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新修习题

社会学概论新修习题

社会学概论新修习题
社会学概论新修习题

社会学概论习题

一、填空题

1、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的内核结构包括的四个要素:

2、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由:

3、一般地说保障过程的三个组成环节是:

4、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组成的五个环节:

5、社会的基本功能:

6、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包括的三个方面:

7、文化具有的特点:

8、文化所包含的规范体系:

9、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个体的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时的四个要点:

10、集合行为一般具有的特征:

11、近几十年的政治设置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政治设置分为:

12、非正式群体的负功能:

13、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包括:

14、城乡协调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二、名词解释

1、动力传导媒介

2、社会运行

3、业缘关系

4、再社会化

5、同龄群体

6、代差

7、道德社会化

8、规定性角色

9、不自觉角色

10、角色冲突

11、流行

12、群体决策

13、非正式群体

14、社会流动

四、简答题

1、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

2、社会学的特点

3、社会学历来重视对个人关系的研究的原因

4、社会化与社会运行的意义

5、人所特有的学习能力在社会化中的作用

6、社会角色及其包括的含义

7、社会互动的含义

8、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9、初级群体一般具有的特征

10、初级群体的功能

11、尽管西方层次理论有明显缺陷和不足,但我们还是可以有选择地借鉴的原因

12、刚性社会分层结构具有的特点

五、论述题

1、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2、组织结构的分化步骤、内容、原则

3、矩阵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4、顺从于顺应

社会学概论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的内核结构包括的四个要素:

2、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由:

3、一般地说保障过程的三个组成环节是:

4、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组成的五个环节:

5、社会的基本功能:

6、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包括的三个方面:结构性协调、功能性协调、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

7、文化具有的特点:超生理性和个人性、复合性、象征性、传递性、变迁性与文化堕落。

8、文化所包含的规范体系:

9、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个体的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时的四个要点: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生命的相关性、生命的时间安排、人的能动性。

10、集合行为一般具有的特征:

11、近几十年的政治设置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政治设置分为:未发展的社会政治设置、发展中的社会政治设置、工业社会中的政治发展设置。

12、非正式群体的负功能:

13、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协调、精神与物质文化的协调、城乡文化协调、中西方文化的协调。

14、城乡协调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二、名词解释

1、动力传导媒介:

2、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他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3、业缘关系:

4、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5、同龄群体:

6、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

7、道德社会化:

8、规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

9、不自觉角色:

10、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11、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段时间内为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

12、群体决策:

13、非正式群体:

14、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四、简答题

1、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

答:第一,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第二,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2、社会学的特点

3、社会学历来重视对个人关系的研究的原因

答:第一,个人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起点,其他社会联系都是由此展开的;第二,个人交往是社会中最频繁发生的社会关系与社会互动;第三,它是人们对于社会关系、社会互动的最直接的体验,因而给人们留下最丰富的感性认识。

4、社会化与社会运行的意义

答:第一,社会化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第二,文化具有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共同体、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5、人所特有的学习能力在社会化中的作用

6、社会角色及其包括的含义

答: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其包括四方面的含义:第一,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第二,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第三,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第三,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第四,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7、社会互动的含义

答:a、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互动;b、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c、社会互动以感情的传播为基础;d、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e、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f、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g、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8、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9、初级群体一般具有的特征

10、初级群体的功能

答:正功能:第一,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第二,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负功能:第一,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第二,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11、尽管西方层次理论有明显缺陷和不足,但我们还是可以有选择地借鉴的原因

答:第一,西方分层理论是以维护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行为目的的,它所指导的一些社会政策或措施确实对社会运行起到某种协调作用;第二,西方分层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不平等;第三,西方分层理论创造了一整套研究方法,用以把握各社会层次之间的差异、它们的

动态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分层结构对社会运行的影响。

12、刚性社会分层结构具有的特点

答:a、如果各个分层地位高度相关,而且它们之间又具有某种时间顺序,则暗示着它们之间很可能存在某种决定于被决定的因果关系;b、刚性结构同时意味着多元分层标准高度重合,亦即用其中任何一个对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分层,其结果运用其他标准大体上是一致的;

c、刚性结构还以为着各分层地位之间具有相互加强、相互转化的极大可能性;

d、刚性结构在无形中极大地限制着人们的层间交往;

e、刚性结构极有可能形成社会断裂带,并引发强烈的社会冲突。

五、论述题

1、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2、组织结构的分化步骤、内容、原则

答:分化步骤:a、对完成组织总目标的工作进行确定和分类;b、用最优的方法划分企业的部分和层次;c、在各部门和层次之间明确责任和权力,并以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这些单位整合连成一体。

内容:a、划定工作范围及经常出现的问题;b、制定工作规范和工作定额;c、推广适用的工作方法和劳动工具,提高工作效率;d、量才用人,合理配置工作人员;e、明确每一职位上的责任和权力,制定考核办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奖惩;f、制定完备的沟通渠道,以形成完备的职务网络。

原则:a、目标任务原则;b、有效管理跨度原则;c、分工协作原则;d、统一指挥原则;e、权责对等的原则;f、精简与效率原则;g、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的原则。

3、矩阵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答:优点:第一,与传统管理观念不同,矩阵组织中的项目负责人员又是职能部门的人员,使得组织内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集权和分权也较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多方面的合作和提高效率;第二,把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和发挥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第三,矩阵组织结构有较强的灵活性、机动性和适应性,每个小组负责的产品或项目任务,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第四,提高了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处理日常工作,使高层管理者能集中精力考虑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缺点:第一,由于实行双重领导,当两个部门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会使下级人员无所适从,产生矛盾;第二,从职能部门工作情况看,人员的频繁流动也会给管理带来困难,增加管理费用;第三,工作缺少长期性,当小组工作任务完成后,人员便要回到原单位,会削弱对工作的责任感。

4、顺从与顺应

答:顺从与顺应虽然都是与强制相反的互动形式,但是,两者在意义上还是有所区别的。顺从指互动中的一方自愿地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即一方服从另一方。虽然每个人的顺从性并不一致,但是,实验证明大多数成员对于群体的要求顺从的。顺从是任何群体以致社会都不可缺少的互动行为,没有顺从,任何群体、社会都将无法运行。顺应的含义比顺从更广泛些,除顺从的含义外,它还指互动的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顺从的种类包括:和解,即互动双方改变敌对态度建立友好关系;妥协,即双方通过确定一些条件而暂时平息冲突;容忍,即暂时采取克制态度以避免发生冲突。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doc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1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2 社会学本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社会运行论” 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 1 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2 政治革命与产业革命 (1)社会转型的产物 (2)社会秩序的要求 3社会学的思想源泉 (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十九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 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 1 社会运行发展三种类型 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中性运行与模糊发展 恶性运行与畸形发展 2 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总体上是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宏观微观上都可以 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它与生产社会化是一致的 三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表现 1 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 2 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3 能够有效的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服务 四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1分类(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3)不属于以上两类 五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指两者互生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与历史唯物论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 2 与单科性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3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 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复习提纲 一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P2 2.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 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唯实论与唯名论)p69 3.社会的要素:人口要素资源要素环境要素文化要素 4.社会的功能:(1)整合的功能(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 能P73 5.社会运行评价的三原则: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满足需要原则 6.***微观社会结构:西方社会团体格局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理解)费孝通 7.**试分析血缘,地缘,业缘关系?P85—88 血缘关系: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地缘关系: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的位置关系。 业缘关系:指以人类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8.文化定义:文化是考察和理解社会的重要维度,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 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P90 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它为人类所共同享有。 5.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可习得性 (2)文化具有共享性 (3)文化具有象征性 (4)文化具有全括性 (5)文化具有整体性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6.***文化的区分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 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反文化: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辨析题) 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了解)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的辨析 7.文化的构成:象征符号价值观念规范体系物质文明 8. 文化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习惯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 文化相对主义: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9 几个文化的概念 *文化堕距: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适应性在变迁过程中产生的落差。 *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一种文化模式进入到另一种文化模式)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重点知识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答:国外看法:1、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2、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3、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将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国内看法:社会为研究对象;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剩余说,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学科所不研究的剩余领域。 正确把握:社会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研究对象众说纷纭;对社会学对象的理解不应强求一致。 2、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重要性? 答:定义社会学的对象,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区别社会学的学派;确定社会学的属性;社会学的主要内容,直接、间接的包含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理论上,每个社会学家自觉或不自觉的解决的问题,实践上,每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某种意义上,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答: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 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学科的关系:综合性学科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个别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学、管理学的综合性学科的关系:同属综合性学科。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答: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识: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社会学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符合规律性;对社会管理和制定社会政策提供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政策、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答:对转型的认识越深入,越全面,社会学的成长越扎实、越迅速;成长了的社会学,推动转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郑杭生主编, 重点章节为:第四章和第十五章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词源: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提出的,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社会学的诞生条件:社会历史背景(1)18、19世纪以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起点的欧洲社会大变革,使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突出的表现在于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城市化(城市的规模扩大,作用也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这些都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劳资双方的对立等。因此,时代呼唤着社会学的产生,来研究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科学思想资料(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他社会学的思想来源。(3)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创始人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工具。(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也为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4.社会学的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1.社会运行的内外重要条件: 2.社会运行机制的定义: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3.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我们将其分为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二级机制。第三章社会1.社会的概念马克思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2.社会的特点 3.社会的功能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重点知识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第四版重点知识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答:国外看法:1、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2、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3、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将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国内看法:社会为研究对象;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剩余说,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学科所不研究的剩余领域。 正确把握:社会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研究对象众说纷纭;对社会学对象的理解不应强求一致。 2、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重要性 答:定义社会学的对象,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区别社会学的学派;确定社会学的属性;社会学的主要内容,直接、间接的包含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理论上,每个社会学家自觉或不自觉的解决的问题,实践上,每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某种意义上,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答: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 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学科的关系:综合性学科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个别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学、管理学的综合性学科的关系:同属综合性学科。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答: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识: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社会学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符合规律性;对社会管理和制定社会政策提供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政策、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答:对转型的认识越深入,越全面,社会学的成长越扎实、越迅速;成长了的社会学,推动转型过呈比较顺利、比较健康的发展;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根基是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1 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2 社会学本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社会运行论” 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 1 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2 政治革命与产业革命 (1)社会转型的产物 (2)社会秩序的要求 3社会学的思想源泉 (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指两者互生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与历史唯物论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 2 与单科性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3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 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第三节社会学的功能 1 认识和改造社会 2 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 3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1 社会学在社会转型中产生 2 西方社会学的创立 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叶

特点第一与哲学密切联系第二受实证主义思潮影响第三创立社会学的目的在于维护,协调现存的社会关系代表孔德(法)斯宾塞(英) 3 西方社会学的形成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特点第一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独立学科体系基本成型 第二研究问题越来越具体化专门化 代表涂尔干实证主义法国自杀论 韦伯反实证主义德国 芝加哥学派重视实际的社会调查 4当代西方社会学 20世纪40年代至今 特点第一中心转向美国第二理论多元化,学派林立,观点分歧第三分科化第四方法科学化第五马克思主义学说影响增大 分类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冲突论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当代欧洲社会学新理论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1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立 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精品]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学概论新修复习提纲超级精简版.doc

3. 试分析血缘,地缘,业缘关系? P65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主编) 1.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P8 2. 社会功能:(1)整合的功能(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P54 血缘关系: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地缘关系: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的位置关系。 业缘关系:指以人类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4. 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风俗 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P65 特点: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它为人类所共同享有。 5. 文化的特性(简答) (1) 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 文化的复合性; (3) 文化的象征性; (4) 文化的传递性; (5) 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简答)P68 6. 文化的区分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 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反文化: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7. 文化的结构: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 8. 文化丛亦称文化特质丛,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9. 文化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 价值观,行为习惯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 文化相对主义: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 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 之分。 10. 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 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文化边际: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P73 11 .文化的规范体系:1风俗,2道德,3法律,4价值观念。 12. 怎样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简答 1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2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 3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 4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P74-76 12.广义的社会化: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而且是一个 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精心重点1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精心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指社会有机系统对其自身运行安全的防护与保卫,阻止社会堕入恶性运行、畸形发展。 10.社会疏导:社会疏导指有目的的运用社会力量对业已出现的社会不满情绪予以疏通、引导和排解,抑止这种不满情绪的滋长和累积,从而避免灾难性的冲突出现,保证社会运行安全。11.社会调节:指运用社会力量对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进行宏观调整,避免产生危害社会运行安全因素。 12.“社会唯实派(实体派)”与“社会唯名派”: 唯实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13.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14.社会制度: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是

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总结-考试必备

社会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 第一章社会学概论 1.社会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典人物:⑴奥古斯特·孔德:孔德创造了社会学这个词。他认为,社会学的目标是去发现社会的“不可更改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新的秩序。⑵赫伯特·斯宾塞:他提出了社会像一个有机体——一个自我管理的体系的思想。斯宾塞提出社会就像物种那样,由简单向复杂进化。斯宾塞反对政府干预社会事务,因为他认为这种干预会阻碍这些自然发展规律。⑶埃米尔·迪尔凯姆:迪尔凯姆提出,社会学主要应关注于他所谓的“社会事实”。他坚持认为要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特征来解释。 2.社会的含义:从内在本质来看,社会就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外在形态来看,社会就是人和自然环境以及人和人之间有机结合而成的共同体。 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里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社会的功能:(1)整合的功能(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3.社会学的概念:是用文字来概括地说明一个概念内涵与外延,将概念所指的某类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分开来,是对某类事物或现象共同本质的概括。 第二章文化 4.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即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5.文化的特征:⑴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⑵文化的复合性。⑶文化的象征性。⑷文化的传递性。“文化反哺”⑸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 6.符号的含义:符号是指一群人所认可的任何能有意义地表达其自身之外的事物的东西。 7.语言:定义语言是指人们所使用的口头和书面的言说方式,它是我们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两个要素:意义、物质形式。 9.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⑴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⑵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10.亚文化的类别:(1)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2)职业亚文化: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3)越轨亚文化: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11.主文化与反文化: ⑴主文化:指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⑵反文化: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13.文化的功能:(1)文化的识别功能(2)文化的教化功能(3)文化整合功能(4)文化的知识功能。 第三章社会角色

完整版社会学概论新修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重点复习 第一章 1.重要概念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 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 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提出的。】【社会学时现 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 体的人,或侧重对社会和个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因而具有自 己独特的对象和方法的学科。】 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 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四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 同层次之间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 ]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内。 社会的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是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 甚平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们还未危害社会、 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因此,社会的中性运行也可称做有障碍 的常态运行。 社会的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是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 离轨、失控。 社会学调查,是指在社会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社会学的程序和 研究方法,进行资料的汇集和整理,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认识 和具体工作建议的一套实践活动。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 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社会某一方面的

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2.社会学与各学科的关系 (1)社会学与哲学的关系 社会学从根本上来说,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正确的、科学的社 会观和生活观,而这都有赖于哲学的帮助。一部好的哲学史, 不但能提供很多有用的观点,也能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社会生活 的道理和知识,这些知识是其他任何知识所不能比拟的。 (2).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对社会进行整体的、综合研究的社会科学不仅社会学,还有历史学、人类学等。社会学与它们的区别主要不在于研究对象和范围上,而在于研究的角度与方法上。 (3)社会学与专门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专门性社会科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上的不同。 社会学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而专门性社会科学则以社会整体的某一部分为研究对象。 3.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社会学和历史唯物论的关系,是具体的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二者在理论上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1)从对象上看,历史唯物论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学则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特殊规律。 (2)从科学层次上看,历史唯物论是对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各门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社会学则没有这么高的概括程 度。社会学在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 发展的特殊角度对其他社会进行概括和总结。 (3)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论是考察整个社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学则着眼于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 展的特殊观点研究社会。 4.社会学的功能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第四版重点知识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第四版重点知识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第四版重点知识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答:国外看法:1、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2、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3、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将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国内看法:社会为研究对象;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剩余说,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学科所不研究的剩余领域。 正确把握:社会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研究对象众说纷纭;对社会学对象的理解不应强求一致。 2、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重要性? 答:定义社会学的对象,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区别社会学的学派;确定社会学的属性;社会学的主要内容,直接、间接的包含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理论上,每个社会学家自觉或不自觉的解决的问题,实践上,每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某种意义上,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答: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 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学科的关系:综合性学科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个别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学、管理学的综合性学科的关系:同属综合性学科。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答: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识: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社会学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符合规律性;对社会管理和制定社会政策提供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政策、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答:对转型的认识越深入,越全面,社会学的成长越扎实、越迅速;成长了的社会学,推动

社会学概论新修 复习重点

重点章节为:第四章和第十五章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学"词源: 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提出的,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2.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3、社会学的诞生条件: 社会历史背景: (1)18、19世纪以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起点的欧洲社会大变革,使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突出的表现在于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城市化(城市的规模扩大,作用也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这些都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劳资双方的对立等。因此,时代呼唤着社会学的产生,来研究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科学思想资料: (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他社会学的思想来源。 (3)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创始人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工具。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也为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4.社会学的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1.社会运行的内外重要条件: 2.社会运行机制的定义: 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3.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我们将其分为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二级机制。 第三章社会 1.社会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2.社会的特点 3.社会的功能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辅导班重点笔记讲义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辅导班重点笔记讲义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指社会有机系统对其自身运行安全的防护与保卫,阻止社会堕入恶性运行、畸形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