析图片形成直观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 书本插图和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知道宇宙中有各种天体,那么什么叫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论述太阳系的概括。这节课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板书) 师:太阳在宇宙中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生存的地球。我们把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万物生长靠太阳”,靠的就是太阳能够为地球提供能量,这是太阳对地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贡献。 的四幅图,根据你自己的亲身体会,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太阳辐下面请大家看教材P 8 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合作探究) 师:刚才几个同学回答的比较全面,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虽然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即太阳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板书)1.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投影照片) (简单介绍水循环、洋流、大气环流、生物活动等知识)例如,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地面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对于整个地球表层来说,热量应该是平衡的,因而热量多余和热量不足的地方,要发生热输送。地球上的热量,主要依靠大气和水体运动来传递。大气和水体的运动形成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疑难解析[转载] 【疑难解析】 1.太阳活动的含义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中局部区域各种不同活动现象的总称。 2.太阳大气及其分层 太阳大气自内向外可以分为光球 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三层(如右图)。 光球层即肉眼所能观察到的太阳表 面,厚度500Km,地球上接受的太阳 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层发出;光球层 外呈玫瑰色的太阳大气就是色球层,这一层厚达几千千米,但是发出的可见光却不及光球层的千分之一,因此只有在日全食时肉眼才能观测到;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厚度也是三者之中最大的,但亮度最小,即使在日全食时肉眼也看不到,只有借助日冕仪才可以观测。 注意:这里所说的太阳大气结构不包括太阳内部结构,只是太阳外部大气的分层及活动情况。 3.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但是最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 黑子其实并不“黑”,只是黑子发生的区域比其他区域温度低,所以在地球上的人看来就比其他区域要暗一些。 国际上统一规定用黑子的相对数表示太阳活动水平,太阳黑子出现最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大年(或称太阳活动峰年),反之为太阳活动极小年。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教材图1.9即反映了太阳黑子数量的多少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②在离地面80~500千米高度范围的地球大气中有若干层大气分子全部或部分的处于电离状态,我们称之为电离层,地面无线电短波就是在地

面和电离层之间来回反射才得以传播。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使得经电离层反射的短波无线电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造成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③地球外围有地磁场,指南针等就是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工作的。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形成“磁暴”现象。 【典型例题】 我国古书曾记载有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1~3题。 1.材料中的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内部 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黑气区域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黑气区域比周围高 C.黑气区域释放出大量偏黑色的气体 D.黑气区域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尘埃 3.这种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表现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设计思想】 以高中地理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全面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思想,采用新颖、恰当、易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教材的基础、能力、心理。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3)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教材分析】 本课结构明确,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一是太阳辐射与地球。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范围、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是太阳活动与地球。着重介绍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2.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3.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2.通过对各种资料的观察以及课前室外的观测,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知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的外部结构和能量来源。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设计】多媒体资料库(电脑动画、录像如太阳能量来源录象、文字资料、图片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极光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则神话叫“后羿射日”:相传后羿生来就有射箭的天才,长大后更是臂力惊人,箭法超群。原先天空中有10个太阳,强烈的阳光烤焦了大地,庄稼枯死了,甚至连石头都快要熔化了,海水如同开水一样沸腾起来。人们在灼热的阳光下几乎喘不过气来,凶狠的毒蛇野兽乘机出来残害人类。后羿十分同情处于痛苦煎熬的民众,决心冒着生命危险,为民除害。这位擅长射箭的好汉,选择一处高地,张弓搭箭,对准天空一箭射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一个太阳被射中了。后羿一连射了9箭,9个太阳一个个地掉落下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2 课程标准活动建议 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的影响。 1.探索:太阳黑子活动与年降水量变化的关系 下图表示北半球三个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变化和太阳黑子相对数的 相关性。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得出什么结论? 2.太阳的能量是怎样产生的? 3.什么是太阳辐射? 4.读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图,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5.读课本P12“太阳辐射的纬 度分布示意图”: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 规律? (2)推测一下,除了纬度因素外, 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太阳辐 射的分布? (3)举例说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对自然景观纬度变化的影响。6.请举出5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 ② ③ ④ ⑤

7.读“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太阳的大气层名称是 A , B , C 。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 是,其变化的周期为 年,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 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② 是,它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3) 请用3个以上实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 ②; ③。 (4)如何将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8.案例研究:太阳活动与旱涝的关系(材料见课本P14-15) (1)试着总结太阳活动与旱涝的关系。 (2)研究太阳活动与旱涝的关系有什么意义? 9.活动:请围绕两位同学的话题,收集有关资料,并与同学们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对话。 甲: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都是有利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乙:你的观点比较片面,太阳辐射也有不利的影响,太阳活动也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提示: ①确定你的观点。系统表达你对上述议题的看法。 ②提供你的论据。将收集到的资料分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两大类进行整理,以支持你的观点。 ③反思你的不足。仔细聆听同学们的发言,看哪些说法更有道理。

2020-2021年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12 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2.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3.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2.通过对各种资料的观察以及课前室外的观测,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知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的外部结构和能量来源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具设计】多媒体资料库(电脑动画、录像如太阳能量来源录象、文字资料、图片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极光图) 【讲授过程】 【复习提问】天体系统包括哪些层次?试用简表形式表示出来。 【用投影仪展示】 【导入新课法一】从上述简表中可以看出,在宇宙中太阳是地球相依的非常重要的一颗恒星,它的光和热是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 【导入新课法二】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方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

【板书】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讨论】阅读教材和所学知识分析思考 1.太阳大气的成分 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多媒体资料展示,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图1.7)通过资料、地图及同学日常生活经验说明太阳辐射在哪些方面对地球产生影响?) 【学生回答】略 【板书】1.太阳大气的成分 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介绍】 1.太阳大气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 000K。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教案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 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 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 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 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 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 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

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 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 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 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 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 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 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 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 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 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 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 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 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 考虑月球的公转。 我们可以从地球、太阳、月球成直线开始考虑(注意,严格地讲大部分时间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每个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学案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理解太阳辐射的概念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掌握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2)了解太阳的外部结构、太阳活动的概念,理解太阳活动的主要形式以及对地球的影响。 ●课标解读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思考: 1.怎样理解我们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太阳提供的能源? 【提示】 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简而言之,它们是动植物体内积累的太阳能转换而来。 讨论题 2 看图回答问题 1.探讨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规律 2.为什么青藏高原为高值中心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

3.归纳总结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提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 地表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具体的影响因素包括:纬度、天气、地势等。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阳的大气结构)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A:扰动地球大气层,干扰 。 B:扰乱地球磁场,产生“ ”现象。 C:使两极地区产生美丽的 D: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 、 。 思考题 1.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是太阳大气层的哪部分? 光球层 由 内 到 外 1) (光球层) 原因:温度比周围低 活动周期:11年 2) ( 层) 现象:太阳色球有时出现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提示】光球层。 2.太阳活动的黑子和耀斑有何关系? 【提示】黑子活动强的年份也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 记忆有方法: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不稳定,市场有活动;光求生黑子,色球怀耀斑; 活动剧烈时,地球受影响;气候降水变,粒子扰磁场; 磁针乱抖动,不能指方向;干扰电离层,短波受影响; 粒子被捕获,碰撞现极光。 ●课堂练习 1、农业谚语“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中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 A.光、热资源B.大气运动、水循环的原动力 C.生产能源D.生活能源 2、地球上的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高低纬度间的气温差异B.火山喷发 C.水能资源的形成D.风力对地表的侵蚀 3、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 B.太阳黑子多少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耀斑多少的变化周期只有若干分钟。 C.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做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层,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光球层里。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4~5题。 4、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 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成反比 D.没有相关性 5、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电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答案】1 A 2 B 3 C【提示:黑字出现的时期,通常也是耀斑与太阳风爆发的时期】 4 A 5 D

地理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从容说课 承接上节太阳系内容的教学,本节包括“为地球提供能量”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两部分内容。“为地球提供能量”中给出四幅直观图片,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因为每个学生对太阳的影响都有亲身体会,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通过学生的探究过程,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是导致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的形成的根本原因,并学会三维图表分析和地理比较。“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教学中,可以用具体的某地某时太阳活动影响短波通讯的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投影展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再带领学生认识黑子和耀斑这些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并强调太阳活动的整体性,最后再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相关性)。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学会分析表达地理现象的三维空间分布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2.分析图片形成直观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3.参与探究活动,利用图表分析法初步掌握三维空间分布图的判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 书本插图、太阳能量来源录像、课件、投影设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知道宇宙中有各种天体,那么什么叫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请大家看投影,填写有关内容 (投影)天体系统的级别

高中地理期末复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高中地理期末复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22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太阳活动简介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中局部区域各种不同活动现象的总称。包括: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 光斑:太阳光球边缘出现的明亮组织,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谱斑。光斑一般环绕着黑子,与黑子有密切的关系。 谱斑:太阳光球层上比周围更明亮的斑状组织。 太阳风: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造成了地球上的极光耀斑:发出的强大的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很大。造成短波通讯中断。 日珥: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 影响:太阳活动对于地震、火山爆发、旱灾、水灾、人类心脏和神经系统的疾病,甚至交通事故都有关系。因此也形成了太阳活动预报这门学问。 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

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现象。它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像是一个浅盘,中间下凹,温度比光球层表面的温度低1000℃到2000℃,所以看起来比较“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一 1、晨昏线的概念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晨昏线的判读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 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18时是昏线。 3.晨昏线的特点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在宇宙中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中图版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地球在宇宙中 (对应学生用书第12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宇宙 (1)天体?????概念:宇宙中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 划分依据:天体的体积、质量、温度、成 分、形态等物理和化学性质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 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基本天体:星云和恒星 (2)天体系统 ①形成:邻近天体相互吸引,形成的以质量大的天体为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 ②层次:图中A 为总星系,B 为银河系,C 为太阳系,D 为地月系。 2.太阳系 (1)组成

2.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地势因素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 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 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 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方 向 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 (3)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 ①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②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③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④地质条件好。 ⑤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我国的回收场地就选在了×× 区的中部地区。 [运用—考向通关]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三维目标 1. 2. 3. 1.通过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辐射现象,了解太阳辐射在不同方面对地球的重要影响。 2.学会从互联网、报刊上收集近年来出现的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暴现象,分析归 教学重点1. 2.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知道了宇宙中有各种天体,天体之间相互 1. 2.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说出九大行星的位置。 生 (承转)除上述内容外,我们还分析了地球上产生生命物质的条件,即外部环境和内在 板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推进新课 师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地球。我们把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能量总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万物生长靠太阳”,陆地就是靠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是太阳对地球最 阅读教材插图,了解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并结合教材P12

1.太阳辐射、太阳常数 师①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可见光区波长范围为04~076微米, 各种辐射的波长范围 ②太阳常数是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物理量,即在地球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其数值为824焦/ 阅读P 13 板 2.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结合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农作物对太阳辐射能利用状 生“大棚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使光热水土有机结合,从而打破一年中作物生长的时间限制,实行反季节生长,提高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农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设计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一是太阳辐射与地球,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范围、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是太阳活动与地球,着重介绍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太阳辐射的概念及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掌握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主要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相关图片,把学习与生活融于一体,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并养成搜索资料的习惯和筛选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从具体生活实例的讨论入手,分析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确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发展观;正确认识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用“后羿射日”的图片及故事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及故事直接展示课堂探讨的问题,使得教学主题鲜明。 讲授新课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一)太阳辐射 回答:结合太阳辐射图片,回答什么是太阳辐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及检查预习情况。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读图思考: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图,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及提取信息加工的能力。 太阳辐射的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中能量的50%。 思考:结合课本P9阅读“太阳能量的来源”回答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是怎样产生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提取信息及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能力。 太阳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核经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doc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考虑月球的公转。我们可以从地球、太阳、月球成直线开始考虑(注意,严格地讲大部分时间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每个月都会发生月食和日食了),月球绕地球一周回到相对位置继续成直线,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个朔望月的时间(29.53天),而不时恒星月(月球真正的公转周期27.32天)的时间。月相形状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月球是不发光的,只能反射太阳光。月球总是半个球发光,半个球不发光。而观测者的角度不同,发光的部分对于观测者来说就有了不同的形状。二、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对于几个重要的位置(新月、上弦月、满月、下限月)的月相,应该是什么时候观测呢?关于这个问题,重点在于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对于某一个月相而言,地球上总是只有半个地球的地方才能看到月相。当然,也只有半个地球能看到太阳。初一新月的时候,太阳和月球是一起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而每隔一天,月球就相对于太阳向东边移动°,这样,整个朔望月周期内,每一天能看到月相的时间和日出日落的时间才有了变化。有一点必需强调,不论太阳还是月亮,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3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3 课标解读 课标:“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本条“标准”以太阳为案例,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而的,从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来看,木条“标准”关注的主要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而。 把握本条“标准”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关注的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木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因此,对于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与传递、各种太阳活动及其产生的原因、太阳的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等,不必详加分析甚至不涉及。但是,为了说明对地球的影响,需要明确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基木规律。第二, “影响”应从对地理环境和对人类活动两方面来谈。由于“影响”涉及的范围太广,可以就主要影响用举例的方式说明。第三,要辩证地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说,太阳辐射的影响是有利的,太阳活动的影响是不利的;更进一步分析,太阳辐射也有不利的影响(如过多的紫外线辐射),太阳活动也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如尚在研究中的太阳活动对气候等方面的影响)O 学法指导 一、木课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2.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3.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2.通过对各种资料的观察以及课前室外的观测,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 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本课教学重点: 1.知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的外部结构和能量来源 三、木课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影响 课时建议:建议1时。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知识清单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①状态:巨大炽热的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的时况:②主要成分: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阳能量来源以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讨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2.分析图片形成直观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情感与价值观 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 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四、教具准备 书本插图和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我们做个实验: [1].同学们闭上眼,能看到东西吗? [2].似想:睁开眼蒙上黑布,又能看到什么?为什么? [3].光从何来? 可见太阳的重要性,那么他的重要性对我们地球体现在哪些方面了?对地球又有何影响?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学习第二节内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简介:太阳在宇宙中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生存的地球。 3.太阳对地球影响:似想一下,如果没有了太阳,地球会怎样?既然太阳与地球休憩相关,那么太阳对我们地球有什么影响? [1].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简单介绍水循环、洋流、大气环流、生物活动知识)例如,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地面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对于整个地球表层来说,热量应该是平衡的,因而热量多余和热量不足的地方,要发生热输送。地球上的热量,主要依靠大气和水体运动来传递。大气和水体的运动形成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太阳能量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 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二、自学预习------ 导读单1读P12图1-7分析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太阳辐射能集中的波长范围?2 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 球,主要成分是 和 ,其表面温度约为 。3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 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太阳辐射对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 反应。4地球获得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1)地球大气上界获得的太阳辐射由 递减。(2)由赤道至两极地表自然景观是否相同?造成

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的 地区有哪些,试分析其原因?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里分为 。6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太阳活动既有规律性又具有随机性,其种类有很多,例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谱斑、太阳风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和 ,它们是 的重要标志,活动周期约为年。概念特点评价位置黑子太阳光球上暗黑的斑点温度比周围低,显得暗些耀斑太阳球出现突然增亮的斑块突然增亮斑块,短时间释放巨大能理太阳风日冕层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对地球的影响,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 断(2)对地球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3)对地球的影响,黑子与降水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4)太阳抛出的高速带电粒子和两极高空大气磨擦,出现美丽的三、后巩固 --- 训练单1 下列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A.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B.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煤、石油等化工燃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