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与效率
- 格式:ppt
- 大小:239.00 KB
- 文档页数:57
平等与效率“证券市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摘要:罗默的“证券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将市场与社会主义相集合以此来兼顾平等与效率的价值取向。
一方面,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比较成熟的市场体制可以有效解决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所存在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另一方面,他坚持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一种平等主义。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证券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这一理论一经提出,就在西方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尽管这一模式至今并没有被实践验证其是否可行,但同样能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罗默;平等;效率;市场社会主义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是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和多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家一样,他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主张将市场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以此来兼顾平等与效率的价值取向。
他在1994年出版的《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书中提出了“证券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他认为这是一种可行的模式,不仅能解决苏联中央计划经济模式效率低下的问题,还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在经济上的不平等。
一、罗默的“证券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简介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崩溃,西方一些右翼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无论在当今世界或作为一种理想都不可能存在,而以约翰•罗默、戴维•施威卡特等为代表的西方左翼学者纷纷对苏东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进行反思,对未来社会主义做出了新的探讨并提出了多样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罗默的“证券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罗默设计的“证券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是一种经理管理型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市场上同时存在着现金货币和证券货币,证券货币是由政府印制的,并分配给每位成年公民相同的份额。
这种证券不可以被其持有者出售,也不能兑换成现金货币,而只能使用其来购买共同基金的股票,共同基金再将其持有证券用来购买企业的股票。
共同基金拥有了企业的股份,便拥有分享企业利润的权利;公民拥有了共同基金的股份,便有权分得共同基金的收益。
收入分配的平等与效率概论收入分配是一个社会经济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平等与效率是影响收入分配的两个主要因素。
平等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取收入和财富,而效率则体现在资源的最大利用和经济的高产出上。
平等与效率同时存在于收入分配中,寻找平等与效率的平衡点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
首先,平等与效率在收入分配中相互依赖。
平等有助于提高效率。
一个不平等的社会将导致资源分配不公,一部分人拥有过多的资源和财富,而另一部分人则缺乏基本的生活需求。
这种不平等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可能导致犯罪率的上升,社会秩序的瓦解和经济的衰退。
相反,平等的收入分配能够缓解社会矛盾,减少贫困,提高普通人的消费能力,从而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同时,效率也有助于实现平等。
一个高效的经济系统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从而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分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
经济的高产出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更多的人创造收入来源。
高效的资源配置也能够降低社会的浪费,回收更多的资源,从而减少环境的破坏。
经济的高效运行为实现平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在追求平等与效率的平衡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人们对于平等和效率的定义存在差异。
不同的人对于收入分配的公正性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
有些人认为平等意味着每个人获得相等的收入和财富,而有些人则认为平等是基于个人付出的不同获得不同的回报。
此外,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也会对平等和效率的权衡提出不同的要求。
其次,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对平等与效率的追求可能存在冲突。
在市场经济中,追求效率常常要求个人的努力和竞争,而这可能导致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
为了实现更大的效率,经济制度往往会允许一部分人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权力。
然而,这种不平等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满和不稳定。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福利制度来弥补市场机制带来的不平等,但政府的介入也可能对经济的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全球化趋势也对收入分配的平等与效率提出了挑战。
全球化使得资源和财富在国家之间流动更加自由,同时也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扩大。
公平、平等与效率公平: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或制度所具有的基本属性。
当代中国:政策上从公平优先到公平与效率兼顾再到效率优先的多次调整。
1968年东西方社会风暴。
巴黎五月风暴,美国反战和黑人权利,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布什2000年竞选口号: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
2003年9月28日,英国工党年会口号是“一个对所有人都公平的未来”;10月6日,保守党年会口号是“一个对每个人都公平的约定”。
国际劳工组织2001年11月成立“全球化社会影响问题世界委员会”,它在2004年发表了“一个公平的全球化:为所有人创造机会”的报告,提出“我们力求实现的是一个基于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尊重人权和个人尊严,有很强社会内容的全球化进程:一个公平的、包容的、民主化管理,为所有国家和人民带来机会和切实利益的全球化进程”。
一、公平的概念或本质公平1、公平与平等英语:justice一般译为汉语中的公平、正义、公道、合法等;含义与之相近的还有译为公平的fairness、equity;而equality一般译为均等、平等、同一、相等,奥肯(Arthur M Okun)的《平等与效率》英文是“equality and efficiency,the big tradeoff”。
justice与equality,公平与平等的含义并不相同。
公平的内涵大致来说比平等要大;平等可视为在特定条件下的公平的一种存在形式,如法律、机会、权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人人平等;但平等也可能是非正义的,如劳动者收入初次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公平概念主要指“justice”,即人人在确定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结果的法律、规则、权利等方面的平等一致无歧视,特别是指社会主体在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上的统一公平的制度安排,而不是指资源配置最终结果的均等。
2、公平的分类大致可以把名为“公平”的存在分为两类:一是作为一种学术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公平或本质公平;二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和政府政策的公平或分配公平,包括公平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包括补偿性、报应性)分配。
平等与效率读后感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平等与效率》,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尔教授所著。
在这本书中,法尔教授深入探讨了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我在阅读后有了一些深刻的思考和感受,我想在这里与您分享。
首先,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平等与效率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一些人认为追求效率会导致不平等,而追求平等则会阻碍经济增长。
然而,法尔教授通过大量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证数据证明,平等并不一定会导致效率下降,而且实际上,平等与效率可以共生并互为驱动。
他提出了一种叫做“机会平等”的概念,即追求社会公平,提供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当每个人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医疗、就业和政治参与的机会时,社会的整体效率将会提高。
因为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这本书也引起了我对现行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关注。
法尔教授指出,现代社会中的不平等主要来源于教育和技能的不均衡分配,以及社会机会的约束。
他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如增加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建立公平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加强反腐败和法制建设等。
这些政策旨在减少不平等,提高整体社会效率。
我认为这些政策非常实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不平等问题。
最后,这本书还给了我一些启示,即追求平等和效率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而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参与其中。
尽管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来促进平等和效率,但社会的真正变革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公平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并为实现社会的平等和效率做出贡献。
这是我们作为个体的责任,也是我们作为公民的责任。
综上所述,我对《平等与效率》这本书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法尔教授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使我认识到平等与效率不是互相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他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让我对如何解决当前社会不平等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明白追求平等与效率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为实现社会的平等和效率做出贡献。
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的再认识——读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引发的思考摘要: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其1975年出版的《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权衡》一书中提出的平等与效率“兼顾”理论,以及对平等与效率等其他问题的分析被认为是目前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理论问题研究的较高成果。
本文就是读过它后引发的一些思考,并对我国的现实情况作出的分析。
关键词:平等与效率机会均等市场经济转型期奥肯认为平等与效率二者之间,没有任何一个具有绝对的优先权。
尽管二者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在更多的方面确实相互矛盾的。
因此,谁的抉择不应当是只强调一者而完全不顾另一者,也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使二者的要求同时满足,而应当是考虑如何使二者以一种公正合理的方式达到相互妥协和限制。
他在《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权衡》中写道:“如果平等和效率双方都有价值,而且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没有绝对优先权,那么在它们冲突的方面,就应该达成妥协。
这时,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平等,并且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
无论哪种牺牲都是公正的。
”1阿瑟,奥肯在处理平等和效率关系时,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强调二者的“兼顾”。
这也是他在同一问题和其余两派不同的地方;但同时与它们又有共同的出发点。
即认为“效率和平等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
对此,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呢?首先是给平等概念定义问题。
如果把平等定义为社会成员权力的“机会均等”,那么平等与效率就是统一的。
平等就是效率、效率就是平等。
社会只有保证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获得劳动权力的机会均等,让人们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赛跑,社会就得到效率。
保持公民机会均等的社会条件越充分,社会效率也就越高。
社会资源配置越合理有效,表明社会越平等。
社会效率越低,也就表明社会平等程度越差。
奥肯也特别强调这一点。
他说:“对平等是好的事物,对效率可能也是好的。
”“不平等的机会,不平等的收入和非效率。
”“我坚信,更大的机会均等会带来更大的收入平等。
”“机会的不均等肯定增加收入的不均等。
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浅谈【摘要】本文探讨了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首先介绍了平等和效率的定义,然后分析了平等对效率和效率对平等的影响。
接着讨论了如何在社会制度中找到平等与效率的平衡。
最后探讨了如何实现平等与效率的共赢,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平等与效率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中的挑战和机遇,为构建更加公平和高效的社会制度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平等、效率、关系、定义、影响、平衡、社会制度、共赢、发展方向、结语1. 引言1.1 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浅谈平等与效率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讨论的热点话题。
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存在相互制约的一面。
平等指的是社会中每个人在享有权利、机会和资源分配等方面都应该平等对待,而效率则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最大化利用和最佳结果。
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可以通过平等来保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效率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通过提高生产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平等与效率的关系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平衡,既要尊重个体权利和差异性,又要追求整体利益和社会效益。
在当今社会,如何实现平等与效率的共赢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需要各界共同努力探索和实践。
通过对平等与效率的深入思考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平等与效率的定义平等与效率是社会中两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明确平等与效率的定义。
平等是指每个人在法律、权利和机会上都应该受到公平对待,不因身份、地位或财富差异而受歧视。
而效率则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以最少的成本达到最大的产出。
平等与效率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
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而追求平等则可能会影响到效率的实现。
平等与效率并非绝对对立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和平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