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使学生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教材分析】

本课重点是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渐渐落后于世界而被西方列强欺辱一百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理解现实、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所以应重点掌握。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学生较难理解,为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明清时期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的图片,让学生讲出其名称。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

原产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甘薯,自明中期经菲律宾传入中国后,先在广东、福建种植,稍后传入周边省份。18世纪中期以前主要在南方传播,清嘉庆以后,已成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次,还应说明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引种推广的意义。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马铃薯的产量也很高,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原料。2、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出示三则材料:

自元代以来,松江逐渐发展成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当时流传“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浙江嘉善魏塘镇)纱”的民谣;

“数年来,肃宁(河北肃宁)一邑,所出布匹,足当吾松(指松江)十分之一矣”。——徐光启《农政全书》山东邹县“鬻布于邻”。——吕坤《实政录风宪约》

学生从中得到结论:说明到明代,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3、丝织业的发展

(1)丝织业中心:苏州、南京

(2)丝织业的规模:南京的丝织业到清代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

4、制瓷业中心:景德镇

5、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1)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南京

(学生回忆唐宋时期我国古代商业情况,以便对比了解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较前代的空前发展。)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直接导致工商业城镇兴起。(讲解《皇都积胜图》,以说明明清两代商业发展的盛况。)

(2)明清的商人以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为著名。

商人数量大大增多,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又一突出表现。他们拥有庞大资本,合伙经商,往往形成地域性的商业资本集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徽商、晋商”的小字,使学生了解他们的经营范围。应特别注意他们还有人投资于手工业生产,这是一种新趋向。)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最早出现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1)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2)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为抵制国家的领土主权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4)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闭关锁国”的措施:

(1)清初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2)清朝统一后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前阶段: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阶段: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闭关锁国”的影响

学生讨论: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后果:

①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进而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②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③中国由于落后,最终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想法”的思路大致是:①从“闭关锁国”政策中汲取教训;②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4、小结(略)

5、作业:课后作业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和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努力有方向) 1.了解并记住明清经济的发展概况、资本主义萌芽、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等基础知识。 2.学习和对比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逐步提高辩证地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3.认识到腐朽封建制度是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预习检测】(自我检查,心中有数) 1.清朝前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着分分条,标上①、②…… 2.“闭关锁国”给我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 【新知探索】依据提纲,读课本,找答案,填空题把答案写在提纲上,问答题答案在课本上标出。不会的地方同桌或小组内相互交流。尽快记住横线上的基础知识。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读教材第一目大小字和“导入框”等内容,完成题目。15分钟。) 1.农业方面: 明代引进原产美洲的、等高产粮食作物,清代不断推广种植;还引进了、、等。 合作探究一:想一想,你还曾学过哪些外国作物的引种?(先由自己找出答案,同桌对照一下,看谁的更完整。) 2.手工业方面: ①纺织业:棉纺织业在从南方推向北方;是丝织业中心。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②制瓷业: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畅销海内外。 3.商业方面: (1)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和是全国性的贸易城市。 (2)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①以后,苏州、松江等地出现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他们开设,雇用进行生产,出现了“,”的生产方式。是早期的资本家,是早期的雇用工人。他们之间是与的关系,是一种 性质的生产关系。 ②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增多了,生产的也进一步扩大。 请你思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的表现是什么?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阅读第二目课文中的大小字和乾隆帝的信,完成下列题目。10分钟。)

明清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

20、明清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同学们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济南舜文中学的历史教师,我叫韩明,能够和同学们合作,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虽然我们现在还有些陌生,但是我相信通过这节课,我们一定会成为朋友。 在这节课上,韩老师对大家就有一个希望,就是大胆的说出你们的观点,尽情的展现你们的风采,同学们能做到吗?……从大家响亮的回答中,我听出了同学们的自信,也希望大家把这种自信、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带到今天的课堂,给在座的每位老师留下美好的印象。 二、导入新课 (明清图片)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观赏一组图片。…… 图片中的建筑物与事件都出现在哪一时期?(明清) 雄伟的建筑、杰出的人物以及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构成了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阶段特征。在这种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明清经济也有了新的发展。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经济》 三、讲授新课 (一)明清经济发展 1、农业 同学们,我们看一个国家或朝代,能反映其实力水平的都有哪些方面?……(外交、经济、军事)这些确实能够反映,但有一个侧面也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实力,就是普通百姓的生活。 我们将通过王氏家族的变迁史来学习明清经济的发展,先来认识一下

这户人家。 (幻灯片出示)“王地主”名字比较特殊,可以看出他的父母过上如地主般富足的生活。 在传统的“男耕女织”生产方式下,王地主一家基本实现温饱,我们要介绍的第一幕“本分农家乐融融” 既然是农民,那他的农场里会种些什么作物?…… 同学们的回答中,既有传统农作物,也提到了一些从国外传入的新品种,比如……(幻灯片),他们的传入时间都是在……(明朝) 玉米、甘薯这些粮食作物有什么特征?我们通过两端材料来看一下。(高产)他们不仅高产,而且适应能力很强,传入中国后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如果王地主的农场里也种植这些作物,将会给他家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饮食更加丰富、产量提高增加收入,开办油作坊、瓜子加工厂等……) 【不仅如此,这些高产、适应能力强的农作物在全国推广以后,大量荒地得以开发,粮食产量提高,人口数量大大增加。】 【同学们,很有商业眼光,以廉价的农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获取更高的报酬】 王氏家族也很有眼光,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开始涉足手工业。 2、手工业 第二幕“纺织起步求富足”,了解一下王氏家族的生活变化情况。 他的儿子“王老板”,名字也比较特殊,反映出当时的手工业、商业发展比较快,王氏家族的姓名也紧跟时代步伐。王老板在务农的基础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新人教版

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南方商业的繁荣” 本课的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利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对这一时期总的形势有一个认识,让学生明确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特点是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3)讲授新课: 一、农业: 1、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农业生产逐渐超过北方。 2、两宋时期,水稻在淮河和黄河流域大力推广种植。从越南引入占城稻;北宋时,棉花在两广和福建普遍种植,到南宋后期扩展到长江流域;棉花在两宋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讲述南方农业的发展,可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这里可从引导学生阅读导入框中有关“钱射潮”的传说入手,逐渐展开对南方农业发展原因的讲解。 二是南方农业发展的状况。强调这一时期南方农业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北方,讲述南方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农作物品种的改进、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 二、手工业: 1、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2、宋朝的瓷窑有:定窑、钧窑、哥窑。北宋的景德镇是瓷都。 3、北宋时,煤得到大量开采。 4、宋朝,我国是世界上造船水平最先进的国家。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发达。 (在讲述农业、手工业发展时,教师可充分利用挂图、多媒体课件等手段,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繁荣的商业和城市: 1、北宋有热闹的夜市和早市; 2、“瓦子”是城中的娱乐场所。 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在讲述南方商业的繁荣时,应讲清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宋代南方商业发展的条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这一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情况和前面课本中有关宋代民族关系的

最新明清经济发展

2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1 一.学习目标 2 【知识与能力】能说出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较前代发展的表现,3 知道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掌握4 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5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明清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联系,学会6 分析问题的方法; 7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8 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9 【教学重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10 【教学难点】“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这一概念 11 【教学方法】综合式启发教学法 12 【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 13 【课时安排】一课时 14 【教学过程】 15 一、前置自学:(认真预习课文,并在课本划出相关内容且牢固记忆) 16 二、交流展示 17 (一)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18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9 (三)“闭关锁国”政策 20 三.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21 清朝为什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你有什么看法? 22 四、当堂达标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5、清政府推行了近二百年的“”政策,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35 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36 上逐渐落伍了。 37 38 39 处对外通商,并且由___统一进行管理。 40 7、宋代设立的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叫,清朝时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41 叫。 42 (二)、选择 43 1、传入我国的原产美洲的农作物是( ) 44 ①马铃薯②甘薯③玉米④花生 45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6 2、明朝丝织业的中心是( ) 47

2019-2020学年度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度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新人教版“闭关锁国” 〖设计理念〗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掌握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大量引进外来高产农作物;棉纺织,丝织和制瓷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能力目标: ①引导学生思考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培 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 ②引导学生联系明清对外交往的情况和今天改革开放的实际,思考清朝“闭关锁国”政 策的影响,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③通过阅读、思考、表述、反问等培训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①“先学后教,以教导学”,师生互动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以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②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 ③运用实物展示激趣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15—17世纪,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 但封建专制制度却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这说明封建制度已无法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已经衰落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封建专制制度的落后腐朽。 ②通过学习,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罪恶行径,同时认识到落后和封闭就要挨打, 只有开放才是民族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1、重点 ①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处理:明朝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典型表现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闭关锁国。处理:政策根源:“重本抑末”的封建经济策略;基础:自给自足的超稳定的封建经济结构;思维:天朝大国的浅见陋识;客观原因:欧洲殖民扩张;对中外交往的畏惧;具体表现:海禁;影响:弊大于利,阻碍了的发展和进步。 2、难点:明清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处理:已趋于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事例分析:闭关锁国使资本主义的发展失去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阻滞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教学准备〗 1、实物资源 ①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 ②棉布、真丝、呢绒、化纤织物等纺织品。 ③清朝铜钱若干。 2、小黑板-----《预习提纲》 (1)明朝时我国广泛引种了哪些高产农作物?你觉得这些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将起到怎样的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单元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 鲁教版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一级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等综合教学方法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南方经济的发展 2、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破题导入:幻灯片显示: 钱塘江怀古 袁枚 江上钱王旧迹多,我来重唱百年歌 劝王妙选三千弩,不射江潮射汴河。 在五代十国这个动乱时期,为什么吴越能在那时候修筑海塘?江南地区在五代和以后有什么重要的变化呢?带着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一起来学习“经济重心南移”一课。

2、自主先学、知识梳理: 参照《历史伴你学》P42“知识梳理”预习课本内容,归纳提炼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3、教材挖掘、合作探究: 一、农业 教师:首先我们来探究南方农业的发展。请同学们从书中找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学生阅读归纳原因,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学生:1、从唐朝中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2、中原地区的森林长期被砍伐,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这一时期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3、统治者的扶植、重视。宋真宗推广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小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因:1、为躲避战祸,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2、自然条件优越。3、政府重视、扶持。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提到,北方开发较早,中原地区的森林长期被砍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给子孙后代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今天的黄河水有大量的泥沙,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就是因为古代北方人民为了开发经济而长期大量砍伐森林,破坏自然环境而造成的结果。今天,我国南方经济飞速发展,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平衡,党中央实行了西部开发的战略,今天的西部开发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A、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B、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不能乱砍乱伐 C、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教师:下面来看一下,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板书:2。南方农业的发展的表现。

明清经济的发展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6号张彦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课标教材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0课<<明清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法设计与教材处理、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谈谈对本节 课的肤浅认识。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内容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有二:一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是“社会危机”。一方面,本时期经济发展是以前历朝经济发展积累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相对统一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农业、手工业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出现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这是当时中国赶超世界潮流,保持世界强国地位的有利契机。但是,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在经济上,压制了海外贸易,限制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在思想文化上,阻隔了对外交流,无法看到世界的发展变化,无法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中国在世界上的落伍,这是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学习这一课,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的繁荣和强大,同时也可以理解即将学习的近代历史的因果。所以说,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和 近代史的衔接上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2、依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 下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理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理解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 (3)通过历史情景的再现和感悟、分析和讨论,认识到“开放”必然带来繁荣,“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 后的道理,从而形成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资本主义萌芽和“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难点:“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内容。确定其为难点主要是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其对“商品经济”、“雇佣”、“资本主义萌芽”等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较大。 二、教学法与教材处理: 本节课我拟采用情景教学为基本模式,以教材为学材,以情景为主线,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使其在情景再现中去感知和感悟历史,从而形成科学正确的发展观。 基于这种考虑,在教材的处理上,我设计以“一个手工业家族的变迁史”的故事为主线,引领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故事的发展中了解历史,在情景的变化中感悟历史,在理性的分析中升华历史认识,形成积极的历史情感,并指导今天的实践,实现历史教学“以古鉴今”的功能。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繁华初级中学:曲桂香 【教学目标】 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3、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4、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1、重点 ①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处理:明朝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典型表现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闭关锁国。处理:政策根源:“重本抑末”的封建经济策略;基础:自给自足的超稳定的封建经济结构;思维:天朝大国的浅见陋识;客观原因:欧洲殖民扩张;对中外交往的畏惧;具体表现:海禁;影响:弊大于利,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2、难点:明清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处理:已趋于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事例分析:闭关锁国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失去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阻滞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教材分析】 本课重点是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渐渐落后于世界而被西方列强欺辱一百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理解现实、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所以应重点掌握。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学生较难理解,为本课难点。 〖教学准备〗 1、资源 ①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 https://www.doczj.com/doc/cd9975669.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 fr=&sf=1&fmq=1329811876859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 e=0&istype=2&word=%D3%F1%C3%D7%A1%A2%CD%C1%B6%B9%A1%A2%BB%A8%C9%FA&s=0 ②棉布、真丝、呢绒、化纤织物等纺织品。 https://www.doczj.com/doc/cd9975669.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棉布、真丝、呢绒、化纤织物 ③清朝铜钱若干。 https://www.doczj.com/doc/cd9975669.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 fr=&sf=1&fmq=1329811145140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 e=0&istype=2&word=%C7%E5%B3%AF%CD%AD%C7%AE&s=0 2、多媒体-----《预习提纲》 (1)明朝时我国广泛引种了哪些高产农作物?你觉得这些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学优练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 新人教版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含义;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3.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重难点 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难点: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理解。 二、知识概览图 三、新课导引 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 正传》中有这样的一个细节:阿Q 准备把庙里最值钱的物品——宣德炉偷出 去卖掉。在今天,据说一个宣德炉当值百万之价。右图中的宣德瓶曾经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上创中国 瓷器之天价。 【思考讨论】 你知道“宣德”是怎么回事吗?中国瓷器是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出口的? 四、探究学习 (一)互动探究 1.在明代,北方地区用棉花纺纱织布,经常断纱,织不出高质量的棉布。明朝末年,北方出现半地窖式的房屋,屋檐高出地面二尺多,开窗透入阳光,在里面纺纱织布,织出了紧实细密的棉布,这是为什么?想想看,谁说得对? 男孩说:“北方气候寒冷,在地窖房里纺织比较暖和,所以能织出好布。” 女孩说:“北方气候干燥,纺织时容易断纱。地窖房里比较潮湿,在那里纺织不会断纱,因此才能织出好棉布。”(课本第116页) 农业: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新品种 手工业:棉纺织业——南方推向北方;丝织业——苏州和南京; 制瓷业——景德镇 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 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明清 经济的发展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 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 开放四个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 船只的载重量 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海外贸易 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使清政府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 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 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闭关锁国”的政策 原因 形成 影响

(完整版)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docx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课标要求: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 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教材简析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 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 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 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一级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 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 时。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 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 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能 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 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 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 展做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四、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南方经济的发展的表现

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 五、教学准备 六、教学方法:讲解法 七、评价方法:讨论法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同学们知道我国现在哪里比较富裕 吗? 得出结果是南方比较富裕。 老师指出现在我国是南方比较富裕发达,但在古代是 不是也这样呢?今天就来学习这个问题,今天学习的 新课就是第 10 课经济重心的南移2、新课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经济重心 学生讨论 教师给出结论 -- 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请同学们通览一遍课文,课文是从几方面叙述了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使学 生从总体上了解教材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线索)

明清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 说课稿

<<明清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6号张彦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课标教材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0课<<明清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法设计与教材处理、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谈谈对本节课的肤浅认识。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内容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有二:一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是“社会危机”。 一方面,本时期经济发展是以前历朝经济发展积累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相对统一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农业、手工业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出现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这是当时中国赶超世界潮流,保持世界强国地位的有利契机。但是,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在经济上,压制了海外贸易,限制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在思想文化上,阻隔了对外交流,无法看到世界的发展变化,无法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中国在世界上的落伍,这是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学习这一课,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的繁荣和强大,同时也可以理解即将学习的近代历史的因果。所以说,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衔接上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2、依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目标和教学重点如下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理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理解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 (3)通过历史情景的再现和感悟、分析和讨论,认识到“开放”必然带来繁荣,“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的道理,从而形成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资本主义萌芽和“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难点:“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内容。确定其为难点主要是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其对“商品经济”、“雇佣”、“资本主义萌芽”等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较大。 二、教学法与教材处理: 本节课我拟采用情景教学为基本模式,以教材为学材,以情景为主线,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使其在情景再现中去感知和感悟历史,从而形成科学正确的发展观。 基于这种考虑,在教材的处理上,我设计以“一个手工业家族的变迁史”的故事为主线,引领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故事的发展中了解历史,在情景的变化中感悟历史,在理性的分析中升华历史认识,形成积极的历史情感,并指导今天的实践,实现历史教学“以古鉴今”的功能。 三、教学过程:依据上述分析我将教学过程具体设计为情景引入、情景导学和情景反思三个环节。 1.情景引入: 鉴于学生前面以学过明清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相关内容,我设计的导入语是“明清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这种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当时的经济也有了新的发展。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一个手工业者王二家族的变迁史”。这样,一方面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案 一.知识导学 1.经济发展:(1)农业:推广种植明代从国外引进的、、、、等农作物。(2)手工业: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后来居上;是全国的制瓷中心。(3)商品经济:①和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②后,、、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和“”他们分别是早期的和。 ③清代,具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了,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2.闭关政策:(1)原因:①清朝统治者坚持的传统观念,推行“”政策。 ②由于的经济稳定。③清朝统治者害怕,危及自己的统治。 (2)表现:①清初40年,实行严厉的政策。②统一台湾后,对外通商只开放4个港口。③后只开放一处为通商口岸,由政府特许的“”统一经营管理贸易。(3)影响(评价):①对西方。 ②与世隔绝,既 。 二、基础闯关 1.有的学生喜欢吃玉米甘薯,你知道它的原产地是()A南美洲B大洋洲C非洲D欧洲 2.有个商人到景德镇做生意,回去时想给朋友带点礼物,请你给他出个主意,带什么礼物好()A丝绸B茶叶C青花瓷器D冰裂纹瓷器 3.明朝中后期以后出现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A原始社会性质的自愿合作B封建社会性质的被迫劳役 C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D社会主义性质的平等分配 4.明清时期,全国性质的商贸城市是() A广州苏州B北京南京C广州南京D杭州苏州 5.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贸易,后只保留一个港口,这个港口是() A广州B漳州C宁波D云台山 6.下列哪个朝代所采取的对外政策,不利于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A 唐B元C明D 清 7.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出现在() A北京地区B皖南地区C江浙地区D海南地区 8.清朝时期实行的对外政策是()A开放包容B闭关锁国C独立自主D和平外交 9.对于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清政府实行的政策是()A重视B扶持C限制D引导 10.闭关锁国的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不包括() A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B不能同外国进行科技交流 C对西方侵略起完全自卫作用D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三、拓展练习 1.明朝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是() A引进国外高产粮食作物B出现棉纺织业C商品经济的发展D出现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2.下列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断绝与外国的一切来往B严厉限制对外贸易 C人民之间互不往来D只准在国内进行贸易,不准到国外进行贸易 3.如果你是清朝前期的商人,想进行对外贸易活动,你应该到哪里去() A福州B上海C厦门D广州

【七下历史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知识点及习题】

【七下历史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知识点及习题】 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但后来江南的经济却远远超过北方。你知道我国经济重心是什么时候开始南移的吗?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七下历史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知识点及习题,一起来看看吧。 七下历史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知识点 七下历史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习题 一、选择题 1.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2.下列关于纸币交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②首先出现在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③交子出现后,原先作为货币的铜钱被废除④交子的出现,表明宋代商业发达⑤应合理安排交子的发行量,否则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A.①②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读图题 根据下面两图,结合课文所学内容,说说宋代海外贸易的盛况。

三、简答题 请你根据宋代民间流传的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描述当时南方农业发展的情况。(提示:从土地开垦、耕作技术、作物种类等方面展开) 七下历史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二、读图题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宋代造船业发达,为海外贸易提供了条件。宋代所造的海船,不仅船体大、装货多,而且结构坚固,抗风暴能力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海船有多个密封舱,即使其中一两个密封舱发生漏水现象,船只仍能安全航行。 第二,宋代经济繁荣,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为海外贸易提供了大量出口商品。宋代的丝织品和瓷器畅销海外。 第三,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四,两宋时,泉州、广州等地都有许多外国商人居住,政府委派外国商人进行管理。在泉州,有不少外国商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政府允许他们在那里修建清真寺和公共墓地。 三、简答题

明清经济的发展

明清经济的发展 与“闭关锁国” 学习目标 明清经济的发展概况。资本主义萌芽。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障碍。 探究过程: 一、导入 1、图1大家来看这四幅图片,你能认出来几张来?看过四张图片后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我们从汉、唐一直到明初都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对外友好的交往交流)那么到了清朝又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样影响?出示图2标题,导入新课。 2、图3出示学习目标(一生读) 二、自主学习 3 根据学案阅读课文进行勾划、填写 4、展示(六名学生板演) 5、生巩固记忆,小组检查。 6、图4出示农作物图片,这些引进的优良品种对生活和经济有什么意义?(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品种,解决了人口粮食问题,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过渡:正是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 7、图5-----9,展示手工业发展状况,(我们一起来看图片,景德镇在什么时候

称为瓷都的?北宋。青花瓷始于宋,成熟于元,鼎盛于明代。) 过渡: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进步。 8、图10---12,展示商业的发展和大商人。 三、合作探究 过渡:图13,商业的空前活跃,促使一些行业出现新的变化。那就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展示图14,资本主义的性质。(户:是拥有生产资料和资金的早期资本家,他们开设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靠雇佣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剥削的是雇佣工人。封建地主:则占有大量土地,靠剥削农民为生。) 过渡:但是,就像学案中的王二一家一样,开始于明朝的资本主义到了清朝并没有大踏步向前发展,而是举步维艰。这是为什么?图15 9、阅读课本118页,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过程、影响? 展示图16,生阅读、思考、小组讨论 10、当清政府在实行“闭关锁国”时,(图17)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新的时代(图18)。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图19) 11、图20,反思提高,小组交流,生答。 12、“闭关锁国”启示,图21(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富强;坚定不移的走对外开放之路;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国家正在实行的一项国策(改革开放),取得哪些成绩?展示图22正像胡锦涛说的“这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世界的机会”。这项国策同样也是用人与人之间,人与人也需要交往、交流,取长补短。 四课堂小结,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难点是资本主义萌芽。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你知道我国哪些农作物是从国外引进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导入框中有关甘薯引入的详细内容,了解甘薯引入的具体过程,然后点题:甘薯引进和推广种植,是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师板书课题。 过渡:明清经济的发展(板书)教师指明本课经济发展包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四个方面内容。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 农业: 2. 手工业发展

3. 商品经济活跃状况 4. 资本主义萌芽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是什么?这种现象是当时社会生活发生新变化的反映——在封建生产关系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到了清代这种资本主义性质手工业有了发展,但仍处于萌芽阶段,发展仍很缓慢。究其原因,与清朝统治政策有关。导入“闭关锁国”政策学习。板书:闭关锁国政策 二、闭关锁国政策 1.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这是自明末以来中国统治者长期推行的一项治国方针,就是主观割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处于闭目塞听的状态。 2. 清朝为什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P118 3.对外贸易上由实行海禁政策到闭关政策的出台过程。 4.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小结:我们应从“闭关锁国”改革中吸取教训: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在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我国目前的开放政策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

《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重点:宋朝时期,经济南移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表现。教学难点:①深刻体会经济南移后,当时南方的繁华和富足。 ②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导入】3分钟 图片+20世纪最伟大的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图片+中国著名作家余秋雨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师:大家猜猜他们为什么愿意生活在宋朝?(进一步引导:你们将心比心,觉得什么样的环境是人们愿意生活的?) 生:······ 师:其实所有幸福环境的需求都是相通的。这些文学家,历史学家愿意生活在宋朝,因为那时对文人高度尊重。但更多的人愿意生活在宋朝,源于社会经济生活环境佳。(换算方式很复杂,但是简单的比喻,当时的宋朝在世界上就相当于现在的美国水平。)那么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宋朝的社会经济生活。 材料: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时代。据研究换算,南宋时期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 (换算方式:北宋朝税峰值达到1亿6000万贯。1两黄金=10 两白银=10贯,所以,1贯=5克。现在1克黄金=19美元,按

黄金折价,现在约值152亿美元。) 【突破重点】 师:老师觉得生活得好,无非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有的吃,有的穿,有的用,有得买。那么现在我们就四人分组,分别阅读书本 P108-110的内容。找找从哪些实际现象能支撑这四个观点。老师也承担一组“用得好”。(事先选好每组的记录员,每组承担一个组题)(阅读2分钟)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可能讲不全面,“有的穿”提醒思考衣料;“有得买”提醒思考地点,货品) 师: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找的非常全面。但是宋朝的生活远远不止这么简单,人们不仅是“有的吃,有的穿,有的用,有得买”,而且更是“吃得饱,穿得好,用得讲究,买得爽心。”那我们来具体看看

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2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掌握明清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记住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思考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封建专制制度的落后腐朽,同时认识到落后和封闭就要挨打,只有开放才是民族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上课前准备好的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在学生的疑问中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农产品你知道原产于哪里吗?它们是怎样从国外传入我国,在我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学习了这一课你就会了解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15___116页的内容,思考、讨论,明朝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口大量增加,粮食供给日益紧张,遇到灾荒年月就尤其突出。为解决粮食日益紧张的问题,明朝大量引进了哪些外来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这些高产农作物的种植将起到怎样的作用?(解决粮食紧张问题,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 3、当年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物品中,最受外国人欢迎的就是丝绸和青瓷碗盘。现在请思考一下:明朝时手工业技艺的先进、受工业品的畅销说明了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1)当时中国科技仍较发达。 (2)中国的商品有一定的销售市场。 4、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那么,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 (1)商品种类增多。农民和手工业者生产的粮食、棉布、丝绸、瓷器等都大量投入市场成为商品。 (2)城市繁荣。明朝商业城市很多,较著名的就有三十多座,这些城市大多集中于运河两岸,交通十分发达。而北京和南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引导学生看《皇都积胜图》和《南都繁会景象图》,提出问题:图中的“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招牌,反映了什么景象?(商品经济的繁荣) 5、明清时期中国最有名的商人是晋商和徽商,他们除经商外,还直接投资于手工业生产,成为了早期的资本家。现请看课本第125页有关明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部分,并思考、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何地?何行业?(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 7、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表现是什么?(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机户出钱购买原料和织机,机工出卖力气为机户干活) 机工在什么地方为机户干活?(机房) 8、那为什么明朝中期以后江南一带的丝织业中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呢?学生回答时教师引导: (1)男耕女织本就是封建社会中国农村传统的经济生活。 (2)明朝农业的发展使百姓有了一定的购买力,也使江南地区剩余的劳动力转而专门从事棉纺织业。 (3)唐宋以来,江南已成为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像松江等地自元朝以来就是中国的纺织基地,有从事纺织生产的优良技艺,专门人员和销售市场。 假如你是明朝时的一位“机户”或“机工”,想象一下你一天的生活将是怎样的?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现请思考一下,机户雇用机工替他生产,付他工资;机工们干了一天的活从机户哪儿领取工资,是否合理、公平?为什么?在学生回答是教师引导:剩余价值是机户发家致富的奥秘,他们之间雇用与被雇用、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所以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雇佣工人。 9、清朝前期实行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师:“闭关”原指关闭城门,后引申为断绝往来;“锁国”指像锁门似的把国家关闭起来,不与外国交往。“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拒绝和他国往来交流的政策。清朝时它得到了严厉的实行,那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推行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呢?在学生回答时,教师与之交流并引导: (1)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经济策略。 (2)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具有的超稳定性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交流。 (3)统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的固步自封,虚骄自大的浅见陋识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 (4)是在封建专制日趋衰落时对西方殖民侵略采取的消极防御策略,也是对中外交往会危及自身统治的畏惧表现。 10、你认为“闭关锁国”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吗?为什么?(不可能) 11、那“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严禁沿海居民擅自出海贸易;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12、联想一下郑和下西洋时的辉煌,并联系今日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清朝“闭关锁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闭关锁国作为一种消极落后的防御政策,是无法阻挡西方坚船利炮的殖民侵略的,相反会严重妨碍中国自身的发展,导致经济的停止和倒退。中国因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更看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

课题:七下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编写人:建湖县裴刘学校周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一级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能力目标:通过思考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 南方商业的发展; 2 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课前预习题: 1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全国经济中心 D、苏湖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的粮仓 2 优良品种占城稻原产于() A、越南 B、日本 C、朝鲜 D、印度 3 棉花种植已扩展到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是在()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教学过程: 三国以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从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后期,大量的北方人迁到江南,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了,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片荒地,到五代和以后,江南地区有了哪些重要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板书课题。 一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1、环境:相对安定 2、劳力:大量增加 3、技术:不断进步 4、自然:条件优越 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开发不是从唐朝开始的。(南朝后期,南宋完成) 二、经济繁荣的表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