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如何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如何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如何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作者:何辛欣

上篇讲过,不少考生也相当刻苦,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不甚理想,这并不是基于智力因素而产生的分野,而是考的好的考生掌握了更加科学的方法。好的方法和勤奋的学习是缺一不可的。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如果南辕北辙,则虽有良驹宝马只怕离目标愈来愈远。所以考研成功无非四个字:勤奋、得法。勤奋你们来做,得法我写出我个人的经验,让你们少走弯路,那么你就一定是分子而不是分母。我发现有些考生在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并不差,但是考试的结果却不理想,我想可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能深入细小的知识点而不能浅出,考题稍微一变换就不知所措,痛失得分机会。

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是我两年备考的两大心得之一,说到这个词,感觉比较玄妙,其实很简单,特别是学法的人,要有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所学知识,形成体系。我尽量以口语化来说明,如果有疑问,请在下面跟帖询问。

前提:构建学科知识体系适用于自成体系的一切学科,尤其是法学(我发觉其他科目教材的体系都不如法学的教材体系强),但是不包括外语的学习。对于外语的学习,鄙人学了十数年的英语,仍然除了应付考试尚能聊以自慰以外,不堪实用,希望有对语言学习有心得的兄弟姐妹不吝指教。

某一学科,之所以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总有自己最鲜明的特点、自己的篇章结构顺序,因此要掌握这一学科,应当以此最宏观的特点入手,层层深入,才能掌握本门学科的精髓,进而全面系统地掌握该学科。举个通俗的例子,一个画师要画一棵树,必然先画其主干,然后才是分支,最后才是树叶,以及树叶上的纹理,而绝不会相反。那么我们在学习法律学科的时候,一开始就津津乐道于为什么效力待定的合同效力是待定的,然而却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自杀在何种情况下构成犯罪?这些问题,固然可以说是对法律学科有浓厚的钻研兴趣,但笔者认为本末倒置了。

法硕联考的五门学科,以及政治考试的五门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及其他学科,都体现了这一点,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学习每门学科,都必须从最基础的东西入手,而考生往往忽视这点,动不动就题海,光做题不思考,效果有限。比如缓刑和假释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答案缓刑是量刑制度,假释是刑罚执行制度,知道了这一点,其他的区别就顺理成章了;又如刑法为什么必须罪刑法定,而民法一般则规定约定优先于法律规定(比如合同法规定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不要以为这些不会考试而不重要,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张无忌为什么能够迅速学好乾坤大挪移,因为他有九阳真经的深厚基础。掌握了构建学科知识体系这一方法,对将来学习大多数学科都有事半功倍之效。

具体如何操作?

我在上篇帖子讲过,第一遍读书的时候首先要看篇章结构,并抄录下来,这是学科知识体系的雏形。抄完后,看看这门学科大体分为几大块(虽然一门学科动则十几章,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四块)。每块由许多章组成,每一章就由许多小节组成,每一小节由许多知识点组成,每一知识点由组成该知识点的许多小点组成。这样你知道这棵树的主干、分支、树叶和纹理了。

第二遍读书的时候,根据最基本的概念,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安排篇章结构顺序,各章节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每个制度是如何围绕该学科最基本的原理并反应这个原理的。作者按照这样的篇章结构顺序自然有他的道理,如果对其思考,按照作者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

题,那么就能更加接近作者的真实意图。

一门学科除了按照这个篇章结构进行划分之外,还有其他的划分方法(有些学科可能没有或者没有必要划分)。那么按照此划分方法对学科再次解构和重组,这样可以达到纵横交错,疏而不漏的复习效果。当然一般按照篇章结构来复习已经能够达到应付考试的目的了。

下面讲讲我对法硕联考的这十门学科的知识体系理解。

刑法:按照考试分析的定义,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效果(主要是刑罚)的法律。那么刑法就可以划分为犯罪部分和刑罚部分,当然还有同时体现这两个部分的刑法分则(刑法分则的每一个条文都体现了犯罪与刑罚的内容)。刑法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惩罚性的法律,因此必须相当的严谨和谦抑,否则就会侵犯公民的权利。

考试大纲将刑法分为20章,第1章是所有学科都有的导论、概述,所有学科中这一部分必然不是考试重点,但绝对是理解的重点。(也就是说虽然考试的时候所有学科都不可能在这一章命题分值较高——甚至主观题绝对不可能在这章出,但我前面反复强调的基础就在此处)第2章至第7章是犯罪论,第2章是犯罪论的概述,所以也不会是考试重点。第3章开始干货来了——犯罪构成——最重要的一章之一,解决了他基本上什么是犯罪什么不是犯罪就清楚了,因为四要件齐备就是犯罪,缺一就不是犯罪。第4章和第5章也是讲犯罪构成——修正的犯罪构成(这个你认真看书就会发现了)第4章是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解决了犯罪四要件齐备,但未达到一定后果的问题。第5章是共同犯罪,解决犯罪主体复合以及相应责任问题。第6章是一罪与数罪,解决罪数问题。第7章解决了表面上齐备犯罪的要件,却不作为犯罪处理的问题。至此犯罪论就交代清楚了。同样第8章是刑罚的概述,第9章是量刑,第10章是刑罚执行,第11章是刑罚消灭,9、10是按照诉讼程序编排的,11是属于衔接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章节,也是兜底的章节(比如第7章也是属于这一种章节,这种章节也不会是最重要的章节)。12章是分则的概述,也不会考重点。13到20章是根据《刑法》的同类客体划分的章节,每个知识点都是按照法条的顺序而来。所以分则虽然比较琐碎,但并没有理论上的难点,只需要把相关法条记住就可以拿高分了。(排版是不是有点乱,请各位见谅了,我不太擅长这个)

附:我做的刑法知识体系图

导论

犯罪概念

客体

基本的犯罪构成客观方面

主体

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

未完成形态未遂

修正的犯罪构成中止

主犯

共同犯罪从犯

胁从犯

总则教唆犯

一罪实质的一罪

一罪与数罪法定的一罪(不要求)

处断的一罪

数罪同种数罪

异种数罪

正当防卫

非犯罪的其他,如游戏规则(拳击)、法律规定(枪毙犯人)——不要求

管制

拘役

主刑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刑罚刑种死刑

罚金

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力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累犯

自首

量刑立功

数罪并罚

缓刑

具体运用行刑假释

减刑

其他规定时效制度

分则略

取总则最重要的一章,犯罪构成来看,一共5节,第1节还是概述,必然不是重点(以后我这句话都省了),第2节到第5节分别是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取第4节来看,分为概述、刑事责任年龄、06年司法解释的特别规定(这一节是07加进来的,把这个体系打乱了,如果放进刑事责任年龄里面体系更好)、刑事责任能力、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单位犯罪。看最基础的地方,什么叫刑法的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并且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人。那么主要讲刑事责任,有责任,则可能成为主体。所有内容的都围绕这个刑事责任来展开。比如根据年龄划分的三个刑事责任,根据精神状态划分的三个刑事责任,根据其他生理缺陷或者其它情况(醉酒、又聋又哑)判断刑事责任,根据主体是否为法定构成要件划分的刑事责任(常见如职务犯罪),根据刑事责任能否以单位承担而定义的单位犯罪。

民法:根据考试分析的定义,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产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法的总和。那么民法肯定要解决下列问题:什么是民法的主体?什么是民事活动?什么是财产关系?什么是人身关系?相对来说,民法没有统一的法典,其体系比刑法要差些,所以这也是不少考生民法学的比刑法差的原因。但如果思考过,还是可以发现其体系结构。民法最主要的特点是体现了平等主体的意思自治。

考试大纲将民法分为18章。第1章导论。第2章马上就讲民事法律关系(即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上层概念)。3、4章讲主体。5章将民事行为。6章代理是解决主体(要承担责任的主体)不能直接从事民事行为的情况,实际上就是链接主体和民事行为的桥梁。7章是解决实体法和程序法(民事诉讼法)衔接的问题。8-12是物权,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一起是财产关系,由于今年物权法立法,所以大纲和教材变动还是比较大的,考生没有时间可以先不看民法,有时间的就全看。(因为物权法做出的新规定必定是考查的重点,知道新旧区别的考生无疑更有优势)考生也不必因为变动较大而产生畏难情绪,因为难度对于大家都是一样的,对于要吃法律这碗饭来说,法律的变动是必然的,你应当庆幸不是生在普通法系国家。13章和14章是债权,尤其以14章的合同更为重要。在民法的几个要件,主体、民事活动、财产关系、人身关系中,财产关系至少要占一半的内容。15章人身权是人身关系内容。16章的知识产权和17章的婚姻家庭与继承是兼具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关系。18章是对于破坏这些关系应当承担的责任。(当然在每个关系中必然会单独讲到民事责任,此处是总结和兜底)

附:我做的民法知识体系图

民事权利能力

导论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监护

宣告失踪与死亡

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特殊的自然人)主体企业法人

法人非企业法人

其他如联营、非法人企业、设立中的法人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活动代理

所有权

物权用益物权

财产权担保物权

占有

债权法定之债

意定之债(合同与单方允诺之债)

权利

人格权

内容人身权身份权

著作权及邻接权民事关系兼具人身和专利权

财产的权利商标权

义务不履行义务转化为民事责任(侵权与违约等都可以理

解为不履行义务,侵权是不履行绝对的义务)

主体略

客体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权利

其他时效与期间(可以理解为民事诉讼法的配套制度)

如果某一民事关系有单行法为依托,比如合同法、担保法、物权法(尽管物权法公布了,担保法仍然生效,只是和物权法冲突的地方,根据法律冲突解决机制而失效)、婚姻法、知识产权法,那么它的体系是比较容易建立的,具体可以参照刑法的模式。对于其他的主体、民事法律等比较理论的内容,请自行总结。

法理学:法理学应该是考生感觉最头痛的学科,因为最抽象。但其实法理学也有自身的体系也是相当严谨的,只是法硕大纲的法理学的篇章编排我觉得并不科学,可能因此影响了考生的理解,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第一卷对法理学的分类比较科学,在此借鉴并详细介绍。

考试分析的定义比较繁杂,我直接以司法考试教材的篇章划分介绍法理学的14章。

法理学分为四大块,法的本体,法的运行,法的演进,法与社会。1章仍然是导论。法的本体是指法最初的形态,这是在法治社会之前就有的对法的研究,即在任何社会都能体现出的法的特征和内容。法的本体包括2章法的本质与特征,4章法的作用,6章法律体系,7

章法的要素,8章法律渊源与分类,11章法律关系,12章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法的本体是法硕联考法理学的主要内容。法的运行是5章法律制定,9章法律实施和10章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这3章是法律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的过程,因此是历年考查的最重点。法的演进包括3章法的起源于演进,13章法治。法与社会就是14章。

那么复习的时候直接按照这个顺序来看书,和按照考试大纲的编排顺序看书,交叉进行,效果会比较好。而且像法理学这种比较抽象的学科,对其掌握的程度是随着年龄和接触的时间增长而增长的,所以法理学虽然比较枯燥,但建议不一定要集中看、集中背,但一定要提前复习而不要拖在后面。

宪法学和法制史的篇章都比较短小,本人也想偷懒,就不多做分析了。需要提示的是,宪法学是理论与法条并重的学科,当然相对来说法条更加重要一点,从篇章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1、2章属于宪法理论知识,3-5章讲国家制度、公民权利义务和国家机构,是宪法条文的具体展开。当然宪法学是讲国家和公民关系的法律,所有的知识点是围绕这一基本点展开的。法制史可以根据年代的各项制度来横向排序,也可以根据某一具体制度的历史演变而纵向排序,《老妖精指南加强版》的笔记采取横向排序,表格采取纵向排序,使用后的效果很好,我的法制史扣分应该在5分以内(严格来讲就是简答题扣了分)

政治的各门学科,可以参考任汝芬的教材序列一上面的体系图,不少辅导班的笔记上也有详尽的体系图,由于我政治学的不好,就只简单介绍一下。

马哲:马哲是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学科,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化的世界观,具体就讲两个东西一个是辨证唯物主义,一个是历史唯物主义。2-4章是辨证唯物主义,5-7章是历史唯物主义。1章还是导论,非重点。2章讲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即首先解决唯物主义的物是个什么东西,3章是唯物辩证法,前面讲事物的客观性,这里讲事物的发展性。4章讲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就是客观物质和主观精神链接的桥梁。5章将物质做了延伸,不仅自然界的物质,人类社会也是物质,是2章的社会版。6章是3章里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社会版。7章的内容比较玄妙,所以一般考的比较少。

政经:政经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学的学科。主要是3个部分。1章导论,非重点。2章是社会经济的总论,也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3、4章是资本主义的制度。5、6章是社会主义的制度,由于我国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仿佛是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所以主要是我国从邓小平以后的理论贡献,那么在现在肯定是必出大题的重点。7章讲国际经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在地球上从事经济活动。因此2章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地方,但5、6章是命题最热的地方。

毛概:根据历史阶段,可以将中国革命史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所以主要是2个部分。1章还是导论。2、3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章又是讲比较概括的问题,但3章讲的是比较具体的问题,那么哪一部分会是命题的重点呢?4-6章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部分,4、5章还是以革命多一些,比如改造、比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6章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论述当时的政策。7章属于介绍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一个总结和喊口号的作用。2、3章是比较成熟的部分,所以一直是命题的重点,而4、5章近年来学术上还是有不少突破,所以也常常出题。

邓三:邓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学科。1、2章还是导论,因为有两个理论,自然有两个

导论。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路要正,要有目标,要有相关的措施。3章是党的思想路线,摆正方向。4章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目标的问题。5章是比较概括的措施。6章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国家领导人的新理论新提法新观点,比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由于政治很注重时效性,因此99%的可能在本章命大题。7章经济,8章政治,9章文化,10章统一,11章外交都是具体层面的展开。12章从内部来讲前进的动力。

总结:前面啰唆讲了很多,也不知道是否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共鸣。如果没有,不知是我表达能力太差还是这个东西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总之考生要在复习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构建出学科的知识体系。一个比较受到推崇的办法,是复习到一定阶段时拿一本考试大纲,根据知识框架来回忆书上的内容,回忆一遍相当于过了一遍书,如果能够把书上的内容差不多回忆起来,那么你胸中就有百万雄兵,任考题如何千万般变化,也能游刃有余了。

知识体系构建的N种模式

知识体系构建的N种模式 高考政治复习中必须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即学会对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政治概念、基本原理和观点等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加以梳理,使之形成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知识系统。这既有利于我们从知识的点上的深化理解,又有利于从知识的面上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和提高自己“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本文就高考政治复习中构建知识体系的模式向大家作一些介绍 一、概念辐射式 【方法简介】概念辐射式知识体系构建是指以政治学科中的某一个核心概念为基点,对课本中与这一概念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辐射和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加以必要的梳理和整合,形成一个以此概念为核心的知识系统的过程。概念辐射式知识体系构建的基本模式如下图所示。在概念辐射式知识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可以是核心概念的一级辐射,即从核心概念出发,辐射到A知识,把与A 知识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也可以是核心概念的多级辐射,即在完成对A知识相关知识的整合的基础上,再由A知识辐射到A1知识,把与A1知识相关的知识也整合起来。 【范例引路】国家是政治常识教学中“含金量”很高的一个核心概念。我们可以国家这一概念为核心,通过两级辐射,把整个政治常识第一课的内容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首先,通过一级辐射,可辐射到国家的属性、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性质和国家的形式等知识,并把与他们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整合起来:一是国家的属性,即国家具有主权属性、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二是国家职能,主要包括其含义、内容(对内与对外);三是国家性质,主要包括国体的含

义、国家性质的决定、国家性质的判断标志及民主与专政等;四是国家的形式,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主要内容有政体的含义、政体与国体的关系、当代国家的基本类型等;国家结构形式则主要包括含义、基本类型(主要有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含义和各自特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二级辐射:由国家职能可辐射到我国的国家职能这一知识(我国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由国家性质可辐射到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知识(主要包括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人民民主专政的优点和特点、加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等知识);由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可辐射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围绕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个概念把这一块内容整合起来);由国家结构形式可辐射到我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具有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共性、我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又有自己的个性即“一国两制”的有关内容)。这样,经过一、二两级辐射,政治常识第一课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了,如下图所示。 【导学提示】概念辐射式知识体系构建关键在于找出“含金量”比较高的核心概念。概念的“含金量”越高,其辐射的面越广,能够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也越大;反之越小。象经济常识中的商品、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产业、企业、财政、税收、金融、对外开放等,哲学常识中的物质、意识、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联系、发展、矛盾、价值观、认识、实践等,政治常识中的国家、政党、民族、宗教、国际关系等,都是含金量颇高的概念,以它们为基点,都能辐射建立起较大的知识体系。 二、逻辑递进式

碧桂园知识管理制度

附件:1.碧桂园知识管理制度(试行版) 碧桂园知识管理制度(试行版) 目录 1.制度说明 (2) 1.1.撰写目的 (2) 1.2.适用范围 (2) 1.3.术语与定义 (2) 2.知识管理组织 (2) 2.1.知识管理组织架构图 (2) 2.2.知识管理组织架构说明 (3) 2.3.知识管理决策委员会 (3) 2.4.知识管理领导委员会 (3) 2.5.管理推进组 (4) 2.6.技术推进组 (4) 2.7.中心/区域、部门/项目知识管理组 (5) 2.8.通用岗位 (6) 3.知识管理行为准则 (6) 3.1.知识仓库模块管理行为准则 (6) 3.2.知识财富挖宝 (8) 3.4.知识问答模块管理行为准则 (10) 3.5.知识专家模块管理行为准则 (11) 3.6.圈子模块管理行为准则 (13)

1.制度说明 1.1.撰写目的 1.1.1.明确知识管理组织架构及岗位的权责,保障知识管理工作正常运转; 1.1. 2.规范员工的知识管理行为,保障知识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1.2.适用范围 1.2.1.本制度适用于集团职能中心(部门)、区域(项目)及子公司的知 识管理工作。 1.3.术语与定义 1.3.1.知识管理:指对知识、知识创造过程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 1.3. 2.知识:知识管理的对象,即对工作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操作规范、制度、策划方案、研究报告、项目成果、工作经验与教训、工作技巧、个人实战总结等。

2.知识管理组织 2.1.知识管理组织架构图 2.2.知识管理组织架构说明 知识管理组织是知识管理持续运作的有效保障。知识管理组织依据目前的三级组织架构设置,主要包括:集团知识管理领导委员会、中心/区域知识管理组、部门/项目知识管理组,进行三级垂直管控。为了保障知识管理有效的推动,建立知识管理决策委员会,作为知识管理组织最高决策机构,指导全集团知识管理工作的开展。其中,集团知识管理领导委员会对知识管理决策委员会负责,集团知识管理领导委员会统筹全集团知识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推广。 2.3.知识管理决策委员会 知识管理委员会是知识管理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把控集团知识管理建设主要方向,由董事局副主席、集团总裁、副总裁等组成,主要职责如

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体系构建的N种模式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312353) 王国芳 高考政治复习中必须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即学会对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政治概念、基本原理和观点等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加以梳理,使之形成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知识系统。这既有利于我们从知识的点上的深化理解,又有利于从知识的面上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和提高自己“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本文就高考政治复习中构建知识体系的模式向大家作一些介绍 一、概念辐射式 [方法简介]概念辐射式知识体系构建是指以政治学科中的某一个核心概念为基点,对课本中与这一概念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辐射和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加以必要的梳理和整合,形成一个以此概念为核心的知识系统的过程。概念辐射式知识体系构建的基本模式如下图所示。在概念辐射式知识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可以是核心概念的一级辐射,即从核心概念出发,辐射到A知识,把与A 知识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也可以是核心概念的多级辐射,即在完成对A知识相关知识的整合的基础上,再由A知识辐射到A1知识,把与A1知识相关的知识也整合起来。 [范例引路]国家是政治常识教学中“含金量”很高的一个核心概念。我们可以国家这一概念为核心,通过两级辐射,把整个政治常识第一课的内容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首先,通过一级辐射,可辐射到国家的属性、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性质和国家的形式等知识,并把与他们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整合起来:一是国家的属性,即国家具有主权属性、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二是国家职能,主要包括其含义、内容(对内与对外);三是国家性质,主要包括国体的含义、国家性质的决定、国家性质的判断标志及民主与专政等;四是国家的形式,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主要内容有政体的含义、政体与国体的关系、当代国家的基本类型等;国家结构形式则主要包括含义、基本类型(主要有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含义和各自特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二级辐射:由国家职能可辐射到我国的国家职能这一知识(我国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由国家性质可辐射到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知识(主要包括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人民民主专政的优点和特点、加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等知识);由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可辐射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围绕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个概念把这一块内容整合起来);由国家结构形式可辐射到我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具有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共性、我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又有自己的个性即“一国两制”的有关内容)。这样,经过一、二两级辐射,政治

(初中语文知识体系梳理)语言运用知识点

语言运用专题

破题方式: 一、语句衔接与排序类题 1、通读所有句子,明确这些句子形成的语段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按照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选填句子或排列句子。 2、分析上下句的连贯衔接,注意:1)关联词:分析逻辑关系;2)意思有关联的词语:指代词、序数词、表相关时间或空间的一组词等;3)照应与过渡性的词语或句子。 3、看语言的节奏和音韵是否和谐。 二、图文转换类题 (一)徽标类图文转换题 第一,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的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第二,说明(介绍)画面要按照说明顺序,比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 第三,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要联系具体对象进行合理想象。(二)漫画类转换题 1.关注漫画的构成元素 注释(可以没有)对画面情境的提示与注解 图画:主题各元素构成情景 标题:(即题目,可以没有):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2.基本答题技巧 (1)细察画面,抓住矛盾。(人、物、景不遗漏,细致分析) (2)分析细节,揣摩寓意。(分析图中每个元素之间的密切关系;夸张处有弦外之音,细节处表达真正意图) (3)注意提示,抓住关键。(标题,漫画中的文字) 3.不同命题方式的答题方法 (1)画面描述 要本着“着眼整体,注意细节,留意对象,按照顺序”的原则. 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进行描述。 (2)揭示寓意 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付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

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而所揭示的主题 (3)拟写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要先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三、提炼与概括类题 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把握提炼与概括的一般方法。 1.宏观层面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要点,弄清全文的主要意思,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二步,审读题目,锁定区间,并作进一步的细致阅读; 第三步,细心探究,寻找标志,如文章的标题、主旨句、中心句、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等,它们往往在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四步,比较辨别,提炼要点。另外,还要挖掘一些隐性信息 第五步,全面概括,简洁、准确地表述。 2.微观层面 (1)摘句法。就是摘出文段的中心句。这种句子一般是文首的总括句或起始句、文末的总结句或文中的过渡句。 (2)概括法。对于没有直接出现中心句的文段,则需仔细阅读,分清层次,归纳概括。常见的方法有:①归纳法,就是摘引段中的关键信息,然后进行整合;②取主舍次法.就結抓住文段的主要内容,舍去次要内容,压缩概括。 (3)组合法。就是文段有几个并列的层次,把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组合起来。 对于新闻类信息提炼题,导语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可从导语入手,提取关键词如果材料没有导语,则需将各段的关键佶息提取整合。可以用“人(物)+事件+结果”的模式回答。总之,要牢记口诀:“摘取导语再压缩,提炼要素要整合,独特信息必突出,恰当简称省字数。” 如果是拟写新闻标题,答題时更要特别注意导语的作用。一般消息的标题为“人物+事件”消息的标题要求髙度概括,以醒目的形式直接揭示消息的内容。 四、口语交际类题 生活中我们要留心别人的语言,同时还要积极地与人交往,多参加讨论、演说、辩论等语文实践活动,在交往中学会得体的说话技巧。同时,也要掌握解题的基本技巧。 1.读慷情境,抓住中心。 2.领会意图,设身处地语言的表达要能“如出己口”,与人物的性格、年龄等特征相符合。 3.注意礼貌,语言表达简明、连贾、得体。口语交际题的解答准则: ①言之有“礼”,即文明得体; ②言之有“物”,即有内容; ③言之有“序”,即有合理的顺序; ④言之有“理”,即劝说要合情合理,以理服人; ⑤言之有“节”,即简明。 此外,还要注意试题对字数的限制。 五、仿写、续写及秀此类题 (一)仿写类 仿写题非常重视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完成仿写题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体系 下面是14个知识领域( area)及其中的知识单元(llnits)和知识点(topiCS)的描述:1离散结构(DS) 1.1函数、关系和集合(核心)DS1 1.1.1函数DS11 1.1.1.1满射 1.1.1.2到内的映射 1.1.1.3逆函数 1.1.1.4复合函数 1.1.2关系 1.1. 2.1自反 1.1. 2.2对称 1.1. 2.3传递 1.1. 2.4等价关系 1.1.3集合 1.1.3.1文氏图 1.1.3.2补集 1.1.3.3笛卡儿集 1.1.3.4幂集 1.1.4鸽笼原理 1.1.5基数性和可数性 1.2基本逻辑(核心) 1.2.1命题逻辑 1.2.2逻辑连接词 1.2.3真值表 1.2.4范式 1.2.4.1合取式 1.2.4.2析取式 1.2.5永真性 1.2.6谓词逻辑 1.2.7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1.2.8假言推理、否定式推理 1.2.9谓词逻辑的局限性 1.3证明技巧(核心) 1.3.1蕴涵、逆、逆反、置换、非、永假等概念 1.3.2形式证明结构 1.3.3直接证明 1.3.4反例证法 1.3.5逆反式证明法 1.3.6反证法 1.3.7数学归纳法 1.3.8强归纳法 1.3.9递归数学定义 1.3.10良序

1.4计数基础(核心) 1.4.1计数变元 1.4.2求和与相乘的规则 1.4.3包含排斥 1.4.4算术和几何级数 1.4.5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1.4.6排列组合 1.4.7基本定义 1.4.8恒等式 1.4.9二项式定理 1.4.10递归关系 1.4.11实例 1.4.12 Master原理 1.5图与树(核心) 1.5.1树 1.5.2无向图 1.5.3有向图 1.5.4生成树 1.5.5遍历策略 1.6离散概率 1.6.1有限概率空间、概率度量、事件1.6.2条件概率、独立性、贝叶斯规则1.6.3 整型随机变量、期望 2程序设计基础(PF) 2.1程序设计基本结构(核心) 2.1.1变量、类型、表达式和语句 2.1.2高级语言的基本语法和语义 2.1.3输人和输出基础 2.1.4顺序、条件和循环控制结构 2.1.5函数定义、函数调用和参数传递2.1.6程序结构分解基础 2.2算法与问题求解(核心) 2.2.1问题求解策略 2.2.2问题求解算法 2.2.3算法实现策略 2.2.4调试策略 2.2.5算法的概念和特性 2.3基本数据结构(核心) 2.3.1基本类型 2.3.2数组 2.3.3记录 2.3.4字符串和字符串处理 2.3.5数据在存储器中的表示 2.3.6静态分配、栈式分配和堆式分配2.3.7运行时的存储器管理 2.3.8指针和引用

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1)

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1) 当今国际企业管理信息发展的趋势是: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从信息资源开发走向知识资源开发、由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走向Internet结构。对此,企业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十分重要。一、建立知识管理体系的意义面向21世纪,从全球范围看,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正在形成。在未来消费者导向的时代,如何对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和顾客需求的瞬息万变作出灵活快速响应,充分利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依靠创新实施企业的研究开发,有效地生产和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开辟消费者的新市场,是当今企业不容忽视的使命,否则企业将被淘汰。如今国际管理信息发展的趋势是: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从信息资源开发走向知识资源开发、由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走向Internet结构。知识管理则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信息管理只是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以一定的方式汇总、组织起来,方便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查询和检索,然而,如何由信息产生知识,即如何利用数据信息取得知识、再利用知识获得最大的利润或效益,这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知识是由信息而来的,它是通过对信息的提取、识别、分析和归纳转换而来的,故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则是信息管理的延伸。知识管理是通过一组问答序列,即解决方案的集合寻找和识别与问题有关的关键性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提取,形成对某一问题的专门知识,作为决策的依据。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信息、知识和一些专门的技巧是获取利润的工具。知识管理是把信息转化为知识,用知识指导决策付诸行动,再将该行动转化为利润。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他们最宝贵的资产和资源是知识,知识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将把企业的知识资源纳入其管理之中。因此,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研究是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特别地建立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及其知识库已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以及企业决策所必需的专家支持系统,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的保证。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已经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及其知识库,在公司知识生产、分配、获取、共享、利用等知识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管理领域中,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当前的企业管理已经进入全球化和知识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持续成长成为管理的目标,知识管理成为管理的主题。面对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更加迅速,企业竞争更加激烈,以及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结合业务流程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及其知识库十分迫切和必要。二、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知识管理大致包括以下6个内容:(1)知识管理的基础措施:它是知识管理的支持部分,如数据库、知识库、多库协调系统、网络等基本技术手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联系渠道等;(2)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其目的是使企业的知识资源更加合理地在知识链上形成畅通无阻的知识流,让每一个员工在获取与业务有关知识的同时,都能为企业贡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专长;(3)知识管理的方法:内容管理、文件管理、记录管理、通信管理等;(4)知识的获取和检索:包括各种各样的软件应用工具,例如智能客体检索、多策略获取、多模式获取和检索、多方法多层次获取和检索、网络搜索工具等;(5)知识的传递:如建立知识分布图、电子文档、光盘、DVD及网上传输、打印等;(6)知识的共享和评测:如建立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设立知识总管、促进知识的转换、建立知识产生效益的评测条例等。如何进行知识管理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此,我们把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并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将企业知识管

构建知识体系.doc

数学归纳法(第一课时) 罗源三中数学组 尤永礼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努力创设课堂愉悦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效率。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创新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通过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和本质,通过对例题的探究,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先猜想后证明),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初步形成数学的意识和科学精神;感受数学内在美,激发学习热情。 3、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和实质,并能初步运用。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 论证的能力,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 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归纳法意义的认识和数学归纳法产生过程的分析,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和掌握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基本步骤。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数学归纳法思想及第二步递推思想的实质 【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知识迁移、质疑与纠错能力;体验观察、质疑、试验、实证、推想、分析等数学学习方法;理解类比、归纳、猜想、递推等数学思想。 【教学方法】 类比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教学程序】 1、新课引入: (1)第一阶段:输入阶段——创造学习情境,提供学习内容;借助数学史料, 促使学生思辨 问题1:据观察第一个到学校的是男同学,第二个到学校的也是男同学,第三个到学校的还是男同学,于是得出:这所学校里的学生都是男同学。 问题2:数列1,1,1,1,1},)55{(432122=====+-n a a a a a n n 得

(完整版)初中语文知识框架(详细)(20201017212857)

初中语文框架 1?字音(汉语拼音方案、拼音的大写、连写和分写,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语音的音变) 2. 汉字(汉字的特点、构造单位、书写顺序、 汉字的构造方式、其他相关知识、初中生易错字) 3. 词语(语素和词、词义、词的色彩、词类、词语的运用、短语的类型、词汇) 4. 句子(句子的概念和成分、单句的种类、复句、修改病句、句子的变换与句子的选用) 5. 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概念、种类和用法、标点符号的位置及作用)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 6. 修辞(修辞的含义、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常见的修辞方法、修辞格中常见的语病、句子仿写、对联) 7. 文体及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学体裁知识) 8. 文化常识(姓名与称谓、古代官职、科举制度、风俗礼仪、中国文化之最、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和十大喜剧) 9.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繁星*春水》《三国演义》《红楼梦》《名人传》《骆驼祥 子》 《伊索寓言》《童年》《爱的教育》《昆虫记》《海底两万里》《泰戈尔的诗》) 10. 名句名段(注重积累及积累的方法)

1?古代部分: (1).古诗词曲的鉴赏(古诗词曲的鉴赏方法、古诗词曲鉴赏题的解题思路、诗词格律概要) (2).文言文阅读:A.文言文阅读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翻译技巧 B. 文言文阅读方法:课内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比较阅读的方法 2. 现代部分: (1).综述:A.阅读文章的基本要求(理解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弄清结构、概括段意和中心意思) B. 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十步读书法、四遍八步阅读法、比较阅读法、背诵法、复述阅读法、回环阅读 法) (2).记叙文阅读: A. 记叙文的概念及分类 B. 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列出记叙的要素、理清记叙的顺序、找出记叙的线索、分析记叙的详略、 辨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分析记叙文的过渡和照应、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 义、理解悬念的表现手法、理解抑扬的表现手法、理解衬托的表现手法、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解白描的表现手法、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 C. 记叙文的整体阅读(划分记叙文段落的层次、概括记叙文各段的段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辨别复杂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 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记叙文的比较阅读) D. 新闻与通讯的阅读(新闻与通讯的特点、新闻/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E. 记叙文“六步”阅读法 (3).说明文阅读: A. 说明文的特点 B. 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写作意图、文章主要内容、文章表达方式) C. 说明文的种类 D. 说明文阅读的步骤: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 弄清说明顺序 把握结构形式 掌握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理解说明文以说明为主,兼用记叙、描写、议论

知识管理平台设计方案doc资料

XXXXXXXXX分公司 知 识 管 理 平 ^ 台 设 计 方 案 |

目录 ! 前言 (2) 门户展示模块 (5) 公文管理模块 (5) 工作任务全生命周期管理 (7) 知识库 (8) 专家库 (10) 知识地图 (11) 知识问答 (11) … 知识流程设计 (13) 讨论社区 (13) 知识共享氛围的营造 (14) 安全信息管理模块 (14) 总结: (15) :

1.1前言 知识管理平台,是集中实现可持续性动态演进的企业知识管理一系列功能应用需求的以IT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操作、展示、应用平台,它可以使企业各领域、各层级、各区域、各业务场景的员工通过统一的应用与分享平台和入口访问其各自所需的个性化知识与信息资源。 知识管理平台是一个以人的知识与智能为核心和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人机结合的管理支撑系统。其建设与运营总体目标是通过管理整合企业中的各种知识资源与智力资产(包括企业内外各种显性的情报信息和知识文档体系,还包括存在于各领域专家头脑与经验中的隐性知识体系),并通过各种形式与工具实现知识的实时关联存储,将企业不断演变与扩张的知识资源整合为动态而体系化的企业知识资产库,以促进企业智力资产优化升级,打造知识学习、分享、创新的健康企业文化,并能通过知识创新能力不断升级有效促动企业各业务智能领域岗位员工生产效率与效能的提高。它是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不断升级有效促动企业各业务职能领域岗位员工生产效率与效能的提高。它是企业知识资产的“生产厂”、“档案馆”、“阅览室”、“创新馆”、“分析台”,着眼于为企业业务体系为核心价值链运营能力的优化和企业核心岗位人员能力素质体系升级,提供可持续有针对性的能源与动力,未来将立足于保障“智慧企业”与“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发展远景落地于核心的智能型竞争力的可持续打造。

知识体系构建

政治常识的知识体系 国体(国家性质) 政体 国家国家职能 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机构(设置、组织活动原则) 权利 公民义务 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专题二政党与政党制度 指导思想 基本内容 政党制度重要机构 优越性

专题三民族和宗教 基本特征 民族基本原则 基本民族政策 本质 宗教作用 我国的宗教政策 国际关系宗旨 原则 国际组织---联合国作用 国际社会国际竞争主要机构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主要障碍 解决的有效途径 决定因素 外交政策基本内容

哲学常识知识体系 专题一辩证唯物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专题二唯物辩证法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观点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条件性 联系的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因果联系 发展的原理及方法论 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发展的观点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发展的规律性: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 性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矛盾的含义: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在对立中 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主次矛盾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主次方面

专题三辩证唯物认识论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认识的发展 ●认识的科学思维方法:(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专题四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 ●历史唯物基本观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着,是社会实践的主 体,要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正确价值观的衡量标准 ●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是什么(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生的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观为什么? 怎么样? 如何体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个人与他人、 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关系才能得到说明)

如何建立知识体系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前段时间在知乎里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一直到这几天才回答了,估计看我这个BLOG(博客)的人都会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在这里分享一下答案。 不好意思,这个问题比较大,可能会说得比较灵散。我基本上是通过大量阅读,特别主题阅读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主题阅读具体体现在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一、我对笔记的要求: 能把书中的框架和重点都展现出来或者你用一页纸能把重点说清楚,就算合格。第一步来说理清结构,归纳重点。 第二步是舍弃对自己无用的部分, 第三部分按自己的理解进行整理,有时会把导图按照7W3H的方式从新做一个思维导图。 7W: what 指目标与内容,包括主体,目标,机能,性能等 why 指原因,包括任务,期望,背景,技术等 who 指人员,包括制造,行销,流通,负责的主体等 where指地点类,包括环境,市场,区域,渠道等 when 指时间,包括期限,时机,预期等 whom 买家,消费者,接收者 which附属品 3H: how to如何做,指方式和手段,包括集体方案,详实计划,战略方针 how much价格成本,投入产出,综效成果 how many 负面效益,各种量(问题,业务,工作)

第四步用自己的话从新表达出来 第五步是实践,然后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重复这几步 二、建立初步框架 1、读过的书,尽可能做成笔记或导图,笔记放在OneNote里。导图放在MindManage里 2、针对不同的主题,建立思维导图,尽量提练重点,然后在Note或分支中加下注释或出处。 3、定期整理和汇总,不段调整分支和整体结构。 4、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做成PPT或写文章,能把所关注的问题,用自己的话给清楚表达出来 5、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三、资料补充 如果学习的东西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 1、还需要建立自己的专业名词字典 2、做资料收集工作,定期整理 3、针对特定大量阅读本专业的期刊杂志和相关资料,提练重点 4、会记录所有自己学到的东西和心得 5、把遇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单独记录,定期总结和分析

世界著名企业如何建立知识管理体系

世界著名企业如何建立知识管理体系 知识治理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进展的需求而产生的,是治理学科的思想与理念向纵深进展的结果,是随着人们对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企业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而进展起来的。知识治理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治理,旨在通过知识共享,猎取和利用知识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反应能力,以迎接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挑战。因此,知识治理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构造新的治理机制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是企业赢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与工具。 企业知识治理的实质确实是对知识链进行治理,使企业的知识在运动中不断增值。一个企业要进行有效的知识治理,关键在于建立起一个适合的知识治理体系。 知识治理体系总体上分为知识治理理念和知识治理的软硬 件两大部分。其中,知识治理理念分为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两个方面。企业制度包括确立企业的知识资产和制定职员鼓舞机制,从而加强治理者对知识治理的重视并鼓舞职员积极共享和学习知识。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共享文化、团队文化和学习文化,关心职员破除传统独占观念,加强协作和学习;知识治理的硬件对应的是知识治理平台,它是一个支撑企业知识收集、加工、储备、传递和利用的平台,通过因特网、内联网、外联网和知识门户等技术工具将知识和应用有机整合。知识治理的软件对应的是知识治理系统,它是一个建立在治理信息系统基

础之上的实现知识的猎取、储备、共享和应用的综合系统,通过文件治理系统、群件技术、搜索引擎、专家系统和知识库等技术工具,使企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得到相互转化。 国外对知识治理理论的研究日臻成熟,关注的焦点从理念的认识转移到应用研究方面,企业知识治理体系研究已成为国外知识治理研究的进展趋势之一。许多闻名的公司差不多建立了自己的知识治理体系,利用“知识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巩固其行业领导地位。 1、LOTUS知识治理体系 IBM/LOTUS围绕着知识治理包含的“人、场所和事件”三要素,建立专家网络和内容治理,方便用户和职员获得所需的知识,设立企业社区供职员共享知识和相互协作,开展企业培训,关心职员自主学习,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养。IBM/LOTUS提出了从总体上可分为企业应用集成层、协同工作/发觉层、知识治理应用层和知识门户层的知识治理框架,每层都着重介绍了其所使用的知识治理技术和工具。 LOTUS所提出的知识治理体系框架涉及的技术工具包括文档治理技术、群件技术、LOTUSNOTES、LOTUSKstation、LOTUSDiscouveryServer和IBMDomino等。其中,LOTUSKstation是具备知识治理功能的知识门户服务器,LOTUSDiscouveryServer是知识发觉服务器。两者共同组成了LOTUS的知识发觉系统(KnowledgeDiscoverySystem),并与IBMDomino服务器结合提供当前市场上功能最强大的知识管明白得决方案。

如何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作者:何辛欣 上篇讲过,不少考生也相当刻苦,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不甚理想,这并不是基于智力因素而产生的分野,而是考的好的考生掌握了更加科学的方法。好的方法和勤奋的学习是缺一不可的。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如果南辕北辙,则虽有良驹宝马只怕离目标愈来愈远。所以考研成功无非四个字:勤奋、得法。勤奋你们来做,得法我写出我个人的经验,让你们少走弯路,那么你就一定是分子而不是分母。我发现有些考生在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并不差,但是考试的结果却不理想,我想可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能深入细小的知识点而不能浅出,考题稍微一变换就不知所措,痛失得分机会。 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是我两年备考的两大心得之一,说到这个词,感觉比较玄妙,其实很简单,特别是学法的人,要有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所学知识,形成体系。我尽量以口语化来说明,如果有疑问,请在下面跟帖询问。 前提:构建学科知识体系适用于自成体系的一切学科,尤其是法学(我发觉其他科目教材的体系都不如法学的教材体系强),但是不包括外语的学习。对于外语的学习,鄙人学了十数年的英语,仍然除了应付考试尚能聊以自慰以外,不堪实用,希望有对语言学习有心得的兄弟姐妹不吝指教。 某一学科,之所以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总有自己最鲜明的特点、自己的篇章结构顺序,因此要掌握这一学科,应当以此最宏观的特点入手,层层深入,才能掌握本门学科的精髓,进而全面系统地掌握该学科。举个通俗的例子,一个画师要画一棵树,必然先画其主干,然后才是分支,最后才是树叶,以及树叶上的纹理,而绝不会相反。那么我们在学习法律学科的时候,一开始就津津乐道于为什么效力待定的合同效力是待定的,然而却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自杀在何种情况下构成犯罪?这些问题,固然可以说是对法律学科有浓厚的钻研兴趣,但笔者认为本末倒置了。 法硕联考的五门学科,以及政治考试的五门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及其他学科,都体现了这一点,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学习每门学科,都必须从最基础的东西入手,而考生往往忽视这点,动不动就题海,光做题不思考,效果有限。比如缓刑和假释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答案缓刑是量刑制度,假释是刑罚执行制度,知道了这一点,其他的区别就顺理成章了;又如刑法为什么必须罪刑法定,而民法一般则规定约定优先于法律规定(比如合同法规定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不要以为这些不会考试而不重要,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张无忌为什么能够迅速学好乾坤大挪移,因为他有九阳真经的深厚基础。掌握了构建学科知识体系这一方法,对将来学习大多数学科都有事半功倍之效。 具体如何操作? 我在上篇帖子讲过,第一遍读书的时候首先要看篇章结构,并抄录下来,这是学科知识体系的雏形。抄完后,看看这门学科大体分为几大块(虽然一门学科动则十几章,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四块)。每块由许多章组成,每一章就由许多小节组成,每一小节由许多知识点组成,每一知识点由组成该知识点的许多小点组成。这样你知道这棵树的主干、分支、树叶和纹理了。 第二遍读书的时候,根据最基本的概念,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安排篇章结构顺序,各章节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每个制度是如何围绕该学科最基本的原理并反应这个原理的。作者按照这样的篇章结构顺序自然有他的道理,如果对其思考,按照作者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

初中语文知识点和学科特点

1.语文学科的特点 一、基础性、工具性 多年来,这是一种比较公认和权威的观点.过去的几本《大纲》都作了肯定,新的《教学大纲》继续这样表达。新版高中、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都写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这些表述都是对语文学科基础性、工具性的充分肯定。 具体来说,语文课的任务就是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还要传授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以后,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和走向社会都奠定了良好了基础。培根说过:求知可以增长才干。在现代社会的交际当中,语文水平显得非常重要,“口语交际能力”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最好体现。 二、人文性、思想性 新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写道:“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新的高中《语文大纲》也有同样的内容,只是对高中的要求提高了,除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之外,还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等。这些都反映了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近几年,又有人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性与思想性,二者紧密相联,密不可分。高尔基说过:“文学就是人学”。人文性与思想性一样,都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两者只是对一样东西的不同表述。基于这种认识,语文教学就要在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训练的同时,充分渗透和体现其“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 三、开放性、多样性 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海阔天空,白川会聚。不但内容上具有开放性,教学方式上也是具有多样性。可以读,可以问,可以说,可以唱,有时哄堂大笑,有时屏声静气,有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时伏案疾书,洋洋洒洒。新时期的教学,更具有这种特点。 当然,语文教学还不仅仅限于课堂。多少语文教师在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着课外的语文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然而,面对社会,面对生活,语文学习又无处不有。看小说、看报纸、看电视、看文艺演出等等,甚至街头的标语、广告、都是学习语文的良好机会。俗语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用在语文学习上,也很恰当。 四、实践性、应用性 通常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学习,既要“学”,又要“习”。《论语》说:“学而时习之。”用现在的话说,学,即输入信息;习,就是进行练习。《说文解字》中对“习”的解释为“鸟三飞也”,意即反复练习。实践出真知。读书、写字、作文、讲话、听话、写信等等,都是语文实践活动,也是语文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比较机械,效率不高。现在,专家们提出要重视学法指导和民主教学等。这些都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供了条件。五、地方性、区域性 任何理论的应用,都离不开一定的地方和环境。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语文教学也脱离不了地方实际。地方实际决定了地方性,地方性决定了地方特色。不同地

初中语文知识框架(详细)

初中语文框架 1.字音(汉语拼音方案、拼音的大写、连写和分写,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语音的音变) 2.汉字(汉字的特点、构造单位、书写顺序、汉字的构造方式、其他相关知识、初中生易错字) 3.词语(语素和词、词义、词的色彩、词类、词语的运用、短语的类型、词汇) 4.句子(句子的概念和成分、单句的种类、复句、修改病句、句子的变换与句子的选用) 5.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概念、种类和用法、标点符号的位置及作用)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 6.修辞(修辞的含义、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常见的修辞方法、修辞格中常见的语病、句子仿写、对联) 7.文体及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学体裁知识) 8.文化常识(姓名与称谓、古代官职、科举制度、风俗礼仪、中国文化之最、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和十大喜剧) 9.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繁星*春水》《三国演义》《红楼梦》《名人传》《骆驼祥子》 《伊索寓言》《童年》《爱的教育》《昆虫记》《海底两万里》《泰戈尔的诗》) 10.名句名段(注重积累及积累的方法)

1.古代部分: (1).古诗词曲的鉴赏(古诗词曲的鉴赏方法、古诗词曲鉴赏题的解题思路、诗词格律概要) (2).文言文阅读:A.文言文阅读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翻译技巧 B.文言文阅读方法:课内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比较阅读的方法 2.现代部分: (1).综述:A.阅读文章的基本要求(理解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弄清结构、概括段意和中心意思) B.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十步读书法、四遍八步阅读法、比较阅读法、背诵法、复述阅读法、回环阅读法) (2).记叙文阅读: A.记叙文的概念及分类 B.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列出记叙的要素、理清记叙的顺序、找出记叙的线索、分析记叙的详略、 辨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分析记叙文的过渡和照应、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 理解悬念的表现手法、理解抑扬的表现手法、理解衬托的表现手法、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理解白描的表现手法、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 C.记叙文的整体阅读(划分记叙文段落的层次、概括记叙文各段的段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辨别复杂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 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记叙文的比较阅读) D.新闻与通讯的阅读(新闻与通讯的特点、新闻/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E.记叙文“六步”阅读法 (3).说明文阅读: A.说明文的特点 B.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写作意图、文章主要内容、文章表达方式) C.说明文的种类 D.说明文阅读的步骤: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 弄清说明顺序 把握结构形式 掌握说明方法 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理解说明文以说明为主,兼用记叙、描写、议论的表达方法

4教师学科知识体系构建

会宁县中小学教师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要求及评价标准 一、学科知识体系建构要求 (一)学校要有对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指导性意见,并有制度、有计划、有落实、有成果; (二)教师要具有学科知识的整体构建意识,不断提高知识系统的建构能力; (三)教师要熟悉并建立本学科、本学段的整体知识体系; (四)学校要切实有效地实施“青蓝工程”,采取结对的方式,尽快促使年轻教师完成学科知识体系的调整建构; (五)学科教师要有体现学科“体、面、线、点”,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知识结构,最好通过知识树、知识导图或思维导图等形式呈现出来; (六)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堂进行学案整理、学科知识自我建构的习惯和能力,并有具体落实。 二学科目标体系构建要求 (一)教师要研读所任学科的学段课程标准,明确分年级的具体要求; (二)有效地制定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 (三)课时目标要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 (四)学习目标要立足学情,面向考情、突出能力、注重“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分层设计,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面向个体学生; (五)采取纸笔测试、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不同评价形式,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达标测评,重点体现过程性评价和指导,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三、学科知识结构的课堂运用要求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中观或微观的不同角度对课堂学科知识进行自我建构: 宏观上指立足于学科各大模块,从整体上把握学科思想体系,建构全书结构体系。(这种情况较适合高年级学生的综合复习。)中观上指以概念群、原理群为基础,在更高层面上寻求知识板块间的脉络线索,实现内优外联、纵向提升、横向拓展。 微观上指依托概念群或定理、公式,寻找知识点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结成一个上下联通、左右衔接的知识网络。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堂自绘知识树、知识导图或思维导图等形式养成自主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习惯。 (三)教师在导学案中要设计专门的学习模块,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学案、知识建构。 四、学科知识结构的评价标准 教师构建适合新课程要求的学科知识结构,是实施新课程的基本保障。 (一)要体现整体性。要具有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内容完整的学科本体性知识结构体系。通过知识结构导图或者知识树等直观的表现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