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孔孔内毛刺问题分析改善报告

钻孔孔内毛刺问题分析改善报告

制程质量异常报告单

制程质量异常报告单 单位车间班组日期年月日 异常事项 序号时间产品批号产品名称异常工序异常情况检验员1 2 3 1. 异常原因 2. 1. 改善措施 2. 改进检查时间及1. 状况2. 检验员质量管理部经理 生产操作质量检查表 操作人员姓名:填写日期:年月日检查项目实际情形备注 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完成 2.是否按操作标准来操作 3.工作场所的布置是否适宜 4.通风、照明、温度等是否符合规定 5.附近环境是整洁 6.对异常状况是否掌握处理程序 7.是否有改进工作方法的意见与建议 1. 8.其他需提出的事项 2. 质检主管:检查人员:

车间:班组:填写日期:年月日 成品不合格加工不合格合格不合格日期产品名称批号产量不合格数 数率 产品质量抽样检测表 序号标准规定的指标名称及要求计量单位实验结果判定结论备注1 2 3 质量性能综合评 定结论 检测依据的标准名称及编号检测机构检测日期 附件目录 其他说明

检查项目实际情形备注1.存放是否定位及是否整洁 2.温度、湿度、通风、照明是否适宜 3.是否备有消防设备 4.危险性物品是否与其他物品隔离 5.良品、不良品未经检验是否分别存放 6.实际的数量是否与账面符合 7.度量衡的器具是否精确 8.存放的地点是否有进出的管理 9.产品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 10.其他需提出的事项 2. 自我质量控制检查表 编号:填写日期:年月日检查项目实际情形备注1.是否按检查标准检查 2.感官检查的限度(去掉)样本是否标准 3.检查的仪器、量规是否精准 4.是否有漏检情况 5.漏检的原因 6.对不合格品是否妥善处理 1. 7.其他需提出的情况 2. 质检主管:检查人员:

PCB镀层缺陷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PCB镀层缺陷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作者:杨维生 [摘要]分析了金属化孔镀层的主要缺陷及产生原因,从各主要工序出发,提出了如何优化工艺参数,进行严格的工艺及生产管理,以保证孔化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多层印制板,金属化孔,镀层缺陷 1.前言 金属化孔质量与多层板质量及可靠性息息相关。金属化孔起着多层印制线路电气互连的作用。孔壁镀铜层质量是印制板质量的核心,不仅要求镀层有合适的厚度、均匀性和延展性,而且要求镀层在288℃热冲击10秒不能产生断裂。因为孔壁镀铜层热冲击断裂是一种致命的缺陷,它将造成内层线路间和内层与外层线路之间断路;轻者影响线路断续导电,重者引起多层板报废。 目前,印制板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金属化孔镀层缺陷主要有:金属化孔内镀铜层空洞、瘤状物、孔内镀层薄、粉红圈以及多层板孔壁与内层铜环连接不良等。这些缺陷的绝大多数将导致产品报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交货期。 2 金属化孔镀层主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相应对策 我们首先简单回顾一下多层印制板的制造工艺过程。 下料→ 制板→ 蚀刻→ 黑化→ 层压→ 钻孔→ 去沾污及凹蚀处理→孔金属化→ 全板电镀→ 制板→ 图形电镀→ 脱膜→ 蚀刻→ 丝印阻焊→ 热风整平→ 丝印字符 本文将从钻孔工序、孔壁去树脂沾污及凹蚀处理工序、电镀及多层板层压工序等几个方面,分析金属化孔镀层的主要缺陷及产生原因,阐述如何优化工艺参数,进行严格的工艺及生产管理,以保证孔化质量。2.1 钻孔工序 大多数镀层空洞部位都伴随出现钻孔质量差引起的孔壁缺陷,如孔口毛刺、孔壁粗糙、基材凹坑及环氧树脂腻污等。由此造成孔壁镀铜层空洞,孔壁基材与镀层分离或镀层不平整。下面,将对孔壁缺陷的成因及所采取的措施进行阐述: 2.1.1 孔口毛刺的产生及去除 无论是采用手工钻还是数控钻,也无论是采用何种钻头和钻孔工艺参数,覆铜箔板在其钻孔过程中,产生毛刺总是不可避免的。孔口毛刺对于金属化孔质量的影响历来不被人们所重视,但对于高可靠性印制板的金属化孔质量来讲,它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首先,孔口毛刺会改变孔径尺寸,导致孔径入口处尺寸变小,影响元器件的插入。其次,凸起或凹陷进入孔内的铜箔毛刺,将影响孔金属化过程中电镀时的电力线分布,导致孔口镀层厚度偏薄和应力集中,从而使成品印制板的孔口镀铜层在受到热冲击时,极易因基板热膨胀所引起的轴向拉伸应力造成断裂现象。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98703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公开文件,共4页) 一、目的: 规范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提高品质异常处理的时效性,确保来料质量及生产的正常运转,同时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制程、出货品质异常的处理。 三、定义: 3.1 来料品质异常: a、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b、合格物料制程中发现重点物料不合格时; c、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 3.2 制程品质异常: a、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b、同一缺陷连续发生; c、不遵守作业标准或不遵守工艺要求; d、机械发生故障或精度磨损; e、其他情形影响到产品质量时。 3.3 出货品质异常: a、客户投诉或抱怨; 四、职责 4.1 来料品质异常: 品质:a.负责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异常描述”部分; b.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于采购,抄送工程、生产; c负责品质异常改善结果确认。 采购: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给供应商并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跟踪供应商及时回复“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将结果回复品质部. 4.2 制程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品质异常之最终判定; b,负责确认品质异常责任部门; c,负责主导品质异常案例的处理过程; d,负责对责任单位的改善结果进行追踪确认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4.3 出货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将品质异常通知各部门及确定责任部门; b负责异常改善后的跟踪确认; c负责处理客户抱怨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营业部: a负责将客户抱怨反馈给相关部门。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五、工作程序: 5.1 进料品质异常: 5.1.1 依相关检验标准判定不合格,针对不合格物料标示“不合格”,并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 5.1.2 异常成立4小时内开立《品质异常联络单》通知采购。 5.1.3 采购接《品质异常联络单》后4小时内转责任供应商。 5.1.4 供应商需于1个工作日内针对异常物料提出临时对策,如对异常内容有疑问,需在4 小时与品质相关人员确认清楚。 5.1.5 供应商必须在《品质异常联络单》要求的期限前(如无明确要求,默认为《品质异常联络单》发出后2个工作日内)回复完整的改善方案。 5.1.6 品质部对供应商回复内容进行确认,针对改善措施不合格部分予以退件,要求供应商重新回复。改善措施合格,则报告予以归档,跟踪后续进料品质状况,依5.1.7执行。 5.1.7 针对供应商改善后产品加严检验,连续追踪3批无异常予以结案,转正常检验;连续追踪3批中途发现不良现象仍存在,则重复5.1.2-5.1.7。 5.1.8 如供应商改善措施回复后连续2个月无进料,则强制结案,后续进料依正常检验执行。 5.1.9

国内钣金工厂状况分析

国内钣金工厂状况分析 相信钣金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这个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虽然相对于金属加工来说所占的比重只有20%-30%,但是几乎所有的制造业行业中都会有钣金加工,例如机床行业,纺机行业,食品机械,电器、仪器仪表行业,近几年国内钣金行业发展迅猛,但是针对钣金行业的信息化专业的软件厂商还是比较缺乏,所以供需极不平衡。本文将讨论钣金行业的装备情况、作业流程、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专业的钣金行业信息化服务商Metalsoft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钣金至今为止尚未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根据国外某专业期刊上的一则定义可以将其定义为:钣金是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如汽车车身)等。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 钣金工厂一般来说基本设备包括剪板机(Shear Machine)、数控冲床(CNC Punching Machine)/激光、等离子、水射流切割机(Laser,Plasma, Waterjet Cutting Machine)/复合机(Combination Machine)、折弯机(Bending Machine)以及各种辅助设备如:开卷机、校平机、去毛刺机、点焊机等。 1.钣金工厂生产流程 钣金工厂的部门之间的运作与一般的制造业企业并无太大差异,在此仅介绍产品在车间的制造流程。 通常,钣金工厂最重要的三个步骤是剪、冲/切、折。 1.1首先进行的是下料(也称落料)工序。通常现场工人会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展开图,通过剪板机从大块板材上剪切得到合适尺寸的零件材料。若是冲床,则必须考虑夹钳的死区。下料完毕后,工人会在每块材料的表面用记号笔标记料号。 注:也有部分工厂没有此加工步骤,直接在标准板材上排版,然后直接冲压/切割加工。 1.2然后材料会被送到数控冲床/切割机,进行冲孔/切割工序。在此工序,需要为被加工的零件编制NC (Numerical Control )代码。现在大多数机床厂商都会提供自动编程软件(国内的厂商几乎都是跟国外的此类软件公司合作,进行OEM销售,因此它们并没有自己的软件研发队伍),因此极大地方便了编程工程师。冲压/切割编程工程师所要考虑的因素是板材利用率、刀具、效率、精度等问题。冲压/切割完成后,零件便被去除微连接,接着将被送到折弯机折弯。 1.3在折弯工序,主要考虑的是刀具选择、折弯次序、折弯补偿、折弯干涉等。通常也会有折弯编程软件随机销售,但是国内大部分数控折弯机还是人工编程,往往过多的依靠老师傅的经验,另一方面,国内的制造工艺要求相对于国外来说还有一定的距离,因而效率却并没有提高,数控折弯机的性能没有发挥到极至。 1.4最后,根据产品情况,可能要进行焊接、打磨、喷漆、组装、包装等工序,在此就不一一叙述。 2钣金行业的现状 整体来说,近几年来,钣金行业可谓发展迅猛。这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2.1生产能力需求提高。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加工制造中心,加上国外投资的不断增加,金属加工的能力需求不断加大,而金属加工行业中的电器控制箱、机器外壳等一般来说都是钣金件,所以钣金加工能力需求也不断提高。 2.2加工精度要求低,上手容易。就金加工而言,精度在几丝是很司空见惯的事,而工艺的复杂性也比较高,甚至有些零件工序达到几十道之多。所以金加工企业通常需要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以满足不同工艺要求。而钣金冲孔精度一般在±0.1mm左右,折弯精度一般可以达到±0.5mm,因此相对于金加工来说,精度低得多。 2.3利润高。如冲压一般可以达到30%左右,而激光切割则可以达到50%甚至更多。 3总结国内钣金行业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3.1设备陈旧 就设备情况而言,目前国内很大一部分的钣金企业基本上还停留在小作坊的生产模式,一般只有一两台

PCB镀层缺陷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PCB鍍層缺陷成因分析及其對策 [摘要]分析了金属化孔镀层的主要缺陷及产生原因,从各主要工序出发,提出了如何优化工艺参数,进行严格的工艺及生产管理,以保证孔化质量的方法。[关键词]多层印制板,金属化孔,镀层缺陷 1 前言 金属化孔质量与多层板质量及可靠性息息相关。金属化孔起着多层印制线路电气互连的作用。孔壁镀铜层质量是印制板质量的核心,不仅要求镀层有合适的厚度、均匀性和延展性,而且要求镀层在288℃热冲击10秒不能产生断裂。因为孔壁镀铜层热冲击断裂是一种致命的缺陷,它将造成内层线路间和内层与外层线路之间断路;轻者影响线路断续导电,重者引起多层板报废。 目前,印制板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金属化孔镀层缺陷主要有:金属化孔内镀铜层空洞、瘤状物、孔内镀层薄、粉红圈以及多层板孔壁与内层铜环连接不良等。这些缺陷的绝大多数将导致产品报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交货期。 2 金属化孔镀层主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相应对策 我们首先简单回顾一下多层印制板的制造工艺过程。 下料→制板→蚀刻→黑化→层压→钻孔→去沾污及凹蚀处理→孔金属化→全板电镀→制板→图形电镀→脱膜→蚀刻→丝印阻焊→ 热风整平→丝印字符 本文将从钻孔工序、孔壁去树脂沾污及凹蚀处理工序、电镀及多层板层压工序等几个方面,分析金属化孔镀层的主要缺陷及产生原因,阐述如何优化工艺参数,进行严格的工艺及生产管理,以保证孔化质量。 2〃1 钻孔工序 大多数镀层空洞部位都伴随出现钻孔质量差引起的孔壁缺陷,如孔口毛刺、孔壁粗糙、基材凹坑及环氧树脂腻污等。由此造成孔壁镀铜层空洞,孔壁基材与镀层分离或镀层不平整。下面,将对孔壁缺陷的成因及所采取的措施进行阐述:2〃1〃1 孔口毛刺的产生及去除 无论是采用手工钻还是数控钻,也无论是采用何种钻头和钻孔工艺参数,覆铜箔板在其钻孔过程中,产生毛刺总是不可避免的。孔口毛刺对于金属化孔质量的影响历来不被人们所重视,但对于高可靠性印制板的金属化孔质量来讲,它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首先,孔口毛刺会改变孔径尺寸,导致孔径入口处尺寸变小,影响元器件的插入。其次,击起或凹陷进入孔内的铜箔毛刺,将影响孔金属化过程中电镀时的电力线分布,导致孔口镀层厚度偏薄和应力集中,从而使成品印制板的孔口镀铜层在受到热冲击时,极易因基板热膨胀所引起的轴向拉伸应力造成断裂现象。 传统的去毛刺方法是用200~400号水砂纸仔细的打磨。后来发展到用碳化硅磨料的尼龙刷机械抛刷。但随着印制板技术的不断发展,9~18微米超薄型铜箔的推广应用,使印制板加工过程中的去毛刺技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据报道,国

印制电路板镀层缺陷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印制电路板镀层缺陷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1前言 金属化孔质量与多层板质量及可靠性息息相关。金属化孔起着多层印制线路电气互连的作用。孔壁镀铜层质量是印制板质量的核心,不仅要求镀层有合适的厚度、均匀性和延展性,而且要求镀层在288℃热冲击10秒不能产生断裂。因为孔壁镀铜层热冲击断裂是一种致命的缺陷,它将造成内层线路间和内层与外层线路之间断路;轻者影响线路断续导电,重者引起多层板报废。 目前,印制板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金属化孔镀层缺陷主要有:金属化孔内镀铜层空洞、瘤状物、孔内镀层薄、粉红圈以及多层板孔壁与内层铜环连接不良等。这些缺陷的绝大多数将导致产品报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交货期。 2金属化孔镀层主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相应对策 我们首先简单回顾一下多层印制板的制造工艺过程。 下料→制板→蚀刻→黑化→层压→钻孔→去沾污及凹蚀处理→孔金属化→全板电镀→制板→图形电镀→脱膜→蚀刻→丝印阻焊→热风整平→丝印字符 本文将从钻孔工序、孔壁去树脂沾污及凹蚀处理工序、电镀及多层板层压工序等几个方面,分析金属化孔镀层的主要缺陷及产生原因,阐述如何优化工艺参数,进行严格的工艺及生产管理,以保证孔化质量。 2.1钻孔工序 大多数镀层空洞部位都伴随出现钻孔质量差引起的孔壁缺陷,如孔口毛刺、孔壁粗糙、基材凹坑及环氧树脂腻污等。由此造成孔壁镀铜层空洞,孔壁基材与镀层分离或镀层不平整。下面,将对孔壁缺陷的成因及所采取的措施进行阐述: 2.1.1孔口毛刺的产生及去除 无论是采用手工钻还是数控钻,也无论是采用何种钻头和钻孔工艺参数,覆铜箔板在其钻孔过程中,产生毛刺总是不可避免的。孔口毛刺对于金属化孔质量的影响历来不被人们所重视,但对于高可靠性印制板的金属化孔质量来讲,它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首先,孔口毛刺会改变孔径尺寸,导致孔径入口处尺寸变小,影响元器件的插入。其次,凸起或凹陷进入孔内的铜箔毛刺,将影响孔金属化过程中电镀时的电力线分布,导致孔口镀层厚度偏薄和应力集中,从而使成品印制板的孔口镀铜层在受到热冲击时,极易因基板热膨胀所引起的轴向拉伸应力造成断裂现象。 传统的去毛刺方法是用200~400号水砂纸仔细的打磨。后来发展到用碳化硅磨料的尼龙刷机械抛刷。但随着印制板技术的不断发展,9~18微米超薄型铜箔的推广应用,使印制板加工过程中的去毛刺技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据报道,国外己开始采用液体喷砂研磨法来去除孔口毛刺。

品质异常报告格式

品质异常报告格式 品质异常报告格式 篇一: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事件问题描述如下: 在6-1至6-3号生产的T8椭圆12平钩26*2 9.5和T8 12斜钩V字型直径26的产品,现这两款产品在生产至出货过程中混料包装出货到客户那里,导致影响客户的出货交期,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并造成公司物力资源的重大损失。 产品工序责任人如下:开机技术员: 蔡灿军、赖虔洲 品质IPQC: 廖仲坤、赖惠兰 点数贴标签: 廖凤凤、罗贞凤、吕明 裁管: 廖国林 出货检验: 易浩 品质部经查证对此事做原因分析如下: 1、商务部的制令单上的图纸没更新只是文字描述。

2、针对产品规格和形状差不多的产品,且在同一台机器上生产,生产一款产品订单时更换模具生产下一款时,技术员未跟品质或点数工序沟通说下。 3、产品点数贴标签的时候标签贴错了,但当班的IPQC盖章时没检查到位发现问题。 4、裁管工序裁切时也没核对制令单来做,裁管员在裁管时没主动把首件拿给OQC检验确认。 5、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明确区分标识并分开放置,导致裁切、包装容易出错。 6、出货检查时OQC检验没及时发现问题杜绝流入客户那里。 7、新来员工及临时工未做相关岗前作业培训,容易放错误。 永久改善纠正措施如下: 1、通知此事件相关负责人,然后召开品质异常检讨会。 2、商务部发出的制令单产品资料要及时更新。 3、新来员工及临时工应做相关的产品品质与作业规模培训再上岗。 4、品质部加强对品质检验员的培训与督导,特别是出货检查要把关到位。 5、生产车间5S要做好,如产品要准确标识区分,对于类似的产品要做明显标识并分开放置。 6、各部门的岗位职责说明书的制定落实。让工作流程化,制度化。这样大家工作更顺心。 7、各部门的管理制度撰写制定出来,并落实执行到位。

管理运筹学案例分析

管理运筹学案例 【案例1】某厂排气管车间生产计划的优化分析 1.问题的提出 排气管作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极大地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某发动机厂排气管车间长期以来,只生产一种四缸及一种六缸发动机的排气管。由于其产量一直徘徊不前,致使投资较大的排气管生产线,一直处于吃不饱状态,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全车间设备开动率不足50%。 为了充分发挥车间的潜力,该车间在厂部的大力协助下主动出击,一方面争取到了工厂自行开发的特殊机型排气管生产权,另一方面瞄准国际市场以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质量赢得了世界两大著名汽车公司—CUMMINS和FORD的信任,成为其8种型号排气管最具竞争实力的潜在供应商。如果这8种排气管首批出口进入国际市场畅销的话,后续订单将会成倍增长,而且两大公司有可能逐步减少其它公司的订单,将其它型号排气管全部转移到该车间生产。 针对这种状况,该车间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8种排气管的产品图纸进行了评审,进行了工艺设计和开发(编排工艺流程图、进行PFMEA分析和编制控制计划),进行样品试制,同时对现生产能力和成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核算和预测工作。如何调整当前的生产计划,是否增加设备或改造生产线,其它类型新产品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投入生产等一系列问题尚缺乏科学的、定量的依据。而目前厂部和车间最关心的资源问题,主要是加工设备的生产能力。一位工商管理硕士(MBA)毕业的厂部管理人员马上想到,这是一个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如何制定生产计划使产出最大的优化问题,理论上可以用线性规划方法解决。 2.生产概况及有关资料 (1)车间概况 该车间按两班制生产,每班8小时,标准工作日为22天。车间现有员工30名,其中生产工人27人,每月安排职工政治学习及业务培训时间为4小时,进行文明生产等非生产性工作每月平均2小时/人·月,排气管工废按产量的1%计算,料废按2%计算。车间生产工人工作时间按44小时/人·周(每月4周)进行考核。 (2)生产状况 该车间排气管生产为10道工序,分别在不同的10类机床上进行加工,每种排气管所占用的设备时间如表C-1所示。各种排气管的成本构成如表C-2所示, 目前,由于市场不景气,排气管生产的上工序即铸造厂产能富裕,只要资金到位该厂可准时、足量供货,而且品种可以保证。而出口排气管外商的的资金可以及时到位,并且许诺如果需要可预付50%以上的预付款,只不过对某些产品提出了特殊要求,即第一种、第七种排气管月产量均不能低于10000,第三种不能低于5000/月,第六种排气管产量不高于60000/月,第二和第四种排气管配对使用,但由于第二种排气管使用中易损,故每月必须多生产3000根。因此原材料来源和资金不足是增加生产的制约因素。制约该车间排气管产量的主要是设备计划外停工及基本生产工人工时,即设备与人力资源。根据以往经验,各设备加工能力见表C-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