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节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概述

第1节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概述

第1节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概述
第1节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概述

第6章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

一、本章概述

1、第六章分值是50分左右。

2、考试的题型:

(1)第六大题:“报关单填制”,以单选题的方式来出题。两张报关单,合计26个栏目,每个栏目1分,

共26分。

(2)第七大题:“查找报关单填制错误”,给出两份已经填好的报关单,每份报关单有5个地方是填写错

误的,让考生来查找。一份报关单有5个地方是错误的,每个2分,一份报关单是10分,两份报关单共20分。

(3)除了第六大题和第七大题之外。报关的填制规范,在考试的时候也会以单选、多选或者是判断

题的方式来出题,1-3分。

第一节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概述

一、含义(了解)

二、类别(了解)

三、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各联的用途(掌握记忆)

※进口报关单(一式四联):

1、海关作业联

2、海关留存联

3、企业留存联

4、进口付汇证明联

※出口报关单(一式五联):

1、海关作业联

2、海关留存联

3、企业留存联

4、出口收汇证明联

5、出口退税证明联

(一)海关作业联和留存联(了解)

(二)进口货物报关单付汇证明联、出口货物报关单收汇证明联

进口货物报关单付汇证明联和出口货物报关单收汇证明联,是海关对已实际进出境的货物所签发的证明文件。

(三)加工贸易核销联(了解)

(四)出口退税证明联

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证明联是海关对已实际申报出口并已装运离境的货物所签发的证明文件。

【例1·判断题】(2003年)《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出口退税证明联”是海关对已办理出口申报

的货物所签发的证明文件。

答案:错。解析:是已经申报出口,并且已装运离境的货物所签发的证明文件。

四、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法律效力(了解)

五、海关对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的一般要求(2012变动)

分单填报 分项填报

1、不同运输工具

2、不同航次

3、不同提运单

4、不同贸易方式

5、不同备案号

6、不同征免性质的货物

7、不同许可证号

8、不同合同

8、同一批次货物中,实行原产地证书联网管理(产地香港、澳门)的货物,如涉及多份原产地证书或含非原产地证书商品,亦应分单填报。

可以看出分单填报的一般涉及表头的内容。1、商品编号不同的

2、商品名称不同的

3、计量单位不同的

4、原产国/最终目的国不同的

5、币制不同的

6、征免不同的

(结合教材414页的报关单复习,跟报关单表体有关,但是并非所有表体不同,都要分项填报的,例如规格型号、单价、总价不同时,不要分项填报)

其他规定:

1、一份原产地证书,只能用于同一批次进口货物

含有原产地证书管理商品的一份报关单,只能对应一份原产地证书

2、同一份报关单上的商品不能同时享受协定税率和减免税。

举例:同一批次货物中,实行原产地证书联网管理(产地香港、澳门)的货物,如涉及多份原产地证书或含非原产地证书商品,亦应分单填报。

例1:进口10台发动机,8台产自香港,要原产地证;2台产自越南,也要原产地证。

例2:进口10台发动机,8台产自香港,要原产地证;2台产自美国,不要原产地证。

Question1:分单填报:即不能在同一张报关单上填报,只能在不同的报关单上填报。

Question2:报关中的分项填报和合项填报是什么意思?

合项填报:比如你进口一批纺织机上用的零件有如下品名:模块,连接件, 套筒, 垫片,轴承、、、、、、、、、、、、、模块,连接件,套筒 在税则上没有单列明,可以统一用纺织机零件的税号报关,多项品名可以在报关单上只报一项, 一个税号。

分项填报:垫片,轴承有单列明,就不能放入纺织机零件的税号了,需要分别用相对应的税号报关,这就是分项报.

Question3:需要分行填报的项目有:

1、项号:在同一栏中第一行填写:商品在报关单中的排列序号;

第二行填写:商品在备案文件中的序号。这里说的备案文件主要有《加工贸易手册》、《征免税证明》、联网监管的原产地证书。

2、商品名称、规格型号:在同一栏第一行填写:商品的规范中文名称;

第二行填写:规格型号;

3、数量及单位:

第一行填写:法定第一计量单位及数量;

第二行填写:第二计量单位及数量,没有第二计量单位,则第二行空着。

第三行填写:成交单位及数量。如果成交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一致,则第三行为空。

【例2·多选题】(2010年)同一批进口货物,涉及()的,应分单填报。

A.多个商品编号

B.多份提单

C.多个合同

D.多份原产地证书

答案:BCD,解析:A要分项填报

【例3·多选题】(2012年)一份报关单所申报的货物,()不同的,应分项填报。

A.商品编码

B.计量单位

C.原产国

D.币制

答案:ABCD

【单选】某公司一次到货一批进口木材,分属甲(一般贸易合同)、乙(加工贸易合同)两个合同项下,清单简列如下:

(1)胶合板,三种规格,合同甲,海运提单号:A01、A02、A03;

(2)地板条,一种规格,合同甲,海运提单号:A04;

(3)锯材,两种规格,合同乙,海运提单号:B01、B02;

(4)薄板,两种规格,合同乙,海运提单号:B03、B04

该公司在向海关一次性申报进口时,应填报( )报关单。

A、1份

B、2份

C、4份

D、8份

答案:D解析:海运提单号不同要分单填报。商品名称不同要分项填报,而规格不同,不要分项填报。

【多选题】下列关于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同一批货物中贸易方式不同的商品,应分单填报

B、同一批货物中商品编码不同的商品,应分项填报

C、同一种商品成交计量单位与海关法定计量单位不一致的,应分行填报

D、同一批货物中征免性质不同的商品,应分单填报

答案:A, B, C, D

【多选题】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个运输工具名称

B.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个提运单号

C.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种贸易方式

D.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个集装箱号

答案:A, B, C

解析:一份报关单可以填报多个集装箱号,在集装箱号栏中填报一个集装箱编号及数量,其余集装箱编号打印在备注栏或随附清单上,因此D是错误的。

【多选题】同一批进口货物,下列哪些情形应分项填报( )。

A.商品编号不同

B.运输工具不同

C.征免不同

D.贸易方式不同

答案:A, C。解析:关于需要分项填报的内容要特别注意。另外关于分单填报也要注意。

【判断】同—张报关单上不允许填写不同海关统计商品编号的货物。

答案:错。解析:同一张报关单上,可以允许填写不超过五项海关统计商品编号的货物,但需逐项填报清楚。

【判断】一份报关单可以允许填报多个许可证号。( )

答案:错

【判断】某仪器进出口公司从日本购得分属三个合同的同样规格不同数量的精密仪器,并同一船同时运达。这些货物品种单一且数量不大,申报时可用一份进口货物报关单,准确、真实、齐全地向海关填报。答案:错

解析:不同合同的货物应分别填写报关单。

第一章 税法概述

第一章税法概述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税收法律关系权利主体中,纳税义务人的确定原则是()。 A.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 C.国籍原则 D.属地兼属人原则 2. 在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的地方税的立法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地方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3. 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对法律效力的判断上,下列原则错误的是()。 A.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 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C.同一层次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D.实体法从新,程序法从旧 4.纳税人在承担税法规定的义务的同时,也享有相应的权利。下列各项中,属于纳税人应承担义 务的是()。 A.进行纳税申报 B.申请延期纳税 C.申请税收复议 D.进行税务检查 5.下列属于中央政府固定收入的是()。 A.资源税 B.消费税 C.个人所得税 D.印花税 6.下列税收由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是()。 A.中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 B.消费税 C.房产税 D.关税 7.在税法的构成要素中,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的要素是( )。 A.纳税义务人 B.征税对象 C.税率 D.税目 8.下列税种中,主要由国税局系统负责征收的但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的税种的是()。 A.增值税 B.资源税 C.个人所得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9. 下列税种中我国目前采用定额税率的税种是()。 A.房产税 B.营业税 C.增值税 D.车船税

10.下列税种中,属于地方政府固定收入的是()。 A.资源税 B.印花税 C.个人所得税 D.车船税 11.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决定性因素是()。 A.税收法律事实 B.税收基本法 C.税收法律法规 D.宪法 12.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 A.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 B.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不对等 C.法律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 D. 法律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不对等 13.下列各项中,由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是()。 A.《税收征收管理法》 B.《增值税暂行条例》 C.《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D.《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14. 下列各税种中,不能由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细则的有()。 A.城镇土地使用税 B.房产税 C.车船税 D.消费税 15.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以将税法分成()。 A.中央税法与地方税法 B.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 C.国际税法与国内税法 D.税收基本法与税收普通法 16.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税目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B.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 C.纳税人就是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 D.征税对象就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的物品 17. 我国税收立法权的划分类型是()。 A.按照税种类型的不同划分 B.按照税种的基本要素划分 C.按照税种的收入级次划分 D.按照税收执法的级次划分 18.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是由()来决定的。 A.税收法律制定 B.税收法律实施 C.税收法律事实 D.税收法律本身 19.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的税种是( )。 A.资源税 B.土地增值税 C. 工资、薪金部分的个人所得税 D.企业所得税

财经法规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第一节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一)税收概念与分类 1.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按照法定的标准和程序,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2.作用 (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 (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二)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改变。 (三)税收的分类 1.按征税对象分类,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行为税类和资源税类五种类型。 (1)流转税类——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2)所得税类(收益税)——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3)财产税类——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等)。 (4)行为税类——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等)。 (5)资源税类——对境内从事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类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1)工商税类——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绝大部分)。(2)关税类——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进出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等)。 3.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1)中央税——关税和消费税等。 (2)地方税——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02年以前成立的地方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和筵席税等。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和资源税(按不同资源品种划分,大部分资源税为地方收入,海洋石油资源税为中央收入)、证券交易税(中央与地方各50%)等。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

第六章进出口物资报关单填制 第一节进出口物资报关单概述 一、含义 是指进出口物资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按照海关规定的格式对进出口物资的实际情况作出的书面申明,以此要求海关对其物资按适用的海关制度办理报关手续的法律文书。 二、类不 (一)按进出口流向分类 1、进口物资报关单 2、出口物资报关单 (二)按介质分类 1、纸质报关单 2、电子数据报关单 (三)按海关监管方式分类 1、进料加工进(出)口物资报关单 2、来料加工及补偿贸易进(出)口物资报关单 3、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进(出)口物资报关单 三、进出口物资报关单各联用途 (一)海关作业联

(二)付汇证明联、收汇证明联 (三)加工贸易核销联 (四)出口退税证明联 四、进出口物资报关单的法律效力 《海关法》规定:“进出口物资的收货人、出口物资的发货人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交验进出口许可证件和有关单证。” 申报人对所填报的进出口物资报关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应承担法律责任。 五、海关对进出口物资报关单填制的一般要求 (一)分单填报的情况: 1、不同批文 2、不同许可证件 3、不同合同 4、不同贸易方式 5、不同备案号 6、不同提运单 7、不同征免性质 8、不同运输方式 9、不同航次

10、不同运输工具名称 11、一份原产地证书只能对应一份报关单 12、同一份报关单上的商品不能同时享受协定税率和减免税 13、在一批物资中,关于实行原产地证书联网治理的,如涉及多 份原产地证书或含非原产地证书商品,分单填报 (二)分项填报的情形 1、商品编码不同 2、商品名称不同 3、原产国(地区)不同 4、最终目的国(地区)不同 第二节进出口物资报关单表头各栏目的填报(一) 一、进(出)口口岸 填报格式:口岸海关名称+代码 (一)含义 进口口岸:物资进入我国关境第一口岸海关的名称及代码. 出口口岸:物资运离我国关境前最后一个口岸海关名称及代码.(二)填报要求: 1、填写具体同意申报办理业务的隶属海关,直属海关一般不 直接

{报关与海关管理}第六章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

{报关与海关管理}第六章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

第六章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 一、本章概述 1、第六章分值是50分左右。 2、考试的题型: (1)第六大题:“报关单填制”,以单选题的方式来出题。两份报关单,一份报关单下面有12道选择题,另一份报关单下面有14道选择题,每题1分,共26分。 (2)第七大题:“查找报关单填制错误”,给出两份已填好的报关单,每份报关单有5个地方是填写错误的,让考生来查找。一份报关单有5个地方是错误的,每个2分,一份报关单是10分,两份报关单共20分。 (3)除了第六大题和第七大题之外。报关的填制规范(要求),在考试的时候也会以单选、多选或者是判断题的方式来出题,2-5分。 第一节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概述 一、含义(了解) 二、类别(了解) 三、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各联的用途(掌握记忆) ※进口报关单(一式四联): 1、海关作业联 2、海关留存联 3、企业留存联 4、进口付汇证明联 ※出口报关单(一式五联): 1、海关作业联

2、海关留存联 3、企业留存联 4、出口收汇证明联 5、出口退税证明联 多选题:(历年考题)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在办理完毕提取进口货物或装运出口货物的手续后,如有需要,可以向海关申请签发有关货物的进口、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或办理其他证明手续,主要有()。 A、进口货物报关单(收汇证明联)和出口货物报关单(付汇证明联) B、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证明联) C、进口货物报关单(进口货物证明联) D、进口货物证明书 答案:BD (一)海关作业联和留存联 海关作业联是统计部门收集整理进出口统计数据的原始凭证。 (二)进口货物报关单付汇证明联、出口货物报关单收汇证明联 进口货物报关单付汇证明联和出口货物报关单收汇证明联,是海关对已实际进出境的货物所签发的证明文件。 (三)加工贸易核销联 (四)出口退税证明联 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证明联是海关对已实际申报出口并已装运离境的货物所签发的证明文件。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写规范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写规范 进出口货物的收发人或其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进出口手续时,在货物进出口的时候填写《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或《出口货物报关单》,同时提供批准货物进出口的证件和有关的货运、商业票据,以便海关审查货物的进出口是否合法,确定关税的征收或减免事宜,编制海关统计。能否正确填制报关单将直接影响报关率、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海关监管的各个工作环节。因此,正确填制报关单是海关对报关企业和报关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报关员必须履行的义务。 第一节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写的基本要求 一、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法律地位 《海关法》明确规定,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交验进出口许可证和有关单证。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就是向海关报告其进出口货物情况,申请海关审查、放行货物的必要的法律文书。它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效力,既是海关对进出口货物进行监管、征税、统计以及开展稽查和调查的重要依据,又是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核销、以及出口退税和外汇管理的重要凭证,也是海关处理进出口货运走私、违规案件及税务、外汇管理部门查处骗税和套汇率犯罪活动的重要书证。因此,申报人对报关单所填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法律责任。 二、报关单填制的一般要求进出境货物的收发货人或代理人向海关申报时,必须填写并向海关递交进口或出口货物报关单。申报人在填制报关单时,必须做到真实、准确、齐全、清楚: 1) 报关单的填写必须真实,要做到两个相符:一是单证相符,即报关单与合同、批文、发票、装箱单等相符;二是单货相符,即报关单中所报内容与实际进出口货物情况相符。特别是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价格等内容必须真实,不得出现差错,更不能伪报.瞒报及虚报。 2) 不同合同的货物,不能填在同一份报关单上;同一批货物中有不同贸易方式的货物,也须用不同的报关单向海关申报。 3) 一张报关单上如有多种不同商品,应分别填报清楚,但一张报关单上一般最多不能超过五项海关统计商品编号的货物。 4) 进料加工\来料加工的料\ 5) 报关单中填报的项目要准确、齐全。报关单所列各栏要逐项详细填写,内容无误;要求尽可能打字填报,如用笔写,字迹要清楚、整洁、端正,不可用铅笔(或红色复写纸)填报;填报项目,若有更改,必须在更改项目上加盖校对章。 6) 为实行报关自动化的需要,申报单位除填写报关单上的有关项目外,还应填上有关项目的代码。 7) 电脑预录入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其内容必须与原始报关单完全一致。报关员应认真核对,防止录错,一旦发现有异,应及时提请录入人员重新录入。 8) 向海关申报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事后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原来填报的内容与实际进出口货物不相一致,需立即向海关办理更正手续,填写报关单更正单,对原来填报项目的内容进行更改,更改内容必须清楚,一般情况下,错什么,改什么;但是,如果更改的内容

(财务管理)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1)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 1.预录入编号 2.海关编号 3.进口口岸/出口口岸 4.备案号 5.进口日期/出口日期 6.申报日期 7.经营单位 8.运输方式 9.运输工具名称10.提运单号11.收货单位/发货单位12.贸易方式(监管方式)13.征免性质14.征免比例/结汇方式15.许可证号16.起运国(地区)/运抵国(地区)17.装货港/指运港18.境内目的地/境内货源地19.批准文号20.成交方式21.运费22.保费23.杂费24.合同协议号25.件数26.包装种类27.毛重(公斤)28.净重(公斤)29.集装箱号30.随附单据31.用途/生产厂家32.标记唛码及备注33.项号34.商品编号35.商品名称、规格型号36.数量及单位37.原产国(地区)/最终目的国(地区)38.单价39.总价40.币值41.征免42.税费征收情况43.录入员44.录入单位45.申报单位46.填制日期47.海关审单批注栏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 为统一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报要求,保证报关单数据质量,根据《海关法》及有关法规,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在一般情况下采用“报关单”或“进口报关单”、“出口报关单”的提法,需要分别说明不同要求时,则分别采用以下用语: 1、报关单录入凭单:指申报单位按海关规定的格式填写的凭单,用作报关单预录入的依据(可将现行报关单放大后使用)。 2、预录入报关单:指预录入公司录入、打印,并联网将录入数据传送到海关,由申报单位向海关申报的报关单。

3、EDI报关单:指申报单位采用EDI方式向海关申报的电子报文形式的报关单及事后打印、补交备核的书面报关单。 4、报关单证明联:指海关在核实货物实际入、出境后按报关单格式提供的证明,用作企业向税务、外汇管理部门办结有关手续的证明文件。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各栏目的填制规范如下: 一、预录入编号 指申报单位或预录入单位对该单位填制录入的报关单的编号,用于该单位与海关之间引用其申报后尚未批准放行的报关单。 报关单录入凭单的编号规则由申报单位自行决定。预录入报关单及EDI报关单的预录入编号由接受申报的海关决定编号规则,计算机自动打印。 二、海关编号 指海关接受申报时给予报关单的编号。 海关编号由各海关在接受申报环节确定,应标识在报关单的每一联上。 报关单海关编号为9位数码,其中前两位为分关(办事处)编号,第三位由各关自定义,后六位为顺序编号。各直属海关对进口报关单和出口报关单应分别编号,并确保在同一公历年度内,能按进口和出口唯一地标识本关区的每一份报关单。 各直属海关的理单岗位可以对归档的报关单另行编制理单归档编号。理单归档编号不得在部门以外用于报关单标识。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概述知识分享

第一章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概述 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演变 世界各国税收征管的立法体系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综合立法”和“分税立法”两种形式。“综合立法”是指将各个税种之全部或共通的实体事项、稽征管理和救济程序都纳入一部法律中。“分税立法”是指个别税目单独制定税法,在各个税法中对实体事项、稽征管理等程序均进行规定。“分税立法”有助于单个税法的制定和修改,但在税法中容易形成对同一事项的重复规定,从而造成规定的分歧和矛盾,不利于纳税人纳税和征管的实施,因此各国大多采取“综合立法”的形式。 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制度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其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分到合的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财政实行统收统支,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被忽视,税收法制极不健全。1950年1月,政务院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统一的税收法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该要则规定了高度统一的税收管理体制,税收的立法权和税种的开征、停征、税目与税率增减调整的权力都归中央,税收的减免权大部分由中央政府掌握,各级税务机关受上级局和同级政府双重领导。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没有制定专门的税收征管法,有关税收征管的规定散见于各单行税收法规之中,原则性较强且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在这期间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实施的这种税收征管体系太过于分散。一直以来,我国没有一个专门的税收征管法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完善的税收征管体系。为了健全法制,改变税收征管制度分散和不规范的状况,国务院于1986年4月发布了《税收征管暂行条例》,并于同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该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税收管理制度开始单独立法,初步实现了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相对分离,对于促进依法治税,加强税收监督管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综合立法的基本雏形已经建立。 我国于1986年颁布的《税收征管暂行条例》在一段时期内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征管的完善起到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该条例慢慢暴露出来一些缺陷,主要有:税收征管法律规范不统一、不规范;对纳税人的权利保护不足;立法层次低,征管手段软化;内外税分别适用两套征管制度,缺乏公平性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税制改革的推进,《税收征管暂行条例》已经明显滞后于客观形势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宪法等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在原《税收征管暂行条例》的基础上,于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税收征管法》,并于1993年1月1日开始实施。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 第一节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概述 一、含义(了解) 二、类别(了解) 三、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各联的用途(掌握记忆) ※进口报关单(一式五联) 1、海关作业联、 2、海关留存联、 3、企业留存联、 4、海关核销联、 5、进口付汇证明联 ※出口报关单(一式六联)。 1、海关作业联、 2、海关留存联、 3、企业留存联、 4、海关核销联、 5、出口收汇证明联 6、出口退税证明联 (一)海关作业联和留存联:海关作业联是统计部门收集整理进出口统计数据的原始凭证。 (二)收付汇证明联 (三)加工贸易核销联 (四)出口退税证明联 ※报关单各联的用途(掌握记忆) 四、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法律效力(了解) 五、海关对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的一般要求 ※第(四)点,分单填报的情形,要理解记忆。

进口口岸/出口口岸 第二节进出口货物报关单表头各栏目的填制 一、进口口岸/出口口岸 1、进口口岸是进入我国关境的第一海关,出口口岸是运离我国关境的最后一海关。 本栏填:隶属海关的名称和代码。例:上海吴淞海关2202 2、特殊情况: (1)加工贸易货物,填报货物限定或指定进出口岸海关名称及代码。 (2)进口转关运输货物,填报货物进境地海关名称及代码。 出口转关货物填报出境海关名称及代码。 二、备案号 备案号是进出口企业在海关办理报关手续时,应向海关递交的备案审批文件的编号。 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个备案号。 备案号这个栏目要掌握备案号是B、C、E、Y、Z 开头的备案号的情况。贸易方式、征免性质、征免、用途、项号等栏目相协调。

三、进口日期/出口日期 1、进口日期是指运载所申报货物运输工具申报进境的日期。 2、出口日期是指运载所申报货物运输工具办结出境手续的日期. ※出口报关单出口日期栏不用填报。 注意:要填制8位。顺序为年(4位)、月、日各2位 四、申报日期 指海关接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申请办理货物进(出)手续的日期。 进口货物申报日期不得早于进口日期。(进口后再申报) 出口货物申报日期不得晚于出口日期。(申报、放行后才能出口) 注意:要填制8位。顺序为年(4位)、月、日各2位 五、经营单位(重点) 1、指对外签订并执行进出口贸易合同的中国境内企业或单位或者个人 2、编码10位数,第五、六位各个数字所代表的意思要掌握。

第四章第一节税收法律制度练习 题及答案(2019、2)

第四章第一节税收法律制度概述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税法构成要素的是 A、计税依据 B、纳税义务人 C、税收优惠 D、税务代理人 2、我国税法构成要素中,()是税法中具体规定应当征税的项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 A、税率 B、税目 C、纳税人 D、征税对象 3、下列各项中,()是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A、对加工服装征收的增值税 B、对销售房屋征收的增值税 C、对生产卷烟征收的消费税 D、对工资薪金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 4、下列关于起征点与免征额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起征点的就全部数额征税 B、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C、当课税对象小于免征额时,不予征税 D、当课税对象大于免征额时,仅对免征额部分征税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海关系统负责征收的是 A、关税 B、进口环节增值税 C、船舶吨税 D、车船税 6、()是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洽的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 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 A、税收 B、税法 C、支付结算 D、国家预算 7、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偿还,也不需对纳税人付出任何对价,体现了税收的“”()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多样性

二、多选题 8、下列关于税法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有 A税法以宪法为依据 B税法可以调整国家与社会成员在征纳税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C税法可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纳税秩序 D税法可以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 9、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法的构成要素的有 A计税依据 B征税对象 C税目 D税率 10、累进税率是根据征税对象数额的逐渐增大,按不同等级逐步提高的税率,它可分 为()。 A全额累进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全率累进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 11、下列关于税率的表述正确的有()。 A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采用比例税率 B车船税采用定额税率 C耕地占用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 D土地增值税采用超率累进税率 1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 B规定纳税期限是税收强制性和固定性的体现 C纳税地点包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纳税地点 D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 13、下列关于减免税的表述正确的有()。 A减税是指从应征税额中减征部分税款 B免税是指对按规定应征收的税款全部免除 C起征点是指对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才开始征税的界限 D免征额指对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14、下列各项中,属于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有 A印花税 B个人所得税 C企业所得税 D进口环节缴纳的增值税 三、判断题 15.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也是税法的灵魂。( 16.纳税义务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17、税率的高低直接体现国家的政策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程度,是税收法律制度中的核心要素。()

报关实务之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概述

第六章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 一、本章概述 1、第六章分值是50分左右。 2、考试的题型: (1)第六大题:“报关单填制”,以单选题的方式来出题。两份报关单,一份报关单下面有12道选择题,另一份报关单下面有14道选择题,每题1分,共26分。 (2)第七大题:“查找报关单填制错误”,给出两份已填好的报关单,每份报关单有5个地方是填写错误的,让考生来查找。一份报关单有5个地方是错误的,每个2分,一份报关单是10分,两份报关单共20分。 (3)除了第六大题和第七大题之外。报关的填制规(要求),在考试的时候也会以单选、多选或者是判断题的方式来出题,2-5分。 第一节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概述

一、含义(了解) 二、类别(了解) 三、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各联的用途(掌握记忆) ※进口报关单(一式四联): 1、海关作业联 2、海关留存联 3、企业留存联 4、进口付汇证明联 ※出口报关单(一式五联): 1、海关作业联 2、海关留存联 3、企业留存联 4、出口收汇证明联 5、出口退税证明联

多选题:(历年考题)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在办理完毕提取进口货物或装运出口货物的 手续后,如有需要,可以向海关申请签发有关货物的进口、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或办理其他证明手续,主要有()。 A、进口货物报关单(收汇证明联)和出口货物报关单(付汇证明联) B、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证明联) C、进口货物报关单(进口货物证明联) D、进口货物证明书 答案:BD (一)海关作业联和留存联 海关作业联是统计部门收集整理进出口统计数据的原始凭证。 (二)进口货物报关单付汇证明联、出口货物报关单收汇证明联

税收与税法概述

税收与税法概述

第一章税收与税法概述 第一节税收的概念、特征与职能 一、税收的概念 关于税收的概念,中外学者有不同的表述。就国外学者看,德国学者海因里希·劳认为,“税收并不是市民对政府的回报,而是政府根据一般市民的标准,向市民的课征”。①日本著名税法学家金子宏则认为,“税收是国家以实现为提供公共服务而筹集资金这一目的,依据法律规定,向私人所课的金钱给付”。②英国学者道尔顿认为,“所谓租税,系公共机关的一种强制征收。租税的本质之异于政府其他收入者,即在纳税人与政府之间并无直接的同等交换物之存在”。③美国学者塞利格曼认为, ①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西方税收理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60 ②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西方税收理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60 ③高培勇.西方税收——理论与政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10

“税收是政府为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向人民强制征收的费用,它与被征收者能否因其而得到特殊利益无关”。① 在我国,有学者将税收界定为一种财政收入,也有学者主张税收是一种分配活动或分配形式,还有学者把税收称为一种分配关系,各方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相较于其他定义,本书认为以下说法更合理一些。所谓税收,是以实现国家公共财政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施的强制地、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金钱课征,是一种财政收入的形式。②此定义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1.指明了税收的目的。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公共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指财政活动所具有的客观功能,体现为四个方面: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 ①陈少英.税法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②徐孟洲.税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适用范围及填写规范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适用范围及填写规范 一、适用范围: 除来料加工、补偿贸易、进料加工合同项下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货物外,其余的出口货物均适用《出口货物报关单》(白色)向海关申报。 二、栏目填写规范 1、出口口岸:货物经海关放行出境的最后一个关境口岸的名称。 2、经营单位:填明对外签订或执行出口合同的中国境内企业或单位的全称。 3、指运港(站):货物预定最后到达的港口、城市的全称。 4、合同(协议)号:填具本报单货物的合同号码,包括年份、字轨、编号及附件号码。 5、贸易方式:目前使用白色《出口货物报关单》申报出口的货物,一般有以下几种贸易方式,可视具体情况选择填报。一般贸易;国家间、国际组织无偿援助和赠送的物资;边境小额贸易;对外承包工程货物;租赁贸易;易货贸易;出料加工贸易;其他贸易。 6、运抵国(地):出口货物直接运抵的国家(地区)或在运输中转国(地)未发生任何商业性交易的情况下的最后指运国(地区)名称。 7、消费国别:货物实际消费的国家(地区)名称。不能确定实际消费国的,以预知的最后运往国为准,如售予甲国而运往乙国的,填具乙国的名称。对成交条件订明为选择港的,以第一个选择港所在国填具。 8、收货单位:填具境外最终收货商的名称及所在地。可依据出口合同、发票填写。 9、运输工具名称及号码:填具运载货物通过国境的运输工具名称。根据不同的运输方式,分别填写船只名称及号码,汽车车牌号码及火车的车次;对于空运或邮运的只填“空运”或“邮运”字样。 10、装货单或运单号:填具货物的装货单号或运单号。 11、收结汇方式:填具实际收结汇的方式。 12、起运地点:填具货物的发货单位所在地名称。 13、海关统计商品编号:填具货物在《海关统计商品目录》中所对应的号别。 14、货名、规格及货号:填具货物的全称、规格、型号、品质、等级。如货物及规格不止一种时,应逐项填具。 15、标记唛码:填具货物的标记唛码。如有地点名称的,也应一并填写。 16、件数及包装种类:填具货物的总件数。可从提单上查悉。包装种类指袋、箱、捆、包、桶等,如有多种包装的,应分别填明件数。 17、数量:货物的实际数量和数量单位,如台、只、个、打等。如果合同规定的数量单位与《海关统计商品目录》所规定的计量单位不同,或者《海关统计商品目录》规定有第二数量单位的,都要在折算后按《海关统计商品目录》规定的数量单位填具。整套机械分批出口时,应在本栏加注“分批装运”字样。 18、毛量:货物的全部重量。如货物不止一项时,应逐项填报。 19、净重:货物扣除外包装后的自然净重。 20、成交价格:合同规定的货物的成交单价、总价和价格条件。如离岸价格、到岸价格等等。要在此栏注明币别。如果价格条件为CIF、C&F或包括佣金、折扣时,在计算成交总价时,应分别扣除运费、保险费、佣金、折扣等费用,并填具FOB成交总价。 21、集装箱号:如果是集装箱运输,应将集装箱数量及每个集装箱的号码一并填具。

第一章税收与税法概述

第一章税收与税法概述 第一节税收的概念、特征与职能 一、税收的概念 关于税收的概念,中外学者有不同的表述。就国外学者看,德国学者海因里希·劳认为,“税收并不是市民对政府的回报,而是政府根据一般市民的标准,向市民的课征”。①日本著名税法学家金子宏则认为,“税收是国家以实现为提供公共服务而筹集资金这一目的,依据法律规定,向私人所课的金钱给付”。②英国学者道尔顿认为,“所谓租税,系公共机关的一种强制征收。租税的本质之异于政府其他收入者,即在纳税人与政府之间并无直接的同等交换物之存在”。③美国学者塞利格曼认为,“税收是政府为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向人民强制征收的费用,它与被征收者能否因其而得到特殊利益无关”。④ 在我国,有学者将税收界定为一种财政收入,也有学者主张税收是一种分配活动或分配形式,还有学者把税收称为一种分配关系,各方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相较于其他定义,本书认为以下说法更合理一些。所谓税收,是以实现国家公共财政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施的强制地、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金钱课征,是一种财政收入的形式。⑤此定义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1.指明了税收的目的。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公共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指财政活动所具有的客观功能,体现为四个方面: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与监督管理职能。现代国家的各项职能,包括公共财政职能等的实现一刻都离不开赋税的支持。 2.指明了税收的政治前提和法律依据。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和法律。马克思曾高度概括了国家所拥有的两种权力:一种是财产权力,也就是所有者的 ①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西方税收理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60 ②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西方税收理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60 ③高培勇.西方税收——理论与政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10 ④陈少英.税法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⑤徐孟洲.税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新)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货物报关单、进出境货物备案清单填制规范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下简称特殊区域)企业向海关申报货物进出境、进出区,以及在同一特殊区域内或者不同特殊区域之间流转货物的双方企业,应填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货物备案清单》。特殊区域与境内(区外)之间进出的货物,区外企业应同时填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向特殊区域主管海关办理进出口报关手续。 货物在同一特殊区域企业之间、不同特殊区域企业之间或特殊区域与区外之间流转的, 应先办理进口报关手续,后办理出口报关手续。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货物备案清单》原则上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的要求填制,对部分栏目说明如下: (一)进口口岸/出口口岸 实际进出境货物,填报实际进(出)境的口岸海关名称及关区代码; 特殊区域与区外之间进出的货物,填报本特殊区域海关名称及关区代码; 在特殊区域内流转的货物,填报本特殊区域海关名称及关区代码; 不同特殊区域之间、特殊区域与保税监管场所之间相互流转的货物,填报对方特殊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海关名称及关区代码。 (二)备案号 进出特殊区域的保税货物,应填报标记代码为H的电子账册备案号;

进出特殊区域的企业自用设备、基建物资、自用合理数量的办公用品,应填报标记代码为H 的电子账册(第六位为D)备案号。 (三)运输方式 实际进出境货物,应根据实际运输方式,按海关规定的《运输方式代码表》选择填报相 应的运输方式; 同一特殊区域或不同特殊区域之间、特殊区域与保税监管场所之间流转的货物,区内企业填报其他运输”代码9); 特殊区域与境内(区外)(非特殊区域、保税监管场所)之间进出的货物,区内、区外企业应根据实际运输方式分别填报,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代码Y),出口加工区”代码Z)。 (四)运输工具名称 同一特殊区域或不同特殊区域之间、特殊区域与保税监管场所之间流转的货物,在出口备案清单本栏目填报转入方关区代码(前两位)及进口报关单(备案清单)号,即转入XX(关区代码)XXXXXXXXX(报关单/备案清单号)。 (五)贸易方式(监管方式) 特殊区域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区内企业选择填报下列不同性质的海关监管方式: 1?下列进出特殊区域的货物,填报料件进出区”代码5000): (1)区内物流、加工企业与境内(区外)之间进出的料件(不包括经过区内企业实质性加工的成品); (2)上述料件因故退运、退换的。 2?区内企业从境外购进的用于研发的料件、成品,或者研发后将上述货物、物品退回境

第四章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填制

第四章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填制 第一节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概述 第二节进出口货物报关单表头的填制第三节进出口货物报关单表体的填制

第一节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概述 一、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含义二、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各联的用途 进口报关单(一式五联)1、海关作业联、2、海关留存联、3、企业留存联、4、海关核销联、5、进口付汇证明联 出口报关单(一式六联)1、海关作业联、2、海关留存联、3、企业留存联、 4、海关核销联、 5、出口收汇证明联 6、出口退税证明联 三、填制进出口货物报关单须知 指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按照海关规定的格式对进出口货物的实际情况作书面申明,以此要求海关对其货物按适用的海关管理制度办理通关手续的法律文书。报关单的填制必须真实(单证相符、单货相符)报关单的填制必须准确、完整、清晰分单填制分栏填制分行填报不同贸易方式的货物,用不同颜色的报关单填制

第二节报关单表头的填报 预录入编号1.概念2.填报规则预录入报关单预录入编号由接受申报的海关决定编号规则,由计算机自动打印,由海关按编号有序管理。 预录入编号是指申报单位或预录入单位对该单位填制录入的报关单的编号,用于该单位与海关之间引用 其中申报后尚未批准放行货物的报 关单。

海关编号 1.概念 海关编号是指海关接受申报时给予报关单的编号,由海关在接受申报环节确定,应标识在报关单的每一联上。一般来说,海关编号就是预录入编号,由计算机自动打印,单位不用填写。

2.填报规则 (1)H883/EDI通关系统 08 8 215514如: 相应海 2008年序号 关代码 后两位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各栏目的填报说明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各栏目的填报 一、常用报关单格式 (一)进口报关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 预录入编号:海关编号: 进口口岸备案号进口日期申报日期 经营单位运输方式运输工具名称提运单号 收货单位贸易方式征免性质征税比例 许可证号起运国(地区)装货港境内目的地批准文号成交方式运费保费杂费 合同协议号件数包装种类毛重(千克)净重(千克)集装箱号随附单据用途 标记唛码及备注 项号商品编号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单位原产国(地区)单价总价币制征免税费征收情况 录人员录入单位兹声明以上审视无讹并承担法律责任 申报单位(签章) 填制日期:海关审单批注及放行日期(签章)审单审价 报关员 单位地址 邮编:电话:征税统计查验放行

(二)出口报关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 预录入编号:海关编号: 出口口岸备案号出口日期申报日期 经营单位运输方式运输工具名称提运单号 发货单位贸易方式征免性质结汇方式 许可证号运抵国(地区)指运港境内货源地 批准文号成交方式运费保费杂费 合同协议号件数包装种类毛重(千克)净重(千克) 集装箱号随附单据生产厂家 标记唛码及备注 项号商品编号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单位最终目的国(地区)单价总价币制征免税费征收情况 录人员录入单位兹声明以上审视无讹并承担法律责任 申报单位(签章) 填制日期:海关审单批注及放行日期(签章)审单审价 报关员 单位地址 邮编:电话:征税统计查验放行 二、报关单编号栏的填报 (一)预录入编号 1、含义 预录入编号是指预录入单位录入报关单的编号,用于申报单位与海关之间引用其申报后尚未接受申报的报关单。

2、编号规则 预录入编号由接受申报的海关决定编号规则,由计算机自动打印。 (二)海关编号 1、含义 海关编号是指海关接受申报时给予报关单的18位顺序编号。海关编号由各直属海关在接受申报时确定,并标示在报关单的每一联上。一般来说,海关编号就是预录入编号,由计算机自动打印,不需填写。 2、编号规则 报关单海关编号由18位数组成,其中前4位为接受申报海关的编号(关区代码表中相应关区代码),第5-8位为海关接受申报的公历年份,第9位为进出口标志(“1”为进口,“0”为出口,集中申报清单“I”为进口,“E”为出口),第10-18位为报关单顺序编号。 三、报关单表头栏目的填报 (一)进(出)口口岸 1、含义 在进出口货物报关单中,进口口岸和出口口岸特指海关名称。 2、填报要求 进口口岸栏应填报货物实际进入我国关境的口岸海关的名称及代码;出口口岸栏应填报货物实际运出我国关境的口岸海关的名称及代码。 南京海关关区各海关代码表 2300南京海关2301连云港关2302南通海关2303苏州海关2304无锡海关2305张家港关2306常州海关2307镇江海关2308新生圩关2309盐城海关2310扬州海关2311徐州海关2312江阴海关2313张保税区2314苏工业区2315淮安海关2316泰州海关 2317禄口机办 2318南京现场 2321常溧阳办 2322镇丹阳办 2324苏常熟办 2325苏昆山办 2326苏吴江办 2327苏太仓办 2328苏吴县办 2329通启东办 2330扬泰兴办 2331锡宜兴办 2332锡锡山办 2333南通关办 2335昆山加工 2336苏园加工 2337连开发办 2338苏关邮办 2339南通海关驻出口加 2340无锡海关驻出口加 2341连云港海关驻连云 2342南京海关驻江苏南 2343南京海关驻江苏南 2344苏州海关驻苏州高 2345镇江海关驻镇江出 2346苏州工业园区海关 2347苏州工业园区海关 2348张家港保税物流园 2349南京海关驻邮局办 (二)备案号

税收法律制度概述讲义

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本章考情分析 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平均分值为4分,2008年的分值为3分,题型全部为客观题,属于分值最低的一章。2009年考试大纲、辅导教材对本章内容基本未进行调整。 最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 第一节税收与税法概述 一、税收法律关系(P91) 1、主体 (1)征税主体:税务机关、海关 (2)纳税主体 对纳税主体的确定,我国采取属地兼属人原则,即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外籍人员、无国籍人员,凡在中国境内有所得来源的,都是我国税收法律关系的纳税主体。

2、客体 3、内容 【例题1】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有()。(2008年) A、税务部门 B、在我国境内有所得的外国企业 C、海关部门 D、在我国境内有所得的外籍个人 【答案】ABCD 【解析】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征税主体(选项AC)和纳税主体(选项BD)。 【例题2】对于税收法律关系纳税主体的确定,我国采取()。 A、国籍原则 B、属地原则 C、属人原则 D、属地兼属人原则 【答案】D 二、税法的制定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税收法律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仅拥有税收立法权,还可以授权国务院公布有关税收条例 3、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4、财政部:负责组织制定税法和税收条例、决定、规定及有关实施细则,制定税种的增减和税目、税率的调整 5、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征收管理制度 【例题3】国家税务总局有权根据税收法律制定税收行政法规。() 【答案】× 第二节税收制度 一、税种的分类(P93) 1、按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资源税类、财产税类、行为税类。 (1)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2)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财产税:房产税、契税 (4)行为税:印花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 【例题4】下列各项中,属于流转税的有()。(2004年)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所得税 【答案】ABC 2、按管理和使用权限的不同,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1)中央税:消费税、关税

第1章税收筹划概述

第一章税收筹划概述 【教学目标】 1.掌握纳税筹划的含义、特点; 2.熟悉纳税筹划的基本原则; 3.掌握纳税筹划包含的内容; 4.准确区分纳税筹划、避税和节税; 5.能熟练区分和运用纳税筹划的八大技术; 6.能基本熟练把握纳税筹划的需求者。 【关键术语】 税收筹划避税筹划节税筹划转嫁筹划涉税风险免税技术减税技术 税率差异技术分离技术扣除技术抵免技术延期纳税技术退税技术 第一节税收筹划的含义和特点 一、税收筹划含义 1.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经营活动的事先筹划或安排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以尽可能地减轻税收负担,获得税收利益的合法行为。这个概念说明了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税收筹划的方向应当符合税收政策法规的导向;税收筹划的发生必须是在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之前;税收筹划的目标是使纳税人的税收利益最大化。 纳税筹划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与实务体系的标志应该是1959年欧洲成立的税务联合会,其成员遍布美、法、德、意等22个国家,由从事税务咨询的专业人士和团体组成,明确提出以税务咨询为中心开展税务服务,而纳税筹划就是其服务的主要内容。 2. 税收筹划概念的认识 税收筹划概念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叶由西方引入我国,译自 tax-planning 一词,也译作税务筹划、纳税筹划、税务计划等。税收筹划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知识的新兴的现代边缘学科,许多问题尚不成熟,因而国际上对其概念的描述也不尽一致。综合而言,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表述大体如下: (1)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IBFD)所编写的《国际税收辞典》一书认为:税收筹划是指企业通过对经营活动和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实现缴纳最低的税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