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层物理》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油层物理》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油层物理》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油层物理》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第1题对于给定岩样,孔隙中饱和地层水岩石电阻率与这种地层水电阻率比值为一常数,称为地层因子或相对电阻,它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地层因子

第2题电阻率指数表示含油岩石的电阻率与该岩石完全充满地层水时的电阻率的比值,当岩性一定时,它仅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电子率指数

第3题下列关于界面张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界面张力

第4题下列各因素对油气两相界面张力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油气两相界面张力影响因素

第5题下列关于润湿性说法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润湿

第6题影响岩石润湿性的因素很多,不包括下列——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润湿的影响因素

第7题下列各方法中可用于测定润湿性的有——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测定润湿性的方法

第8题下列关于润湿滞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润湿滞后

第9题下列因素中对润湿滞后现象无关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润湿滞后的影响因素

第10题下列关于油水在岩石孔隙中的分布说法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油水在岩石孔隙中的分布

第11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岩石润湿性

第12题下列关于测定岩石润湿性的自吸吸入法和光学测角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岩石润湿性测定方法

第13题下列关于毛管压力曲线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毛管压力曲线

第14题测定岩石毛管压力曲线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测定方法不包括下列——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测定毛管压力曲线的方法

第15题下列关于油水过渡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油水过度带

第16题下列关于阈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阈压

第17题下列关于低渗与高渗岩心毛管力曲线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低渗与高渗岩心毛管力曲线的比较

第18题将玻璃毛细管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已知水的表面张力为72.5mN/m,毛细管中水面与管壁的润湿角为30°,水的密度为1.0g/cm3,若毛细管的直径

为r=10mm,则液面上升高度为——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毛管力

第19题将玻璃毛细管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已知水的表面张力为72.5mN/m,毛细管中水面与管壁的润湿角为30°,水的密度为1.0g/cm3,若毛细管的直径为r=1mm,则液面上升高度为——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毛管力

第20题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改变毛细管半径,液面上升高度有何变化——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毛管力

第21题将玻璃毛细管插入盛有油和水的杯中,毛细管浸没与油中,油的密度为0.87g/ cm3,水的密度为1.0g/cm3,油水界面张力为31.8 mN/m,润湿角均为30°,若毛细管的直径为r=10mm,则液面上升高度为——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毛管力

第22题将玻璃毛细管插入盛有油和水的杯中,毛细管浸没与油中,油的密度为0.87g/ cm3,水的密度为1.0g/cm3,油水界面张力为31.8 mN/m,润湿角均为30°,若毛细管的直径为r=1mm,则液面上升高度为——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毛管力

第23题已知:水银的表面张力为470mN/m,水银-空气-岩石体系的润湿角为150°,油藏条件下油-水界面张力为32mN/m,油-水-岩石体系的润湿角为130°,油、水密度差为0.35g/cm3,由压汞曲线知饱和度中值压力为8.84×10 5Pa,阀压为1.91×105Pa。请回答问题:用水的驱替所需要的最小压力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毛管力、阈压

第24题已知:水银的表面张力为470mN/m,水银-空气-岩石体系的润湿角为150°,油藏条件下油-水界面张力为32mN/m,油-水-岩石体系的润湿角为130°,油、水密度差为0.35g/cm3,由压汞曲线知饱和度中值压力为8.84×10 5Pa,阀压为1.91×105Pa。请回答问题:油藏条件下岩石中非润湿相饱和度为50%时,毛管压力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毛管力、饱和度中值压力

第25题用半渗隔板法测某一岩样的气驱水毛管力曲线,测得:Sw=50%时,毛管力PcL=0.8×10 5Pa,室内条件下水的表面张力σwg=72mN/m;油藏条件下,油水界面张力σwo=23mN/m,水的密度Pw=1.0g/cm3,油的密度ρ。=0.8g/cm3;自由水面海拔高度为-89O m。设油藏岩石亲水,地面、地下条件下水对岩石润湿角相同。请回答问题:(1)含水饱和度Sw=50%的面距自由水面的高度为——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油水饱和度随油水过渡带高度之间的关系

第26题水驱油过程中残余油饱和度不为零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水驱油过程中残余油饱和度

第27题下列关于水湿岩心、油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水湿岩心、油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的比较

第28题下列关于相对渗透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相对渗透率

第29题下列关于相对渗透率曲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相对渗透率曲线

第30题下列关于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

第31题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第32题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毛管力曲线特征第33题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毛管力曲线特征第34题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毛管力曲线特征第35题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毛管力曲线的应用第36题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岩石孔隙结构及岩石物性对毛管力曲线的影响第37题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毛管力曲线的应用第38题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第39题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利用相对渗透率曲线分析油井产水规律第40题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分流方程

作业总得分:20.0 作业总批注:

北邮数据通信阶段作业

、判断题(共10 道小题,共50.0 分) 1. (错误)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终端设备一律是计算机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第 1 章概述 学生答标准答 案:[A;]标 案 准 : 答B 得分:[0]试值题:分 5.0提示: 2. (错误) 信号码元与传输代码总是相同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第 1 章概述 学生答标准答 案:[A;]标 案 准 : 答B 试题分 得分:[0] 5.0 值: 提示: 3. (错误)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信道为狭义信道。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第 1 章概述

案学生 : 答[A;]标准答案: B 得分: [0]提示:试题分 值: 5.0 4. (错误)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DCE^律为调制解调器。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第 1 章概述 学生答标准答 案:[A;]标 案 准 : 答B 得分:[0]试值题:分 5.0提示: 5. (错误) X.50 建议的复用方式是比特交织。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第 2 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 案:[A;]标准答案: B 得分:[0]试题分值: 5.0提示: 6. 数字数据传输是利用PCM言道传输数据信号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第 2 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 案:[A;]标准答案:A; 得分:[5]试题分值: 5.0提示: 7. 8. (错 误) 相对调相比绝对调相的频带利用率高。 A. B.正确错误 知识点: 第 2 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 案:[A;]标准答案:B 得分:[0]试题分值: 5.0 提示: 9. (错误) 正交调幅系统M越大越好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第 2 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 案:[A;]标准答案: B 得分:[0]试题分值: 5.0 提示: 10. 频带传输系统与基带传输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调制、解调器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第 2 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2019年中国石油大学年春化工原理第三阶段在线作业答案.doc

中国石油大学2012年春化工第三阶段在线 作业答案 第1题多层平壁定态导热时,各层的温度降与各相应层的热阻。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多层定态传热是一串联传热过程。各层的传热速率相等,则推动力(温度差)大的层热阻一定大。 第2题下列准数中反映物体的物性对对流传热系数影响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可根据各准数的物理意义判断。 第3题从传热角度来看,工业锅炉与工业冷凝器是依据来设计的。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工业锅炉中是沸腾传热,膜状沸腾时传热面表面的蒸汽层产生较大的热阻,不利于传热,故设计时按核状沸腾;工业冷凝器中是冷凝传热,虽然滴状冷凝传热系数更大,但传热表面很难维持滴状冷凝,故设计时按膜状冷凝。 第4题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包的一层金属皮应该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减少热损失,就是要减小设备表面向环境的传热量,即降低金属皮的黑度(吸收率)。 第5题有一套管换热器,在内管中空气从20℃被加热到50℃,环隙内有119.6℃的水蒸汽冷凝,内管管壁温度接近℃。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传热面壁温接近热阻小的一侧流体的温度。因为空气的热阻远远大于蒸汽冷凝的热阻,故壁温接近蒸汽一侧的温度。 第6题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热流体与冷流体进行换热。若将壳程由单程改为双程,则传热温差。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壳程数增加,传热温差降低。 第7题对流传热速率=系数×推动力,其中推动力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对流传热是流体和壁面之间的传热,故推动力应为流体温度和壁面温度之差。 第8题下列关于流体在换热器中走管程或走壳程的安排,不合理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壳程流通截面较大,流量较小的流体走壳程流速更小,很难达到湍流。 第9题在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饱和蒸汽冷凝是有相变的对流传热,其对流传热系数远远大于空气的;总传热系数接近较小的对流传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大则热阻小;壁温接近对流传热系数大的一侧流体温度。 第10题下列关于换热设备的热负荷及传热速率的理解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换热设备应有的生产能力是由热负荷决定的,传热速率是选择换热设备的依据,故D是错误的。 第11题一般工程材料,其辐射能力愈大,其吸收辐射的能力。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因一般工程材料,其黑度等于吸收率,故其辐射能力愈大、吸收辐射的能力也愈大。 第12题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Word版

P33 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工作,数据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如果一个源站有一个长的报文要发送,该报文就会被分割成一系列的分组。每个分组包含用户数据的一部分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控制信息至少要包括网络为了把分组送到目的地做路由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分组被接收,短时间存储,然后根据路由表转发给下一结点。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是: ①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有。 ②灵活。每个结点均有智能,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转发的路由。 ③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通信之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网络使用高速链路。 ④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 1-03试从多方面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答案仅作参考,可自行补充完善) 1)在效率上,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突发性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而电路交换需要预先分配固定的带宽,没有数据传输的空隙,信道处于空闲,浪费资源。 2)在灵活性上,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可独立选择路由;而电路交换一旦连接建立,其传输路径是固定的,若线路受损,则通信断开。 3)在时延上,电路交换一旦连接建立后,后续数据的传输不需要在中间结点上停留,不存在处理时延,仅存在传播时延;而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虽然不需要连接建立的过程,但由于其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在中间结点要耗费一定的处理时延。 4)在可靠性上,分组交换具有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的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具有更好的生存性。 5)在适用性上,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分组交换适用于计算机类的突发性数据。 总的来说,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17收发端之间传输距离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2*108m/s。试计算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 带宽100kbps,数据长107bit; 2) 带宽1Gbps,数据长103bit; 该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解:1) 发送时延= 7 3 10 100*10/ bit b s = 100 S 传播时延= 3 8 1000*10 2*10/ m m s = 5ms 2)发送时延 = 3 9 10 1*10/ bit b s = 6 10 s = 1us

北邮-离散数学-第三阶段作业 答案

第三阶段 一、判断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 设图G是连通的,则任意指定G的各边方向后所得的有向图是弱连通的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无向图和有向图 学生答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2. 3. n阶完全图的任意两个不同结点的距离都为1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无向图和有向图 学生答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4. 5. 设都是命题公式,则也是命题公式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命题逻辑 学生答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6. 7. “如果8+7>2,则三角形有四条边”是命题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命题逻辑 学生答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8. 9. 设都是谓词公式,,则是永真式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一阶逻辑 学生答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10.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 设D是有向图,则D强连通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A. 略去D中各边方向后所得到的无向图是连通的 B. D是单向连通图,且改变它的各边方向后所得到的有向图也是单向连通图 C. D的任意两个不同的结点都可以相互到达 D. D是完全图 知识点: 无向图和有向图 学生答案: [C;]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2. 3. 图和的结点和边分别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是(同构)的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知识点: 无向图和有向图

数据通信阶段作业

第一次阶段作业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数据链路与数据电路是一回事。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1章概述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 案: B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2. 3.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终端设备一律是计算机。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1章概述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 案: B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4. 5.信号码元与传输代码总是相同。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1章概述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 案: B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6. 7.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信道为狭义信道。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1章概述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 案: B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8. 9.相对调相比绝对调相的频带利用率高。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 案: [B;] 标准答案: B 得分: [5] 试题分值: 5.0 提示: 10. 11.数字调制中频带利用率最高的是正交调幅。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 案: [A;] 标准答案: A 得分: [5] 试题分值: 5.0 提示: 12. 13.理想低通形成网络是滚降低通形成网络的特例。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A;] 标准答案: A

案: 得分: [5] 试题分值: 5.0 提示: 14. 15.X.51建议比X.50建议用得多。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 [B;] 标准答案: B 案: 得分: [5] 试题分值: 5.0 提示: 16. 17.眼图可衡量接收波形的码间干扰情况。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 [A;] 标准答案: A 案: 得分: [5] 试题分值: 5.0 提示: 18. 19.升余弦滚降低通的频带利用率均为η=1波特/Hz。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 [B;] 标准答案: B 案: 得分: [5] 试题分值: 5.0 提示: 20.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石油大学安全管理学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共25道题) 收起 1.( 2.5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_和_以及实现这些___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A、方针,计划,计划 B、方针,目标,目标 C、文化,目标,目标 D、制度,目标,目标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的一种方式,包括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_与职责以及绩效_的方法。 A、各种活动,考评 B、重大事故,测评 C、重点活动,测量 D、主要因素,考察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不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大体相同,——其核心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的管理过程,以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的目标。 A、动态发展,系统观点 B、持续改进,循序渐进 C、良性循环,系统观点 D、动态循环,持续改进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助于大型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功能 A、一体化 B、完善化 C、科学化 D、现代化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生产经营单位在制定、实施与评审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时都必须优先考虑的是_。 A、社会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注程度 B、国外同行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效益状况 C、职业过去与现在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D、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_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他要素正确、有效的实施与运行而确立和完善组织保障基础。 A、策划 B、组织 C、评价 D、计划

数据通信-作业3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虚电路对网络拥塞或故障的适应能力不如数据报灵活。A A. 正确 B. 错误 2.虚电路与逻辑信道的概念相同。B A. 正确 B. 错误 3. 虚电路方式中数据分组不必路由选择。A A. 正确 B. 错误 4.虚电路对网络拥塞或故障无适应能力。B A. 正确 B. 错误 5. X.25建议是各种终端与DCE之间的接口。B A. 正确 B. 错误 6. 帧中继交换机要进行流量控制。B A. 正确 B. 错误 7.虚电路与逻辑电路的概念相同。B A. 正确 B. 错误 8. 分组交换中虚电路方式是面向连接的,它与电路交换相同。B A. 正确 B. 错误 9.分组长度越长,交换机的费用越高。B A. 正确 B. 错误 10.分组交换的传输时延大小介于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之间。A 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可靠性最高的交换方式为。C A. 报文交换 B. 电路交换 C. 分组交换 D. 2和3 2.开销最大的数据交换方式为。C A. 电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分组交换 D. 帧中继 3. 采用时分复用的数据交换方式有。B A. 电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分组交换 D. 2和3 x 4. 传输时延最小的交换方式是。A A. 电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分组交换 D. 帧中继X 5.HDLC帧中的FCS采用的检错码为。D A. 奇偶监督码 B. 二维奇偶监督码 C. 水平奇偶监督码 D. 循环码 6.基本型控制规程可以采用。C A. 同步传输方式 B. 异步传输方式 C. 异步和同步传输方式 D. 全双工通信方式 7.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送单位为帧的层次是。B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运输层 8.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送单位为分组的层次是。C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运输层 9.帧中继用户平面的协议结构包括。A A. 两层 B. 三层 C. 四层 D. 五层 10.规定PAD基本功能的协议为。A A. X.3建议 B. X.28建议 C. X.29建议 D. X.75建议

大学英语3(第三阶段作业)

一、句子改错(共5道小题,共25.0分) 1. (错误) This is such a beautiful day that everyone around us feel like going out for a walk.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2. Neither John and his father was able to wake up early enough to catch the morning train.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3. He finds it easier to do the cooking himself than teaching his wife to cook.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4. (错误) Despite his old age, he is still very healthful and often works in the field.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5. (错误) The information which she was injured in the accident was given by Liz.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二、阅读理解(共1道小题,共50.0分) 1. Today, as in every other day of the year, more than 3,000 U.S. adolescents will smoke their first cigarette on their way to becoming regular smokers as adults. During their lifetime, it can be expected that of these 3,000 about 23 will be murdered, 30 will die in traffic accidents, and nearly 750 will be killed by a smoking-related disease. The number of deaths attributed to cigarette smoking outweighs all other factors, whether voluntary or involuntary, as a cause of death. Since the late 1970s, when daily smoking among high school seniors reached 30 percent, smoking rates among youth have declined. While the decline is impressive,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must be raised. First,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smoking rates among youth have declined very little. Second, in the late 1970s, smoking among male high school seniors exceeded that among female by nearly 10 percent. The statistic is reversing. Third, several recent studies have indicate high school dropouts have excessively high smoking rates, as much as 75 percent . Finally, though significant declines in adolescent smoking have occurred in the past decade, no definit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exist. Within this context,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 began its current effort to determine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smoking levels among youth. 1.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the deaths among youth are mainly caused by _____. A. traffic accidents B. smoking-related diseases C. murder D. all of these 2. Every day there are over _____young people who will become

数据通信第三阶段作业

数据通信第三阶段作业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分) 1. (错误) 所有分组网的分组平均长度一律选为128字节。 A. 正确 B. 错误 2.虚电路与逻辑信道的概念相同。 A. 正确 B. 错误 3. (错误) 虚电路方式中数据分组不必路由选择。 A. 正确 B. 错误 4. 普通用户的公有IP地址一般采用动态分配方式。 A. 正确 B. 错误 5. I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面向连接的IP数据报传送服务。 A. 正确 B. 错误

6. (错误) 建议是各种终端与DCE之间的接口。 A. 正确 B. 错误 7. (错误) 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比HDLC的传输效率低。 A. 正确 B. 错误 8.建议是非分组型DTE与DCE的接口规程。 A. 正确 B. 错误 9.分组交换中虚电路方式是面向连接的,它与电路交换相同。 A. 正确 B. 错误 10. (错误)

分组交换的传输时延大小介于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之间。 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分) 1. (错误)帧中继发展的必要条件有 A. 传输效率高 B. 光纤传输线路的使用和用户终端的智能化 C. 网络时延小 D. 有效的带宽利用率 2.虚电路方式的特点为 A. 一次通信具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呼叫清除3个阶段 B. 终端之间的路由在数据传送前已被决定 C. 对网络拥塞和故障的适应能力较强 D. 1和2 3. (错误) 电路利用率最低的交换方式为 A. 电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分组交换 D. 帧中继 4. (错误) 允许异种终端相互通信的交换方式有

安全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第1题美国帝化学公司蒙特法中的道氏综合指数中的S指的是 A、工艺危险值 B、特殊工艺危险值 C、布置危险值 D、毒性危险值 第2题评分法中一般取各评价指标的加权系数gi之和为 A、0 B、1 C、2 D、3 第3题专家评审后的预评价报告由()审批 A、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 B、预评价单位主管部门 C、建设单位主管部门 D、工会、卫生、劳动行政、消防部门 第4题建设项目安全卫生验收评价完成后,评价报告应由()报送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 A、验收评价承担单位 B、建设单位 C、设计单位 D、工会、卫生、劳动行政、消防部门

E、安全部门 第5题危险是事故可能性与事故严重性的结合,所以 A、事故的可能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B、事故的严重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C、事故严重性越大,危险就越大 D、当事故严重性相同时,危险与事故可能性无关 第6题皮特森(Petersen)人失误致因分析,认为过负荷、人机学方面的问题和决策错误是造成() A、人失误的原因 B、机械失控的原因 C、机械 D、人工作业与机械 第7题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是指系统申人员免遭?()的伤害。 A、事故 B、不可承受危险 C、有害因素 D、意外 第8题下列对“本质安全”理解不正确的是() A、.包括设备和设施等本身固有的失误安全和故障安全功能 B、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C、可以是事后采取完善措施而补偿的 D、设备或设施含有内在的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第9题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称为()?? A、事故 B、不安全 C、危险源 D、事故隐患 第10题 __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B、事故树分析法 C、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 第11题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经过评估 B、存在 C、可导致事故发生 D、不容忽视 第12题从安全生产来看,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 A、本质

2017中石油安全文化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A、6% ?B、7% ?C、8% ?D、9% ?E、10%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 2.(2.5分)权威安全统计数据表明:工伤事故死亡指数与()密切相关。 ?A、国民经济增长幅度 ?B、人民生活水平 ?C、经济发展水平 ?D、收入差异大小 ?E、社会稳定指数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3.(2.5分)1991年至1995年5年之间意外事故共死亡46万人,出现了建国以来第()次事故高峰

?A、一 ?B、二 ?C、三 ?D、四 ?E、五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4.(2.5分)处于()的企业和员工对安全的重视只是一种自然本能保护的反应。 ?A、自然本能反应阶段 ?B、严格监督阶段 ?C、独立自主管理阶段 ?D、互助团队管理阶段 ?E、稳定巩固阶段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5.(2.5分)处于()的企业已建立了必要的安全管理系统和规章制度,各级管理层对安全责任做出承诺,但员工的意识和行为往往是被动的。 ?A、自然本能反应阶段 ?B、严格监督阶段 ?C、独立自主管理阶段 ?D、互助团队管理阶段

?E、稳定巩固阶段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5分 6.(2.5分)处于()的企业已具备良好的安全管理及其体系,安全获得各级管理者的承诺,各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具备良好的安全管理技巧、能力以及安全意识。 ?A、自然本能反应阶段 ?B、严格监督阶段 ?C、独立自主管理阶段 ?D、互助团队管理阶段 ?E、稳定巩固阶段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 7.(2.5分)处于()的企业,安全文化已深入人心,安全已融入企业组织内部的每个角落。 ?A、自然本能反应阶段 ?B、严格监督阶段 ?C、独立自主管理阶段 ?D、互助团队管理阶段 ?E、稳定巩固阶段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8.(2.5分)在杜邦公司,()拥有高于一切的优先权。

《大学英语3》第1阶段在线作业

v1.0可编辑可修改 1分) ■0.0 —hi, tom, how 's everything with you ,a nd how are you A) Don' t men ti on it B) Hm not too bad C) Thanks D) Pretty fast 参考答案: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2分) 0.0 —Hello, I ' m Harry Potter. —Hello, my n ame is Charles Gree n, but __________

v1.0可编辑可修改 A) call my Charles B) call me at Charles C) call me Charles D) call Charles me 参考答案:C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3分) 0.0 When Lily came home at 5 . yesterday, her mother kitche dinner in the n. A) cooked B) was cook ing C) cooks D) has cooked 参考答案: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4分) Professor Smith promised to look ______ my paper, that is, to read it carefully before the defe nse. A) after B) over C) on D) into B) on C) over D) up

参考答案:A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6分) 0.0 Our house is about a mile from the railway stati on and there are not many houses______ . A) in betwee n B) far apart C) among them D) from each other 参考答案:A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7分) He _____ a dva ntage of the mome nt to leave the room. A) had

大学英语3第3阶段在线作业

1分) 0.0 No matter ______, the little sisters managed to round the sheep up and dri ve them back home safely. A) it was snowing hard B) hard it was snowing C) how it was snowing hard D) how hard it was snowing 参考答案: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2分) 0.0 —Is it possible for you to work late tonight —_______ A) I like it. B) I’ll do that C)

I’d love to. D) I think so. 参考答案: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3分) 0.0 People at the party worried about him, because no one was aware _______ he had gone. A) of where B) of the place where C) where D) the place 参考答案:A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4分) 5.0 This kind of material expands _______ the temperature increasing. A) to B) for

with D) at 参考答案:C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5分) 5.0 —Unbelievable! I have failed the driving test again! —_______ This i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 A) Good luck. B) Cheer up. C) Go ahead. D) No problem. 参考答案: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6分) 0.0 ______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the United States was an English colony.

数据通信作业题

数据通信作业题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 1、什么是模拟?什么是数字?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有何区别? 答:模拟是与连续相对应的概念,数字是与离散相对应的概念。 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物理信号,在时间轴上的有限区间内可以有无限多个值,如声音信号; 数字信号是不连续的离散的物理信号,在时间轴上的任意有限区间内只能取有限个值,如二值的脉冲数字信号只有高、低两个电平值。 2、数据传输有几种形式?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有何区别? 答:无论是模拟数据还是数字数据,都有两种数据传输形式: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 模拟传输是使用模拟信号传输数据信息。如果传输的是数字数据,则要使用调制解调器调制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模拟传输不考虑传输信号的内容。为了实现长距离传输,使用放大器来增加信号中的能量。但放大器会使噪音分量增加。串联的放大器会导致信号畸变。对于模拟数据来说,允许有许多位的畸变。但对于数字数据来说,串联的放大器会导致传输错误。 数字传输是使用数字信号传输数据信息。如果传输的是模拟数据,则要使用编码解码器转换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数字传输与信号的内容有关,信号衰减会危及数据的完整性。为了获得较大的传输距离,可以使用中继器对信号进行整理、再生放大。接收端可检出传输错误,甚至可以纠错。 3、什么是频谱?什么是带宽?什么是基带传输?什么是频带传输? 答:信号的频谱是它所包含的频率范围,频谱的宽度就是带宽。 基带传输是将数据信息转换成物理信号时,利用原始信号所固有的基本频带进行传输。使用数字信号的传输就是基带传输。 频带传输是对原始信号进行频谱搬移后,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送的形式进行传输。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数据时,必须经过调制,因此模拟传输就是频带传输。 4、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有几种?如何识别? 见第二章PPT第27~29页。 5、什么是PCM脉冲编码调制技术?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PCM脉冲编码调制技术是对模拟数据进行数字化编码的基本方法,其理论依据是奈奎斯特(Nyquist)的采样定理:设模拟信号f(t)的最高频率为fm (Hz) ,如果对该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采样,只要采样的频率f 满足f≥2fm ,则这些离散采样值可以无失真地恢复成原来的模拟信号。 6、掌握模拟数据数字化的基本步骤。 见第二章PPT第31页。 7、什么叫做调制?什么叫做解调?调制与解调有几种类型?各采用什么调制参数? 在计算机通信网中,当采用模拟信道传输数字数据时,必须将信源发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能够在模拟信道上传输的模拟信号,这个过程称为调制。调制是根据输入信号的电平变化来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些特性的过程。当信道上的模拟信号到达信宿时,必须恢复为数字信号,才能被计算机所接受。这个过程称为解调。解调则是调制的逆过程。 调制解调有三种基本类型:振幅键控、频率键控及相位键控。它们分别对应的调制参数是信号的幅值、频率和相位角。 8、数据传输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见第二章PPT第44~48页。

管理学第三阶段在线作业试题及答案

1.第1题单选题企业冗员繁杂,这违背了组织设计中的()原则。 A、因事设人 B、按产品设人 C、命令统一 D、协调原则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2.第2题单选题面对动态变化、竞争加剧的世界经济,管理者必须注意考虑环境因素的作用,以便充分理解与熟悉环境,从而能够做到有效地适应环境并() A、进行组织变革 B、保持组织稳定 C、减少环境变化 D、推动环境变革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3.第3题单选题某公司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由原来的七八个人增加到七八十个人。原来的七八个人均由公司经理直接指挥,大事小事均由经理说了算。现在人数增多,经理发现自己经常忙得不可开交,顾了这头,忘了那头;而且公司员工工作有点松散,对经理的一些作法也不满。从管理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最大可能在于() A、公司增员过多,产生了鱼龙混杂的情况

B、公司经理的管理幅度太大,以至于无法对员工实行有效的 C、经理管理能力有限,致使员工对其不服 D、公司的管理层次太多,致使经理无法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4.第4题单选题把相似的作业任务编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位,是按照()划分部门 A、时间 B、人数 C、职能 D、过程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5.第5题单选题某公司总经理要求下属人员都按他的要求工作,而副总经理也是这样要求下属,结果下属不知如何是好,问题出在() A、总经理与副总经理不信任下属 B、总经理与副总经理不知道这种做法的坏处 C、总经理与副总经理违背统一指挥原则 D、总经理与副总经理有矛盾 标准答案:C

工业安全技术 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工业安全技术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10道题) 收起 1.( 2.5分)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水井内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的环境应采用______ V安全电压;水上作业等特殊场所应采用______ V安全电压。 ? A、12 6 ? B、36 24 ? C、42 24 ? D、36 12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额定蒸发量大于______t/h的锅炉应装2只独立的水位表。 ? A、0.1 ? B、0.2 ? C、0.3 ? D、0.4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属于第二类压力容器的是______。 ? A、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 B、球形储罐 ? C、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 D、移动式压力容器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锅炉水位应经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线处,并允许在正常水位线上下______mm之内波动。 ? A、30 ? B、40

? C、50 ? D、60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从防止产生过大热应力出发,上水温度最高不超过℃,水温与筒壁温差不超过℃。 ? A、80 40 ? B、90 50 ? C、60 30 ? D、70 40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对井场的安全距离要求:井队生活区距井口 m以上。 ? A、100 ? B、200 ? C、300 ? D、500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易熔塞属于“熔化型”(“温度型”)安全泄放装置,它的动作取决于容器壁的温度,主要用于______小型压力容器,在盛装液化气体的钢瓶中应用更为广泛。 ? A、超高压 ? B、高压 ? C、中低压 ? D、常压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壳体______的压力,亦即标注在铭牌上的容器设计压力,其值不得小于最大工作压力。

数据通信第三阶段作业

数据通信第三阶段作业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错误) 所有分组网的分组平均长度一律选为128字节。 A.正确 B.错误 2.虚电路与逻辑信道的概念相同。 A.正确 B.错误 3.(错误) 虚电路方式中数据分组不必路由选择。 A.正确 B.错误

4.普通用户的公有IP地址一般采用动态分配方式。 A.正确 B.错误 5.I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面向连接的IP数据报传送服务。 A.正确 B.错误 6.(错误) X.25建议是各种终端与DCE之间的接口。 A.正确 B.错误

7.(错误) 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比HDLC的传输效率低。 A.正确 B.错误 8.X.25建议是非分组型DTE与DCE的接口规程。 A.正确 B.错误 9.分组交换中虚电路方式是面向连接的,它与电路交换相同。 A.正确 B.错误

10.(错误) 分组交换的传输时延大小介于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之间。 A.正确 B.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错误)帧中继发展的必要条件有 A.传输效率高 B.光纤传输线路的使用和用户终端的智能化 C.网络时延小 D.有效的带宽利用率 2.虚电路方式的特点为 A.一次通信具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呼叫清除3个阶段 B.终端之间的路由在数据传送前已被决定 C.对网络拥塞和故障的适应能力较强 D.1和2

3.(错误) 电路利用率最低的交换方式为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帧中继 4.(错误) 允许异种终端相互通信的交换方式有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5.(错误) 电路交换的特点是

北京交通大学-《金融学概论》第三阶段作业

北京交通大学-《金融学概论》第三阶段作业

《金融学概论》第三阶段作业 一、名词解释: 1、货币需求 是个人、企业、各种机构愿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拥有的部分或全部财产的那种需要。所有个人、企业、机构的货币需求,可视为全社会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的实质,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潜在的或正在实现的购买力。 2、基础货币 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3、货币乘数 是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 4、通货膨胀 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二、简答题: (一)如何理解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其特点有: 1、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考察的是在特定时点和空间范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 2、货币需求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只有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才能形成货币需求:一是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二是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资产。 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包括对现金和存款货币的需求。 4、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对货币执行交换媒介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对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二)我国货币供给机制如何转变?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资本流动双向平衡将成常态,资本项目甚至出现逆差的大背景下,我国货币供给主渠道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对央行的传统货币政策

是新的挑战:尽管央行不必如以往那样,通过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创造央票来“冲销货币”,减小了冲销和财务成本,但在旧有货币供给模式面临改变、原有货币扩张能力出现收敛的新局面下,央行也将无法再借新增外汇占款而维持低利率,市场利率将逐渐回归到接近自然利率的均衡状态。 我国货币供给机制面临新的重大改革,央行不再承担“买卖”和“对冲”外汇的角色,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将不再遥不可期,到底是以什么来确定基础货币的投放,提高货币乘数是下一步改革的目标。(三)货币供求与市场总供求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1、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决定了货币的总需求 2、货币总需求引出货币总供给 3、货币总供给构成对市场总需求的载体 4、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必须与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保持平衡。 (四)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各是什么? 货币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货币均衡是用来说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关系,货币供给符合经济生活对货币的需求则达到均衡。 货币失衡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不一致的状态,要么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要么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五)通货膨胀的分类有哪些? 1、温和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 2、疾驰的或飞奔的通货膨胀 3、恶性的或脱缰的通货膨胀 4、隐蔽的通货膨胀 5、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6、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7、结构性通货膨胀 (六)我国通货紧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1、体制缺陷。 2、产业结构不合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