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子表扬与批评思想探析

孔子表扬与批评思想探析

孔子表扬与批评思想探析
孔子表扬与批评思想探析

孔子褒贬思想及启示探析

王毓珣

以上我们概述了孔子的教学评价思想。虽然他的这些思想还只是片言只语、不成体系,但其历史价值却是不容抹煞的。我们应当给以认真的总结、客观的评价、科学借鉴系统的阐发。

一、表扬

表扬是为了扬长,促其上进。孔子在其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深深地领悟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之道,“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2之理,“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之本,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4之真。因此,孔子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从“仁者爱人”的角度出发,力行“诲人不倦”、“爱生忠诲”,尤其是通过恰如其分的表扬,鼓励弟子发扬长处,激励弟子不断进取,以期充分调动弟子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达到使弟子“欲罢不能”5的境界。

依据罗佐才先生的统计,《论语》一书中记载孔子表扬学生共37次,其中颜回占11次,子路5次,子贡4次,子夏、南容各3次,冉求、闵子骞各2次,公冶长、子贱、樊迟、冉伯牛、仲弓、宰我、子游各1次。

概括而言,孔子主要围绕下列内容表扬弟子:

1.不断进取,学而不厌。孔子抱着“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6的精神,即赞成进取反对退缩的精神,采取种种说理教育、榜样示范等表扬方式,以期弟子能够达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7的学习境界,形成“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8的信念。为此,他劝诫弟子没有任何的“力不足者”,只有“吾止也”者,认为:“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也”,9并形象地指出:“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10同时,孔子还树立了孜孜不倦,学而不厌的典型颜回,慨叹:“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11

2.好学不倦,乐学不止。基于对为学三境界的认识12,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3,孔子特别重视借助表扬,以促使弟子早日抵达好学不倦,乐学不止的境界。孔子经常教育弟子,如果能够达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14他还曾经列举颜回为

1《论语·雍也》。

2《论语·子罕》。

3《论语·颜渊》。

4《论语·子罕》。

5《论语·子罕》。

6《论语·述而》。

7《论语·泰伯》。

8《论语·述而》。

9《论语·里仁》。

10《论语·子罕》。

11《论语·子罕》。

12参见本书第十四章。

13《论语·雍也》。

好学的楷模,要求弟子向颜回学习。不仅如此,孔子还认为颜回已经抵达了乐学的境界,并发出了“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5的慨叹,同时孔子自己也率先垂范,以身立教,达到了“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16乐学境界。其目的在于导引弟子抵达好学乐学的彼岸。

3.时然后言,言必有中。孔子对弟子言语的要求很高,这包括应该因时而发,依礼而发,言必有中等。因此,孔子对能够做到这些要求的弟子大加赞赏,以期其他弟子能够向其学习注意做到慎言。譬如,《论语·先进》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鲁国改造藏货财的长府。闵子骞评价说:“照着老样子修复一下,怎么样?为什么一定要改造呢?”孔子赞赏道:“这个人不时不大说话,一旦说话一定能说到点子上”。对“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朱熹解曰:“言不妄发,发必当理,惟有德者能之”。17可见,强调“不知言,无以知人”的孔子在此一是赞赏闵子骞之言,二是赞叹闵子骞之德。

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孔子非常重视培养弟子的思维能力,要求弟子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否则,就暂时不对其施教了。用他的话说是:“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8譬如,“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19在此,孔子事实上是在赞扬颜回能够做到闻一知十,同时指出自己与子贡都应该向颜色回学习。

5.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此语出自《论语·公冶长》,推测是孔子评价子路之语。孔子表扬子路能够做到有所闻务必践行,如果不能践行之,唯恐又有所闻。其实,这是孔子对知与行、学与用关系的阐发,也是孔子对弟子子路的评价。他要求弟子做到知必行、学必用。此外,孔子还指出:“子路无宿诺”。20这可与“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相参,孔子要求弟子至少应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21切莫违背诺言。

6.质疑问难,刨根问底。孔子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鼓励弟子质疑问难,同时对刨根问底、提出好问题的弟子,孔子会大加赞赏。譬如,有一次,弟子樊迟陪侍孔子游览舞雩台,想到舞雩词中有“崇德、修匿、辨惑”几个词,便向孔子发问。孔子一听樊迟提出这么好的问题非常高兴,赞赏道:“善哉问!”并进一步对这几个词详加阐发。还有一次,弟子林放向孔子问及礼的本质这一问题,孔子赞叹道:“大哉问!”

7.普施教化,以道化人。孔子不仅要求弟子能够做到好学乐学,而且要求弟子必须做到学以致用。譬如,据《论语·阳货》记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从莞尔而笑,到割鸡焉用牛刀之言,再到告诉从游弟子子游的话是正确的,我前边是在和子游开玩笑之语,孔子对子游从政后所作所为的赞赏,由此可见一斑!

15《论语·雍也》。

16《论语·述而》。

17《四书集注》。

18《论语·述而》。

19《论语·公冶长》。

20《论语·颜渊》。

8.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教学的理想目标之一。因此,孔子对能够做到用行舍藏的弟子往往大加赞赏。譬如,有一次,孔子就曾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22即孔门中能够做到用则行其道,舍则藏其道。只有我和你才能够做到这样吧!

总之,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使孔子认识到,点滴的进步需要鼓励,突出的长处需要激励。为此,他在教学过程中对弟子符合教学目标的言行,采取种种表扬方式:直接表扬、间接表扬、嬉戏表扬、榜样示范、背后表扬、暗示表扬等,这既可激励被表扬弟子奋发努力、不断进步,又可促使其他弟子相互砥砺、择善而从。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孔子在表扬中,特别重视榜样示范的作用,力行“举善而教不能”。23因此,他经常在其他弟子面前对学习勤奋、安贫乐道、德行出众的颜回大加褒扬:“贤哉回也”、“不迁怒,不贰过”、“其心三月不违仁”、24“回也不愚”、25“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语之而不惰”、26“闻一知十”、“用之则行,舍之则藏”27等,一方面激励颜回再接再厉,另一方面使学生对颜渊有一种敬慕之情、效仿之念。这种善于在学生中间树模立标的作法,使同学可望而又可及,能时时摹仿、刻刻研习、处处留意、事事学习,很值得我们借鉴。

二、批评

1.过错思想罗列

孔子认为,人人皆有过错,皆可能犯错误。关键在于如何对等过错与错误。孔子的过错思想表现在:

一是闻过则喜。他认为自己的幸事之一,就是有人能够指出其过错。譬如,有一次,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不懂礼,孔子回答:“懂礼”。孔子出去后,陈司败对孔门弟子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无甩偏袒,难道孔子还会偏袒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位夫人,因为吴与鲁是同姓国家,于是叫她做吴孟子。鲁君如果懂礼,谁不懂礼呢?”孔子听到巫马期的转告后,兴奋地说:“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28也就是说,孔子认为自己非常幸运,一旦有什么过错,别人一定能够给指出来。这是一种闻过则喜的精神。

二是尽量少犯错误,不要犯大错误。孔子在承认人人会犯错误,会有过错的基础上,为了防止部分小人以此为借口,进而主张一个人应该少犯错误或过错。因此,孔子才会赞赏颜回能够做到“不贰过”29,号召弟子向其学习。也才会称赞说蘧伯玉“欲寡其过”的使者“使乎!使乎!”30同时,孔子反对弟子犯大错误。为此,他自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31其中的“大过”就是指大的错误或过错。即通过学习《易》,可以通晓事理,遵循规律,不犯大的错误或过错。

三是同类人会犯同类的错误。孔子认为种类相同的人会犯相同的错误,不同种类的人会犯不同的错误。用他话说是:“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

22《论语·述而》。

23《论语·为政》。

24《论语·雍也》。

25《论语·为政》。

26《论语·子罕》。

27《论语·述而》。

28《论语·述而》。

29《论语·雍也》。

30参见《论语·宪问》,蘧伯玉的使者称蘧伯玉做到了“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矣”。32的确,为官者会犯为官之错,躬耕者会犯躬耕之误。另外,通过对这个人所犯过错的了解,就知道这个人仁还是不仁。

四是过则勿惮改。在《论语》中孔子曾在《学而》与《子罕》2章中论及“过则勿惮改”一语。推而论之,孔子认为既然人皆有过,那么就应该正视过错并不怕改正之。只有过而不改,就真成了过错了。即“过而不改,是谓过也”。33也正是受孔子这一思想的影响,其高足弟子子夏才会指出:“小人之过也必文”,34即只有小人才会文过饰非,没有勇气承认错误并加以文饰;子贡也才会慨叹:“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35五是不要求全责备。孔子尽管在《论语》中没有亲自论及不要求全责备的思想,但是孔子在教学中讲过自己崇敬的周公所说的:“无求备于一人”。36其高足弟子子夏也曾经指出:“大德不闲,小德出入可也”。37这些旁证了孔子也主张对人不要求全责备。

六是过则自讼。这是孔子理想的过错更改境界,有点类似于现在所说的自我批评。孔子曾经指出:“已矣夫,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38估计孔子此言是针对某人自称自己能够做到内自讼而言的,至于某人是谁已经难以确知,但是从此言可知,内自讼是孔子理想的过错更改境界。

2.孔子批评思想罗列

表扬是为了扬长,批评则是为了克短。依据罗佐才先生对《论语》相关记载的统计,整部《论语》孔子共批评弟子28次,其中:子路占13次,冉求4次,子贡3次,宰我2次,樊迟、孺悲各1次,未指名道姓的4次。39仔细爬梳整理,孔子批评学生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其中主要有:

(1)单刀直入。这是孔子最主要的批评方式。针对弟子的过错,孔子经常采用直截了当的批评方式,一针见血,直中要害,以促使弟子改正错误。譬如,子路叫子羔去做费宰。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害了别人的孩子。”子路为自己辩解道:“那里有老百姓,有土地和五谷,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算是为学呢?”孔子最终避而不谈此事,转而强调:“所以我最讨厌无理争辩的人”。40再如,《论语·公冶长》曾详细记载了孔子指斥白天睡大觉的宰予一事。当宰予白天睡大觉被孔子无意撞到后,孔子非常气愤地责斥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认为宰予是腐朽之木无法雕刻,是粪土之墙无法粉刷,并发出对宰予还有必要口诛之吗的疑问。同时,孔子还进一步概括指出:“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因为宰予其人其事,孔子改原来的听其言信其行为听其言观其行。这种批评方式最大优点是直指弟子的缺点过错,容易让弟子了解缺点过错是什么,并便于纠正。问题在于,有时这种直截了当且鞭辟入里的批评很难让人接受,往往容易造成逆反心理。还有这种批评方式效果的好坏与教师教师威信的高低呈正相关。

(2)背后批评。背后批评是孔子批评常用的一种方式。孔子在使用这种方式时,一般先是对弟子提出的问题简单作答,等到提问弟子外出后,再在背后进

32《论语·里仁》。

33《论语·卫灵公》。

34《论语·子张》

35《论语·子张》。

36《论语·微子》。

37《论语·子张》。

38《论语·公冶长》。

39罗佐才:《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44页。

行批评议论。孔子为什么愿意使用这种方式批评弟子呢?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孔门弟子实行分层教学有关,即提问题的弟子都是高足不用说得很清楚,他们就可明了过错而改正之,而这时有些弟子还没有明白,所以孔子常在高足弟子提出问题后简单作答,等到其外出后再批评该弟子,这其实是在教育其他弟子。譬如,有一次,弟子樊迟向孔子学稼、学圃,孔子答曰:“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等到樊迟出。孔子才评价樊迟:“小人哉,樊须也!”并进而道出其中缘由是,“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41还有一次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42这种批评方式是在透彻了解弟子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可谓一举多得。

(3)苦口婆心。这是孔子常用的批评方式之一。为了使弟子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孔子经常借助讲道理,条分缕析地教育学生。在孔门,孔子对那些善于言语的弟子更是苦口婆心地讲道理,不仅使其明白道理,而且使其受到言语教育。一举多得。譬如,据《论语·季氏》记载,有一次,鲁国的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国。作为季氏之臣的冉求与子路来见孔子。孔子批评冉求说:“无乃尔是过与?”并进而阐述为什么不能攻打的缘由:“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求听了夫子的批评后,便推脱说:“季氏想攻打,我和子路都不想攻打。”孔子知道此时的冉求没有心服口服,便进一步巧譬善喻旁征博引地指出:“冉求!哲人周任曾经说过:‘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就任职,不能则辞职。’如果季氏遇险而不能扶持之,摔倒了而不能扶起之,那又何必任用你为助手呢?而且你的话错了,老虎与犀牛从栏里逃出,乌龟壳与宝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冉有这时不得不承认攻打颛臾国与己有关,并指出攻打理由为:“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指出:“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段话可以说系统地反映了孔子的国家治理观,即均、和与安,才是治理国家最主要的三要素,能做到这几点就可使近悦远来,否则,国家势必分崩离析,祸起萧墙之内。孔子通过有条有理的深入分析,深深地打动了冉求的心,从而使其心悦诚服。这种逐步剖析,层层深入的说理过程,事实上就是孔子批评冉有的过程。

(4)旁敲侧击。孔子有时不直接责斥弟子的过错,而是从侧面旁敲侧击,以使弟子自觉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譬如,孔子常通过议论某弟子或某事批评弟子。高足子贡愿意诅咒别人。孔子委婉地指出:“赐也贤乎哉?夫我则无暇”。即子贡达到贤者的境界了吗?我却没有时间去诅咒别人。43再如,季氏去祭祀泰山。孔子问冉有:“你不能阻止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没有正面指责冉有,

41《论语·子路》。

42《论语·阳货》。

而是嗟叹:“呜呼!难道可以说泰山之神不如我的弟子林放懂礼,居然接受这种不合礼制的祭祀吗?”44还如,弟子子贡要把鲁国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那只活羊废止。孔子并没有直言反对,只是说:“子贡,你爱惜那只羊,而我爱惜那种礼”。其实,子贡认为按礼告朔时鲁君应该亲临祖庙,既然鲁君已经不亲临祖庙,杀只活羊只是徒具形式,因此主张废止,可是孔子认为尽管残存形式,总比没有为好,所以有此批评形式。这种旁敲侧击的方式比较委婉间接,往往容易被弟子接受,从而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自愿纠正。

(5)设境批评。孔子经常采用巧设某种情境使弟子有所表现,然后批评教育之的方式。譬如,有一次,颜回与子路侍坐在孔子身旁。孔子就曾经通过表扬颜回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这一情境来看子路的表现,子路果然主动提出:“子行三军,则谁与?”的问题,孔子马上有针对性地指出:“暴虎冯河,死而无侮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45换言之,我不可能与赤膊上阵与老虎搏斗的人,徒足过河的人,死而不知后悔的人共事。我所找的共事的人一定是面临任务而知恐惧,善于运用谋略完成任务的人。还有一次,孔子直言:“我所倡导的道假如不能推行,乘小木筏漂浮于茫茫大海,跟随我的弟子可能只有子路了!”孔子听到这话高兴极了。孔子马上指出:“子路比我更加好勇,这没有什么可取得呀!”46另有一次,孔子赞扬:“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子路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听后非常高兴经常背诵之,并流露出自满情绪。孔子敲打他说:“是道也,何足以臧?”47即仅仅这个样子,怎么能好起来呢?这种批评方式往往对直率的人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孔子批评因人而宜,可见一斑。

(6)巧妙暗示。所谓巧妙暗示,是指不用言语而用表情或行动等来进行批评的方式。例如,《论语·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就曾记载了孔子指出:“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要求几位侍坐的弟子谈谈如果有从政机会将怎么办,子路不假思索地抢先答道:“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孔子听后哂笑了一下。曾皙过后问孔子:“您为什么哂笑子路呢?”孔子回答:“治理国家应该讲究礼让,可子路说话一点也不知道谦让,所以哂笑之。”依据《曲礼》的记载,“侍于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48此段记载既描写了孔子哂笑子路的情形,又点出了哂笑的原因。这一哂笑暗示着孔子对子路的批评。

另外,“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49这是典型的巧妙暗示批评。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已经难以确知为什么孔子对孺悲“辞以疾”,但是参阅《礼记·杂记》中“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的记载,估计孺悲是在鲁哀公的指派下前往孔门求学的,而非自觉自愿求学,这有些违背孔门招生的基本条件,50所以孔子辞以疾。既然如此,那么孔子为什么还要等传命的弟子出去告知孺悲自己有疾时,边鼓瑟边唱歌,故意让孺悲听到呢?对此朱熹所注的“辞以疾,而又使其知其非疾,以警教之也。”

44《论语·八佾》。参见拙作:《孔子与泰山关系探寻》,《澳洲汉声》1996年第11-12期。

45《论语·述而》。

46《论语·公冶长》。

47《论语·子罕》。

48转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99页。

49《论语·阳货》。

51可能解释的较为准确。孔子在此采用的就是暗示批评,希望引起孺悲的自省与自讼。

(7)鸣鼓而攻。这是孔子巧妙地利用弟子对个别弟子进行批评教育的方式。据记载,孔子有时自己不去直接批评犯错误的弟子,而是利用其他弟子去实施批评。譬如,季氏比周公还富足,弟子冉有还千方百计替他增加赋税,聚敛财富,这完全违背了孔子所说的“敛从其薄”的思想,因此孔子对其他弟子说:“冉有不是我的门徒,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攻击他”。52

(8)泛泛批评。孔子有时还对弟子中普遍存在的过错进行泛泛的批评,以期引起弟子的注意。譬如,他反对弟子无所事事,指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53反对弟子过而不改,强调:“过而不改,是谓过矣”54等等。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孔子采用的这些丰富批评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譬如,对粗陋卤莽、强悍勇武与性格直爽的子路,孔子就曾一再加以批评申斥:“野哉由也”、55“由也兼人”、56“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57“若由也,不得其死然”、58“片言而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59等等。当然,孔子的批评目的是期求把子路培养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才,因此孔子对自己常批评子路而导致的“门人不敬子路”现象,也没有听之任之,而是有意加以协调指出:“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60,以使子路摆脱尴尬之境。最终子路在孔子的批评教诲之下也成为了孔门名弟子之一。据《尸子》载,子路本为卞之野人,孔子教之而为显士,甚至连批判与攻击孔子思想的王充也不得不承认:“世称子路无恒之庸人,未入孔门时戴鸡佩豚,勇猛无礼,闻颂读之声,摇鸡奋豚,扬唇吻之音,聒览圣之耳,恶之甚矣。孔子引而教之,渐渍磨砺,阖导牖进,猛气消损,骄节屈折,卒能政事,序在四科。斯盖变性使恶为善之明效也”。61子路成为通过批评教育由坏变好的典型。

三、褒贬统一

所谓褒贬统一,是指孔子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非常注重做到刚柔相济、宽严谐调、德威并重、扬抑齐下,不拘一格,有时采取当面褒贬,有时使用背后褒贬,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养成理想的孔门人才。他对得意门生没有任何的偏爱,响鼓仍用重锤敲,时常批评,毫不姑息。颜回应该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孔子依然批评道:“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62相反,孔子对常受批评的弟子也不乏表扬。只要他们有一点上进之心、有一丝进步的表现,孔子就立即表杨、及时鼓励。子路应该说是受批评最多的弟子之一。有一次,孔子批评子路说:“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没有想到这导致了其他门人瞧不起子路。孔子看到后告诉其他门人:“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63为什么孔子会对子路鼓瑟加以挞伐呢?《说苑·修文》的记载可以帮助解说此因。“子路鼓瑟,有北鄙之声。

51《四书集注》。

52《论语·先进》。参见《春秋左传·哀公十一年》与《春秋左传·哀公十二年》。

53《论语·阳货》。

54《论语·卫灵公》。

55《论语·子路》。

56《论语·先进》。

57《论语·公冶长》。

58《论语·先进》。

59《论语·颜渊。。

60《论语·先进》。

61《论衡·率性》。

62《论语·先进》。

子曰:‘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域。故舜造南风之声,其兴也勃焉。纣为北鄙之声,其亡也忽焉。’”至于“升堂”与“入室”则指学习的不同层次,这里孔子是指子路已经抵达了比较高的学习层次。此外,孔子还曾感叹:“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64

尤为可贵的是,孔子还教育学生对教师的褒贬要持正确的态度,并要求弟子做到闻过则喜、有错必纠,闻赞则绎、扬长补短,从而使教学评价思想更加科学。具体地说,孔子要求弟子做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须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65在此,孔子要求弟子对批评指责之语不仅要表面顺从之,而且要真正改正之;对赞赏表扬之语不仅要表面喜悦之,而且要内心分析之。孔子认为,如果弟子只知表面喜悦而不加分析,只知表面顺从而不加改正,那么他对其也无能为力了。

64《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论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doc

论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摘要:儒家的权变伦理思想在孔子那里并未做出详尽的阐释,但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奠基人,孔子的思想意蕴、处世原则和方式,是对经与权生动鲜活的诠释。本文从个体的人伦道德层面、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方法论层面对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积极意义进行了阐发。 关键词:权变;个体;社会;方法论 孔子的一生处事为人则处处体现”权”。但在《论语》中仅三处提到”权”,如:”子罕”篇”未可与权”;”微子”篇”废中权”;”尧曰”篇”谨权量”。《(论语集注·微子第十八》)在《论语·子罕》(以下只注篇名)中提出:”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意思是说,可以同他一道学习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种成就;可以一道同他取得某种成就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礼而行;可以一道同他事事依礼而行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通权达变。”权者称也,所以别轻重。(“《春秋公羊传·桓公十一年》)后来被引申为灵活变通,借指在面对具体境遇中的道德冲突时,行为主体在选择道德行为时的权衡变通。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孔子重礼,推崇仁政,”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孔子的权变思想突出一个”变”字,不是毫无章法、随心所欲地乱变,而是以礼为前提的。我们可以说,权变是实现礼的手段,是具体的措施方法,礼是根本原则,二者相比较,权变则是围绕礼而进行的。正如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说:”道是原则性;权是灵活性。灵活性,在表面上看,似乎是违反原则,但实质上正是与原则性相合。”可以说”权变”是一种度时势,审轻重,而不失其节的为人处世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政治失意时,想到通过兴办私学这个途径,传播他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知识,也希望能够为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提供一套救治方案,即通过教育来培养一大批能够救国的“士”。《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是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很多内容真知灼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施教上,他潜心钻研,博学以致教,仁爱而广收弟子,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 《论语》中最常提到的字词就是“仁”和“礼”,在“仁”与“礼”的教育基础上,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就是把他的弟子培养成道德高尚,仁爱有礼,博学多才的君子,此“君子”应当是属于统治阶级范畴。孔子政治上主张“举贤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仁爱有礼的从政人才,孔子希望他的学生能做好官。他想要要培养“圣人”,如达不到“圣人”,至少也要成为“君子”。孔子的学生子夏有句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虽不出自孔子之口,却也是孔子之所想。孔子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其重要目的是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或君子,培养推行德政礼治以为当时社会服务的人才。孔子的教育目标,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实际上,“学而优则仕”的精髓已深入民族心理,虽然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目的都有些不同,但其思想痕迹并未彻底消除,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不仅孔子的教育目标对现代化教育有指引性意义,他同时提出的涉及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以及值得现代人借鉴的教育思想与方法都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内容 由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君子”,而“君子”在德才两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孔子在施教时提倡知识实践与道德修养的结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

孔子教育思想分析-综合版

孔子教育思想综述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顺应当时“学术下移”的潮流,于春秋末年首创私学,“上说下教”孔子从三十岁起就从事教育工作,前后有四十余年, 培养了三千位弟子和七十二位贤人, 并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一、教学主张:教师方面 他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极其宝贵的主张:教学方面:主张作为教师,要做到“温故知新”,“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和“循循善诱”,采用“启发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和“以身作则”等方法教育学生;其教学方法与原则:启发诱导。这条原则在孔子的教学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说: “不愤不启, 不徘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问题。因材施教。这是孔子教学理论中的另一项重要原则。虚心笃实。孔子认为, 学生要获得知识, 首先得有虚心笃实的态度。他的学生仲由好胜心强,极不虚心, 他便严加训斥; 另一个学生颜渊常“以能问于不能, 以多问于寡, 有若无, 实若虚”则经常受到表扬。孔子认为, 在学习上是否虚心最重要的是看有无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说: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学思结合。 孔子认为学习固然重要, 思考也是不可缺少的, 他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辨证关系: “学而不思则阁, 思而不学则殆。”学问结合。孔子认为, 学生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多闻、多问, 甚至“不耻下问”。学行结合。孔子认为学不能离开行, 学行要统一。他所说的“行”有两层含义: 一是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 二是对所学知识的力行过程。因此他主张不应该把所学的东西停留在口头上, 而应该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上, 说到做到。 二、教学主张:学生方面 要求学生在学习方面, 要“博学”、“好学” , 从“多闻”、“多见”、“多识”中以求得广博的知识; 主张要“学”与“思”相结合, 又主张“学”“行”结合提出身体力行的原则。在认知真理方面, 则主张采用“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求知态度。他把道德作为政治的标准,主张“为政以德”。除了道德外, 孔子也注意到智育和美育, 但它们是与德育联系在一起的, 基本上是为德育服务。孔子还重视“游于艺”的教育。他自己曾以“艺”自许, 他对音乐特别感兴趣, 音乐也是他教的重要内容。当然其教育内容是受一定的教育目的所限制的, 孔子为培养“修己安人”的统治者—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摘要:首先简介孔子的生平和文论思想,他的文论思想被概括成为“诗教”说; 其次分三个方面来浅显分析孔子的文艺观, 第一,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第二,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第三,“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追求。 最后,总结孔子的文论思想,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孔子、兴观群怨、思无邪 姓名:苏晓龙 学号:20080341044 班级:08汉语言文学三班 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逐渐成形发展的时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方面,都充满了新和旧、进步和保守的斗争,在这种形势下,孔子的思想也是十分矛盾的,既保留着不少旧的东西,也难能可贵的在他思想中有着新的内容。 孔子的文论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其重点是谈论文艺和伦理道德、政治教化的关系,他的基本观点是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他这种文艺思想,被概括成为“诗教”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这种功利性的诗学观、文艺观,对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论影响至深,可以说一直波及到今天。 本文就是从三个方面来浅显的分析一下孔子的文艺观。 一、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诗经》是否由孔子删定,难以确定,然而他曾经整理过《诗经》是毫无疑问的。他自己就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孔子在对《诗经》的评论中还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批评标准,这就是《论语·为政》中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然而,《诗经》的实际内容则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歌功颂德之作,也有暴露批判之作;既有天真朴素的爱情歌唱,也有严肃庄重的祭祀乐词;既有下级官吏牢骚不满的发泄,也有王公贵族享乐生活的写照。 二、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就是孔子的文艺观,主要眼于文艺的社会教育功用,是儒家思想的主要载体,着重体现了文艺对人与社会的影响力,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孔子的“兴”、“观”、“群“、“怨”是比较典型且有代表性的。 “兴”是作诗的方法,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按朱熹的诠释意思是:“兴者,先言他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具有含蓄美,又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能给人联想的空间,所以,“兴”这种作诗的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观”的本义是观察,仔细地看,“观”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孔子仁学思想以道德个人主义为支点,倡导一种以生命契合为主要特征的人际伦理,追求一种以社会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社会政治秩序;孔子的仁人君子教育在政治领域引发了一场由血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仕的制度革命;在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制度创新和文化重建的历史任务,从孔子仁学思想中汲取智慧,仍然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不二选择。 《论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仁”字凡百有六见。据考证,孔子之前,已经有人偶尔使用过“人二”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但只是孔子才赋予“仁”以全新的文化内涵。《论语》文本中“仁”的含义大致可以分成为以下几层: (l)“仁”首先是一种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这种“仁为己任”,对自己所选定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倾 其毕生而追求之的精神;这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无求“生以害仁”,只求“杀身成仁”的豪迈气概,不是着实让人心醉神迷吗?因此,“仁”便是一种足以让人为之诚服的崇高,所以《论语》是一种将合换心的征服,因而是一种人格美的展示,是一种爱的艺术的实践。 孔子认为:统治的哲学虽然可以说是征服的哲学,但是好的统治者绝不应该用武力去强迫人民接受他的统治,而应该以爱为武器,用自己的人格之美去征服民心,让人民心悦诚服地追随自己。因此我们说,孔子之“仁”首先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高尚品德对他人和社会的感化和征服作用。 (2)“仁”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孔子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雍也》)。这里孔子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确立为基本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介乎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之间,强调一种在移情式理解基础之上的人际互爱。孔子又强调“为仁由己”,指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是一种由道德自律达于心灵自由的义务伦理。在孔子那里,个人不是向外寻求相对他人(物)的自由,而是向内寻求相对于自己的自主,即人格的独立和道德的自主。人只有实现在道德上的自主,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理由,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把孔子的道德主张称为“道德个人主义”。由孔子仁学所开出的道德自律,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自律是存在着根本差异的,因为西方的道德自律是一种上帝绝对命令的内化,而仁学的道德自律完全由自己的本心开出,所以仁学对人们道德觉悟的要求似乎更高。(3)“仁”是孔子匡时济世之良方。孔子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同时还是那种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勇于靠自己的亲身奋斗去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实践家。为了实现其政治抱负,他需要培养一批不但能够理解并拥护他的政治主张,而且愿终生为之奋斗的“志士仁人”。为此,他“有教无类”,以教为业,以“六艺”授人,且整理国故,“删正六经”,开了中国教育与学术民间化的先河。孔子所要培养的,是那些能够按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去改造社会,匡扶正义,营造社会仁爱精神的济世之才。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仁人君子”,即他要把他的弟子们培养成那种具有“仁者爱人”、“泛爱众”的人格情操,同时又具有为实现“天下归仁”而奋斗的“志士”,这些被称之为“君子”的志士们“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学而》);“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4)“仁”是一种人生修为之方法。孔子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微子》);仁人君子者“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里仁》)。要求君子须以诚信待人,以恭敬律己。同时还必须摆脱物欲的束缚,故“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里仁》);于是“饭疏食饮水,曲胧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学习孔子,首先要纠正对教育的错误认识,教育是培育、教化人的;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充。本文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师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对后世的思想和学术影响至深。今天,我们本着“探微古人,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吸收并借鉴有用的知识,努力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 一、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运用教育手段来改变人、提高人的道德、知识水平。“性相近,习相远”所谓性是指人的共同本性,习是后天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教育、习染。在实际生活中,孔子更重视后天的习染对人的意识起的作用,认为人的实际思想状况是由习染决定的,而不是先天决定的。根据这个理论,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接受良好影响,在道德、知识上得到改造和提高。他的学生中有素质较好的,也有素质较差的,经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导,不少变

成著名的贤才。孔子很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的培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自孔子以来人们就把教育视为自我成长和提高的途径,中文“教育”的“育”字,本意为“培育、成长”的意思,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成德。儒家重视教育,也因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道教化,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三十二》),学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活动,而就是人生的实践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生完善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成就人生。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学习和扩充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现代教育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再着眼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更不关心人格的培养与完善,而只是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为能事,把人作为器具来培养。这就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知识单一狭隘,缺乏道德理想和判断能力,缺乏人文教养和关怀。如何保持教育传统培养教化人的功能,而不至于蜕变为职业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孔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1级英语专接本1班白林艳 33号 摘要: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创立的儒家学派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他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口号,促进了文化教育的下移。孔子的教育思想重视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他提出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也大多数为后世所继承,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一、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研究他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1、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的看法 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作用。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不教而杀谓之弃。”后来“德治”成为儒家共同的社会政治思想。孔子在政治上是一位社会改良主义者,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通知人才从而为政治服务。他认为贤才无疑是教育的结果。春秋时期,孔子第一个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认为知识和道德都需要依靠学习来培养。 2、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目的的看法

孔子的私学是学术团体,也是政治团体,他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推行其政治主张。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举贤才,在教育上以培养贤才为目的。孔子对君子的品格十分重视,认为只有那些优秀、品德键能的贤才才能做官。“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3、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对象的看法 孔子反对门第限制,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族类、不论贫富贵贱、不问地位高低,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有教无类”是又局限性的,它不等同于先进的普及教育思想,因为奴隶和妇女是被排斥在受教育的对象之外的。 4、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内容的看法 孔子出于培养从政人才的目的,其教育内容基本上仅限于人事的范围,主要是限于君子做人的道理(德)和从政的手段(才),具体说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技巧的训练三个方面。 知识教育 孔子在知识价值的取向方面,极为推崇古典知识的作用,他自己也多次谈到,“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由此在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方面,主要局限于古代经籍的传授,具体说就是他改编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书”。 技能训练 作为儒学的创始者孔子在私学中是讲文习武的。孔子重射,承袭了西周军事教育形式化的传统,在教学中存在着将军事教育从实际技能的训练转向文字概念和义理研究的倾向。 道德教育 “仁、智统一”是孔子的理想人格,而在仁、智两者之间,仁是根本、核心,智乃仁者之智。因此,在孔子的私学中,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内容的中心,也是其教育体系的根本所在。

论孔子民本思想

2011年10月 谈古论今 论孔子“民本”思想 文/赵中秋 摘 要: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民本”思想,不只是尊人、敬人、以人为本的意思,更是蕴涵了人本论、人际关系论及人际交往价值论等方面的内容。孔子“民本”思想回答了:人是什么?人民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以及人与人交往的意义。原始儒家思想是由继承走向发展,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并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开展而越趋于客观实际和科学的。 关键词:“民本”思想;人;孔子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087-01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从公元前约五百多年至今,儒学已走过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原始儒家、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新经学、新儒学等多个历史阶段、多个代表人物的发展。本文仅就孔子“民本”思想为研究对象,并从笔者认为的“民本”思想方面进行自己的阐述。本人在这里所指的“民本”思想,不只是尊人、敬人、以人为本的意思,更是蕴涵了人本论、人际关系论及人际交往价值论等四个方面,即“民本”思想包含了回答:人是什么,人民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及人与人交往的意义。 一、人本论 孔子的儒学思想是整个儒学思想的开创阶段,这就注定了其不完善性,并且关于“民本”思想,孔子又没有过多的叙述。在《论语》中,我们无法找到孔子关于人是什么、人民是什么的叙述。追溯历史,我们可以得出:孔子所隶属的士阶级是随着由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而壮大且地位提高的,所以先秦的儒士(指为士卿出谋划策的读书人)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于古代文化有一种特殊的崇敬与信仰。他们认为包括六艺在内的古代文化是华夏光荣祖先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人都是“生而知之”的圣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具有强烈的复古倾向,特别尊崇华夏古文化和周礼,“周监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孔子虽没有直接回答人和人民是什么,但他仍然崇尚着周礼,沿袭着周礼对人的本质的看法,我们可以称其为“先古人本论”。根据历史考证,甲骨文中人字屡见;而人字产生于黄帝之时,“今我唯令女二人”(《矢尊》)。并且周初《尚书》诸诰中多次使用“民”字,“迪民康”、“今天其相民”(《尚书?大诰》)。可见,先古人本论就是将“人”作为区别于牲畜之类的一般动物的;将“民”作为“人”的集合,而没有其他意义。 二、人际关系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人交往的意义在孔子的论述中可谓突破周礼大有发展。纵观孔子对人与人的关系及人际交往价值的论述,其突出一个特点,即是“仁”,其也是孔子整个理论的核心。《论语》中提及“仁”的地方有一百多次,但都没有统一标准的对“仁”做出回答。但是,春秋时期的小战争同样显示了民众在政治上的力量,所以,孔子“民本”思想认为民为国本,且认识到民的问题实际是人的问题,要解决任何问题必须树立“仁”的观念。依据《论语》的基本涵义,“仁”似乎主要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即所谓“仁者爱人”。爱人就是不仅仅爱自己的妻子、儿女、父母,也要爱自己的家族、亲属及其他长辈外,更要爱这以外的别人。孔子还提倡“安百姓”(《论语?宪问》),主张“泛爱众”(《论语?学而》),赞赏“博施济众”。百姓就不仅仅一家一姓,它还包括自己家族以外的许多家族。众就不仅仅限于某一阶层,而是包括所有阶层在内的大众。这就是说,孔子仁爱的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而是全人类。在他看来,人不仅是家族和等级的一员,还是全人类的一员。人应该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给以爱、同情和关心。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很清楚的表达了仁是一种人类之爱。然而,由于文化的继承性和历史人物的局限性又决定了孔子仁爱思想的缺陷。孔子的仁爱还是有不足之处的,也不可能是无差别的超越血缘、宗法的人类之爱。他主张亲情,所以,这种仁爱必定是有差别的。这种仁爱是一种由血缘关系决定的由亲及疏的爱,最爱的是直系亲属,然后是旁系亲属,最后才是九族以外的其他人。可见,孔子思想中还是继承了奴隶时代的某些文化因素。可以说,孔子的仁爱观念不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而且是处理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原则,这样说的原因在于其“德政”。 三、人际交往价值论 孔子的仁爱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更是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原则。以上笔者论述过孔子认为“民为国本”,且结合仁爱思想,就提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更是本质为人与人的政治关系:“德政”统治思想。孔子认为人是不同于动物的,是有区别于动物的。在政治上来说,人不是仅仅被统治的牲畜,所以,统治者要予以关心爱护人,那么就要实行“德政”。“德政”即是“仁”在政治上的运用,它应该是怎样的呢?《论语》中孔子与弟子冉有的一次谈话回答了这个问题。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见到卫国人民众多,孔子就赞叹道:“庶矣哉!”,冉有问,人多了之后应该怎么办?孔子说:“富之。”冉有又问,富了之后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见《论语?子路》)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德政”首先是富民政治,就是实行一系列惠民的政策,如国家使用民力要节制,不可以杀人殉葬,不违农时,统治者要亲耕,收取租税不可过重等,从而让民力人丁兴旺,经济发展富裕起来;其次是教民政治,就是让人民接受道德观念、礼节仪式,军事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成为文明的民众。 四、人本教育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在教育方面贯彻“民本”思想的里程碑性业绩。孔子本人不仅首开私人办学的先河,更是在教育对象上体现了平等人的思想。他的学生有的出身贵族,有的出身寒门;多数来自鲁国,也有从遥远的秦、楚、吴等诸侯国来投师问学的,并且孔子出于培养人才的目的,仅仅收取少量学费,而能使更多的人接受教育。“自行束无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这是仁爱思想在教育方面的具体运用,是他教育思想中倍受赞誉的一点。孔子一生先后传授的弟子有3000人,其中身通六艺者72人。试想在孔子所处的那个贵贱的等级差别、社会的家庭界限还非常严格的时代,孔子能不分等级家庭,贫穷富裕,对所有求学者予以教育,这就不仅仅是开明的,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大的改革意义。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2011.10 87

浅谈孔子对我国古代文论的影响

浅谈孔子对我国古代文论的影响 刘金同 (潍坊科技职业学院,山东寿光 262700) 摘要: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之所以未能获得充分发展,是因为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把文学视为道德、礼仪、政治的附庸,而非与它们平行的独立存在。这种成见大大束缚了古代文论、文学批评的发展。作为古代文明的代表的孔子的思想中,也存在着这类成见。 关键词:古代文学理论;孔子;古代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先秦及秦汉之前未出现过作为独立存在的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直到汉末,才出现了《典论·论文》这一具有“独立宣言”性质的文学理论专著,预示着文学批评繁荣时期的到来。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之所以未能获得充分发展,是因为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把文学视为道德、礼仪、政治的附庸,而非与它们平行的独立存在。这种成见大大束缚了古代文学批评的发展。作为古代文明的代表的孔子的思想中,也存在着这类成见。虽然孔子具有进行文学批评的潜力——艺术敏感、学习热情,但他并非一个真正的文学批评家。在评论或引用《诗》的实际行动中,孔子及其弟子对诗歌本身兴趣不大,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诗歌的道德意义和教化功用上,其中不乏牵强附会、歪曲引申的例证。显然,孔子对《诗》的重视和推崇并非原于文学欣赏本身,而是注重它的社会功用,把它视为外交工具、道德指南等非文学的功利手段。由于孔子代表的古代贤人只对政治哲学感兴趣,而对文学等淡然处之,所以在孔子以后的数百年间一直没有出现独立形态的文学理论。 出现上述现象的另一原因,还在于他们对世界、人以及人的创造物的看法是综合性的,而不是离析成各自独立的部分。这种看待事物的方法值得肯定赞扬,可使我们避免犯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的错误。但是,古代思想家对待外部事物、客观世界、国家、作为政治生物的人等诸问题的看法过于东方化,他们只把文学看作治理国家的手段,而对文学的其他因素视而不见。 孔子本人并非是一个没有审美能力的人,相反,他是一个极其敏感的、对艺术刺激反应很强很广的人。例如《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是被他所听到的音乐深深打动。他对音乐的欣赏是审美的还是礼义的,是考古历史学的还是功利的,这无从知晓。但我想,我们应当根据其中最低限度的共同含义,确认孔子是一个极其敏感的、对艺术刺激反应很强的人。同时证明了他是一个具有文学批评潜在能力的典范人物。 孔子毕竟是个哲学家。他的一般性话题常常被看作具有审美或文学意义,而他关于语言或文学本身的那些言谈反而缺乏审美或文学意义。例如,孔子对文学批评和文学本身的原材料——词汇和表达的看法。孔子对那些涉及“言”的言论或者持有强烈的怀疑情绪,或者干脆予以否定:“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善于辞令的才能与孔子所谓“仁”观念之间没有联系,“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长》)在其他许多地方,孔子谈及雄辩时总是抱轻视态度,事实上他对任何种类的擅长辞令都表示怀疑(《雍也》)。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辞令、修辞、雄辩不感兴趣。 真正反映孔子对文学本身的态度以及他的文学批评的倾向和性质的还是他在批评实践中的表现。如在《八佾》八章中,孔子与子夏的对话就有对诗篇本义的故意曲解: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我认为“素以为绚”一句难以确切解释,它很大程度上取决其字句含义。不过,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了解孔子怎样解释《诗》章句,以及他是否说

孔子思想泽后世

2 孔子思想泽后世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的思想和功绩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知道孔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2.搜集、摘录孔子的名言,并在小组内交流。 3.认识到孔子思想对现在人们生活仍具有重要意义,并能正确看待孔子及其思想。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摘录孔子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激发提问 1.点击课件孔子像,播放《文化巨人——孔子》片段,初识孔子卓越的地位(媒体解说词:在21世纪的曙光中,人类的智者仍在历史的重峦叠嶂中寻找。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为什么泱泱中国像根深叶茂的大树挺立在世界的民族之林?为什么现代人还要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为什么美国会把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 2.孔子简介 (师)过渡:看了视频,你的心中一定烙上了一个人的名字——孔子,出示课件:你了解孔子吗?(点击课件出示孔子的生平简介:孔子,名丘 , 字仲尼,2500多年前出生于黄河流域的山东曲阜。他幼年丧父,靠母亲抚养成人。孔子从小就刻苦好学,后来成了一位大学问家。) 3.(课件出示课题:孔子思想泽后世) (师)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百家争鸣兴文化》中的第二节《孔子思想泽后世》,(点击课件“泽”:润泽)正如影片中所问的三个“为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孔子思想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等。 二、走近孔子,解读孔子 孔子究竟有哪些思想与功绩呢?我们可从他的人生经历当中来找寻。 1.你感受到孔子的思想是什么?(点击课件出示:讲究礼治、仁爱。播放视频)

那么,他是怎样将自己的这种思想传播给我们后人的呢? 2.播放课件:《杏坛讲学教书育人》 3.学生交流《论语》中的句子 他的教育思想大多从《论语》中有所体现,你喜欢《论语》中哪些句子?(出示相应课件) 总结:(点击课件: (1) 不学礼,无以立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教师小结:教育家——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课件出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整理许多古文献,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去世后,他的学生整理了他和他的弟子的言论,编写成《论语》。《论语》中的有关思想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宋朝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课件出示:孔子以其伟大的思想,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把教育从王公贵族的独享,转变为人人都能得到的待遇,我们才能在这里读书。孔子被我们尊称为“万世之师”,) 过渡:孔子并不满足于把他“仁”的思想只教给他的学生,他希望他的思想能够被某一位英明国君所采纳,以仁治国,恢复礼制。于是开始了他长达13年的周游列国。 5.播放课件《周游列国传播思想》 课件出示: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人?总结(点击课件出示:执着、不畏艰难的传播思想和主张。) (点击课件小结: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三、畅谈孔子对21世纪的影响 1.了解中国各地对孔子的祭奠,简介各地孔庙和文庙 (师)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孔子却世世代代被人祭奠。(课件出示祭孔的图片)而且孔子的思想不仅在中国被推崇,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十分敬重孔子。今天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1.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一)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

孔子的教育思想之“有教无类”

孔子教育思想之“有教无类”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联合国教科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孔子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这短短四个字,把历史分成了两截。 一、何为有教无类 在孔子之前,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学术文化知识都掌握在官府之中,所说的“学在官府”就是这个意思。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有权受教育,一类无权受教育。有权受教育的也有权办教育,无权受教育的也就无权办教育。办教育与受教育都是一种特权。孔子的贡献就在于他不仅首创了私学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而且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这一思想。 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东汉马融注同:“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魏人何晏说:“类,谓种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南北朝时的黄侃日:“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从马融、何晏、黄侃的疏证来看,他们从贵贱的角度来解释“类”字,“类”即“种类”。宋朱熹,则解释:“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朱熹认为,人性皆善,虽因后大环境造成习染不同,也不应分善、恶两类而分别教育之。故可以说他也是把“类”当作“种类”讲的。孔子“有教无类”中的“教”字,原意是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接受影响之谓。 二、基本内容 “有教无类”的主张是孔子率先提出来的。“有教无类”见于《论语·卫灵公》,原文为:子曰:有教无类。译文: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等)区别。全章仅此四个字,然而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却正是这四字。“有教无类”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浅谈孔子的思想

浅谈孔子的思想 历史纷纷扰扰,当今世人对孔子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孔子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仍然没人能动摇,随着历史的变迁,他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沉淀。孔子被后人称之为至圣,这就证明了在后人心中地位之高。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理论政治家。他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后人。 孔子思想核心为“仁”,这个字看似简单,而其内涵丰富。孔子在讨论中没有明确指出“仁”的具体含义,而我们在读《论语》时或多或少可以从中体会到“仁”的含义,然后汲取所需,用以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增强自身的修养。孔子所说的“仁”包罗万千:在上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由此推及亲友邻居等;其次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再者要注意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做事不要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孔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他的思想仍有许多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意思就说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了。这在战乱频繁的春秋末期适用,在相对和平的今天仍然适用。不论时间流向何处,“孝”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意思是:仁人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遇到有名利的事情就退后。这虽然不被广为接受,可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谦让的美德。中华民族向来愿意先难后易,先苦后甜,这也和儒家思想密不可分。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迫别人去干,自己不愿意承担的责任不能逼着别人去承担。这是为人处事的大原则,必须始终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责任感的体现,做到这点,我们就能融洽相处,相互尊重和支持,矛盾就会减少。这同是也是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教育上,孔子的影响更是突出。其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在一个战乱频繁,教育不被重视的时代,这是不可低估的数字。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也间接当了孔子的学生,他的教育思想一直在影响着我们。

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论语》是最早的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书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的言论和行动。孔子的思想学说零星地体现在其言论之中。 孔子主张“君子不器”,也就是主张通才。孔子本人就是一位文化通才,其思想学说涉及了政治、伦理、哲学、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领域。搜集整理《论语》中涉及文学(或文学艺术)的文献材料,就可以发现孔子的文艺思想丰富而系统,涉及到了文艺理论的许多和命题领域。 以下,是我们综合我们所翻阅的所有与孔子的文艺思想有关的资料,从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继承与发展、评价以及对现代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的系统的整理和分析。 一、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孔子的文学理论批评是以对《诗经》的评论为主而展开的。“诗教”之说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之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关于文艺的一系列论述都是围绕“诗教”而展开的。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1、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篇》载,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他认为诗、礼、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阶段。 孔子生活的时代, 是一个诗与乐的时代。他的“博于诗书”、“察于礼乐” , 不

对孔子的仁义思想的评价

对孔子的仁义思想的评价 《论语》?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的仁义。也就是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当然,“仁”还有其他解释,比如“克己复礼谓仁(《论语?颜渊》)”。但是,不论仁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仁必然存在着一个对立面——不仁。什么是不仁?套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不爱人者不仁”、“不能克己复礼者不仁”。 所谓“爱人”,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近、相合。为此,孔子在构建仁学思想体系的过程中,以“爱人”为其核心,主张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并推己及人,施之于人类乃至万物,从而保持了一种既有着严格等级秩序而又充分体现“仁爱”精神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其表现可概括为:其一,爱亲。即血缘亲情之爱孔子所说的“礼”,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或公共秩序而对社会成员进行规范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孔子用心理原则的“仁”来解说“礼”,实际将“复礼”的历史重任交给了重要的一个群体,即“君子”。然而,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最高的理想境界不是“仁”,而是“圣”。“圣”的根本要求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而在孔子眼中,唯有道德纯厚、大公无私的尧舜才能称得上“圣人”。但“仁”也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值得付出毕生的努力甚至宝贵的生命去实现的人生目标,犹如人生航程中的灯塔。孔子主张重仁义而轻功利,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形象地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践“仁”的榜样——君子。 历史的每一次大变革、大动荡的社会结构不断解构的时期,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伦理道德沦丧的现实。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礼崩乐坏”的年代,出现了违背道德原则的“贱妨贵,少陵长,远间近,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的行为,孔子将“礼崩乐坏”归因于每一个道德自觉意识的失落。为了让人们重识道德和重拾道德,孔子将“仁”概括为一切道德品质的总汇,因而此时之“仁”是包含众德的最高观念,也就有了“仁”即“全德”的说法。 孔子的“仁”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涵义,这就是“尚贤”的意思。“尚贤”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这个主张在实际上破坏着奴隶主贵族的世官世禄制度。关于“尚贤”,孔子也讲过许多话,例如他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等等。在孔子看来,要做官就应该有学问,这个看法对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官世禄的贵族政治;另一方面它又能吸收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但最终又能使知识分子不脱离政治的轨道。 与“仁”一样,“义”也要高于利。“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不是说不可以要利,相反,孔子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子曰:“富贵如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可见孔子对“义”的看重。 孔子所谓的“仁义”,其根本在于“人心”,只有学习者的内心接受并贯彻于自身,仁义的精神才能在社会中推行。故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孔子不仅创立了儒家学派,而且也开启了战国时期重知识、重人才的新时代,他在文化史上的贡献,实在难以估量!历经两千多年的代代相传而延续至今,已成为中国传统的最深厚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并成为了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信条和道德准则,并将是一种中华民族永葆生机的宝贵的思想养料。 当今世界,世界性的生态危机加重,人类的精神家园极度贫困!面对全球问题的困扰,人类将何去何从?关于这一重大而严肃的问题的解决,我们完全可以从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得到一些答案。当然,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拿来主义”,对孔子仁学思想进行批判的继承,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除在当时打破“学在官府”局面而使文化下移,促进士阶层兴起外,今天的义务教育也与之不无联系。 2、教育作用于社会和培养人。今天于此尚有偏差,圣人先见何等高明! 3、教育目的培养“士”。辩证地看“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既有重大意义也有引起偏差理解的副作用。 4、教育内容“文、行、忠、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既重德育又不薄智育。加工整理补充修订“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紧扣“文、行、忠、信”施教。其于礼仪之邦的深刻影响举世公认。作为当今教育工作者不能不认真领会。辩证地看待,孔子的教育思想确有自相矛盾之处,如鄙视生产劳动等实际知识,又囿于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贫乏,忽视思辨知识和能力培养,缺乏充分的哲学思辨气息。这也可以说与死板教条教学有一定的源流关系。 5、道德教育四原则: (1)立志有恒当代教育应于此认真反思,实施“挫折教育”。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发人深省。养尊处优,好逸恶劳,玩物丧志,“不知好歹”的状况令人忧虑。 (2)克己内省当代教育,包括教师在内,很缺乏此种精神,为人师表意识淡漠;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负,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以人之过掩饰自己之过。当然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孔子思想带来的消极一面;要培养学生胆大心细,发展个性,有主见又能理解别人。(3)改过迁善要敢于认错勇于改过,切忌文过饰非。怎样看待教师自身的不足,最好的方法就是勇于正视,努力学习,敢于自责。 (4)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对于教育工作者尤其不可忽视,教师言不由衷学生还不会理解,其负面效应特强。 6、教与学主张八原理: (1)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当代教育,既应教导学生,更应要求教师自己,即“群体观”,摆正教师群体中个人位置,取长补短才大有裨益。 (2)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师生都应学而时习,培养温故知新,用教改新名词谓之“反刍”和“迁移”,要防死记硬背,纸上谈兵,要注重培养的是牢固掌握知识,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学思并重,以学为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学以致用,言行相符当今教育也存在学用分离的问题,比如语文教师写不好文章,说不好话(结巴、不畅、不规范、口头禅),学生识读、书写水平低,会背条条不会应用等等。 (5)虚心求学,奋发不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老师成为教书匠,往往就是缺乏奋发不息的求学精神,故作玄妙,装得神秘,实际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使自身渐渐老化、僵化、退化。 (6)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当今教改强调的就是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学;语文单元教学重在举一反三,实现纵横迁移。 (7)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备课要备学校、备教师、备学生、备教材。照本宣科,满堂灌实际是惰性的表现。学生观“天生其人必有才”。 (8)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认真领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为人师表须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当然另一方面也应培养学生“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独立人格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