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坐标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校正

三坐标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校正

三坐标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校正
三坐标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校正

三坐标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校正

摘要:三坐标测量机的测头是坐标测量机的关键部件,主要用来触测工件表面。精度是三坐标测量机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文中系统地对三坐标测量机的误差来源进行分类,针对几何误差总结了现存的检测方法,最后给出了有利于实现低成本精度升级的误差修正方法。

关键词:三坐标测量,误差,修正,精度

1. 背景概况

三坐标测量机(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CMM)是指在一个六面体的空间范围内,能够表现几何形状、长度及圆周分度等测量能力的仪器,又称为三坐标测量仪或三次元。三坐标测量机就是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有导向机构、测长元件、数显装置,有一个能够放置工件的工作台(大型和巨型不一定有),测头可以以手动或机动方式轻快地移动到被测点上,由读数设备和数显装置把被测点的坐标值显示出来的一种测量设备。显然这是最简单、最原始的测量机。有了这种测量机后,在测量容积里任意一点的坐标值都可通过读数装置和数显装置显示出来。测量机的采点发讯装置是测头,在沿X、Y、Z三个轴的方向装有光栅尺和读数头。其测量过程就是当测头接触工件并发出采点信号时,由控制系统去采集当前机床三轴坐标相对于机床原点的坐标值,再由计算机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输出。因此测量机可以用来测量直接尺寸,也可以获得间接尺寸和形位公差及各种相关关系,也可以实现全面扫描和一定的数据处理功能,为加工提供数据和测量结果。自动型还可以进行自动测量,实现批量零件的自动检测。一下是两种三坐标测量机的实图。

2. 关键问题

TP是接触式结构三维测头,由测头体、测杆、导线组成。测头体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弹簧结构,弹力大小即测力。由3个小铁棒分别枕放在2个球上,在运动位置上形成6点接触。在接触工件后产生触发信号,并用于停止测头的运动。在测杆与工件接触之后,再离开时弹簧把测杆恢复到原始位置。测球恢复位置精度可达到1um。TP是接触式测头,其功能是在测尖接触表面的瞬间产生一个触发信号,因此其内部为一微开关电路。测头体与测杆内部弹簧结构连接,在复位状态(未接触表面)电路导通。一旦测尖接触表面,测杆偏离复位状态,电路截止,形成一个触发信号。在此瞬间可以记录各个坐标位置,从而实现对工件测量。对于CMM测量机,影响测量精度的测头性能参数为:测力、测量速度、测杆长度和测量方向。测头的测力(和测杆连接弹性元件的预紧力)与测量精度有关,测力越小,精度越低,测力越大,精度越高,测力大小可以调节。测头的输出和测量速度也有一定的关系,测速应限定在一定范围内。TP测头测量速度范围为5~30mm/s,并应保持测量速度均匀,以保证测量精度。测杆长度,由于测杆具有重量,测杆增长时,相当于重力增大,从而对测头精度产生影响。所以,在微米级范围应使用短测杆,在0.01mm可以使用加长杆。测量方向,测头虽然可以在周向360o测量,通常,测量方向与测量表面的法线的方向不应超过+45o。因此,对给定的待测量面型,测尖方向应随表面曲率变化而变化。

3.误差类型分析

1)力变形误差

在实际的坐标测量中,虽然各个部件具有较高的刚性,但力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2)温度误差

温度误差又称为热误差或热变形误差,它不是温度本身的误差,而是由于温度因素而引起的几何参数的测量误差。形成温度误差的主要因素是被测物体和测量仪器的温度偏离20℃或被测物体的尺寸和仪器的性能随温度变化。误差修正分为实时修正和非实时修正。由于系统误差不便进行实时修正,在实践中常常只对温度误差进行实时修正。横臂梁式三坐标测量机的稳定误差可表示为:

?l=l(α

p -α

s

)?t式中:

αp,αs被测工件及横臂梁材料的线膨胀系数,1/℃

?t横臂梁材料相对于标准温度(20℃)的偏差,

l横臂梁长度。

3)探测误差

三坐标测头的探测误差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测头探测误差也不同,一般包括瞄准误差、测端等效直径的影响、各向异性、附件误差等。

4)动态误差

动态误差必然存在于动态测量中,对其研究起步较晚且过程复杂,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动态误差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组成系统的各部分元件本身的静态和动态误差性能不理想而引起的动态误差,另一类是由系统内外各种干扰引起的动态误差。

5)几何误差

三坐标测量机由相互垂直的3个轴组成,各轴由滑块-导轨系统实现直线运动。由于制造偏差,滑块在轴向有定位误差,在另两个方向上有直线度误差及3个方向的角摆误差。又由于装配等因素造成3个轴之间存在垂直度误差,三坐标测量机共有21项几何误差。

4.修正方案

1)多功能箱体:多功能箱有各种已标定的标准量,通过对这些标准量的测

量,可以得出坐标测量机的检测误差。

2)标准量块法:用长度分别为最长轴满行程1/3,1/2和1/4的3种量块进行

测量,一般将量块放在测量空间中部,与其对角线找正,也可用步距规

进行细致的检测。

3)空间球板法:在一平板的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一系列钢球,预先对球间距

进行精密标定。用测量机对球间距进行采样时,根据被测值与标定值之

间的差值可以知道测量机的检测误差。

4)磁性球头棒法:磁性球头棒是由一根两端固定高精度钢球的棒和磁性球

座组成,它以球头棒的球心距作为标准量。当球头棒在测量空间转动测

量时,将棒长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就可以知道球心距的测量误差。

5)Ren ishaw检测规:其工作原理类似于磁性球头棒。检测规的转臂在测

头的带动下可以在测量空间内精确旋转,形成标准圆弧。转臂长度已经

精密标定,测量得到的坐标值与理想坐标值的差值为测量机各个轴向的

空间误差值。

6)激光干涉仪法:以双频激光干涉仪为基础仪器,进行位置误差、直线度

误差、角运动误差和垂直度误差的测量。采用双频激光干涉仪法和电子

水平仪对各个单项误差逐一测量,这种方法精度很高,但测量时间较长,

而且仪器价格昂贵,对操作人员水平要求较高。在多数情况下,可以选

取一些特殊的位置,使得仅有一部分几何误差对总的空间误差起作用,

然后根据单项几何误差的性质,用高次多项式逼近,用较少的未知数求

解,最后分离出全部21项误差,达到高精度测量的要求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实验报告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指导书 姓名 学号 机械工程学院 2016年05月

实验一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一、实验内容 1.对某一轴径等精度测量8次,得到下表数据,求测量结果。 Matlab程序: l=[24.674,24.675,24.673,24.676,24.671,24.678,24.672,24.674];%已知测量值 x1=mean(l);%用mean函数求算数平均值 disp(['1.算术平均值为:',num2str(x1)]); v=l-x1;%求解残余误差 disp(['2.残余误差为:',num2str(v)]); a=sum(v);%求残差和 ah=abs(a);%用abs函数求解残差和绝对值 bh=ah-(8/2)*0.001;%校核算术平均值及其残余误差,残差和绝对值小于n/2*A,bh<0,故以上计算正确 if bh<0 disp('3.经校核算术平均值及计算正确'); else disp('算术平均值及误差计算有误'); end xt=sum(v(1:4))-sum(v(5:8));%判断系统误差(算得差值较小,故不存在系统误差) if xt<0.1 disp(['4.用残余误差法校核,差值为:',num2str(x1),'较小,故不存在系统误差']); else disp('存在系统误差'); end bz=sqrt((sum(v.^2)/7));%单次测量的标准差 disp(['5.单次测量的标准差',num2str(bz)]);

p=sort(l);%用格罗布斯准则判断粗大误差,先将测量值按大小顺序重新排列 g0=2.03;%查表g(8,0.05)的值 g1=(x1-p(1))/bz; g8=(p(8)-x1)/bz;%将g1与g8与g0值比较,g1和g8都小于g0,故判断暂不存在粗大误差if g1

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原理

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原理 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原理三坐标测量机是测量和获得尺寸数据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它可以代替多种表面测量工具及昂贵的组合量规,并把复杂的测量任务所需时间从小时减到分钟。三坐标测量机的功能是快速准确地评价尺寸数据,为操作者提供关于生产过程状况的有用信息,这与所有的手动测量设备有很大的区别。将被测物体置于三坐标测量空间,可获得被测物体上各测点的坐标位置,根据这些点的空间坐标值,经计算求出被测物体的几何尺寸,形状和位置。 三坐标测量机的组成: 1,主机机械系统(X、Y、Z三轴或其它); 2,测头系统; 3,电气控制硬件系统; 4,数据处理软件系统(测量软件); 三坐标测量机在现代设计制造流程中的应用逆向工程定义:将实物转变为C AD模型相关的数字化技术,几何模型重建技术和产品制造技术的总称。广义逆向工程:包括几何逆向,工艺逆向,材料逆向,管理逆向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正向工程:产品设计-->制造-->检验(三坐标测量机) 逆向工程:早期:美工设计-->手工模型(1:1)-->3 轴靠模铣床当今:工件(模型)-->3维测量(三坐标测量机)-->设计à制造逆向工程设备: 1,测量机:获得产品三维数字化数据(点云/特征); 2,曲面/实体反求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曲面重构,甚至实体重构; 3, CAD/CAE/CAM软件; 4,数控机床;逆向工程中的技术难点: 1,获得产品的数字化点云(测量扫描系统);

2,将点云数据构建成曲面及边界,甚至是实体(逆向工程软件); 3,与CAD/CAE/CAM系统的集成;(通用CAD/CAM/CAE软件) 4,为快速准确地完成以上工作,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师(人员); 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原理三坐标测量机是测量和获得尺寸数据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它可以代替多种表面测量工具及昂贵的组合量规,并把复杂的测量任务所需时间从小时减到分钟。 三坐标测量机的功能是快速准确地评价尺寸数据,为操作者提供关于生产过程状况的有用信息,这与所有的手动测量设备有很大的区别。将被测物体置于三坐标测量空间,可获得被测物体上各测点的坐标位置,根据这些点的空间坐标值,经计算求出被测物体的几何尺寸,形状和位置。 三坐标测量机的组成:1,主机机械系统(X、Y、Z三轴或其它); 2,测头系统; 3,电气控制硬件系统; 4,数据处理软件系统(测量软件);三坐标测量机在现代设计制造流程中的应 用逆向工程定义:将实物转变为CAD模型相关的数字化技术,几何模型重建技术和产品制造技术的总称。 广义逆向工程:包括几何逆向,工艺逆向,材料逆向,管理逆向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正向工程:产品设计-->制造-->检验(三坐标测量机) 逆向工程:早期:美工设计-->手工模型(1:1)-->3 轴靠模铣床当今:工件(模型)-->3维测量(三坐标测量机)--> 设计à制造逆向工程设备: 1,测量机:获得产品三维数字化数据(点云/特征); 2,曲面/实体反求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曲面重构,甚至实体重构; 3, CAD/CAE/CAM软件; 4,数控机床;

误差理论与大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材料

标准文档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实验报告 姓名:黄大洲 学号:3111002350 班级:11级计测1班 指导老师:陈益民

实验一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一、实验目的 了解误差的基本性质以及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算术平均值 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等精度测量,由于存在随机误差,其测得值皆不相同,应以全部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量结果。 1、算术平均值的意义:在系列测量中,被测量所得的值的代数和除以n 而得的值成为算术平均值。 设 1l ,2l ,…,n l 为n 次测量所得的值,则算术平均值 121...n i n i l l l l x n n =++==∑ 算术平均值与真值最为接近,由概率论大数定律可知,若测量次数无限增加,则算术平均值x 必然趋近于真值0L 。 i v = i l -x i l ——第i 个测量值,i =1,2,...,;n i v ——i l 的残余误差(简称残差) 2、算术平均值的计算校核 算术平均值及其残余误差的计算是否正确,可用求得的残余误差代数和性质来校核。 残余误差代数和为: 1 1 n n i i i i v l nx ===-∑∑ 当x 为未经凑整的准确数时,则有:1 n i i v ==∑0 1)残余误差代数和应符合:

当 1n i i l =∑=nx ,求得的x 为非凑整的准确数时,1 n i i v =∑为零; 当 1 n i i l =∑>nx ,求得的x 为凑整的非准确数时,1 n i i v =∑为正;其大小为求x 时 的余数。 当 1 n i i l =∑

数值运算的误差分析(精)

实验一 数值运算的误差分析 1.问题的提出 任何数值计算都是一种近似计算,于是研究此误差的来源及防止在整个数值计算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是误差的分类、其次是估计误差的工具最后是一些避免误差产生及传播的手段。 1)模型误差: 实际问题用数学模型刻画时要忽略一些因素,从而造成数学的量和实际的量的误差称为模型误差 2)观测误差: 数学模型用到一批数它可能是观测得到的也可能是计算到的,这种数据误差造成数学量的近似。 3)截断误差: 通常要用数值方法求它的近似解,其近似解与精确解之间的误差称为截断误差 。 例如,函数)(x f 用泰勒(Taylor )多项式 n n n x n f x f x f f x p ! )0(!2)0(!1)0()0()(2'''++++= 近似代替,则数值方法的截断误差是: εε(,)! 1()()()()(1 )1(+++=-=n n n n x n f x p x f x R 4)舍入误差: 最后用近似的方法计算数据有误差的数学问题要用有限位数字,这就要求进行基本的四舍五入计算,由此引起的误差称为舍入误差。 例如用3.14159近似代替π,产生的误差 0000026.03014159=-=πR 为舍入误差。 2.误差与有效数字 1)绝对误差: 2)相对误差: 3)有效数字: 若近似值*x 的误差限是某一位的半个单位,该位到*x 的第一位非零数字共有n 位,就说*x 有n 位有效数字,表示 ()() 1121*101010---?++?+?±=n n m a a a x , 其中是),,1(n i a i =0到9中的一个数字,0≠i a ,m 为整数,且 1*102 1 +-?≤ -n m x x

中学化学中四种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例举

中学化学中四种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例 举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和中和热的测定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四种定量实验。它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学化学实验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四种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定量实验的难点。现就中学化学中四种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例举如下: 一、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以配制500mL.1mol/LNaOH溶液为例) 1、NaOH药品不纯(如NaOH中混有少量Na2O),结果偏高。 2、用天平称量NaOH时,称量时间过长。由于部分NaOH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得到Na2CO3和NaOH 的混合物,则结果偏低。 3、用天平称量NaOH时,如砝码有污物,结果偏高。 4、用天平称量NaOH时,物码颠倒,但未用游码,不影响结果。 5、用天平称量NaOH时,物码颠倒,又用了游码,结果偏低。 6、用天平称量NaOH时,若用滤纸称NaOH,结果偏低。

7、称量前小烧杯中有水,无影响。 8、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流至容量瓶之外,结果偏低。 9、未把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结果偏低。 10、烧杯中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转移溶液注入容量瓶,结果偏高 11、定容时蒸馏水加多了,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而用滴管吸取部分溶液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12、定容时摇匀,容量瓶中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13、容量瓶定容时,若俯视液面读数,结果偏高。 14、容量瓶定容时,若仰视液面读数,结果偏低。 1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俯视读数,结果偏低。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仰视读数,结果偏高。 二、酸碱中和滴定 17、滴定管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装入标准液,造成标准液稀释,溶液浓度降低,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18、盛待测液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就取液加

误差测量实验报告

误差测量与处理课程实验 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年月

实验一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一、实验目的 了解误差的基本性质以及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正态分布 设被测量的真值为0L ,一系列测量值为i L ,则测量列中的随机误差i δ为 i δ=i L -0L (2-1) 式中i=1,2,…..n. 正态分布的分布密度 ()() 2 2 21 f e δ σδσπ -= (2-2) 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2 2 21 F e d δ δ σδδσπ --∞ =? (2-3) 式中σ-标准差(或均方根误差); 它的数学期望为 ()0 E f d δδδ+∞ -∞ ==? (2-4) 它的方差为 ()22f d σδδδ +∞ -∞ =? (2-5) (2)算术平均值 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等精度测量,由于存在随机误差,其测得值皆不相同,应以全部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量结果。 1、算术平均值的意义 在系列测量中,被测量所得的值的代数和除以n 而得的值成为算术平均值。

设 1l ,2l ,…,n l 为n 次测量所得的值,则算术平均值 121...n i n i l l l l x n n =++= =∑ 算术平均值与真值最为接近,由概率论大数定律可知,若测量次数无限增加,则算术平均值x 必然趋近于真值0L 。 i v = i l -x i l ——第i 个测量值,i =1,2,...,;n i v ——i l 的残余误差(简称残差) 2、算术平均值的计算校核 算术平均值及其残余误差的计算是否正确,可用求得的残余误差代数和性质来校核。 残余误差代数和为: 1 1 n n i i i i v l nx ===-∑∑ 当x 为未经凑整的准确数时,则有 1 n i i v ==∑0 1)残余误差代数和应符合: 当 1n i i l =∑=nx ,求得的x 为非凑整的准确数时,1n i i v =∑为零; 当 1n i i l =∑>nx ,求得的x 为凑整的非准确数时,1n i i v =∑为正;其大小为求x 时的余数。 当 1n i i l =∑

提高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螺纹孔位置度精度的方法

提高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螺纹孔位置度精度的方法 史洋 【摘要】现有的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螺纹孔位置度的方法普遍存在测量不确定度较大的问题,如何通过改进三坐标测量螺纹孔的方法来降低螺纹孔位置度测量不确定度呢?本文探索了一种三坐标测量螺纹孔位置度的方法,可有效降低螺纹孔位置度的测量不确定度,通过检测实例与现有的测量方法比较,测量误差明显降低,这种测量螺纹孔位置度的新方法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螺纹孔位置度三坐标测量方法 1.问题的提出 三坐标测量螺纹孔位置度的准确性一直受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质量人员、工艺及产品设计人员的质疑,有许多机械制造企业已经完全不用三坐标测量螺纹孔位置度了,仅测量螺纹孔底孔(光孔)的位置度,或者用螺纹孔底孔(光孔)的位置度来代替螺纹孔位置度,这种处理的方法仅对加工刀具为丝锥且底孔已经经过了钻削加工的螺纹孔位置度控制有一定的效果,对车削、铣削、挤压成型的螺纹孔位置度的质量控制存在一定的风险,对直接在毛坯上攻丝的螺纹孔位置度测量就显得误差很大,虽然这种螺纹孔的位置度可采用螺纹芯轴来测量,但螺纹芯轴本身的误差以及配合误差带来的不确定度是无法消除和回避的。另外,三坐标测量螺纹孔位置度的准确性也让我们三坐标操作者感到一定的困惑,虽然我们在测量方法上做了一些改进,但每一次改进只能解决一类个性化的问题或者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测量误差,对于螺纹孔位置度要求较高的测量,仍然无法保证测量的重复性和一致性,这里固然有螺纹孔的加工不规则性原因,也有螺纹孔加工方法不同带来的原因,但三坐标测量螺纹孔位置度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还有很多值得探索实践的地方。 2.三坐标测量螺纹孔位置度现有方法总结及误差分析 三坐标用户目前所采用的螺纹孔位置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方法同测量光孔一样在螺纹孔同一截面上采四个点测量一个圆,计算该圆心相对评价基准的位置度;第二种方法是在螺纹孔中加装螺纹芯轴,在芯轴上的同一截面上采4个点测量一个圆,计算该圆心相对评价基准的位置度;第三种方法是沿着螺纹孔中螺纹的旋转方向按1/4螺距步进采4个点测量一个圆,求该圆心相对评价基准的位置度。 三种测量方法误差分析:第一种测量方法:螺纹孔内同一截面上采点测量时,所采同一截面四个点构成的圆的圆心一定不在螺纹孔的轴线上,在评定螺纹孔位置度时,这个误差就带入到评定结果中,且同一孔不同截面、不同的孔所测圆的圆心偏离螺纹轴线的位置

测量误差及其处理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测量误差及其处理的基本知识 1、测量误差的来源有哪些?什么是等精度测量? 答:测量误差的来源有三个方面:测量仪器的精度,观测者技术水平,外界条件的影响。该三个方面条件相同的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 2、什么是系统误差?什么是偶然误差?它们的影响是否可以消除? 答: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的观测,其数值和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偶然误差是指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的观测,其数值和符号均不固定,或看上去没有一定规律的误差。系统误差的影响采取恰当的方法可以消除;偶然误差是必然发生的,不能消除,只能削弱偶然误差的影响。 3、举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及距离测量中哪些属于系统误差? 答:水准仪的i 角误差,距离测量时钢尺的尺长误差,经纬仪的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和竖盘指标差等都属于系统误差。 4、评定测量精度的指标是什么?何种情况下用相对误差评定测量精度? 答:测量中最常用的评定精度的指标是中误差,其绝对值越大精度越低。当误差大小与被量测量的大小之间存在比例关系时,采用相对误差作为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标准。例如距离丈量,采用往返丈量的相对误差作为评定精度的指标。 所谓相对中误差(简称相对误差)就是中误差之绝对值(设为|m|)与观测值(设为D )之比,并将分子化为1表示K =| |/1||m D D m = 。 5、观测值中误差如何计算? 答:设在相同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 次观测,得一组观测值L 1、L 2、……Ln ,x 为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i v 表示观测值改正数,即 11L x v -= 22L x v -= ...... n n L x v -= 则中误差 [] 1-±=n vv m 6、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如何计算?

定量实验及其误差分析

定量实验及其误差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中学化学常见的定量实验:溶液的配制、滴定实验、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镀锌铁皮的厚度的测定。 2.定量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二.教学过程 问题一:“白铁皮”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是生产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镀锌层犹如铁皮的保护层,这层膜的厚度及均匀度也成了判断镀层质量的重要指标。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镀锌铁皮的厚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三块镀锌铁皮(A、B、C,截自同一块镀锌铁皮),将镀锌铁皮A放入烧杯中,加入40mL 6mol?L―1盐酸,反应时用玻璃棒小心翻动镀锌铁皮,待锌镀层反应完全时,立即将未反应的铁皮取出,洗涤、小心烘干、称量。将B、C重复上面实验。 (1)锌镀层完全反应的标志是。 (2)如何检验铁片已经洗净。 (3)该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如下,完成下列表格(锌的密度为7.14g/cm3)数据记录数据处理 镀锌铁皮长度 /cm 宽度 /cm 镀锌铁皮 质量/g 铁皮 质量/g 锌镀层厚度 (单侧)/cm 锌镀层平均厚度 (单侧)/cm A 5.00 4.90 4.460 4.313 4.201×10―4 B 5.10 5.00 4.421 4.267 4.229×10―4 C 5.20 5.00 4.640 4.467 4.660×10―4 计算镀锌铁皮锌镀层平均厚度(单侧)cm。本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任意例举两种)、 (4)此实验中需要盐酸95mL 6mol?L―1,需用质量分数为 36.5%,密度为1.2g?m L―1的浓盐酸 ml ,下列操作能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操 作。 A. 容量瓶定容时,若仰视液面读数, B. 定容时蒸馏水加多了,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而用滴管吸取部 分溶液至刻度线 C. 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仰视读数, D. 烧杯中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转移溶液注入容量瓶 方案二:已知锌与强碱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Zn+2OH―+2H2O=[Zn(OH)4]2―+H2↑。某同学按右图装置设计 了测定镀锌铁皮镀层厚度的实验方案,将单侧面积为S cm2、质量为m g的镀锌铁皮放入6mol?L―1 NaOH溶液中。回答下列问题:(4)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5)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③由A向B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④上下移动C,使干燥管和C中液面相平。上述操作的顺序是(填序号)。 (6)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实验条件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 mol?L―1)。则镀锌铁皮的厚度为cm。(写出数学表达式) 问题二: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问题与讨论:1.醋酸是一种有机弱酸,其离解常数Ka = 1.76×,可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用什么指示剂?为什么? 2.如果要测定食醋的总酸含量,但无酸式滴定管,可用什么玻璃仪器来代替?使用此仪器是否要来溶液润洗?转移溶液时如何操作?请画出此操作的装置图。 3.如果滴定的终点没有控制好,即氢氧化钠滴加过量,溶液显深红色,你有没有补救的办法?如何补救? 4.中和滴定的反应容器是什么?需要润洗吗? 5.滴定的终点的现象如何描述? 例2在测定某铁矿石中的含铁量时,可准确称取0.2113g铁矿石溶解在酸里,再把Fe3+还原成Fe2+,然后用0.0223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5Fe2++MnO 4 +8H+=====5Fe3++Mn2++4H2O 滴定结果有消耗KMnO4溶液17.20mL,试计算和回答下列问题: (1)矿石中含铁的质量分数为。 (2)KMnO4溶液应装在试管定管里,原因是 。 (3)如果矿石是用盐酸溶解在制得的,Fe2+溶液里含有Cl-,则测定的结果矿石在含铁量(填偏高、偏低、无影响),原因是. 例3.20.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如图所示。 (1)试求X、Y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2)求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小结: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绪言 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由于不同高程的水准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线测得的两点间高差将有差异,所以在整理国家水准测量成果时,须按所采用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确的高程,如图1,图2所示。 图1 水准测量原理示意图 我国国家水准测量依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可为研究地壳形变等提供数据。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需的高程控制。

图2 水准测量转点示意图 二、实习目的 1、通过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高程的施测,掌握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熟悉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的测量,并将所学知识得到一次实际应用。 2、熟悉精密水准测量的作业组织和一般作业规程。 三、水准测量实习过程 3.1 小组成员及作业步骤 小组成员: 作业步骤:精密水准观测组由5人组成,具体分工是:观测一人,记录一人,扶持两人,量距一人。 3.2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仪器的安置、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平和读数等操作步骤。我们实验所用的仪器主要就是电子水准仪SDL30,其他操作同普通的水准仪。 SDL30 的等级水准测量功能用于国家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测量作业中的测站观测程序及其限差检核符合国家一、二水准测量规范(GB/T

3.3 水准测量的实施 在我们的测量中,首先每个组建立一个包含有四个已知控制点的控制网,每组选定网的一条边与周边的一组的水准网确保有两个已知控制点重合,分别测出公共边两点间高差,最后统一进行高差计算和误差分配,以作为检验与统一到一个公共的水准网中。我们选择211控制点作为自己的符合起止点,从该点出发,沿着教学南楼,途径图书馆正门,到图书馆后的控制点103,再转到瑞安楼前面的317点,最后符合至211控制点。 3.3.1 已知点数据及测区平面图 (1) 其中,211 208和211号点为与南边测区的公共点。 (2)、测区平面图,如下图1黑色线条所包含的区域即为本组测区。

三坐标测量步骤

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凸轮轴端盖主要几何数据的步骤: 一、路径规划:工件为一个盘状的零件,先将零件正面向上放置在测量工作台上,测量正面 可以测出的几何要素,再将零件翻一面放置,测量底面的几何要素 二、将凸轮轴端盖已加工表面朝下放在一个平整的工作台上,尽量保持零件的中心轴线与工 作台的X轴运动方向平行以便于测量 三、依照凸轮轴正面的几何要素及几何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在一张A4纸上画出凸轮轴几何 要素的分布草图 四、启动三坐标测量机,在测量之前将三坐标测量机的测头接触一个可固定在工作台确定位 置的钢球,接触数次以消除测头的磨损量 五、将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模式切换到测量平面,用测头接触凸轮轴端盖上表已加工好的平 面数次以确定该平面,将该平面设置为基准平面 六、将测量模式切换到圆柱测量,依次测量位于端盖中部的四个大孔,测量后将四个孔的直 径和各孔之间的相对距离标注在之前画的草图上(圆柱的测量方法为:将探头摆放至孔的中心位置附近并将测头在Z方向的移动锁定,然后测量孔内同一高度上三点以上数据,然后改变Z方向的位置之后再将Z方向运动锁定,再测三个以上位置点就可以确定整个圆柱孔的直径以及孔的中心位置) 七、测量完几个位于中部的大孔之后,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其它直径较小的孔,要求逐一测出 各个孔的直径及相对位置并在提前画出的草图上标出相应的几何尺寸,以便于后期分析误差等 八、用测圆柱的方法测量两个凸台轮廓圆的直径及圆心位置并在草图上标出 九、用测平面的模式测量凸台上两个平面相对于基准平面的距离,并在草图上标出数据 十、用测平面的方法测出凸轮轴前后左右四个平面,早草图上分别标注出前后和左右平面之 间的距离以及和孔等几何要素之间的距离 十一、用垫块作为支撑将零件换一个面放置,用测量平面的方法测出一个平面作为基准平面 十二、用测圆柱的方法测量底面几个孔的直径大小,在草图上记录数据

误差的估算

第三节 误差的估算 由于物理量的数值的获得途径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无论直测量,还是间测量都有误差,误差的计算也分两种情况。广义地讲,两种情况的处理都属于误差计算。然而,间测量是由直测量决定的,以直测量为基础的,间测量的误差是由直测量通过给定的函数关系确定的。因此,狭义地讲,常把直测量的误差计算称为误差计算,而将间测量的误差计算叫误差传递。此外,由于严格意义上的误差是无法计算的,因而只能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近似计算,故将误差计算称为误差的估算,而且可有多种方法进行估算。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误差估算方法。 一、直测量的误差估算 1.算术平均误差 在测量列{}i X 中,各次测量的误差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叫算术平均误差。记为X ?。 按定义 ∑=-=?n i i X X n X 101 或 ∑=?=?n i i X n X 1 1 其中0X X X i i -=?。 当n 较大时,可用下式估算为 () 1--= ?∑n n X X X i 此法比前法得到的偏差要大些。 2.绝对误差 误差的绝对值叫绝对误差。狭义的绝对误差,如上面的i X ?,X ?。而广义的绝对误差还有后面要讨论的x S ,x σ,σ,Q 等。 3.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与平均值的百分比叫相对误差,又叫百分误差。记为r E 。其估算方法为 %100??= X X E r 广义地讲,后面要讨论的 X S x 、 X σ 等都可叫相对误差。 4.标准误差(实验标准差) 按定义,标准误差是测量列中各次误差的方均根,记为x σ。即

()∑=-=n i i x X X n 1 201σ 需要注意的是,上式是在测量次数很多时,测量列按正态分布时所得到的结果。 实际上,由于真值无法获得,而测量次数也只能是有限的。因此,标准误差x σ只能通过偏差进行估算。常用的估算方法有:最大偏差法、极差法、Bessel 法等,它们的估算结果基本一致。应用上,一般使用Bessel 方法。 由统计理论可推导出,对有限次测量的Bessel 标准偏差x S 的计算公式(Bessel 公式)为: () ∑=--=n i i x X X n S 1 2 11 或 ?? ??????????? ??--=∑∑==2 112 111n i i n i i x X n X n S 即最后是用x S 代替x σ。通常所说的标准误差,实际上就是x S 。 5.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与实验标准差的关系为 x x S n S ?= 1 类似的关系还有算术平均值的平均差与算术平均差的关系 X n X ??= ?1 而且x S X 80.0≈?。 二、间测量的误差计算(误差的传递) 上面所讨论的误差计算方法是对直测量而言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间测量的误差计算问题。我们知道,间测量是由直测量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决定相应的间测量的误差,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叫误差的传递,相应的计算公式叫误差传递公式。下面我们首先讨论误差传递公式的一般形式,然后再将其运用于一些具体情况。 1.误差传递公式的一般形式 设间接测量量f 与彼此独立的直接测量量x 、y 、z (只取3个)间的函数关系为 ()z y x f f ,,= 测量结果用平均值和绝对误差表示为 x x x ?±=

实验大数据误差分析报告和大数据处理

第二章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第一节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由于实验方法和实验设备的不完善,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的观察力,测量程序等限制,实验观测值和真值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人们常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或有效数字来说明一个近似值的准确程度。为了评定实验数据的精确性或误差,认清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需要对实验的误差进行分析和讨论。由此可以判定哪些因素是影响实验精确度的主要方面,从而在以后实验中,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案,缩小实验观测值和真值之间的差值,提高实验的精确性。 一、误差的基本概念 测量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所不可缺少的手段。通过测量和实验能使人们对事物获得定量的概念和发现事物的规律性。科学上很多新的发现和突破都是以实验测量为基础的。测量就是用实验的方法,将被测物理量与所选用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它的大小。 1.真值与平均值 真值是待测物理量客观存在的确定值,也称理论值或定义值。通常真值是无法测得的。若在实验中,测量的次数无限多时,根据误差的分布定律,正负误差的出现几率相等。再经过细致地消除系统误差,将测量值加以平均,可以获得非常接近于真值的数值。但是实际上实验测量的次数总是有限的。用有限测量值求得的平均值只能是近似真值,常用的平均值有下列几种: (1) 算术平均值 算术平均值是最常见的一种平均值。 设1x 、2x 、……、n x 为各次测量值,n 代表测量次数,则算术平均值为 n x n x x x x n i i n ∑==+???++=121 (2-1) (2) 几何平均值 几何平均值是将一组n 个测量值连乘并开n 次方求得的平均值。即 n n x x x x ????=21几 (2-2) (3)均方根平均值 n x n x x x x n i i n ∑==+???++= 1 222221均 (2-3) (4) 对数平均值 在化学反应、热量和质量传递中,其分布曲线多具有对数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征平均值常用对数平均值。 设两个量1x 、2x ,其对数平均值

2平面度误差测量的实验报告

平面度误差测量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及目的: 1.学会用千分表测量一个平面的平 面度 2..学会千分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 千分表:测量范围0—1mm. 最小 分度值0.001mm 0级大平板 三实验原理: 千分表是利用齿条齿轮传动,将 测杆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主要用于工件尺寸和形位误差的测量,或用作某些测量装置的测量元件。 一.使用前检查 1.检查相互作用:轻轻移动测杆,测 杆移动要灵活,指针与表盘应无摩 擦,表盘无晃动,测杆、指针无卡阻 或跳动。 2.检查测头:测头应为光洁圆弧面。 3.检查稳定性:轻轻拨动几次测头, 松开后指针均应回到原位。 二. 读数方法 读数时眼睛要垂直于表针,防止偏视造成读数误差。 小指针指示整数部分,大指针指示小数部分,将其相加即得测量数据。 三. 正确使用 1.将表固定在表座或表架上,稳定可靠。装夹指示表时,夹紧力不能过大, 以免套筒变形卡住测杆。 2.调整表的测杆轴线垂直于被测平面,对圆柱形工件,测杆的轴线要垂直于 工件的轴线,否则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并损坏指示表。 3.测量前调零位。绝对测量用平板做零位基准,比较测量用对比物(量块)

做零位基准。 调零位时,先使测头与基准面接触,压测头使大指针旋转大于一圈,转动刻度盘使0线与大指针对齐,然后把测杆上端提起1-2mm再放手使其落下,反复2-3次后检查指针是否仍与0线对齐,如不齐则重调。 4.测量时,用手轻轻抬起测杆,将工件放入测头下测量,不可把工件强行推 入测头下。显著凹凸的工件不用指示表测量。 5.不要使测量杆突然撞落到工件上,也不可强烈震动、敲打指示表。 6.测量时注意表的测量范围,不要使测头位移超出量程,以免过度伸长弹簧, 损坏指示表。 7.不使测头测杆做过多无效的运动,否则会加快零件磨损,使表失去应有精 度。 8.当测杆移动发生阻滞时,不可强力推压测头,须送计量室处理。 四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实验一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误差的计算

电工电子实验指导 理工组:张延鹏

实验一 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误差的计算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实验台上仪表的使用和布局; 2.熟悉恒压源与恒流源的使用和布局; 3.掌握电压表、电流表内电阻的测量方法; 4.掌握电工仪表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 通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而电压表和电流表都具有一定的内阻,分别用R V 和R A 表示。如图1-1所示,测量电阻R 2两端电压U 2时,电压表与R 2并 联,只有电压表内阻R V 无穷大,才不会改变电路原来的状态。如果测量电路的电流I ,电流表串入电路,要想不改变电路原来的状态,电流表的内阻R A 必须等于零。但实际使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一般都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即它们的内阻不可 能为无穷大或者为零,因此,当仪表接入电路时都会使原来的状态发生变化,使被测的读数值与电路原来的实际值之间产生误差,这种由于仪表内阻引入的测量误差,称之为方法误差。显然,方法误差值的大小与仪表本身内阻值的大小密切相关,我们总是希望电压表的内阻越接近无穷大越好,而电流表的内阻越接近零越好。 可见,仪表的内阻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参数。通常用以下方法测量仪表的内阻。 1.用“分流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 设被测电流表的内阻为R A ,满量程电流为I m ,测试电路如图1-2所示,首先断开开关S ,调节恒流源的输出电流 I ,使电流表指针达到满偏转,即I =I A =I m 。然后和上开关 S ,并保持I 值不变,调节电阻箱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在1/2满量程位置,即I A = I S = I m / 2 则电流表的内阻R A =R 。 2.用“分压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 设被测电压表的内阻为R V ,满量程电压为U m ,测试电路如图1-3所示,首先闭合开关S ,调节恒压源的输出电压U ,使电压表指针达到满偏转,即 U =U V =U m 。然后断开开关S ,并保持U 值不变,调 节电阻箱R 的阻值,使电压表的指针在1/2满量程位置,即U V = U m = U m / 2 可调恒压源 R V U m 图1-3 图1-2 可调恒流源 R 1

实验报告误差

实验报告误差 篇一:误差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一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一) 问题与解题思路:假定该测量列不存在固定的系统误差,则可按下列步骤求测量结果 1、算术平均值 2、求残余误差 3、校核算术平均值及其残余误差 4、判断系统误差 5、求测量列单次测量的标准差 6、判别粗大误差 7、求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8、求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 9、写出最后测量结果 (二) 在matlab中求解过程: a = [24.674,24.675,24.673,24.676,24.671,24.678,24.672,2 4.674] ;%试验测得数据 x1 = mean(a) %算术平均值 b = a -x1 %残差 c = sum(b) %残差和 c1 = abs(c) %残差和的绝对值

bd = (8/2) *0.0001 %校核算术平均值及其误差,利用c1(残差和的绝对值)% 3.5527e-015(c1) xt = sum(b(1:4)) - sum(b(5:8)) %判断系统误差,算的xt= 0.0030.由于xt较小,不存在系统误差 dc = sqrt(sum(b.^2)/(8-1)) %求测量列单次的标准差dc = 0.0022 sx = sort(a) %根据格罗布斯判断准则,先将测得数据按大小排序,进而判断粗大误差。 g0 = 2.03 %查表g(8,0.05)的值 g1 = (x1 - sx(1))/dc %解得g1 = 1.4000 g8 = (sx(8) - x1)/dc %解得g8 = 1.7361 由于g1和g8都小于g0,故判断暂不存在粗大误差 sc = dc/sqrt(8) %算术平均值得标准差 sc = 7.8916e-004 t=2.36; %查表t(7,0.05)值 jx = t*sc %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 jx = 0.0019 l1 = x1 - jx %测量的极限误差 l1 = 24.6723 l2 = x1 + jx %测量的极限误差 l2 = 24.6760 (三)在matlab中的运行结果 实验二测量不确定度 一、测量不确定度计算步骤: 1. 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列出对测量结果影响显著的不确定度分量;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四、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1、测量误差分哪两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测量中对它们的主要处理原则是什么? 2、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有哪些?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 3、何谓标准差、中误差和极限误差? 4、对某个水平角以等精度观测4个测回,观测值列于下表(表4-1)。计算其算术平均值x、一测回的中误差m及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m x。 表4-1 5、对某一三角形(图4-1)的三个内角重复观测了九次,定义其闭合差?=α+β+γ-180?,其结果如下:?1=+3",?2=-5",?3=+6",?4=+1",?5=-3",?6=-4",?7=+3",?8=+7",?9=-8";求此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m?以及三角形内角的测角中误差mβ。

图 4-1 6、在一个平面三角形中,观测其中两个水平角(内角)α和β,其测角中误差均为m=±20",根据角α和角β可以计算第三个水平角γ,试计算γ角的中误差m γ。 7、量得某一圆形地物直径为64.780m ,求其圆周的长S 。设量测直径的中误差为±5㎜,求其周长的中误差m S 及其相对中误差m S /S 。 8、对某正方形测量了一条边长a =100m ,a m =±25mm ;按S=4a 计算周长和P=a 计算面积,计算周长的中误差m 和面积的中误差p m 。 9、某正方形测量了四条边长a 1=a 2=a 2=a 4=100m ,m =m =m =m =±25mm ;按 S=1a +2a +3a +4a 计算周长和P=(1a ?2a +3a ?4a )/2计算面积,求周长的中误差m 和面积的中误差p m 。 10.误差传播定律应用 (1)(1)已知m a =m c =m ,h=a-b ,求m 。 (2)已知a m =m =±6",β=a-c ,求βm 。 (3)已知a m =m =m ,S=100(a-b) ,求m 。 (4)已知D=() h S -,m =±5mm ,m =±5mm ,求m 。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

1、NaOH药品不纯(如NaOH中混有少量Na2O),结果偏高。 2、用天平称量NaOH时,称量时间过长。由于部分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 ,得到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则结果偏低。 3、用天平称量NaOH时,如砝码有污物,结果偏高。 4、用天平称量NaOH时,物码颠倒,但未用游码,不影响结果。 5、用天平称量NaOH时,物码颠倒,又用了游码,结果偏低。 6、用天平称量NaOH时,若用滤纸称NaOH,结果偏低。 7、称量前小烧杯中有水,无影响。 8、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流至容量瓶之外,结果偏低。 9、未把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结果偏低。 10、烧杯中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转移溶液注入容量瓶,结果偏高 11、定容时蒸馏水加多了,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而用滴管吸取部分溶液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12、定容时摇匀,容量瓶中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13、容量瓶定容时,若俯视液面读数,结果偏高。 14、容量瓶定容时,若仰视液面读数,结果偏低。 1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俯视读数,结果偏低。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仰视读数,结果偏高。 二、酸碱中和滴定 17、滴定管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装入标准液,造成标准液稀释,溶液浓度降低,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18、盛待测液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就取液加入锥形瓶,待测液被稀释,测定结果偏低。 19、锥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再取待测液,造成待测液实际用量增大,测定结果偏高。

位置误差的测量实验报告

位置误差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 2. 熟悉零件有关位置误差的含义和基准的体现方法。 3. 掌握有关通用量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用量具 偏摆检测仪、平板、千分表、百分表、磁性千分表座、万能表座、V型铁、直角尺、钢板尺等。 三、实验内容及说明 1、平行度误差的测。连杆小孔轴线对大孔轴线的平行度 1)连杆孔的平行度要求如图1-15所示 2)测量方法如图1-16所示 平行度误差为f=L1/L2|M1-M2| 将零件转位使之处于图中0°位置,使两心轴中心与平板等高,然后在测出0度位置的平行度误差。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平行度误差是否合格。 2. 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十字头孔轴线对孔轴线以及对侧面B的垂直度要求,如图1-17所示。 1)轴线对轴线的垂直度误差的测量如图1-18所示。将测量表架安装在基准孔心轴上部,在距离为L2两端用千分表测得读数分别为M1,M2,则该零件轴线对轴线的垂直度误差为:f=L1/L2|M1-M2| 2)轴线对侧面B的垂直度误差测量如图1-19所示。被测孔轴线用心轴模拟,先将心轴穿入零件被测孔,以零件顶面为支撑面,放在三个千斤顶上。再用一直角尺,使其一面放在平板上,另一面与基准面B靠拢,同时调节千斤顶使其与基准面贴合为止,这说明基准面B 与平板垂直。然后用千分表分别测出图中L2长度两端读数M1,M2,则垂直度误差为根据以上结果,判断两项垂直度要求是否合格 3. 圆跳动误差的测量 被测零件圆跳动公差要求如图1-23所示,其测量方法如图1-24所示

1)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测量:将工件旋转一周,记下千分表读数的最大差值。共测三个截面,取其中最大跳动量作为该表面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值,并判断该指标是否合格2)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测量:分别在端面靠近最大直径处和较小直径处测量,每测一处,转动工件一转,读取指示表的最大最小读数差,取其较大者作为该端面的圆跳动误差值 图1-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