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网络新词的英译探析

汉语网络新词的英译探析

汉语网络新词的英译探析
汉语网络新词的英译探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汉语网络新词的英译探析

作者:张宏涛, 高栋

作者单位:张宏涛(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高栋(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27)

刊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年,卷(期):2012(8)

参考文献(6条)

1.刘洪泉;付霆轶浅议"给力"的英译 2012(02)

2.林书武奈达的翻译理论简介 1981(02)

3.莫小雯汉语网络热词英译浅谈[期刊论文]-魅力中国 2011(06)

4.杨全红简论汉英新词新语的翻译 1999(03)

5.杨全红汉英新词翻译:一项费力难讨好的活儿[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3(09)

6.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2001

引用本文格式:张宏涛.高栋汉语网络新词的英译探析[期刊论文]-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8)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参考题目

附1:英语专业学年论文参考选题 文学类 1 解读布莱克诗篇《老虎》的象征意义 2 弥尔顿创作目的和结果的矛盾之我见 3 华滋华斯诗歌的自然观 4 简析《秋颂》的美学价值 5 由《云雀颂》看雪莱的诗歌创作观 6 论叶芝诗歌中的象征主义 7 狄金森诗歌的现实意义 8 论现代诗歌与后现代诗歌的异同 9 解读《麦克白》的创作意义 10 由海明威的《杀人者》理解客观叙述法 11 解读福克纳的《干燥七月》 12 中外文学作品比较 13 英文作品中的人物分析 14 英文作品的社会意义 15 英文作品的文体风格 16 一个值得同情的复仇者--- 评希思克力夫被扭曲的心路历程 17 小议《红字》中红字的寓意 18 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 19 惠特曼的死亡哲学 20 “罪”与“罚”的对立统一--- 浅析《红字》的主要人物 21 一个复杂的人--- 《呼啸山庄》男主人公希克后性格分析 22 论《呼啸山庄》--- 原始古朴与文明理性的交错色彩 23 一人分饰两角---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手法的运用 24 思嘉的精神家园--- 陶乐 25 是母亲,还是情人--- 论《儿子与情人》中莫雷尔太太的任务性格 26 善恶交织的心灵挣扎--- 透过小说《威廉?威尔逊》和《黑猫》看艾伦?坡的善恶观 27 五颜六色的语言世界--- 论英汉语言中的颜色与颜色词 28 恐怖与美丽--- 浅议爱德加?艾伦?坡的恐怖小说 29 论《美国丽人》一片中任务的两面性 30 爱的超越--- 浅析《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性的描写 31 《简?爱》中的女权思想评析 32 死亡,人生永恒的主题---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与《死之念》之比较 33 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34 The Charm of Lady Chatterley 35 奏响生命的新乐章--- 浅析艾立丝?沃克的《紫颜色》 36 安诺波佩--- 南太平洋上美国社会的幻灯片 37 站在传统和现代之间--- 《荆棘鸟》和《穆斯林的葬礼》的比较赏析 38 Domby and Son --- the Portrait of a Capitalist 39 “女权主义”运动与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40 从《苔丝》看哈代小说的悲剧意识 41 谈简?爱的叛逆性格

网络流行语翻译大全

网络流行语翻译大全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网络流行语翻译大全:卖萌小清新英文逐个 说 网络流行语翻译大全:卖萌小清新英文逐个说:“坑爹”、“伤不起”、“吐槽”均是时下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新鲜词。这些词无论生命力多强,都给我们的语汇带来一丝喜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份轻松。此外,这些流行语(如“富二代”、“剩女”)往往反应了许多现实的社会问题,是对这些问题凝练的调侃。 “坑爹”、“伤不起”、“吐槽”均是时下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新鲜词。这些词无论生命力多强,都给我们的语汇带来一丝喜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份轻松。此外,这些流行语(如“富二代”、“剩女”)往往反应了许多现实的社会问题,是对这些问题凝练的调侃。 高中生可以通过熟悉这些新鲜词来让自己想起一些社会现象、社会事件,并将它们作为事例佐证自己的作文。哲学家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曾说:“我语言的极限就是我世界的极限。我所知道的东西仅是我可以用语言表述的。”(Thelimitsofmylan-guagearethelimitsofmyworld.AllIknowiswhatIhavewordsfor。)因此,当学生们常常抱怨举例困难时,不妨用这其中部分现成而短小精悍的词来提示自己,那么作文举例会变得左右逢源。 笔者罗列了近年来活跃于青少年唇间的中文新鲜词40例,并提供了它们的英语说法。这些译文有些来自权威英语媒体如《中国日报》、《上海日报》,有些来自于笔者对众多网络翻译的精心筛选,其余则是笔者自己的翻译如“纠结”、“忐忑”、“淡定”等。可以说,与其看着学生草率地将这些中文流行词翻译成英文并运用于作文中,还不如尊重他们的选择,并将标准的讲法告知他们。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译文中有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朋友不吝指正。 中文英文 1.神马都是浮云It’sallfleetingcloud。 2.山寨fake,counterfeit,copycat 3.宅男Otaku(“homebody”inEnglish);geek 4.被雷倒(到)了inshock 5.纠结ambivalent 6.忐忑anxious 7.悲催atear-inducingmisery 8.坑爹thereverseofone’sexpectation

英语对现代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

英语对现代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 “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语言学家萨丕尔) 姓名:万玉梅学号:080114316 院系:文学院 摘要:语言本身就是社会生活发展的产物。随着网络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网络语言也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历史发展的必然。英语是当今世界上通用的语言,而汉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现在,却因为网络语言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语言作为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这种状况下,英语就不可避免的对现代汉语网络语言产生影响。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新浪网2000年8月29日有一篇文章中有一段话是很典型的网络语言,部分记录如下: “7456(气死我了)!大虾(网络高手)、菜鸟(初学上网技术不熟练的人)一块儿到偶(我)的烘焙鸡(home page,主页)上乱灌水(发表没有意义的文章),这些水桶(经常灌水的人)真是BT(变态)!BS(鄙视) u(you,你们)!哥们儿用不着PMP(拍马屁),到底谁是好汉,光棍节过招。94(就是)酱紫(这样子),待会儿再打铁(发帖)。:p(吐舌头的鬼脸)呵呵!” 从这个例子看来,如果一个不懂网络语言的人来看这段文字是很难看懂的,但是这种简短的表达方式很适合网民交流,没有语法限制,可以任意表达,也正是这种随心所欲的交流方法,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网民们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瞠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 一、网络语言的概况 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和网名民的大量增多,网络语言也随之越来越丰富。目前,网络语言已经日渐成为网民在网络交流上必不可少的“通行证”。 1.网络语言的含义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际时所运用的语言形式,它是夹杂了数字代码、英语字母、谐音假借文字和电脑键盘上符号写成的特殊语言,是一种新的媒体语言。 网络语言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根据词汇的语义功能和文化内涵,广义的网络语言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登陆、在线、聊天室、局域网、防火墙、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第四媒体、电子商务、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即网友之间为了方便交流,加强沟通而创造的有它独特的风格的习惯用语,是由网民创造并在网上使用的语言。前两种一旦被广泛运用,便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固定下来,形成相对的稳定性;而第三种语言由于其五彩缤纷的词汇超越常规的语法和

从“三维”适应性转换浅析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

从“三维”适应性转换浅析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 摘要:“三维”适应性转换是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本翻译方法和原则。该观点倡导,译者要在三维(即语言维?p文化维和交际维)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即包括原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交际语境、社会环境、作者、读者和委托人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做出适应性选择并给出整合适应度较高的译文。本文以该方法和原则为指导,以例证分析做途径,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层面分析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并试图找到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本。 关键词:“三维”适应性转换翻译生态环境中国文化特色词。 1.理论基础 “三维”适应性转换是“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本翻译方法和原则。该理论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应“新时代,新译论”的号召提出来的[1]。根据胡教授的解释,“三维”具体指的是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该理论认为,在翻译活动中,原文本、原语和目的语所代表并呈现的一切(包括原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交际语境、社会环境、作者、读者及委托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些因素合力构建了一

个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的实质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并将翻译过程看做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不断自我适应并做出适应性选择的过程。换言之,就是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译文的语言、文化和交际层面相互转换,做出整合适应度最高的选择,即最佳选择。但是在这些翻译过程中,必须坚持“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 2.中国文化特色词 “文化特色词”又名“文化词汇”,指的是“有一定文化背景或深刻文化意蕴的词语,包括在一定历史阶段沉淀下来的谚语、典故、特殊的人物名称等,以及现行的熟语、习语”[2]。中国文化特色词就是具备一定中国文化内涵且中国独有的词汇。原外文出版社总编辑徐明强明确指出中国文化特色词即我们自己创造的、非通用的词语[3]。这些词的英译不同于一般词的英译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词一般都具有极深厚的文化内涵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在英译这些词的时候要理解这些词的内涵意义,构建一个良好的翻译生态环境,即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仔细考虑译文的整合适应度:译文能否在最大限度保持原文语言风格的同时被英语国家读者接受;译文是否符合英语国家读者的文化习惯;译文能否准确传达原词含义。 以下内容,本文主要采用例证分析的方法,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适应性转

网络流行语英文版

2009年中国十大网络流行语英文版 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也是一个网络推动的时代。岁末将至,盘点2009年中出现的每一句网络流行语,无一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细读每一个网络流行语诙谐和无厘头的背后,无一不是对现实问题的最理性的思考。 值此之际,特别推出2009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的英文版,让我们一起来对刚刚走远的集体记忆温故知新。 1. 不差钱 Money is not a problem. 出处:2009年央视春晚,赵本山、小沈阳等演出了小品《不差钱》。几乎一夜之间,二人转演员小沈阳连同小品中的多句经典台词,红遍大江南北。 入选理由:赵本山的小品历年来都不乏经典台词,这次有了小沈阳的加盟,语录更是经典。春晚过后,老百姓去餐馆点菜,和餐馆服务员之间最常见的对白就是“这个真没有”,“这个可以有”“咱不差钱”。 2. 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 What brother is smoking is not a cigarette, but loneliness! 出处:7月初,在百度贴吧里突然有人发了一张一名非主流男子吃面的图片,图片配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有网友相继模仿“哥×的不是×,是寂寞”的句式,“哥上的不是网,是寂寞”、“哥爱的不是你,是寂寞”…… 入选理由:今年,“寂寞体”成为很多人的MSN、QQ签名,仿佛什么事情都可以化作“寂寞”两个字,它折射出现代人需要抚慰的心灵。寂寞是一种病,我们都在寻找治愈它的药片。 3.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Jia Junpeng, your mother wants you to go home to have some food. 出处:贾君鹏只是个网络虚拟人物,但是在2009年7月16日百度贴吧里的魔兽世界吧里,一个只有标题《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空帖,短短几个小时就被390617名网友浏览,引来超过1.7万条回复,并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内吸引了710万点击和30万的回复。入选理由: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种兼具家庭式温馨的调侃语录成了最流行的网络问候语,并影响了社会各界和媒体们对此语录的深度分析。 4. 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Life is like a tea table, with bitter cups placed all over it. 出处:首先是易中天因为在一期《百家讲坛》中瞪大眼睛感叹了一句“悲剧啊”,结果就被网友截了图并上传到了网上,随即成为无数网友争相引用的签名档。其实,这句流行语的句式模板来自张爱玲笔下的———“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杯具”一词诞生后,网上出现了“杯具党”,网友们又创造了“餐具(惨剧)”、“洗具(喜剧)”和“茶具(差距)”。 入选理由:在网友看来,“杯具”这个词比“悲剧”能表现内心的无奈,同时又多了一分自嘲的乐观态度,比之前单纯的悲观也多了一分希望。 5.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Don't be obsessed with brother. He is only a legend. 出处:这句话的起源是猫扑大杂烩,由网友“不要迷恋哥”的一个帖子引起的恶搞。

当代汉语新词新语探析

信息时代的汉语新词新语探析 第一组:迟怡然(主讲) 王静雅(收集材料) 园园/ 郭莉(资料整理) 康慧敏 (PPT制作)

信息时代的汉语新词新语探析 1 首先介绍一些网络信息时代的新词新语 Eg: 我也是醉了 不造 人艰不拆 土豪 我也是醉了我也是醉了话:一种对无奈,郁闷,无语情绪的轻微表达方式。表示对人物或事物,无法理喻、无法交流和无力吐槽。多可与无语、无法理解、无力吐槽换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意思:①假借醉了不清醒的状态,不能理解对方的想法,实则表示对方的不可理喻和自呵呵呵呵表示高兴的心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它的词语搭配使用。 呵呵原指笑或微笑和开心的笑,也表示自己开心,是笑声的拟声词。但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特别是聊天工具和BBS的普及发展的情况下,呵呵这个词被越来越多地打在网络,电脑屏幕上用来反映自己的表 不造网络时代,人们为了更快捷更方便地表达某些常用词组的意思,将其以快速连读或者快速输入,就成了合音,即两个音节产生融合而变为一个音节(一般由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合并,类似古汉语中的反切)。可以说,合音字兼有原词的音和义。造,用在网络 流弊流弊词汇意思1、指某事引起的坏作用,也指相沿下来的弊端。2、流弊是某些对语言环境要求比较严格的地方不允许出现牛X这样的字眼,所以部分人就用流弊来代替,后来更多的人发现用流弊也有卖萌的元素在里面,是带有某些地方nl不分的方言一样,流弊就慢慢流逗比逗比(Funny than)意思就是说你比较逗,不熟的人这样说带有贬义成分,熟的人这样说一般是玩笑,对陌生人说是侮辱的意思,对熟悉的人说是调侃的意思。在LOL里,逗比就是用来评价等级较高却自以为是的傻缺玩家。就目前来讲,逗比使用率已经普及到各种聊天之中 娘炮娘炮指的是外貌及行为表现女性化的男子,含戏谑意。被称为娘炮的男子,通常外貌娇美、态度温柔,男儿身有着阴柔美。词汇来源:娘炮一词来自,属形容词,含戏谑意。娘炮是出自于的一部青春偶像剧《别叫我软柿子》的台词,女主角骂男主角娘炮,意思就 土豪土豪,网络用语。通常指乡土里有钱并非主观而显示出个人巨额财富的人(区别于暴发户)。词汇释义20世纪80年代连环画封面指网络上无脑消费的人,也可以引申到其他领域(网络游戏、电子设备、动漫ACG等)。如某网络游戏中的人民币玩家被称为土豪,有时也会简化为

汉语网络流行语及其英译的对比研究

汉语网络流行语及其英译的对比研究 一、引言 汉语网络流行语是产生于我国社会文化环境,体现着国人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文化现状,传达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意趣、诉求与生存状态。汉语网络流行语是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对于展现中国国际形象的作用不可小觑。ChinaSmack就是一个以报道中国热点话题及网友评论为主旨的新兴网站,每天及时更新中国热点事件和最新网络流行语的英译。因流行语所含有的特定含义,翻译这些新兴热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难点。通过对语料的筛选和分析,研究当代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现状。 二、网络流行语的概念界定 网络流行语是从网络平台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并通过互联网迅速在广大网民中间流行起来的词汇。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在于“新”。它的“新”首先指时间上的新,即在一定的时间参照点之下,对其产生时间的新鲜性的限制;其次是内容上的“新”,网络新词大多是旧词义通过引申、转义等方式被赋予了新义,它们从最新的社会问题与现象中被提炼出来,能够在第一时间表达广大网民对新鲜事件的看法。 三、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现状 目前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译资料匮乏 网络流行语相关的英译资料不足。目前国内出版的双语专科词典(书)只有两本,其他双语综合性词典、等工具书往往交叉收录部分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此外,随着网络等媒体的发展,以沪江英语等为代表的网络资源开始为部分网络流行语提供英译,但此类网站尤其是权威网站为数不多,收录的语料也不够全面。 (2)译文缺乏统一性 在网络资源中,同一个网络流行语的不同英译往往比比皆。如,“山寨”搜集到多种译文如下: 山寨版:cheap copy (《英汉双解流行语辞典》) 山寨:bandit;copycatting (《汉英词典》) 山寨手机:unlicensed cell phone(《这个词原来这样说》)

浅谈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从餐桌礼仪中的非语言交际角度看中英文化差异 2 英语法律文本翻译原则 3 文本特征与高中英语阅读 4 Feminism under the Traditional Masculine Standards 5 浅析英语粘着词素及其在词汇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6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圣经人物原型分析 7 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8 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 9 从《暴风雨》看凯特?肖班的自由派女性主义思想 10 英语报刊中的新词浅析 11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 12 On the Progressive Awakening of Feminine Consciousness in The Hours 13 从空间语言的角度分析中美隐私观念的差异 14 会话含义理论在英文广告中的应用 15 汉英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16 英文征婚广告和中文征婚广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17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18 The Death Image of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19 解析女性主义在DH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人物塑造中的体现 20 A Struggle for Survival and Mastery—on Buck’s Experience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21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 22 Culture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23 A Brief Analysis of Willy Loman’s Tragedy in Death of a Salesman 24 身势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5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26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Major Characters in Moby Dick 27 论中西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差异 28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elebr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 29 快乐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0 论“迷惘的一代”告别“美国梦”——浅谈《永别了,武器》和《了不起的盖茨比》 31 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看美国梦 32 探析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风险 33 On the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34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35 论《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 36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37 从文化角度看商标翻译的失误 38 阿加莎?克里斯蒂探案小说《罗杰疑案》叙事独特性探究 39 影响英语阅读速度提高的主要障碍及其解决方法 40 浅析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观 41 从奥巴马访华报道看中美媒体报道差异 42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策略

中国特色词汇的音译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论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1.1 Definition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中国特色词汇”的定义:(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定义) 集中体现中国特有的事物或现象并具有中国语言独有的语言表达形式的一类词汇 1.2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中国特色词汇”的特点:(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说明特点) 1.体现中国特色:集中体现中国特有的事物、现象,并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 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等几乎所有领域。(反映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 中国特色词汇是相对于普通词汇和外语词汇而言的,是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突显出来的。其往往缺乏直接对应的英文词汇。 这些特殊词汇或表达法语言生动活泼, 形式简洁明了,并且通俗和富有特色,内涵含蓄丰富, 带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社会在各个时期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 涵 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外交、艺术、科技、网络、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 政治类的,比如,“三讲”,“三通”,“两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00国两制”、“两手抓”、“三个代表”、“三下乡”、“八荣八耻”、“节日腐败”、“双规”、“地方粮票”等;经济类的,比如,“小康”,“龙头企业”,“解困基金”、“包产到户”、“练摊”、“倒爷”、“假日经济”、“黄金周”、“出口创汇”、“回扣”等等;社会类的,如,“安居工程”,“公款吃喝”,“货币化分房”、“托儿”、“红包”、“啃老族”、“毕婚族”、“超女”、“哈日”、“包二奶”、等;文化教育类的:如“禅宗”,“小品”、相声?“高考移民”、“高考状元”、“保送生”、“普九工程”、“希望工程”、“素质教育”等等;生活行为类的,如,“剪彩”,“皈依三宝”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些新用语所包括的文化内涵,一开始不为英语国家人民所理解,但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繁荣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英语国家人民渴望进一步了解中国,他们开始逐步接受其文化中 所没有的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用语。) 2.具有中国语言独有的语言表达形式, 包括一些概念、政治术语、短语和汉语 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词语等。 这些词中, 有些是旧有词汇被赋予了新义, 有些是外来词汇进行了中国化改造, 有些是根据汉语特点新造出来的词汇。从总体上看, 这些特色词汇反映了汉语构词灵活, 内涵丰富的特点, 很难在英语中找到意思一致的词汇或表达, 因此, 给译者带来极 大的困难。 对与其构词灵活的特点,可以做如下分析。汉语的字和词是分开的。汉语的字是有限的,虽然人们还在造新字,但是这是极为有限的。而汉语新词构造却是无限的。汉字的词形较为

英汉基础翻译要点

英汉基础翻译要点 第三章抽象名词的译法 英语民族重抽象思维,擅长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事物,在文章中出现大量的表达抽象概念的名词.如:等等.抽象名词的翻译比较复杂,需要根据上下文具体地确定这些抽象名词的表达. 3.1 由动词抽象而来的名词译成动词 英语中有名词化的亲倾向,即用名词表达动作,行为等本来由动词表达的意义.这种词多是动词的同源名词. 例1.The 1967 UN document calls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Middle East conflict on the basis of Israeli withdrawal from occupied territories and Arab acknowledgement of Israel's right to exist. 1967年的联合国的文件呼吁解决中东冲突,其基础是以色列从被占领的土地上撤退,阿拉伯国家则承认以色列人的生存权. 句中的抽象名词"settlement", "withdrawal", "acknowledgement",连同相关的词,可以用汉语中的动词"解决","撤退","承认"来表达. 例2.The growing awareness by millions of people of their intolerable condition of life had promoted them to revolt. 千百万人民日益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条件不堪忍受,这促使他们起来反抗. 3.2 含有动作意义的抽象名词译成动词 英语中另一个倾向是有许多动词意义或动作意义,这类词汇在译成汉语时通常要译为动词.如: 例1.She said this with a provocative glance and a gleam of teeth. 她说这话时挑衅地看了一眼,还把牙一吡. 例2.One after another, speakers called for the downfall of imperialism. 发言者一个接一个,号召打倒帝国主义. 例3.An acquaintance of world history is helpful to the study of current affairs. 了解一点世界史,对学习时事有帮助. 例4.Modern English polite society seems to me as corrupt as consciousness of culture and absence of honesty can make it. 英国现代上流社会,据我看来,已经被有文化却无廉耻的人们尽其能事地弄到最腐朽的程度. 句中consciousness和absence都是含有动词意义的名词.前者相当于being conscious of 或being aware of,作"意识到"解,可译为consciousness of culture"有文化". 3.3 抽象名词作主语汉译时要改变其句子成分 英语中的抽象名词可作各种成分,而且有一个常见的现象是抽象名词作句子的主语.这与汉语的习惯不同,因为汉语习惯于用表示人或生物的词作主语,在思维方面往往以"人"为中心,认为只有人才能做出有意识的动作或具有有意识的行为.因而,英文中以抽象名词作主语时,汉译时要根据上下文予以改变,使汉语表达以"人"为中心.如: 例1.American education owes a great debt to Thomas Jefferson. 托马斯·杰弗逊对美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例2.The thought of returning filled him with fear. 他一想到还要返回,心理就害怕. 例3.My shock and embarrassment at finding mother in tears on Wednesday was a perfect index of how little I understand the pressure on her. 星期三发现妈妈哭了,我感到震惊和窘迫,这说明我对妈妈身上的压力多么不理解. 例4. The satisfaction of killing time and of affording some outlet, however modest, for ambition, belongs to most work, and is sufficient to make even a man whose work is dull happier on the

最新中国特色词汇英译2

中国特色词汇英译2

1、中国意念词(Chinesenesses) 八卦 trigram 阴、阳 yin, yang 道 Dao(cf. logo) 江湖(世界) the jianghu World (the traits’ world) e.g. You can’t control everything in a traits’ world.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道 Daoism(Taoism) 上火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儒学 Confucianism 红学(《红楼梦》研究) redology 世外桃源 Shangri-la or Arcadia 开放 kaifang (Chinese openness to the outside world) 大锅饭 getting an equal share regardless of the work done 伤痕文学 scar literature or the literature of the wounded 不搞一刀切 no imposing uniformity on … 合乎国情,顺乎民意 to conform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will of the people 乱摊派,乱收费 imposition of arbitrary quotas and service charge 铁交椅 iron (lifetime) post’s; guaranteed leading post 脱贫 to shake off poverty; anti-poverty 治则兴,乱则衰 Order leads to prosperity and chaos to decline 2 、中华民族的喜庆节日(Chinese Festivial) 国庆节 National Day

网络流行语的英语翻译.

微博Microblog,山寨copycat,异地恋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 剩女3S lady(single,seventies,stuck/left girls,熟女cougar (源自电影Cougar Club,裸婚naked wedding,炫富flaunt wealth,团购group buying,人肉搜索flesh search,潮人:trendsetter,发烧友:fancier,骨感美女:boney beauty 卡奴:card slave,下午茶 high tea,愤青young cynic,性感妈妈yummy mummy,亚健康sub-health,灵魂伴侣soul mate,小白脸toy boy,精神出轨soul infidelity,钻石王老五diamond bachelor,时尚达人fashion icon,御宅otaku,橙色预警orange signal warning,预约券reservation ticket,上相的,上镜头的photogenic,80后: 80's generation,百搭:all-match,限时抢购:flash sale,合租: flat-share,荧光纹身:glow tattoo,泡泡袜:loose socks,裸妆: nude look,黄牛票:scalped ticket,扫货:shopping spree,烟熏妆: smokey-eye make-up,水货:smuggled goods,纳米技术: nanotechnology 正妹hotty,对某人念念不忘get the hots for,草莓族Strawberry generation,草根总统grassroots president笨手笨脚have two left feet,拼车car-pooling,解除好友关系unfriend v. ;暴走go ballistic,海外代购overseas purchasing,跳槽jump ship 闪婚flash marriage,闪电约会speeddating,闪电恋爱whirlwind romance 刻不容缓,紧要关头 crunch time,乐活族LOHAS(Lifestyl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一夜情one-night stand 偶像派idol type,脑残体leetspeak,挑食者picky-eater,伪球迷fake fans 狂热的gaga eg: I was gaga over his deep blue eyes when I first set eyes on him 防暑降温补贴high temperature subsidy,奉子成婚shotgun marriage 婚前性行为premarital sex,开博 to open a blog,房奴车奴mortgage slave 上课开小差zone out,万事通know-it-all,赌球soccer gambling,桑拿天sauna weather,假发票fake invoice,二房东middleman landlord,笑料 laughing stock,泰国香米

现代汉语中的新词现象

现代汉语中的新词现象

现代汉语中的新词现象 摘要:社会不断地变化,发展,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特别是语言里的词汇,更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新词的产生有很多的原因,地域的交流,新事物的产生等等。这也就使得新词的种类很多,网络语言、数字语、广告语等等,特别是网络语言达到近乎疯狂的程度。新词的产生,反映了社会交际的需要,丰富了语言的内容。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也不可避免地继续发展下去。对于新词现象,人们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专家学者的意见以承认为主。对于新词我们应采取宽容、容纳的态度,解决存在的问题,引导它,规范它,使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关键词:新词,新词现象,网络语言,规范 恩格斯说:“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个解释是唯一正确的,拿动物来比较,就可以证明。动物,甚至高度发展的动物,彼此要传达的东西很少,……此外,他们还获得了如对人依恋,感激等等表现感情的能力,在这种能力以前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和这些动物经常交往的人很难避开这样的信念。这些动物现在感到没有说话能力是个缺陷。”从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出语言是人在生产劳动中因为必须进行交际,进行合作,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劳动过程中,在社会生活中,人类以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类不能离开语言,离开语言的社会是不存在的。语言也就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人类对语言的认识研究和使用,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下,语言就随着一些东西被淘汰或需要其他的词来代替或消失,也就出现一些社会现象而不断丰富它适应它,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出现了许多新词,这里所谓的“新”一是从未出现的词语,二是本有的词赋予了它新的意义。这些年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词的出现如雨后春笋般。近年来甚至出现了“一天出现三个新词”的现象。本文就新词中的“网络语言”展开叙述。 语言折射社会发展的轨迹,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新词新语。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经在《汉语史稿》中说:“五·四运动以后,一方面把已经通行的新词巩固下来;另一方面还不断的创造新词,以适应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从词汇的角度来看,最近五十年来汉语发展的速度超过以前的几千年。” 继“五·四”运动之后,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是新词语发展的第二高峰。诸如“公私和营”之类的大量新词潮水般涌现。而第三个高潮,就是改革开放之后的这二十几年。新事物、新概念、新现象层出不穷,而且随着社会开放程度而不同,人们在文化上的宽容度也随之加大,于是新词新语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形态。新词语的产生,反映了社会交际的需要。科技或社会生活方面的新事物产生了,就需要有新的词语来表示它们。上网、下载、转基因、试管婴儿、物业、信用卡、一国两制等许许多多新词新语,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还有一些新词语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例如两代人之间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很自然地用到“代沟”这个词。在社会生活中,以某种厉害关系共处的双方,不一定都是彼消此长,甚至你死我活。如果双方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会取得没有输家,都是赢家的结果。这几年,称述这种双方都受益的情况用到一个恰当的词——“双赢”。有些新词则反映出语言使用求新求雅的心理。比如,汉语里原来有“卷铺盖”一词,意思是因解雇或辞职而离开工作的地方。这些年用的更多的是一个新词“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相比之下,“炒鱿鱼”比“卷铺盖”不仅显得新奇而且有幽默感,人们更喜欢使用。 社会多元化,语言也自然鲜活、多样了。而且社这样会越开放新词语也就越活跃。我们这里谈到的新词语,有的是新造的,有的是从外来语借鉴而来的,有的是从方言中借鉴而来的,另外还有的是通过语言本身的一些手法减缩的,有的是通过修辞手法得来的等待。 二 面对新生词语的大量出现,有人提出现代汉语急需规范,呼声认为很多外来词,流行语,缩略语……或者是胡编乱造的新潮,或者是莫名其妙的符号链,有害于语言的纯洁和

汉语网络新词的文化内涵及英译

1.引言 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语言作为体现社会文化的载体也在不断发展。从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房改”、“医改”,到体现社会现实的“小三”,“潜规则”,汉语词汇在短短几十年产生了十分流行的新词汇。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网友们也创造出很多汉语新词,如“艳照门”,“偷菜”,等。这些词的英译版也在网上流传开来,其中不乏一些翻译的非常绝妙的词语。这些新词的翻译对传播中国文化,让外国人认识中国社会以及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而能正确体现出这些词语内涵的翻译才能有效完成这一文化的传递,让更多的其他文化的人能通过这些词汇正确了解发生的新闻事件,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中国的社会现状。本文试图评析一些新词英译版的文化内涵,指出其中的妙笔与瑕疵,并发现在翻译汉语新词方面的技巧。 2.翻译中文化传递 文化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来自人们的长期社会实践和智慧结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认识了解是靠翻译来实现的,因为翻译的本身就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在他们《翻译,历史和文化》中指出了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本身,而是与语言所处文化紧密相关的;语言极大的受限于其所处文化的历史,传统,语境等[1]。在勒菲弗尔《翻译,重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控》一书中,他强调了翻译中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与地位,认为翻译是处于某一利益群体的人对原文进行重写的过程,其目的是具有一定意识形态的[2]。因此,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时,我们必须考虑除语言本身外的众多文化因素。 3.中国式英语与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汇的区别 中国式英语(Chinglish),或中式英语,是以中文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因欠缺英语能力及受汉语的干扰而产生的不合英语表达习惯的错误英语表达,是错误分析的对象。最常见的例子比如: (1)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People hill people sea(人山人海) 这些例子都是一些根据汉语的语言习惯生造的英语表达,是错误的。 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汇,或者可以称为中国英语,由葛传槼先生最早提出,后来汪榕培、李文中、谢之君等都对此进行了定义,张宏武、林琼、文秋芳等人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3]。王建国[4]在《中国英语研究存在的问题》一文中提到中国英语必须满足两个标准:一是能够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二是要为英语本族语者所接受。这两个标准,只涵盖了词汇层面,并未包括句法层面,也就是说只要满足这两个要求的词汇才能叫做中国英语。谢之君[5]认为,中国英语是一种干扰性英语变体,且这种干扰表现在语言各个层面上,包括语言、思维和文化等。本文中所分析的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等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得到英语母语者认同的英语变体。而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虽然同在一个连续体上,但是后者向前者的转化非常有限。因此,笔者认为,文中一些为人们所接受的汉语新词的英译属于具有汉语特色的中国英语,是有别于中国式英语的。 4.网络新词的英译例示 一些汉语网络新词的出现本身已足够精炼与巧妙,其网络上流行的英译版本更令人叫绝。如“躲猫猫”一词,原本指的是一新闻事件,一个因盗伐林木被关进看守所的青年,2009年2月8日在看守所内受伤,被送进医院,2月12日死亡。警方称其受伤的原因是放风时和狱友躲猫猫撞在墙上。若按其原意,翻译为“hide-and-seek”(字面为英文中躲猫猫,捉迷藏的意思),外国人只能看懂其然,却不懂其所以然。笔者在网络上发现现在网上热传的中国式英语将其翻译为“suihide”,是suicide(自杀)和hide(躲)的合成词,两个词和在一起正好概括了云南的“躲猫猫”事件。并且“suihide”连起来读完全符合英语读音规则,可称之为是翻译“信达雅”的典范。另外,“躲猫猫”本来的翻译并不能完全的表达其本来的内涵以及其希望译文读者所领略到得一丝。相反,网友们的英译版虽然在形式上与汉语相差甚远,却很好的表现出了其文化与社会内涵。笔者认为,此翻译符合前文所提到的中国英语的标准,可以将其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新词汇,即属于中国英语,延续使用。 另外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笑而不语”,中国为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国家,根据霍尔的高语境与低语境理论,中国人的交流方式偏向于含蓄婉转,不会轻易在众人面前表现情绪,尤其是不满情绪,而更多的是依赖非言语交流,如面对某一事件采取“笑而不语“的姿态。在美国英国等这些低语境国家,人们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绪,因此没有相对应的“笑而不语”的英文表达。有网友将其翻译为smilence,是smile(微笑)和silence(沉默)的合成词,同样,smilence取义英文smile和silence各一部分,既全面的表达了中文此词的内涵,又很合英文的发音习惯,也可以称得上是典型中国特色英译新词的绝妙翻译。 5.新词翻译技巧 关于新词的翻译,借鉴之前很多对于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主要有音译加意译法,直译法,意译法,移译法,以及合成法等。 5.1 音译加意译 采用音译法来翻译中国英语非常普遍。音译,即直接采用汉语拼音来书写的形式。如: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译名“Fuwa”,通过英译法,向世界传达中国奥运吉祥物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蕴,而之前的译文“Friendlies”则饱受争议,让很 汉语网络新词的文化内涵及英译 冯晶晶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陕西西安 710128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新词也随之产生。这些新词大部分都体现了中国的社会现状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翻译是不同文化间沟通交流的方式,而这些新词的英译词也慢慢流行起来。通过对中国式英语和中国特色英语词汇的对比,本文提出这些词汇的英译符合中国特色英语词汇的特点,属于较为成功的翻译,并对其翻译技巧进行总结,提出一些翻译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新词;英译;文化内涵;中国特色英语词汇 (下转第333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