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关系

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关系

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关系
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关系

政府支出、居民收入、收入分配与城乡居民消费的关系分析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从供给不足进入了供给相对过剩、需求约束为主的发展阶段,内需不足的问题凸显。如何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关键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提高居民消费率、形成合理居民消费率的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具体要求。面对当前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困境,如何深入考察我国居民消费行为、采取有效政策来振兴消费,将成为我们的研究主题。本文通过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从影响城乡居民的消费因素入手,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消费的影响,以期获得解决问题和改善情况的新思路。

二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我国居民消费问题主要是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或全体居民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消费特征、影响因素和对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我国经济学界形成了相对盛行的四种代表性观点:居民收入分配不公说、居民消费行为说、福利制度改革说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说。国内学者通过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和经济计量模型以及根据理论假设运用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尤其是将城乡居民消费问题分开进行研究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同时,建立城乡居民消费和诸多主要经济影响因素之间的经济计量模型,并运用中国1990-2008年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收入水平、政府支出和收入分配差距等经济影响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

三理论分析(影响我国居民的消费的因素分析)

(1)政府支出

根据凯恩斯的收入决定模型,政府支出对消费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政府支出的收入效应来实现。政府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种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和手段等方面都有不同。购买性支出主要是作用于生产环节,在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同时,通过间接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来减少对消费的约束,增加消费量。转移性支出作为一种资金单方面的、无偿的转移,主要是在分配环节发挥作用,通过直接增加接受者的收入水平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影响:一是通过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和税式支出等手段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直接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增强其消费能力。二是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来改变居民消费的支出预期,从而间接提高其消费意愿和边际消费倾向。

(2)居民可支配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消费能力的高低,并直接影响居民消费信心、消费欲望和消费潜能。收入是消费的来源和基础,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绝对收入假说认为,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不同,一般来说,高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因此,如果收入分配更加平等,则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反之,收入分配差距越大,社会的消费倾向就越低。

(3)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虽然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但由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且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和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将会导致整个社会平均消费倾向降低。高收入者因其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低收入者虽然消费倾向很高,但受限于收入水平而无力消费。这种“富人低消费和穷人无钱消费”的双重现象最终导致整个社会有效需求不足。

四实证分析与模型建立

(一)考察城镇人均消费与实际人均政府支出,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

1、在Eviews 中输入1990-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政府人均支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收入分配

(1)观察散点图:

观察散点图,初步判断数据在97年左右可能存在断点现象,用Eviews 5.0建立回归模型,得到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LOG(C1)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4/10 Time: 16:37

Sample: 1990 2008

Included observations: 19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LOG(G) -0.299298 0.055310 -5.411329 0.0001

LOG(Y1) 1.303077 0.090438 14.40855 0.0000

A -0.090086 0.051514 -1.748788 0.1008

C -0.245561 0.358709 -0.684567 0.5041

R-squared 0.993169 Mean dependent var 7.857803

Adjusted R-squared 0.991803 S.D. dependent var 0.350548

S.E. of regression 0.031738 Akaike info criterion -3.877919

Sum squared resid 0.015110 Schwarz criterion -3.679090

Log likelihood 40.84023 F-statistic 726.9436

Durbin-Watson stat 0.782588 Prob(F-statistic) 0.000000

模型R2=0.9932,拟合度较好,但是其中有个别解释变量系数不显著,需调整模型。

(2)断点检测

Chow Breakpoint Test: 1998

F-statistic 15.93798 Probability 0.000151

Log likelihood ratio 36.40931 Probability 0.000000

由此结果显示在99年明显存在断点现象,考虑到模型的实用性,我们只对99年往后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到结果为:

Dependent Variable: LOG(C1)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4/10 Time: 16:58

Sample: 1999 2008

Included observations: 10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LOG(G) 0.196934 0.118173 1.666488 0.1467

LOG(Y1) 0.553157 0.183278 3.018141 0.0235

A -0.224536 0.037895 -5.925190 0.0010

C 2.975567 0.707103 4.208112 0.0056

R-squared 0.997791 Mean dependent var 8.124654

Adjusted R-squared 0.996686 S.D. dependent var 0.186961

S.E. of regression 0.010762 Akaike info criterion -5.936384

Sum squared resid 0.000695 Schwarz criterion -5.815350

Log likelihood 33.68192 F-statistic 903.3599

Durbin-Watson stat 2.633079 Prob(F-statistic) 0.000000

由此结果可知R2=0.9978,模型拟合度较高,但模型解释变量的系数不显著,宜作进一步检测:

(3)异方差检验

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F-statistic 0.077299 Probability 0.992985

Obs*R-squared 3.821028 Probability 0.872899

怀特检验显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4)自相关检验

DW=2.63,模型有可能存在自相关,B-G检验结果为:

Breusch-Godfrey Serial Correlation LM Test:

F-statistic 10.08227 Probability 0.027401

Obs*R-squared 8.344682 Probability 0.015416

模型确实存在自相关做进一步调整,在模型中加入一阶与两阶的自相关回归,得到:

Dependent Variable: LOG(C1)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4/10 Time: 17:01

Sample: 1999 2008

Included observations: 10

Convergence achieved after 9 iterations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LOG(G) 0.276634 0.027508 10.05666 0.0005

LOG(Y1) 0.444774 0.038281 11.61859 0.0003

A -0.240731 0.012134 -19.83978 0.0000

C 3.376360 0.150683 22.40701 0.0000

AR(1) -0.623789 0.240381 -2.594999 0.0604

AR(2) -0.927540 0.246678 -3.760124 0.0198

R-squared 0.999532 Mean dependent var 8.124654

Adjusted R-squared 0.998947 S.D. dependent var 0.186961

S.E. of regression 0.006067 Akaike info criterion -7.088257

Sum squared resid 0.000147 Schwarz criterion -6.906706

Log likelihood 41.44129 F-statistic 1708.629

Durbin-Watson stat 2.837290 Prob(F-statistic) 0.000001

Inverted AR Roots -.31+.91i -.31-.91i

R2=0.999,高度拟合,并且解释变量的系数均显著,模型满足同方差假设,不存在自相关现象,结果显示模型拟合的非常好。

LOG(C1) = 0.2766*LOG(G) + 0.4448*LOG(Y1) - 0.2407*A + 3.3763 +

-0.6238LOG(C1(-1))-0.9275LOG(C2(-2))

由此结果显示,政府人均支出对消费的影响弹性为0.2766,人均收入对消费影响的弹性为0.4448,收入分配对人均消费影响影响的弹性为-0.2407,同时当期消费还受前一期和前两期消费习惯的影响,弹性分别为-0.6238和-0.9275

(二)考察农村人均消费与实际人均政府支出,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收

入分配差距的关系。

在Eviews 中输入数据,得到散点图:

考察农村的数据散点图可以推测出96-99年之间可能存在断点,对模型回归:

Dependent Variable: LOG(C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4/10 Time: 16:13

Sample: 1990 2008

Included observations: 19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LOG(G) -0.029079 0.036977 -0.786406 0.4439

LOG(Y2) 0.916448 0.059693 15.35282 0.0000

A 0.061050 0.032388 1.884991 0.0790

C 0.375622 0.233921 1.605767 0.1292

R-squared 0.996250 Mean dependent var 6.596664

Adjusted R-squared 0.995500 S.D. dependent var 0.302313

S.E. of regression 0.020280 Akaike info criterion -4.773743

Sum squared resid 0.006169 Schwarz criterion -4.574914

Log likelihood 49.35056 F-statistic 1328.361

Durbin-Watson stat 1.288888 Prob(F-statistic) 0.000000

看出模型回归得不够理想,可能是由于断点的存在,检测断点,98年的检测显示:

Chow Breakpoint Test: 1998

F-statistic 2.396560 Probability 0.113390

Log likelihood ratio 11.90783 Probability 0.018050

结果表明,在98年左右数据明显存在断点,考虑到模型的实用性,我们只对98年之后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到结果为:

Dependent Variable: LOG(C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4/10 Time: 16:16

Sample: 1998 2008

Included observations: 11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LOG(G) 0.322516 0.098881 3.261666 0.0138

LOG(Y2) 0.442638 0.144344 3.066548 0.0182

A -0.189252 0.073108 -2.588682 0.0360

C 2.128877 0.564414 3.771839 0.0070

R-squared 0.996873 Mean dependent var 6.801809

Adjusted R-squared 0.995533 S.D. dependent var 0.197268

S.E. of regression 0.013184 Akaike info criterion -5.544355

Sum squared resid 0.001217 Schwarz criterion -5.399666

Log likelihood 34.49395 F-statistic 743.9531

Durbin-Watson stat 1.759692 Prob(F-statistic) 0.000000

模型的R2=0.9969,拟合度较好,

(2)异方差检验:

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F-statistic 10.80584 Probability 0.087428

Obs*R-squared 10.75126 Probability 0.216195

怀特检验显示不存在异方差,模型满足同方差假设;

(3)自相关检验:

DW=1.76,据此可知模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B-G检验的结果如下:

Breusch-Godfrey Serial Correlation LM Test:

F-statistic 0.964002 Probability 0.442491

Obs*R-squared 3.061206 Probability 0.216405

同样B-G检验也显示在0.05的置信水平下,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模型拟合的较好。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模型:

LOG(C2) = 0.3225*LOG(G) + 0.4426*LOG(Y2) - 0.1893*A + 2.1289

已经达到我们的要求。

模型显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受到政府人均支出,人均收入,收入分配的共同影响,其弹性系数分别为:0.3225, 0.4426, -0.1893

五小结

政府支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及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情况都对居民消费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对居民收入产生影响。其中尤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影响最为显著。目前大环境下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不容乐观,世界经济有可能会出现二次探底的现象。对外出口在一段时间内将会呈现一定的停滞萎缩,而拉动内需也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旋律。居民的消费情况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力,而对消费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可支配收入,这点从我们实证研究的模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同时政府支出与收入分配差距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居民消费情况。为此,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努力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改善国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尤为重要的是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工资价格货币体系,加强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民营造一个稳定安全的消费环境,消除国民对消费的心里疑虑,以此达到拉内需促增长的目的。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 关键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摘要: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这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前言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 居民消费支出:城乡居民个人和家庭用于生活消费以及集体用于个人消费的全部支出。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到来,我们大家回首这三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全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各代党中央领导人的带领下,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把中国领上了繁荣复兴的发展大道上。国家领导人对民生问题很重视,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改善国民的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不断增强,研究居民消费水平对于把握区域经济的宏观平衡和动态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理论模型 1.基本假设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每单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都会引起相应的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 2.数学模型推倒 Y=C+BX (Y-居民消费支出X-人均可支配收入) 3.假说 人均可支配收入X的高低对居民消费支出Y有影响 假想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居民消费支出Y正相关 四、结果与检验 1.介绍所使用数据来源 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散点图: 通过E-VIEWS做回归得出结论:

2.介绍对象假说的统计检验结果 显著性检验 P值越低,拒绝零假设的证据越充分,表明参数通过统计检验 3.介绍和分析最后选择的模型结果 方程及回归解释 1、方程为: Y=1503.229+0.371067X 2、回归解释: 符合预期,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正相关。斜率系数0.371067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美元,居民消费支出增加0.371067。 回归解释 Y=1503.229+0.371067X t= (1.656900) (9.515547) P value =(0.0000)(0.0000) P接近于0,说明变量X显著,几乎100%解释了Y的变异。 F值为90.54563,P(F)=0.0000说明方程整体显著。 R-squared为0.783635,拟合度较高。 五、结论

1999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1999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809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209.154 df 28 Sig. .000 kmo接近于1,适合做因子分析,sig小于0.05说明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即适合做因子分析。 只有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1,且累计占80.625%,因此提取前两个作为主因子

通过图可以看出,主因子的斜率较陡,剩余因子较为平缓,因此选择前两个因子作为主因子。 公因子方差 初始提取 食品 1.000 .828 衣着 1.000 .84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00 .723 医疗保健 1.000 .683 交通和通讯 1.000 .839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1.000 .841 居住 1.000 .875 杂项商品和服务 1.000 .813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主成分分析提取信息,可以看出居住的最多,医疗保健的损失率最低。 成份矩阵a 成份 1 2 食品.905 -.090 衣着.298 .871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847 .076 医疗保健.722 .401 交通和通讯.876 -.270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916 .032 居住.737 -.577 杂项商品和服务.895 .112 提取方法 :主成份。 a. 已提取了 2 个成份。 第一个主成分的函数表达式: Y=0.401*食品+0.131*衣着+0.375*家庭+0.319*医疗+0.388*交通+0.406*娱乐 +0.326*居住+0.396*杂项 第二个主成分的函数表达式: Y=-0.077*食品+0.749*衣着+0.065*家庭+0.345*医疗-0.232*交通+0.028*娱乐 -0.496*居住+0.096*杂项

大学生消费情况分析(最终版)汇总

小组成员:龚雪儿 谢小琴 何亚蓉 张弘毅 付小新 龙伍洋

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教育界,倾向于大学生高消费或情绪性、先锋性消费的定性论述较多。伴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各类洋品牌、新产品、新消费观念将不断涌入,大学生--时尚的追随者、将来中高层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处于半踏入社会的人们,又是如何支配他们手中的货币的呢?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脉搏,解读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方式,我们小组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下面我们将为大学生群体做一个有关消费情况方面的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分析 (4) (一)大学生整体经济情况分析 (4) (二)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 (5) (三)大学生消费特点 (5) 二、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6) (一)存在的问题 (6)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6) (三)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7) 三、从市场营销角度分析如何开拓大学生市场 (9) (一)从企业的角度分析 (9) (二)从手机行业的角度分析 (10) (三)从网购行业的角度分析 (11) (四)从旅游行业的角度分析 (11)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分析 (一)大学生整体经济情况分析 1、经济来源 关于经济来源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获得经济来源的方式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而目前76.19%的大学生还是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其余几个来源渠道所占比例较小,例如打工、贷款等。 分析可以得出,一方面,家人对其消费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在其消费观念的树立上的影响依然很大;另一方面,目前大学生的依赖心理普遍较为强烈,容易造成大学生不负责任、不顾后果、不理性的消费。 2、月消费支出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在校本科大学生的月支出的分布基本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月平均消费处于500元-1000元的学生人数最多,几乎占一半的比例,1000元-1500元、300元-500元两个阶段的次之,处于极高的1500元以上和极低的150元以下都占很小比例,而且总体来看,低于500的水平的人数大于高于大于1000的人数。调查中关于月消费支出只是涉及了日常的消费支出,并没有将学生每年的学费和其他的大额消费支出算入其中。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分析(doc 8页)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 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动分析对中国1985—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如附表1。为了便于分析降低数据数量级,进而对原有数据都取对数。用y表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用x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y 1,x 1 分别为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文中 的估计结果由Eviews5.0输出。 一、长期均衡分析 (一)序列线性关系检验 原有序列时序图 取对数后的序列时序图

原有序列散点图

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具有线性关系,下面对取对数后的序列进行分析。 (二)对对数序列进行ADF检验 表1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1.049393 0.7100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886751 5% level -3.052169 10% level -2.666593 表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1.941651 0.3068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920350 5% level -3.065585 10% level -2.673459 从表1 和表2可以看出,进行ADF检验的结果表明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二者都为非平稳序列。由于多元序列的建模前面要求序列必须平稳才能进行建立动态回归模型,进而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序列不能建模,需要进行协整检验,如果存在协整关系即可进行建模,下面对两个序列进行协整检验。(三)协整检验 对数消费支出2阶差分的ADF检验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总收入与最终消费支出的关系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题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总收入与最终消费支出的关系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 任课教师:李宏图 职称:副教授 姓名:邢斯祺 学号:2011117010 班级:金融班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总收入与最终消费支 出的关系 摘要:居居的最终消费总额影响因素很多。从微观层面来看,居民储蓄,可支配收入、工资水平等情况等都能对居民的最终消费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若从宏观方面来分析,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即国内生产总值,其他一系列因素很大程度上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有一定的反映,因此最终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所以可以确定以最终消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以国民总收入为解释变量,其他的影响因素归入随机误差项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关键词:改革开放;国民总收入;最终消费支出 一.研究目的 国民收入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体制改革一直处于改革开放的中心环节。扩大最终消费需求,拉动居民消费适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份额,合理规划消费模式和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增长。消费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带动投资增长,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研究中国国民总收入和最终消费支出的数量关系,对于探寻经济增长的规律性,预测经济和居民消费的发展趋势有重要意义。 二.模型设定 为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总收入与最终消费支出的关系,搜集到以下数据

由于所用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需要检验其平稳性,并用EG两步法考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根据协整关系的检验方法,首先对国民总收入(X)和最终消费支出(Y)的序列检验是否为非平稳序列,即考察其单整阶数。 先对最终消费支出(Y)进行检验 从检验结果看,t统计量大于三个临界值,表明最终消费支出(Y)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 为了得到最终消费支出(Y)序列的单整阶数,继续进行检验。

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及对策

Enterprise Management 企业管理 案例集?2012? 274 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需求 的关系及对策探究 □文/付长江 摘要: 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科尔沁区1990—2010年的统计资料为样本,通过回归分析的线性相关显著性检验,分析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对科尔沁区居民消费需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针对科尔沁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优化消费需求。 关键词:居民可支配收入 消费需求 恩格尔系数 消费作为社会生产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根据微观经济学的消费决定理论,在供给充分的情况下,主要由需求决定消费额。而需求的决定因素又主要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及消费价格,在消费价格变动不大的情况下,收入就成为消费者需求和消费行为的主导因素。换句话说,收入是制约消费的决定因素。收入不仅影响居民的总体生活消费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另一方面,消费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因为如此,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即消费理论,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出现了各种消费理论,也产生了各种消费函数模型。本文以消费函数理论、相对收入理论、持久收入理论、预期收入理论、恩格尔系数理论和回归分析的线性相关显著性检验理论为基础,分析科尔沁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一、收入与消费需求理论概述 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他的绝对收入理论还认为,消费是由收入惟一决定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例趋于递减。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等学说也都认为,收入对消费具有重要影响。卢和宇和赵海荣(2006)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以及“ 格兰杰因果” 检验, 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ECM模型,得出内蒙古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增加收入可以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的结论。1孙海涛(2010)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以我国1978至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动态数据为样本,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单向因果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引起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2曾江辉(2010)利用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横截面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可支配收入,提出我们可以通过减税、增加转移支付等措施来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消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权立波(2010)根据1996年至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基本数据,应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得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线性关系。4 1 卢和宇,赵海荣.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和因果性关系研究[J].北方经济,2006(4):9-10 2 曾江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经济观察,2010(5):20-21 3 权立波.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关系[J].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2010:27-28 4孙海涛.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协整分析[J].商业经济,201(30):26-28

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性支出分析报告

我国各地区人居消费性支出分析 目录 1 引言 (1) 1.1 选题背景 (1) 1.2 选题目的 (1) 1.3 选题意义 (1) 2 数据来源与描述 (1) 2.1 数据来源 (1) 2.2 数据描述 (2) 3 描述性统计分析 (3) 3.1 分析步骤 (3) 3.2 结果分析 (4) 4 系统聚类分析 (5) 4.1 分析步骤 (5) 4.2 结果分析 (7) 5 因子分析 (12) 5.1 分析步骤 (12) 5.2 结果分析 (14) 6 综合分析 (17) 7 总结与建议 (18)

8 参考资料 (18) 9维普数据库的论文查重报告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均衡,而且不同地方的人口、资源、政策等各方面还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化,这样就使的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水平有高有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我国各地区人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情况,搞清楚不同地区人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差异与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有利于决策部门宏观调控,掌握各地区情况,控制好各地区的发展。 1.2 选题目的 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性支出分析,了解在各消费性支出项目中哪个指标较大,了解总体情况。 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性支出分析,知道哪些地区的消费性支出较高,在哪方面支出高。 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性支出分析,清楚不同地区的消费结构,不同地区的消费类型。 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性支出分析,比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消费支出项的不同从而能更好的分配资源。 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性支出分析,明白我国居民的消费转移方向。 1.3 选题意义 分析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性支出情况和影响因素,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有利于我国拉动内需,发展经济,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 数据来源与描述 2.1 数据来源 来源于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为2013 年全国各地区(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数据。

浅析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

1.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 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中客观因素有可支配收入、体育消费品价格、体育消费品质量、闲暇时间、性别、婚姻状况、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等;主观因素有体育消费的兴趣爱好、锻炼身体的动机、培养特长、人际关系的需求、丰富业余生活、受朋友影响和邀请、追求时尚等。 1.1经济发展水平。 体育消费属于“软消费”,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才会有相当大的消费潜力,从而吸引大量的投资,经济因素经济发展取决于技术的进步,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引起观念的变革。因此,人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受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一般而言,经济的繁荣会促进体育消费的发展。经济收入是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物质基础,家庭实际收入的增加才能进行体育消费活动。 1.2个人收入个人可处理的收入、个人可以任意支配的收入、收入的平均程度。 收入水平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在开发市场的时候,必须对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进行分析。我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相比还相对落后,人们的收入较低,因此在体育领域可支配的收入低。这也是影响体育消费最直接的一个因素。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据1997年,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1990年~199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0年为1510元到1997年为5160元,因此可见,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按照世界银行划分(以1993年为准)人均在695美元~2785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862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因此,我国属于低收入国家。可见目前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成较低将是影响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 1.3文化因素与体育消费者行为。 文化因素是对人们的体育消费行为影响最深远、最广泛的环境因素之一。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正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去。而每个社会都有它特有的行为思想和观念的体系,这些思想和观点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从小就开始向社会的成员灌输,是社会成员自觉和不自觉的接受这个社会的行为模式。同时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官为本、钱为本的思想仍然主导着人们的生活目标,成为人们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使人们对各种事物的价值取向和选择的秩序上把体育至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在智慧和信仰方面表现为现实利益的只用功利性。人们追求名誉和地位,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并为自身的身体健康作为代价,忽视人体自身的发展。在这样的状况下,人们的体育消费必然受到影响和制约。

中国历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统计(1978-2012

中国历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统计 (1978-2012 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其中: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 12.5%,经营净收入增15.3%,财产性收入增长8.9%,转移性收入增长11.6%。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1986元,同比名义增长15.0%。 按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4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1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2419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814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1456元。 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6.3%,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9.7%,财产性收入增长9.0%,转移性收入增长21.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7019元,名义增长13.3%。 按农村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2316元,

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纯收入4807元,中等收入组人均纯收 入7041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0142元,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9009元。 全年农民工总量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 其中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 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2290元,比上年增长11.8%。 中国历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统计 (1978-2011)年份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 农民纯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我国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摘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本文运用2007年我国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的数据,运用异方差的相关知识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操作过程和借助于统计软件,建立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初步模型,以便更好的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做了回归分析,并得出了系列结论。 关键词: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一元线性回归异方差 一、问题提出 我国是一个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全局。从农村看,中国有近六成人口(约8亿)生活在农村。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规模如此巨大的城镇化。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基数巨大,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据测算,目前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显示有的地区都不

及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极少。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本文主要研究收入对支出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能否实现,重点、难点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要实行农村居民生活稳定,农村居民要达到小康水平,其前提条件就是要保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快速发展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和全国消费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为了对我国农村人均收入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如何客观、合理、准确地分析支出对消费的影响情况,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模型设定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问题中,因变量y往往与多个变量x1、x2…xn有关。在本文中只选取农民人均收入、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和医疗保健作为解释变量。 下表是要进行处理的31个省市的农村居民消费相关的原始数据,数据来源于《2007中国年鉴》。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2007) 单位: 元

中国财政收入与最终消费关系的分析

中国财政收入与最终消费关系的分析 经济08403班闫晶晶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积累和消费是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两条道路,而积累又可以分为个人积累、企业积累和国家积累。其中,国家积累就是我们所说的财政,财政又分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并通过财政预算实现。财政收入是积累的一个方面,而财政支出有些用来消费,而很大一部分又用作积累。积累和消费是此增彼减的关系,研究中国全体居民的消费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对于提出合理的经济建设建议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模型设定 为了分析中国财政收入与最终消费的关系,选择了最终消费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择中国财政收入为解释变量(用X表示)。下表即为中国统计年鉴得到的1978-2010年的有关数据: 年份财政收入 x 最终消费 y 年份 财政收入 x 最终消费 y 1978 1132.26 2239.1 1994 5218.1 29242.2 1979 1146.38 2633.7 1995 6242.2 36748.2 1980 1159.93 3007.9 1996 7407.99 43919.5 1981 1175.79 3361.5 1997 8651.14 48140.6 1982 1212.33 3714.8 1998 9875.95 51588.2 1983 1366.95 4126.4 1999 11444.08 55636.9 1984 1642.86 4846.3 2000 13395.23 61516 1985 2004.82 5896.3 2001 16386.04 66878.3 1986 2122.01 6821.8 2002 18903.64 71691.2 1987 2199.35 7804.6 2003 21715.25 77449.5 1988 2357.24 9839.5 2004 26396.47 87032.9 1989 2664.9 11164.2 2005 31649.29 97822.7 1990 2937.1 12090.5 2006 38760.2 110413.2 1991 3149.48 14091.9 2007 51321.78 19810.2 1992 3483.37 17203.3 2008 61330.35 149000 1993 4348.95 21899.9 2009 68477 176060.3 2010 83080 148447.7

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2018-01-18 16:20 银行贷款小编 一、居民收入情况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增长8.3%(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增长8.6%银*行*信*息*港,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2408元银行贷款—利率网,增长7.3%,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834元,增长7.2%,是平均数的9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969元银~行~信~息~港,增长7.4%推荐,是平均数的89.1%。

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620元,增长8.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3%;人均经营净收入4502元,增长6.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3%;人均财产净收入2107元,增长11.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1%;人均转移净收入4744元,增长11.4%,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 18.3%。 二、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银行贷款,比上年名义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45元,增长5.9%银!行!信!息!港!,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55元银#行#贷#款,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5374元银-行-信-息-港,增长4.3%,

论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互动关系

论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互动关系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经济体系越来越向两级分化方向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开始或者想要开始发展自己的个人第二产业来增加自己的收入改善自己的家庭生活状况。很多人选择了投资各种行业来实现这一目的。但是常规投资的起始资金一般都过于庞大,普通百姓未必能够拿得出这些资金。本文所阐述的是一种通过改换常规思维模式与日常消费方式来达到增加收入的手段。 2.居民日用产品消费模式与市场潜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消费行为,但是这种消费行为往往受到一些特定因素的制约-收入是固定的,人得消费欲望却是浮动的,或者说是不固定的。由此就会产生固定的收入,与消费欲望之间的矛盾。 2.1.民生与消费 当一个人的消费欲望过于强烈,并且将这个消费欲望变成实际消费行为,如果此时此人当月的累计消费金额超过了此人可支配收入的总和,长此以往将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因此人们经常会用量入为出这个观念来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量入为出最早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意为指根据国家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在三国时期就有曹操派属官卫凯去巴蜀联络益州牧刘璋,卫凯到关中,见地方势力太大,会影响曹氏家族的利益,建议加强控制。曹睿继位后,大兴土木,营造宫殿,弄得关中地区民不聊生。卫凯上书曹睿要求根据国库收入来决定支出的限度的故事。由此可见量入为出的观念古已有之,是一种得到时间和实践见证的一种非常成熟的生活消费模式。 2.2.消费与销费—消费与销费的区别和联系 消费 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说来,消费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的原因、消费者为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而使用的方式、影响消费者选择消费方式的有关因素。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分析 ——基于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李丹吴伊刘覃莹国贸5104班 摘要:为了考察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的关系,运用统计检验、协整检验等检验分析方法采用Eviews6.0软件分析了1994-2010中 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 年消费性支出变化的99.8764%可由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来解释。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 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n-2=13的临界值(13)=2.160,且该斜率值满足 t0.025 0<0.666754<1,符合经济理论中边际消费倾向在0与1之间的绝对收入假说,表明2010年,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增加 0.666754元。 关键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分析统计检验协整 检验 一、引言 二、时间序列数据的来源

表一收集了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时 间序列数据,其中Y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X代表消费支出。下面给出Eviews 进行相关分 析。 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1993年至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如下所示: 表一 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Y 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X 1994 3496.2 3125.32 1995 4293 3537.56 1996 4838.9 3919.46 1997 5160.3 4158.62 1998 5425.1 4331.61 1999 5854 4998 2000 6280 5090.1 2001 6859.6 5308.99 2002 7702.8 5834.31 2003 8472.2 6510.94 2004 9421.6 7182.1 2005 10493 7942.88 2006 11759.5 8696.55 2007 13785.8 9994.47 2008 15780.8 11242.85 2009 17174.7 12264.55 2010 19109.4 13471.45 三、建立模型 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为: Y=+X+ ,,,01 下表给出了采用Eviews软件对表一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2018年1-6月单位:元 注:由于北京市城镇化进程加快,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所涉及农村居民样本数量减少,代表性降低,故自2018年起,北京市不再对社会公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 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统计范围、采集渠道及主要指标解释 一、统计范围 住户调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住户,既包括城镇住户,也包括农村住户;既包括以家庭形式居住的户,也包括以集体形式居住的户。调查对象按照常住地确定,既包括户口在本地的住户,也包括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一定时间(通常为半年)以上的住户。城镇范围为《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被界定为“城镇”的区域,农村范围为《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被界定为“乡村”的区域。 二、采集渠道 住户调查采用日记账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集基础数据。其中,居民现金收入与支出、实物收入与支出等内容主要使用记账方式采集。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和耐用品拥有量情况、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情况、社区基本情况及其他民生状况等资料使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 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消费支出:指住户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用于消费品的支出和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支出。根据用途不同,消费支出可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食品烟酒:指用于各种食品和烟草、酒类的支出。 衣着:指与居民穿着有关的之支出,包括服装、服装材料、鞋类、其他衣类及配件、衣着相关加工服务的支出。 居住:指与居住相关的支出,包括房租、水、电、燃料、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支出,也包括自由住房折算租金。 生活用品及服务:指家庭及个人的各类生活品及家庭服务。包括家具及室内装饰品、家用器具、家用纺织品、家庭日用杂品、个人用品和家庭服务。 交通和通信:指用于交通和通信工具及相关的各种服务费、维修费和车辆保险等支出。 教育、文化娱乐:指用于教育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 医疗保健:指用于医疗和保健的药品、用品和服务的总费用。包括医疗器具及药品,以及医疗服务。 其他用品及服务:指无法直接归入上述各类支出的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

城镇居民家庭八大类消费性支出全部上扬

城镇居民家庭八大类消费性支出全部上扬 在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家庭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2011年1-9月份,我县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人均为6282.81元,比去年同期的5368.5元增加914.31元,增长17.03%。上涨幅度较大,主要是八大类消费性支出中呈现出全线上扬的态势 1、食品消费支出略有上涨,消费结构比较合理。1-9月份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083.19元,同比增长11.56%,其中粮油类支出572.68元,肉禽蛋水产品类支出468.14元,蔬菜类支出151.26元,糖烟酒饮料类支出236.26元,干鲜瓜果类支出160.33元,糕点、奶及奶粉制品支出146.41元,饮食服务248.03元。随着物价上涨,特别是肉食,外加养生节目的层层推出,居民生活理念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更注重养生,挑选食品以绿色、健康、营养为主。 2、衣着消费继续向品牌、高档化转移。1-9月份衣着支出人均783.94元,同比增长5.98%,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服装的追求层次从经济适用转为时尚化,品牌化,在衣着的消费方面越来越注重品牌、款式、质量,档次,而北方一季一天气,一季多衣,另外物价上涨,服装和鞋类的单价上涨。

3、居住支出略有增长。1-9月份居住支出人均815.75元,同比上涨4.56%。随着居民生活居住条件改善,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物业服务更加人性化,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用电量加大,天然气的使用逐步推进,促使居住服务费增长。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较大。1-9月份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人均为495.49元,同比增长82.47%。主要是由于城镇居住人口增多,一栋栋中高层如雨后般春笋涌现绥德城,乔迁新居的家庭多,人们对家庭设备用品的消费明显增加,促使耐用消费品支出要幅上升,用于耐用消费品支出人均为308.38元,与去年同期的112.25元增加196.13元,上涨174.73%。目前城镇居民的家庭设备用品更新换代较快,用于这方面的支出飞速增长。 5、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有所增长。1-9月份随着医保制度改革的推行,居民住院治疗费用由医保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逐步推行,居民个人医疗费用仍然在上升,人均医疗保健支出426.55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92.68元,增加33.87元,增长8.63%、其中药品费增长3.09%,医疗费增长16.75%,滋补保健品的增长幅度是去年同期的1.63倍。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身体的健康,除了按时进行身体的全面检查以外,还经常补

体育消费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体育消费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一、体育消费成为消费热点的历史发展条件 我国的体育消费能不能成为消费热点?我国体育消费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环境?谈这个问题,我可能会泼点冷水。为什么呢?体育从某种意义来讲,它的主体具有第三产业的特点,统计部门也是这么处理的。当然,有关的媒体部分。体育用品部分更具有物质产品的性质,或具有精神产品的性质,但更重要的是具有服务产业的特点。体育如果作为第三产业提供的产品,在消费中作为服务品或劳务供人们消费,成为消费热点或消费需求相当活跃的、比重相当大的、增长速度相当高的消费领域,是有它的历史发展条件的。 首先,中国的经济成长已经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这个阶段有什么样的规定?这些规定是不是为体育产业作为一个重要消费领域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创造它应具备的条件?从我国人均GDP来看,去年完成8万亿人民币,1997年是7.47万亿。去年我国经济增长是7.8%,按照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评价,大约是1比5左右,相当于90年代初的官方汇率,折算出人均1000美元略多一点。这样一个发展水平在当今世界上居于什么地位?世界银行将各类经济国家分为这样几类:一是低收入穷国;二是下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三是上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有的同志在中间加一个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四是高收入发展中国家;最后是发达国家。石油输出国单独列一组国家。中国人均收入1000美元,是一个标准的下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80年代,标准的下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分界值是750美元,进入90年代,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是比较标准的下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从总量看。从结构上看,中国更是标准的下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数量不能说明问题,只有从结构上分析,才是从质态上说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水平。 我国1997年末的数据显示,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是18%,就业比重49.9%,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大概在26.4%,这与世界上其他下中等收入国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今下中等收入国家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是49%,就业比重是37%,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是36%,就业比重是13%。我做了一个结构相似性计算,我国和当今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相似值是最高的,不仅结构上和下中等收入国家最接近,而且总量上也是最接近的。如果和发达国家的历史比,我国的产业结构大概相当于发达国家历史的哪上阶段呢?大概相当于英法的上个世纪末,日本和美国的本世纪初。因为产业结构是可以跨时代的。从比较结果得出

关于大学生消费与支出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与支出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人: 学号: 调查时间:2014年5月20日 调查对象:在校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关于大学生消费与支出情况的调查报告 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的上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的消费状况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为正值大一大二的大学生,大部分也都是90后,社会上很多人对90后的大学生,有很多负面的评价,认为他们是从小娇生惯养,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而只知自己享乐的一代人。确实,大学生在外上大学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离开家人的庇护,开始独自打理生活的开始,那他们对于生活费的控制方面一直被很多人认识是奢侈浪费的。针对这一问题,我对我所在的学校大连民族学院的大学生做了一次关于大学生消费与支出情况的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50张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中有大一的也有大二的同学,大一的同学共10人,大二的学生40人。其中来自农村的同学为18人,来自城镇的为12人,来自城市的为20人。现就调查结果做出以下分析报告: 一.大学生生活费,学费的主要来源针对这一问题,问卷调查的相关如下: 由表中数据可知,由家里来支付学费的学生还是主流,而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这些小部分不靠家里支付学费的同学有1名是大一的,3名是大二的。其中有1名同学是靠打工赚取的学费,一名同学是靠助学贷款交的学费,而其余的2名同学的学费来源为得奖学金。

由表中数据可知,来自农村中55.6%的同学的生活费一部分靠家里,16.7% 的同学的生活费完全靠自己获取,而来自城镇的同学中有一半的同学的生活费的来源为父母供给,与之相对比的还有,来自城市的同学的生活费只有40%的同学是一部分靠家里一部分靠自己赚取的。该上面提到的数据分析可知,学费这个数完全靠家里34 68% 一部分靠家里12 24% 全部靠自己 4 8% 额比较大的钱由家里提供的更多一点,而生活费很多同学的情况是一部分靠家里,其中来自农村的同学占的比重更大一点,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是会或多或少的考虑一下家里面的经济状况的,那些贫困大学生还是知道体谅父母的辛劳,知道尽量给父母减轻经济压力,靠自己打工来或许一部分生活费的。但并不排除有个别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的生活费全部由家里承担,或许是应了那句老话了吧“再穷也不能穷孩子”,或许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体谅父母的辛劳,主动替父母减轻一些经济负担吧。而与之相对比那些来自城镇及城市里的学生也有一部分同学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支付自己的一部分生活费。总而言之,很多同学在社会上的角色还是作为一个纯消费者。 二.关于生活费的主要消费去向问题 关于大学生将主要的生活费主要用于哪些方面有以下数据: 月生活费数额调查数据: 生活费主要数据如下: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一、前言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六、结束语 一、前言 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因此,消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范畴。我们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关注。 消费问题在近两年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压力、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使得消费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因此,将开拓国内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 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 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 制定宏观发展计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 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 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 的高低。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和理论获得支持。第一,高收入高消费与低收入低消费两种模式比较。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历 史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升,原来的低收入 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即使是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 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伴随着不同水 平的经济增长。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 着成功的经济增长。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 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第二, 生产函数理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衣、食、住、行消费是劳动力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消费活动也就不 存有劳动力,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 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 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 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海南建省十年来,经济取得相 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升。见表2-1。 表2-1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单位:亿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