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高考语文必修二复习冲刺:前苏联“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导学案及知识点概要(教师版)

浙江省高考语文必修二复习冲刺:前苏联“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导学案及知识点概要(教师版)

浙江省高考语文必修二复习冲刺:前苏联“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导学案及知识点概要(教师版)
浙江省高考语文必修二复习冲刺:前苏联“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导学案及知识点概要(教师版)

《一个人的遭遇》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和平的愿望,战争的罪恶。

2、借助形象,正视战争、反思战争,珍视和平。

【学习重难点】

研习讨论文本,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体味文章的主题。【课时安排】 2 课时

一、学一学

1.作者简介:

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记一记

字音、字形

梗概 gěng gài 如鲠在喉 gěng 小雏儿chú

哽咽 gěng yè 邂逅 xiè hòu 狼吞虎咽 yàn

勋章 xūn 嗜好 shì 狙击手jū耽搁 dān 胡诌 zhōu 一撮盐cuō绞痛 jiǎo 吝啬 lìn sè

三、想一想

(一)整体感知:

1、本文的题目叫《一个人的遭遇》,这里的“一个人”指谁?他有哪些遭遇呢?明确“一个人”指索科洛夫,主要遭遇有——

逃出集中营妻女被炸死找到儿子儿子牺牲

收养凡尼亚出车祸、失执照去卡沙里

板书:

受伤被俘→成功逃亡→妻女炸死→找到儿子→儿子牺牲→领养孤儿→【出来车祸】

(二)文本研习

1、阅读文本,划出索科洛夫叙述自己遭遇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①逃出集中营——“激动极了”

因为两年来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一方面挨打,另一方面要挨饿;说明战争能给人的肉体上带来痛苦,反衬出战争的灾难和罪恶。

②妻女被炸死——“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

之前刚逃出来给妻子写信时的心情是激动、高兴的(从“立刻”、“吹起牛”、“忍不住”等词可以看出),可是两个星期没有等到回信时,索科洛夫就开始担心、焦虑起来(“说实话,我开始发愁了,东西根本不想吃,晚上也睡不着觉,各种古里古怪的念头尽在脑子里转动”)当得知妻女被敌机炸死时,他的“眼前

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世上还有什么比失去亲人更加痛苦的事呢?!回家后,已是物是人非,只见到“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因此,他“实在难受极了”,“感到穿心的悲痛”,从索科洛夫由激动、兴奋到极度悲痛这样的心理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战争对于人的精神伤害,说明战争的罪恶和残酷。

③儿子牺牲——心“痛得那么厉害”,“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索科洛夫在之前找到儿子时的心情是“喜气洋洋”,“常常做着老头儿的梦想”;可是,儿子却在“胜利的那一天”牺牲了,他失去了唯一的希望,真正的家破人亡了,因此,他的心里很痛苦、悲伤,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失去所有的亲人更为痛苦的事呢!这样的一种悲痛欲绝的心理正是由于战争造成的!

2、在这苦难的遭遇中,索科洛夫还叙述到了他的“满足”甚至喜气洋洋的事情,请同学们概括一下都有哪些?

⑴成功的逃亡兴奋激动

⑵儿子活着重燃希望

⑶领养凡尼亚轻松、光明

3、收养凡尼亚之后,索科洛夫真的开心起来了吗?

【明确】收养了凡尼亚之后,索科洛夫曾经一度很开心,当他决定收养凡尼亚时,他的心“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每次醒来,看到身边睡着的凡尼亚,他的“心里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索科洛夫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觉,凡尼亚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义。可是,“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他“差不多天天夜里梦见死去的亲人”,“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亲人的失去是他永远的痛,战争所带给人的精神创伤是永远都抹不去的!

4、“收养凡尼亚”部分,究竟是在写谁的遭遇?

【明确】明写索科洛夫,暗写凡尼亚,是索科洛夫“遭遇中的遭遇”。

5、那么,凡尼亚的遭遇如何呢?

【明确】分别从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方面来描写:

外貌——“脸上溅满西瓜汁,尽是灰土,头发蓬乱,脏得要命,可是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

语言——“走到哪儿,睡到哪儿。”爸爸“在前线牺牲了”,“妈妈当我们来的时候给炸死在火车里了”

(凡尼亚成了流浪儿!)

动作——“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他用两只小手勾住我的脖子。一直没有松开。他又把自己的小脸蛋,贴在我那没有刮过的腮帮上,好象粘住了一样。”

(凡尼亚的动作近似疯狂,可以看出他对于亲情和父爱的渴望,反衬出战争的罪恶)

6、为什么写凡尼亚的遭遇?

【明确】凡尼亚年纪还小,本来应该生活在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中,可是战争先后夺去了他父母的生命,现在只能过着流浪儿的生活,这就反衬了战争的罪恶和残酷,它不仅给战争的经历者带来灾难,同样,给无辜的人们,尤其是下一代带来伤害,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不仅仅是战争中一个人的遭遇,而是战争中所有人的遭遇,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

7、纵观索科洛夫坎坷的一生,你觉得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饱受苦难而坚韧不拔,受尽摧残而心地依旧善良,。

(三)探究思考:

1、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小说除了描写索科洛夫的遭遇之外,同时也描写了小凡尼亚的遭遇,那么标题应该是“两个人的遭遇”才对,为什么是“一个人”呢?

明确:象所科洛夫这样的无数受难的普通人,他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以个性反映了共性。

请大家一起来看两则小资料,这些数字可能更能说明问题(PPT资料二则)。

其实,不只是一个人在战争中的遭遇,是一个民族在战争中的遭遇,是整个人类在战争中的遭遇。索科洛夫的泪水浓缩了民族的苦难,他是一群人的代表,是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熟悉的陌生人”。

小结: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即使像索科洛夫这样坚强的人也难以抚平心头的创伤。男儿有泪不轻弹,而人们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是不能伤了孩子的心。所以——

2、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起小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明确】读懂了索科海味人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在战争中,最不幸的还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无助的孤儿寡妇。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怜悯与同情,挥动着的“小手”触动了有良知者的悲悯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示出战争的罪恶与残酷。“我”之所以不想让孩子看到经历过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孩子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

四、练一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

A.掩敝(蔽)奖赏寂静古里古怪B.影踪瓦砾荒凉喜气洋洋

C.狭窄气慨(概)衬衫狼吞虎咽D.军衔安祥(详)震荡小心翼翼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D )

A.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

B.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

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

C.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

D.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

阅读下文,完成4~9题。

他从右边走来,我打开车门,让他坐在旁边,开动车子。他是个很活泼的小家伙,却不知怎的忽然沉默起来,想了一会儿,一双眼睛又慢慢地从自己那两条向上卷曲的长睫毛下打量着我,叹了一口气。这样的一个小雏儿,可已经学会叹气了。难道他也应该来这一套吗?我就问他说:“凡尼亚,你的爸爸在哪儿呀?”他喃喃地说:“在前线牺牲了。”“那么妈妈呢?”“妈妈当我们来的时候给炸死在火车里了。”“你们是从哪儿来的呀?”“我不知道,我不记得……”“你在这儿没有一个亲人吗?”“没有一个。”“那你夜里睡在哪儿呢?”“走到哪儿,睡到哪儿。”这时候,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我就一下子打定主意:“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我要领他当儿子。”我的心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我向他俯下身去,悄悄地问:“凡尼亚,你知道我是谁吗?他几乎无声地问:“谁?”我又同样悄悄地说:“我是你的爸爸。”

天哪,这一说可说出什么事来啦!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叫得连车厢都震动了:“爸爸!我的亲爸爸!我知道的!我知道你会找到我的!一定会找到的!我等了那么久,等你来找我!”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我的眼睛里蒙上了雾。我也全身打战,两手发抖……

女主人给他在盘子里倒了莱汤,看他怎样狼吞虎咽地吃着,看得掉下眼泪来。她站在火炉旁,用围裙擦着眼泪。我的凡尼亚看到她在哭,跑到她的跟前,拉拉她的衣襟说:“姑姑,您为什么哭呀?爸爸在茶馆旁边把我找到了,大家都应该高高兴兴,可您却在哭。”而她呀,瞎,听了这话哭得更厉害,简直全身都哭湿啦!4.孩子是活泼的,在幼小的孩子脸上不协调地出现“沉默”“打量”和“叹了一口气”这类成人的神态动作,意在表现什么?

答案:这样写,意在表现战争孤儿流浪漂泊,过早接触人世痛苦的境况。

5.为什么“我的心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

答案:因为“我”决定领养孤儿凡尼亚。

6.索科洛夫认领凡尼亚靠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案:靠的是善意的谎言,这是因为想让这个可怜的孤儿真正地把自己当做父亲。7.“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

答案: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在听到“我是你的爸爸”后的表现,表现了战争给人造成的伤害,震撼人心。

8.凡尼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主人为什么哭吗?为什么?

答案:不理解。因为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与怜悯,所以他不理解。

9.选出对文中理解正确的两项( C D )

A.小说采用第二人称叙述的方式,叙述语言体现了强烈的个性色彩。

B.《一个人的遭遇》是节选,小说用的是口述式,与常见的“口述实录”不同。作者是受到一位老兵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纪实小说的味道。

C.《一个人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

D.索科洛夫饱受战争痛苦,他的叙述始终是伤感的,然而又流露出逆来顺受、几近麻木的心情。

E.领养凡尼亚这一部分写得不够细,因为这件事是索科洛夫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的重要转机。凡尼亚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