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案设计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案设计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案设计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案设计

九年级阅读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水浒》这部名著的思想容和艺术成就;

(2)能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分析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水浒》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2.初步了解《水浒》这部名著的主要容和现实意义;

3.通过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主题曲《好汉歌》。

师: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到了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侠之士。那么,你们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名著吗?你们想到了其中的哪些豪侠之士?(要点提示:取材于《水浒》;可能想到的豪侠之士:逼上梁山的林冲、醉打猛虎的武松、勇猛憨直的逵、行侠仗义的鲁智深等。)

师:众多的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等,可以说我们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设计意图:开头激趣相当重要,通过同学们熟悉的《水浒》主题歌,引入《水浒》,并以行侠仗义的豪侠之士触动学生的兴奋点,让他们初步感受梁山英雄的侠义精神,再顺势导入主题。)

二、整体感知,全面了解

1.请把你了解的有关《水浒》及其作者的相关情况向大家介绍。

2.作家作品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最早的创作者。关于其生平,至今尚无确切的资料,据说他生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原名耳,又名子安,祖籍。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又传他曾参加士诚军。

《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是我国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描写了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到最后失败的全过程,并写出了农民起义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原因。作品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成功的塑造了一大批起义英雄的生动形象,歌颂了他们敢于反抗的叛逆精神。全书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第七十一回,写鲁智深、林冲、志、宋江、吴用、武松、逵、石秀、雄、卢俊义等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是梁山好汉的个人英雄传奇故事;第二部分从第七十二回至八十二回,写梁山起义军同官军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的过程,是梁山事业发展壮大的写照和梁山好汉的集体传奇故事;第三部分从八十三回至一百回(一百二十回至一百二十回)写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奉命征辽、征方腊(一百二十回本包括征田虎、王庆的容)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是梁山起义的最终悲剧结局。

3.写作背景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

《水浒》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当时的社会非常的黑暗,在位皇帝徽宗只知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蔡京、高俅、童贯、戬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来进行武装反抗。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小说中描写的宋江、方腊等起义,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4.自主阅读教材229页《名著导读:<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进一步了解《水浒传》相关知识,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水浒传》故事原形及发生年代。

(2)《水浒传》的故事梗概及现实意义。

(3)《水浒传》成书的有关过程及艺术成就。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作者、写作背景、主要容及艺术成就全面的了解这部伟大的小说,从而让学生了解小说三要素中的社会环境,为后面人物的解读打下基础。)

三、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 小结语:略。

2.作业:搜集你最喜欢的水浒人物故事,并要求能简要地复述出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你说我说大家说:水浒人物故事大比拼。要求简明扼要的在小组流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故事,然后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限时1分钟。(整体时间控制在5分钟。)师:刚才我们大家交流了自己喜欢的人物故事,说得都非常的好。事实上《水浒》这部小说塑造的人物有很多,仅梁山就有108好汉。这些好汉当然会赢得我们的喜爱。在这些好,有一位人物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疾恶如仇、敢于反抗的花和尚鲁智深,相信大家也是很喜欢他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重点学习他的一段故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二、片段赏析,掌握方法

1.快速阅读教材231页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片段的大概情节。

2.简介鲁提辖:鲁提辖,名鲁达,提辖是他所任的官职名。他看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就不由得燃起怒火。为了搭救落难的金氏父女,见义勇为,三拳打死镇关西,因而丢了官职,被迫去作了和尚;真纯豪爽,蔑视一切清规戒律,大闹了五台山,只好到相国寺去看苹果园;又为搭救林冲,大闹了野猪林,连和尚也作不成,只得到二龙山落了草,最终被逼上了梁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他的第一次亮相。

3.结构梳理,感知侠义之举:鲁达为什么要打?怎么打法?打的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以情节的发展来梳理全篇,帮助学生理清结构,让学生了解小说三要素中的情节。)

4.品评人物,感受侠义之举: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个故事中,你认为鲁达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请找出相应的文字加以剖析。(学生快速看课文,在书上注出鲁达的性格特点,并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形式交流归纳,多元解读人物性格形象。教师引导学生主要从这个人物的言谈、举止对人物性格进行品评,并予以适时点评。)要点提示:疾恶如仇、莽撞粗鲁、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5.精读三拳,细品侠义之举:

(1)观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拳”的视频片段,然后阅读16-18段。

(2)“三拳”分别打在什么部位?“三拳”各自从什么角度写的?每一拳下去,屠各有什么反应?鲁达又是如何对待的?

(3)作者为什么要如此详写三拳?

要点提示:(2)三拳分别打在鼻子上、眼角上、太阳穴上,从次要部位到要害部位。三拳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角度来写。第一拳下去,屠叫“打得好”,鲁达斥骂“还敢应口”;第二拳下去,屠讨饶,鲁达“偏不饶你”;第三拳下去,屠“挺在地上,动弹不得”。(3)详写三拳,更能突出鲁达疾恶如仇的性格,突出作恶者狼狈的下场,更符合被压迫的人民伸正义、除暴安良的愿望。

(设计意图: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关键段落进行阅读探究,让学生掌握分析小说三要素中的人物性格的方法。)

6.各抒己见,辨析“侠义”之举:鲁达为什么不去官府状告屠而去亲手惩治他?联系我们现实生活,小组合作讨论,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侠义行为呢?

(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小说是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让他们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并理解主题、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地看待文中的侠义之举。)

7.概括阅读、欣赏小说的方法。(多媒体展示)

要点提示:(1)首先要理清故事情节。(2)小说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人物形象。应抓住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结合文章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

征和性格形成原因。(3)品味精彩的语言,掌握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即主题思想)。

三、拓展延伸,运用方法

快速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前印发),运用今天掌握的阅读、欣赏小说的方法分析林冲性格特征和性格形成原因。

要点提示:林冲是《水浒》里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被逼上梁山的典型。其性格的最大特征就是“忍”。林冲出身于枪棒教师家庭,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生活比较安定。正是这种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养成他安于现状,软弱动摇的性格。当然,他的思想性格里也存在着善良正直刚强的一面,这两方面是矛盾的,反抗思想与委屈求全思想一直处于矛盾斗争之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正是这种斗争最激烈并发生转化的关键阶段。从文中情节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林冲的在这里思想性格的变化可以简单概括为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大怒杀敌,逼上梁山。

(设计意图:主要是检验学生阅读欣赏小说方法的掌握及运用情况。)

四、阅读激趣,课堂总结

1.水浒人物纵横谈:举例说说你所知道的108好汉的绰号,并试谈谈绰号的由来或人物个性之间的联系。

要点提示:有以长相命名的:如长着豹头环眼的豹子头林冲、黑如炭团的黑旋风逵等。有以身体的某一特色命名的:如背上刺有花绣(纹身)的花和尚鲁智深、“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的青面兽志、鬓边有搭朱砂记的赤发鬼唐等;有以个人特长命名的:智多星吴用、祖代屠户出身,杀得好牲口,挑筋剐骨的操刀鬼正、神医安道全、鼓上蚤时迁等;有以所用兵器命名的:如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金枪手徐宁、铁扇子宋清等;有以性格命名的:如拼命三郎石秀、母夜叉二娘等;有比作名人命名的:如小广花荣、病尉迟立、小尉迟新等;有以出身身份命名的:如菜园子青等。

2.除了《水浒》,你还知道哪些名著?你了解其容吗?你喜欢吗?渴望看到它们吗?(自由发言)

3.名著对对碰:请你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上联,用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故事情节对出下联。

4.结束语:同学们,浩瀚的文学海洋,有无数的宝贝等着同学们去采撷,让我们以对生活的热爱为舟,与勤奋作伴,以科学的阅读方法为桨,在知识领域走的更远,更远……

五、课外延伸,作业布置

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水浒》,并选择一个专题进行自己的研究,可以分析小说的思想容、艺术手法,也可以就小说中的精彩情节或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写3-4篇读书笔记。参考题目《我眼中的×××》、《我最喜爱的文学形象──×××》等。

《水浒传》教案(二)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教案 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理解小说的链式结构、巧妙构思、人物形象、人生智慧。 2.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3. 学会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难点】 1.结合小说情节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及人生智慧。 2. 培养学生学会创新的思维,创新的阅读。 【学法指导】 课外广泛的阅读原著,课内精读选段,了解小说的结构特点,深入理解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学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音乐导入,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既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三、了解阅读情况 四、阅读指导 (一) 整体感知 谁来概括一下在《水浒传》这部书的内容? 幻灯片:《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属于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农民起义为素材加工而成。通过对农民起义经过的描写,表现宋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揭示“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总结。 (二)情节篇 同学们爱读“水浒”首先是因为它的故事情节好,(板书:情节)哪些情节好呢?同学们最好这样来谈:我认为好,因为,比如 (例:我认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情节好,因为这个片段内容生动,场面精彩。比如三拳打死郑屠的场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设喻,将惩罚黑恶分子的过程写得详尽生动,可谓大快人心。) 老师给大家回目,帮助你们回忆精彩的情节。 幻灯片:前80回回目 你们从回目中发现这部书采用了单线纵向推进的线型结构:用几回重点写一个或一组人物,由此引出另一个或一组人物,从而将故事推向前进。

部编版九上语文六单元名著导读 《水浒传》 古典小说的阅读(名师教案)

部编版九上语文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 读 【教学目标】 1.读法指导,把握小说的题材特点。 2.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 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语言风格。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读法指导,把握小说的题材特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阅读水浒故事,简析人物,探究主题。 3.了解艺术手法,体会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话说“水浒” 师:同学们,你熟知哪些“水浒”故事?你欣赏哪些“水浒”英雄?你阅读《水浒传》的策略是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传》,去品读我们熟悉的故事,去了解我们熟悉的英雄,去探寻阅读《水浒传》的方法,去感受古典小说的魅力吧! 【设计意图】《水浒传》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篇,水浒英雄的故事让他们津津乐道,由英雄故事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简介背景,走近“水浒” 阅读名著,我们首先要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38—139,梳理作家作品等相关知识。 学生自主阅读,圈点勾画做批注;学生汇报,教师补充。 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世以施耐庵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而其生平事迹,旧籍记载绝少,传说亦多参差。有学者认为,《水浒传》为施耐庵及其门人罗贯中共同编撰完成。明末清初评论家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评定为“天下六才子书”。 资料助读2:书名由来(小故事) 课件出示: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朝人,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地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设计意图】学生对《水浒传》的感性认识远远大于理性认识,对作者、作品的介绍能迅速提升他们的认知高度,带领他们走进文学鉴赏的大门。 三、掌握读法,走进“水浒” 师:《水浒传》是一本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人物众多的大部头古典名著,很多同学读起来觉得颇有难度,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从以下方面一起去探讨一下《水浒传》的阅读方法。 1.识别题材特点 师:古典小说题材纷呈复杂,我们熟悉的《西游记》属于神魔小说,《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演义小说,《红楼梦》属于世情小说,可如果我们再去仔细探寻这些我们熟悉的古典小说题材的共同点,我们发现他们大多分为两类,请同学们试着概括以下古典小说的共通之处。 预设: 课件出示: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呼唤英雄 《儒林外史》《红楼梦》——关注百姓 2.了解艺术手法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描写英雄的精妙设计。108好汉的故事个个精彩,作者是怎

水浒传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水浒传》 教学目的:1.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指导,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读《水浒传》,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2. 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3.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名著的方法,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 阅读. 教学重难点: 1.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2. 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课前准备: 1.《水浒传》的阅读指导课件。 2. 准备好《水浒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当然要首推经典,首选名著。不朽的名著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杰出的人面对面”。每一部名著都是一座丰碑,他们是我们精神的引领者和行为的楷模。 谈谈你们读过的名著(生自由说)今天,我们就以《水:老师2. 浒传》为例,来学习交流阅读名著的方法。二.探究阅读方法:

师:请同学们联系平时读书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欣赏一篇文章的精彩之处?(圈划批注、好词好句摘录、比较、朗读、联想、写读后感……)平时学习一篇课文时,老师会先介绍什么呢?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多媒体显示。)((1)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的创作者。祖籍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 (2)写作背景:《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当时的社会非常的黑暗,在位皇帝徽宗只知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蔡京、高俅、童贯、杨戬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来进行武装反抗。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小说中描写的宋江、方腊等起义,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3)主要内容及艺术成就(多媒体出示) 、借助前言和目录,理清全书脉络2. 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前言和目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书本主要内容。目录就是故事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 目录小结 全书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名著导读课《水浒传》教案九年级上册六单元

研读《水浒传》 【课型】名著导读课 【学习内容】《水浒传》 【学习目标】 1、了解《水浒传》的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并了解其事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激趣导入:播放刘欢所唱的《好汉歌》 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到了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侠之士。在 这些豪侠之士中,有逼上梁山的林冲,有醉打猛虎的武松,有勇猛憨直的 李逵,有行侠仗义的鲁智深等。众多的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 有人认为:《水浒》是一部官逼民反的史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 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巧读回目,勾连精彩情节 章回小说的回目是对该回内容的概述。下面是《水浒传》回目中的几个,请补全回目,并任选一个,根据你所了解的《水浒》内容,扩展成一 段故事简介。 1.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 __拳打镇关西 2.赵员外重修文殊院,_______闹五台山 3._____倒拔垂杨柳, ______误入白虎堂

4._____风雪山神庙, ______火烧草料场 5.梁山泊______落草,汴京城_____卖刀 6._____押送金银担,_____智取生辰纲 7.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_____大虎 8._____剪径劫单人, _____沂岭杀四虎 9._____斗法破高廉, _____探穴救柴进 10._____教使钩镰枪, _____大破连环马 11.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_____活捉史文恭 12.放冷箭_____救主,劫法场_____跳楼 活动二:以点带面,多角度研读人物 师:茅盾先生曾经评价“水浒”的人物描写,是“所谓一百单八人, 个个面目不同”,金圣叹更是赞曰:“《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 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可见作者创作手法的 高明。 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一)根据人物画像猜猜他是谁 1.“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大耳垂珠,唇口方正。额阔顶平,年及 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志宇轩昂,胸襟秀丽。”(明确:宋江) 2.“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 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明确:李逵) 3.“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明确:鲁智深) 4.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

《水浒传》教案教学设计3

《水浒传》教案教学设计3 导读:【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理解小说的链式结构、巧妙构思、人物形象、人生智慧。 2.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3.学会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难点】 1.结合小说情节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及人生智慧。 2.培养学生学会创新的思维,创新的阅读。 【学法指导】 课外广泛的阅读原著,课内精读选段,了解小说的结构特点,深入理解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学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音乐导入,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既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三、了解阅读情况

四、阅读指导 (一)整体感知 谁来概括一下在《水浒传》这部书的内容? 幻灯片:《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属于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农民起义为素材加工而成。通过对农民起义经过的描写,表现宋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揭示“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总结。 (二)情节篇 同学们爱读“水浒”首先是因为它的故事情节好,(板书:情节)哪些情节好呢?同学们最好这样来谈:我认为好,因为,比如(例:我认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情节好,因为这个片段内容生动,场面精彩。比如三拳打死郑屠的场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设喻,将惩罚黑恶分子的过程写得详尽生动,可谓大快人心。) 老师给大家回目,帮助你们回忆精彩的情节。 幻灯片:前80回回目 你们从回目中发现这部书采用了单线纵向推进的线型结构:用几回重点写一个或一组人物,由此引出另一个或一组人物,从而将故事推向前进。 (三)人物篇 《水浒传》除了情节外,吸引大家的还有一系列人物形象(板书:人物)。梁山泊一共有多少位英雄?天罡星多少个?地煞星多少个?

(名师整理)语文中考《水浒传》名著导读优秀教案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全书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通过相关故事情节分析、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 3.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4.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小说的链式结构和巧妙构思。〔教学重点〕:了解全书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了解与他们相关的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对名著阅读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全书主要内容,认识主要人物,知道与他们相关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提前候课,了解学情 二、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三、预习检测 1.古诗积累:默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我国传统的四大名著是指(曹雪芹)、(吴承恩)、 (罗贯中)、(施耐庵)。 四、浏览全书介绍,了解基本内容 (一)常识介绍 1.作者简介:《水浒传》传统说法多为施耐庵所作,但亦有人说是罗贯中、施耐庵二人合作,至今尚无定论。施耐庵(约1296---1370),元末明初作家,一说名耳,江苏兴化人,原籍江苏,有关他的生平很少。施耐庵约于元末明初至顺二年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苏州写作《水浒传》。《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 2.创作背景:《水浒传》产生于,是长期以来民间的集体创作和作家艺术加工的产物。故事大约发生在北宋年间。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传》的创作素材,有关此次起义,史书皆有零星记载。起义声势浩大,但后来失败,义军因而有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此背景下,施耐庵罗贯中集其大成,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多方面的。它为明代以后的农民起义提供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借鉴,堪称农民起义的教科书,不仅为后世的小说、戏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为中国现实主义创作开拓了广阔的道

水浒传教学设计

摇曳多姿的生本课堂 ——名著推荐与阅读之《水浒传》 教学目标 通过对小说内容的简介,使学生了解《水浒传》的概况; 通过片段的引导学习,教给学生阅读赏析的方法; 《水浒传》在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赞扬了梁山英雄身上所具有的共性即“义”,这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见义勇为的风尚是一致的,通过阅读,教育学生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见义勇为。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其教育意义和文学价值不止于此,全在学生后期阅读中的选择和吸收了。 教法 《水浒传》作为一部长篇小说,要在课堂上完全学习,是不可能的。只能在课堂上简介这部作品,通过片段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小说的价值,并教给学生阅读赏析的方法,便于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因此,教学方法上选择讲述法为主,辅以提问法、讨论法、笔记法、练习法等。 教具准备 利用多媒体展示精彩片段,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增加课堂容量。 利用《水浒传》在影视媒体中的影响,要求学生提前一周开始预习、了解并形成文字材料,并以生本小组为单位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设计思路 初步安排五课时,用两节课时间观看精彩片段《智取生辰纲》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用一节课赏析精彩片段和做阅读方法的指导;用一节课简介作品内容和文学价值,并就展示课做一些简单指导;用一节课展示成果。 在以后的写作和教学活动中,可适时地点评和检查阅读情况。 教学过程 第一步:激发兴趣 用两节课时间观看精彩片段《智取生辰纲》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二步:赏析精彩片段和做阅读方法的指导。 第三步:简介《水浒传》的有关知识,就展示课做一些简单指导。 附展示课指导: 1、推选展示课主持人。 2、要求主要以生本小组为单位展示,各小组确定展示内容后,在语文课代表的组 织下,小组长在一起最终确定内容,以保证各小组展示内容不重复。 3、要求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准备幻灯片。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doc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作家施耐庵及其《水浒》的文学常识。 2.把握《水浒》小说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能有声有色地讲解2-3个小故事。 3.通过个体阅读、概括,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感 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创设情境,欣赏其艺术魅力。 4.了解我国古典名著的辉煌成就,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与热情。 5.培养阅读积累和思考的习惯,学思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教学重点: 1.创设情境,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 2.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客观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明确正确的是非观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引领阅读,圈点笔记;创设情境,启发思考; 搭建舞台,展示交流;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指导预习 1.课前阅读名著《水浒传》,观看电视剧《水浒传》,了解故事内容,做好 复述准备。 2.指导几个学生准备2——3个《水浒》中的故事。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每组分析其中一个经典人物,形成书面材料。 4.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摘抄在笔记本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家作品

学生先介绍,教师补充。(重点内容出示ppt) 1.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江苏兴化人,原籍江苏。施耐庵约 于元末明初至顺二年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 苏州写作《水浒传》。 2.《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 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3.创作背景:《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是长期以来民间的集体创作和作 家艺术加工的产物。故事大约发生在北宋年间。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传》 的创作素材,有关此次起义,史书皆有零星记载。起义声势浩大,但后来失败, 义军因而有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此背景下,施耐庵罗贯中集其大成, 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小说。 三、走进作品 《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塑造了108 位英雄好汉。 1. 回顾《水浒传》经典情节 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鲁智深;风雪山神庙----林冲;醉打蒋门神、景阳 冈打虎、醉打蒋门神----武松; 2.人物绰号知多少? ①学生发言,共享所知。 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青面兽杨志、智多星吴用、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小李广花荣等、菜园子张青等。 ②总结归纳命名绰号的规律 《水浒》中人物绰号有以长相命名的,有以身体的某一特色命名的,有以个 人特长命名的,有以所用兵器命名的,有以性格命名的,有以出身身份命名的等。 ③为什么他们的绰号至今还会留传于世? 抓住了人的特征,诙谐,幽默,有创造性,显示人物的特征,不具有侮辱性。 四、分析人物形象 回忆相关情节,比较分析英雄性格的异同,加深理解。

水浒传教案

第一课时《水浒传》1-24回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1-24回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通过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 (3)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4)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小说的链式结构和巧妙构思。 教学重点 (1)浏览全书,复述水浒故事。 (2)精读片段,分析人物形象。 内容简介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按120回本计,前70回讲述各个好汉上梁山,后50回主要为宋江全伙受招安为朝廷效力,以及被奸臣所害。 1-24回内容简介 宋哲宗时,东京有一个流浪魄落子弟名叫高俅,他踢得一脚好球,但是没有其他特长,经过多次辗转,没有几个人愿意收留高俅,最后在王都尉驸马府中工作。驸马和徽宗皇帝——哲宗的弟弟端王关系非常好,高俅在一次送物中受到端王的喜爱,成了端王的亲信。后来端王当了皇帝,这就是宋徽宗。不到半年,就把高俅提升为殿帅府太尉。 高俅上任的第一天,就以王进因病未到为由,要严惩王进。原因只是高俅曾经因聚众欺辱百姓而被王进的父亲教训过,高俅想乘机打击王进以报宿怨。王进无奈,只好设计逃跑,途中来到华阴史家村,被史进的父亲收留,后来被其子史进拜为师父。 后因高俅追捕得紧,王进只好告别史进投奔延安府。王进离去后,史进与少华山的头领结交为友,华阴知县知道此事后,诬陷史进私通草寇,为此史进烧了史家庄,离开华阴,去寻王进。途经渭州,结识了渭州经略府提辖鲁达并遇到史进的师傅李忠,三人来到酒楼饮酒。 饮酒正酣,忽然隔壁传来啼哭声。鲁达生性鲁莽而又素好行侠仗义,叫酒保将啼哭之人带来。金氏父女被带到,女儿哭着说:因到渭州投亲无着,状元桥肉铺的郑屠乘人之危,要强娶小女为妾,今被赶出,那郑屠反要我父女给他银钱。鲁达听后大怒,决心惩治郑屠。次日早上,鲁达送走金氏父女,来到状元桥肉铺,先叫郑屠亲自操刀切肉,戏弄这恶棍一番之后,由于郑屠反抗后又求饶,一发火三拳结束了他的性命。知道闹大了之后随即离了渭州。 半月后由赵员外出面,把鲁达送往五台山当了和尚,法名智深。后鲁智深离了五台山,在东京大相国寺管理菜园。一日,鲁智深在菜园习武,当众连根拔起垂杨柳,后给众泼皮使器械,被陪同夫人到岳庙进香的林冲瞧见,两人一见如故,结拜为兄弟。正在高兴之际,丫环来报,说有人调戏夫人。林冲赶往岳庙,见是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只好忍气将他放了,告别鲁智深回家。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的 方法。 2、读《水浒传》,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清书中脉络,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课前准备: 1、《水浒传》的阅读指导课件。 2、《水浒传》电视剧的主题歌《好汉歌》。 3、准备好《水浒传》。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 师: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到了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侠之士。那么,你们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 名著吗?你们想到了其中的哪些豪侠之士? 要点提示:取材于《水浒传》;可能想到的豪侠之士:逼上梁山的林冲、醉打猛虎的武松、勇猛憨直的李逵、行侠仗义的鲁智深等。 师:众多的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今天,就让我们 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二、简介作者施耐庵和写作背景 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你了解作者多少呢? 作家作品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的创作者。祖籍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 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 2、写作背景:(多媒体显示。)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当时的社会非常的黑暗,在位皇帝徽宗只知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蔡京、高俅、童贯、杨 戬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 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 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来进行武装反抗。因此,整个 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小说中描写的宋江、方 腊等起义,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三、借助前言和目录,理清全书脉络 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什么方法很快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吗? 1、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前言,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2、除了前言,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书本的主要内容。目录 的内容就是故事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请同学们浏览一遍目录,了解水浒有哪些故事,读一读你最感 兴趣的故事目录。 3、目录小结 全书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第七十一回,写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吴用、武松、李逵、石秀、杨雄、 卢俊义等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是梁山好汉的个 人英雄传奇故事;第二部分从第七十二回至八十二回,写梁山起义

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新人教版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通过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 (3)、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4)、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小说的链式结构和巧妙构思。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4) 〔教学设想〕: 1、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思考、讨论、探究、合作学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强调小组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发言,评分,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 3、教师把导读的内容整理成课件,在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提高课堂效率及效果。 4、在课外阅读作品及观看影视作品的基础上,安排2课时进行导读。 辅助教具准备〕:歌曲《好汉歌》,电视剧《水浒传》中演林冲的片断,多媒体演示课件。 〔课前学习〕: 1、课前阅读名著《水浒传》,观看电视剧《水浒传》,熟知故事内容,做好复述准备。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分析其中一个经典人物,形成书面材料。 3、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摘抄在学习卡片上。 〔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 一、导入: 提问:电视剧《水浒传》里的主题曲《好汉歌》传唱大江南北,有谁会唱?(指名演唱,而后播放刘欢所唱的《好汉歌》)《水浒传》里面塑造了众多好汉,你印象最深的是谁?说说这个人物。(学生三言两语说喜欢的人物,激发阅读兴趣。) 导出:《水浒传》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好汉形象,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展示了北宋的社会现状,内涵深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名著《水浒传》,去感悟,去欣赏。 二、自主学习与交流活动: 方法解说: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讨,踊跃发言,教师补充并组织进行小组评分,带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参与意识。 1、作者简介:《水浒传》传统说法多为施耐庵所作,但亦有人说是罗贯中、施耐庵二人

《水浒传》班级读书交流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交流《水浒传》读书所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拳打镇关西》的片段阅读赏析,让学生学会透过文字品人物性格,了解语言特色。 二、课前准备: 1、《水浒传》的阅读指导课件。 2、准备好《水浒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108位英雄好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相信大家一读就会喜欢。今天,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近这108位英雄! (二)、唱《好汉歌》 1、欣赏《好汉歌》 2.这令人荡气回肠的好汉歌,让你想起了哪些英雄好汉? (三)、说好汉名下面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人名接龙,除了说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名字外,还需报出此人的江湖名号,不得重复。 (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人名接龙)关于英雄好汉的名字,看来大家已经了如指掌。那读了《水浒传》这本书后,你们都做了那些积累呢?(以小组形式展示,哪个小组先来。) (四)、看外貌描写,近身了解英雄读ppt上的人物外貌描写,猜人物名,同时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这位英雄的其他故事。

(五)、xx人物名字与xx故事连线 (六)、读懂细节,感悟人物性格《水浒传》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作者发扬宋、元以来民间“说话”的优良传统,并进行艺术提炼和加工,形成了通俗而易懂,洗练而明快的语言风格,至今仍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典范。 (1)课件出示鲁达拳打镇关西的片段,师生从人物的言行、作者的描写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2)讨论: 作者对鲁达的“三拳”,不是简笔勾勒,而是淋漓尽致地详细描写,让人读来感觉怎么样?从中你能看出鲁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师总结并板书: 读故事品性格看文风 (七)、评英雄好汉过渡语: 通过刚才的检测,可以看出你们读《水浒传》读得很认真。那,读完《水浒传》这本书,书中的108个好汉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喜欢故事里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不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快来说说你的心声吧。(请六人小组先交流。)请小组代表发言。找(5---6人)发言 (八)、畅谈收获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有机会读读《水浒传》原版,体会《水浒传》语言特色。在唱《好汉歌》歌声中结束。 板书设计: 《水浒传》 读故事品性格看文风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阅读教案新人教版

《水浒传》 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通过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 3 ?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 《水浒传》是一部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名篇巨著,它引人入胜的连环章节塑造了不计其数的人物,他们个性之鲜明,形象之突出在文学史上首屈一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自主学习与交流 1.作者简介:一般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传说为船家子弟,中过进士。曾在钱塘(今杭州)任官,因与当权者不合,任期不满便辞官回苏州,著书于家。 2?作品背景:《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写的是北末年宋江等人聚众起义的故事。故事在《宋史》和宋人笔记里有多种记载,虽不一致,但都说到力量强大,威胁朝廷,在民间影响深广。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 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 3?作品内容:《水浒传》以梁山泊起义叙写了农民反封建斗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反映出没落衰败的封建社会深重的剥削和残酷的压迫激化着阶级矛盾,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造成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揭示出起义发生的真正原因是“官逼民反”。全书叙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4?艺术成就:首先,结构上,首尾完整、总体与局部有机结合。全书起义的全过程构成总体,使读者清晰地看到梁山泊的来龙去脉;同时又把一百零八位好汉各自走上梁山当作独立局部,使每个人的局部反抗成为总体的一部分。其次,内容上,塑造出众多的、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全书有姓名的人有八百多,包含了全社会各阶层的人。作者不仅写出了他们阶级、阶层的特点,而且能同中见异地写出各自的个性,表现出塑造典型的艺术能力。 目标导学二:了解主要人物、事件 (一)主要人物竞猜 一部伟大的著作,具有永恒的魅力,感动着不同时代的广大读者,这与作品人物性格的塑造有密切联系。梁山好汉各个集正义和公理于一身,他们嫉恶如仇、除暴安良,所作所为, 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大家一定都知道这些好汉的名字,下面我来考考大家,请同学们根据我的描述猜出对应的英雄好汉。 1?他是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两院节级,他与吴用是旧交,自幼练就一身行走如飞的功夫。 人称“神行太保”。排梁山好汉第二十位。受招安后,被封为兖州府都统制,他不接受,在泰安岳庙陪堂,了此一生。(戴宗) 2?此人在梁山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中排第二,生得豹头环眼,早年是东京八十 万禁军教头,曾得鲁智深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雪夜上梁山,与白衣秀才王伦不容,后 火并王伦,。三打祝家庄擒获扈三娘。极力反对招安,在征讨方腊时,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合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林冲) 3?他在梁山好汉中排行第十七,在梁山军马中,做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林冲上梁山时,取“投

《水浒传》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科教案课题《水浒传》名著比较复习 备课时间2017年5月 12日 授课时数1课时主备人周王北 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对比复习名著。 2、复习《水浒传》。 教学重 点 学会通过对比复习名著。 教学难 点 通过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写作特点的对比,提高复习效率。 教具(教 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同学说说《水浒传》人物与相关情节。 二、对比复习的方法简介 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看到事物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相互关系和差别,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语文总复习过程中,通过对比,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在九年级名著复习时,我尝试通过对比阅读来提高复习效率。主要做法:人物对比、情节对比和艺术特色对比。 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表格进行对比和文段进行对比。 三、名著对比复习

(一)列表格对比复习 人物林冲与祥子 同:都有着逆来顺受的性格,都有着善良的一面 异:林冲在当时社会凌辱下最后走上反抗道路,而祥子则最后滑向堕落的深渊 鲁智深与李逵 同:他们性格中都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 异:鲁智深粗中有细,有勇有谋,如拳打镇关西中搬凳子拖延时间让金翠莲妇女回乡的细节就可 以体现这点;李逵却头脑简单,直爽率真,不高兴 就往酒保身上泼汤,喜欢宋江就去给他弄鱼,而且 说做就做 情节 武松打虎 与李逵杀虎 同:两人都凭自己的勇敢机智杀死了猛虎 异:武松是酒后徒手打虎,李逵则是母亲被老虎吃后用刀杀虎;武松杀一只大老虎,而李逵则一 连杀了四只老虎。 智取生辰 纲与汤姆被罚 刷墙 两者都体现了主人公的机智与谋略,智取生辰纲中吴用和兄弟们以酒诱惑口渴的杨志一行人,最 后取得生辰纲,而汤姆则采用欲擒故纵之法让小朋 友替自己刷墙。 艺术特色《水浒传》与 《西游记》 同:①它们都是章回体小说,具有章回体小说的共同特点,比如分章回叙事,在每章结束时称“且 听下回分解”,常常以诗词引出人物和故事等; ②两部小说的故事都有史实依据,都是作者在 前人创作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成的巨著, 都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③叙事中语言描写较多,而且人物语言都极富 个性化。《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每个人一开 口就能彰显自己的个性,《水浒传》中的宋江、鲁智 深、林冲、李逵等人,每个人的语言都有自己的个 性,这就使得每个人物形象都极为鲜明 异:①《西游记》是有着浓郁浪漫主义风格的古典神魔小说,而《水浒传》是一部反映农民起义 的著名武侠小说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六、 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教学设计

阅读名著《水浒》感悟人性光辉 -------解读鲁智深的真性情 一、展示标题。 二、目标: 1、分析鲁智深的形象。 2、学会解读小说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提起《水浒》,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想法:就是一帮土匪强盗打打杀杀的故事,有时懒得读,或不屑于读它,可是时至今日,它还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欣赏,为什么呢?直到看到鲍鹏山先生的几段话,才让我有了顿悟。 屏幕显示: 他说:“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水浒》很特别,它是一个公开歌颂‘强盗’的作品,而且是公开的将朝廷作为负面形象,江湖作为正面形象来加以描写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在中国古代出现,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而且它还受到广泛的欢迎,这个欢迎不仅来自民间,还来自知识界,甚至官僚本身,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现象。” 他说:“从学统的角度而言,它对接了我们传统文化中一个很关键的部分,就是“义”,古人讲“义”,主要讲人的行为的规范,但《水浒》把这个“义”引申了一下,就是“杀”。《水浒》其实就是写“杀”,从朝廷到地方,朝廷有贪官,地方有流氓,这个社会里边有很多不义的人和事,《水浒》的办法就是‘杀’。他说:“《水浒》其实是全民族对不公世道的一种集体发泄,人人心头积压了仇恨、委屈和冤屈,可是社会又不给一个正当渠道来发泄这些委屈和冤屈,让有冤的伸冤,有仇的报仇,在法律、政府渎职的情况下,“江湖”出现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私力威权”,或者说“黑暗正义”,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且这种“私力”与“黑暗”一定会受到人民感情上的认可。” 师言:这让我们有一个认识,我们看到的打杀只是表象,更应看到他背后的人性光辉。所以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人物,看看他真实的内心世界。这个人就是鲁智深。 第一环节:初识他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

名著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个体阅读、概括,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客观把握作品所反映的主题 教学重点:讨论分析“为什么上梁山”、“梁山好汉反的是什么”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慷慨激昂,感受豪迈气概 播放“好汉歌” 同学们知道刚才的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 这首歌节奏豪迈激越,让我们想到了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生死之交一碗酒”的豪侠之士。那么,你们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名著吗? 说到《水浒传》你们想到了其中的哪些豪侠之士?他们的绰号是什么还记得吗? 众多的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等,可以说我们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二、初读,制作英雄帖 《水浒传》之所以得以流传成为经典,是因为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形象,谱写了一部英雄主义的传奇,下面我们来制作英雄帖,展示出你心目中的英雄。 制作英雄帖 我心中的英雄: 绰号: 主要故事: 性格特征: 小组展示卡片 三、精读,我来说英雄 组内交流英雄故事,说说他们为什么上梁山。 小组发言 总结共性:被逼 以林冲为例分析人物形象 1.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高衙内。……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 …… 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

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 林冲道:“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 林冲领了娘子并锦儿取路回家,心中只是郁郁不乐。 体现了林冲性格优柔寡断的一面,在得知侮辱妻子的人是高俅的干儿子时,因为不愿得罪顶头上司,采取了容忍、退让、妥协、忍气吞声的解决办法。 忍辱求安、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不思反抗 2.林冲不知是计,只顾伸下脚来,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 林冲看时,脚上满面都是燎浆泡,只得寻觅旧鞋穿,那里去讨,没奈何,只得把新草鞋穿上。 性格软弱、善良厚道 3.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 有所疑虑,但复仇的念头已经淡漠,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 安分守己,随遇而安 4.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 这一行动标志林冲性格的彻底转变。至此,空有一身本领而受制于小人的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终于站起来反抗,杀贼报仇,成为威风凛凛的英雄好汉。 英勇果敢愤而抗争 林冲当时在东京是保卫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性格安分守己忍辱负重,尚且被逼起来反抗自己的阶级。那么在同样黑暗、腐败的封建社会里,那些被压在最底层的百姓是怎么个活法?那么,走投无路,揭竿而起的人又何止林冲一个? 四、讨论:为什么那么多人被逼反抗?他们反的是什么? 生1:官吏昏庸压榨人民 生2:人民生存艰难 生3:是现实社会的反映(结合作者创作背景)。 《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描写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一支农民起义队伍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分散而汇合、由盲目行动而变为有明确的行动纲领,之所以出现了那么多侠肝义胆、除暴安良、为正义而战的英雄人物,是因为“官逼民反”、“乱由上作”,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腐败。 他们反的是什么? 生1.反贪官(蔡京、高俅)林冲,杨志失了生辰纲,武松怒打蒋门神并将快活林夺回,蒋不服,暗同张团练、张都监陷害武松,将武松诬为盗,刺配恩州。

初中名著导读复习教案

中考名著导读复习专题 “大纲”强调初中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有相应的读书笔记。“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26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种图书和报刊。为了强化名著阅读,各地市已将名著阅读列入中考考查的范围,因此指导学生正确复习“名著阅读”已势在必行。 教学目标: 1、指导阅读名著并掌握重点的方法和策略。 2、分析近年来永州中考语文名著导读命题形式。 3、针对性的解题指导。 4、模拟性的实战演练。 5、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热爱经典作品的情感。 复习课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我们来做一个连线题,看看你对名著的内容到底了解多少? 多媒体展示题目 人物情节 鲁提辖败走华容道 关羽智取生辰纲 曹操拳打镇关西 晁盖大闹天宫 武松景阳岗打虎 孙悟空过五关斩六将 二、我们的六本语文教材规定的名著有多少? 三、中考真题: 1、(永州市2016年考题)请你从下列两组人物形象中选取一组,至少写出一组人物形象的两个相同点。(6分) (1)张飞——李逵 (2)鲁滨孙——格列佛我选择组。人物形象的共同点有: 2、(永州市2011年考题)学校要求把经典作品中自己喜爱的人物介绍给大家,请你从以下几个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准备相关资料。(5分) 尼摩船长保尔武松祥子 我选择的人物是:。他出自于(填作者)写的 作品名,与他相关的一个情节是:。 3、(永州市2013考题) 为配合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决定举办“名著伴我成长”读书活动,请你参加。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选文(甲)出自(填作者)写的(填作品名)。选文(乙)出自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主人公是,请写出主人公的一个故事。(5分) (甲)“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

最新水浒传教案

水浒传》课外阅读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深化学生对《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认识,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同时,潜移默化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学习重点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深层的阅读的欲望。导读难点 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导读过程: 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课前播放《好汉歌》,进行气氛渲染。 2、它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刚刚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也选自《水浒传》?《林冲棒打洪教头》,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3 、小结:《水浒传》里有许多这样精彩的故事,虽然大家以前通过电视、书籍对其中的故事有所了解,但把这本书全部读下来的人不多,对其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的更是不多,要想读好这部巨著不容易,所以希望通过今天这堂课,同学们能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然后真正走进《水浒传》中,去充分感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魅力。 二、了解《水浒传》的地位 1、《水浒传》曾是我国解放后印数最大的一部古籍著作,几乎每户人

家都有此书,不管老的少的都喜欢,它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如此厚爱?请看各家各派对水浒的评价。 2、多媒体出示: (1)清代著名小说推理家金圣叹将《水浒传》、《西游记》、《庄子》、《离骚》、《史记》及杜甫诗相提并论,合称“六才子书” 。 (2)清代文艺批评家卧虎浪士言:我国小说,汗牛充栋,而其尤甚,莫如《水浒传》、《红楼梦》。 (3)胡适认为:在5000 年中,流行最广,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书,并非四书五经,也不是性理语录,乃是几部白话小说《红楼梦》、《水浒传》,, (4)日本汉学家仓石武四郎称:《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无前例的杰作。(5)《苏联大百科全书》的评价是:《水浒传》是14 世纪中国文学的纪念碑。 3、真是一本杰作,是谁创作了这本杰作? 三、出示:走近作者。 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本书没有对作者作具体介绍。请看大屏幕,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施耐庵。 2、出示施耐庵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关于其生平,至今尚无确切的资料,据说他生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 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 年)。原名耳,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