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安全白皮书指标

软件安全白皮书指标

软件安全白皮书指标
软件安全白皮书指标

软件安全白皮书指标

前言

介于我司现阶段对于软件产品项目的质量及安全性要求,特此制作此文,以便日后工作对应开展及提升品牌价值,软件产品质量做出指导性描述。

目的

安全性是软件的质量的一个重要属性。狭义较多关注软件的失效安全性问题,即软件运行不引起系统事故的能力,强调的是一类安全关键软件的安全性失效可能造成重大安全,生产,及核心数据丢失等高风险事故,因此对于失效安全性的度量主要简历在可靠性理论基础的安全度,失效度,平均事故间隔,软件事故率等。对于失效安全性测试,常用测试方法目前有基于故障树的测试基于最小割集测试。对于保密安全性。ISO9126质量模型将其定义为与防止对程序和数据进行非法存储的预防能力有关的质量属性。软件安全性是软件在收到恶意攻击时仍提供所需功能的能力。以此为作为软件自身的一个质量管理重要系数,因此特别指定此指标

1.白皮书格式要求

1.标题标头:包含明确的产品及时间信息

2.前言:包含软件自身的需求关系和基础定义,方向目的等

3.术语定义:文章中出现的对应学术名词或专业名词的一个标准化解释

4.自安全:自身安全逻辑,一般包括组织安全,法规安全,人员安全等

5.数据安全:对于数据的安全体系要求,及配套的保密规则

6.应用安全:软件自身功能是否存在逻辑漏洞,是否存在其他数据被调用转出

7.系统&环境(逻辑)安全:对于软件逻辑,开发系统配置的具体要求

8.环境(物理)安全:对于服务器或端口及使用人的一部分约束要求

9.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容错):对于软件自身的一定管控要求

2.安全测试分类

安全功能测试

1.安全功能目的测试

2.安全漏洞测试

渗透测试

1.信息渗透测试

2.注入渗透测试

验证过程测试

3.安全指标的选择

基于产品本身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根据不同的环境及时间周期,制定不同的安全指标

4.基于组织或个人的安全指标

1.基于人

1.1尽职调查

在职软工,我司需要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通过一系列背景调查手段确保入职的员工符合公司的行为准则,保密规定,商业道德和信息安全政策,背景调查手段涉及刑事、职业履历和信息安全等发面,背景调查的程度取决于岗位的需求

1.2安全生产调查

在入职后,所有员工必须签署保密协议,确认收到并准守我司的安全策略和保密要求,尤其有关于核心数据的机密性要求,将在入职培训过正中被重点强调。此外应对于核心数据岗位定期进行额外信息安全培训,确保员工管理的数据必须按照安全策略进行执行,同时通过企业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自身价值观来多维确认员工是否诚信,敬业的态度管理其每一个项目数据,保证其对于需求方,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尊重;建立内部反安全应对策略

2.基于合规

2.1基于安全体系

1)IOS/IEC 27002,推动信息安全体系(ISMS)建立与实施,采用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方法管理公司和用户信息,保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安全审计团队依据该安全标准,审批软件技术方案与技术框架内部信息的安全管理同国际信息安全最佳实践接轨,完成对于软件整体附加值的提升

2)等级保护基础要求:根据国家下发的《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开展信息安全你等级保护工作,主要是指对国家、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施按等级管理,对于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年时间分等级进行相应与处理

2.2基于政府法规

准守国家关于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设置专门的信息安全监控机构,专门监控人员,时时跟进,监控软件研发及实施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已确保产品符合国建有关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和法规要求。

开发中,如有第三方介入需求,我司必须与其签署保密协议,并通过定期检查识别、记录,评审保密四二一中的数据安全的相关控制要求(例如访问空、防泄漏手段,数据外泄应急处理及软件整体完整性要求),防止不正当披露、篡改和破坏数据。

3.基于团队

在产品项目整体规划研发阶段应制定对应质量及安全性管理审计团队,其中应包含如下角色:

A: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关键部位项目审批负责人组成

B信息安全关键人:由专业的信息安全人员担任,主要负责拥有应用安全,系统&网络逻辑安全,安全开发专项能力

C:安全审计关键人:由专业法律人员担任,主要负责产品的系统化的检测,控制,处理,独立审查,已确定是否符合信息安全体系要求及标准,是否符合我国法律法规,,例如GB/T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国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

D:物理安全关键人:有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主要负责我方机房安全符合国家标准:GB/T 2887-2000:《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9361-88:《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用以保证我方软件服务器及配套服务的正常稳定高效安全性

5.基于软件开发的安全指标

1.数据分级指标

软件应对所有用户和企业及业务数据提供存储安全保证;根据数据的密度关系不同,实施数据等级保护策略,按照数据按价值和敏感度对数据进行等级划分,根据数据安全分级,有应对的保护策略和要求,对关键性数据进行安全存储于保护

0级数据:加密传输处理:一般属于直接接受,未经处理的,包括全部数据数据信息在内的原始数据

1级数据:加密传输处理:一般对于没有进行处理的数据,进行重新构建,分析采集,配准处理完成时间,属于一般使用级别数据

2级数据:二维加密传输处理:一般使用数据中涉及统计,分析,产生关联的数据,此类数据需要进行对应的数据区分和保全

3级数据:二维加密传输,二级编译处理:涉及密码,用户隐私信息,业务往来信息的部分信息,应对此类传输及使用进行对点端加密,杜绝无授权查看,使用

4.级数据:二维加密,二级编译处理,分持制:涉及软件核心算法,后台主要运营数据,关系人及客户供求信息数据必须进行分类存储,一般拒绝在单一表单中一同出现,杜绝单独人员持有此类数据,如有迁移或移动处理,必须两人分持

5.级数据:涉及银行,国有资产,国家利益的数据一律属于此类数据,此类数据的调用及使用必须授权并在现场使用,用完即毁

2.数据安全与加密指标

以数据为中心的安全愿景,通过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加密和密钥管理为敏感数据提供可持续的信息保护,实现数据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管理性:借助密钥管理中心和加/解密产品实现数据安全保护和控制,将安全技术嵌入至整个数据安全生命周期中,以保证数据安全属

性。

3.密钥管理指标

密钥管理,应为唯一管理系统,作为公司内部软件开发及数据库权限介入唯一管理系统,为众多核心业务提供专项密钥服务,保证全涉密数据解密密钥存储,使用,分发,更新.提供数据加密及业务敏感数据保护。它的设计与管理必须满足需求方对于行业的合规性及审计要求。

4.数据访问及第三方授权应用访问其敏感信息指标

我司产品中存在与他方合作或存在第三方介入开发的企业或个人,我方所引入的产品使用数据,用户隐私或企业业务数据,必须经过企业,用户可感知的方式授权

5.数据使用与防爬指标

需求方与我方数据在产品中进行了等级保护,对用户使用和应用展示进行需要严格,禁止展示机密信息及未脱敏信息的外泄,同时对于需要这还是你会信息的产经,使用防爬技术进行干预,阻断对应敏感信息的收索引擎的抓取

6.数据安全审计指标

安全数据及信息审计应该覆盖整个项目研发过程,并严格详细记录每次风险数据的去向跟踪和周期,进行实时的语境分析和行为过滤,从而实现用户登录行为,上传数据及文件,敏感字母数据注入实现监管,核心数据调取必须拥有记录,对应操作者必须有迹可循

7.数据销毁管理指标

所有存储在软件产品内的存储介质数据,如需要维护,必须进行对应备案保全:

1.需要严格报备销毁项目数据,涉及范围。迁移迁出数据必须记录数据流向

2.所用数据调取他用必须提前申请,数据在使用完成后,必须三方见证下销毁,不得带回,带离当前物理环境

3.所有物理介质销毁必须遵循:备案->备份->逻辑销毁->物理消磁->物理销毁步骤

6.基于软件完整性的安全指标

1.软件整体封包指标(逆编译指标)

对外广范围使用软件必须具有标准封包完整性,拒绝他方在无授权情况下,短时间对我方软件进行开源及破解,杜绝产品缺陷漏洞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2.账号安全指标

账号安全体系依托于口令策略和访问控制策略进行管控,禁用弱口令,监控非法登录尝试。对于单独用户批量尝试登录站好进行监控报警,发现攻击行为,可以对于此设备网络地址进行屏蔽

指标:

1.拥有弱口令列表,禁用列表内登录口令

2.拥有非直线验证登录功能(例如增加验证码将直线登录变更为跃迁登录)

3.拥有登录访问专项日志

4.拥有登录方身份撞墙应对策略

5.拥有二级交易密码,且与一级密码不同

3.暴力破解&撞库防御指标

产品登录账号必须具有可信设备判断或二次验证功能,产品在涉及研发阶段应考虑整体软件的后端风控问题,应对恶意登录进行日志记录,通过非直线输入验证方式来对应处理恶意撞墙和字典刷库的行为,必要时可以对风险账号进行通知和封禁

4.协议安全指标

基于网络交互协议TCP/IP及SSL/TLS协议为应用程序提供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要有一套独立的安全通讯协议,通过加密用户的网络传输中的信息,防止窃听,以确保信息在网络中的传输安全

5.通讯安全指标

网络反馈信息需要进行保密,因此对于发送短信,发送短消息等涉通讯号码信息部分必须屏蔽非必要暴露缓解

6.功能安全指标

具体视功能要求而定

例如:

1.授权引用功能安全

2.授权可信设备功能安全

3.客户端加密及数据传输加密安全等

7.基于软件逻辑环境的安全指标

1.系统软件安全配置标准指标

产品止咳运行在可信的操作系统版本上,安装软件必须由公司内部运维人员从集团系统管理团队确认跟踪下维护安装可信来源下载的环境与载体

对于通用的系统软件,例如SSH等,需要制定规范的安全配置规范,通过基线系统实现采集服务器上运行的软件版本和配置信息,并进行相应的维护。安全团队也会跟踪业界内部行业软件更新状态及安全问题,评估服务器上的软件是否有甘泉漏洞,一旦有安全漏洞产生,会通过应急响流程来推动基础软件的漏洞修复

2.系统登录授权访问指标

服务器上的账号依据权限大小,一般分为高低二级用户组,除了线上运维人员拥有较高权限外,普通员工职能申请低权限的用户组

产品在用户登录前端或者后端的时候,要拥有个体账号体系,登录密码账号涉密,各角色权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一、《网络安全技术和使用》杂志社有限公司办刊宗旨 本刊成立于2003年,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主办。从2009年起,本刊改由中华人民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是国内网络安全技术和使用领域行业指导性科技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针对网络安全领域的“新人新潮新技术”,旨在传达和反映政府行业机构的政策、策略、方法,探索和追踪技术使用的最新课题、成果、趋势,透视和扫描企业、人物及产业项目的形象、风采、焦点,推动并引领行业整体进步和发展。 本刊系“三高两强”刊物,即信息量高、学术水平高、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使用性强。读者定位侧重于政府有关各部门领导、干部、专业工作者,企事业、军队、公安部门和国家安全机关,国家保密系统、金融证券部门、民航铁路系统、信息技术科研单位从事网络工作的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信息安全产品厂商、系统集成商、网络公司职员及其他直接从事或热心于信息安全技术使用的人士。 创刊以来,本刊和国内外近百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方式包括:长期综合合作、协办、支持、栏目协办和中短期合作。今后,本刊愿和国内外业界权威机构、团体、政府官员及专家学者进一步建立、开展广泛的联系和交流,热忱欢迎业界同仁以多种形式加盟我们的事业。 本刊通过邮订、邮购、赠阅、派送、自办发行及定点销售等多渠道发行,目前发行范围集中于公安、军队、电信、银行、证券、司法、政府机构、大专院校及政务、商务其它各行业使用领域的广大读者。 二、《网络安全技术和使用》主要栏目 焦点●论坛 特别报道:中国信息安全技术和使用中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的深度报道;业内重大事件透视。 权威论坛:业内专家、学者和官方以及政府有关领导及权威人士的署名文章、讲话,从宏观上对网络安全技术和使用方面的趋势、走向和策略,进行深层次的论述。 技术●使用

360网络安全系统准入系统技术白皮书-V1.3

360网络安全准入系统 技术白皮书 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十一月

360网络安全准入系统技术白皮书更新历史 编写人日期版本号备注刘光辉2014/11/11 1.2 补充802.1x 目录

第一章前言 (5) 第二章产品概述 (5) 2.1产品构成 (5) 2.2设计依据 (5) 第三章功能简介 (6) 3.1 网络准入 (6) 3.2认证管理 (6) 3.2.1保护服务器管理 (6) 3.2.2 例外终端管理 (6) 3.2.3重定向设置 (6) 3.2.3 认证服务器配置 (6) 3.2.4 入网流程管理 (7) 3.2.5 访问控制列表 (7) 3.2.6 ARP准入 (7) 3.2.7 802.1x (7) 3.2.8 设备管理 (7) 3.3用户管理 (8) 3.3.1认证用户管理 (8) 3.3.2注册用户管理 (8) 3.3.3在线用户管理 (8) 3.3.4用户终端扫描 (8) 新3.4 策略管理 (8) 3.4.1 策略配置 (8) 3.5系统管理 (8) 3.5.1系统配置 (8) 3.5.2接口管理 (9) 3.5.3 路由管理 (9) 3.5.4 服务管理 (9) 3.5.5 软件升级 (9) 3.5.6 天擎联动 (9)

3.6系统日志 (9) 3.6.1违规访问 (9) 3.6.2心跳日志 (10) 3.6.3 认证日志 (10) 3.6.4 802.1x认证日志 (10) 第四章产品优势与特点 (10) 第五章产品性能指标 (10) 5.1测试简介 (10) 5.2被测设备硬件配置 (10) 5.3 360NAC抓包性能指标 (11) 第六章产品应用部署 (11) 6.1 360NAC解决方案 (11) 6.1.1部署拓扑 (11) 6.2.基本原理 (13) 6.2.1 360NAC工作流程图 (13) 6.2.2 360NAC工作流程图详述 (14) 6.2.2.1 360NAC流程一部署 (14) 6.2.2.2 360NAC流程二部署 (14) 6.2.2.3 360NAC流程三部署 (14)

基于OwnShip-Proof模型的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集群故障安全恢复方法

13 基于OwnShip-Proof 模型的软件定义 网络控制器集群故障安全恢复方法 武泽慧1,2,魏强1,2 (1.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2.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1) 摘 要:控制平面负责软件定义网络的管理和控制,是软件定义网络的核心。当前针对控 制平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性能和稳定性提升,以及控制器的安全性方面,针对控制平面故障恢 复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未见研究成果。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OwnShip-Proof 模型的故障安全恢复 方法,在故障恢复过程前构建哈希树存储对应备份资源,故障恢复过程中使用哈希树完成快速 身份校验,实现了控制器与备份资源所有权的安全认证。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降低 控制平面备份文件的存储空间,也可以有效阻断攻击者利用故障恢复实施信息窃取的攻击行为。 同时与传统方法相比,随着备份文件的增大,二者的性能差异逐渐减小。 关键词: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安全;故障恢复;控制器集群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122(2016)12-0013-06 中文引用格式: 武泽慧,魏强. 基于OwnShip-Proof 模型的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集群故障安全恢复方法 [J]. 信息网络安全,2016(12):13-18. 英文引用格式:WU Zehui, WEI Qiang. A Secure Fault Recovery Approach Using OwnShip-Proof Model for Controller Cluster of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J]. Netinfo Security, 2016 (12) : 13-18. A Secure Fault Recovery Approach Using OwnShip-Proof Model for Controller Cluster of Software De ? ned Networks WU Zehui 1,2, WEI Qiang 1,2 (1. Institute of Cyber Security,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China ;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thematical Engineering and Advanced Computing, Zhengzhou Henan 450001, China ) Abstract: Control plane is the core of software de ? ned network,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networ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Current research focus on the performance, the stability, and the security of controllers, while take no attention on the security of fault recovery progress, by which the attackers could pretend to be a controller and obtain the resources of the network from the backups of control plane. We propose a secure recovery approach based on OwnShip-Proof model to address this threat. Our method employs hash tree to map one backup ? le with different controllers before backup and recovery procedure, and during the recovery, the controller should provide the solution of the challenge generated through OwnShip-Proof model by the server that stored the backup ? le. Then the server verify the solution and decide to recovery or not. The 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our approach is able to decrease the memory space used to store the backup ? le and defense the attackers from the forged recovery attack. Compared with the ordinary method, the performance difference of the two methods would narrow down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size of the backup ? le. Key words: SDN; cyber security; fault recovery; controller cluster 收稿日期: 2016-11-15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863计划)[2012AA012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05151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61402526]作者简介: 武泽慧(1988—),男,安徽,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魏强(1979—),男,江西,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 通信作者: 武泽慧wuzehui2010@https://www.doczj.com/doc/ce12078445.html, doi :10.3969/j.issn.1671-1122.2016.12.003万方数据

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应急响应工程师CISPIRE白皮书.doc

谢谢观赏 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应急响应工程师 白皮书 发布日期:2019年 1 月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版权2019-攻防领域考试中心

CISP-IRE白皮书 咨询及索取 关于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CISP-IRE考试相关的更多信息,请与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攻防领域考试中心联系。 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攻防领域考试中心联系方式 【邮箱】xxx 【网址】xxx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昆明湖南路51号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D座2层 【邮编】100097 360企业安全集团下属的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是以“保护大数据时代的安全”为企业使命,以“数据驱动安全”为技术思想,专注于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新一代网络安全产品和信息安全服务的提供商。360企业安全集团与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联合成立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攻防领域考试中心,由360企业安全集团子公司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具体运营,负责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应急响应工程师(CISP-IRE)资质的培训知识体系制定、考试开发维护、业务推广、市场宣传及持证人员的服务。CISP-IRE专注于培养、考核高级实用型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安全人才,是业界首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网络安全专项技能水平注册考试。

目录 引言1 一、CISP-IRE考试要求 2 二、CISP-IRE考试方向 2 三、CISP-IRE注册流程 4 四、CISP职业准则4 五、CISP-IRE考生申请资料要求5 六、CISP-IRE收费标准 6 七、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攻防领域考试中心联系方式6

引言 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方兴未艾,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及其安全保障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信息科学与技术正处于空前繁荣的阶段。信息安全是信息的影子,哪里有信息,哪里就有信息安全问题。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欣欣向荣的同时,危害信息安全的事件也不断发生。 基于严峻的网络空间安全形势,国内外多位信息安全领域资深专家、学者指出:不断增长的产业链式网络攻击虽然日趋严重,但是更让人担忧的是,网络安全人才的短缺致使各个层级的网络安全团队难以“扩军”,信息安全领域人才的储备量远远跟不上网络安全风险的增长量。 网络安全人才决定网络安全技术的交替、更迭,而人才的短缺直接影响政府事业机关网络防御能力,也导致中、小型企业很难组建自己的安全团队。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堪忧,严重影响我国网络安全建设。 《网络安全法》第三条提出“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因此,培养“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工作刻不容缓!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主导的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攻防领域考试中心推出的“CISP-IRE”(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应急响应工程师,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fessional - Incident Response Engineer)技能水平注册考试,锻炼考生实际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发现人才,有效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促进

致远软件安全性说明

致远软件安全性说明 现代信息管理中系统和数据是否安全一直是信息化建立的最大问题,不安全的因素可能来源于各种各样: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可能是来源于企业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人员造成的;可能是人为的,也可能是自然力造成的。总结起来,大致有下面几种主要威胁:非人为、自然力造成的数据丢失、设备失效、线路阻断 人为但属于操作人员无意的失误造成的数据丢失 来自外部和内部人员的恶意攻击和入侵 前面两种的预防基本相同,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规范操作来减少这种不必要的损失。 最后一种是当前Internet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电子商务、政府、企业、个人上网等顺利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企业网络安全策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Internet技术并部署于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的系统,安全性的要求很高,致远协创协同管理软件充分考虑了这些安全的要求,支持多级多种安全管理。

通过数据库安全性、系统数据安全性、应用服务器安全性、传输安全性、身份确认来保证系统服务端的安全,同时提供身份认证插件保证客户端安全。 致远软件同时支持与企业本身自有的VPN(软件VPN或硬件VPN)进行整合,在企业通过VPN 与致远软件的安全策略相互捆绑下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客户数据的安全。这也是我们极力推荐的数据安全方式。 以下是致远软件内配置的安全策略: 文件加密 整个系统的文件支持三级加密策略:不加密、中度加密、深度加密,这些加密方式由管理员直接配置,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密码加密

用户密码在存储时进行了不可逆加密,保证密码不会外泄。即使是管理员也无法获取用户密码信息。 IP控制(需要确认) 通过配置,可以达到限制IP,控制某个IP在某个时间段登录协同管理系统。 验证码 在用户名和密码支持外,系统随机产生验证码,一同验证登录用户。 加密锁 A8提供用户端加密锁,只有带有加密锁的用户才可以访问协同管理系统,适用于内外网分开控制的客户。 支持CA认证,实现证书发放、收回 实现HTTPS通道访问加密和防DOS攻击,记录访问请求日志,通过HTTPS保证传输信息加密安全性,同时可以防止蜘蛛爬虫的信息采样。 支持客户端USB身份验证 实现重要客户端登录人员必须使用USB身份验证设备(类似于银行U盾设备)方可以登录系统及进行相关的操作。 完善的应用级别权限控制 致远协同管理软件提供基于个人、单位、部门、群组、角色、岗位、级别的多维度权限控制,系统可以针对以上属性进行灵活的权限设定,确保信息安全的可定义性和可执行性

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体系技术白皮书

一、前言 随着网络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无处不有、无所不用的工具。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活动将会强烈地依赖于网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而网络自身的一些特点,在为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必将带来巨大的风险。网络安全威胁主要存在于: 1. 网络的共享性: 资源共享是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目的之一,但是这也为系统安全的攻击者利用共享的资源进行破坏活动提供了机会。 2. 网络的开放性: 网上的任何用户很容易浏览到一个企业、单位,以及个人的敏感性信息。受害用户甚至自己的敏感性信息已被人盗用却全然不知。 3. 系统的复杂性: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复杂性使得网络的安全管理更加困难。 4. 边界的不确定性: 网络的可扩展性同时也必然导致了网络边界的不确定性。网络资源共享访问时的网络安全边界被破坏,导致对网络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5. 路径的不确定性: 从用户宿主机到另一个宿主机可能存在多条路径。一份报文在从发送节点达到目标节点之前可能要经过若干个中间节点。所以起点节点和目标节点的安全保密性能并不能保证中间节点的不可靠性问题。 6. 信息的高度聚集性: 当信息分离的小块出现时,信息的价值往往不大。只有将大量相关信息聚集在一起时,方可显示出其重要价值。网络中聚集了大量的信息,特别是Internet中,它们很容易遭到分析性攻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安全的内涵在不断的延伸,从最初的信息保密性发展到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进而又发展为“攻(攻击)、防(防范)、测(检测)、控(控制)、管(管理)、评(评估)”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施技术。传统的信息安全技术都集中在系统本身的加固和防护上,如采用安全级别高的操作系统与数据库,在网络的出口处配置防火墙,在信息传输和存储方面采用加密技术,使用集中的身份认证产品等。传统的信息系统安全模型是针对单机系统环境而制定的,对网络环境安全并不能很好描述,并且对动态的安全威胁、系统的脆弱性没有应对措施,传统的安全模型是静态安全模型。但随着网络的深入发展,它已无法完全反应动态变化的互联网安全问题。 二、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体系设计

软件安全性设计指南

尖锐湿疣康复网https://www.doczj.com/doc/ce12078445.html, 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指南 (仅供内部使用) 文档作者: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开发/测试经理: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产品经理: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管理办: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名称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

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指南 1 范围 1 .1主题内容 [此处加入主题内容] 1 .2适用范围 [此处加入适用范围] 2 引用标准 GBxxxx 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GB/Txxx 软件工程术语 GB/Txxxxxx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xxxxx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 xxxxx 信息处理——程序构造及其表示的约定 GJBxxxx 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 GJBxxxxx 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 GBxxxx 电能质量标准大纲 GBxxxxx 电能质量标准术语 3 定义 [此处加入定义] 3 .1失效容限 [此处加入失效容限] 3 .2扇入 [此处加入扇入] 3 .3扇出 [此处加入扇出] 3 .4安全关键信息 [此处加入安全关键信息] 3 .5安全关键功能 [此处加入安全关键功能]

3 .6软件安全性 [此处加入软件安全性] 4 设计准则和要求 4 .1对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的有关要求 4 .1.1 硬件软件功能的分配原则 [此处加入硬件软件功能的分配原则] 4 .1.2 硬件软件可靠性指标的分配原则[此处加入硬件软件可靠性指标的分配原则] 4 .1.3 容错设计 [此处加入容错设计] 4 .1.4 安全关键功能的人工确认 [此处加入安全关键功能的人工确认] 4 .1. 5 设计安全性内核 [此处加入设计安全性内核] 4 .1.6 记录系统故障 [此处加入记录系统故障] 4 .1.7 禁止回避检测出的不安全状态[此处加入禁止回避检测出的不安全状态] 4 .1.8 安全性关键软件的标识原则 [此处加入安全性关键软件的标识原则] 4 .1.9 分离安全关键功能 [此处加入分离安全关键功能] 4 .2对硬件设计的有关要求 [此处加入对硬件设计的有关要求] 4 .3软件需求分析 4 .3.1 一般要求 [此处加入一般要求] 4 .3.2 功能需求 [此处加入功能需求] 4.3.2.1输入 [此处加入输入] 4.3.2.2处理 [此处加入处理]

天融信网络安全专家服务白皮书

1术语定义 网络安全专家服务系统:是实现网络安全管理的技术支撑平台,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作用,为安全服务和管理提供支撑。 监控对象:是对网络安全专家服务系统实施风险管理的对象的统称,包括:安全设备、网络设备、应用系统、主机、数据和信息。 安全事件:由计算机信息系统或网络中的各种计算机设备发现并记录下的可疑活动。 安全威胁:是对系统、组织及安全对象构成潜在破坏能力的可能性因素或事件。 脆弱性:存在于被威胁的客体上,可被威胁利用而导致安全性问题。 安全风险:即存在由一种特定的威胁利用脆弱性而引起信息丢失甚至损害一个或一组安全对象的可能性。 2网络安全专家服务产生背景 2.1用户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的挑战 当今,几乎所有行业的用户业务都是建立在网络应用的基础之上。互联网应用与业务的融合给用户带来了效率提升和持续竞争力,然而互联网与业务结合同样具有潜在的风险。任何细微的变故,都有可能导致业务流程完全失效。信息系统在给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带来

了高效和便捷的优越性同时,同样给外部和内部利用信息系统犯罪带来了容易性和隐蔽性。黑客、蠕虫病毒、后门漏洞等安全威胁的存在,使得用户的关键业务暴露在危险之中。其中问题集中体现在: ?众多安全设备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 ?安全运维能力不足,5*8小时外的安全事件无暇顾及 ?信息安全产品更新太快,信息安全系统建设投入太大 ?缺乏专业的安全研究团队 ?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不足 ?海量日志需要统一存储审计 2.2天融信网络安全专家服务的产生 网络安全专家服务是天融信针对安全设备统一管理、5*8小时外的安全运维、突发安全事件处理等安全问题而推出的专业安全服务产品。 天融信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合作,建立了安全监控运营中心,打造了一支专业化的安全运营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安全专家为用户提供服务。同时与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CC)等权威单位合作,利用国家级监管单位及电信运营商独有的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更高级别的服务。

西科分布式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专业技术白皮书)

西科分布式网络信息安全系统技术白皮书 陕西西科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二零零九年九月 目录 1 开发背 景 . ...................................................................................... ..................................................................................2 1.1内网信息安全分 析 .................................................................................................................................................. 2 1.2内网信息失泄密途径及防护措施.................................................................................. ........................................ 3 2 西安分布式网络信息安全系 统 . .................................................................................................................................... 4 2.1产品设计目 标 ..........................................................................................................................................................4 2.2产品设计原则 .......................................................................................................................................................... 5 2.3产品组 成 . ................................................................................... ..............................................................................52.3.1 端口控制系统(Safe

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安全和可靠性分析及其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e12078445.html, 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安全和可靠性分析及其对策 作者:周梅 来源:《科技信息·下旬刊》2017年第09期 摘要:软件定义网络(SDN)近几年来受到非常大的关注,其关键特点是网络可见性和网络设备可编程性。在这篇论文中我们认为需要建立安全可靠的SDNS设计。作为这个方向的第一步,我们描述了几个可能威胁到SDN漏洞利用的威胁向量。然后,勾勒出一个安全可靠的SDN控制平台的设计,并通过对现有工作的分类,提出了一组未来研究方向的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软件定义网络;安全和可靠性;对策 1 引言 对金融机构、能源设施、政府单位和研究机构的网络攻击正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机构最关切的问题之一。不同的安全事件已经显示出其威胁的持久性。换句话说,这些攻击有可能损害一个国家广泛的基础设施,这是一个重大而令人关注的问题。执行这些攻击的最常见手段之一是通过网络,无论是因特网还是局域网。它可以用来作为用于攻击的传输基础设施或是作为增强武器扩大攻击的影响。例如,高带宽网络可用于发起大规模攻击,即使攻击者在其处所只有一个低带宽网络连接。鉴于网络攻击的危险和数字威胁现状,安全性和可靠性是SDN里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尽管软件定义网络的研究和实验由一些商业的参与者进行,商业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业内专家认为,安全性和可靠性是SDN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从可靠性的角度来看,由于大量云计算的出现及其对网络的强烈期望,互联网路由器的可用性称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此,如果要成为联网应用的主要支柱,就必须在SDN控制平台上实现高可靠性。 2 SDN中的安全和可靠性 在近期的SDN文献中已经提出了多样化的安全和可靠性的建议。大多数利用SDN来改善对安全系统和网络需要的服务,如策略执行(例如,访问控制和防火墙)、DoS攻击检测和缓解、随机主机突变(即随机突变地改变终端主机的IP地址来打破攻击者关于静态IP地址假设,这是常见的情况)、细粒度地安全检查云基础设施的监控(即自动分析和迂回由专门的网络安全设备进一步检查嫌疑流量,如深度数据包检测系统)、流量异常检测、基于流的细粒度网络访问控制以及针对个人移动应用[等的细粒度策略执行。其他说明都基于OpenFlow的网络问题,如流规则优先级、安全服务组合、防止流量过载的保护以及防止恶意管理员的保护。 基本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SDN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另一个是提高SDN本身的安全。到目前为止,重点一直是后者。

安全合规-软件安全开发过程规范

安全开发过程规范 一、SDL简介 SDL security development lifecycle(安全开发生命周期),是微软提出的从安全角度指导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模式。SDL是一个安全保证的过程,起重点是软件开发,它在开发的所有阶段都引入了安全和隐私的原则。自2004年起,SDL一直都是微软在全公司实施的强制性策略。 二、SDL步骤图 SDL中的方法,试图从安全漏洞产生的根源上解决问题,通过对软件工程的控制,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估计,如果是在项目发布后在执行漏洞修复计划,其修复成本相当于在设计阶段执行修复的30倍 三、SDL的步骤包括: 阶段1:培训 开发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必须接受适当的安全培训,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培训对象包括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等。 阶段2:安全要求 在项目确立之前,需要提前与项目经理或者产品owner进行沟通,确定安全的要求和需要做的事情。确认项目计划和里程碑,尽量避免因为安全问题而导致项目延期发布。 阶段3:质量门/bug栏 质量门和bug栏用于确定安全和隐私质量的最低可接受级别。 Bug栏是应用于整个开发项目的质量门,用于定义安全漏洞的严重性阈值。例如,应用程序在发布时不得包含具有“关键”或“重要”评级的已知漏洞。Bug栏一经设定,便绝不能放松。 阶段4:安全和隐私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评估(SRA)和隐私风险评估(PRA)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必须包括以下信息: 1、(安全)项目的哪些部分在发布前需要威胁模型? 2、(安全)项目的哪些部分在发布前需要进行安全设计评析? 3、(安全)项目的哪些部分需要并不食欲项目团队且双方认可的小组进行渗透测试? 4、(安全)是否存在安全顾问认为有必要增加的测试或分析要求已缓解安全风险? 5、(安全)模糊测试要求的具体范围是什么? 6、(安全)隐私影响评级如何? 阶段5:设计要求 在设计阶段应仔细考虑安全和隐私问题,在项目初期确定好安全需求,尽可能避免安全引起的需求变更。 阶段6:减小攻击面 减小攻击面与威胁建模紧密相关,不过它解决安全问题的角度稍有不同。减小攻击面通过减小攻击者利用潜在弱点或漏洞的机会来降低风险,减小攻击面包括:关闭或限制对系统服务的访问,应用“最小权限原则”,以及尽可能进行分层防御。 阶段7:威胁建模 为项目或产品面临的威胁建立模型,明确可能来自的攻击有哪些方面。

(完整版)企业网络安全策略白皮书

微软企业网络安全策略 项监测 .

Verify that the Administrator account has a strong password Disable unnecessary services Disable or delete unnecessary accounts

Protect files and directories Protect the registry from anonymous access Apply appropriate registry ACLs Restrict access to public Local Security Authority (LSA> information Enable SYSKEY protection Set stronger password policies Set account lockout policy Configure the Administrator account Remove all unnecessary file shares Set appropriate ACLS on all necessary file shares Install antivirus software and updates Install the latest Service Pack Install the appropriate post-Service Pack security hotfixes Verify that all disk partitions are formatted with NTFS Verify that the Administrator account has a strong password Disable unnecessary services Disable or delete unnecessary accounts Protect files and directories

华为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技术白皮书

HUAWEI 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技术白皮书

目录 1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概述 (6) 1.1“三大平面”安全能力与风险防御目标 (7) 2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9) 2.1拒绝服务 (9) 2.2信息泄漏 (9) 2.3破坏信息完整性 (9) 2.4非授权访问 (10) 2.5身份欺骗 (10) 2.6重放攻击 (10) 2.7计算机病毒 (10) 2.8人员不慎 (11) 2.9物理入侵 (11) 3管理平面安全 (12) 3.1接入控制 (12) 3.1.1认证和授权 (12) 3.1.2服务启停控制 (12) 3.1.3服务端口变更 (12) 3.1.4接入源指定 (13) 3.1.5防暴力破解 (13) 3.2安全管理 (13) 3.2.1SSH (13) 3.2.2SNMPv3 (14) 3.3软件完整性保护 (14) 3.4敏感信息保护 (14) 3.5日志安全 (14) 4控制平面安全 (16) 4.1TCP/IP安全 (16) 4.1.1畸形报文攻击防范 (16) 4.1.2分片报文攻击防范 (17) 4.1.3洪泛报文攻击防范 (17) 4.2路由业务安全 (18)

4.2.1邻居认证 (18) 4.2.2GTSM (19) 4.2.3路由过滤 (19) 4.3交换业务安全 (20) 4.3.1生成树协议安全 (20) 4.3.2ARP攻击防御 (22) 4.3.3DHCP Snooping (25) 4.3.4MFF (27) 5数据平面安全 (28) 5.1应用层联动 (28) 5.2URPF (28) 5.3IP Source Gard (29) 5.4CP-CAR (29) 5.5流量抑制及风暴控制 (30)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一、《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杂志社有限公司办刊宗旨 本刊成立于年,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主办。从年起,本刊改由中华人民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是国内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领域行业指导性科技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针对网络安全领域的“新人新潮新技术”,旨在传达与反映政府行业机构的政策、策略、方法,探索与追踪技术应用的最新课题、成果、趋势,透视与扫描企业、人物及产业项目的形象、风采、焦点,推动并引领行业整体进步和发展。 本刊系“三高两强”刊物,即信息量高、学术水平高、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应用性强。读者定位侧重于政府有关各部门领导、干部、专业工作者,企事业、军队、公安部门和国家安全机关,国家保密系统、金融证券部门、民航铁路系统、信息技术科研单位从事网络工作的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信息安全产品厂商、系统集成商、网络公司职员及其他直接从事或热心于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的人士。 创刊以来,本刊与国内外近百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方式包括:长期综合合作、协办、支持、栏目协办和中短期合作。今后,本刊愿与国内外业界权威机构、团体、政府官员及专家学者进一步建立、开展广泛的联系和交流,热忱欢迎业界同仁以多种形式加盟我们的事业。 本刊通过邮订、邮购、赠阅、派送、自办发行及定点销售等多渠道发行,目前发行范围集中于公安、军队、电信、银行、证券、司法、政府机构、大专院校及政务、商务其它各行业应用领域的广大读者。 二、《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主要栏目 焦点●论坛 特别报道:中国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中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的深度报道;业内重大事件透视。 权威论坛:业内专家、学者和官方以及政府有关领导及权威人士的署名文章、讲话,从宏观上对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方面的趋势、走向与策略,进行深层次的论述。 技术●应用

软件系统安全测试管理规范

软件系统安全测试 管理规范 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020年3月22日

版本历史

【目录】 1概述 (5) 1.1编写目的 (5) 1.2适用范围 (5) 1.3角色定义 (5) 1.4参考资料 (5) 2项目背景 (6) 3软件系统安全测试流程 (7) 4测试准备 (9) 4.1测试准备 (9) 4.1.1测试对象 (9) 4.1.2测试范围 (9) 4.1.3工作权责 (9) 4.2测试方案 (10) 4.2.1测试准备 (10) 4.2.2测试分析 (11) 4.2.3制作测试用例 (12) 4.2.4实施测试方法 (13) 4.2.5回归测试方法 (14) 4.3测试计划 (14) 4.4实施测试 (15) 4.5回归测试 (15)

4.6测试总结 (15)

1概述 1.1 编写目的 建立和完善-系统安全测试管理制度。规范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各环节的要求、规范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行为及文档要求。 以规范化的文档指导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工作,提升管理效率、降低项目风险。 1.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智能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软件安全测试管理过程。 1.3 角色定义 1.4 参考资料

2项目背景 校园内信息化软件众多,这些软件不光承载着学校核心业务,同时还生成、处理、存储着学校的核心敏感信息:账户、隐私、科研、薪资等,一旦软件的安全性不足,将可能造成业务中断、数据泄露等问题的出现。 希望通过规范软件系统安全测试管理,改善和提高学校软件安全测试水准,将学校软件系统可能发生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软件安全技术习题

软件安全技术复习题 名词解释 1.计算机安全:是指为计算机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措施,以保护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及数据,防止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使系统或信息遭到破坏、更改或泄露。 2.计算机犯罪:是指一切借助计算机技术构成的不法行为。 3.安全标识符:(SID)是标识用户或者组的数值。对于每个访问控制项(ACE)都存在一个用于标识其访问被允许、拒绝或者审核的用户或组的SID。 4.访问令牌:是用户在通过验证的时候由登陆进程所提供的,记录用户特权信息。所以改变用户的权限需要注销后重新登陆,重新获取访问令牌。访问令牌的内容:用户的SID、组的SID等。 5.本地安全授权(LSA):win2K安全子系统的核心组件,其主要功能是产生访问令牌、管理本机的安全策略并向用户登录提供身份验证 6.帐号(account):用户帐号包含windows用户所必需的各种信息,包括用户名、全名、口令,主目录的位置、何时登录、以及个人桌面设置。 7.注册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8.身份认证:是指一个实体向另一个实体证明自己身份的过程,一般是用户或客户为了访问服务或资源而向服务器验证自己的身份。 9.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10.恶意程序:未经授权便干扰或破坏计算系统/网络的程序或代码称之为恶意程序/恶意代码 11.特洛伊木马(Trojan house,简称木马):是指表面上是有用的软件、实际目的却是危害计算机安全并导致严重破坏的计算机程序,是一种在远程计算机之间建立连接,使远程计算机能通过网络控制本地计算机的非法程序 12.交叉感染:一台计算机中常常会同时染上多种病毒。当一个无毒的宿主程序在此计算机上运行时,便会在一个宿主程序上感染多种病毒,称为交叉感染。 13.蠕虫(Worm):是一种独立的可执行程序,主要由主程序和引导程序两部分组成,主程序一旦在计算机中得到建立,就可以去收集与当前计算机联网的其他计算机的信息,通过读取公共配置文件并检测当前计算机的联网状态信息,尝试利用系统的缺陷在远程计算机上建立引导程序;引导程序把蠕虫带入它所感染的每一台计算机中,与普通病毒不同,蠕虫并不需要将自身链入宿主程序来达到自我复制的目的 14.数字签名 15.安全描述符:windows每个对象都有一个描述他们安全的属性,称之为安全描述符,它包括:对象所有者的SID;自定义访问控制列表(DACL),DACL包含那些用户和组可以访问这个对象的信息。系统访问控制列表(SACL),它定义对对象的审核;所有组安全ID,由POSIX子系统(类似UNIX的环境)使用。 16.宏病毒:就是利用宏命令编写成的具有复制、传染能力的宏。 17.伴随型病毒:是唯一不把自己附加到已经存在的程序文件中的病毒。伴随型病毒会创建一个新文件,并且让DOS执行这个新程序而不是原来的程序,从而进行感染 18.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一种使得一个域中的用户被其他域中的域控制器验证的机制。信任关系创建了域之间的隐含访问能力,它就像在域间建立了桥梁。信任可以是单向或双向信任。单向信任就是域A信任域B,但域B并不信任域A。双向信任就是域A和域B之间互相信任。信任关系可以是传递的或不可传递。默认情况下,win NT域之间,信任关系是不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 浅谈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范技术 刘 辉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天津300451) 摘要:介绍网络信息安全的内容及其特性,分析了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针对目前常见的网络安全隐患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技术.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Simply Discussion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Precautionary Technology UU Hu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ianjin Coastal Polytechnic Imtitute,Tianjin Key words: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Precautionary technology 300451)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某种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因此在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过程中,人们总是过多地考虑如何能够方便地实现资源共享,但在实际应用中,资源共享总是在一个局部或者某些特定用户之间进行的,超越了这个范围,就会造成信息泄密,信息破坏等危害网络安全的现象,这是所有设计者和使用者都不希望出现的,因此必须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确

保经过网络传输和交换的数据不会发生增加,修改,丢失和泄露等现象. 1 f1)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即保证信息的来源,去向,内容真实无误.信息的完整性是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是影响信息安全的常用手段.许多协议确保信息完整性的方法大多是收错重传,丢弃后续包,但黑客的攻击可以改变信息包内部的内容. (2)保密性:是指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人,实体和过程,或供其使用的特性,即保证信息不会被非法泄露扩散. (3)町用性:是指信息可被合法用户访问并能按要求的特性使用,即信息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能按需求使用.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于..一, 司用性的攻击. 誊'o丘 网络信息安全含义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通常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使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中的数据受到保护,防止网络本身及网上传输的信息财产受偶然的因素或者恶意的攻击而遭到破坏,更改,泄漏,或使网上传输的信息被非法系统辨认,控制, 即确保网上传输信息的完整性(Integrity),保密性(confidentimid), 可用性fAvailability)及可控性(Controllability),也就是确保信息的安全有效性并使系统能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由于计算机网络通常由多级网络组成,其信息系统也由多级组成,各级网络信息的安全要求也各不相同. 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信息存在形式和运行特点,信息安全包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病毒保护,访问控制,加密与鉴别等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