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 实验二

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 实验二

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  实验二
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  实验二

实验2 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一、实验项目名称

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以太网的报文格式

2、掌握MAC地址的作用

3、掌握MAC广播地址的作用

4、掌握LLC帧报文格式

5、掌握协议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位置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练习1:领略真实的MAC帧

各主机打开工具区的“拓扑验证工具”,选择相应的网络结构,配置网卡后,进行拓扑验证,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工具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B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所在组的操作

1、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新建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CMP协议)。

2、主机A ping 主机B,察看主机B协议分析器捕获的数据包,分析MAC 帧格式。

3、将主机B的过滤器恢复为默认状态。

练习2:理解MAC地址的作用

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B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的操作。

1. 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地址为主机A的MAC地址)。

2. 主机A ping 主机B。

3. 主机B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ICMP数据帧,并分析该帧内容。

● 记录实验结果

表1-3实验结果

思考问题:

1、为什么有的主机会收到ICMP数据包而有的主机收不到ICMP数据包?

答:ping命令是端对端的通信,只有目的主机和在同一共享模块中的主

机才能收到ICMP数据包。AC、BD之间有共享设备,而EF之间没有。

2、根据实验理解集线器(共享设备)和交换机(交换设备)的区别?

答:集线器将收到的数据包向所有已连接的端口转发,交换机只将数据

包向目的主机连接的端口转发。

3、说明共享设备的不安全性

答:共享设备采用广播式发送,是没有针对性的。若共享模块中一台主

机向某节点发送数据,模块中的所有主机都可以收到,数据信息不安全。

练习3: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主机E启动协议编辑器

2. 主机E编辑一个MAC帧: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主机E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大于0x0600

数据字段:编辑长度在46—1500字节之间的数据

3. 主机A、B、C、D、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地址为主机E的MAC地址)。

4. 主机E发送已编辑好的数据帧。

5. 主机A、B、C、D、F停止捕获数据,察看捕获到的数据中是否含有主机E所发送的数据帧。

● 结合练习三的实验结果,简述FFFFFF-FFFFFF作为目的MAC地址的作用。

答:FFFFFF-FFFFFF代表网络上所有主机网卡的MAC地址,进行一对多通信,使得主机A、B、C、D、F都能够接收到主机E发送的数据。

思考问题

1、主机A、B、C、D、F是否可以收到主机E的广播帧?

答:可以。

2、说明MAC广播帧的范围?

答:网络上所有的计算机。

练习4:编辑并发送LLC帧

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B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所在组的操作。

1、主机A启动协议编辑器,并编写一个LLC帧。

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

源MAC地址:主机A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和数据长度:001F

控制字段:填写02(注:回车后变成0200,该帧变为信息帧,控制字段的长度变为2字节)

用户定义数据/数据字段:AAAAAAABBBBBBBCCCCCCCDDDDDD (注:长度为27个字节)

2、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并开始捕获数据。

3、主机A发送编辑好的LLC帧。

4、主机B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LLC帧,分析该帧内容。

●记录实验结果

表1-4 实验结果

●简述“协议类型和数据长度”字段的两种含义。

答:协议类型是网络适配器向网络中发送数据的格式;数据长度是CPU一次能处理的数据长度。

5、将第1步中主机A已编辑好的数据帧修改为“无编号帧”(前两个比特位为1),用户定义数据/数据字段修改为AAAAAAABBBBBBBCCCCCCCDDDDDDD(注:长度为28个字节),重做第

思考问题:

1、如何编辑LLC无编号帧和LLC数据帧。

答:生成数据帧->新建文件->输入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定义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为001F->按ENTER键生成LLC帧->控制字段:填写02(注:回车后变成0200,该帧变为信息帧,控制字段的长度变为2字节-> 用户定义数据/数据字段,如AAAAAAABBBBBBBCCCCCCCDDDDDD;

更改控制字段为03生成无编号帧。

帧的类型可以从LLC帧的控制字段设置,对于数据帧,控制字段为2字节;而对于无编号帧,控制字段为1字节。

2、在协议分析段捕获到该帧,帧的长度是多少?由此理解以太网的最短帧长度。

答:60

最短帧长度为64b

3、为什么IEEE802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隔为MAC子层和LLC子层?

答:由于HDLC并不支持多点平衡配置,这使得在局域网中有引入媒体访问协议的必要性。IEEE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子层(LLC)和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

4、为什么以太网有最短帧长度?

答:帧的格式决定了帧有一个最短长度,这个最小长度应该是即使里面没有上层数据,也就是第三层的数据包为空的长度,如果小于这个最小长度,则说明肯定是坏帧,没有必要再去读里面具体的内容,这样就节省了网络设备的资源,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五、实验总结

经过这次实验,我对MAC帧的构成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对不同的机器之间数据帧的传递有了初步的尝试,对MAC帧和LLC帧有了大致的比较和区分,初步掌握了以太网的报文格式、MAC地址和广播地址的作用、LLC帧报文格式,对协议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有了初步了解。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数据库系统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线上 一、选择题 1、数据是以()的方式存储于操作系统(OS)之中的。 A、数据文件 B、日志文件 C、存储类型 D、并行 正确答案:A 2、()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A、数据管理 B、数据处理 C、数据加工 D、数据收集 正确答案:A 3、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 A、DDA B、DB C、DBA D、DBMS 正确答案:D 4、Oracle数据库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1支持单用户、大事务量的事务处理 2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 3提供对于数据库操作的接口 4支持集中式数据处理 5可移植性、可兼容性和可连接性 A、12 B、235 C、35 D、25 正确答案:B 5、()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系统 D、数据库管理员 正确答案:A 6、一般来说,数据库用户账号总是与某一登录账号相关联,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用户 A、sa B、system C、guest D、admin 正确答案:C 7、()以自由软件为主。 A、MySQL B、SQL Server C、Dreanwaver D、Oracle 正确答案:A 8、数据库的简称()A、DAB、DBC、BDD、DD 正确答案:B 9、()是自由软件,因此不属于厂商产品,所以归属于应用中间件软件。 A、MSSQL B、MySQL C、oracle D、linux正确答案:B10、MS SQL Server 能在那两种安全模式下运行A、数据库认证模式 B、WINDOWS认证模式 C、混合模式 D、安全认证模式 正确答案:BC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15秋 学号1532001256679 姓名王小祥 组号一组 指导教师印志勇 国家开放大学东台分校 二○一七年十二月

目录 实验总体说明 (3)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3) 实验三路由信息协议RIP (8) 实验四传输控制协议TCP (10) 实验五邮件协议SMTP、POP3、IMAP (12) 实验六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4)

实验总体说明 1.实验总体目标 配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TCP/IP协议)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环境 计算机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室: 实验环境: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一套 硬件设备:服务器,中心控制设备,组控设备,PC机若干台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服务器版 3.实验总体要求 ●按照各项实验内容做实验,记录各种数据包信息,包括操作、观察、记录、分析, 通过操作和观察获得直观印象,从获得的数据中分析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 ●每项实验均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可参照实验的具体要求,但总体上应包 括以下内容: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算法描述,程序段,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思考问题的解答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不需要写入实验报告中。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角色:_____________ 同组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二网际协议IP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角色:_____________ 同组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网络答案-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计算机网络答案-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第一章概述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一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三个步骤的一条专用物理通路。从建立连接开始,通讯就一直占用信道资源,直到释放。它具有实施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其线路利用效率低,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之间不可通讯。电路交换适用于信息量大,较长的报文。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本质上也是存储转发方式,但是它将整个报文从一个结点传到下一个。它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缺点在于报文信息量大,时延长,且占用交换机内存较大,不具有实时性。它适用于报文较短,实时性较低的通讯。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将报文分组,在每个分组之前加上地址信息,通过路由器经接收,存储,再转发到下一个接口,直到将分组传到目标地址,再去掉地址信息将其重组为完整报文。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宽带,逐

段占用通信链路,多个分组数可同时传送。它传输效率高,且保证数据传输有很高可靠性。同时分组排队会造成时延,但比报文交换小,且成本较高。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由用户直接使用,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是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主要为边缘部分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边缘部分不同终端上的程序通信方式有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指进行通讯的双方中一方为服务请求方,一方为服务提供方。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远程服务请求,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地址,而服务器只需要被动接受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地址,但需要强大硬件和高级操作系统支持。对等方式是双方均可既为服务提供者,也可以为服务请求

山东大学数据库第四次实验实验报告

實驗4 視圖操作 實驗目の:掌握創建、刪除視圖のSQL語句の用法,掌握使用企業管理器創建、視圖の方法。 實驗准備: 1)了解創建視圖方法。 2)了解修改視圖のSQL 語句の語法格式。 實驗內容: 1)使用企業管理器創建視圖 a)在pubs數據庫中以authors表為基礎,建立一個名為CA_authorの視圖, 使用該視圖時,將顯示所有state為CAの作者の基本信息。 2)使用SQL語句創建視圖 a)在查詢分析器中利用author表建立一個每個作者のID,lname,fname, phone,addressの視圖S_author。 b)建立一個employee_date視圖,利用employee表中信息,顯示1991年 1月1日之後雇傭の雇員のid,name,minit,job_id。 3)刪除視圖 a)使用企業管理器S_author視圖 b)使用SQL語句刪除CA_author、employee_date視圖 實驗要求: 用不同の方法創建視圖。 實驗步驟如下: 一、使用企業管理器創建視圖 a )在pubs數據庫中以authors表為基礎,建立一個名為CA_author の視圖,使用該視圖時,將顯示所有state為CAの作者の基本信息。

①右鍵點擊pubs數據庫文件下の視圖,選擇“新建視圖”,在彈出來の“添加表”中添加表authors。 ②在“添加表”一欄中添加表authors後點擊“關閉”,並全選author表中所有項目。 ③點擊保存,從彈出來の“選擇名稱”框中輸入視圖名稱“CA_author”。

④添加名為CA_author の視圖成功。 ⑤顯示所有state為CAの作者の基本信息。

2017年山大网络教育专科计算机基础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D)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 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 D )不同的码。 A. 8 个 B. 16个 C. 128 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 C )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 B )。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 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 A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D)。

A. 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D)。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 A )。 A. 有下级子菜单 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15.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 C )。 A. 控制总线 B.地址总线 C.传输总线 D.数据总线 16.操作系统按其功能关系分为系统层、管理层和(D)三个层次。 A. 数据层 B.逻辑层 C.用户层 D.应用层 17.汉字的拼音输入码属于汉字的(A)。 A. 外码 B. 内码 C.ASCII 码 D.标准码 18.Windows的剪贴板是用于临时存放信息的( C )。 A.一个窗口 B.一个文件夹 C.一块内存区间 D.一块磁盘区间

山东大学数据库实验答案2—8

山东大学数据库实验答案2—8 CREATE TABLE test2_01 AS SELECT SID, 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sid NOT IN ( SELE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 CREATE TABLE test2_02 AS SELECT SID, 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SID IN ( SELECT DISTIN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CID IN ( SELECT C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SID='200900130417' ) ) CREATE TABLE test2_03 AS

select SID,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SID in ( select distin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CID in (select CID from PUB.COURSE where FCID='300002') ) CREATE TABLE test2_04 AS select SID,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SID in ( select distin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CID in (select CID from PUB.COURSE where NAME='操作系统') intersect select distin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CID in (select CID from PUB.COURSE where NAME='数据结构') ) create table test2_05 as with valid_stu(sid,name) as ( select SID,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AGE=20 and SID in (sele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 select sid,name as name,ROUND(avg(score)) as avg_score,sum(score) as sum_score from PUB.STUDENT_COURSE natural join valid_stu where SID in (select SID from valid_stu) group by SID,NAME create table test2_06 as

计算机网络答案 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第一章概述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一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三个步骤的一条专用物理通路。从建立连接开始,通讯就一直占用信道资源,直到释放。它具有实施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其线路利用效率低,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之间不可通讯。电路交换适用于信息量大,较长的报文。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本质上也是存储转发方式,但是它将整个报文从一个结点传到下一个。它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缺点在于报文信息量大,时延长,且占用交换机内存较大,不具有实时性。它适用于报文较短,实时性较低的通讯。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将报文分组,在每个分组之前加上地址信息,通过路由器经接收,存储,再转发到下一个接口,直到将分组传到目标地址,再去掉地址信息将其重组为完整报文。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宽带,逐段占用通信链路,多个分组数可同时传送。它传输效率高,且保证数据传输有很高可靠性。同时分组排队会造成时延,但比报文交换小,且成本较高。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由用户直接使用,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是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主要为边缘部分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边缘部分不同终端上的程序通信方式有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指进行通讯的双方中一方为服务请求方,一方为服务提供方。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远程服务请求,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地址,而服务器只需要被动接受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地址,但需要强大硬件和高级操作系统支持。对等方式是双方均可既为服务提供者,也可以为服务请求者。 网络核心部分要想网络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起关键作用的是路由器,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使得边缘部分的每一个终端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 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答:1、速率:连结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单位为b/s(其中 b 为bit,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字,比特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 2、带宽:带宽本来指的是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为赫;由于通信的主干线传送的是模拟信号,所以,带宽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比特每秒。 3、吞吐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口的数据量,经常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通过网络 4、时延:时延指数据从网络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发送时延从主机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要的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规划方案

目录 安徽省新华学院...................................................................................................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规划方案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室设备汇总.................................................................................................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室设备拓扑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台拓扑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室机柜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实验室组网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室设备连线以及接口规划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室设备的网络地址分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学生机区域IP地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RCMS地址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室各设备密码的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60-1/2 设备的具体配置命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S-3760-1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S-3760-2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山东大学《数据库系统》上机实验答案 详细整理 2013最新版

数据库实验(一) 熟悉环境、建立/删除表、插入数据 Drop table 表名 update dbtest set test=1 select * from dbscore 1.教师信息(教师编号、姓名、性别、年龄、院系名称) test1_teacher:tid char 6 not null、name varchar 10 not null、sex char 2、age int、dname varchar 10。 根据教师名称建立一个索引。 1、create table test1_teacher( tid char(6)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10) not null, sex char(2), age int, dname varchar(10) ) 2.学生信息(学生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院系名称、班级)test1_student:sid char 12 not null、name varchar 10 not null、sex char 2、age int、birthday date(oracle的date类型是包含时间信息的,时间信息全部为零)、dname varchar 10、class varchar(10)。 根据姓名建立一个索引。 2、create table test1_student(

sid char(12)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10) not null, sex char(2), age int, birthday date, dname varchar(10), class varchar(10) ) 3.课程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先行课编号、学分) test1_course:cid char 6 not null、name varchar 10 not null、fcid char 6、credit numeric 2,1(其中2代表总长度,1代表小数点后面长度)。 根据课程名建立一个索引。 3、create table test1_course( cid char(6)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10) not null, fcid char(6), credit numeric(2,1) ) 4.学生选课信息(学号、课程号、成绩、教师编号) test1_student_course:sid char 12 not null、cid char 6 not null、 score numeric 5,1(其中5代表总长度,1代表小数点后面长度)、tid char 6。 4、 create table test1_student_course( sid char(12) , cid char(6) , score numeric(5,1), tid char(6), primary key(sid,cid),

计算机网络实验

试验一 利用wireshark抓包工具抓包 一、实验名称 使用网络协议分析仪 Wireshark 二、实验目的 1. 掌握安装和配置网络协议分析仪Wireshark的方法; 2. 熟悉使用Wireshark工具分析网络协议的基本方法,加深对协议格式、协议层次和协议交互过程的理解。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 安装和配置Wireshark的网络协议分析仪,下载地址。 2. 使用并熟悉Wireshark分析协议的部分功能。 四、实验环境 1.Windows7 操作系统PC机器。 2.PC机器具有以太网卡一块,通过双绞线与局域网连接。 3.Wireshark软件(Wireshark-win64-2.0.2)。 五、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安装网络协议分析仪,从官网下载exe软件双击安装Wireshark-win64-2.0.2。 2:启用Wireshark进行试验。

2.1:启动初始如下显示: 2.2:分组捕获数据,并将捕获的数据保存为文件抓包实验数据.pcapng,当再次需要捕获时,可以打开文件在进行实验抓包。2.3:对数据进行协议分析。 在上部“俘获分组的列表”窗口中,有编号(No)、时间(Time)、源地址(Source)、目的地址(Destination)、协议(Protocol)、长度(Length)和信息(Info)等列(栏目),各列下方依次排列着俘获的分组。中部“所选分组首部的细节信息”窗口给出选中帧的首部详细内容。下部“分组内容”窗口中是对应所选分组以十六进制数和ASCII 形式的内容。 2.4无线网连接抓包实验数据如下图1 2.5本地连接网页抓包实验数据如下图2

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三

实验3 网际协议(IP) 【实验目的】 1.掌握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 2.掌握IP校验和计算方法 3.掌握子网掩码和路由转发 4.理解特殊IP地址的含义 5.理解IP分片过程 6.理解协议栈对IP协议的处理方法 7.理解IP路由表作用以及IP路由表的管理 【实验步骤】 练习1 编辑并发送IP数据报 练习容: 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命令,开启静态路由服务。 2. 主机A启动协议编辑器,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 MAC层: 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对应于172.16.1.1接口的MAC)。 源MAC地址:主机A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0。 IP层: 总长度:IP层长度。 生存时间:128。 源IP地址:主机A的IP地址(172.16.1.2)。 目的IP地址:主机E的IP地址(172.16.0.2)。 校验和:在其它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自定义字段: 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说明】先使用协议编辑器的“手动计算”校验和,再使用协议编辑器的“自动计算”校验和,将两次计算结果相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重新计算。 ●I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容? 答:IP的首部校验和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但不包括数据部分。 3. 在主机B(两块网卡分别打开两个捕获窗口)、E上启动协议分析器,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开始捕获数据。 4. 主机A发送第1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5. 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

山东大学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一。黑盒测试 一、等价类划分 电话号码问题某城市电话号码由三部分组成。它们的名称和内容分别是: (1)地区码:空白或三位数字; (2)前缀:非'0'或'1'的三位数字; (3)后缀:4 位数字。 假定被测程序能接受一切符合上述规定的电话号码,拒绝所有不符合规定的电话号码。根据该程序的规格说明,作等价类的划分,并设计测试方案。 根据题目,分别将地区码、前缀、后缀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如下: 输入有效等价类编号无效等价类编号 地区码空白 1 包含其他字符 3 三位数字 2 少于三位 4 多于三位 5 前缀非0或 非1的三位数6 包含其他字符8 包含0的三位数9 包含1的三位数10 少于三位数11 多于三位数12 后缀四位数字7 包含其他字符13 少于四位数14 多于四位数15 根据上图的分析,可的测试用例 测试数据预期结果覆盖类地区码前缀后缀 空白555 4344 接受(有效)1、6、7 232545 4343 接受(有效)2、6、7 A23 322 4343 拒绝(无效) 3 21322 4343 拒绝(无效) 4 2323322 4343 拒绝(无效) 5 232 32A4343 拒绝(无效)8 232 208 4343 拒绝(无效)9 232 1114343 拒绝(无效)10

232 32 4343 拒绝(无效)11 232 322224343 拒绝(无效)12 232 322 4AS2 拒绝(无效)13 232 322 434拒绝(无效)14 232 322 434311拒绝(无效)15 三角形问题根据下面给出的规格说明,利用等价类划分的方法,给出足够的测试用例。一个程序读入三个整数。把此三个数值看成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边。这个程序要打印出信息,说明不是三角形、三角形是三边不等的、是等腰的、还是等边的。 分析题目中给出和隐含的对输入条件的要求: (1)整数(2)三个数(3)非零数(4)正数 (5)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6)等腰(7)等边 如果 a 、 b 、 c 满足条件( 1 ) ~ ( 4 ),则输出下列四种情况之一: 1)如果不满足条件(5),则程序输出为 " 非三角形 " 。 2)如果三条边相等即满足条件(7),则程序输出为 " 等边三角形 " 。 3)如果只有两条边相等、即满足条件(6),则程序输出为 " 等腰三角形 " 。 4)如果三条边都不相等,则程序输出为 " 一般三角形 " 。 列出等价类表并编号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课程_ 计算机网络 _ 实验名称TCP/IP协议分析与验证 姓名实验日期: 学号实验报告日期: 同组人姓名报告退发: ( 订正、重做 ) 同组人学号 实验名称 TCP/IP协议分析与验证 一.实验环境(详细说明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平台,机器的IP地址) 操作系统:Win8.1 网络平台:Wireshark 机器的IP地址:192.168.191.3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报文捕获工具Wiresshark(或者EtherDetect) 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特点,通过Wireshark软件捕获并分析基于链路层的协议数 据,包括ARP、ICMP、IP、TCP、UDP以及DNS、FTP、HTTP协议的报文格式以及 工作过程,促使学生真正了解TCP、UDP、IP等协议的构成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内容】 要求学生在各自机器上进行文件下载和浏览网页操作,通过Wireshark捕获报文并分析TCP/IP协议族中各种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过程。然后在各自机器上发送ping、tracert命令,然后通过Wireshark捕获以太网帧并分析IP、ICMP和ARP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过程 【实验步骤】 (1)启动Wireshark,并设置好相关参数; (2)启动Wireshark捕获功能;

(3)发送ping或tracert命令或进行文件下载和网页浏览; (4)分析Wireshark捕获的各种报文并验证TCP/IP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过程【实验题目】 1-1.(1)设置获取数据包的filter为两台机之间。 (2)捕获两台机之间的IP数据报的报文。 (3)在报文的十六进制代码中找出源IP、目标IP、首部长度以及协议字段的值。 粘贴报文处: 源IP:c0 a8 bf 03 目标IP:c0 a8 a8 0a 首部长度:45 协议字段的值及含义:01:使用的协议为icmp协议 1-2.(1)设置获取数据包的filter为两台机之间。 (2)捕获两台机之间的ICMP报文。 (3)分析echo request和echo reply两种类型的ICMP报文的。 Ping or tracert?(运行结果):

大学网络实验室方案的设计与建设

大学网络实验室方案的设计与建设

摘要:针对高校教学的需求提出了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的总体构思,设计基于思科网络设备的网络实验 室建设与维护方案,并予以实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方案;实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渗透 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 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培养具备网络设备配置、 管理维护、安全管理能力的人才成为高校计算机专 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机网络是一门与实践结合 紧密的课程,而许多高校由于实验条件不足,在进行 该课程的设置时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学生对计算机 网络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深刻理解,实践能力薄 弱。为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实验 室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才能为社会输 送合格的网络技术人才。 1实验室的总体构思 实验室的方案设计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内容丰富 实验室设备能涵盖局域网、广域网、无线、网络

础上实现实践课程与理论课内容的紧密结合,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 (2)设备完善 同类网络设备具备多种不同的型号,为学生在 实验中提供广泛的操作平台,在对比中学习,学习中对比,进一步拓宽眼界。 (3)拓扑灵活 灵活的拓扑设计只需要经过简单的跳线即可改 变拓扑,满足多种实验要求,而且能够根据多种需求进行扩展,让学生在实验中有机会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根据实验目的自行完成实验的设计与配置,而且可实现实验室内部网络与校园网的轻松连接。(4)易于维护 紧凑连续的实验课程安排要求在一个班级完成 实验后能够迅速恢复实验设备,以免影响下一个班级的上机使用,这就需要一个易于维护与恢复的实验环境,包括对网络设备及终端计算机的恢复。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二

实验二 DHCP服务的配置和管理 本实验使用2个学时 一、实验目的 1、理解DHCP的工作原理 2、了解DHCP分配IP地址的过程 3、掌握DHCP服务器的设置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 装有Windows 2003 Advance Server主机和windows XP组成的虚拟机局域网 三、预备知识与课前准备 1、 DHCP的功能 任务DHCP的任务是集中管理IP地址并自动配置IP地址的相关参数(如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等)。在使用TCP/IP协议栈的网络通信中,每一台计算机都 必须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通过这个IP地址与其他的计算机进行通信,每台计算 机在设置IP地址时可以使用静态IP地址和动态IP地址。使用静态IP地址必须通 过手工输入,在配置是容易出错,网络用户较多(多于254台)时不建议使用。可 以使用动态IP地址,有DHCP服务器来提供并自动完成设置操作。 当DHCP客户端启动时,它会自动与DHCP服务器建立联系,并要求DHCP服务器给它提供IP地址。当DHCP服务器收到客户端请求后,会根据服务器中现有的 IP地址情况,采取一定的方式给客户端分配一个IP地址。服务器给客户端提供IP 地址的方式有两种: 1)永久租用 当客户端向服务器租用到IP地址后,这个IP地址就永远给这个客户端使用。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网络中IP地址足够充裕的情况。 2)限定租期 当客户端从DHCP服务器租用到IP地址后,客户端对该IP地址的使用只是暂时的。如果客户端在租期到期前并没有更新租期,DHCP服务器将收回该IP地址, 并提供给其他的DHCP客户端使用。当该客户端再次向DHCP服务器申请IP地址时,由DHCP服务器重新提供其他的IP地址使用。限定租期的方式可以解决IP地址不 够时的困扰。 2、DHCP的工作原理 当作为DHCP客户端的计算机第一次启动时,它经过一系列的步骤以获得其TCP/IP配置信息,并得到IP地址的租期。租期是指客户端从服务器获得完整的 TCP/CP配置后对该TCP/IP配置的使用时间。客户端从服务器获得完整的TCP/IP 配置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简单共享局域网的组建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简单共享局域网的组建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简单共享局域网的组建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二 简单共享局域网的组建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络工程方向类型:设计性 班级:1002班 姓名:张磊(2010100244) 日期:2012年 11 月14日

一、实验题目 简单共享局域网的组建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以太网卡与交换机的连接与配置 2.掌握Windows中的TCP/IP或NetBEUI协议的设置 三、实验原理 1. NetBEUI是什么 NetBEUI是网络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局域网上的程序可以使用的应用程序编程接(API)。NetBIOS为程序提供了请求低级服务的统一的命令集,这些服务是管理名称、执行会话和在网络节点之间发送数据报所要求的。 NetBEUI则是NetBIOS的扩展用户接口,是Microsoft网络的本地网络协议。它通常用于小的、有1~200客户的部门大小的局域网。它可 以使用令牌环源路由作为其路由的惟一方法。它是NetBIOS标准的 Microsoft实现。 2.交换机的应用 交换机是交换式网络上设备的公用连接点。交换机包含多个端口。计算机用网线和交换机相连的方法是:将双绞线的一端RJ-45接头插到交 换的一个口上,另一端插到计算机网卡上的RJ-45插座上。如果所有设 备都已接通电源,那么交换机上的连接指示灯就会显示连接状态,可据 此判断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3. 联网计算机的简单设置 实现Windows对等网,应对联网计算机的网络协议、标识、网络客户和服务进行简单的设置。方法如下: (1)添加网络协议 双击“控制面板”—“网络连接”—“本地连接”,打开“本地连 接状态”对话框,单击“属性”,打开“属性”对话框,单击“安 装”,选择“协议”,单击“添加”,出现“选择网络协议”对话框, 选定所要添加的协议。一般Windows的操作系统中都已存在 TCP/IP协议,在Win 2K中需添加NetBEUI协议。 (2)添加服务 同添加协议方式类似,在打开“属性”对话框,单击“安装”,选 择“服务”,单击“添加”,出现“选择网络服务”对话框,选定所 要添加的服务。

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考点整理

名词解释: 单播:只有一个发送方和一个接收方的点到点传输。 组播:将一个数据包发送给一组机器,即所有机器的一个子集。 广播:将一个数据包发送给所有的目标机器。 面向连接的服务:按照电话系统建模,服务用户首先必须建立一个连接,然后使用该连接传输数据,最后释放连接。 无连接服务:按照邮政系统建模,每个报文都携带了完整的目标地址,每个报文都由系统中的中间节点路由,而且路由独立于后续报文。 服务:由一组原语正式说明,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原语来访问该服务。 频分复用(FDM):将频谱分成几个阶段,每个用户完全拥有其中的一个频段来发送自己的信号。波分复用(WDM):整个波长频带被划分为若干个波长范围,每个用户占用一个波长范围来传输。 时分复用(TDM):每个用户周期性的获得整个带宽非常短的一个时间。 对等通信(P2P):对等链接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只有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链接连接,他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DNS:一种层次的,基于域的将主机名(域名)映射成IP的命名方案。 计算机网络:表示一组通过单一技术相互连接起来的自主计算机集合。 TCP/IP协议: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它还包括许多别的协议,组成了TCP/IP协议簇。TCP 提供运输层服务,而IP提供网络层服务。TCP/IP协议作为一个网络体系结构,它分为四个层次,自底向上依次为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运输层和应用层。 ARP:地址解析协议,根据IP地址获取以太网地址的协议。主机A通过广播请求拥有目标IP地址的主机,目标主机返回一个包含自己以太网地址的应答,这个广播和应答的过程所用的协议就是ARP协议。 ICMP:控制消息协议,通过向数据包的源地址报告有关事件使网络运行正常。 TTL:time to live,生存时间,IP头里面用来限制数据包生存期的计数器。 汇集树:依照最优化原则,从所有的源到一个指定目标的最优路径的集合构成的一棵以目标节点为根的树。 多路复用:一种信道的共享形式,用单根线缆传递多个信号。 带宽:单位时间内可以传递的数据位数,或对于介质而言没有明显衰减的一段频率范围。 协议:通信双方为了正常通信所进行的一组规则或约定的集合。 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在网络内部使用私有地址,在网络外部使用共有地址。使用源端口号+私有IP地址映射为新的原端口号,私有IP转换为公有IP。解决IP短缺问题。 ADSL:非对称用户数字线路。将线路带宽划分为多个信道,其中一大部分用于下行数据,一小部分用于上行数据,保留单独的语音信道,并使用几个信道隔离数据信道和语音信道。 隧道技术:当两端网络属于同一种网络时,中间网络采用的一种封装技术。在网络中间使用新的协议头驱动,在两端网络使用原有协议头驱动。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是一组用于在网络结点间传递数据的协议,各项数据和控制信息都以比特为单位,采用“帧”的格式传输。 交换机:数据链路层,多端口的网桥。根据帧目的地址转发,常被用来链接独立计算机。 路由器:网络层,当一个分组进入到一个路由器中的时候,帧头和帧尾被剥掉,位于帧的IP分组被传递给路由软件,路由软件利用分组的头信息来选择一条输出路线。 网关:传输层,应用层。应用网关是一个网络和另一个网络进行相互连通,提供特定应用的网际间设备。设在传输层的叫传输层网关。

北航-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介绍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介绍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5工程(一期)”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国防科工委研究生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实验室面向全校研究生、本科生开设各类网络技术领域内的实验。 计算机学院网络实验教学从1998年开始设置,由于实验条件限制,当时的网络实验主要以网络协议分析和验证为主,2000年北航开展“教改评优项目”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开始着手进行项目立项和实施,2001年实验室初步建立了以局域网组建的实验环境,2002年,北航为加强实验教学环境建设,在国家“985工程”资金支持下,计算机学院刘旭东副院长作为项目负责人,钱德沛教授作为学科责任教授,建设国内一流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由“985工程”投入建设资金270万,“国防科工委研究生创新工程”投入建设资金211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FLUKE、Intel公司等支持设备资金等价值1200多万,中心自筹建设资金70多万,建成了国内领先水平的拥有众多先进的网络实验设备的实验环境,组建了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计算机网络实验教材《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2006年7月将再出版面向网络测试的实验教材《网络测试实验教程》,实验室配备了包括张力军博士、洪飞博士、王卓讲师、李魏副教授、李云春副教授等在内的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 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必修的实验课程(非专业为选修),作为独立的实验课程开设,学时数36学时,同时作为开放实验室开放,每学年有超过1000 名学生进行各种层次的网络教学实验,在1000多份面向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调查中,98%的学生对课程表示非常满意,依靠实验室的学习成果,有数名高素质研究生被华为等公司免试聘用。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成果,2005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计算机网络实验2005年被评为北航精品课程,实验室也成为国内众多高校参观交流的对象,累计有超过200所大学,其中包括43所“211工程”高校、300多名教师来实验室参观,起到典型的示范教学效果。 一流的实验环境: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实验环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高速网络组网实验环境:能提供利用多种介质搭建100M、千兆网络所需的设备和环境,如核心交换机S8016、骨干核心路由器NE80 NE40、网络测试工具、服务器以及移动网络设备,在该环境中,学生能够完成局域网、广域网的建设,完成有线、无线的网络环境建设,以及相应的网络测试。 网络管理实验环境:网络管理是整个网络正常运行的保证,掌握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也是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中重要的内容。在实验中心基地中,能提供多种形式的网络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