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子治道历史来源的一个探寻──以“垂拱之治”与“无为而治”的关联为中心老

老子治道历史来源的一个探寻──以“垂拱之治”与“无为而治”的关联为中心老

老子治道历史来源的一个探寻──以“垂拱之治”与“无为而治”的关联为中心老
老子治道历史来源的一个探寻──以“垂拱之治”与“无为而治”的关联为中心老

老子治道历史来源的一个探寻一一以“垂拱之治”

与“无为而治”的关联为中心

内容提要:这一问题的出发点是想通过一个具体问题把老子的史官背景和老子

治道的历史渊源从

一个侧面比较具体地展现出来。本文首次设定并求证了传说中的远古“垂拱之

治”同老子道家

“无为而治”之间的内在关联。其论证过程首先是从早期的文献中确认“垂拱

之治”或“垂衣裳

之治”是中国远古的一种为政之道和经验;继而论证“垂拱”和“垂衣裳”之

治的基本意义与

“无为而治”的相近性;最后考察了“无为而治”同“垂拱之治”的关联,认

为“无为而治”主

要来源干“垂拱之治”。通过这一点的推论,不仅有助于我们比较具体地认识

老子治道的历史来

源,而且也有助r我们具体认识中国远古时期的政治观念和实践。

关键词:“垂拱”、“垂衣裳”、“无为”、“治道”

有关老子道家治道的历史和传统渊源问题,需要进行许多具体的探讨。老子是

“周守藏室之史”

这一司马迁的记载只是提供了一个信息;刘飮在《七略》中所说的“道家者流,

盖出丁■史官,历

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守,卑弱以自持,此君

人南面之术也”,

把老子治道同历史联系了起来,也没有指明这种联系的细节。朱熹稍微具体地

指出:“盖老聃,

周之史官,掌国之典籍、三皇五帝之书,故能述古事而信好之。如五千言,亦

或古有是语,而老

子传之,未可知也。《列子》所引黄帝书,即老子谷神不死章也。”近代学人

章太炎肯定刘歆的

“诸子出于王官说”,并再次认定老子之学是出于“史官”。但胡适则完全否

定这种说法,断定

“诸子不出于王官”,认为“诸子之学皆春秋战国之时势世变所产生,其一家

之兴,无非应时而

起。及时变事异,则向之应世之学翻成无用之文。于是后起之哲人乃张新帜而起。”这同时也就

排除了道家出于史官的可能。冯友兰不接受胡适的看法,基本上认同刘歆的观

点,“以为刘飲所

说的,大致还不错”。但他又修正了刘歆的说法,比如他认为道家是出于“隐

者”,而不是出于

“史官”。在此,我们只关心老子道家与史官的关系。如果说老子道家“出于

史官”只是强调了

其思想的史官背景或同史官的联系,而不是说老子道家已经产生于王官(如胡适所理解),后来

王官失守移到了民间,那么,刘歆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我的基本倾向是,老子道家作为一个

学派,是生成于春秋时期,但其思想的形成则多得益于史官,并具有深远的历史和传统渊源。

由于老子思想的高度抽象性、独特性,看上去似乎完全是异军突起,同历史和传统没有什么特别

的关联(不像孔子儒家那样),而且在古文献中(包括老子的《道德经》在内),有关这方面的

信息也非常有限,再加上人们的研究,多注重其人其书,因此老子思想的历史渊源这一问题往往

被忽略。这篇论文是想在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上展开探讨,所提出的观点是, 老子道家以“无

为”观念为核心的治道,具有历史和传统的源渊,它同所说的作为古治道而存在的“垂拱之治”

或“垂衣裳而治”具有内在的联系。我想通过以下的讨论,尝试证明一下这一观点

一历史记忆中作为治道的上古“垂拱之治”

首先我想讨论一下中国远古时期的政治思想和实践中是否有一种以“垂拱”或“垂衣裳”观念为

中心的治道和&治经验。据我有限的所知,这一点还没有受到关注。我认为,古文献中记载的

“垂拱而治”或“垂衣裳而治”,是产生于中国远古时期(主要限于传说中的唐虞和基本上被确

认的夏代)的一种治道。通过对这一点的确认,不仅有助于我们弄清老子道家治道的历史源渊,

而且也有助丁?我们重新认识中国远古时期的政治思想和实践。

“垂拱”一语,我们先看看《尚书》中的用例。《武成》篇载:“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

天下治。”《毕命》亦载:“嘉绩多于先王,予小子垂拱而成。”“垂衣裳”出自《易?系辞

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按照这几处的记载,不管是“垂拱”,

还是“垂衣裳”,它们都与“天下治”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它们都被看成是一种统治方式,通

过这种方式,天下国家得到治理。“垂拱”、“垂衣裳”是因,“天下治”是果。不同的是,

《尚书》中用的是“垂拱”,《易传》用中的是“垂衣裳”;其中一例没有明

确指出实践这种治

道的主体,另一例则明确指出了(即“予小子”、“黄帝”、“尧”、

“舜”);“垂拱”谈到

了相关的政治行为——“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和“嘉绩多于先王”;“垂衣

裳”则没有论及

此,但谈到了其所依据——“取诸乾坤”。这里我们暂不讨论“垂拱”、“垂

衣裳”的具体意

旨,待后文考察。

“垂衣裳”作为一种为政之道或治道,在先秦文献中记之最详者则是《荀子》中的《王霸

篇》。现录之如下:

“治国有道,人主有职。若夫贯日而治详,一日而曲列之,是所使夫百吏官

人为也,不足以是

伤游玩安燕之乐。若夫论一相以兼率之,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乡方而务,是夫

人主之职也。若

是,则一天下,名配尧、舜。之主者,守至约而详,事至佚而功,垂衣裳,不

下筆席之上,而海

内之人莫不愿得以为帝王。夫是之谓至约,乐莫大焉。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

能为能者也。人主得使人为之,匹夫则无所移之。……今以一人兼听天下,日有余而治不足者,使人为之也。大有天下,小有一国,必自为之然后可,则劳苦耗顇莫甚焉,如是,则虽臧获不

肯,与天子易艺业。以是县天下,一海内,何故必自为之?为之者,役夫之道也,墨子之说

也。”

在此,荀子用了“垂衣裳”一词,它被看成是“治国有道”,而尧、舜则是实

践“垂衣裳而治”

的典型帝王。《荀子?王霸篇》又载:“能当一人而天下取,失当一人而社稷

危。不能当一人而

能当千人百人者,说无之有也。既能当一人,则身有何劳而为,垂衣裳而天下定。”这里的“垂

衣裳而天下定”同上面所谈到的“垂衣裳而天下治”,从“定”和“治”看,

显然都是指治道。

《荀子?赋篇》中有“圣人共手,时几将矣”的说法,其中的“共”,意即

“拱”,所谓“共

手”即“拱手”。此外,《商君书?君臣》云:“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进。”

《韩非子?初见秦》

云:“大王垂拱以须之,天下编随而服矣,霸王之可成。”《战国策?齐策》

载:“当时,秦王

垂拱受西河之外,而不以德魏王。”这几处的记载,虽然没有说“垂拱”、

“垂衣裳”就是“古

治”形态,但仍然肯定它们是为政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先秦文献中,还有“恭己”、“共己”的说法,它们也被看

成是为政的方式。

前者如《论语?卫灵公》的记载:“无为而治者,其舜也舆!夫何为哉?恭己

正南面而已。”后

者如《荀子?王霸篇》所载:“传曰:…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

而劝,士大夫分职

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摁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已。?”《墨子?

公孟》亦载:

“君子共己以待”。这里的“共己”、“恭己”与“垂拱而治”是什么关系,

是否具有相同的内

涵后面再谈。

从秦以后的许多文献记载中也可以看出,人们是把“垂拱”、“垂衣裳”、

“恭己”、“共己”

看成是远古历史上存在过的理想的为政之道或治道。我们不妨再列举一些例子,

以进一步证明这

一点。汉初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清静无扰之治,至惠帝已见成效,其为政之

道被认为是“垂

拱”和“无为”,“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

无为,故惠帝垂

拱,高后女王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

稿,衣食滋殖。”

在此,体息无为、垂拱和静简,都构成了统一的治道。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武帝的册问

和董仲舒的对策,都谈到了“垂拱”。武帝说:“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之

上,垂拱无为,而

天下太平。周文王至于日昃不暇食,而宇内以治。夫帝王之道,岂不同条共贯

与?何逸劳之殊

也?”董仲舒的回答是,尧崩之后,天下归于舜。舜知道不可逃避而登上了天

子位,以禹为相,

继其统业,“是以垂拱无为而天下治”。但是文王遇到的却是殷纣的乱政,为

了重新建立有道之

政,“是以日昃而不暇食”。刘向在《新序?杂事第三》中,把“垂衣裳”、

“恭己”和“无

为”放在一起使用,他说:“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

衣裳恭己无为而天

下治。”扬雄的《法言》也谈到了“垂拱之治”。有人问扬雄什么是“无为”,

扬雄回答说:

“奚为哉!在昔虞、夏,袭尧之爵,行尧之道,法度彰,礼乐著,垂拱而视天下民之阜也,无为

也。绍桀之后,纂纣之余,法度废,礼乐亏,安坐而视天下民之死,无为

乎?”扬雄提到的古圣

王是“尧”,使用的是“垂拱”。王充论“垂衣裳而治”颇详。他说:

“<易>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垂衣裳者,垂拱无为也。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又曰:…巍魏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周公

曰:…上帝引佚。?上帝,谓舜、禹也。舜、禹承安继治,任贤使能,恭己无为而天下治。舜、

禹承尧之安,尧则天而行,不作功邀名,无为之化自成,故曰…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年五十者

击壤子涂,不能知尧之德,盖自然之化也。《易》曰:…大人与天地合其德。黄帝、亮、舜,

大人也,其德与天地合,故知无为也。”

在此,王充肯定黄帝、尧和舜实践的都是“垂衣裳之治”,也就是“垂拱无为之治”。他还把

“恭己”和“无为”合用,这表明他所说的“恭己”,其主旨也是“垂

拱”。在王充那里,所谓

“恭己”也就是“共己”,《论衡?自然篇》载:“黄者,黄帝也;老者,老子也。黄、老之

操,身中恬淡,其治无为,正身共己而阴阳自和,无心于为而物自化,无意于生而物自成。”这

也证明了我们上面所说。在崔宴看来,“三公”和“掾属”各有其职,天子所要的做事,就是带

有反论性的不做事,即“恭己”。他说:“三公,天子之股肱;掾属,贝I』三公之喉舌。天子当恭

己南面,于三公亦委策掾属,以答天子。”魏侍中刘虡肯定,舜为政就是“恭己正南面”而又有

“独治之功”。他说:“能用人,故人无不为己用也。昔舜恭己正南面而己。

天下不多皋陶、

稷、契之数,而贵圣舜独治之功。故曰:为之者,不必名其功;获其业者,不必勤其身也。其舜

之谓舆!”齐明帝亲理细务,烦而无耍,钟嵘上书进谏,欲使之“恭己正南面”,其言曰:“古者明君揆才颁政,量能授职。三公坐而论道,九卿作而成务,天子可恭己南面而已。”崔宴、刘

虡、钟嵘等人都相信天子为政的最高境界是“恭己”,条件是他首先要选好贤

能的大臣。号之曰

“则天”的武瞾,把自己统治的年号定为“垂拱”,颇具象征意义。

根据以上所列举的有关“垂拱”、“垂衣裳”和“恭己”、“共己”的记载,

我们推断,“垂

拱”、“垂衣裳”之治,非常有可能就是远古帝王的一种为政之道或治道。清

末在中国内外交困

之际,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提倡变法,要求改革政治,他也把“垂裳”、“拱手”

看作是古代的为

政之道,但他认为这种方式已经过时,需要改弦更张。他在呈给清帝的文书中

这样说:“窃以为

今之为治,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当以列国并立之势

治天下,不当以一

统垂裳之势治天下。盖开创则更新百度,守成则率由旧章;列国并立则争雄角智,一统垂裳则拱手无为。言率由而外变相迫,必至不守不成;言无为而诸夷

交争,必至四分五裂。”

对于上述把“垂拱”和“垂衣裳”观念看成是远古治道的观点,站在自我反思

的立场,也许可以

提出如下疑问,即“垂拱而治”或“垂衣裳而治”,莫非也是一种“托古”手法。但我们需要

“多角度”来审视诸子的历史记忆,弄清在不同的历史记忆之中,是否真的存

在着矛盾或者失实。有的看似矛盾的记忆,实际上可能并不矛盾。如古帝王是

战争的首领,是文明和技术的创始

人,是身先士卒的劳动者,这些同所说的“垂拱之治”,表面上看起来也许不

协调。但“垂拱而

治”只有在社会政治高度稳定之下才有可能,是“政治常态”之下的统治方式。

古代帝王首先也

要打天下,要树立各种权威(包括创造文明),要选好贤臣,然后才能坐天下,

才能“垂拱”。当然,一个帝王也可以通过先帝、先王权力的和平转移(如

“禅让”),在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秩

序之下来达到“垂拱而治”,就像舜那样。

二“垂拱之治”的一种可能解释

至此,我们只是力求通过文献证明“垂拱而治”和“垂衣裳而治”是作为远古

的一种为政之道而

存在的,而没有追究这种治道的具体内涵。下面我们就进入到这一问题中来。

可以先看一下有关“垂拱”和“垂衣裳”的传统解释。对《尚书?武成》所说

的“垂拱而天下

治”,《传》云:“言武王所修皆是,所任得人,故垂拱而天下治。”《正义》

曰:“《说文》

云:…拱,敛手也。?…垂拱而天下治?,谓所任得人,人皆称职,手无所营,下垂其拱,故美

其…垂拱而天下治?也。”照此解释,“垂拱”就是“手无所营,下垂其拱”。

“手无所营”比

较清楚,而“下垂其拱”是什么意思呢?难道就是“下垂”相合的手?对丁?所说的“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韩康伯的注是:“垂衣裳以辨贵贱,乾尊坤卑之义。”韩康

伯没有说明“垂衣裳”所指何谓,他强调“垂衣裳”是效法“乾尊坤卑”之义,目的是为了“辨

贵贱”。《正义》曰:“…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

大,故云…垂衣裳?也。…取诸乾坤?者,衣裳辨贵贱,乾坤则上下殊体,故云…取诸乾坤也?。”照此疏解,衣裳“长大”故“垂”。以衣裳辨别贵贱,

体现了乾坤殊体之意。照以上的

解释,“垂拱”和“垂衣裳”的具体所指是不同的。但是,二者在用于古帝王之治时,意义往往

是一致的,即在对古帝王“无事安逸”的一种举止或姿势的描述和形容中,表达了对圣王“因

任”、“不干涉”和“无为而治”这种统治方式的肯定。

“垂”字指“落下”、“下垂”。“拱”《说文》解释为“敛手”。《段注》

“敛手”曰:

“古有九拜之礼,皆必拱手至地。立时敬则拱手。”《通训》云:“拱谓沓其手。右手在内,左

手在外。男子吉拜尚左,女吉拜尚右。凶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据此,

“拱”是以双手相合

的方式来行礼和施礼,或是跑拜时拱手至地,或是立时两手在胸前重合表示敬礼。“拱”、“拱

手”,原本可能是施礼、行礼方而的一种动作和方式。但是,帝王的“垂拱”,应该说己经超出

了此意,它应是指不做事、闲适安逸的一种状态。这种意义,也许是从拱手之礼中演变出来的。

因为¥手相合以示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且端坐在席上的帝王只须如此也就够了,故帝王的

拱手,则特指无事之意。《正义》所说的“所任得人,人皆称职,手无所营”,已经切中了此

义。问题是,“垂拱”是否是“单一”的一个动作举止。《正义》所说的“下垂其拱”,就是把

“垂”和“拱”当成一个行为举止。但是,“垂”和“拱”实非一个行为举止,而是两个行为举

止。“垂拱”,实即“垂衣拱手”。蔡沈《集传》明确把“垂拱”解释为“垂衣拱手”,其言

曰:“垂衣拱手,而天下自治矣。”“垂衣”是“垂衣裳”之简称,亦如“垂裳”之称。古代所

谓“衣裳”,上为衣,下为裳。“垂衣裳”即长大的衣裳下垂。《正义》认为,

服饰发展起来之后,衣裳长大,故能“垂”,此说为是。但韩康伯注和孔颖达

疏认为“垂衣裳”是为了辨贵贱,

它来自乾尊坤卑之义。这就把垂衣裳“完全”看成了礼仪。张载论述“黄帝、

尧、舜垂衣裳而天

下治,盖取诸乾坤”说:“君逸臣劳。上古无君臣尊卑劳逸之别,故制以礼,

垂衣裳而天下治,

必是前世未得知此,其文章礼乐简易朴略,至尧则焕乎其有文章。然传上世者,

止是伏牺神农。

此仲尼道古也,犹据闻见而言,以上则不可得而知。所传上世者未必有自,从

来如此而已。安知

其间(固)<故>尝有礼文,一时磨灭尔,又安知上世无不如三代之文章乎!

然而如《周礼》则

不过矣,可谓周尽。今言治世,且指尧舜而言,可得传者也。历代文章,自夫

子而损益之,见其

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不可加损矣。”张载虽然有“君逸臣劳”之概

括,但他把“劳

逸”同“尊卑”相提并论,仍然是把“垂衣裳”主要视之为以“文章礼乐”这

种文明化过程为主

要特征的礼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垂衣裳而天下治,变质而之文也。自黄帝、尧、舜始也。故于此有通变宜民之论。”这与张载所说基本上属于一类。现代学者柳诒徵论“衣裳之

治”稍详。他虽然对这个说法感到疑惑,指出:“《易?系辞》称黄帝、尧、

舜之德,首举…垂

衣裳而天下治?。其义至可疑。治天下之法多矣,何以首举垂衣裳乎?”但经

过对服饰和服制早

期历史演变的考察,柳先生仍然肯定,“衣裳是治天下之具”,因为服饰、服

制把“阶级之尊卑”、“政治之赏罚”都“寓于其中”。结果,“垂衣裳”还

是单单地被看成是礼制。

也许像“拱手”一样,“垂衣裳”原本大概也是一种礼仪。但是,帝王垂衣裳

之治,根本上应该

是不限丁此义,或者说己经超出了此义,当是不干涉、因任臣民、无事安逸的

代名词,即张载所

说的“君逸臣劳”,而不是“辨贵贱”、“分尊卑”。因其只要穿上相应的服

装端坐垂下,自然

就能显示其礼仪,无需做什么事,故用在帝王身上就成了表示无事安逸之义。

韩康伯和孔颖达的

说法,概由“取诸乾坤”和《易传》“乾尊坤卑”之起。但是,《易传》为

“乾坤”所赋予的意

义,不只是“尊卑”,还有其它一些,何以取诸“乾坤”,就是取诸“尊卑”、

取诸“贵贱”

呢?《易传》中的天地乾坤,更多地是“自然性”的,是孔子所说的“天何言

哉”之天,它们作为人类规范和行为效法的对象,更有可能被效法其“沉静”、

“玄默无言”和无虑无为的性格。

如太宗的一位臣僚刘洎,“性疏峻敢言”,他不满意“善持论”的太宗同公卿

反复进行争论,不

加顾忌地上书向太宗进谏,请他效法“天无言”:“臣闻皇天以无言为贵,圣

人以不言为德,老

子称…大辩若讷?,庄生称…至道无文?,此皆不欲烦也。”因此,如果“垂

衣裳”是效法天地乾坤,它也应该是效法其“天之无为”和“玄默无言”。此亦有据,如《论语?泰伯》载:“大

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

熹注引云:“尹

曰:…天道之大,无为而成。唯尧则之以治天下,故民无得而名焉。?”又如,柳或规劝事无巨

细、亲裁细务的文帝说:“臣闻自古圣帝,莫过唐虞。象地则天,布政施化。

不为丛脞,是谓钦明。语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故知人君出令,诫在烦数。是以舜任五臣,尧咨四岳,设官

分职,各有司存。垂拱无为,天下以治。”据此,“垂衣裳”、“垂拱”就是古帝王黄帝、尧、

舜等委任贤臣,使之各司其职,而自己则“无为”而治。上文谈到“垂拱之治”和“垂衣裳之

治”历史根据时所列举的文献,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说“垂衣拱手”或“垂拱”是对古帝王统治方式的形容和姿态的形象性描述,那么这种直观

形象的产生,同中国早期的生活用品及其生活习惯相关。据研究,在中国文明

的早期,上层社会

的坐卧、访谈、饮食宴席,都是在“席”上进行,席上放置矮几作为小案子。

床、桌、椅等用具

的使用都是很晚的事。席地而坐是古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柳诒徴指出:“古皆

席地而坐,坐必正

席。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对圣王来说,席地而坐不仅是一种生活

方式,也是一种处理公共事务的方式。可以推断,在正常情况下,古圣王听政

和主政,主要是在“席上”进行的。

古帝王授职任能,执要无烦,他经常“垂拱”席上,清静无事,即有治天下之效。正如荀子所

说:“之主者,守至约而详,事至佚而功,垂衣裳,不下簟席之上,而海内之

人莫不愿得以为帝

王”《大戴礼记?主言》所说亦为佐证:“曾子曰:…敢问不费不劳可以为明乎??孔子愀然扬麋曰:…参!女以明主为劳乎?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

席而天下治。?”可以想像和推测,

“垂拱”、“垂衣裳”直观上应是古圣王端坐在席上,垂落着能够显示帝位的

宽大衣裳和大带,

双手相合放于胸前倾听大臣的述职,执要督责,因任臣民,不必事必亲射。很

可能因为这种形象是静态的,而且又是为政的常态,因此,久而久之它就成了

古圣王安逸谦恭、清静无事、无为而

天下治的代名词。魏征在接连四次向太宗的上疏中,其中就劝太宗实行“垂拱

无为”之治:“简

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

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

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上面我们接触到了“恭己正南面”或“共己正南面”的说法,并看到二者与无

为“垂拱之治”的

联系。原则上,我们认为“恭己”与“共己”,都是从谦恭和谦虚之礼中引申

出来的一种“无

为”状态。

何晏注释孔子的“恭己正南而已”说:“言任官得人,故无为而治。”《疏》曰:“夫舜何必有为哉,但恭敬己身,正南面向明而已。”朱熹之注亦与此意相合,其言曰:“恭己者,圣人敬德

之容。既无所为,则人之所见如此而已。”杨惊注释《荀子》的“共己”说:“共,读为恭,或

读为拱。垂拱而己也。”孙诒让解《墨子》“共己”,认为不读为“恭”,宜读为“拱”。但不管释“共己”为“恭己”还是“拱己”,都不影响我们这里的宏旨。

总而言之,作为远古治道而存在的“垂拱”、“垂衣裳”、“共己”和“恭

己”,是对古帝王统

治方式的形容和姿态的直观性描述,它的主旨是英明的帝王善用贤臣,使其各司其职,而帝王不

加干涉、无为、无事,安逸谦恭,清静无扰。

三老子“无为而治”与“垂拱之治”的内在关联

老子道家的“无为而治”是以“无为”观念为核心的一个概括性的说法,作为

一种整体性的治

道,它还包括着其它重要观念,如“道德”、“自然”、“6化”、“清静”、

……无事”、……柔

弱”、“愚朴”、“慈俭”等。现在的问题是,“无为而治”之政道同上述以

“垂拱”和“垂衣

裳”观念为中心的远古政道的内在关联。

尽管通行本《老子》和竹简本《老子》,都没有使用“垂拱”、“垂衣裳”、

“恭己”和“共

己”之语,但不能由此就断定说,老子道家的“无为而治”同远古的“垂拱而

治”没有内在性关

联。老子思想的原创性之一,是他为己有的概念赋予了新意,并确立了新的观念。前者如“道”和“德”;后者如“自然”、“无为”、“朴”、“玄”、“有”、“无”等。其中作为老子治

道的中心观念是“自然”和“无为”。“自然”一语首见于《老子》,不见丁?

现存的早期其它典

籍,也许有所本而未可知(后将涉及)。故暂可认为老子首用“自然”并把它

确立为中国思想的

一个重要概念。“无为”非老子首用,已见于《诗经》。《国风?王风?兔爰》载:“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我生之

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其中的“无为”,联系“无造”、“无

庸”和作为反义的

“百罹”、“百忧”和“百凶”,意思当是为无事安逸、自适自在的状态。

《国风?陈风?泽

陂》中的“寤寐无为”的“无为”,亦可解为无所事事。但这两处的“无为”,都只是普通用语,并非思想概念。合乎逻辑的推论是,老子借用了普通意义的“无为”一词,并首次把它抽象

和提升为治国之道或政治原理。这里的关键是,老子何以能够达到这种抽象和提升。如果没有历

史和传统治道的背景和根据,这是难以想象的。作为一种一般性的原则,任何思想和观念都会具有某种历史和传统的来源。这一原则,也适应于老子的“无为而治”。如上所述,远古的“垂

拱”和“垂衣裳”之治,主旨亦是“无为而治”,但它是通过一种直观性的形容来表达。老子承

其主旨,脱其具象,把它们抽象为一般的“无为”概念,完全是可能的。只是, 老子没有直接说他的“无为而治”是来源于“垂拱”、“垂衣裳”之治,而表

面上看起来,它们之间又似乎不

类。

我们必须再次强调老子的史官背景,它同老子思想的来源和形成具有密切的关系。史官为老子提

供了充分接触历史文献、历史知识以及充分认识社会政治变迁和得失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所谓“古之博大真人”,所谓“通古今治乱之由”,所谓“历记成败存亡古今之道”等,应有所本,

不可视为虚语。魏源《老子本义》论老学之源,推之上古,其言曰:“有黄、

老之学,有老、庄

之学。黄、老之学出丁?上古,故五千言中动称经言及太上有言,又多引礼家之言、兵家之言。”又曰:“老子道太古道,书太古书也。曷征乎?征诸柱下史也。国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故左史

在楚,能读《墳》、《索》;尼山适周,亦问老聃。今考《老子》书《谷神不死章》,列子引为

黄帝书,而或以五千言皆容成氏书。至经中称古之所谓,称建言有之,称圣人云,称用兵有言,

故班固谓道家出丁?史官,庄周亦谓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斯述而不作

之明征哉!……老氏书赅古今,通上下。”

从总体上说,老子治道具有深远和广大的来源和背景,从传说的上古之政到三代之政,可以说大都在作为史官的老子的视野之内。但就老子治道(如朴实、宽简、谦恭等)的基本特性而言,它

主要属于传说中的上古唐虞和夏代政治文化系统,这一政治文化系统的代表人物是黄帝、亮和

舜。“黄i”并称,自有来由。按李零的说法,黄帝书是《老子》书的知识背

景,而《老子》书

则是对黄帝书的理论抽象,“黄帝君臣的故事,内容属于古代习见的…黄金时

代?或…理想

国?。黄帝垂衣而天下治,与儒家称道尧、舜相似,正好可以图说演义《老子》,代表其…无为而治?思想的…至治之极?。”王博通过考证,认为老子

思想的民族背景与虞夏文化的关系最为

密切。老子同虞戛文化相联系的重要根据之一是,与殷商文化的“华丽”性不同,虞夏文化的特

征是“质朴”,《礼记?表记》载:“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而老子思想正与虞夏文化的质朴性特征相合。“文化”体现在尚礼

重教、责严,而“质朴”则表现为忠厚和自然。所谓夏政的“近人而忠焉。……其民之敝,蠢而

愚,乔而野,朴而不文”,所谓“夏道未渎辞,不求备,不大望于民,民未厌

其亲”,所谓

“虞、夏之道寡怨丁?民”等,同殷政的“先罚而后赏,……其民之敝,荡而不

静,胜而不耻”和“求备于民”,同周政的“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渐,

贼而蔽”和“周人强民”,都具有明

显的差异性。正是夏政的“忠厚”、“愚朴”、“寡怨丁?民”等特征,则反映

在老子的政治思想

中。如《老子》五十八章所说的“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六十五章所说

的“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七十五章所说的“民之饥,以其上之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之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等,都

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说苑?敬慎》载:“昔尧履天子之位,犹允恭以持之,

虚静以待下。”此

处所说,其旨亦即“垂拱”、“垂衣裳”》老子治道贵清静无扰、谦卑无为,

亦正与此相契。

《说苑?君道》载:“河间献王曰:…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有一人寒,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则

曰:“此我陷之也。”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先恕而后教,是

尧道也。?”而《老子》四十九章亦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大禹谟》有“汝惟

不矜,天下莫能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能与汝争功”、“满受损,谦爱益,时乃天道”之

语,《老子》恰恰也主张“不争”、“大盈”,如二十二章的“夫唯不争,故

天下莫能与之争”、四十五章的“大盈若沖,其用不穷”和九章的“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

保;……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等,则与此相合。刘歆

《七略》已指出道

家治道合于古治道,即“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论衡?感虚篇》载:

“尧时,五十之民击壤丁?涂。观者曰:…大哉!尧之德也!,击壤者曰:…吾

日出而作,日入而

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老子》十七章载:“太上,不知有之。……功身身退,百姓皆谓我岛然”,其旨趣,显然一致。《尚书?皋陶谟》载:“禹日:都帝,慎乃在

位……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见舞<大夏>

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及之!”老子三十八章所说的“上德不德”、三十四章所

说的“功成而不居”,与此相通。《诗经?桧风?匪风》载:“谁能亨鱼,溉之釜鬵。”《毛传》云:“亨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亨鱼,则知治民矣。”

孔《疏》云:“亨鱼治民,俱不欲

烦。知亨鱼之道,则知治民之道。言治民贵安静。”老子强调“无扰”,言

“治大国若烹小

鲜”,二者如出一辙。凡此种种,可以说老子的“无为而治”确同远古的“垂

拱之治”具有的关

联。

我们还可以通过《老子》一书自身的说法或自述来证明两者之间的关联。老子虽然没有直接说他

的“无为而治”是从“垂拱之治”演变而来,但他的间接说法有理由使我们相信这一点。老子的自述和历史叙事,归纳起来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述古”,即老子认为他的治道源于古。《老子》十四章说:

“执古之道,以御今

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严复解释“执古”说:“执古二语,与孟子

…求诂?同一意蕴。

科哲诸学,皆事此者也。吾尝谓老子为柱下史,又享高年,故其得道,全由历史之术。读执古、御今二语,益信。”十五章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这两处的其中一处是

老子叙述古道、古始与现实之关系;另一处是传述远古善于为道的特点。二十二章所说的“古之

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三十九章所说的“昔之得一者,……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六十二章所说的“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六十五章所说的“古之善为道者”、六十八章所说的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等话语,其中老子主要使用了“古”这一词

汇,并把他所阐述的思想看成是“古”之所有。“古”是一个时间性概念。老子所说的“古”,

应该是指远古,“唐虞夏之古,或者至少是虞夏之古。韩非区分历史阶段,大致分“上古”唐虞之世、“中古”夏之世和“近古”殷,周之世,并认为“虞夏

二千余岁”、“殷周七百余岁”。韩

非在描述古今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时说:“事异则备变。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

于气力。”又说:“古人亟于德,中世逐于智,当今争于力。”统观起来,

韩非所说的“古”,一是指三代以前(广义的);二是指“上古”,即唐虞夏(狭义的)。韩非去老子不

远,老子所处之时代,已进入诸侯纷争、从王道到霸道转变之时代,大致都属于“今”之范畴。

故老子所说“古”,至少是在西周之前,但更应是韩非所说的“上古”之

“古”,亦即我们所说的远古。特别是老子所说的“配天,古之极”,其古

当即远古。据此,老子所说之治道应是指

远古治道。此外,老子重“道德”,倡导返朴归真,向往“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的“k始性”社会理想,亦合于“上古”之世。因此,老子所传述之“治道”,

当是远古之治

道。

第二种方式是“传言”,即《老子》一书部分章节的内容,是以“援引”的方式说明治道。如老

子使用了“建言有之”(四十一章)、“盖闻”(五十章)、“用兵有言”

(六十九章)、“圣

人云(五十七章)等表明援引的词汇,只是,老子没有说明其具体出处。根据这些例子可以说,

老子思想受到了“往言旧训”的影响。其中,五十七章和七十八章以“圣人云”

的方式所引用的“圣人”的话,都是有关治国之道的内容。特别是五十七章的

内容,如果像老子所说就是圣人讲

述的远古治道,那么它与老子所强调的治道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结合这一章所言治道的内容,结

I?孔子所说的“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老子很可能就是援引远古之治

道,由此可以推测,

“无为”一语或许早就有了,并与“垂拱”具有“同源性”;并且还可推测,

老子当时所能看到的许多书籍(简册),后来都亡佚了。

与上述相联的第三种方式可以概括为“传述圣王”,即老子把他所说的治道看成是往昔“圣人”

之道和“侯王”之道。在《老子》一书中,“圣人”一语出现凡三十余次,

“侯王”出现数次。

根据比较,老子意识中的“圣人”和“侯王”,大致有两方面的所指,其一是指历史上实践过“无为而治”的政治人格;其二是指老子所希望的能够重新实践无为而治的理想人格。说到其

一,可以列出的文本有二章所说的“圣人处无为之事”、三章所说的“圣人之治,虚其心”、三

十九章所说的“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榖”、八十一章所说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七十九章所说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等。需要强调的是,不能把老子的这些说法简单地都看成是“虚拟”。在老子那里也许确有把远

古圣人理想化的成份,但在相对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远古圣人曾实践过理想的“无为之

治”;说到其二,可以举出的文本有三十二章所说的“…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三十七章所说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

自化”等。这里所说的圣人和侯王,都是“未来时”的老子所期待的理想政治人格。但在“圣

人”和“侯王”的这两种所指中,前者是主要的。虽然老子没有指名道姓指出他所说的圣人、侯

王是指“谁”,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应该主要是指远古之圣王一黄帝、尧和舜等。从这一侧面,也可以推测老子治道的历史渊源。

老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追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

老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语箴言,即使经过两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熠,至今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 追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 老子在其哲学思想中提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此话的大意是:最好的领导者,部属与他无私交,人们仅仅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领导者,部属亲近他,而且赞美他;再次一等的,则是让部属畏惧害怕;而最差劲的领导者,则是处处被部属看不起,遭人蔑视。而且,领导者最重诚信,没有诚信则得不到部属的信任与效忠。最好的领导者的态度是悠闲自然的,他不轻易发号施令,对部属多鼓励、少责难,如此而为,则事事顺遂、功成业就,大家就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老子还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段话实际上说的就是什么是“道”;这里的“法”是取

法、遵循的意思,不仅道要以自然为法则,天、地、人都要取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并非客观世界的大自然,也非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引申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就是其本来的样子,“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原因决定其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要顺应它自身的情况去发展。“自然”就是道,就是规律,就是法则。老子的这些论述实际上反映了其学说的精髓和本质,简而言之,就是倡导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 事实上,如果从管理企业的角度来思考,这些思想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老子的思想启示我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功成事遂”,就必须追求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唯有具备如此素质的企业管理者才是真正称职和优秀的领导者。 为何要追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 现代社会的商业竞争,已经演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层次,由单极转向多极,从区域遍及全球,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老子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浅析庄子的无为而治论

浅析庄子的无为而治论 摘要:庄子,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无为。主张君主要顺物而动,随天而行,无为而治,万物才会升腾。这一种“无为而治”属唯心主义范畴,在庄周所处的那个时代,面对丑恶和污浊的社会现象,愤恨当世,找寻不到摆脱现实的道路,只好凭命由天了。但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21世纪,一个彰显个性、民主、自由的年代,很明显,“无为而治”已顺应不了时代的发展。但是,“无为而治”这一思想在当今是否就一无是处了呢?笔者尝试着已辩证的角度来浅析庄子的无为而治论。 一、“无为而治”的含义 无为而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治国理论。最早由春秋末期的老子提出。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最基本的政治主张。 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汉书·艺文志》说:道家的无为政治主张是“君人南面之术”,道出了无为政治的基本精神。 二、“无为而治”在古代的发展 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大的影响。汉初的黄老之学吸取了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适应秦末政治动乱之后,民心思定的形势,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采取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借以安定民心,发展社会生产。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唐代初年和宋代初年的统治者都曾利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协调处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有所收效。魏晋玄学家则通过宣传无为而治,引导人们消极、遁世、清淡、无所作为,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将无为而治这一思想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典型代表是汉朝宰相曹参。汉朝第一宰相萧何死后,推荐曹参代替自己,曹参接任后,凡事毫不变更,一切都遵循萧何在位时所定的成规办事。曹参当了三年的相国死去,百姓歌颂他说,“萧何制法,整齐归一,曹参接替,守而不失,承其清静,百姓安宁。” 三、无为而治在今天的发展 1、无为而治本来是道家的治国策略,所以治国是无为而治的第一应用。为了贯彻无为而治的方针,各级政府官员既要抛弃各种政绩主义和形式主义,也要抛弃“为人民谋幸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仁政理念,宽刑简政、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尽量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务工作即可;同时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属,让下属去完成各项工作,自已主要做好识人用人的工作。[2] 企业管理 2、无为而治用在企业管理上,要求企业管理者从琐事中跳出来,主要抓好企业发展战略和识人用人的工作,至于具体的研发、技术、生产、销售等工作,要充分依靠员工和下属来做。 3、无为而治用在教育领域,要求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赖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即道家的自化能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甚至去破坏,哪怕他会失败会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会从这些

孔子孟子并称什么_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孔子孟子并称什么_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孔子与孟子并称为孔孟,孔子与孟子都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两人的成就都非常高。下面是为你搜集孔子孟子并称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和孟子两人在思想上的成就都极大,被后人尊称为孔孟。与此同时,他们两人还都是极为有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和孟子两人都以仁为主张,不同的是,孔子是春秋时期人,孟子是战国时期人。历史上对于孔子和孟子两人的评价都极高,也因此才会有圣人、亚圣这些称呼的存在。两人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有着巨大成就,为我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被世人尊称为圣人,他所提倡的儒家思想不论是对我国还是对世界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孔子主张“仁”和“礼”,推崇德治和礼治,提出天下大同的理想概念;提倡义高于利的利义观,以及先富后教的经济思想;开办私学,广收学生,提倡学生没有等级之分,提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能力施展教育;主张要根据事实来探究历史;提倡感悟山水的自然游,并主张旅游要健康适度;孔子还提倡积极乐观、为人向善的人生观。 孟子与孔子同出儒家学派,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还被世人尊称为亚圣,与孔子一起被称为孔孟。在政治上,孟子提出把先王的道德规范作为道德标准,主张实行仁政,从这点可以看出,孔子对孟子

的影响以及孟子对孔子的推崇;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这个概念,点出了国家中百姓的重要性;孟子还提出了人的本性一开始都是善良的哲学思想。 孔子与老子的关系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两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据传,孔子曾经拜师于老子,在老子门下学习知识。同时,历史上还有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轶事典故也极为有名。 春秋时期,孔子曾经不远千里前往东周向老子问礼。老子对孔子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并且与孔子两人秉烛夜谈一整夜。在此次问礼中,孔子主要询问了关于丧礼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老子详细的解答。孔子问老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清楚宗庙的神主,老子回答在君王或着诸侯过世的时候需要请神主,这是礼制规定。孔子又问小孩子死后可以用寿衣和棺材么,老子答小孩子死后不能葬在祖坟内,也不能使用棺材。孔子还问在打仗期间如果父母逝世那要怎么办,是继续战事还是停战守孝,老子答按照礼制规定,子女在父母死后是一定要服丧守孝的,期间还不能进行战事。这次问礼中,孔子收获匪浅。老子不仅解答了孔子关于礼那方面的问题,还带着孔子拜访了善于乐器的苌弘与观

浅谈老子“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d781724.html, 浅谈老子“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发 作者:苏亚红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06期 【摘要】老子所提倡的“无为”,是更深层次上的“有为”。所谓“无为”,就是为所当为,不为所不为,不胡作非为,不妄作妄为,依道而行。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老子的“无为”与学生更好地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师和学生的“有为”。 【关键词】无为;有为;发挥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传统思想研究中,将儒家思想定性为积极的入世,而将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思想定为消极的出世,已经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学者们普遍认同。笔者认为,单纯地将老子的思想精神笼统地定为消极的“无为”欠妥当,是没有真正从整体上和老子思想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前提下来理解老子思想,老子所提倡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的出世,而是更深层次上的“有为”。所谓“无为”,就是为所当为,不为所不为,不胡作非为,不妄作妄为,依道而行。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老子的“无为”与学生更好地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一、老子“无为”思想的基本内容 如果说法家是倡导以法治国,儒家是倡导以仁治国,墨家是倡导以兼爱治国,那么,道家则是倡导以“道”治国,所谓的“道”,也就是老子从万千的世界中所总结的规律,而“无为”,是遵守这些规律的基础。老子认为,“无为”是实现“有为”的最佳手段,大凡事想“有为”,必先“无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以圣人必多难,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六十三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所称的“无为”,并非其终极目标或者生活态度,只是一种方法论,其目标仍然是“有为”,概况讲就是“无为”而“有为”。“无为”就是顺其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有所作为,看似无为,实是有为。 1、老子思想的产生背景 老子所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春秋时期,这个时代最大的政治特点就是各个诸侯国分立,互相征战,社会秩序比较混乱,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儒家、法家、墨家等流派一样,老子的道家思想也是围绕解决战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来展开的。在同 样的历史背景下,老子提出的“无为”同儒家的“仁术”有着很重要的相同之处。一是对战争的态度

老子无为思想

老子“无为而治”与“以人为本”思想 主讲人中国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部主任刘庭华 【核心提示】 “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学说精华所在,其本意是顺应自然,遵循民意,天人合一,对当政者而言,要避免极端、奢侈、过度的做法,要以民心为心。这与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思想不谋而合。 【坛主小传】 刘庭华,江西南康市人,历任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中国孙子兵法学会、抗日战争史学会常务理事和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课题组核心成员。 【老子语录】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身教重于言教的方法。这样万物就会自然生长而不去争谁是创始第一,蕃生繁衍而不据为私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大功告成而不自己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永存。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为而民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君王顺应自然,人民就自然化育;君王好静,人民就自然端正;君王廉政不搅扰民众,人民自然就富足;君王不贪欲,人民就自然朴实。 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子。 君王心怀天下,小心谨慎,浑厚质朴。百姓都非常关注君王的一言一行,所以,君王应该把百姓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看待。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顺应自然规律而没有私心,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无为而治”的实质 是避免反自然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并崇尚的治国安邦方针政策。“无为”本意是什么呢?人们历来就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大概是因为“无为”这个词表面上太容易给人一种消极、无所作为的错觉,从20世纪开始,它就常常受到误解和批评。 在老子的政治哲学中,“无为”是一个涵盖着深刻意义和博大智慧的哲学词汇。无为,既不是中国某些哲学史专家认为的“什么也不做”,也不是西方学者理解的“没有行动”。世界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认为,“无为”的真正含意应该是“避免反自然的行为”。应该说,李约瑟的理解比较科学,基本逼近老子的本意。 其实,老子讲得很清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意思是说:道,常常是不去刻意做什么,但事情却因为顺应自然去做而无不成功。王侯若能遵守这个原则,万物就会自然成长。自然成长而至欲望萌发时,我就用道的真朴来教育它。道的真朴能使它不会起贪欲。 老子还明确提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思想,即用光明正大的方法治理国家,用诡奇的方法用兵打仗,用顺应自然不搅扰人民的方法安邦。他认为,天下的禁令越多,人民就越贫困;人民的利器越多,国家就越昏乱;人民思想越乱,邪恶的事情就越容易滋生;法令越多越森严,盗贼就会越多。 综合《老子》“无为”的思想阐述来看,作为政治哲学上的“无为”名词,老子完全把它作为治国安邦的方针政策而提出来的。”无为”,主要是针对并要求统治者限制和约束权力的滥用,反对实行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行为;动辄随意颁布这个法令、那个制度;或朝令夕改,不讲政策的连续性。老子提倡,一切法令、政策的颁布都要“以百姓心为心”、“任百姓的自化(即自然)”。 《老子·二十九章》中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说,德才优秀的领导者要去除极端、奢侈、过度的行为做法。很明显,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本意和实质。所以,司马迁评价道家学术时说,道家宣传无为,实际乃无不为,道家的文辞使人难理解,但其主张是容易施行的,其方法是以顺应自然为原则,顺天应人是国君治国理民的纲领,能做到它,其思想和事业就可以不可磨灭。 这种充分尊重民意,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政治智慧,与我们今天提出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不谋而合。“无为”的政治智慧产生在2000多年以前的中国,老子的思想的确是伟大的,超前的。 “无为而治”与 “文景盛世” 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思想 前言: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看完了《老子》以及《老子注释及评价〉这2本书。我觉得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我觉得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而我想谈谈的就是对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的一些认识吧! 关键词: 无为无为而治道家历史背景自身管理 (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历史背景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非常严重了,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 无怪乎他要气愤的骂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 (2)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无为而治作为一个老子的思想体系,千百年被许多人进行理解和一个杰说,可以说千百人读就有千百人的不同想法,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而我读了以后,我觉得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一种观点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课标要求: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材内容和地位: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教材分两课介绍,第一课介绍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地位;第二课介绍了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本节课要学习的是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它包括两部分,其一介绍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其二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可以以此为基本框架组织教学。因为本专题着重讲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第一部分。 〖学情分析〗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稍有涉及,有所了解,但未必有深刻的体会。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温故知新,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较深的理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尝试着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新-课-标-第-一-网 〖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看图学史,体会论从史出;通过模拟孔子问答,理解孔子的主张;结合现实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认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的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通过对今天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和对1987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展示本课相关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 【导入新课】近代学者夏曾佑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 【新课学习】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看图学史:师生共同解读一组图片(孔庙、大成殿、杏坛、牌坊、孔子墓碑、世界各地的孔庙、孔子周游列国图等),了解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走进山东,它的自然风光令人着迷,比如五岳独尊、蓬莱仙境、大明荷花、

辨析孔子与老子思想观念的差异

辨析孔子与老子思想观念的差异 孔子和老子是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论语》和《老子》中。孔子的思想核心是:重视“仁”、强调“礼”,主张“中庸之道”;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主张“道法自然”,提倡自然之道,尊重自然,回到自然的状态,老子的思想中处处渗透着“自然主义”。 孔子和老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正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期,垂死的奴隶主阶级日益腐朽,荒淫无耻,穷奢极欲,醉生梦死,政治日益腐败。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经济实力强大,开始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孔子和老子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社会的黑暗、战火的弥漫、失势奴隶主贵族的哀叹、广大人民痛苦的呻吟,都震撼着他们的心灵,引发他们的深思,这一切,都成为他们政治思想产生的深厚土壤。在对社会黑暗现实冷静分析的基础上,他们都阐发了深邃、丰富的政治思想.虽然他们都是伟大的思想家与哲学家,而且生活的时代背景相似,但是由于思想核心以及个人经历的不同,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下面将会更加详细地进行阐述。 一人生态度 老子和孔子都是生于乱世,因而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都十分不满。孔子和老子都是入世的,但在为人立身处世的态度上却有所不同。 孔子立足于现实社会,把“仁”看作人生最高追求,同时又是处理人我关系、群己关系的基本原则。“仁”的最基本的思想就是“爱人”。孔子由于历史的局限,是按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他竭力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有序的封建制度,孔子认为人一旦能够克制自己而使言行都合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只有行仁守礼,才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老子立足于宇宙、自然,认为人生的总原理应该是顺其自然的,因而他提倡“无为”,摒弃“有为”。他认为“无为而无不为” ,反对政府及统治者的“有为”之政,对封建社会所认为的善之德目,如圣、智、仁、义、礼以及其他伦理道德规范,一概采取否定的态度,老子认为人们是生而平等的,无贵贱之分,万物是自然生长的,每个人也应当能按照自己的本性发展而不受外界力量的阻碍。老子强调“无为”的结果是“无不为”。 孔子和老子在人生态度上相比,孔子表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认为人应该努力提高个人修养,严格按照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言行,提倡积极进取的入世态度,要求人们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人格完善,实现拯救无道现实的理想。老子则表现出绝妙的人生智慧,他洞悉社会发展规律,并施之于人生,为人们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个性,提供了无穷财富。同时两人又各有局限性,孔子重集体、社会利益则不免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老子重个性发展则不免淡化了个人对社会发展的责任。 二战争观念 老子和孔子都是生活在春秋时期。那时诸侯争霸,战争十分频繁。贤哲们虽然讨厌战争,但生活其中,为现实环境之所趋,莫不相继致力解决之道。有关战争和战争准备等军事问题是他们不得不涉及的话题。孔子和老子的传世著作或言论中谈及军事的话题很多,内容也很广泛。孔子和老子在战争观上有相同的观点:反对暴力、拥护正义战争、主张“慎战”。但在方法论上却有明显的区别。 孔子十分强调军事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孔子看来.贤人教育人民多年才能作战,倘不教育人们,训练人民,一旦国家遇有战事,仓促把人们送往前线,那只能是白白送死。在治军问题上,孔子主张治军以礼。反对“不教而战”,除了“六艺”中的射、御等与军事相关的技术外,孔子更重视对军队的道德教育。因为,军队是培养勇士的地方,“勇”是士兵的基本品质之一,而一个人的勇敢源自于什么呢?孔子认为勇主要是来自于对“义”的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摘要: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但重点都在保身修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之本。 关键词:老子道家无为《道德经》保身修身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子无为思想的涵义 老子是道家的奠基人,他提出的?无为?思想,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什么是?无为??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其意为:道,就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一概不做。后来演变为道教的信仰,无为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明道篇》有诗云:?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身心静定包天地,神气冲和会坎离。料想这些真妙诀,几人会得几人知。?《道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杜光庭称:?无为之理,其大矣哉。无为者,非谓引而不来,推而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后世主要把它归纳为?顺其自然?,即顺应客观规律去做。 老子《道德经》 无为思想的现实意义 无为相对有为而言。老子最先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的命题,以说明自然与人为的关系。他认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生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无为与无不为,即有为,无为为体,有

【最新】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就是依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无为的行为方式 治国平天下。它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 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它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要把握好政府行为的性质和 程度,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为民众自化 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这种治国方略也 就是依道治国。 老子的无为而治或依道治国方略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把道作为治国的理论依 据和指导思想:老子说,要"以道莅天下",要"执大象",要"执‘一’以为天下式";二是要以人为本:"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三是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对于社会上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老子的主张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要像"天之道"那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四是严格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几个要点集中体现在老子的一句话上,这就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郭店简本《老子》)。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句中的"万物"主要是指万民,句中的"为"字有两个涵义:一是违逆广大民众的自然 本性和愿望要求而强行宰制,二是对万民不是引导和辅助,而是包办代替。 综合分析老子关于依道治国的思想,可知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 法家的以法治国具有显著的区别:一是层次不同。依道治国所涉及的是国家的 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所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 问题,因而依道治国可以决定或影响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二是 目标和目的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在国家基本制度的既定 框架内,使广大民众循规蹈矩,从而使政权巩固,社会安定,而老子的依道治 国则是要使广大民众摆脱被任意宰制的地位,实现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 相对自治;三是由此体现出来的治国方法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 治国是以统治者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强调 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创造 条件让民众实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虽然有着原则的不同,但 我们不能由此就认为老子反对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反,我们从其强调以道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有人说,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老庄。当我们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不断进取时,也不能忘却对自己内心平静的一种追求,毕竟我们去努力了,并不一定都是有结果的。 在政治上可能儒家法家更能一展所长,发展到今天,道家更倾向于内心的诉求,一种心理的平衡。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 为而治、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汉初的黄老之学,魏晋的玄学都是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约与孔

子同时,出身于没落贵族。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大约是战国人编纂的。 传说中的老子具有一些神秘的色彩,有个传说讲的是孔子见老子。 孔子向老子问道。老子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只是张开嘴向孔子伸了伸舌头。孔子十分不解,再次问道。老子长时间不发话,孔子继续洗耳恭听。老子拗不过孔子,最后又张开了嘴,让孔子看他已经脱落不在的牙齿。这个时候孔子顿悟。老子即闭目养神,孔子便悄悄离去。 圣人碰面,没有高谈,也无阔论,寥寥几句,来无影、去无终,可谓“大道无形,道在口中”。 这个故事想表达的是柔弱胜刚强,刚强的牙齿已经掉了,但柔软的舌头依然存在。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至于庄子更是逍遥。

孔子与老子教案

《孔子与老子》教案设计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奥运会开幕式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对孔子、老子政治思想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三、教学方法 设问法、讨论法、创设情景启发法 四、教学用具 计算机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关于孔子三千弟子的图片,然后引用近代学者夏曾佑的一段话,他曾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 [讲授新课]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历史地位及小档案 看图学史:师生共同解读一组图片(孔子诞辰五十五周年庆典、德国和韩国所立孔子的塑像、世界看孔子、当代孔子在世界的影响),了解孔子的历史地位。 走进山东,它的自然风光令人着迷,比如五岳独尊、蓬莱仙境、大明荷花、微山芦苇,但是它的人文景观更胜一筹,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认识这片金壁辉煌、

论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论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 的影响 【内容摘要】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玄妙高深,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价值,但它更有价值地方,是在其人生哲学当中给予我们许多的实际教训和人生追求。老子的“无为”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老子“无为”的思想智慧指导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即使是到今天我们现代的大学生活,老子“无为”的思想智慧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老子; 无为; 大学生; 生活方式; 影响. 《老子》一书意深思远,其上下两篇虽只有五千言字,却包涵着极其深奥的哲学思想。其深奥的哲学智慧,总给人以无比深刻的教训和思考,发人深省。但是,任何的哲学主张一般都是出发于普通人的普遍常识,与人民及人民生活休戚相关。老子其学说源于人民,且用于人民,与其说《老子》是老子的著作,还不如说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就是说,老子思想是人类智慧的高度流露。首先,老子其人也是人民当中的一员;其次,《老子》也在不断地完善,也就可以说《老子》一书是于众人之手[②];最后,老子的思想在人民生活当中无一找不到符合这些道理的人与事。在老子

哲学体系里的天道、世道、治道、君道无不源于人道,人道即人生哲学,也就是说人民的道。人生哲学是老之哲学思想的基本,即使是儒家思想当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③]”亦是先起于人的自身,其家、国、天下更是离不开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在漫长的历史的长河里,两次对人的发现,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飞速进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跨越,正是发现了人的劳动价值的极其重要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也正是因为人类要求个性解放与自由。所谓发展,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就是保障那些作为群体基础的个体的不断地增长需求的实现;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则是不断地发现、肯定个体的需求并为之实现而不断探求和努力。满足人在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也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并实现人的个性解放、自由追求,社会就必然会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老子的智慧哲学也脱离不人生哲学,而人生哲学当中最值得探究的当然也就是老子对于人的指导意义,也就是说,不管是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于人生哲学的总结运用都是植根于人类之片土地之上的。再来看当今的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经济迅速地发展,现代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我国也正处在一个由贫弱走向富强的全面复兴的社会转型期,而大学生也成为了这一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但大学生在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

浅谈老子的“无为”

浅谈老子的“无为”-新闻学 浅谈老子的“无为” 杨惠竹 【摘要】无为,是老子哲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无为”一词在《老子》中出现12次,其中有6次是有关于政治的。从古至今,有无数学者对“无为”的政治意义进行阐释和解说。本文以现当代相关研究著作为基础,认真阅读了九大家的学说,对他们的“无为”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对不同的“无为”的政治定义以及为何如此定义进行解读。 关键词老子政治无为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据《史记》载,他姓李,名耳,字聃。但是《史记》对老子短短五百余字的含混不清记载给后世留下许多疑问,关于老子其人的相关记载少之又少,所以学界对老子其人其书有诸多争议。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相关考证与本文主题相关不大,不多加赘述,在这里取用冯友兰和李泽华两位先生的观点:书中的思想大约是老子提出的,老子其人在前,其书在后,该书应是老子一派的共同创作。即本文中老子其人与其书的思想是一体的,不加区分。 因为有关老子的史料过少,所以后人对老子本人政治倾向的解读看法极不相同,亦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思想的解读。“无为”众多的定义,也由此而来,以下粗略分为五种。 一、无为,即完全无为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为胡适,他在其著作《中国哲学史》提出,老子的思想是时代的反动,他激烈的批评政府(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①)是反动的

表现,他反对有为的政治,主张无为无事的政治,也是对当时政治的反动。胡适说:“凡是主张无为的政治哲学,都是干涉政策的反动。因为政府用干涉政策,却又没干涉的本领,越干涉越弄糟了,故挑起一种反动,主张放任无为。”“这是极端的破坏主义。他对于国家政治,便主张极端的放任。”② 冯友兰也持该观点,说法与胡适相近:“照道家说,圣王的职责是不做事,应当完全无为。”③道家认为天下大乱是因为做了太多的事情,所以老子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④所以圣王应该废除一切“有为”,消除祸乱,无为而治。 不过冯与胡略有不同,冯友兰先生对“无为,而无不为”进行了不同的解释,阐释出“无为”的另一种含义:“《老子》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道是万物之所以生者。道本身不是一物,所以它不能像万物那样’为’。可是万物都生出来了,所以道无为而无不为。道,让每物做他自己能做的事。照道家说,国君自己应该效法道。他也应该无为,应该让人民自己做他们能做的事。”⑤在这里,无为就是让人民自己做他们能做的事。这个解释,与无为的第二大定义:不扰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无为,即不扰民 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人物是任继愈,他认为“无为而治”就是不要过多的干预百姓。他认为老子的哲学反映了农民小私有者阶层的利益,抨击贵族的荒淫无耻,反对奴隶主贵族的压迫和剥削,这种“不扰民”的无为反映了广大农民小私有者的呼声。 刘泽华先生也持有此观点,但是与任继愈先生单纯的“不扰民”的定义有所不同,他认为,“无为”是少扰民与愚民。“无为不是纯因自然或消极的观望,无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就是依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无为的行为方式治国平天下。它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它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要把握好政府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为民众自化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这种治国方略也就是依道治国。 老子的无为而治或依道治国方略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把道作为治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老子说,要”以道莅天下”,要”执大象”,要”执‘一'以为天下式”;二是要以人为本:”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三是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对于社会上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老子的主张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要像”天之道”那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四是严格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几个要点集中体现在老子的一句话上,这就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句中的”万物”主要是指万民,句中的”为”字有两个涵义:一是违逆广大民众的自然本性和愿望要求而强行宰制,二是对万民不是引导和辅助,而是包办代替。 综合分析老子关于依道治国的思想,可知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具有显著的区别:一是层次不同。依道治国所涉及的是国家的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所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问题,因而依道治国可以决定或影响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二是目标和目的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在国家基本制度的既定框架内,使广大民众循规蹈矩,从而使政权巩固,社会安定,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要使广大民众摆脱被任意宰制的地位,实现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相对自治;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以统治三是由此体现出来的治国方法不同。. 者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强调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创造条件让民众实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虽然有着原则的不同,但我们不能由此就认为老子反对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反,我们从其强调以道修身来看,他是赞同以德治国的;从其强调对那些”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来看,

孔子与老子

孔子与老子 一知识点 (一)时代背景 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土地私有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 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力量。(二)孔子 1.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的思想: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 己复礼” (1)“仁”。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当前建立和谐社会) (2)“礼”。“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正名,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礼”的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正名”——保守 (3)“仁”与“礼”的关系 “仁”——“仁者爱人”道德修养——内在自觉自律 “礼”——“克己复礼”规范准则——外在约束他律 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4)孔子的哲学思想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5)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平等教育;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启发诱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结合起来 当仁不让——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 孔子的思想在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时代未受到太多重视,汉代大一统之后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老子的思想 1.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理念。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 的思想,世间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 2.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矛盾双方互相转化。 3.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以“无事取天下” 4.政治上保守,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 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