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关系

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关系

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关系
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关系

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庞中英

[内容提要] 中国目前已加入各种国际组织、国际制度, 正加速融入国际体系, 但这不意味着中

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问题也随之解决。本文区分了“中国加入国际体系”和“中国在国际体系中

发挥作用”这二者之间的不同内涵, 认为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而在国际体系中

的作用问题在国内则尚未解决, 甚至还没有引起国内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此基础上, 文章就中国

应该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国际体系中国外交力量使用外交转型全球角色

[作者介绍] 庞中英, 南开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要从事全球化、全球治理及东亚

问题研究。

一、中国在国际上的作用

在形式上, 中国已经加入了几乎所有1945年以

后建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以及其他形式的国际制

度、国际机制。就国家经济规模而言, 中国在国际经

济体系中已上升到“经济大国”地位。但是, 加入国

际体系不等于在其中发挥作用(扮演某种角色)。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 只要中国加入了国际组织, 中国

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作用的问题就解决了。①实际

上, 加入国际体系本身还没有解决中国到底在世界

上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

除了改善国际环境, 中国最初加入国际组织和

国际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利益(例如从世界

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里获得发展援助, 而加

入WTO理论上则是为了根本改善中国在全球经济

中的处境), 而并不一定是为了在这些组织和制度

中发挥作用, 以及改变国际体系的结构和方向。由

于中国是申请加入者, 目标是成为现存国际组织和

国际体系的一员, 所以, 确实还谈不上中国在国际组

织和国际体系中的主动和主导作用。中国在国际体

系与国际组织中即使有作用, 也多是被动的、局部

的、目标明确的、有限的。这里的利益既包括经济利

益, 也包括非经济利益(例如改善中国的国际形

象)。中国只是在近些年才开始超越实在的“利益”

概念, 考虑如何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作用的问题。例

如, 中国开始意识到“国际议题设定”、“国际领导地

位”的重要性, 提出要做“负责任的大国”, 更加看重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中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地位。而在经济方面, 中国则试图在“入党”(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影响“党内”(如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国际规则的形成, ②乃至成为一些新

的国际制度、国际机制、国际安排、国际框架的支持者、建议者、建设者, 甚至某种领导者(主要在亚洲地区范围内)。

自20世纪80年代起, 从总体上说, 中国一直在

“加入”国际体系。“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使中国17

《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

中文文献中, “国际体系”或者“国际体制”均来自对英文“internationalsystem”的翻译。考虑到“体制”一词在国内已经耳熟能详, 使用“国际体制”而不是“国际体系”可能更能让中国读者接受

和理解。但中文中“体制”和“体系”毕竟有所不同, 相应地, “国际体制”和“国际体系”可能有着微妙的差别。这是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

中经常遇到的困难。

国际经济谈判家龙永图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体制形容为:

“好比一个党支部, 美国现在是书记, 中国是一个要求入党的积极分

子, 入党后怎么也会担任组织委员或宣传委员什么的。美国担心中

国以后会跟他作对, 于是趁你要求入党时好好考验一番。”见“WTO:

美国好象是支部书记”, 人民网, 2000年10月21 日。

“长驱直入”国际体系。中国现在高举“国际合作”的外交旗帜。①当然, 也存在反对中国加入国际体

系的国内和国际干扰因素, 但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进程大体上得到持续, 中间没有出现任何大的不

连续。

但是, 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过程不能说不存

在问题。到目前为止, 多数研究似乎只是在抽象地

谈论中国的“加入”, 对中国加入国际体系做了许多统计学和描述性的研究, 讲了许多“加入”国际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道理, 却没有讨论中国加入过

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少数文章涉及这一方面。例如, 苏长和教授在研究中国与多边国际制度的关系

时指出, 中国对自身的国际角色缺少明确和深刻的

定义, “中国在多边国际制度中的活动还存在这样

一些问题:第一, 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或者动议能力不强, 通俗地说, 就是对`话题权' 的影响太小, 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是听众(观众)而不是演员。第

二, 中国除了在人权和环境制度中有一定作用以外, 在其他许多国际制度中的影响只是象征性的, 我们

提出的许多主张太空洞、太原则, 政治宣传味道重,

具体的可操作性建议少。第三, 对规则的利用能力

弱, 这与对规则的不熟悉有关”。

另外, 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中国作用的问题仍然

受到中国外交政策的制约。具体来说, 中国为稳定

内政、寻求政治安全而遵循的“韬光养晦”政策与国家进入国际体系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

柏林墙倒塌和苏联解体后不久, 中国外交政策

和外交行动的指导思想开始非正式地被概括为“韬

光养晦和有所作为”。这是两个极端。从中国在国

际体系中作用的角度看, 绝对的“韬光养晦”实际上

等于说中国在国际上“没有角色”;而绝对的“有所

作为”则等于说中国在国际上充分发挥作用, 至少

是发挥某种作用。实际上, 在过去十多年, 中国在国

际上的作用是介于“没有角色”和“某种角色”之间。目前, 在经济上已经完全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仍然

具有“韬光养晦”的外交需要。

“韬光养晦”作为重大的国际和外交策略, 本来

无可厚非, 尤其是在特定形势下, 这是保障国家安全

的有效生存之道。但是明显地, “韬光养晦”与“对

外开放”和“加入”国际体系是有矛盾的。而且, 一

旦进一步“加入”或者“融入”国际体系, 再“韬光养晦”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原因主要在于, 置身于国

际体系的国家不是封闭的, 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活

动:行动(act)、反动(react)②和互动(interact)。在

国际体系中行动、反动和互动的国家怎么可能“韬

光养晦”呢? 在信息沟通和全球联系的时代, 国家

当然不可能掩饰自身的真实意图、讳言自身在世界

上的真正目标。

从外交政策研究的国内政治角度看, “韬光养

晦”具有其合理性。“韬光养晦”的主要目的是在国际政治上不惹麻烦、不担当领导, 从而有助于国内政

治稳定。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持续过程和终于

进入国际体系的事实, 能否最后实际上宣布“韬光

养晦”阶段中国外交的终结, 现在看来, 还很难说。

为解决“韬光养晦”和成为国际体系一部分的

矛盾, 在政治上, 中国实际上更多地把自身定义为国

际体系的一个“参加者”(participant), 一般不做“领导(带头)者(leaderorsponsor)”。总的看, 中国十

分小心地避免扮演任何超出“参加者”之外的国际

角色。

国际体系的主流已经承认中国变成国际体系③

的一部分或者“一员”④。在过去数十年间, 西方利

用中国的改革和开放, 成功地把中国“纳入”国际体系。⑤而且, 西方(美国和欧洲), 尤其是美国的一些

势力, 普遍夸大性地把“中国崛起”成为新兴“超级

18

《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

“和平、发展、合作──李肇星外长谈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旗

帜”, 中国外交部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c116671184.html,/chn/wjdt/wjzc/

t208030.htm。

这里的“反动”主要是活动的“反应”的意思。笔者把react

理解为“反动”只是为了与前后的“行动”、“互动”等在行文上匹配。

注意, 许多西方学者和官员针对中国用的词语仅仅是“国际

体系”, 而非他们普遍采用的“国际共同体”, 更不是中国人经常用的

“国际社会”。“国际体系”、“国际共同体”和“国际社会”三者存在

着重要差异。

美国副国务卿B.Zoellick的结论是:“中国已经是国际体系

的成员国”。RobertB.Zoellick, “WhitherChina:FromMembershipto Responsibility?”RemarkstoNationalCommitteeonU.S.-ChinaRelations, September21, 2005, NewYork, https://www.doczj.com/doc/c116671184.html,/articlesandspeeches/ Zoellick.htm.

关于这个问题最有力的观点是美国兰德公司William H.

Overholt的“中国与全球化”(ChinaandGlobalization)一文(在美国国

会成立的“美中经济和安全审查委员会”听证会上的证词, 2005年5

月19日)。该文指出, 中国的全球化是美国外交的成功。见:http://

https://www.doczj.com/doc/c116671184.html,/pubs/testimonies/CT244/index.html。

大国”当作其未来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 即它们认

定的“中国挑战”。于是, 如何应对“中国崛起”成为西方政策辩论的大课题。在这些争论中, 西方不仅

关心中国力量的增加, 而且更关心中国在国际体系

中的作用。国际上, 尤其是美国, 并不满足于中国作

为国际体系的“参加者”角色, 而是要求中国承担更

大的国际责任。

但是, 西方对待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态度变化,

毕竟还是西方的立场。更重要的是, 中国自身到底

如何看待中国在国际上的作用? 中国应该在国际体

系中发挥什么作用? 如何发挥作用?

二、中国应该在国际体系中

发挥什么作用

中国必须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作用。问题是, 中

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中国的作用是多重的, 即中国的角色是多样的。

本文认为, 中国在国际体系中至少应该发挥以下五

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 做现存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现在的国际

体系实际上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体系, 包括联合国体

系(国家体系)、大国体系(如七国/八国集团、二十

国集团)、地区体系(如欧洲联盟和其他能够作为国

际/全球行动者的地区行为体)、非国家(不等于与

国家没有联系)行为体(non-stateactors), 等等。

目前的世界秩序建立在这样的复杂国际体系上。中

国作为毋庸置疑的大国置身其中, 有责任使之成为

一个有序而非混乱的体系。为此, 只要是有助于这

个体系的稳定、和平、健康的国际法、国际制度、国际机制、国际安排和国际准则, 中国就要坚定地支持

之。目前, 中国成为《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原

则的主要担保者之一。但联合国本身却面临巨大的

历史性挑战。联合国是否能转变成民主而有效的全

球治理世界中心, 在维护安全、促进发展、保障人权

上成功发挥作用, 取决于中国等联合国重要成员国

的作用。

第二, 做现存国际秩序中不合理性、不公正性的

批评者。到目前为止,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

几乎所有政治报告中, 仍然要提到诸如“不公正不

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之类的

政治判断, ①或者不具体所指地指出“目前国际体制

存在诸多弊端”。②以前的中国对国际秩序的不合

理性和不公正性的批评主要是站在国际体系之外,

如今, 处在国际体系内的中国是否仍然需要进行这

样的批评? 假如现存国际秩序的不合理性和不公正

性确实存在, 特别是从中国的角度看千真万确, 那

么, “加入者”而非“创造者”的中国的到来, 难道就使这种不合理性和不公正性消失了? 难道中国从此

就不再提出这个问题了?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应该是非常明确的。有一

点可能是更加肯定和清楚的, 那就是:完全进入国际

体系的中国因为其切身经验, 可能更加真实地感到

现存国际秩序的不合理性和不公正性。在此情况

下, 中国必须继续保持对这种秩序的敏锐批评。但

是, 问题在于, 这种批评应当更加具有建设性, 批评

的目的不是为了指责, 而是为了改进国际秩序。

第三, 不但要做目前国际秩序的批评者, 还必须

为未来的国际秩序提出可行的替代方案。在全球化

时代, 无论其形式如何, 真正能成为替代方案的新的

国际秩序必须包括“法治”和“民主”两大要素。为

此, 中国应该是国际规则的模范遵守者和民主、多边

国际秩序的坚定支持者。

国际规则已经很多, 而且还将继续增加, 问题是

国家行为体如何遵守国际规则。对中国这样的大国

来说, “负责任的国家”不仅指的是承担国际责任的

国家, 而且是遵守共同国际规则、为国际法治做出贡

献的国家。

由于美国力量的空前膨胀以及一些地区性国家

力量的加强, 当前国际体系中一个最大问题是国际

体系的民主问题, 美国的“单边主义”就严重打击了

国际民主。主张新的强权政治、反对国际民主的力

量仍然存在。目前的国际秩序还不是一些欧洲社会

民主主义者主张的以“规则为基础”和“正义为导

19

《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

例如,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九

部分, 2002年11 月8日。

马振岗:“理性看待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求是》, 2006年第

5 期, 第59页。

向”的多边秩序。①中国已经提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主张, 到底如何民主化“国际体系”, 或者给国际体系带来民主, 这是一个大而难的问题。由国家

组成的国际体系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不断深入的全球

化及其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是按照民主原则就改

革目前的国际制度达成大体一致? 抑或是仍然沿袭“大国一致”的旧原则、不能对国际制度做出根本变革? 这些问题仍然在考验国际社会。

值得讨论的是, 由于担心为“中国威胁论”提供

依据和在外交上不刺激美国, 当前有一种观点在中

国似乎十分流行, 即强调中国只是和平地加入目前

的国际体系, 不必谋求改变当代基本的国际秩序。

也就是说, 接受中国是所谓“现状国家”(statusquo power), 而非旨在改变(尤其是指所谓革命性地“推翻”)现存的国际秩序(在大多数情况下, 实际上指

的是所谓以美国为中心的或者美国主导的国际体

系)的定位。这种似是而非、莫名其妙的观点和结

论正好说明, 中国只是形式上加入了国际组织、国际

机制和国际制度, 在实质的社会心理上其实还没有

真正“融入”国际体系。这一观点的主张者一方面

在说“中国的崛起”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和国际

体系的大事件, 中国需要成为国际体系的“建设

者”, 但另一方面却又武断地宣称“中国进入国际体

系不会改变这个国际体系”。这本身就是极其自相

矛盾的。其实, 说“中国进入国际体系不会改变国

际体系”这种话对抵制“中国威胁论”噪音毫无帮助, 因为, 常识性地, 如此规模巨大的国家进入国际

体系, 国际体系怎么会不被改变? 包括“中国威胁

论”在内, 各种各样对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国际反

应和应对真正所指、所关心、所担心、所在意的并非中国的加入是否改变国际体系的问题, 而是中国的

加入在哪些方面可能会改变国际体系(包括国际权

力结构), 以及如何改变国际体系的问题。例如, 中

国在国际体系中将扮演什么角色, 以及如何扮演这

些角色?

笔者这里讲的“改变”完全是积极意义上的, 不

是指(比如像美国那样)把中国的意志和愿望强加

于国际体系, 不是要把整个国际体系“中国化”, 把

国际制度变成中国利益和价值的工具, 塑造以中国

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改变是一种需要和预期。所谓

人心思变。长期看, 中国的加入若能为国际体系带

来积极的变革, 为国际体系注入新的活力, 那么中国

迟早会受到世界的理解、接受和欢迎。

第四, 在促进世界稳定中发挥作用。联合国成

立的一个长期目标就是世界稳定。世界稳定对中国

至关重要。我们对作为一门学科的“世界稳定”的

研究还非常不够。由于贫富分化、人口的规模和结

构变化、环境变化、技术变化, 出现了一系列威胁世

界稳定的严重问题, 例如恐怖主义、“文明之间的冲突”、金融危机、气候暖化、健康危机(传染病扩散) 等。2005年, 联合国在成立60周年期间发表一系

列正式报告, 强调了这些全球性威胁和挑战。②

中国在世界稳定中的作用非常重大和关键。举

凡在世界安全、经济、健康、环境、人权、贫困和发展等方面, 中国的角色都应该是举足轻重的。从西方

的观点看, 中国可以在以下三方面的全球事务中发

挥重大作用:对付不稳定地区、“失败国家”和恐怖

主义、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和加强全球军备

控制、促进世界经济稳定、缓解贸易不平衡和防范金融危机。③当然, 我们不一定同意西方研究机构的

看法。那么, 从中国和发展中世界的观点看, 中国到

底如何在世界稳定中发挥作用?

国际体系的霸权(领导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

稳定作用已经为人们深入探讨过, 这就是所谓的

“霸权稳定论”(hegemonialstabilitytheory)。而诸如中国这样的崛起中国家(risingpower), 即在国际体

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作用的后起大国, 它与国际体

系或者世界经济稳定的关系到底如何的问题却没有

提出来, 更不用说深入研究了。这是一个值得现在

20

《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

有关主张参见DavidHeld, GlobalCovenant:TheSocialDemocraticAlternativetotheWashingtonConsensus, CambridgeUK:Polity

Press, 2004.

最重要的文件包括“威胁、挑战和改革问题”高级别小组的

报告《一个更安全的世界:我们的共同责任》和联合国秘书长报告

《大自由:实现人人共享的发展、安全和人权》。

德国国际和安全问题研究所(SWP)和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

研究中心(CSIS)2005 年上半年举行了关于“中国崛起”的联合会议,

其研究报告已经发表(BatesGillandGudrunWacker, “DivergingU.

S.- EUPerceptionsandApproaches”, SWP:workingpaper, August

2005, 66 pages)。该报告第一章讨论了“中国在全球治理的转变中

的作用”, 见:https://www.doczj.com/doc/c116671184.html,/common/get document.

php? id=1379。

就建立并进行研究的课题, 笔者相信这个课题的探

讨将对国际关系理论做出重大的知识贡献。

第五, 在地区体系中发挥作用。地区体系是国

际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在地区体系中的作用可从

两方面看。一方面, 在促进地区体系(regionalsystem)

向着地区共同体(regionalcommunity)演化的进

程中, 中国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地区体系”这个概

念并无公认的定义, 最初指的是在地区范围内的国

家体系。历史上, 地理意义上的欧洲地区也是国际

关系意义上的地区, 即所谓“欧洲国际体系”。欧洲

国际体系是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地区

体系。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建设成为欧洲联

盟, 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国家体系演变为地区共同

体。欧洲地区体系的演化推动了世界其他地区体系

的内部变化。地区整合和地区主义在欧洲之外的地

区一样出现了。地区化是当今国际体系演化中的一

个显著特征。由于地区化而出现的诸如欧洲联盟这

样的“地区”, 已经卷入国际事务, 成为新兴的全球

行为体。地区的出现为21 世纪的国际秩序展示了

一种希望, 它促进了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人民之间的

融合, 有助于和平、稳定、发展和繁荣。亚洲地区体

系存在的各种棘手问题和挑战将可能因为地区整合

而得到最终解决。最近不到10年, 中国逐步认识到

亚洲体系地区整合的重要性, 并成为亚洲(尤其是

东亚)地区整合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

另一方面考虑到世界划分为各种各样的“地

区”, 而这些“地区”在国际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在地区体系中的作用就不能仅仅被理解为只限于

亚洲。中国必须建立起与各个地区之间的关系。地

区是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一系列地区合作机制是中国与地区联系的主要途

径。除中国-欧盟以及中国-东盟等密切的联系机

制外, 中国在中东、中亚(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南亚(中国已经成为“南亚地区合作联盟”的观察员)、南美(“东亚-拉美合作论坛”)和非洲(“中非论坛”)都开始发挥这样或那样的作用(如能源外交、

自由贸易协定、维持和平行动、促进地区之间的对话与合作)。①

三、中国如何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作用

首先看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已经承认中国

力量, 尤其是经济力量的持续增长, ②我们也开始谈

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话题。③当然, 有的人仍然不愿意触及这样的话题, 因为据说是担心由此刺

激外部的“中国威胁论”。外部世界当然很关注中国力量(经济和军事)的增长, 不过, 与对中国力量

规模的关注相比, 国际社会(尤其是其中的美国、日

本和欧洲)更关心的则是“中国如何使用其已经获

得的国际力量或者国际影响力”④。确实, 如上所述, 在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国际体系和在全球经济中

发挥重要作用后, 再对自身的国家力量闪烁其辞、躲躲闪闪, 已经毫无意义, 反而显得片面、狭隘和愚蠢。在开放性的全球体系中, 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是如

何在世界上使用中国的力量, 即如何发挥中国的作用。

为此, 本文提出“转换旧的角色, 定义新的角

色”的任务。只有角色明确, 中国才能知道到底如

何对作为国际/全球秩序的全球或者地区“公共产品”做出贡献以及贡献多少。

全球化给中国外交带来深刻挑战, 中国外交必

须与整个国家的其他方面一样, 实现变革和转型, 传统的双边和政府间外交已经不足以应付中国面对的

地区和全球问题。中国外交必须“走向全球”。

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 整体上看, 无论其内

容还是方式, 仍然是很传统的, 根本目标是维护民族国家体系下的国际原则, 如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

21

《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

温家宝:“坚持开放包容, 实现互利共赢:在首届东亚峰会上

的讲话”, 《人民日报》, 2005年12 月15日。

2005年12 月20日, 中国国家统计局宣布“我国2004 年经

济总量在世界位次上前移一位, 上升至第六”。

参见马振岗:“理性看待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求是》, 2006

年第5期。

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佐利克在2005 年9 月发表据说标志

着美国可能的新对华政策的演讲, 但普遍关注这篇讲话的人们集中

在这篇文章中的一个关键词:美国要求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的负责

的“stakeholder”。为了这个术语, 国内的理解性文章竟然铺天盖地,

让人不可思议。但是却普遍忽略或者不愿意仔细研讨该讲话的标题

《从成员到责任》的含义和其中的一个关键句子:“对于美国和世界

来说, 本质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使用其影响力。”见:RobertB.Zoellick, “WhitherChina:FromMembershiptoResponsibility?”Remarksto NationalCommitteeonU.S.-ChinaRelations, September21, 2005, NewYork.

原则, 而对诸如全球治理这样的问题尚无“大战略”考虑。在21世纪, 世界外交体系正在酝酿一次大的

外交转型(thetransformationofdiplomacy)。中国不

能在这次世界外交转型中落后, 必须与世界同步思

考如何使中国外交适应21 世纪的世界外交体系。

中国到底希望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如果中国希望21世纪的世界是《联合国宪章》规定

的和改革中的联合国追求的世界, 中国就需要更加

开阔的、长远的外交政策, 发挥中国的全球作用。这些年来, 历经反复和曲折, 中国引进和讨论多边主

义, 重视多边外交, 已经成为全球多边秩序的赞成

者, 甚至是支持者, 似乎已经解决了对全球多边制度(组织)的态度和立场问题。但是, 中国外交的实际

重点仍然高度集中在“大国关系”、双边关系和“周边”地区上, 狭隘的、部门的和暂时的“利益”等仍然主导中国处在“初级阶段”的多边外交。中国的多

边外交则局限在联合国和其他正式的多边政府间组

织(包括地区性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 而对诸如八

国集团、北约和非政府国际组织的重视仍然相对不够。

无疑, 中国在国际上使用其影响力最好的方式

之一是外交, 尤其是多边外交。多边主义和多边合

作将增加中国力量在世界上使用的合法性或者说正

当性。

但是, 中国外交政策和外交活动尚未转型已经

成为中国在国际体系中“进入角色”、掌握多边国际规则、使用已经获得的力量或者影响力的一个不利方面。所以, 以加强中国的国际作用为目标, 中国也要提出外交转型的任务并尽快落实。

当前, 中国在国际上发挥作用遇到的“瓶颈”是

国家能力和国际经验(capacityandexperience)不足的问题。也就是说, 即使中国具有在国际体系中发

挥举足轻重作用的政治意愿, 但是, 中国是否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①中国应对全球化和其他挑战的外

交能力够了吗? 比如, 中国是否有相对足够的、合格的和持续的外交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参与多边外

交? 与世界多边外交大国美国、欧洲联盟和日本相比, 中国在这方面的能力严重不足。而“经验”问题的解决方案只能是加快在国际社会的“学习”进程, 即国家的“社会化”。

四、结束语

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过程本来应该是中国在世

界事务中发挥作用的过程, 但中国在这个阶段“加入”意识占据上风, 而缺少更大的“作用”意识。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过程还未完成。今后在继续“加入”的过程中, 必须确立在体系中发挥作用的意识。既然在体系中, 就要明确自己在体系中到底要做什

么和能做什么, 不再单纯为了“加入”体系而“加入”。

“中国的全球化”②和“全球化的世界”决定了

中国必须重新定义自身的国际角色。这个角色不应该是单一的和狭隘的, 而是复合的和广泛的。当然, 中国的国际角色应该与中国的国家意愿、国家能力等相适应。不过, 国家意愿和国家能力不是僵化的, 而是变化的。

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主要是在全球和地区

两个层次上展开的。中国当然是全球大国, 担负着

维护世界稳定, 争取世界和平, “促进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方向发展”③等责任。中国的全球作用中包

括了在地区体系中的作用。中国的作用不能仅仅是局限在亚洲或者成为所谓“东亚”或“亚太”地区的“地区大国”。

中国的外交转型取决于中国对自身在国际体系

中作用的新认识。★

(责任编辑:黄丽梅)

22

《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

关于这个问题, 参见庞中英:“政治意愿、国家能力和知识角

色: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王缉思总主编)《全球治理卷》(庞中英主编), 香港:和平图书有限公司, 2006 年。

有关“中国的全球化”的论述参见庞中英:“全球化、社会变

化和中国外交”,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年第2 期。

“促进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提法见温家宝总

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北京, 2006 年3 月5 日。__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形象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综合来讲: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一,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防御力量的国家。 第二,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惟一的常任理事国。积极利用联合国讲坛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 第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和平崛起对于整个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其一,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转换;其二,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其三,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四,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貌,并推动国际秩序的除旧布新。 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的国际地位与55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毫无疑问,中国现在的国际角色,和半个世纪前不可同日而语。 五十多年前它是国际共产主义阵营一员,三十多年前它加入了联合国,二十多年前,邓小平启动了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使得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各方面重新融入国际社会。两年前,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过去十年到十五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著。其主要原因,是出口产业的壮大推动了贸易的扩张。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专家拉迪预言,“2004年,中国将成为在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经济。” 他指出,中国的贸易迅速增长,对亚洲造成尤其重大的影响。 拉迪说:“其他亚洲国家认识到中国是它们的头号出口市场,又因为中国的进口增长也很快,所以中国对亚洲国家,包括最大的经济体日本的经济增长,起了重大作用。” 正因为近十年中国在区域和国际经济、贸易和外交层面的角色日益显赫,打破了国际间原有的势力均衡,由此引起各方的不同反应,中国威胁论是其中最明确的一种。 未知数但是,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室的东北亚事务专家季北慈认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到底是不是一种威胁,现在下定论为时过早,因为还有不少未知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随着中国日益强大,国际社会和中国是否能互相容纳和适应对方。 他说:“世界历史经验表明,每当国际间出现一个新的力量时,有时会造成破坏,因为现有体系中的力量需要接纳和适应新的力量,而新的力量,现在是中国,显然要寻求更大的影响力,要扮演更大的角色。至少历史表明这个过程不会一直顺

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地位的变迁

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地位的变迁 中华上下五千年,漫漫历史,中国在世界发展中地位发生着变化。 秦朝兴盛时,罗马帝国尚未崛起,其可谓当时世界上领土人口第一大国。其为后世确立了封建基本制度。大概的确定了中国的版图。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但关于地位问题很难定义,教科书式的回答让人反胃,翻来覆去就两句话。应该说当时它对世界周边影响不大,除了跟临近的少数民族打打外,万国来朝的局面没能出现。所以其在中国历史地位非常重要。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文明,与同时期的贵霜,安息,大秦并称为“四大帝国”。丝绸之路在汉朝形成。这也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商道之一。华夏族人重新控制了“丝绸之路”,夺回了世界贸易的至高点,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叛乱。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 三国时期,当时,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已经强盛到顶点而衰败,罗马各地相即暴发了农民起义,罗马帝国的统治摇摇欲坠. 当时的罗马帝国还属奴隶制度,而中国早在前221年就演变为封建制度.美洲的文明帝国此时尚未建立,三国时期的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晋朝时期,历史却也并不平淡,它的政治制度由汉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三省制,这是隋唐三省六部的基础。此时经济南移,使得了大运河的出现,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也有进步。

汉朝至南北朝时期我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及地位,1、蔡侯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传入朝鲜、日本,以及中亚、北非和欧洲,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为印刷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2、地动仪。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可以准确地测定地震方位,欧洲知道18世纪才出现类似的地震仪。3、圆周率。南朝宋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人,这个数值早于欧洲1000多年,被称为“祖率”。4、“祖公理”。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之曾推算出计算球体积的公式,现代人称之为“祖公理”,直到17世纪,一位意大利数学家才重新推算出此公式。 隋唐文化灿烂辉煌,它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封建文化史上的高峰,而且处在世界发展的领先。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艺术、音乐等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如果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比作一个抛物线,唐朝无疑实在最高点,以后再也没有那个时期可以达到或超过。 宋朝时期,在政治上,由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增加了文官的职务;同时,削减的军队的数量已经军费开支。但造成了宋代军事力量的弱化和冗官,冗费的局面,这为后世朝代统治提供了借鉴。 经济上,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已达到了封建统治下经济发展的顶峰,打破了市坊界限,开放集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都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文化上,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宋朝思想非常活跃,尤其是以朱熹等人为首的理学思想家提出的抑制人的私欲和三纲五常等思想对后来封建专制统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频繁,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不断扩大,国际影响与日俱增,在国际事务中地位与作用稳步提高。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不可或缺的因素。近些年来,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作用,国际上有各种不同的论调,有所谓“中国国际地位下降论”,“中国必然发生质变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前途未卜论”,“中国无足轻重论”等。这些论调在国内也有—定的或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对此应该有个客观的、全面的、正确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的国际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出现较为显著和重大的变化。经济上,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这一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军事上,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军事活动范围扩大。J-10,j-20等武器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政治上,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的发展与强大推动着世界多极化进程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中国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对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中国始终把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作为对外工作的基本立足点,在第三世界享有崇高的政治威望,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科技、文化上,航天活动、巨型计算机等极端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全国人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国际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汉语热,孔子学院数量不断增加。 二、中国的国际作用 其一,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贡献。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了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二,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事务中,中国以一个主持正义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致力于建设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近年来,中国与各国携手致力于解决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三,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共同发展。90年代以来,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扮演了十分活跃、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人类问题领域,中国倡导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对话和合作,反对利用人权干涉内政,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支持。中国反对动辄采取制裁和使用武力,主张通过政治途径和平解决地区冲突和争端,并为此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国在世界维和问题上,中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在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上,中国积极和各国展开合作。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积极提出自己有关看法。在国际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国家出于不同的目的,都希望中国更多地参与解决国际冲突和争端,对中国有较高的期待。 虽然中国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国际作用有了明显增强。但是我们更需要冷静地对待自己的国际身份,要意识到我们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上仍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过国民生活水平。只有这样,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还会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还会不断增大,中国必将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如何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如何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如何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衡量和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一是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评价一国国际地位的根本依据;二是外部世界。一国所面临的外部世界是影响该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外部因素,包括国际环境和外部联系。 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如何解读和把握这种变化的意义和启示? 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客观地讲,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变化一: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22%。 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

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为应对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 总的看,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世界的目光逐渐聚焦中国,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二、世界怎样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企业高管、商界领袖,人们在感叹中国奇迹的同时,都在关注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发展走向。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国内日益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美国人认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不是一般的大国,而是世界大国。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几乎都需要中国发挥作用,甚至是主导性的作用。在朝核、伊朗核等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都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可以说,解决当今世界的国际问题都需要中国的参与。 三、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在当前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在当前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当今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过渡时期,而中国在当今世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性的大国。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将在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世界格局,地位,作用,影响力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是打过也是小国。 一、中国在当前世界上的准确定位 世界上很少有人否认中国是一个大国,尽管视角不同。中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大国,让我们来看一看邓小平同志的说法。邓小平在1984年说过:“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所谓大国就是人多,土地面积大。所谓小国就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比较穷,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不过三百美元。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小国,但是又可以说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算一个。中国这一票是第三世界的,是名副其实属于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81页)1985年他又说:“上的人在议论国际局势的大三角。坦率地说,我们这一角力量是很单薄的。我们算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国又是小国。大是地多人多,地多还不如说是山多,可耕地面积并不多。另一方面实际上是小国,是不发达国家或叫发展中国家。"同时,他毫不含糊地表明,“们对自己力量的估计是清醒的,但是我们也相信中国在国际事务里面是有足够分量的。” (一)中国是战后率先从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发展中经济大国

结合国际形势新变化,谈谈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形势与政策

结合国际形势新变化,谈谈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认识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一 方面,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另一方面,对外联系愈益密切,各种信息愈益畅通,我们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这一形势下,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形势变化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更有效地开展国际斗争,就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 一、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造成国际形势不稳定的最主要根源。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当今的世界毕竟不是美国一家可以独霸天下的,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还在继续增长,多极化趋势仍在曲折中进一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于缓和,我们对于国际局势的一些基本判断仍然是站得住脚的。这就是说,当前国际形势发展仍为我国坚持不懈地开展和平外交,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一心一意地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机遇。应把国际形势上述两方面的情况向大家讲清楚,使干部和群众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既要认识到当前形势的主流及我国面临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增强信心,抓住时机,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同时也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形势的复杂性、多变性、不可预测性及我面临的挑战,时刻保持忧患意识。 二、如何辩证看待多极化和全球化问题 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多极化趋势在各个层次和领域的发展,既反映出当代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也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它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是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不能自动促成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相反,它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全球化,弱化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强化由其主导的国际秩序。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全球化的发展也给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考验,表明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目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在加快,这是我国在应对全球化问题上作出的一个战略性选择。 三、如何看待当前尖锐复杂的国际斗争 中国的崛起成为冷战后国际形势发展中一个意义深远的重要因素。国际反华势力从根本上不愿看到我发展壮大,利用台湾、西藏、“人

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

学院:商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新媒体1班)姓名:郭琳学号:12140940102 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世界。科技的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促使世界经济格局以及国际对比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呈现新特点,危机论、威胁论、此起彼伏,渗透与反渗透,诸如此类,从未间断。所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对这种相对稳定又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又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稳定周边环境,加深区域合作,增强自身在国际机制之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综合国力国际地位 正文: 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形式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并且,我国外交兼顾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国际现象在不断提升。 我们所知道的最近,也就是2013年6月11日至18日,在中国首都北京隆重召开了“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届高端会议”,会议重要内容之一是评选“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领军国家”。会议中宣布评选结果:北京科学家田治华先生荣登“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世界领航者地位,中国荣登“世界可持续发展领军国家”世界核心国地位,会场顿时间爆发井喷式的欢呼! 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3年《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3)》。黄皮书中指出,作为国际格局中日益受到关注的角色,一年多来,中国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更加自信,中国在地位与影响在进一步上升。我想,这证明,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地提升,并且,得到了世界诸多国家的真正的认同。黄皮书认为,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力量在增强,在全球治理和国际机制中的作用在进一步上升,与美国的互动所形成的C2(相互协调)机制已成为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的,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确面临了诸多的问题,比如领土问题。中国面对和解决领土争端是坚决而理性的。中国在黄岩岛和钓鱼岛问题上维护主权的行为,反映出中国在进一步增强海洋意识,特别是海洋管理意识。中国公布实施的相关海洋制度,也清楚地体现了出来中国的态度。同时,中国的军事力量的影响增大,一年来,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确保和平发展的环境,中国军力的影响在增大,军备建设和军事训练水平在进一步提升,并且开展了积极的军事外交。 在军备方面,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标志着中国海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的新型驱逐舰和新一代战机的发展媒体多有报道,而最受关注的则是导弹力量的发展。报道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关注,认为这样的报道与领土纠纷相关,“威慑力超过一场军演”。一年来,为提高军队训练水平,中国军队进行了多次军演,包括与外方的联合军演。

论文: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

试述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一种体现,世界意义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 在过去的30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 如何看待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出现较为显著和重大的变化。客观地讲,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联、深入互动的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 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第一,经济实力地位显著上升。进入21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经济总量在2008年达到4.4万亿美元,这一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在此轮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表现也提升了自己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二,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军事上,中国的投入较之前有很大提高,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

如何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如何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不仅是地区性的也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大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字:国际地位、挑战、机遇、力量 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衡量和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一是综合国力.二是外部世界。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1.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1)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 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 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22%。 (3)其他主要力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实力地位发生变化。美在伊战后国 际形象和软实力受损,其秘密监狱、虐待战俘等行径使美国“民主、自由、法治、人权”旗手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位和声誉下降。 2.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1)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 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美欧日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经济复苏。 (2)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积极姿态和果断行动。 3.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 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拉开序幕。。 4.“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 二、世界怎样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企业高管、商界领袖,人们在感叹中国奇迹的同时都在关注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发展走向,关注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1.美国: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当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不仅离不开中国,更需要中国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2.欧洲:欧盟“中国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接受中国“历史性的崛起”的同时,开始对中国“讲条件”。 3.周边国家: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中国在周边地区的积极作用,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大责任。 4.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模式”关注度日益上升,把中国发展当作自身新机遇,同时也担心竞争的一面。 三、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机遇与挑战 1.全面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复杂性

30.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发展中的地位,影响和发展前景

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衡量和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一是综合国力。二是外部世界。在过去的30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指出,“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变化之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其次,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为应对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经过改革开放30年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体制环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优化升级、科技进步和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居民消费、社会事业等方面有巨大发展空间,扩大内需潜力巨大,人力资源丰富,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较大余地。中国正在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世界多数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相对实力稳步上升,成为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稳步上升的重要基础。 中国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也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中国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始终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有关举措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中国在面临巨大困难的形势下,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

当前我国的国际地位

我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和发展差距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日益扩大。但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身份尚无改变,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凸显,追赶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任重而道远。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时期,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GDP总量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增强,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身份尚无改变,人均国民总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经济结构不甚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短缺、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追赶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道路还很漫长。 一、经济总量指标位居世界前列,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为适应人口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GDP总量、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货物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外汇储备等经济指标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明显增强,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经济发展加快,是中国国情的必然要求;经济总量规模扩大,国际地位提高,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必经过程。 1. 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位。近两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之中,而中国在内需推动下,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GDP总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渐缩小。2009年,我国GDP总量为4.98万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为8.6%,相当于美国的35%,日本的98%;2010年为5.83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 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我国粗钢、煤、水泥、化肥、棉布等初级工业品产量以及电视机、电冰箱、电话、新闻纸、服装和鞋类、玩具等制造品产量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仅次于美国,汽车产量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据世界银行统计,200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超过14%,相当于美国的108%,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制造国,作为世界工业加工基地和制造中心的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巩固。 我国谷物、肉类、花生、茶叶、水果、籽棉、油菜籽等农产品产量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位,实现了粮食和食品自给自足、供需基本平衡的良好局面,充分保证满足居民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 3. 货物进出口贸易居世界第二位,在国际贸易市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逐渐增加。200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的8.8%,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10.6%)。其中,货物出口总额占世界的9.6%,首次取代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总额占世界的8%,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12.7%)。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综合实力的稳步上升,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将日益扩大,中国对国际组织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多,同国际组织的关系也将会深入扩展。中国与国际组织之间关系的发展既反映了中国参与国际社会建设的程度,也表明了中国对国际社会各项事业的负责任态度,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形象的确立。 对于今天中国来说,经济的飞速和持续发展正在改变中国的世界形象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一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应包含国家主体的自我认识和定位,以及国际社会对国家主体的外部认识和定位两个方面。就理论视角而言,如何认识中国在当前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对当前国际体系中的中国地位和作用的正确判断,有利于理解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本质与方式,有利于中国发展战略的设计与实施,同时也有利于中国更好地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家力量、国家利益的追求、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等因素,是决定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与作用的主要因素。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力量和国家追求是有差异的,所以国家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是变化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自然资源方面,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和资源占有量都很低。在经济基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起步晚,底子薄,规模小,效益差。从国内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仍很大。中国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世界意义。 应该说,中国在当今国际舞台上有其特定的地位和身份,无论在现在还是可预见的未来,她都是多极化格局中的独立一极,是和其他大国、强国享有平等地位的一极,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一极,是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的一极,是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的社会

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历史视角

时事报告 48 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历史视角 1820年,中国占世界 经济总量的25%;2008 年,这一数值约为7.25%;到2020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中国占世界经济的□ 黄仁伟 黄仁伟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破了清 朝“闭关锁国”和“天朝大国”的双 重角色。 2001年“9·11”事件到2008年 “9·15”金融海啸,中国已成为 国际体系的重要角色。 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中国对外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在联合国事务、国际经济金融改革、联合国维和、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打击海盗等方面的行动和表现,受到世界范围的肯定和认可。 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在持续上升,但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价值观等因素,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消极态势仍然没有改变。中国总体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声誉在西方主流舆论中没有根本改善,其基本面仍然是负面的,这在奥运会境外火炬传递、拉萨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中表现得非常清楚。他们认为,中国在世界的形象有两个:一个是强国,越来越强;另一个是“坏国”,批评我们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是世界的主流,没有民主、没有人权、没有自由、没有法制、没有信用。这是西方世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分量可能恢复到25%。也就是说,近200年的时间中国的发展历程呈U 型,这是一个值得回味的过程。具体来看,它有几个历史考察点。 第一,1840年鸦片战争。18世纪,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程度最高、实力强大的国家之一。1750年,中国经济规模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英、法、德、意、俄欧洲五强加在一起仅占7%。进入19世纪,西方如火如荼地进行工业革命,实力不断增强,对外扩张的势头也越来越猖獗,而此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和“天朝大国”的双重角色。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虽是战胜国,但被作为战败国来处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发生变化,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第三,冷战时期,中国成为打破雅尔塔体系、最先走出冷战格局的主角,中美建交打破了旧的中、美、苏战略格局。 第四,改革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从单项的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建设,再到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与世界接轨,这一时期是中国进入世界体系非常关键的阶段。 第五,2001年“9·11”事件到2008年“9·15”金融海啸,中国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角色。“9·11”之后,中美确定了新的战略共同利益,而且逐渐向更大的范围扩展。2008年“9·15”金融海啸,中美之间战略共同利益的结构性发生转变,从过去中国单方面地依赖美国,变成中美相互依赖,甚至在危机中美国要更多地依赖我们。 第六,如果还要延伸的话,2020年到2050年中国可能成为改变国际体系的主要角色之一。 以上对近200年的历史过程做了一个最简单的回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阶段在国际体系中,中国的国际地位都有性质的不同,都发生了性质的突变。另外,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国际竞争变化处于重大的历史机遇,要重视国际地位上升面临的障碍和挑战。很多

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关系

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庞中英 [容提要] 中国目前已加入各种国际组织、国际制度, 正加速融入国际体系, 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问题也随之解决。本文区分了“中国加入国际体系”和“中国在国际体系中 发挥作用”这二者之间的不同涵, 认为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而在国际体系中 的作用问题在国则尚未解决, 甚至还没有引起国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此基础上, 文章就中国 应该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国际体系中国外交力量使用外交转型全球角色 [作者介绍] 庞中英, 南开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要从事全球化、全球治理及东亚 问题研究。 一、中国在国际上的作用 在形式上, 中国已经加入了几乎所有1945年以 后建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以及其他形式的国际制 度、国际机制。就国家经济规模而言, 中国在国际经 济体系中已上升到“经济大国”地位。但是, 加入国 际体系不等于在其中发挥作用(扮演某种角色)。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 只要中国加入了国际组织, 中国 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作用的问题就解决了。①实际 上, 加入国际体系本身还没有解决中国到底在世界 上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 除了改善国际环境, 中国最初加入国际组织和 国际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利益(例如从世界 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里获得发展援助, 而加 入WTO理论上则是为了根本改善中国在全球经济 中的处境), 而并不一定是为了在这些组织和制度 中发挥作用, 以及改变国际体系的结构和方向。由 于中国是申请加入者, 目标是成为现存国际组织和 国际体系的一员, 所以, 确实还谈不上中国在国际组 织和国际体系中的主动和主导作用。中国在国际体 系与国际组织中即使有作用, 也多是被动的、局部 的、目标明确的、有限的。这里的利益既包括经济利 益, 也包括非经济利益(例如改善中国的国际形 象)。中国只是在近些年才开始超越实在的“利益” 概念, 考虑如何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作用的问题。例 如, 中国开始意识到“国际议题设定”、“国际领导地 位”的重要性, 提出要做“负责任的大国”, 更加看重 中国作为联合理会中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

谈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

谈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 中国有着一段不可忘却的过去,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年抗日、国共内战......过去的耻辱历历在目。如今,中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它以崛起者的身份屹立在东方之林。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十七大报告中有两个重要判断:“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当中”、“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两点在金融危机后得到了更明显的体现。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国家。 虽然世人对于中国有着不同的观点,持不同的立场,但是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是不可否认的。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呢? 一.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的表现及突出特点。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实力地位明显上升。自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世界的排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台阶。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只排在世界第七位,但2008年就跃居至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可谓发展之迅速。综合实力的增强是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 第二,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 中国的军事实力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美俄;中国在航天等科技领域也有相当大的突破;中国在软实力方面的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这些足以让全世界华人为之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汉语乃至中国历史感兴趣,这点也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第三,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降反升。这足以说明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导致一些主要的国际力量因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导致地位发生变化。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因其而受到严重冲击,欧盟一体化的进程明显放慢,日本经济发展因其而面临着挑战,俄罗斯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同时,中国为应对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积极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这些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四,自十六大召开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使得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 二.世界对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的态度。 无论是身处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拉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高管,人们都在感叹中国奇迹,感叹中国发展之迅速。 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这点已得到了强烈的共识。中国在经贸关系与国际局势中,已经与西方形成了相互需要、全面合作的格局,以至西方不敢企图以“胡萝卜加大棒”来施加压力,不然必会引起对方的反压力,造成两败俱伤的后果。不可一世的西方权威杂志——《外交》杂志曾报道说:拥抱中国,西方才有未来。美国人越来越意识到,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不仅离不开中国,更需要中国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欧盟“中国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接受中 国“历史性的崛起”的同时,开始对中国“讲条件”。中国的周边国家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中国在周边地区的积极作用,也希望中国

当今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地位之我见

当今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地位之我见 记得初中时,我们的政治老师告诉我们:但凡是说中国是强国的判断对错题,都是错误的。 但那还是我初中时中国的世界地位,时过5年之久,中国的世界地位是否还是这样呢...... 想要弄明白如今中国的世界地位,必先了解过去中国的世界地位: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富强的 时代是在唐朝,欧洲的封建强国主要有法兰克王国和拜占庭帝国,他们都远远落后于唐朝,在 世界范围内,唐朝不但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属于最先进的行列。唐朝经济发达、文 化繁荣、国力强盛,是中国历史上继汉代出现的又一鼎盛局面,史称「强汉盛唐」;唐朝后期 的发展又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巨大变革开了先河。唐代确实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伟 大时代。之后的中国,由于管理不慎,外界逐渐强大等原因,在渐渐的衰退着......好在,最 近中国在“复苏”了。 科技方面,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970 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升天;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成功升天;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成功升天;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成功升天;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 名航天员送上太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 号载人飞船升天成功。 运动方面: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射落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中国实现了奥运金牌0 的突破;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2008年8月8日,北京举办第二十九届 奥运会,中国取得了金牌51枚、奖牌总数100枚的历史最好成绩。 抗击灾难方面:1976年7月28日,一场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一片废墟;2003年2月,非典爆发;2008年1月,中国南方大部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冰雪灾害;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 发生8.0级特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震救灾。 国力建设方面: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1951年西藏和平

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客观地讲,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显著上升主要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 二、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显著上升主要是因为中国国民素质的不断攀升。 三、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显著上升将会为中华民族迅速崛起提供更多的机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四、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变化一: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1).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1世纪头8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台阶,2008年GDP达到4.4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很快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增强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 (2).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22%.中国同国际社会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在反恐,防扩散和打击海盗等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负责任的建设性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为应对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变化三: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受金融危机影响,西方国家深陷衰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从金砖四国的迅速崛起,到发展中国家有一席之地的20国集团(G20),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作为金砖四国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正从世界舞台不太中心甚至一度边缘的位置向中心位置靠近.作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进出口国,第三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及国际秩序变革中的作用和影响备受瞩目,美欧等西方国家主动深化与中国的合作,新兴大国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协调,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维护其利益,各国对中国的借重明显增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